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职生理学全套课件ppt

03
CATALOGUE
血液循环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具有泵血功能,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详细描述
心脏由四个心腔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心脏的瓣膜 结构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防止倒流。心脏的电信号控制着心脏的节律性收 缩,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血管系统与血液循环
详细描述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和营养物质,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养分,白细胞则负责免 疫防御和清除病原体。血液的理化特性如黏滞性、凝固性等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止血机制具有 重要作用。
血型与输血
总结词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差异进行分类 的一种血型系统,输血前需要进行血型匹配 以避免免疫反应。
营养物质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在肠道中,单糖被吸收进入血 液,成为血糖的主要来源。
脂肪的吸收
脂肪在小肠中被分解为甘油和 脂肪酸,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
蛋白质的吸收
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成为 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矿物质的吸收
如钙、磷、铁等矿物质被吸收 进入血液,维持身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
06
CATALOGUE
量时,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引发排尿反射,使膀胱收缩,尿液经尿
道排出体外。
03
排尿的调节
排尿反射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例如,抗利尿激素能增加肾小管对水
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而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也能调节膀胱和尿道的
收缩和舒张,控制尿的排放。
汗液的排泄
汗液的成分与作用
汗液是排泄系统中重要的分泌物 ,主要由水和电解质组成,具有 调节体温、排泄部分代谢废物和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教学讲义ppt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肌丝滑行理论
肌肉收缩时,粗、细肌丝相互滑行的过程。
肌肉收缩形式
包括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三种形 式。
肌肉收缩的力学表现
包括张力、速度和功等指标,用于描述肌肉 收缩的效果。
02
肌肉的疲劳
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 ,与能量供应和代谢产物堆积有关。
04
03
01
03
血液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应注重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探 究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机制。
02 细胞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01
02
03
被动转运
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两种方式,是物质顺浓度 差或电位差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
是物质逆浓度差或电位差 转运的过程,需要消耗能 量。
出胞与入胞
生理学的任务
揭示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探究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预 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对人体生理现象的初步认识和探究
人类在古代就开始观察和思考人体的生理现象,如中医 的经络学说等。
02
实验生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17世纪开始,随着实验科学的兴起,生理学开始进入实 验阶段,对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
口腔内消化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端,主要负责 物理消化。
口腔还通过吞咽动作将破碎的食物送 入食管。
牙齿通过咀嚼将食物破碎成小块,舌 头的搅拌作用则帮助食物与唾液充分 混合,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开始分解 食物中的淀粉。
胃内消化
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消化器官之 一,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
2024年度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将血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 滤出形成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新吸收 回血液。
尿液浓缩与稀释
通过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和 分泌,调节尿液浓度。
尿液排出
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 外。
2024/3/23
30
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抗利尿激素调节
通过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调节水的重吸收 。
外周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在动脉血氧 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或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受到刺 激,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2024/3/23
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外侧部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在脑脊液和 局部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受到刺激,引起呼吸 加深加快。
22
05
中职生理学基础 全套ppt课件完 整版
2024/3/23
1
目 录
2024/3/23
• 生理学概述与基础知识 • 细胞生理与代谢过程 • 血液系统与循环系统生理功能 • 呼吸系统生理功能与调节机制 •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与吸收过程 • 泌尿系统生理功能与排泄过程 • 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与感觉器官
2
01
11
遗传信息表达与调控
01
DNA复制的过程与特点
02
转录的过程与调控
2024/3/23
03
04
翻译的过程与调控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12
03
CATALOGUE
血液系统与循环系统生理功能
2024/3/23
13
血液组成及功能特点
血液组成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功能特点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稳定,参与免疫防御 等。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新吸收 回血液。
尿液浓缩与稀释
通过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和 分泌,调节尿液浓度。
尿液排出
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 外。
2024/3/23
30
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抗利尿激素调节
通过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调节水的重吸收 。
外周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在动脉血氧 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或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受到刺 激,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2024/3/23
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外侧部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在脑脊液和 局部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受到刺激,引起呼吸 加深加快。
22
05
中职生理学基础 全套ppt课件完 整版
2024/3/23
1
目 录
2024/3/23
• 生理学概述与基础知识 • 细胞生理与代谢过程 • 血液系统与循环系统生理功能 • 呼吸系统生理功能与调节机制 •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与吸收过程 • 泌尿系统生理功能与排泄过程 • 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与感觉器官
2
01
11
遗传信息表达与调控
01
DNA复制的过程与特点
02
转录的过程与调控
2024/3/23
03
04
翻译的过程与调控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12
03
CATALOGUE
血液系统与循环系统生理功能
2024/3/23
13
血液组成及功能特点
血液组成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功能特点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稳定,参与免疫防御 等。
(完整版)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生理学基础(第3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第一节 心脏生理 心脏是由心肌构成的具有4个腔隙的中空器官。通过心肌的舒缩改变心腔内 的压力,推动血液不停地循环流动,称为泵血功能。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率与心动周期 1 心率 2 心动周期
