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党员帮扶制度

合集下载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设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根据上级党委指导,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制定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一、党内激励机制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

健全完善中心领导班子抓党建和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日”、“党员先锋岗”、“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

对在支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采取设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或补贴党建活动经费等办法,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党内关怀机制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

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

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

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

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心爱护老党员、病残及生活困难党员,有效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党内关怀工作,促进党内和谐,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1. 一、建立激励、关怀、帮扶专项资金通过“行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单位捐一点”等方式建立党内帮扶资金,用于激励、关怀和帮扶党员。

1. 二、建立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坚持弘扬正气,鼓励先进。

每年“七、一”,党委开展一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比表彰活动。

推荐上报参加市直评选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1. 三、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1、每年 七、一 ,全校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2、建立 送温暖、献爱心 和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元旦、春节, 七、一 期间,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开展 送温暖 走访慰问活动。

走访慰问离休老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患病住院的党员。

在党员、家庭成员去世、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时,党组织对这些党员家庭走访慰问,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参照校有关规定执行)3、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制度建立党员统计台帐,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党员、鳏寡孤独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分类建立统计台帐,为党内开展结对联系、扶贫帮困、生活救助等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的关爱之中。

4、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

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与党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5、建立政治关怀机制。

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党支部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党支部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XXXXXX小学党支部党内关怀、帮扶制度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要求,为营造党内团结互助、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特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1.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把握好以下原则:(1)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

要在普遍关爱的前提下,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既要注重对全体党员经常性的关爱,又要对思想、工作、生活上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实施重点帮扶。

(2)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

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党员以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

(3)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既要充分保障党员权利,又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关怀帮扶党员与关爱帮助群众相结合。

要把关怀帮扶党员与关心帮助群众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党员在党组织的关爱中激发热情,更好地服务师生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主要措施按照“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主要包括八项内容:(1)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党员“惑时有人解”。

学校党委书记和其他校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同分管中层干部或党支部书记谈一次心,党支部书记每学期至少与本支部每一名党员谈一次心,新党员入职和老党员退休,所在党组织负责人都要与其谈一次心。

做到“四必谈”,即:党员职务调整、岗位变动必谈;工作遇到问题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

(2)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做到党员“平时有人访”。

学校党委和党支部要坚持定期走访与平时走访相结合,每年七一、教师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要对一些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

17-党员联系困难群众帮扶制度

17-党员联系困难群众帮扶制度

党员联系困难群众帮扶制度一、以特困家庭、低保户和未纳入低保范围的困难家庭为帮扶对象,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需要帮扶的困难党员也可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二、每一名党员至少有一个困难家庭作为结对帮扶对象;党员上门看望困难家庭每半年至少一次;党员每年给特困难户家庭送温暖至少一次;党员为每个困难户家庭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要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员与群众、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党员与党员的结对帮扶活动。

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际、国内、本地区的形势,认真学习贯彻党支部决定,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实现再就业,增加收入,切实改善生活水平。

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特困家庭,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处理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

在宣传公民道德新风尚、推行移风易俗和计划生育、反对封建迷信、严格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积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根据帮扶对象的年龄、文化等具体情况和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一个党员联系一户。

主要适用于党员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扶贫帮困。

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党员帮扶贫困户再就业的要求和自主创业的项目、达到的目标、脱贫的时限等任务。

一般承担这种任务的党员主要是领导干部和那些在某一方面有专业技术特长、有经济头脑、社会交往面宽的那一部分党员。

(2)几个党员联系一户。

主要用于帮扶那些子女无法完成学业、无劳动能力、无生活处理能力的特困户。

这些特困户,靠一个党员帮扶比较困难,必须由几个党员共同帮助,而且要考虑到党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还要确定主要责任和起主要作用的党员。

困难党员帮扶制度

困难党员帮扶制度

困难党员帮扶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体现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对困难党员的关心和爱护,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困难党员帮扶制度。

一、目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党员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但是,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仍有一部分党员存在一定的生产生活困难。

