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赵仲谋个人简介
书法家钟繇的生平介绍
书法家钟繇的生平介绍钟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
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早有贵相钟繇幼时相貌不凡,聪慧过人,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钟繇相貌,便对钟瑜说:“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被水淹的厄运,请小心行走。
”结果,走了不到十里路,在过桥时,钟繇所骑马匹突然惊慌,钟繇被掀翻到水里,差点被水淹死。
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应验,便越来越欣赏钟繇,供给他钱财,使他专心学习。
谋助献帝后被察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令,因病离职。
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
当时,汉献帝在西京长安,李傕、郭汜等专权,阻断了献帝和关东的联系。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任兖州牧,才得以派遣使者上书。
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使者来,并非出于他的真意。
”于是商议扣留曹操的使者,拒绝接受他的诚意。
钟繇劝李傕、郭汜等人说:“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兖州是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
”郭汜等人因为钟繇的这番话,加以优厚地报答,从此曹操才得以派使者和汉帝取得联系。
之前曹操已多次听荀彧称赞钟繇,又听说他劝说李傕、郭汜二人帮助自己的事,于是对他充满渴盼。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胁迫献帝,钟繇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献帝出逃。
同年,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钟繇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后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根据之前都功劳封东武亭侯。
主要成就钟繇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兼工,张怀瓘《书断》说:“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剐柔备焉。
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
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他写得最好的是楷书,《宣和书谱》评价说:“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钟繇所处的时期,正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并接近完成的时期。
在完成汉字的这个重要的演变过程中,钟繇继往开来,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赵怀玉与钱氏家族交游略论
赵怀玉(1747年-1823年),字映川(或印川),又字亿孙(或亿生),号味辛,又自号馝柯居士、舣舟亭长、栖园、小聚沙庵主人等,晚号收庵。
时称味辛先生或收庵先生。
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名列“毗陵七子”。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高宗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
出为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兖州知府。
李廷敬延葺《宋辽史详节》,阮元、伊秉绶延葺《扬州图经》。
晚主江苏通州文正书院、陕西关中书院、浙江湖州爱山书院讲席。
着有《亦有生斋集》《亦有生斋续集》《收庵居士自叙年谱略》等,有“毗陵文献”之称,在诗、词、古文、骈文创作,诗学,文献整理与刊刻,古籍收藏等方面皆有建树。
作为乾嘉著名文人,赵怀玉的交游活动与其文学、学术成就关系密切,本文拟以赵怀玉与常州钱氏家族成员交游为例,聊作探讨,抛砖引玉,以期求正于大方之家。
与钱维城的交游钱氏家族作为常州望族,累世通显,怀玉《崔恭人钱氏权厝志》云:“吾郡钱氏,自明万历以来,名德相望,迨侍郎赠尚书文敏公维城以学术致通显,余事擅三绝之目,又尝出使黔中,戡平叛苗,文经武纬,暴着当世。
