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恢复保险丝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的来料检验。
三、检验准备1. 确保检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就绪,包括但不限于测量工具、试验设备等。
2.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3. 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
四、检验流程1. 接收物料a. 检查物料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者变形。
b. 检查物料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包括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c. 根据接收标准,确认物料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一致。
2. 外观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检查物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料的尺寸、分量等参数。
3. 功能性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b. 使用合适的试验设备,对物料进行功能性验证。
4. 化学成份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进行化学成份的检验。
b. 使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对物料进行化学成份的分析。
5. 物理性能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进行物理性能的检验,如硬度、强度等。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试验设备,对物料进行物理性能的测试。
6. 检验记录与报告a.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b. 生成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项、原因分析等信息。
五、不合格品处理1. 对于不合格品,根据公司的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退货、返修、报废等。
2. 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以便追溯和改进。
六、检验员培训1. 定期对检验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本作业指导书中的检验流程和方法。
2.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验仪器的使用、检验标准的理解和应用等。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个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范本,以供企业参考和使用。
来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从供应商采购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通过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 检验人员要求来料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需要确保检验人员具备以下要求: - 具备相关工程或科学背景知识; - 熟悉相关的检验工作流程和方法; -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具备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3. 检验设备和工具在进行来料检验时,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工具: - 可靠的质量检验设备,例如称重器、显微镜、测量仪器等; - 各种标准样品; - 记录表格和记录笔。
4. 检验流程来料检验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接收货物当原材料到达工厂时,首先需要进行货物接收工作。
该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 核对货物的数量和包装是否与订单相符; - 检查货物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辨。
4.2 样品采集从接收到的原材料中,需要取得一定数量的样品,用于进行后续的检验。
样品采集应遵循以下原则: - 采样点要代表整批货物; - 采样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
4.3 检验项目确定根据企业的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要进行的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 外观检验,包括色泽、气味等; - 尺寸检验,包括长度、宽度等; - 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包括强度、硬度等。
4.4 进行检验根据确定的检验项目,使用相应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验。
在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检验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 检验记录应准确无误。
4.5 检验结果评估根据检验结果对原材料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合格:原材料符合所有检验标准; - 不合格:原材料不符合一个或多个检验标准; - 待定:原材料的检验结果无法确定。
4.6 处理不合格品当原材料不合格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处理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 通知供应商并退货; - 进行修复或加工,使其符合标准; - 报废。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来料检验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所接收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检验依据1. 《来料检验标准》:根据公司制定的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质量管理手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来料检验的程序、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三、检验流程1. 接收原材料a. 收货员根据采购定单和送货单核对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b. 对送货单上的信息进行记录,并与实际收货情况进行比对。
c. 检查包装完好性,如有破损或者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记录。
d. 将收货的原材料送至来料检验区域。
2. 外观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表面光洁度、气味等方面。
b. 检查是否存在破损、变形、划痕等质量问题。
c.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3. 尺寸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要求。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准确的尺寸测量。
c. 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 性能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查,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
b. 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c.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 检验结果处理a. 根据检验结果,将原材料划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b. 合格品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品需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如退货、返修等。
c.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设备应经过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原材料的检验,可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匡助企业建立科学的来料检验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要求确定来料检验的标准,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份、力学性能等。
1.2 确定检验设备:准备好必要的检验设备,如显微镜、千分尺、硬度计等,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制定检验流程:建立明确的来料检验流程,包括检验人员的责任分工、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等。
二、检验方法2.1 外观检验:首先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是否有瑕疵、裂纹或者变形等情况。
2.2 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检验,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2.3 化学成份检验:根据产品要求对原材料的化学成份进行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三、检验记录3.1 记录检验结果:对每一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不合格等情况。
3.2 留样管理:对合格的原材料进行留样管理,以备日后的追溯和核查。
3.3 不合格处理: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及时处理,如退货、报废等,确保不合格品不会进入生产环节。
