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2018(1)
二战后的世界(1945年至今)
钢 煤 肉 蔬菜与瓜类
1.45亿 3.9亿 2500万 4700万
1.15亿 3.35亿 1230万 1300万
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二、知识重组
2、经济: (3)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①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5— 1973年)和关贸总协定的签署(1947年)
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
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真题演练】
例3.(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 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工具。
正式形成。
【真题演练】
例1.(2019·课标全国Ⅲ,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
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
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二阶段:二战后的世界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博弈
教材内容:
必修一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二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作业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四川广安月考)美国怀特计划的核心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
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两者主张反映的实质是()A.英国战后经济实力衰退B.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C.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D.美元要获得与英镑同等的地位答案 B解析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也是世界上拥有黄金最多的国家,怀特计划的提出表明美国试图主导世界货币体系;英国主张“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说明英国想通过自己的优势来建立自己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故答案为B项。
A项只涉及英国,排除;美国确立固定汇率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后,而材料所述只是提出怀特计划,排除C项;美国希望通过怀特计划主导世界货币体系,排除D项。
2.(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月考)《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
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对“最好的时代”的理解准确的是()A.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B.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C.客观上创造了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D.缓解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答案 B解析从材料中的“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来看,“最好的时代”应当是指二战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时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故B项正确。
A项与“最好的时代”所蕴含的积极影响不符,排除;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客观上创造了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当时国际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激烈,排除。
3.(2019·山西临汾一中月考)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
江苏省“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卷(带答案)
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高级中学等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3.吴江县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nia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商品经济促进古代的城镇化B.明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D.“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4.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一变化主要表明A.独尊儒术已成正统B.仁政思想融入法律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5.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与此相关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6.维新变法时期的梁启超曾说:“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
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B.梁启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末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观点基本一致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目的相同7.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
论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理念提出与价值-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
论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理念提出与价值-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 是同志在冷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到的科学论断, 这一论断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充满着高超的智慧, 同时也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化的考验。
进入新世纪以来, 虽然世界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但是, 同志的判断依然没有过时, 也就是说,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关键词:; 和平; 发展; 霸权主义; 时代主题;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 对于引领高校思想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个正确认识中的第一条, 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世界局部地区武装冲突不断、、难民潮、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霸权主义风起云涌, 一时之间世界形势风云变幻。
面对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深刻变化, 很多人对我们的时代主题和当今世界大势发展充满了各种担忧和疑惑:在世界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今天, 和平与发展是否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这一回答就明确告诉我们, 中国特色进入新时代, 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 是同志在冷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到的科学论断, 这一论断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充满着高超的智慧, 同时也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化的考验。
因此, 重温同志关于时代主题的论述, 并运用同志的分析方法来正确判断当今时代主题, 解开青年学生心中的疑虑,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主题, 是贯彻在高校思想理论工作中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 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高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课美苏争锋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第1课美苏争锋[学习目标]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思维点拨雅尔塔体制的含义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2.过程(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表现判断正误(1)社会制度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 )答案√(2)“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答案×解析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 )答案×解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问题思考1.下列漫画旨在说明什么问题?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答案反映了美国马歇尔计划打着援助西欧旗号行控制欧洲之实。
2.“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恐怖活动的威胁……而美国必须给予援助。
”这里的“援助”指什么?答案援助指杜鲁门主义。
易错提醒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深化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①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③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020高考历史专题训练】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必修一第八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48分)1、杜鲁门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据此,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 B二者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二者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二者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英国约翰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约翰如此说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的发展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的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D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4、与杜鲁门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的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A与杜鲁门手段相同 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5、 1962年,美国针对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行为,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
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
这反映了A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 B战争和冲突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C冷战格局下美苏双方构成了战略制约 D美苏从局部的地区争夺走向全球争霸6、1946年,苏联驻美大使尼古拉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分析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意图以及美国在便于的扩张行为,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的主要障碍”。
这反映了A美苏冷战序幕全面拉开 B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C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D美苏两国逐渐转向对抗7、人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
中考历史 复习课件:专题二__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经过
开始:1914 年7月,奥匈
帝国向塞尔 维亚宣战
攻苏联 3.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 (美国国耻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
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签
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成为二战
取胜的根本保证
知识清单
Listen attentively
解析: (1)材料一中提到“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 反映的是慕尼黑阴谋。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30 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 动。英、法等西方大国为了维持所谓的和平,对 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 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为绥靖政 策。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 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 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讨好德国,规定捷克斯洛伐 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慕尼黑阴谋”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
原因 平衡
济危机的影响
直接原因(导火线):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慕
萨拉热窝事件
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
高潮,加速二战的爆发)
知识清单
Listen attentively
一战
二战
1.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德国突
袭波兰
2.规模扩大的战役:1941年德国进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真题探究
Listen attentively
材料二: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 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 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 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 及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 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 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 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 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 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 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二战后的世界——1945年至今
答案 D