”(赵怀玉《亦有生斋集》文卷十九)由上述可知,至钱维城时,钱氏家声臻于顶峰。
赵氏家族亦为毗陵望族。
怀玉高祖赵申乔,康熙庚戌科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管钱法堂事务;曾祖赵熊诏,康熙乙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擢侍读,充日讲官起居注;祖父赵侗敩,康熙乙酉南巡以生员献颂,召试第三名,议叙知县,历官两浙江南都转运盐使司,兼管浙江清军驿传水利副使道。
雍正三年覃恩诰授中宪大夫;父亲赵绳男,由贡生历官刑部福建清吏司郎中,截取知府,以不耐繁剧,未就任。
怀玉当乾嘉之时,也是名满天下。
同辈友人杨芳灿《赵味辛先生亦有生斋诗文集序》有云:“味辛先生儒林丈人,词坛尊宿,多识前代之载,工为古人之文,海内诵其诗篇,士流奉为矩矱”(杨芳灿《芙蓉山馆全集》文钞卷六),此种评价非过誉之词,如林昌彝诗亦云:“湖山敝屣视云鳞,吴郡诗名赵味辛。
介绍赵孟fǔ学书法的故事
介绍赵孟頫学书法的故事1、赵孟頫补米帖缺漏明代汪珂玉《珊瑚网・诸名家评米书》载,据元代陶宗仪说,赵孟頫偶尔得到米芾书写的《壮怀赋》墨迹一卷,仔细玩赏,发现中间缺掉了几行,他感到很可惜,决心凭自己擅长临摹古人作品的本领把这几行补上。
于是,他找来米芾书写的《壮怀赋》的刻本,钩摹刻石,再拓印下来用来补齐《壮怀赋》的缺漏,总共换了五至七张纸。
他把自己钩摹的《壮怀赋》与米芾墨迹比较,最终还是感到不满意。
于是他感叹地说:“现在的人在书法上远不如古人啊!”叹息之后,他又觉得米芾《壮怀赋》墨迹中间缺掉了几行,总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最后,赵孟頫只得用刻本中的字补充完整了米芾《壮怀赋》的墨迹。
由此可见,临摹前人的书法,要达到逼真的程度是多么艰难!2、赵孟頫厌人索书元代柳贯《柳待制文集》载,赵孟頫年轻时喜爱临摹智永的《千字文》,所以能使自己的书法与智永《千字文》融为一体。
自从赵孟頫登上仕途后,在书法上享有很高的名声,应酬日益增多,难以承受,就十分讨厌别人向他求字,碰到有人从衣袖里拿出丝绢或纸张请他挥毫,他就板起脸来,坚决拒绝。
求字的人只好罢休,闷闷不乐地离开但是,当他遇到官场上那些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和那些带有贵族身份的人,有时也会很高兴地挥毫写字。
当他高兴地挥毫写字时,一些喜欢凑热闹的朋友倘若在一旁鼓劲起哄,他心情更加轻松愉快,笔墨更加灵动潇洒。
写到得意的时候,他也会自我夸耀,认为自己超过了古人。
赵孟頫实在是元代书家中的一个奇才。
3、赵孟頫教子习字元代孔齐《至正直记》载,赵孟頫教儿子学书法,自有一套家传的口诀,比如写“斜”字草书,认为“斗”旁的直下笔,用笔要先逆锋向左然后向下,并且要写成“屋漏痕”的形态。
他的儿子仲先继承了这种写法。
赵孟頫还检查过儿子赵仲穆习字时握笔的情况,仲穆小时候握笔练字,赵孟頫悄悄地站在背后,突然抽仲穆的笔杆,假如毛笔随着仲穆的手一起被拔起而不放松笔杆,赵孟頫就笑笑不做声;假如毛笔从仲穆的手中抽出去了,墨汁沾污了个手指,赵孟頫就要以打板子的方式教训仲穆。
赵子昂《北陇耕云书卷》解读
赵孟頫《北陇耕云书卷》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将赵孟頫引见于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集贤直学士。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
元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实录》。
鉴于元廷内部矛盾重重,赵孟頫便借病乞归。
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名满天下。
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文敏,故称“赵文敏”。
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我的题跋(下)
1^
艮 再
卒
佃
織M
萇備
卞 旬址 缆北 天喜
假黄
承下
■用 斑 験 < < 更 禅
三 年 飾 公 尢 召 々
私二
观芹
沌刻
丄寒
灵樓
处 皿
单 军
李刚田明石刻奔马跋 纸本2CT14年
李刚田太室孝邕铭跋 纸本2017年
12.0
世界,一石一风流,深入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探骊得珠,成就一家。此志墓主人官微,志文 书手不见名传,拓工又无墨光精气,然仍不掩其 翰墨风流。其书法列于书史当毫无逊色,当有赖 识家推而广之。历史无情,湮没无数书家妙墨,使 人慨然长叹……”北齐武平三年五月八日《太室 孝邕铭》跋中说:"此铭刻于北齐武平三年即公
元572年。刻凿极草率,然其书自然天纵,于一片
斑驳狼藉中见神秘混沌之美。然此种美只可赏会 而不可作为法式亦步亦趋。时下书坛有冰雪聪明 者,专学此路,以来惊世骇俗,实堕入魔道中矣。 正如唐人孙过庭《书谱》中听言:’贵能古不乖 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 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4<