四、检验报告4.1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来料检验报告,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等信息。
4.2 报告审核: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4.3 报告归档:将检验报告进行归档管理,以备日后的查阅和追溯。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对来料检验流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2 培训人员: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检验技能和水平。
5.3 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接受来料检验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检验流程。
结语:通过建立科学的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希翼本文对您有所匡助,谢谢阅读!。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及时采取措施, 如隔离、返工、
报废等
跟进处理结果, 确保问题得到 解决,防止再
次发生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仓储问题:仓储环境不当,导致材 料变质、损坏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输问题: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 污染等
生产问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 问题,如工艺、设备等
提出改善建议和预防措施
分析来料检验记录和报告中的问题和缺陷 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建议和预防措施 制定实施计划和跟踪机制 定期总结和反馈,持续改进来料检验流程和效果
物料确认单,并提交给
6
相关部门。
对来料进行外观检查
01
检查包装: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 否有破损、变形等情况
03
检查外观:检查来料的外观是否有 划痕、污渍、变形等情况
05
检查配件:检查来料的配件是否齐 全,是否有缺失、损坏等情况
检查数量:核对来料的数量是否与 订单相符
02
检查标签:检查来料的标签是否清 晰、完整,是否符合要求
Simple & Creative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准备 来料检验实施 来料检验记录和报告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
Contents
01
目录
02
03
04
01 来料检验准备
确认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
01
02
03
04
05
06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
01 02
检验工具:如卡尺、 千分尺、游标卡尺 等
检验设备:如电子 秤、硬度计、拉力 计等
对来料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确 保来料满足生
产要求
测试项目:根 据产品要求, 确定测试项目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通过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来料检验应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进行。
检验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外观检验:检查物料的表面质量、颜色、形状、尺寸等。
- 尺寸检验:测量物料的长度、宽度、高度、直径等尺寸参数。
- 功能性检验:测试物料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 包装检验:检查物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运输要求。
- 标识检验:核对物料的标识是否准确、清晰可读。
- 化学成分检验:对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物料进行检验。
- 其他特殊要求:根据具体物料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2. 检验标准应由质量部门或相关专业人员制定,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认。
标准应明确具体的检验方法、要求和判定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操作流程1. 接收物料- 检验员应在物料到货时及时接收,并核对送货单和物料清单的信息是否一致。
- 检验员应仔细检查物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记录并通知供应商。
- 物料应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区域,避免与其他物料混淆。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 检验员应根据检验标准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量具、测试仪器、显微镜等。
-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进行检验- 检验员应按照检验标准和要求,对物料进行逐项检验。
- 在检验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包括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检验时间等信息。
-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 判定和记录- 检验员应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对物料进行判定,确定其合格与否。
- 合格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入库,不合格品应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 确保来料检验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污染。
- 检查来料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破损或者变形。
- 根据来料单确认来料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样品抽取- 根据抽样计划,从来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 样品抽取应随机进行,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外观检查-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检验。
- 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伤或者污染。
4. 尺寸检验- 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产品图纸或者规格要求。
5. 功能检验- 对样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6. 化学成份分析- 对样品进行化学成份分析,以确定其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 使用合适的化学分析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
7. 物理性能测试- 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的检验。
-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
8. 检验结果记录-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 检验报告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追溯和审核。
9. 判定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要求,对样品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或者不合格。
- 合格样品可放行使用,不合格样品需进行退货或者重新加工。
10.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或者报废等。
-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符合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
三、检验要求1.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3.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追溯和审核。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通过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减少不良品流入生产线,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方法,以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二、检验流程1. 接收物料1.1 确保物料标识清晰可读,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批次号等信息。
1.2 核对物料清单,确保所接收的物料与定单一致。
1.3 确保物料包装完好无损,无明显变形、破损或者污染。
2. 样品抽取2.1 根据采购数量和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和抽样方法。
2.2 从接收的物料中随机抽取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3 根据需要,将样品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后续处理。
3. 检验方法3.1 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质量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检验、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3.2 使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3.3 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验操作,记录检验结果。