主真干题梳典理例 巧点妙回拨归互基动础探究 史要料点研深读化 高考研通析史视把角握考向 高课效后预作测业演练
通史作业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政府资助、安排黑 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起到了沟通的作用,迁移当时的时代 特征——美苏争霸,可以判断出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故选 D 项。A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这一做法与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无关,排除 B 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 1961 年,故 C 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 不符,排除。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主真干题梳典理例 巧点妙回拨归互基动础探究 史要料点研深读化 高考研通析史视把角握考向 高课效后预作测业演练
通史作业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苏联将集体农庄的劳动报酬由每年发放一次物 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结合时 间“1953 年”可知,这一措施旨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斯大林时期 农业集体化造成的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计划经 济管理体制的改变,故 B 项错误;该措施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但不能消除 城乡之间的差距,故 C 项错误;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已经实现了农业集体 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通史作业
推动上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8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续表
(1)消极:①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②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阻 评 碍了经济4 全球化 的进程。③军事上,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2)积极:①两大集团势均 价 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航天技术等。③推动了一些地区性合作
A
方法技巧:图表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试题类型 图片类 曲线图 饼状图 柱状图 表格图
解题技巧 里里外外看注解 边边角角看拐点 阴晴圆缺看大小 上下左右看趋势 纵横驰骋看变化
对点训练
2. [2020年山东卷]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 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 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 D )
A. 同苏联关系缓和
B. 与西欧竞争加剧
C. 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D. 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解析]20世纪60年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由于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陷入侵越战争泥潭而耗费 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同时由于西欧与日本的竞争,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国家实力相对衰弱,从而出现了材料 中的现象,D项正确;1969年正处于苏攻美守时期,美苏关系并未缓和,A项错误;与西欧竞争加剧、陷入侵 越战争泥潭只是美国调整《出口管制法》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B、C两项错误。
两极格局瓦解 2020年全国Ⅲ卷,35(七十七国集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 和多极化趋势 益)
的加强 (5年3考) 2017年全国Ⅰ卷,35(二十国集团的演变——世界格局的变化)
基础导学
焦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复习试题(附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1)材料一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材料三中公约组织的名称是什么?(4)上述三则材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哪一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杜鲁门主义。
(2)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是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根据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北大西洋公约》,该条约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共同签订;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2018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1.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题1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题1图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TbklT0ENAM2. 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TbklT0ENAM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3. 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TbklT0ENAMA. 焚书坑儒B. 八股取士C. 设立太学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 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①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③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④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A. ①②④B. ②③④C.①②③ D. ①③④TbklT0ENAM5.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 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诗中的“危”指A.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 新疆地区遭受侵略D.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7.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8. 题8图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相符的是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题8图TbklT0ENAM9. 1912年有报道称:“革命军手持剪刀沿途为行人强迫剪辫。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
爱看书的康强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二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
3、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4、二战后形成的两级格局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
5、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地区的热战主要是侵略朝鲜和侵略越南战争。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丧失;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历史因素:统一情结的历史渊源。
2、“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经济政治实力增强,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摆脱美国控制;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提高,拥有和美匹敌的军事力量;
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积极致力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美国仍然最强大。
爱看书的康强。
一轮冲刺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纲点击
焦点访谈
纠错必记
知识网络
课时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2018 年滨州期末)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 1962 年古巴导弹危 机期间,至少有 25 封信的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 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 13 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 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考纲点击
焦点访谈
纠错必记
知识网络
课时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特点: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 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2)表现: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但地位相对削弱。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 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3)意义:①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②有利于推动建立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针对训练 3.(2018 年全国卷Ⅰ)下图反映了 1945~1975 年间联合国成员 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考纲点击
焦点访谈
纠错必记
知识网络
课时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解析:1945 年联合国成立时,成员国主要是美洲、欧洲国家; 后来,随着亚洲、非洲等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成员 国的分布状况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而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大多属 于第三世界,A 项正确;材料说明联合国成员国的数量增加,而非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世界贸易与经济区域 化,故 C、D 两项错误。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题十八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题十八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2)过程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作用①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政治: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③世界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日本的崛起(1)背景:日本经济崛起。
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②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和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两极格局结束(1)东欧剧变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③表现: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冷战”及其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点:
①冷战与热战的关系:
局部战争(热战)实际就是冷战格局的缩影,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间的矛盾被冷战双方所利用,从而为实现自己的利益隐于局部战争后的争夺。
②亚非拉国家独立与民族振兴的关系:
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
1.内容标准
2.课文内容
3.单元分析
(1)解读标题: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就是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所谓“两极”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这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的状态。说明了二战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斗争。
(2)线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而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以及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逐渐向多极化趋势演变。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独立后的亚非拉民族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3)我对本单元教学侧重于①美国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采取了“冷战”政策,通过学习首先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和平,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进而提高对战争与和平的正确认识,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其次认识到国与国之间 “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并能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从美苏团结协作战胜法西斯到冷战时期两国为了争夺军事上的优势都把大量国家资源投入军备竞赛,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长远的损害;再如从法国与德国在一战、二战中两败俱伤到二战后走向联合建立欧洲共同体不但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国际地位的例子中进一步得出合则两利,战则两败,认识到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②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学习本课,尤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改革要符合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要持之以恒,并通过与同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比较,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科索沃战争
一名塞族妇女为远方的家人痛哭流涕 一名塞族示威者点燃了美国国旗
(2)2003年,美国占领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
进入21世纪,战火纷飞中的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代价 美方:14,491名军人死亡;81,541名左右军人伤残;
10,630亿美元战争开支;500亿美元重建 伊方:7,6000-10,8000名士兵伤亡,武装力量265440人伤亡。
日本汽车工业
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大国,GDP值约为美 国的50%左右。其军事力量在质量上已超过 英、法、德等国,居世界第三位。日本积极 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 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 界第二,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几次重要变化,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形成了什么样世界政治格局?