<
企
耶
SR 人
那 神 年
4 *可
>
4鳳
< <-# 神 ^■明
席猶 淒自 送帶 <為
震
壬缶 狀央 實風 <神 駝両
采 糕 甫
人 石
人
刻石
咲剩
祷 漢圈
由 <中
竹 林 <
耳
迄壬
虱馬 骨昂 <盲
xA4
聘 之 总
申
-
土
團
中国各朝代画家
三国-两晋-南北朝画家顾恺之(约345——406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是东晋著名画家,多才艺,工诗赋,尤精于绘画,擅长于佛道、人物、肖像、禽兽、山水,尤善传神。
曾在建康瓦棺寺作维摩诘壁画,为世所称。
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萧绎(505——554年),字世诚,博学善画,尤以肖像画最擅。
代表作品《职贡图卷》。
隋唐画家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隋朝山水画家,渤海(今山东阳信)人,他的人物、山水、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尤长人物山水。
代表作品《游春图卷》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阎立本(?——673年)唐代初年,人物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
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当时流行的宗教画外,人物、车马、山水、台阁等无所不能。
但他最擅长、成就也最突出的还是肖像画和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
代表作品《步辇图》等。
李昭道,初唐时期,青绿山水画家,画风精巧细密。
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他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张萱,唐代陕西长安人,最擅长画妇女和婴儿,他的人物画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娱乐生活,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况。
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梁令瓒,或称蜀人,活动于开元年间,画风严谨、精细,在天文学上有一定贡献,代表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周昉,唐代长安人,擅长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为突出,以当时的关中贵妇为形象依据,具有以“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的特点,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
代表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
李真,中唐时人,师法周昉,代表作品《不空金刚像》。
韩滉,唐代长安人,他画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倾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之心,此外,他特别喜欢画牛。
代表作品《五牛图》等。
韩干,唐代陕西蓝田人,一生中的绘画活动,大多数以马为表现题材,他画马,不拘成法,注重观察和写生。
书法协会自我介绍
书法协会自我介绍篇一:书法之星自我介绍书法之星自我介绍“书法之星”这个称号是对我过去所付出的努力的一个有力肯定。
然而,作为年纪一颗闪耀的星星,我却不认为我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是带给了我深思。
因为我肩负重任,因此,我必须以身作则,为年纪带来更多的骄傲。
书法途中,收获甚多。
那是浮躁高调,调皮好动,如今冷静专注,坚强主见,默默无闻,还有那漂亮的字体是“坚持不懈,勤学苦练”使我成功。
书法让我成长,改变我的人生观,带给了我欢乐,钢琴也让我感受到人性的善恶丑美,领悟到许多人生的真谛。
“宁静致远”将永远陪伴着我,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取代我,所以我完全没有必要去充当他人的配角。
坚守自我个性,才能让人生更加绚丽。
相信我,我会不断前进,我独有的书法精神会越走越灿烂!我安静、简单而又执着,挥洒着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笔纵横驰骋在书法的世界里。
一双勤劳的手加一颗执着的心;一张白色的纸加一支灵性的笔。