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载体。

二、帮扶对象1、因意外灾祸、患重病等原因,一时造成生活上严重经济困难的党员。

2、下岗失业党员。

3、在创业、发展经济、开发科技项目等碰到困难需要帮助党员。

4、其他需要帮扶的困难党员。

三、帮扶内容1、帮思想。

进行思想帮扶,定期走访帮扶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通过自力更生逐步脱贫致富。

2、帮生活。

切实为帮扶对象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帮生产。

对党员在创业、发展经济、开发项目遇到困难时,提供相关服务。

4、帮就业。

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再就业培训、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习掌握相关实用技术,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

5、帮信息。

多渠道为帮扶对象提供各种致富信息,及时为他们出谋划策,努力拓宽其家庭收入来源。

四、帮扶措施1、摸清情况。

困难党员的致困原因各不相同,有的缺乏技术、有的缺乏生产启动资金、有的因灾或因病造成生活困难。

各党支部要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本支部内困难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他们的家庭结构、生活状况、困难原因、有何特长、急需何种帮助等情况。

2、建档立册。

各党支部将调查情况进行分类登记造册。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帮扶困难党员的年度计划,对帮扶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在帮扶过程中,把农村困难党员、企业下岗党员、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党员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支部救助工作制度

支部救助工作制度

支部救助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关心和帮助困难党员、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根据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支部实际情况,制定本支部救助工作制度。

二、救助对象本支部救助工作制度面向所有党员、群众。

救助对象主要包括:1. 家庭困难党员、群众;2. 因病因伤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3. 家庭遭受突发性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4. 其他需要救助的党员、群众。

三、救助原则1.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救助工作全过程公开透明,确保救助资金和物品用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益。

2. 突出重点、分类施救原则。

重点关注特别困难的家庭,根据困难程度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

3.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原则。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

四、救助方式1. 经济救助。

为困难党员、群众提供一定数额的经济援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2. 物资救助。

为困难党员、群众提供生活必需品、衣物、食品等物资援助。

3. 政策扶持。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困难党员、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

4. 志愿服务。

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党员、群众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帮助。

五、救助程序1. 个人申请。

符合条件的党员、群众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民主评议。

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申请人员进行民主评议,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方式。

3. 张榜公示。

将评议结果在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4. 审批发放。

党支部将救助对象和救助方式报上级党组织审批,审批通过后及时发放救助资金和物资。

六、救助资金和物资的管理1. 设立救助基金。

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专门用于救助工作,确保救助资金的来源和稳定性。

2. 规范资金管理。

救助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3. 严格物资管理。

救助物资要确保质量,合理分配,防止浪费和流失。

银行困难党员帮扶工作计划

银行困难党员帮扶工作计划

银行困难党员帮扶工作计划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银行党委决定开展银行困难党员帮扶工作,以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活困难,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一、明确责任,做好组织工作。

由党员干部担任1-2名困难党
员的责任人,建立帮扶档案,认真做好帮扶工作。

二、关心关爱,提供帮扶援助。

对困难党员的生活困难、健康状况等进行走访调查,有针对性地提供物质帮助、心理关爱等方面的援助。

三、组织活动,增进交流。

定期组织困难党员参加党员活动和团体活动,增强党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帮助困难党员走出困境。

四、宣传教育,增强意识。

组织开展困难党员帮扶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帮扶工作深入人心。

五、督促落实,形成合力。

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形成全员合力,做好银行困难党员帮扶工作。

以上是银行困难党员帮扶工作的具体计划安排,希望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银行困难党员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爱护基层党员,帮助困难党员解决问题,党支部制定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以体现党和政府、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具体来说,该制度包括党内激励机制和党内关怀机制。

在党内激励机制方面,党支部建立了责任激励机制,完善了中心领导班子抓党建和党建目标责任制,以及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

此外,党支部积极开展“党组
织活动日”、“党员先锋岗”、“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分类表彰奖励。

