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

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与旧教材相比,本课能够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

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模、画、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书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书

选择题
1. 下列哪种现象表明水在蒸发?
A. 水从高处流到低处
B. 水在锅中沸腾
C. 水杯外的水珠逐渐消失(正确答案)
D. 水结成冰块
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 根
B. 茎
C. 叶(正确答案)
D. 花
3. 下列哪种天气现象是由水蒸气冷凝形成的?
A. 雪(正确答案)
B. 雾霾
C. 彩虹
D. 雷电
4. 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A. 光
B. 空气(正确答案)
C. 真空
D. 水
5. 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适应环境的行为?
A. 迁徙
B. 冬眠
C. 植物开花(正确答案)
D. 储食
6.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
A. 塑料
B. 玻璃
C. 金属(正确答案)
D. 橡胶
7.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是?
A. 24小时
B. 一个月
C. 一年(正确答案)
D. 365天
8. 下列哪项不是岩石的类型?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水晶石(正确答案)
9. 下列哪个过程描述了水的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A. 水从河流流入大海
B. 太阳照射使海水升温并蒸发成水蒸气(正确答案)
C. 鱼在水中游泳
D. 风吹动树叶。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最后,我也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和提问方式,确保问题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仅仅追求答案的正确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我相信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声音产生与传播的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声音产生与传播的客观认识,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增强对科学的尊重与信任。
4.科学责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污染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改善生活环境做出努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本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它需要介质来传播,如空气、水等。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通讯、音乐、警报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电话通话时,声音是通过电信号转化为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也展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关声音应用的创新想法。这让我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不过,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自信,可能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部分,我发现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验来解释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的概念,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声音传播速度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差异,还需要我进一步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强化他们的认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1.在辽阔的大自然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不同的(动物)不仅(身体)有差异,(运动方式)也各有特点。

2.水牛和牛背鹭是常见的动物,它们经常出现在(水田)、(沼泽地)等处。

3.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4.绵羊、梅花鹿、猫和兔的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

5.有(翼)、能(飞行)是鸟的重要特征。

6.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是鱼的重要特征。

7.根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8.蝗虫、蝴蝶的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这样的动物叫作昆虫。

9.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10.两栖动物的皮肤裸落,一般没有(鳞)或(甲)。

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11.野生动物身上常有(致病微生物),不能(食用)。

12.鲤鱼和鲨鱼相同的地方是有(鳃)和(鳍)。

13.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它们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14.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5.(白头叶猴)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植被繁茂的地区。

(中华秋沙鸭)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繁殖。

(扬子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相连的湖泊。

(中华鲟)主要分布于长江。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陕西的山区。

16.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濒危动物白鱀豚主要以(鱼类)为食。

17.人类的一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如(砍伐森林)、(盗猎)、(修建建筑物挤占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8.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在西北许多地方都曾有分布。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本文档为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了全册的
内容。

第一单元: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用声音表达情感和想法。

第二单元:声音的基本要素
- 声音的高低由音调决定,音调高低不同,声音的高低也不同。

- 声音的长短由节奏决定,节奏快慢不同,声音的长短也不同。

第三单元:音符与五线谱
- 音符代表不同的音高和音长,音符有不同的形状和位置。

- 五线谱是一种音乐符号,用来表示音符的音高。

第四单元:乐器的分类
- 乐器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击乐器、键盘乐器等不同类别。

- 每种乐器都有不同的声音和演奏方式。

第五单元:乐器的知识
- 弦乐器有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

- 管乐器有长笛、小号、萨克斯等。

- 击乐器有鼓、木琴、钹等。

- 键盘乐器有钢琴、电子琴等。

第六单元:音乐与生活
- 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欢乐和激情。

- 音乐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问题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问题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第一单元教材问题解答第一单元声音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答:通过弹拨橡皮筋、拨动钢尺、敲击音叉等活动,我们发现物体发声时是振动的,因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答:竖笛是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的。

当我们吹竖笛时,气体从吹孔进入竖笛内部,笛管内的空气就会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产生振动和共鸣的空气柱的长短就会发生变化,使笛管内空气振动的频率不同,就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