一个普通的男孩,自从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便开始了我精彩的人生。
篇二:书法协会会长个人简介湖北师范学院第三十届书法协会会长姓名:刘斌性别:男籍贯:湖南娄底性格:开朗务实乐于助人爱好:书法篮球座右铭:选择决定高度,坚持拓展宽度,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是湖北师范学院书法协会第三十届会长刘斌。
来自湖南省娄底市,生于1992年。
现为湖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1105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二学生。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自小就热爱书法。
我常常被那些灵动的线条所吸引,对笔走龙蛇书法大师更是景仰不已,我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写一手漂亮的书法。
大学之前就接受过专业的书法训练。
进入大学加入书法协会后,在社团浓厚的书法氛围的影响下以及老师、学姐学长的指导下,我的书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对书法的本质和也有了深刻的理解认识。
篆隶行楷,都有所研究,现在已经钻研了一段时间的篆刻技术。
篆刻和书法本是一家,学习篆刻之后,我感觉对书法的用笔等方面有了新的理解。
奋进新征程书法作品
奋进新征程书法作品2022年“新时代”的全国两会——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树文化自信,铸民族辉煌。
书中国精神,绘时代新风,聚焦艺术界先锋人物周志高,携作品为两会献礼,并为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周志高老师作为此次活动的艺术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创作了大量有生命力,有穿透力的艺术作品,在“新时代”构筑了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新经典,以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参与推动了“新文化”,是中国新文化的推动者,是有思想,有担当,有发展,有影响力的人民喜爱的艺术家。
周志高,1945年1月出生,江苏兴化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五、六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评委,1977年创办上海《书法》杂志並並执行主编,先后策划並並与主办全国五个第一(首届全国群众书法大赛、首届书法篆刻全国展、首届书法全国理论研讨会、首届全国篆刻大赛、首届全国中青年“书苑撷英"大赛)重大活动,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复兴奠基人之一"。
是成立中国书协的最早发起人。
当 1981年5月中国书协在京成立时.被选为最年年青务理事(时年36岁),共19位常务理事,现在健在的只有三位,除91岁在医院沈鹏名誉主席外.能办事的只有77岁的周先生,今年一月上旬.应中央书画频道之邀冒着零下八度严寒飞赴新疆喀什书画慰问活动三天。
今年二月,上海市政协书画院聘其为艺委会第一召集人.任期五年。
2003年任中国书协《中国书法》杂志主编,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书坛纪事(中国书法六十年大事记)》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书协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现为《中国书法》杂志学术委员,《书法》杂志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人社部中国人才研讨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馆,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书协名誉主席、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
云南画家简历
云南画家简历保廷梁字树勋,号康一,昆明人,回族,生于1874年,,1904年与蔡锷、唐继尧、赵钟奇等留学日本,在东京法政大学主修法学,同盟会首批会员,回国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历任会泽府、东川府府长、云南省高等检察厅厅长、财政厅厅长,1947年卒于云南易门,葬于昆明马头山。
陈达[清]云南宜良人.字卧庐,号雉山,亦称陈梅花.岁贡,品学兼优.工榜书,行楷俱佳.著卧庐诗文集 ,《云南通志、滇南书画录》.擅画梅,兼工人物.旧时以诗书画三绝名...陈鹍[清],鶤,字兰卿,岚卿。