此外,党支部还采取设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或补贴党建活动经费等办法,对在支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在党内关怀机制方面,党支部建立了经常性谈心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
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

此外,党支部还建立了走访慰问制度,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此外,党支部还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以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

最后,党支部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让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保障。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一、总则1、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促进党内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精神,按照中组部《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切实做好党内帮扶关怀激励工作,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本制度。

2、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立足实际、更有效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荣誉感,全面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二、对党员的帮扶1、帮扶对象是指低于武汉市平均生活水平,符合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因病、因灾等原因致贫的困难党员。

2、建立困难党员管理台帐。

在各党支部建立台帐,内容主要包括困难党员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年收入情况、工作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帮扶人及帮扶措施等。

根据帮扶进展情况每年审核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3、实行结对帮扶。

原则上一名困难党员由一名有能力的党员进行结对帮扶。

帮扶人员包括班子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本单位党员。

帮扶人员对帮扶对象的走访每年不少于3次。

4、帮扶基金的筹措。

采取党费划拨、行政支持和党员捐助等办法,资金筹措的具体办法是:从本级管理的党费中提取上年实际留存党费的10%-15%,从本级当年党建工作经费中提取3%-5%和党员自愿捐献资金组成;帮扶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由党支部负责管理。

5、帮扶基金的使用。

困难党员生活救济补助。

对于生活在贫困线、保障线以下的困难党员,视生活困难程度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以慰问的形式发放。

困难党员重病重灾救助。

对大病、重灾及突发性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党员,给予一定的一次性资金救助。

困难党员子女上学费用资助。

对困难党员子女上高中、大学的,视困难程度及基金财力状况,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

6、帮扶基金的申请、审核。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充分体现企业和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党内激励机制。

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组织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第三条党内关怀机制
1、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中层干部、党员、员工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

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

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开展走访慰问。

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组织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第四条党内帮扶机制
1、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账。

结合党内年报统计,对生
活困难、独居、老弱病残等困难党员做好登记工作,为开展党内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

通过日常的关怀帮助,使困难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关爱之中。

2、建立党内结对帮扶制度。

对困难党员要确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

对帮扶点的困难党员要积极开展互助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设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根据上级党委指导,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制定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一、党内激励机制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

健全完善中心领导班子抓党建和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日”、“党员先锋岗”、“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

对在支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采取设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或补贴党建活动经费等办法,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党内关怀机制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

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

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

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

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精神,依据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及省、市委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特指全县各级党组织对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突出激励引导、注重扶志,立足当前生活,注重扶困,着眼长远发展,注重扶业,激发困难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努力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长效机制,形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局面。

第三条困难党员指生产、生活确实困难,需要救助的党员,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党员为救助重点:(一)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二)已纳入当地低保的(三)因病因灾返贫的第四条老干部、老劳模、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和长期担任主要职务的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离任村干部亦属关怀帮扶范围。

第五条党内关怀帮扶的主要内容是:(一)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增强党性观念,树立自强自立、开拓进取的意识。

(二)落实扶贫开发、民政救济、就业辅导、技能培训、医疗保险等关系民生的相关政策。

(三)广泛组织和动员城乡基层党组织、城市党员与农村党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城乡之间形成党内互帮互助格局。

定期组织对老党员、困难党员和长期担任主要职务的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离任村干部进行体检,认真落实医保政策。

(四)定期对老党员、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注重吸收困难党员参与党内重大政治生活,扩大党内双向沟通互动活动的覆盖面。

在下列党内重大问题讨论和决策中,注意听取和吸收困难党员的意见和建议:1.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听证;2.党内重大问题的讨论;3.重大项目和资金安排。

第七条坚持定期接待和随访接待相结合,对困难党员提出的申诉和质询,及时受理。

能够解决的,按有关规定和时限予以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解释工作,创造条件逐步解决。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心爱护老党员、病残及生活困难党员,有效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党内关怀工作,促进党内和谐,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一、建立激励、关怀、帮扶专项资金通过“行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单位捐一点”等方式建立党内帮扶资金,用于激励、关怀和帮扶党员。