图4-1 心动周期示意图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导致心腔内的压力改变,致使血液射入动脉的过程,称为 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室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1 等容收缩期 2 快速射血期 3 减慢射血期
图4-5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兴奋性变化
(四)收缩性
心肌纤维受到刺激兴奋后能够产生收缩的能力,称为收缩性。
1 同步收缩
2 不产生强直收缩
3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
4 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五)其他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K+的影响
2
Ca2+ 的影响
3 Na+的影响 四、心电图
图4-6 心电图
心电图的正常波形分为P波、QRS波群和T波,偶尔还出现U波。 1 P波 2 QRS波群 3 T波 (4)P-R间期(或P-Q间期) (5)Q-T间期 (6)S-T段 五、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心肌细胞能分泌心钠素和脑利钠肽两种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两 方面。
①扩张血管。
②排钠利尿。 第二节 血管生理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一、动脉血压与脉搏
(一)血压及动脉血压的概念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临床上习 惯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 1.收缩压的形成
2.心室舒张期 1 等容舒张期 2 快速充盈期 3 减慢充盈期 3.心房收缩期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率与心动周期 1 心率 2 心动周期
图4-1 心动周期示意图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导致心腔内的压力改变,致使血液射入动脉的过程,称为 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室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1 等容收缩期 2 快速射血期 3 减慢射血期
图4-5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兴奋性变化
(四)收缩性
心肌纤维受到刺激兴奋后能够产生收缩的能力,称为收缩性。
1 同步收缩
2 不产生强直收缩
3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
4 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五)其他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K+的影响
2
Ca2+ 的影响
3 Na+的影响 四、心电图
图4-6 心电图
心电图的正常波形分为P波、QRS波群和T波,偶尔还出现U波。 1 P波 2 QRS波群 3 T波 (4)P-R间期(或P-Q间期) (5)Q-T间期 (6)S-T段 五、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心肌细胞能分泌心钠素和脑利钠肽两种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两 方面。
①扩张血管。
②排钠利尿。 第二节 血管生理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一、动脉血压与脉搏
(一)血压及动脉血压的概念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临床上习 惯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 1.收缩压的形成
2.心室舒张期 1 等容舒张期 2 快速充盈期 3 减慢充盈期 3.心房收缩期
中职生理课件ppt

生长激素的作用
介绍生长激素的分泌、作用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分析各种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合理营养的摄取方式 。
06 营养与健康
CHAPTER
营养素的摄取与利用
总结词: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其作 用,掌握合理摄取和利用营养素的方法 。
指导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摄取和利用 各种营养素,包括食物选择、烹饪方式 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建议。
循环系统功能
循环系统主要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物质,同时排除废 物和二氧化碳,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可能与遗传 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有关。
03 生理学基础知识
CHAPTER
细胞生理
1 2 3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物质转运、信 号转导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态等功能。
谢废物、氧气和免疫等功能。
02
血型与输血
人类常见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输血前需进行血型鉴定和
交叉配血试验,以免发生输血反应。
03
止血与凝血
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血栓形成,凝血过程涉及凝血酶原激活
和纤维蛋白形成,人体受到损伤后,血液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止血和凝血
。
神经系统生理
神经元与突触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的定义
自身调节是指人体各器官和组织通过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来调 节其功能,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自身调节的特点
自身调节具有简单、原始、局限和缓慢的特点,能够初步地适应一 些环境变化。
自身调节的方式
自身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器官和组织的结构、改变细胞代谢和分泌等 方式来实现。
介绍生长激素的分泌、作用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分析各种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合理营养的摄取方式 。
06 营养与健康
CHAPTER
营养素的摄取与利用
总结词: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其作 用,掌握合理摄取和利用营养素的方法 。
指导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摄取和利用 各种营养素,包括食物选择、烹饪方式 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建议。
循环系统功能
循环系统主要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物质,同时排除废 物和二氧化碳,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可能与遗传 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有关。
03 生理学基础知识
CHAPTER
细胞生理
1 2 3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物质转运、信 号转导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态等功能。
谢废物、氧气和免疫等功能。
02
血型与输血
人类常见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输血前需进行血型鉴定和
交叉配血试验,以免发生输血反应。
03
止血与凝血
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血栓形成,凝血过程涉及凝血酶原激活
和纤维蛋白形成,人体受到损伤后,血液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止血和凝血
。
神经系统生理
神经元与突触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的定义
自身调节是指人体各器官和组织通过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来调 节其功能,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自身调节的特点
自身调节具有简单、原始、局限和缓慢的特点,能够初步地适应一 些环境变化。
自身调节的方式
自身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器官和组织的结构、改变细胞代谢和分泌等 方式来实现。
最新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教学讲义ppt

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能协调一致,保持其自身的稳态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 是因为机体具有比较完备的调节机制,它能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其调节的 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 2.反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3.调节特点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并具有高度的协调和整合功能。 所以,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 进行的。因此,要阐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等, 必须首先从细胞生理开始学习。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但许多 基本的功能活动是共同的。本章主要介绍细胞具有的共同的基本功能,包括细 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和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对生命活动的研究需要从整体、器官和系统、 细胞和分子三个不同的水平上进行。 1.器官和系统水平 2.细胞和分子水平 3.整体水平 (三)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生理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整体的、动态的、对立统一 的观点去看待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角度来综合观 察和理解机体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三)主动转运 (四)出胞与入胞