4. 检验结果评定4.1 将检验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4.2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要求,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如返工、退货等。
4.3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5. 数据分析和改进5.1 定期统计和分析来料检验的合格率和不良率,发现问题和趋势。
5.2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来料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5.3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绩效,与供应商合作改进。
三、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知识,熟悉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
2.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可靠。
3. 检验记录应完整、准确,并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和归档。
4. 与供应商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5. 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来料检验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以上是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通过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确保了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包括其内容、编写要点以及使用方法。
一、作业指导书的内容1.1 来料检验的目的和重要性1.2 检验项目和标准1.3 检验方法和设备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点2.1 确定检验项目和标准2.2 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2.3 编写清晰的操作规范三、作业指导书的使用方法3.1 培训操作人员3.2 提供参考资料3.3 定期更新和评估四、作业指导书的实施效果评估4.1 检验合格率的统计4.2 不合格品处理的记录4.3 持续改进和优化五、作业指导书的注意事项5.1 确保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2 建立标准化的文档管理体系5.3 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正文内容:一、作业指导书的内容1.1 来料检验的目的和重要性来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以防止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过程,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来料检验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和客户投诉率。
1.2 检验项目和标准作业指导书应明确列出需要检验的项目和相应的标准。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份、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内部标准,确保检验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3 检验方法和设备作业指导书应详细描述每一个检验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所需的检验设备。
例如,外观检验可以使用目视检查或者显微镜检查,尺寸检验可以使用千分尺或者测量仪器,化学成份检验可以使用光谱仪或者化学分析仪等。
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点2.1 确定检验项目和标准在编写作业指导书时,需要明确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和相应的标准。
这需要参考相关的产品要求、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2 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作业指导书应包含详细的检验流程,从接收原材料到检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清晰的操作指导。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以减少不合格品进入生产线的风险。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二、检验范围来料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质量、颜色、尺寸等。
2. 尺寸检验:对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化学成分检验: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成分符合要求。
4. 力学性能检验:对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弯曲、硬度等。
5. 包装检验:对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三、检验流程1. 接收检验:a. 检查来料是否符合采购订单中的规格要求。
b. 检查来料是否有损坏或破损。
c. 检查来料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读。
d. 检查来料是否有附带的检验报告或证书。
a. 根据产品要求,对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质量、颜色、尺寸等。
b. 使用合适的检验工具,如放大镜、测量仪器等,进行检查和测量。
c. 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或待定。
3. 尺寸检验:a. 根据产品要求,对尺寸进行测量。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量规等,进行测量。
c. 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d. 记录测量结果,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合格。
4. 化学成分检验:a.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
b. 取样并进行化学分析,确保原材料的成分符合要求。
c. 使用合适的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 记录化学成分检验结果,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合格。
5. 力学性能检验:a.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b.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弯曲、硬度等。
c.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仪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以减少不良品进入生产流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客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适合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来料检验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
三、术语和定义1. 来料检验: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的过程。
2. 不良品: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
四、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a. 接收来料时,应与供应商提供的送检清单进行核对,确保来料的数量和规格与定单一致。
b. 确认来料的包装完好无损,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2. 样品抽取a. 根据采购合同或者公司规定,确定样品抽取的数量和方式。
b. 从接收到的来料中随机抽取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检验项目a. 根据产品规格书或者检验标准,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
b. 对每一个检验项目,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4. 检验方法a.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b. 确定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校准和维护。
5. 检验记录a.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b. 检验记录应包括来料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等。
6. 判定结果a. 根据检验结果,判定来料是否合格。
b. 对不合格的来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货或者重新加工。
7. 来料管理a. 合格的来料应及时入库,并进行标识和分类。
b. 不合格的来料应进行隔离和处理,防止误用。
五、质量控制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检验方法和标准。
2.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符合要求,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便于追溯和分析。
4. 不合格的来料应及时处理,防止进入生产流程。
六、附录1. 检验标准和方法:详细描述各种检验项目的标准和方法。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3.2.3检验标准由品管部发行.