先世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世伊游幕来滇,遂家於昆明。
生而颖异,见赏於林那么徐。
岑毓英耳其名,延襄戎幕。
能诗,工长庆体,有集翠轩诗稿行世。
善没骨画,得徐、黄遗意。
尤精赏鉴,收藏甚多。
陈启周云南普洱名人,字西屏,云南普洱人,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卒于民国37年〔1948〕。
任广西镇安府奉议知州。
普洱思诚书院山长。
民国初,历任墨江、禄丰、昭通、镇雄等县知事,邓川、玉溪、沪西、昆明县长。
民国20年〔1931〕任云南造币厂厂长,陈启周喜作诗画,诗词楹联书画造诣较高,绘画擅长山水、工笔花鸟。
陈荣昌(1860-1935)字筱圃,号虚斋,又号铁人,桐村,晚年更名困叟,昆明人,著名书法家,宗颜鲁公、钱南园,并宗法魏碑,晚年变而学米芾,草书兼取法二王。
著有《滇诗拾遗评选》、《虚斋诗文集》、《剑南诗抄》、《桐村词》等。
戴钟洋通海三圣宫的镇宫之宝——河西戴钟洋描图,高应美雕镂的一堂八扇木雕槅门,工艺独到,为国内罕见之物。
三圣宫位于通海县杨广镇小新村,寺中保存下一堂〔六扇〕木雕槅门,出自清末滇南木雕艺术家高应美之手,槅子门中的构图、布局、人物造型,刀法的巧运均到达了美轮美焕的境地,被省内外学者称之为“海内第一木雕〞。
担当俗姓唐,名泰,字大来,法名普荷、通荷,号担当,别号布史、此置子、迟道人。
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生,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染微疾而卒,享年81岁。
赵九江行书(欲练字者不可错过)
道 州 秋 内 , 之 听 志 , 路 体 。 者 以 偏
第 1 页 共 11 页
硬笔书法字帖
祎 志 以 事 , 漏 , , 议 之 行 先 , 颓 论
、 虑 遗 , 然 , 晓 先 举 事 阵 汉 远 也 此
侍 董 忠 陛 事 后 有 将 畅 帝 宠 , 和 亲 所 贤 。 事
中 允 纯 下 无 施 所 军 军 称 为 悉 睦 贤 以 臣 先 ,
“ 台 砧 闻 长 文 春 尽 里 斜 无 落
徘 。 上 , 飞 。 半 , 的 月 限 月 文 化
第 6 页 共 11 页
硬笔书法字帖
分内分外 秋日登洪 王 豫章故 分翼轸, 而带五湖 。物华天 墟;人杰 之榻。雄 ,台隍枕 东南之美 ,启戟遥 范,詹帷 胜友如云 满座。腾 词宗;紫 府滕王 勃 郡,洪 地接衡 ,控蛮 宝,龙 地灵, 州雾列 夷夏之 。都督 临;宇 暂驻。 ;千里 蛟起凤 电青霜
作 , , 清 非 临 馆 飞 凫 兰 闼 , , , , 飞 唱
宰 躬 序 , 于 帝 。 阁 渚 宫 , 川 钟 青 彩 , 晚
, 逢 属 烟 上 子 层 流 , , 俯 泽 鸣 雀 彻 秋 ,
路 胜 三 光 路 之 峦 丹 穷 即 雕 纡 鼎 黄 区 水 响
出 饯 秋 凝 , 长 耸 , 岛 冈 甍 其 食 龙 明 共 穷
明 毛 足 原 , 此 之 , 、 以 治 。 之 其 咨 追 感
, 。 , , 兴 臣 职 进 允 讨 臣 若 、 咎 诹 先 激
故 今 当 庶 复 所 分 尽 之 贼 之 任 兴 罪 兴 、 陛 道 遗
第 4 页 共 11 页
硬笔书法字帖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 春 潮 生 春 甸 流 见 空 月 代 一 月 。 上 ? 江 水 。 江 , 霜 。 中 ? 代 作 待 白 不 何 花 连 滟 无 月 不 江 孤 江 无 “ 何 云 胜 处 月 海 滟 月 照 觉 天 月 月 穷 只 人 一 愁 相 夜 平 随 明 花 飞 一 轮 何 已 ” , 片 。 思
一个追求行书神韵的书法家
一个追求行书神韵的书法家作者:来源:《中国新农村月刊》2015年第01期赵中勇,字晓文,儒仁斋主。
启功先生弟子。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东方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书法之乡---汶上书协主席,他的作品曾入编《中国现代书法》等20多部专业书籍,作品流传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
今年57岁的他,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举手投足间表现出儒雅的气质。
说起热爱书法的经历,赵中勇深有感慨,七八岁的时候在老家山东汶上县次丘村跟一位私塾老师学习写字。
从10岁开始临摹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书,年长以后对行书产生了兴趣,从楷书向王羲之、董其昌的行书转变。
赵中勇介绍,行书是一种俊朗、飘逸、古朴、典雅的书体,与他自己的性格非常相近。
从20岁开始,他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行书临摹上,对于他的三十多年行书学习创作经历,赵中勇印象最深的是受到行书大家———启功先生的亲自指点。
1992年书法已有小成的赵中勇来到北京学习书法,被启功先生收为弟子。
10年的时间,赵中勇在启功先生的亲授下,手摹心追,获益颇丰,渐成自家风貌。