对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可通过出胞和入胞进行转运。 1.出胞 出胞是指细胞内的大分子或团块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2.入胞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异物或 血浆中脂蛋白颗粒、大分子营养物质等)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体液调节 1.基本方式
一、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 2.反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3.调节特点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并具有高度的协调和整合功能。 所以,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 进行的。因此,要阐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等, 必须首先从细胞生理开始学习。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但许多 基本的功能活动是共同的。本章主要介绍细胞具有的共同的基本功能,包括细 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和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对生命活动的研究需要从整体、器官和系统、 细胞和分子三个不同的水平上进行。 1.器官和系统水平 2.细胞和分子水平 3.整体水平 (三)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生理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整体的、动态的、对立统一 的观点去看待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角度来综合观 察和理解机体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三)主动转运 (四)出胞与入胞
对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可通过出胞和入胞进行转运。 1.出胞 出胞是指细胞内的大分子或团块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2.入胞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异物或 血浆中脂蛋白颗粒、大分子营养物质等)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体液调节 1.基本方式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

细胞的信号转导
信号分子
能够与细胞受体结合,引起细胞 反应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
递质等。
受体
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种特殊蛋 白质,能够识别信号分子并与其结 合。
信号转导途径
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 列的级联反应,将信号传递到细胞 内部,引起细胞反应的过程。
细胞的能量代谢
氧化磷酸化
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氧化反 应产生ATP的过程,是细胞主要
性行为的健康与保健
保持健康的性行为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非常 重要,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刺激 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胞基本功能
细胞的物质运
01
02
03
主动运输
消耗能量,将物质从低浓 度向高浓度方向的跨膜转 运,如钠离子、钾离子通 过钠钾泵的转运。
被动运输
不消耗能量,顺浓度差进 行的跨膜转运,包括简单 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形式。
胞吞和胞吐
大分子物质或团块通过细 胞膜的运动,从胞外转运 到胞内或从胞内转运到胞 外。
生殖细胞的形成与受精
精子的形成
精子在睾丸中形成,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 和分化过程,最终成为成熟的精子。
受精过程
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是繁殖后代的关键步骤。
卵子的形成
卵子在卵巢中形成,通过减数分裂成为成熟 的卵子。
受精的条件与机制
受精需要精子与卵子结合,同时需要适宜的 环境条件和生理机制的配合。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调节肾脏的尿 生成过程,如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 减少。
体液调节
体内多种激素和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 于肾脏,调节尿的生成过程,如抗利尿激素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完整版本ppt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 2.掌握内环境及其稳态。 3.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4.熟悉正反馈与负反馈。 5.了解生理学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生理学的任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包括生命活 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从而阐明各种生理 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能协调一致,保持其自身的稳态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 是因为机体具有比较完备的调节机制,它能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其调节的 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 2.反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3.调节特点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并具有高度的协调和整合功能。 所以,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血液——第三节—— 血细胞
(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 (1)生成部位: (2)生成原料: (3)成熟因子: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正常情况下,体内红细胞数量保持相对恒定。当机体所处环境或功能状态发生变 化时,红细胞生成的数量和速度会发生适当的调整。 (1)促红细胞生成素: (2)雄激素: (四)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90%的衰老红细胞在脾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称为 血管外破坏;还有10%的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冲击而破损,称为血管内破坏。
绪论——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多种多样,生物学家通过对各种生物体的研究,发现生命活动至 少有三种特征,即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 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一)刺激
一、生理学的任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包括生命活 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从而阐明各种生理 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能协调一致,保持其自身的稳态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 是因为机体具有比较完备的调节机制,它能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其调节的 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 2.反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3.调节特点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并具有高度的协调和整合功能。 所以,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血液——第三节—— 血细胞
(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 (1)生成部位: (2)生成原料: (3)成熟因子: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正常情况下,体内红细胞数量保持相对恒定。当机体所处环境或功能状态发生变 化时,红细胞生成的数量和速度会发生适当的调整。 (1)促红细胞生成素: (2)雄激素: (四)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90%的衰老红细胞在脾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称为 血管外破坏;还有10%的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冲击而破损,称为血管内破坏。
绪论——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多种多样,生物学家通过对各种生物体的研究,发现生命活动至 少有三种特征,即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 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一)刺激
中职护理生理学基础PPT课件

健康教育
向病人和家属传授生理学知识 ,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转归,提高自我保健能 力。
科研创新
结合生理学知识进行护理科研 创新,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REPORT
02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
01
02
03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 质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 择透过性。
物质转运方式
小肠的吸收功能