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答: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也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振动会向周围扩散开,就会让声音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声音的传播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如气体、液体或固体。

2. 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答: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

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答:人耳由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神经)构成。

外耳集音,中耳传音,内耳感音。

其中耳郭收集声音,外耳道将声音传到鼓膜引起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耳蜗,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声信号,听觉神经传递声信号。

鼓膜是一个很薄且有弹性的组织,它的作用是产生振动。

2. 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答:把用纸喇叭听旁边同学发出的微弱声音和不用纸喇叭听旁边同学发出的微弱声音相比,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响亮,用纸喇叭可以防止声波扩散。

耳郭与纸喇叭在聚焦声音的时候非常相似,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

医生用的听诊器的听诊头也是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胶管中的空气传到医生的耳朵里。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传播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传播人教版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棉线(固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ຫໍສະໝຸດ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棉线(固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在空气(气体)中传播
声音能在空气(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 中的速度最慢,在 中的传播速度较快,在
中最快。
声音能在水(液体)中传播
棉线(固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记录 表
能能能能 能能能能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 气体 中的速度最慢,在 液体 中的传播
固体 速度较快,在
中最快。(气体、固体或液体)
闹钟 真空 玻璃 空气 耳朵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声音能在空气(气体)中传播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
中的速度最慢,在
中的传播速度较快,在
中最快。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棉声声声棉声声通声声棉声棉声声声通声棉声声声声声 声棉声声声棉通 通声线音音音线音音常音音线音线音音音常音线音音音音音音线音音音线常常音( 是 能 在 ( 是 以 情 以 在 ( 能 ( 是 以 在 情 以 ( 在 是 是 在 能以 ( 以 是 在 ( 情情 能固由在不固由波况波不固在固由波不况波固不由由不在 波固波由不固况 况在体物空同体物的下的同体水体物的同下的体同物物同空 的体的物同体下 下水)体气物)体形,形物)()体形物,形)物体体物气 形)形体物), ,(能振(体能振式声式体能液能振式体声式能体振振体( 式能式振体能声 声液传动气中传动传音传中传体传动传中音传传中动动中气 传传传动中传音 音体播而体的播而播在播的播)播而播的在播播的而而的体 播播播而的播在 在)声产)传声产,,传声中声产,传,声传产产传) ,声,产传声中音生中播音生当当播音传音生当播当音播生生播中当音当生播音传的传实的声声实播的声声实的的传 声声的播中中中 中。播验。波波验。波波验。。播 波波。的的的 的记遇遇记遇遇记遇遇速速速 速录到到录到到录到到度度度 度表物物表物物表物物最最最 最体体体体体体慢慢慢 慢时时时时时时,,, ,,,,,,,在在在 在会会会会会会使使使使使使物物物物物物体体体体体体中中中 中产产产产产产的的的 的生生生生生生传传传 传振振振振振振播播播 播动动动动动动速速速 速,,,,,,度度度 度声声声声声声较较较 较音音音音音音快快快 快就就就就就就,,, ,是是是是是是在在在 在这这这这这这样样样样样样通通通通通通中中中 中过过过过过过最最最 最各各各各各各快快快 快种种种种种种。。。 。物物物物物物质质质质质质,,,,,,从从从从从从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个个个个个个地地地地地地方方方方方方传传传传传传播播播播播播到到到到到到另另另另另另外外外外外外一一一一一一个个个个个个地地地地地地方方方方方方的的的的的的。。。。。。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最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最新
(1)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学生回答。
(3)大自然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从各种不同的声音获取了物体的信息。
2.保鲜袋发声
(1)老师: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保鲜袋发出声音。
(2)学生实验、交流方法。
3.身体发声
(1)老师: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出声音,我们每组请一个人上来做,老师也参加。
(2)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教学
反思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值得肯定的是:一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浓厚,每个人都不闲着,小组内的分工合作比较好。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具
学具
多媒体音效各种声音、保鲜袋、尺子、小鼓、绿豆、鼓槌、塑料瓶、细盐、钹
板书
设计
1.声音的产生
振动→声音
作业
设计
1.你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保鲜袋发出声音?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放录音:打雷声、掌声、鸟鸣、狗吠、狼嚎、鸡鸣、......
(2)发出了各种声音,你们对发出的各种声音有什么想法。
4.小结
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物体的相关信息。
二、研究声音的产生
1.老师: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
2.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课后记录表
(1)橡皮筋
第( 三 )单元 第_1课课题 Nhomakorabea1.声音的产生
作课时间
11月15日
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