“启功先生对我的指导使我的书法有了质的变化,让我对行书俊朗、飘逸的感悟进一步加深”赵中勇深情地说。
如今渐有大家风范的赵中勇却深感不足,他认为只有把古人的书法临摹好,在感悟中才能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自己的文化内涵。
“继承中国文字的美感,传承中国文化特点,把中国文字古典、含蓄、典雅的内涵推向世界是每个书法人得责任。
”赵中勇说。
2007年赵中勇历时一个月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宣传、展示中国书法文化。
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地参加学术交流。
为推广中国文字文化尽心尽力。
2010年7月29日首届中国名家书画收藏界提名展获得提名名单。
赵中勇先生能获此殊荣,可见其书法艺术已步入大师行列。
我们期盼着艺术大师有更多的作品呈现,给人们一种书法美的享受。
赵兴业书法简介
赵兴业书法简介赵兴业(1921-2014),原名赵天明,字子文,号芙蓉洞主,洛阳市文学艺术界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汉字文化协会会员,入选《中国书画名家》,收入《中国书法宗师百强》。
其书法作品体现出“大清风”,笔法细腻、雄壮,布局紧凑,书体清新秀丽,动静结合,硬派柔美并重,极具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受到艺术界和书法界的广泛赞誉,成为当代盛名书法家之一。
赵兴业先生出生于一个书法家庭,家中有收藏古书古刻,他从小便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他自幼学习书法,尤其喜欢欧阳询及其他大家的书法,对古书古印苦读不辍,潜心钻研,认真思考,不断求新。
到了20世纪50年代,赵兴业颇有些名气,被洛阳市文学艺术界称为“洛阳古书古刻老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各类书画展,获得多次大奖,被新华社、中国书法报、中国书法报刊等媒体报道,在收藏界和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赵兴业先生长期以来致力于汉字文化传播,1960年,他编著《毛泽东书法集》并发表了《毛泽东书法论》,虽然不拘泥于古今,但着眼于古今和现代,成功地融汇了古人的技艺与现代的精神,在推动现代书法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七十多年来,赵兴业先生一直受到中国书法界的高度赞誉。
洛阳市书法家协会、洛阳市文联、洛阳市文学艺术界等评比赛中多次获奖,被评为全国书法百强、中国书法宗师。
赵兴业先生的书法作品精美而独具风格,他的书法融合了欧阳询豪放的行书,柳公权苍劲的草书,张旭粗犷的隶书,郭熙婉妙的楷书,颇有现代派书法的节奏感。
他刻画出汉字笔划的美丽,把汉字写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赵兴业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简练、整洁和流畅。
他的笔力有层次,每一笔都有沉着的力度,给人以沉静、雅致的感觉,书体清新秀丽,动静结合,硬派柔美并重,极具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赵兴业除了书法,精通法、国画、陶艺、竹编、油画,尤其善于用汉语书写古诗词,篆刻,年著有《芙蓉洞书画丛书》。
今天,赵兴业先生以他的高超书法笔墨,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作品收入《中国书法宗师百强》,被称为“洛阳古书古印老书法家”,成为当代盛名书法家之一,受到艺术界和书法界的一致好评。
赵甸九岁识画值的名人故事
赵甸九岁识画值的名人故事
赵甸九岁识画值的名人故事,是关于明朝末年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故事。
赵孟頫,字子明,号甸翁,江苏江阴人,明朝末年著名书法家。
他九岁时,就能识画值,看出画中人物的性格,并能鉴别真伪。
据说,当时有一位画家,想把自己的画作推销给赵孟頫,可是赵孟頫一看,就知道这是假画,便把它撕碎了。
赵孟頫的书法被誉为“笔墨绝伦”,他的书法和画作,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赞誉,并被称为“赵孟頫书画绝唱”。
他的书法作品也被收入《古今书画名家集》之中,被世人熟知。
赵孟頫也是一位著名的篆刻家,他的篆刻作品被誉为“篆刻之
绝唱”,在篆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篆刻作品也被收入
《古今书画名家集》之中,被世人熟知。
赵孟頫书画艺术的影响深远,他的作品被誉为“古今书画名家
的绝唱”,被誉为“书画家的宗师”。
他的书法、篆刻和画作,
都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书画名家”。
赵承旨草书千字文题跋