小肠黏膜具有广泛的吸收面积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能够吸收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 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大肠的功能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同时,大肠内的微生物还能发酵分解 部分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K和某些有益物质。
REPORT
07
能量代谢与体温
激素作用机制
激素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的信号 转导通路,从而调节靶细胞的生理功能。此外,激素还 可以通过调节基因表达等方式发挥长期调节作用。
常见激素调节过程
生长激素调节
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生长。 当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时,可导致侏儒症等疾病。
甲状腺激素调节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甲 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中职护理生理学基础 PPT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细胞的基本功能 • 血液 • 循环系统 • 呼吸系统
REPORT
目录
CONTENTS
• 消化系统与吸收 • 能量代谢与体温 • 泌尿系统 • 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 •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
2024版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ppt课件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01
02
03
04
静息电位
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 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2024/1/26
动作电位
细胞受刺激时产生的快速、可 逆、可传播的细胞膜电位变化
局部电位
细胞受刺激后在局部产生的电 位变化,不能传播
兴奋与兴奋性
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 力称为兴奋性,兴奋性的高低
用阈值来衡量
10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ppt课件
2/1/26
• 绪论 • 细胞的基本功能 • 血液 • 循环系统 • 呼吸 • 消化和吸收
2
2024/1/26
01
绪论
3
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
2024/1/26
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 学,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等多个层次的研究。
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2024/1/26
小肠的运动和食糜的推进
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 泌和成分
小肠内消化的特点和意义
29
大肠的功能
2024/1/26
01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02
大肠内的细菌发酵和腐败作用
03
大便的形成和排泄
04
大肠的功能异常和疾病
30
吸收
吸收的部位和机制
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吸收障碍和疾病
2024/1/26
白细胞
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 单核细胞,具有吞噬、免 疫和防御功能。
血小板
主要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13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
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 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血 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不溶性 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2024版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1]
![2024版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672ef5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16.png)
2024/1/24
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激活腺苷酸 环化酶,促进ATP转化为cAMP,使细胞内 cAMP浓度升高而使Ca2+通道开放概率增加, Ca2+内流增多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 快和传导加速。血管紧张素Ⅱ可通过收缩血 管升高血压而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也可直 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AT1受体而增强心肌
12
血细胞生理
2024/1/24
01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成熟
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呈双凹圆盘状,有利于变形和通过微小
的血管。
02
白细胞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具有吞噬异物、产生抗体、传递免疫信息
等功能。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排便反射
当粪便充满直肠时,会刺激肠壁感受器产生排便反射,将粪便排出体 外。
2024/1/24
30
吸收
2024/1/24
吸收的部位
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大肠也可以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
吸收的方式
包括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吞作用等。
吸收的物质种类 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等。
31
THANK YOU
体液调节
血液中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氢离子浓度变化 可通过体液途径影响呼吸运动。
24
06
消化和吸收
2024/1/24
25
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主要功能是摄取、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消化是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则是这些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 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激活腺苷酸 环化酶,促进ATP转化为cAMP,使细胞内 cAMP浓度升高而使Ca2+通道开放概率增加, Ca2+内流增多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 快和传导加速。血管紧张素Ⅱ可通过收缩血 管升高血压而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也可直 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AT1受体而增强心肌
12
血细胞生理
2024/1/24
01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成熟
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呈双凹圆盘状,有利于变形和通过微小
的血管。
02
白细胞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具有吞噬异物、产生抗体、传递免疫信息
等功能。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排便反射
当粪便充满直肠时,会刺激肠壁感受器产生排便反射,将粪便排出体 外。
2024/1/24
30
吸收
2024/1/24
吸收的部位
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大肠也可以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
吸收的方式
包括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吞作用等。
吸收的物质种类 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等。
31
THANK YOU
体液调节
血液中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氢离子浓度变化 可通过体液途径影响呼吸运动。
24
06
消化和吸收
2024/1/24
25
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主要功能是摄取、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消化是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则是这些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 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它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在 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从而完成物质运输、维持内环境稳态、免疫与 防御等功能。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 24
套专业知识
血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混悬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成。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二)血液的黏度 (三)血浆pH值 (四)血浆的渗透压
套专业知识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三、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骨骼肌的收缩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其意义在于完成一定的躯体运动。肌肉 兴奋后引起的收缩可因不同情况而有不同的收缩形式。 (一)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二)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四、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 (一)前负荷 (二)后负荷 (三)肌肉收缩能力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 9