最新2023年部编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课本目录

最新2023年部编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课本目录

最新2023年部编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课本目录
1. 第一单元:音乐世界
- 课文1:音乐是什么
- 课文2:音乐家与作品
- 课文3:音乐与情感
- 课文4:音乐的表现手法
2. 第二单元:音乐的语言
- 课文1:声音与音调
- 课文2:音符与节奏
- 课文3:节拍与拍子
- 课文4:音乐中的动作与表情
3. 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
- 课文1:声音的来源
- 课文2:声音的高低
- 课文3:音色的变化
- 课文4:声音的传播
4. 第四单元:乐器与演奏
- 课文1:弦乐器
- 课文2:管乐器
- 课文3:木管乐器
- 课文4:打击乐器
5. 第五单元:乐谱的秘密
- 课文1:简谱与五线谱
- 课文2:音乐的时值
- 课文3:速度与力度的标记- 课文4:音乐的演奏方式
6. 第六单元:音乐与生活
- 课文1:音乐的节日
- 课文2:音乐和舞蹈
- 课文3:音乐与戏剧
- 课文4:音乐的欣赏方式
7. 第七单元:历史与传统音乐
- 课文1:古代音乐
- 课文2:民族音乐
- 课文3:中国古典音乐
- 课文4:西方古典音乐
8. 第八单元:音乐与创作
- 课文1:音乐的灵感
- 课文2:创作与编排
- 课文3:合奏与合唱
- 课文4:音乐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以上是最新2023年部编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课本的目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B.降雨量C.气温D.风向E.风速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B.多云天C.雨天D.阴天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B.雪C.冰雹D.雾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 B.层云C.卷云D.白云二、填空题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14.纤细的云状云是()。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知识点与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知识点与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知识点
与习题
知识点
1. 音乐的基本概念:
- 音乐是人类用声音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

- 音乐具有节奏、旋律和和声等元素。

2. 音乐的表现手段:
- 声音:音乐的基本素材,通过不同的音高、时长和强度来表
达情感。

- 节奏:音乐的基本单位,规律的时间排列给予音乐以节奏感。

- 旋律:由不同音高和音程组成的有机整体。

- 和声:多个声部的音乐同时进行,形成和谐的组合。

3. 乐器的分类:
- 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等,靠拉弦发声。

- 管乐器:如长笛、小号等,靠吹气发声。

- 锣鼓乐器:如鼓、铜锣等,靠敲击发声。

- 打击乐器:如钢琴、木琴等,靠敲击发声。

4. 声音的高低:
- 高音:声音频率高,音调高。

- 低音:声音频率低,音调低。


1. 描述音乐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 列举音乐的表现手段。

3. 说明弦乐器、管乐器、锣鼓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分类特点。

4. 什么决定声音的高低?
请根据以上知识点回答上述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自然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自然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小科背背(适合背诵的知识点)第1课听听声音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

3.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难听、好听、嘈杂、动听等来描述声音。

5.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有的悦耳,有的刺耳。

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又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5.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了。

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的形式传播。

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4.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5.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

2.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

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3.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我们可以用纸喇叭模拟耳郭,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晰、响亮。

4.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

它的特点是很薄而且有弹性,我们可以用气球皮模拟鼓膜。

5.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将给大脑。

6.听诊器上的头可以感受振动;听诊器上的胶管相当于外耳道,可以更好地传递声音。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不同称为声音的强弱。

2024年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3.声音的产生(教案)

2024年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3.声音的产生(教案)

【温馨提示】
首先把塑料袋充满空气,口扎紧。

【活动提示】
可以采用弹、搓、拍等方法令塑料袋发生。

2、如果自己不借助任何外物能发出声音吗?
【提示】
拍手、说话、吹口哨、拍打身体、……
二、声音产生的原因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体验并描述下列物体发生时的状态。