赵承旨草书千字文题跋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因赐宅第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又称“赵吴兴”。
子昂自幼聪慧,过目成诵,五岁学书,青年时代名贯江南,于诗文、书画、金石、音乐、鉴赏等均有深厚造诣。
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结束隐居生活仕元,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书法博采众长,诸体皆精。
少时效宋高宗赵构,中年学钟繇二王,晚年师法李北海,魏晋风骨与唐书法度并存。
世人对其书法评价极高,《元史》称其诸体冠绝古今,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榜首,小楷又为子昂诸书。
”其书风遒媚朗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唐代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其对书法的贡献在其作品也在其书论,精到的见解对后世有重要启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
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学书能解此,如可以语书也。
”后世论述赵孟頫颇有微词,代表人物为清代包世臣与康有为,或因赵为南宋遗逸而仕元,薄其人而薄其书。
清朱和羹则主张书品与人品二分、以书论书之观点:“自欧、虞、颜、柳、旭、素以至宋四大家,各用古法损益,自成一家。
若赵承旨,则各体俱有师承,不必己撰,要是元代一人。
评者乃以‘奴书’诮之,真蚍蜉之撼大树也。
”赵氏传世书迹较多,有《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洛神赋》、《道德经》、《千字文》、《归去来兮辞》、《临黄庭经》、《兰亭十三跋》等。
对后世影响大的当推其楷书,唐后唯赵孟頫的楷书可与唐楷分庭抗礼。
对于古帖,其用功勤的应数《千字文》和《兰亭序》。
他曾为其书写的《千字文》题跋曰:“仆二十年来写千文以百数,此卷殆数年前所书,当时学褚河南《孟法师碑》,故结字规模八分,今日视之,不知孰为胜也。
因思自五岁入小学学书,不过如世人漫尔学之耳。
”其临摹之勤工与体悟之深可见一斑。
沈周《行书五律诗轴》
沈周《行书五律诗轴》沈周(1427年-1509年),明代杰出画家。
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是明中叶画坛上四大艺术家(另三人为文徵明、唐寅、仇英)之一,人称江南“吴门画派”的班首,在画史上影响深远。
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
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
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
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
他学识渊博,富于收藏。
交游甚广,极受众望,平时平和近人,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贩夫牧竖”向他求画,从不拒绝。
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他也欣然应允。
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图其楹庑,搜罗画家,沈周亦在其中,隶往摄之,沈周曰:“毋惊老母,旦夕往画不敢后”客人颇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渴贵游可勿往。
”沈周答曰:“往役义也,岂有贱哉?谒而求免,乃贱耳。
”沈周的书画流传很广,真伪混杂,较难分辨。
文征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
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
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
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
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
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自将毫端化朴厚
044文学·艺术《名家名作》·人物自将毫端化朴厚李志刚李方膺《题画梅》 赵 毅/作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书乃六艺一端,古贤善书,多以此作文写札,抒情叙志。
潜心浸淫,沉迷奥旨皆本于灵心开悟,修身养性。
能守初心者方显可贵,赵毅便是其中一位。
他自幼嗜书,年纪轻轻就加入了中国书协,论资历他只能算书坛新秀,但论书法他早已是个中好手。