套专业知识
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二、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体内各种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简称稳态。它是
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机体的生存过程中,内环境稳态总是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 17
套专业知识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一)受体与配体 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它们能选择性地与激素等化学物质 相结合,而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配体是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和药物 等。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可逆性等特点。 (二)受体的功能 受体的功能一是能识别和结合体液中配体;二是能转发化学信息。受体与激素 等化学物质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在Mg2+的共同催化下,细胞内的ATP 被转变为环一磷酸腺苷(cAMP)。cAMP可激活细胞内许多酶系统,产生生理效 应。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 24
套专业知识
血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混悬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成。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二)血液的黏度 (三)血浆pH值 (四)血浆的渗透压
套专业知识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三、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骨骼肌的收缩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其意义在于完成一定的躯体运动。肌肉 兴奋后引起的收缩可因不同情况而有不同的收缩形式。 (一)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二)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四、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 (一)前负荷 (二)后负荷 (三)肌肉收缩能力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 9
套专业知识
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二、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体内各种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简称稳态。它是
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机体的生存过程中,内环境稳态总是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 17
套专业知识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一)受体与配体 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它们能选择性地与激素等化学物质 相结合,而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配体是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和药物 等。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可逆性等特点。 (二)受体的功能 受体的功能一是能识别和结合体液中配体;二是能转发化学信息。受体与激素 等化学物质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在Mg2+的共同催化下,细胞内的ATP 被转变为环一磷酸腺苷(cAMP)。cAMP可激活细胞内许多酶系统,产生生理效 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绪论——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多种多样,生物学家通过对各种生物体的研究,发现生命活动至 少有三种特征,即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 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一)刺激
一、外环境与适应
外环境是整个机体生存的环境,对人类而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 机体也不断地做出反应,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类不但有被动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还有客观地认识环境和能动地改 造环境的能力。
13
生理学基础
2 细胞的基本功能
534
14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学习目标 1.熟悉细胞膜物质转运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2.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3.了解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 进行的。因此,要阐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等, 必须首先从细胞生理开始学习。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但许多 基本的功能活动是共同的。本章主要介绍细胞具有的共同的基本功能,包括细 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和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 2.掌握内环境及其稳态。 3.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4.熟悉正反馈与负反馈。 5.了解生理学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生理学的任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包括生命活 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从而阐明各种生理 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北
京
出
版
社
生理学基础
12/9/2019
1
生理学基础
1 绪论
2 细胞的基本功能
534
3 血液
4
血液循环
7 6
5 呼吸
6 消化与吸收
534
2
生理学基础
7
能量代谢与体温
534
8 肾的排泄
9 感觉器官的功能
534
10 神经系统的功能
11 内分泌
534
12 生殖
3
生理学基础1 绪论 7源自64绪论——第一节——概述
16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三)主动转运 (四)出胞与入胞
对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可通过出胞和入胞进行转运。 1.出胞 出胞是指细胞内的大分子或团块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2.入胞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异物或 血浆中脂蛋白颗粒、大分子营养物质等)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由自身对刺激产生的 适应性反应。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不随动脉血压的变化而改变等。自 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但对维持某些生理 功能的调节具有一定意义。
12
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实际上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反馈信息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类 (一)负反馈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二)正反馈 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馈。
(二)反应 (三)兴奋性的指标
7
绪论——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三、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 为生殖。生殖是生物体得以繁衍后代、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特征 。
8
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环境是机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机体所面临的环境包括外环境和 内环境。
学习生理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整体的、动态的、对立统一 的观点去看待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角度来综合观 察和理解机体的生命活动。
学习中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实验技能,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 维和动手能力。
9
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二、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体内各种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简称稳态。它是
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机体的生存过程中,内环境稳态总是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
10
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
5
绪论——第一节——概述
(一)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1.动物实验