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1、冷战后世界形势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际新秩序的努力
大多数国家的态度
国际新 秩序
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 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 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 利地位。
中国主张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中国的态度与主张
1 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3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
动荡中重塑探索中前行——2018年世界政党政治形势
632019.2当代世界2018年,世界政党政治动荡、调整与重塑的特征更为明显。
传统政党政治格局失稳,主流政党控局能力进一步减弱。
在民粹思潮影响下,新兴政党加速崛起,日益扮演重要角色。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政党政治仍将处于动荡重组之中,牵引国际关系发生更为复杂深刻变化。
2018年世界政党形势主要特点第一,政党格局进一步失稳,大党老党政坛“稳定器”作用持续弱化。
欧洲、拉美、亚洲一批主流政党影响力急剧下降。
德国陷入二战后最大政治僵局,由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和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经历169天漫长谈判并凭借总统帮助和强大社会压力,才迫使社会民主党与其组成大联合政府。
意大利“老牌”中左翼大党民主党大选得票率仅为23%,失去政权。
欧洲社会民主党最后的“旗帜”——瑞典社会民主党虽在大选中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地位,但所在阵营议席未能过半,连续三次组阁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地位堪忧。
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大选中,传统政党鲜有作为,拉美民众对主流政党的动荡中重塑 探索中前行——2018年世界政党政治形势孙豫宁【内容提要】2018年,世界政党政治进一步分化组合。
在民粹主义的冲击下,大党老党的地位作用持续弱化,新兴政党加速崛起,政治极化现象更为明显,政党的“个人化”“社会化”趋势加剧。
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政党政治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重塑期,并与当前的国际格局转型期相互叠加、相互作用,为世界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世界政党政治;重塑;调整【DOI 】10.19422/ki.ddsj.2019.02.011信心不断走低。
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一夜沦陷,连续执政61年后黯然下野,频遭议员“退党”打击。
第二,多国政治版图被改写,新兴政党加速崛起。
民粹思潮持续蔓延,多国政党格局调整、重塑,许多中小政党或极端主义政党成为政坛举足轻重的力量。
反建制派“五星运动”成为意大利议会第一大党,牵头与极右翼联盟党组阁,使意大利出现了战后首个具有民粹和极右翼背景的政府,政治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1947年6月 1949年1月 政治政策的 济 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 经济运用
军 1949年成立 1955年成立 标志着两极
事
“北约” “华约”
对峙格局 正式形成
概念
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按照雅尔 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以美苏为 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国际关系 体制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 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 抗为特点的格局。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当今世界
• 必修一
• 必修二
• 专题九 当今 • 专题八 当 世界政治格局 今世界经济
的多极化趋势 的全球化趋势
• 一、美苏争锋 • 一、二战后资
• 二、新兴力量的 本主义世界经
崛起
济体系的形成
• 三、多极化趋势 • 二、当今世界
的加强
经济区域集团
化的发展
• 三、经济全球 化的世界
• 必修三
• 专题八 19世纪 以来的文学艺术
•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武器装备现代化和高技 术化发展迅速,陆海空军全部实现了指挥控制自动化、 信息化
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
加强与欧盟关系,牵制美国
全方位外交 强硬措施反对分裂(车臣) (叶利钦 协调独联体各国关系 1993-99) 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
联系 中国 外交
务实政策 改组政府,强化中央权力 (普金 反对分裂 2000年) 采取一系列务实措施
设问:日本在二战后先后制定了哪些合乎 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必修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实行 “统制经济体制”战略,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 统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确立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战略
国内角度:
1.政治制度: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 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为日本经济恢复和 发展奠定了基础。 2.经济制度和政策: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制定一系列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二战后初期,政 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 本逐步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 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形成政 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 3.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采取低姿态,坚持以日美关系 为基轴,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 4.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8分)
两极 新兴力量 多极化 崛起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b;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
(3)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4)“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 (5)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6)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7)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阅读课前提示)
世界政治 格局
冷战:泛指美苏为首两大阵营 间除了“热战”以外的一切敌
主要表现
对行动。(见P155“知识链接”)
1.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 2.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3.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 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 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 ,每一缔约国……应单独会同其它缔约国采取 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必修1(P166):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 必修2(P154):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在世 界格局日益多极化的今天,欧洲联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 着重要影响。
“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
1.形成:P167最后一段 2.表现: (1)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 建立自己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 单边主义。 (2)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各 种政治力量不断壮大 (3)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 系民主化的呼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A.《华沙条约》 B.《北大西洋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D.《凡尔赛和约》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挪
华约成员国
威
英
丹
国
麦
联民
邦主德德法国来自国瑞士国
波兰
苏联
西班牙 阿 设问:该历史地图可以尔 巴 尼 亚 作为北土约耳 其 成立时的地图吗?