3.2.4抽样标准:依据AQL国家标准抽样检验水准,允收质量水准依AQL:0.15作业。
3.3检验之允收与拒收之处理
3.3.1允收批应经验证手续,盖合格章及检验成绩表方得入库。
3.4.2每月汇总各供应商之质量统计,并反馈给供应商.
制订: 核准: 日期:2017-11-10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所采购原材料在进料检验更加规范,特订定之。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订购原材料。
3.操作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业过程:
3.1检验规则
3.1.1原材料入库验收之依据为来料检验报告合格或现场试作合格或供货商付检验记录或检验报告。
3.2检验标准
3.2.1进料检验标准由品管部发行。(依据工程图面和客户的要求)
3.3.2异常品需开立异常报告单及填写标签,并黏贴于异常品上,将异常品置于待处理区后,将异常报告单送主管裁决全选或批退,并传阅有关单位确认,异常品由采购单位通知供货商改善,特殊状况者得召开会议裁决之。
3.3.3采购及供货商应保存一份来料检验报告副本,保存期限二年,以供改进及查询。
3.4检验处理
3.4.1所有的检验记录应包含制造厂商、物料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抽数量、检验日期、有无异常、最终检查者及主管进行签字确认.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范围本次来料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的外观、尺寸、材质等检验;2. 零部件的装配情况、功能性能等检验;3. 来料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准备;4. 检验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三、检验流程1. 来料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检验所需的样品数量和检验标准;1.2 准备好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1.3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1.4 确定检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 来料检验的操作步骤2.1 根据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质量、颜色、形状等方面的检验;2.2 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2.3 对样品的材质进行检验,可以使用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方法;2.4 对样品的装配情况进行检验,确保零部件的连接牢固、无松动等;2.5 对样品的功能性能进行检验,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2.6 检查样品的包装情况,确保无损坏和污染;2.7 根据检验结果,判定样品的合格与否,并记录检验结果。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1. 对于合格的样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入库操作;2.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货或重新加工等处理;3. 对于检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可以采用图表、报表等方式进行展示,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五、检验记录与保存1. 检验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2. 检验记录应由检验人员签字确认,并及时归档保存,以备查阅。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来料检验时,应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如佩戴防护设备、遵守操作规程等;2. 对于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物品的检验,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通风设备、防爆措施等。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 查 项 目
序 号
缺陷 类型
不良内容描述
判定
备
注
CRI MAJ MIN
1 起 皮 工件与油漆层或油漆层与油漆层之间脱离
V
2
漏喷
表面正面不容许有漏喷(特殊状况 除 外 ), 背 面 如 有 规 定 以 签 板 为 准
V
不容 许
3 针孔 表面不容许有针孔
V
4 异色点 表 面 不 容 许 ≥ 0 . 2 m m
向周围扩散旳油漆泡
2
一般情 况下不 容许有
外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面 积 1cm 范 围
内 有 一 种 直 径 0.1≤ D≤ 0.15mm
观
麻点
2
检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面 积 1cm 范 围
16 尘 点 内 有 两 个 直 径 0.1≤ D≤ 0.15mm
查
尘 /点
表 面 有 密 密 麻 麻 旳 尘 点( 麻 面 除
不 可 清 除 之 油 渍 /脏 污
观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长 度 ≤ 5mm,宽 度
≤ 0.1mm, 条 数 ≤ 1, 且 距 离 ≥
检
15mm 允 收 !
查 10
划痕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长 度 ≥ 5mm, 宽 度 ≥ 0.1mm 有 感 划 痕 不 接 受 !