二、建立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坚持弘扬正气,鼓励先进。

每年“七、一”,党委开展一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比表彰活动。

推荐上报参加州直评选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1、每年“七、一”,全校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2、建立“送温暖、献爱心”和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元旦、春节,“七、一”期间,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

走访慰问离休老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患病住院的党员。

在党员、家庭成员去世、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时,党组织对这些党员家庭走访慰问,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3、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制度. 建立党员统计台帐,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党员、鳏寡孤独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分类建立统计台帐,为党内开展结对联系、扶贫帮困、生活救助等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的关爱之中。

4、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

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与党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5、建立政治关怀机制。

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党支部帮扶制度

党支部帮扶制度

党支部帮扶制度
党支部帮扶制度是指党支部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助力身边贫困家庭走向小康社会而制定的一项帮扶政策。

其目的在于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善用社会资源,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改善生活,从而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党支部帮扶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明确帮扶对象。

党支部需要制定明确的帮扶对象,如贫困户、残障人士、单亲家庭等。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计划,让每个帮扶对象都受到党支部的关注和帮助。

二、建立帮扶机制。

建立党支部帮扶机制,明确帮扶计划的实施途径、方式和时间,并定期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确保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三、建立帮扶基金。

党支部应该设立专项帮扶基金,为帮扶对象提供必要的资金帮助,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生活和发展。

四、开展技术培训。

为帮扶对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和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和创业方向。

五、加强联络和沟通。

党支部应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系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具体需要和帮助意见,以便更好地制定帮扶计划。

党支部帮扶制度的实施需要密切关注帮扶对象的具体需求和实际状况,全面慎重地进行讨论和研究,制定合理的帮扶计划,并协调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发力,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方共赢的局面。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支部帮扶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和共同发展。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精神和上级党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就建立健全党组织关怀帮扶机制,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始终尊重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三条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努力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

第四条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

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第五条纳入关怀帮扶范围的党员是指生产、生活确实困难的党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点帮扶对象:(1)、低于本地平均生活水平的;(2)、已纳入低保的;(3)、因病因灾致贫的。

第二章党内关怀制度第六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领导及工作人员之间、公司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及上级党委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进行谈话,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第七条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第八条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第九条要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党支部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制度

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制度

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制度为不断创新结对帮扶形式,规范工作程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把非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中层以上干部,构造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结对帮扶对象在学习、思想、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需要帮扶的党员、职工群众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二、结对帮扶的目标和原则结对帮扶要切实做到每一名党员至少有一个帮扶对象;党员每年为帮扶对象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至少一个。

要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员与群众、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党员与党员的结对帮扶活动。

三、帮扶内容党员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定期、不定期的与被帮扶者进行交流、关心他们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达到以下目的:1、让被帮扶者树立工作、生活和学习上的信心,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多作贡献。

是党员的要求他们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不是党员的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2、对存在有消极思想的帮扶对象,要及时理顺他们的思想情绪,化解矛盾,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自觉参与到大队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中来。

3、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结对帮扶形式根据帮扶对象的年龄、文化、生活、工作、学习等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一个党员联系一个帮扶对象。

主要适用于党员对有学习、思想、工作等的帮扶对象。

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帮助帮扶对象在学习、思想、工作中取得进步,达到帮扶效果。

2、一个领导干部帮助一个联系点。

主要通过带班子建设、带组织建设、带队伍建设、带作风建设、带工作发展。

实现公司工作任务和党组织中心工作的有机统一。

五、结对帮扶的要求每名党员自愿结对帮扶,从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给予被帮扶者关怀,确保所帮助的对象思想表现优秀、工作成绩进步,生活学习习惯得到一定改善。

生活困难党员帮扶机制

生活困难党员帮扶机制

**局生活困难党员帮扶机制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物质上帮扶,切实加强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关心爱护,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广大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关心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是坚持注重实效。

