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一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一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导图概述数学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的方式展示数学知识点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工具。

通过使用数学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并且可以帮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归纳。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包括常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数字和数的关系•数字的大小比较:大于、小于、等于•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顺序和数轴的概念加法和减法•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运算的属性:交换律、结合律•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运算的属性:减法的相反运算是加法•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数的排序和比较•数的排序:升序和降序•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比较带有加减法的算式数的拆分和组合•数的拆分: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数的和•数的组合:将几个数组合成一个数•拆分和组合的应用示例图形和图形的属性•点、线、线段、尺规定理•平面图形:圆、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的名字、性质和特征时间和时钟•时间的概念和单位:秒、分钟、小时、天、周、月•时钟的基本用法•用时钟解决实际问题重量和容量•重量的概念和单位:克、千克•容量的概念和单位:毫升、升•重量的比较和计算•容量的比较和计算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阅读和理解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法、减法、拆分和组合等•进行计算和验证结果总结一年级数学思维导图是一个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的工具。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归纳数学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份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一年级的数学知识。

1-6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小学霸们最爱!(可打印)

1-6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小学霸们最爱!(可打印)

1-6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小学霸们最爱!(可打印)
要问让孩子绞尽脑汁的学科是什么,当之无愧是数学。

很多家长都关注人家学习成绩好的,那些所谓的“学霸”,羡慕得不得了。

要知道,人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自己有一套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总结学习方法。

从小基础就扎实,就算高年级知识点再难,也能够跟上节奏,所以,没有什么是能够撼动扎实的基础的。

所以,家长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然后在总结学习技巧。

今天,朗读君给大家分享一份思维导图,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可以简化小学生的理解,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快速转变,希望对孩子们有所帮助。

(完整版)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全)

(完整版)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全)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全)一、数的概念1. 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可以一直往上数。

自然数是离散的,相邻的自然数之间没有其他数。

自然数是可数的,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来。

2. 整数整数是可加的,可以相加得到新的整数。

整数是可减的,可以相减得到新的整数。

整数是可乘的,可以相乘得到新的整数。

整数是可除的,可以相除得到新的整数。

3. 分数分数有分子和分母两部分,分子表示被等分的部分,分母表示等分的总份数。

分数可以相加、相减、相乘、相除。

分数可以化简,即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4. 小数小数有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部分,整数部分表示整体中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表示整体中的小数部分。

小数可以相加、相减、相乘、相除。

小数可以化简,即去掉末尾的0。

二、数的运算1. 加法加法是可交换的,即加数的位置可以交换。

加法是可结合的,即加数可以按照任意顺序相加。

加法的结果是唯一的。

2. 减法减法的结果是唯一的。

减法的结果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

3. 乘法乘法是可交换的,即乘数的位置可以交换。

乘法是可结合的,即乘数可以按照任意顺序相乘。

乘法的结果是唯一的。

4. 除法除法的结果可以是正数、负数或分数。

除法的结果是唯一的。

三、几何图形1. 线段线段有长度。

线段可以测量。

线段可以比较长度。

2. 角角有大小。

角可以测量。

角可以比较大小。

3. 三角形三角形有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比较大小。

4. 四边形四边形有面积。

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计算。

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比较大小。

四、数学应用1. 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

计算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计算物体的面积和体积。

2.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兴趣,例如:猜数字游戏。

24点游戏。

数独游戏。

3. 数学竞赛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例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华罗庚金杯赛。

小学生数学竞赛。

五、数学思维方法1. 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从具体事例出发,得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式。

一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一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分类和整理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一年级
认识图形二
认识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的拼组 七巧板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计算方法
十几减7、6 十几减5、4、3、2 解决问题
1、破十法
11-9 先算10-9=1,再算1+1=2
2、相加算减法
11-9 想:9+2=11,所以11-9=2
3、连减法
11-9 可以11-1-1-1-1-1-1-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
找规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认识小括号 连加连减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 人民币的兑换和加减法 解决问题
认识人民币
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 100以内书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解决问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思维

一年级上册数学思维

一年级上册数学思维第一单元:准备课思维导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思维导图: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思维导图: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