通常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类。 2.人体实验 (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对生命活动的研究需要从整体、器官和系统、 细胞和分子三个不同的水平上进行。 1.器官和系统水平 2.细胞和分子水平 3.整体水平 (三)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11
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体液调节 1.基本方式
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其化 学物质主要是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体液调节可分为全身性和 局部性两种方式。 (1)全身性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2.调节特点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范围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三)自身调节
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能协调一致,保持其自身的稳态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 是因为机体具有比较完备的调节机制,它能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其调节的 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 2.反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3.调节特点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并具有高度的协调和整合功能。 所以,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15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生物膜,也称为质膜。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单纯扩散 (二)易化扩散 1.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具有以下特征: ①特异性: ②饱和现象: ③竞争性抑制:
绪论——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多种多样,生物学家通过对各种生物体的研究,发现生命活动至 少有三种特征,即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 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一)刺激
一、外环境与适应
外环境是整个机体生存的环境,对人类而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 机体也不断地做出反应,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类不但有被动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还有客观地认识环境和能动地改 造环境的能力。
13
生理学基础
2 细胞的基本功能
534
14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学习目标 1.熟悉细胞膜物质转运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2.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3.了解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 进行的。因此,要阐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等, 必须首先从细胞生理开始学习。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但许多 基本的功能活动是共同的。本章主要介绍细胞具有的共同的基本功能,包括细 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和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 2.掌握内环境及其稳态。 3.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4.熟悉正反馈与负反馈。 5.了解生理学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生理学的任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包括生命活 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从而阐明各种生理 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北
京
出
版
社
生理学基础
12/9/2019
1
生理学基础
1 绪论
2 细胞的基本功能
534
3 血液
4
血液循环
7 6
5 呼吸
6 消化与吸收
534
2
生理学基础
7
能量代谢与体温
534
8 肾的排泄
9 感觉器官的功能
534
10 神经系统的功能
11 内分泌
534
12 生殖
3
生理学基础1 绪论 7源自64绪论——第一节——概述
16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三)主动转运 (四)出胞与入胞
对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可通过出胞和入胞进行转运。 1.出胞 出胞是指细胞内的大分子或团块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2.入胞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异物或 血浆中脂蛋白颗粒、大分子营养物质等)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由自身对刺激产生的 适应性反应。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不随动脉血压的变化而改变等。自 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但对维持某些生理 功能的调节具有一定意义。
12
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实际上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反馈信息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类 (一)负反馈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二)正反馈 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馈。
(二)反应 (三)兴奋性的指标
7
绪论——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三、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 为生殖。生殖是生物体得以繁衍后代、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特征 。
8
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环境是机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机体所面临的环境包括外环境和 内环境。
学习生理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整体的、动态的、对立统一 的观点去看待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角度来综合观 察和理解机体的生命活动。
学习中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实验技能,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 维和动手能力。
9
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二、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体内各种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简称稳态。它是
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机体的生存过程中,内环境稳态总是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
10
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
5
绪论——第一节——概述
(一)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1.动物实验
通常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类。 2.人体实验 (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对生命活动的研究需要从整体、器官和系统、 细胞和分子三个不同的水平上进行。 1.器官和系统水平 2.细胞和分子水平 3.整体水平 (三)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11
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体液调节 1.基本方式
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其化 学物质主要是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体液调节可分为全身性和 局部性两种方式。 (1)全身性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2.调节特点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范围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三)自身调节
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能协调一致,保持其自身的稳态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 是因为机体具有比较完备的调节机制,它能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其调节的 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 2.反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3.调节特点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并具有高度的协调和整合功能。 所以,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15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生物膜,也称为质膜。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单纯扩散 (二)易化扩散 1.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具有以下特征: ①特异性: ②饱和现象: ③竞争性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