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简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约当产量:月末将产品的数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的数量,这一在产品大约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就是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约当产量法指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来分配生产费用,以确定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

2、狭义的在产品:指就某个车间或某一生产步骤而言,尚未加工完毕或未转入自制半成品库的零部件和半成品。

3、直接成本:称为直接计入成本,指仅用于单个成本对象的资源或活动的成本。

4、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品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相关性、准确性更高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法对于直接费用的处理是一致的,两种方法的根本区别是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

5、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相关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它表现为一项成本总额与其他相关业务量发生增减变化时的反应,即是否随之增减变动,怎样变动。

6、弹性预算:是指为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的确定而设计的,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预算的一种方法。

7、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由于选择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丧失潜在收益。

8、内部转移价格:又称内部核算价格,或内部价格,是企业对中间产品内部转让计价结算的一种标准,其使用目的是正确的评价和考核内部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定制方法: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移价格;协商价格;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双重价格

1、理论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2、成本计算对象:是指计算产品成本过程中,确定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首先就是要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以便按照每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来归集各个对象所应承担的生产费用,计算出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4、费用要素: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这三大费用构成费用要素。

5、成本项目:是指从生产费用的具体用途出发,将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项目即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6、费用分配标准: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根据分配凭证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采用一定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计入“制造费用”的燃料动力费项目辅助车间耗用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燃料动力费项目;厂部管理部门耗用的,计入“管理费用”的燃料动力费项目。

8、品种法:也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0、逐步结转分步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

11、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

13、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14、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15、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16、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管理当局的决策不能随意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17、贡献毛益率:指贡献毛益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贡献毛益占单价的百分比。

18、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

19、弹性预算:企业在不能准确预测业务量的情况下,根据本、量、利之间有规律的数量关系,按照可预见的、不同的多种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

20、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21、可控成本:即能被某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制约的成本。

22、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23、剩余利润:即投资中心的营业利润扣除其资产按规定的最低报酬率计算投资报酬后的余额。

三、解答题:

1、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答:理论成本: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实际成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指实际发生的耗费代价。

2、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答:(1)按生产费用要素进行核算,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是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2)按生产费用的用途进行核算,以确认其归属对象即承担者

(3)按成本计算对象计算产品成本。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和有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3、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界限?

答:(1)正确划分计入产品成本与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费用的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的界限。

4、工业企业如何设置产品成本项目?

答:为了便于归集生产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生产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可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分为以下四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其他支出。

(4)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5、工业企业应如何归集、分配制造费用?

答:(1)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核算,是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的。该账户应按车间(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专栏或专行,分别反映各车间各项制造费用的支出情况。

(2)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就是将登记在“制造费用”账户借方的费用从贷方结转出去。如果该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制造费用无需分配,若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就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先分配再转出。

分配公式:

制造费用分配率 = 制造费用总额 / 分配标准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的分配标准 * 制造费用分配率

6、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答:(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适用于月初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很小,月初在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差就更小的情况。

(2)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计价法:

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很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落变化不大的产品。

(3)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4)约当产量比例法:

适用范围较广,特别是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大,且各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不稳定,起落变化较大,其他分配方法受到限制不宜采用时,尤为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