(展示图片)
实验器材:直尺、音钹、气球、试管、水鼓、音叉、鼓槌、
泡沫
2、演示方法
(1)用手掌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上,把另一端露在桌外。

用另一只手弹一下露在桌外的钢尺的一端,把钢尺的变化情况画下来。

【提示】
(2)把气球放在发声的音箱前,画出气球运动轨迹。

【提示】
(3)摸着喉咙发出“啊……”的声音,手有什么感觉?【提示】
手上接触到的部位有点麻,感觉喉部在振动。

(4)试管里放些泡沫,试吹管口,握住瓶子的手有什么感觉?
【提示】
手上接触到的部位有点麻,感觉泡沫在撞击试管壁。

声音的产生。

2021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课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021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课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湘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先启后的作用。

学生通过第一课《听听声音》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咱们周围充满着各类不同的声音,咱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但不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本课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控制声音》等课的探讨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一课由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自制小乐器”两部份组成。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研究时就要比较一下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中探讨发声物体的一路特征。

这两个活动是发展学生关于“声音的产生”的科学概念的一系列有结构的探讨活动,目的不仅是探讨声音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和描述发声体的状态,在大量的科学事实的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建构“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

二、[学生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信息渠道取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一是由外力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必然能产生声音(如拉橡皮筋就不能发作声音),更主要的是物体必需发生振动。

通过课前了解,咱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们以为是物体敲打、碰撞、摩擦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对声音的最初熟悉。

这些学生的熟悉和理解仅仅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拍、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转变,即振动。

对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概念,即便有学生讲作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熟悉也是很模糊的。

在探讨声音产生的观察实验中,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转变,特别是物体之间摩擦也能听到声音,学生很难看到物体是不是发生了振动,因此很难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抽象。

三、[设计理念]通过对以上的分析与思考,咱们以为本课的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观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和归纳,实现熟悉上的跨越。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教学过程】一.引入: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声音的内容,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到达我们的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出示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1、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分组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

要强调: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去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电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电话的小游戏。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

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

分组活动:“土电话”的研究要求: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

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1、声音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向上节课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那样,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出示材料:相同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研究声音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2、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的传播情况的不同吗?----小组讨论交流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
共同特点 (发声时)
尺子
不动
振动 振动

不动
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而产生的
音叉
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 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发声时在振动吗?
音叉振动发声,水花四溅
音叉振动发声多次弹开乒乓球
物体 振动产生声音 物体 停止振动 声音也停止
四、“闻声起舞”的盐
四、“跳得更嗨”的盐
四、动手制作“闻声起舞的盐”
皮筋
共同特点 (发声时)
尺子

实验探究:
尺子发声时的慢镜头
我们发现:
振动 皮筋、尺子发声时都在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实验: 用鼓做发声实验
实验要求:
怎样能清晰看出鼓面的振动?
鼓面发声时的状态(慢镜头)
பைடு நூலகம்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记录单
物体 不发声时的状态 发声时的状态 名称
皮筋
不动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
游戏规则:
• 1、请闭上眼睛,然后趴在桌子上,保持安静。 • 2、老师手碰到谁,谁就大声说两次“猜猜我是谁”。 • 3、猜一猜是谁说的话
一、你能听到哪些声音
温馨提示:全听完再发言!
用什么方法
使下列物体发出声音呢?
实验探究
实验一: 用皮筋、尺子、鼓做发声实验
实验要求:
1.先观察它不发声时的状态;
2.使它发出声音,观察它发声时的状态。 3.填写实验记录单。
温馨提示:
1、每完成一项实验要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2、要注意控制声音的响度,保护好实验器材。 3、实验约定:听到鼓声开始实验, 听到锣声停 止实验,把材料整理好。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记录单
物体 不发声时的状态 发声时的状态 名称
1、把保鲜膜包裹在杯口,要绷紧 2、均匀撒上有神奇魔法的盐 3、制造声音使盐跳舞。
快动手试试吧!
五、课后作业
•想一想:为什么盐会跳舞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