V V
V
用
V污
点
卡
V
测 量
11
1.0 目旳 为来料检查人员明确来料品质质量规定,特制定此通用原则作为来料检查旳原则,同步提
供应供应商理解我司旳品质水平规定,加强品质管理。 2. 合用范围
合用于本厂所有外发加工产品、辅料、包装材料入厂时旳检查。 3.权责单位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 引言来料检验是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进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验,可以保障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产品的合格率。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来料检验工作提供指导,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来料检验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验过程的顺利进行:2.1 确定检验样本和抽样方案:根据来料批次的大小和质量要求,确定检验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案,确保样品具备代表性。
2.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测量仪器、校准工具等。
2.3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来料的检验标准,包括尺寸、外观、性能等方面。
2.4 建立样品档案:对不同批次的来料建立样品档案,包括供应商信息、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方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3. 检验流程来料检验的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样品接收与登记:当来料到达时,应由专门负责样品接收的人员进行登记,记录来料的基本信息,如采购订单号、发货日期、供应商等。
3.2 样品初检:对来料的外包装进行初步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不存在破损、潮湿等情况。
只有符合包装要求的样品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检验。
3.3 检验项目执行:按照事先确定的抽样方案和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各项检验项目的执行。
3.4 检验数据记录:在检验过程中,对每个检验项目的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包括检验数值、判定结果等。
同时,还需记录检验的时间和检验人员的信息。
3.5 判定结果与处理:根据检验标准,判定样品是否合格,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退货或重新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品。
3.6 检验结果记录与报告:对检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便于后续的管理和追溯。
4. 检验人员的技能要求来料检验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检验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4.1 具备相关的检验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检测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针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或者零部件进行的检验工作,以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与要求1. 来料检验标准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来料检验的标准。
检验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成份等指标。
具体标准可根据不同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制定。
2. 检验方法与设备根据不同材料和零部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目测检查、测量、试验、化学分析等。
检验设备应经过校准,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检验样本与抽样方法根据来料检验的要求,确定检验样本的数量和抽样方法。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并遵循统计学原理。
根据不同的抽样方案,确定接受和拒收的标准。
4. 检验记录与报告对每次来料检验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验日期、供应商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检验记录应保存完整,并及时进行归档。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或者零部件,应及时向供应商提出整改要求,并记录整改情况。
三、来料检验流程1. 接收材料当供应商送达材料时,接收人员应核对送货单与实际送货物品是否一致,并进行记录。
如有异常情况,应即将通知相关部门。
2. 样品送检根据抽样方案,从接收的材料中抽取样品送至检验部门。
样品应标明供应商、材料名称、批次号等必要信息。
3. 材料检验检验部门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材料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方法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判定材料是否合格。
如发现不合格项,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供应商,并进行记录。
5.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包括退货、整改、报废等。
处理过程中应确保不合格品的追溯性和记录完整性。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来料检验人员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导,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准备1. 检验设备准备来料检验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检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量具、显微镜、试验设备等。
在进行检验前,检验人员应确保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2. 检验环境准备来料检验应在整洁、璀璨、无风尘、无湿度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人员应定期清洁检验区域,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
三、检验流程1. 检验计划制定根据公司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制定来料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包括待检验物料的种类、数量、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内容。
2. 来料接收当供应商送达物料时,检验人员应与供应商的送货员一起进行来料接收。
检验人员应核对送货单上的物料信息与实际物料是否一致,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3.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来料检验的首要步骤,其目的是检查物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人员应根据标准要求对外观进行检查,并记录检验结果。