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 1947年6月 马歇尔计划 1947年9月 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的过程 b
1945 1946 1947.3 1947.6 1947.9 1949 1955
美苏两极对峙形成过程(重要史实和概念)
领 美国
苏联
域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进程
政 治
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
1947年9月 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
标志冷战正 式开始和两 极对峙出现
• 四、与时俱进的 文学艺术
• “20世纪世界文 化最主要的特征 是各民族文化之 间的融合交流和 与时俱进。... 世界文化更积极 地朝着多元化方 向发展”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 (2)“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 弹危机” b (3)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 系发展的影响 c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1.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 理事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1992年9月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作为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3. 1990-1997年,中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下,连续 七次挫败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提 案。 4.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世界经济 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竭力保 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危机恶化做出贡献)
必修1(P165):1991.12.签署《...》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 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 策的政治实体。 必修2(P153):1991.12.签署《...》从而使该组织朝经济和政 治一体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课前提示:欧共体由一个 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演变为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 域合作组织) 1993.11.《...》得到成员国的批准并正式生效,标志欧洲联盟成立。
1961 不结盟运动 兴起
1 9 9 2
1951 1958 1967 1973 1975 1 1 1 2 9990 9990 1392
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共体到欧盟
欧盟成立的原因、标志和影响 c
必修1(P165):两极格局终结后,欧共体成员国更加感到有必 要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必修2(P153):随着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深入,欧共体在诸多 方面,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不断推行共同体的政治一体化。
1949年1月 经互会 1949年4月 北约成立 1949年9月 联邦德国成立 1949年10月 民主德国成立 1954年10月
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1955年5月 华约成立 (民主德国是缔约国之一)
1945年的德国 1948年的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及其首都柏 林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美国力图分 裂德国,把联邦德国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中。苏 联采取对抗措施,于1948年封锁西柏林。美国 利用“柏林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渲染战争气 氛,策划建立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
2.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
出现 多极化趋势
(西欧、日本、中国、广大发展中国
家)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终结
4.20世纪90年代至今——
加强 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
,但由于“一超多
强”局面的存在,呈曲折发展态势。
多元解读经济发展或停滞之原因 经济发展(或停滞)原因—— 政治前提:国际格局、国内政局、路线方针政策 (如经济制度、经济政策、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等)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
力(量2竞)赛学,术还界要力和苏图联对的美成苏就冷竞战赛作……出没辩有证苏评联价的。空既间计 划强,调美了国人美就苏不争可锋能使登世上界月球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 (怎紧免了2样)高张了—评; 世昂根—价又界的据《“美代看大材美国到战价料苏新在的,二冷闻又近 爆,战与半 发指联世”个 。出系界的冷世 既所报。纪 认战道学(》中 为推知8(动双 美识分1方 苏了,)99势 军科概1年均备技括9月力竞的学9敌赛发术日,付展界)避出。是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
• 日本政府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试图摆脱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 加强日美关系同时,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经济分 工与合作关系,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 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方案》,为其 在联合国名义下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打开大门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P164课前提示)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 •新秩序。
二战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
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美苏为中心)格局形成(取代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两级对 峙开始
经济要素:资金、原料、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教育因素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整合必修一、二和其他教材)
国际角度:
1.国内外政治局势相对和平;
2.经济全球化趋势;
3.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
4.美国扶植。如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 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美国还向日本 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朝鲜战争爆发后, 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 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朝鲜战争促使 西方各国扩军备战升级,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 这又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