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造血”与“输血”并重,努力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提高党员发展能力,保障党员权益,解决党员困难,增强党员荣誉感,调动党员积极性。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

坚持重点帮助与普遍关爱相结合,注重对广大党员全方位、经常性的关爱。

四是坚持分类指导。

根据生活困难党员的不同需求和致困原因,因人制宜,分类实施帮扶,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帮扶对象列入帮扶范围的党员,必须能够忠实履行党员义务,忠诚党的事业,认真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纪国法,积极帮助党组织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并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1、党员本人及配偶等家庭主要成员因大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2、因水、火、风、雹等自然灾害,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导致生活困难的;3、党员本人及配偶等家庭主要成员因重大交通事故或遭受抢劫、盗窃等刑事案件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导致生活困难的;4、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需要帮扶救助的。

不列入关爱帮扶范围的党员:1、因本人好逸恶劳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2、组织、煽动或参与聚众滋事,有赌博、吸毒、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3、不按规定缴纳党费、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履行党员义务、无正当理由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的。

四、帮扶措施(一)建立健全走访慰问制度。

各党支部要注意了解党员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对本单位或本辖区的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五必访”,即:生病住院时必访,发生意外时必访,遇到困难时必访,有较大思想情绪时必访,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时必访。

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实施方案 文档

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实施方案 文档

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帮扶救助困难党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工作制度: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按照“思想上扶志,工作上扶技,生活上扶困”的目标要求,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党同,充分利用党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关心救助困难党员,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党内和谐。

二、救助对象困难党员特指家庭人均收入处于城乡低保水平以下或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党员。

三、救助原则和程序按照“谁管理、谁救助、加强协调、相互支持”的基本原则,开展困难党员救助工作。

符合条件的困难党员,如需要救助,可到社区党员服务站领取困难党员救助申请表,申请救助。

党员服务站在认真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党员情况录入困难党员数据库,并根据具体困难情况组织对困难党员实施帮扶救助。

要积极采取措施,主动了解关心遇到困难的党员情况,及时给符合条件的党员提供帮扶救助。

四、救助内容和方式一是应急救助。

对于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性事件造成困难的党员,学校应积极实施应急救助。

应急救助主要包括及时组织对困难党员进行慰问,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组织专门人员帮助困难党员家庭解决治病、救灾和意外事故处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一时难以脱离困境的党员家庭,要及时安排,给予长期帮扶。

可以设立困难党员救助基金,用于困难党员的救助工作。

二是结对帮扶。

对于长期生活困难的党员,要结合辖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有条件的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明确帮扶措施、目标和要求,从生活上关心,物质上帮助,情感上关怀,精神上激励他们,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摆脱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经贸服务中心困难党员帮扶制度
为了进一步解决好困难党员的生活和就业问题,体现党组织大家庭对党员的关心和帮助,以一帮一、多帮一和集体帮等形式,开展“四结对”活动,对困难党员提供长期、细致、有针对性的帮扶。

一、帮扶对象:失业、经济困难,长期卧病在床、年老体弱的党员,以及有思想认识等方面问题的党员。

二、帮扶办法:
(1)心连心思想上结对:由思想上较为先进的党员帮扶思想上较为落后的党员,深入细致,言传身教地做好思想工作。

(2)肩并肩经济上结对:党支部应通过党员自愿捐献等形式,设立“困难党员互助资金”,由党组织决定对经济困难党员进行救助,并在党内公开。

也可以“一帮一、多帮多”的方式结对资助。

(3)手牵手生活上结对:年轻党员应与长期卧病、年老体弱等党员结对,长期给予生活照料等帮助。

对失业党员应利用党员“关系网”或党支部的集体力量,尽量帮助再就业。

党支部应在重大节日或党员特别困难时,对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和救助。

(4)面对面工作上结对:工作上结对:工作能力强、干劲足的党员应与工作方面相对落后的党员结对,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