4.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来料检验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检查物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人员应使用适当的量具对物料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
5. 功能性检验功能性检验是针对特定物料的功能要求进行的检验。
检验人员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6. 化学成份检验对于需要进行化学成份检验的物料,检验人员应采取适当的取样方法,并使用相应的试剂进行化学分析。
检验人员应根据标准要求对化学成份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7. 特殊检验根据具体物料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
特殊检验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测试、压力测试、电气测试等。
检验人员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8.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物料是否合格。
合格的物料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生产流程,不合格的物料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退货、返工等,并进行记录。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制定一份详细的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可以匡助企业规范检验流程,提高检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要求,确定来料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1.2 准备检验设备:确保检验设备齐全、准确,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来料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合理的检验计划,确保检验工作有序进行。
二、检验过程2.1 样品取样:按照标准要求,从来料中取样进行检验。
2.2 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特性,确定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
2.3 检验方法: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目测、测量、试验等,进行检验。
三、检验记录3.1 记录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准确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合格、不合格等。
3.2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品,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3.3 归档管理:将检验报告进行归档管理,方便日后追溯和分析。
四、检验标准更新4.1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检验标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
4.2 反馈机制:建立与供应商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检验结果和问题,促使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
4.3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检验标准和方法,提高来料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五、培训与考核5.1 培训计划:制定来料检验员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5.2 考核机制:建立来料检验员的考核机制,定期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质量意识。
5.3 激励措施: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赋予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结语:制定一份详细的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不仅可以规范检验流程,提高检验效率,还可以确保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希翼企业能够重视来料检验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检验标准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操作流程)
1.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中所需原材料、零件、部件以及外购、外协件的入库检验工作3.职责仓储部:负责来料清点及核对IQC:根据抽样方案对来料进行验证、检验、测试、记录、品质判定及标识QA技术员:负责供应商考核,纠正措施与预防4.检验流程仓库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对来料所附文件资料(如送货单、出货检验报告、合格证明等),核对来料资料显示是否与物料一致及公司订单一致性,确认无误后,填写《送检单》,并通知IQC。
(注:注塑件由其负责人填写《送检单》)IQC接到《送检单》后,进行检验作业。
IQC根据公司检验标准,对来料的外观、尺寸、功能、颜色等进行检验。
IQC依据检验的结果内容,如实填写“进货检验报告单”,并依据检验、测试、记录结果对来料进行品质判定。
判定来料合格不合格后,在“进货检验报告单”签字确认,并对来料进行标识,然后在《送检单》上填写接收、拒收数量,并签字确认。
仓管员依据《送检单》上物料接收数量对来料进行入库。
品质部将来料品质异常及时反馈给采购,不合格品参照第五项“特殊处理”执行。
5.特殊处理品质部、技术部、生产部根据不良严重程度和生产需要状况,重新评审不良物料。
品质部、技术部、生产部依据生产需求及不良程度可采用降级使用或选用,选出不良退给供应商,由采购执行扣款事宜。
由采购通知供应商到本厂处理异常事宜。
如不能采用以上方法处理,则通知采购部作退货处理。
6.抽样检验a.根据《天齐抽样规则》进行抽样检验,AQL值(A:0.65;B:1.5;C:4.0)b.对供应商的品质不稳定现象,可采用加严量抽样。
7.全数检验如本公司要求进料100%合格,可采用全检验与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 项目
规格要求
缺点描述
内容不符 ,无标示 1、收货单标注的型号,规格,料号,供应商名称与外
包装标示内容相符。
标示模糊,但可辩认
判定标准 CR MA MI
√ √
2、包装外观
自恢复保险丝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批准
审核 拟制
版本/修订号
制订部门 品管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目的:明确自恢复保险丝来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 达到一致性
1.0 范 围:适用于我司所有 PCB 板类来料检验 3.0 检验环境:在正常光源下,距 30CM 远,以适宜视角观看产品。 4.0 检验议器:卡尺、LRC 数字电桥、万用表、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恒温试验
外箱变形、破损引起物料受损
√
外观
3 本体不许有破损,变形,引脚镀层光洁符合标准。 本体破损,变形,引脚氧化
√
4、本体丝印应有布耐压值,安规符号等标示,与样品
和规格书一致。
丝印和规格书与样品不符
√
尺寸 尺寸必须符合规格书或图纸要求
装配尺寸超出公差范围,试装困难 尺寸超出公差范围,不影响试装
电性 能
可焊 性 耐久 性 高低 温测 试
通以 16V 电压,维持 1H
应不烧不烂
将自恢复保险丝至于-40℃到 85℃
所测数值超过或低于标准值
√ √
√
√ √
1、20℃下最大工作电流、最小启动保护电流 2、最大工作电压、最大耐受电流 3、动作未动作前最大初始电阻值、状态下耗散功率、
所测数值超过或低于标准值 未动作前最小初始电阻值 4、20℃下,五倍最大工作电流或特定电流下的最大动 向时间 自恢复保险丝引脚浸入 250-270℃炉温状态 1.5-3S 取
引脚浸锡后上锡率≤95% 出,观察元件上锡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