“书虽小道,壮夫难为”,如果说大器晚成表征了功过于性的基本事实,那么年少得志则需要具备更高的天分,下更多的苦功,这一点我相信凡是熟悉他的人都会认同。
他对各类古帖的认知与敏感度超出常人,对线条、笔墨技法、结构体势、分间布白的把握既能合古人佳处又往往独辟蹊径。
无论临帖还是创作,既得古法又能大胆参入己意,以古为师,化古为用,注重自我理解与表现。
看似笔走龙蛇逸笔草草,实则见功见性另有乾坤。
因此他的书作总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无数同道心生艳羡。
几千年书史留给我们灿若星河的法帖,其审美风格可谓琳琅满目,赵毅独衷厚朴一路。
大美不雕,自然为美,重笔墨情趣,求天真烂漫,这是他在广泛师古汲古过程中尝试了不同风格后逐渐形成的宏观审美取向。
他作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把自己的表现力局限于单一书体上,而是特别注重几种书体潜在的内部联系,特别是将篆隶笔意、质感融入其他书体中,使其相互催动、相得益彰,这是他从清人碑帖之争中得到的启发。
碑学、帖学各有所长,与其格格不入,不如取长补短。
正如书法五体,本无明确规定的必然界限,相反在发展中存在着客观内在联系,硬生生地用书体概念割裂书法、牢笼自我,必将走入小格局、小情趣之中。
充分借鉴、优势互补,才是完善自我的宏阔通途,这也是一个明智的书家应该具备的大气象。
赵毅的书作在大学时期就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近年来他的作品更是频频入展、获奖,这是他不懈探索、善于思考的结果。
厚积薄发,他已经摸索出一条符合自我性情和审美品位的艺术创作道路。
德艺双馨艺术家魏聚民献礼丨笔精墨妙力透纸背
德艺双馨艺术家魏聚民献礼丨笔精墨妙力透纸背
2021年是充满挑战,同样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建党百年华诞之年。
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点,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决战脱贫攻坚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交汇点
魏聚民,笔名周敏,1954年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人。
实力派书法家,石家庄明月艺术馆副馆长,特聘馆员。
喜书画数十年,近十年来尤为书法研习,对赵孟頫赵体临池不辍,秉承传统,融会各家之长形成自己风格。
楷书、行书朴拙厚重、宽博大气;古朴、灵动、典雅。
作品极富一种契合时代精神的正大气象,深得大众喜爱。
兼攻篆刻,作品被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
作品欣赏:。
故宫藏明代文徵明《溪桥策杖图》笔墨艺术鉴定
AppreciatION 鉴赏故宫藏明代文徵明《溪桥策杖图》笔墨艺术鉴定赵建克中国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幅署名为文徵明的作品《溪桥策杖图》,水墨纸本 ,纵95.8厘米,横48.7厘米。
作品左上角处落款署名为徵明,如图1所示。
鉴定此幅作品是不是明代大画家文徵明的真迹,本文着重从此作品的艺术笔墨表现手法以及其他的辅助依据来分析鉴定这幅作品的前世今生。
现简单了解一下明代文徵明画家的个人艺术介绍。
文徵明,(1470~ 1559),初名壁,一字徵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
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
自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绘画宗沈周,兼有李唐、吴中圭、赵孟頫笔意,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
作品,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文徵明的山水画题材大多描写1编辑|王 越AppreciatION 鉴赏江南景物,人物画远承古代传统,笔法工细流畅。
文徵明晚年作品具有粗细两种风格,他一生穷究画理,用力实践,声誉卓著,与其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长达50年之久。
此幅《溪桥策杖图》画作,画面中描绘出古树浓郁,溪水静谧,空谷幽深,溪岸木桥上一老者屹立桥头,策杖观流,悠闲自得(图2)。
作品内涵意境高古,作者在创作此幅画时采用披麻干皴法绘制出近景主体山石的立体形状画面,画面所用技法明显带有“元四家”倪瓒、吴镇二人的艺术用笔风格,在此幅作品中,画面构图采用一河两岸式构图,借用宋人近景式布局画面,画家很好地将“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细笔疏皴的艺术风格表现在画面上,显现出山石的层次,局部细节描绘并用吴镇的粗笔湿墨的表现技法描绘出树木的苍劲浓郁,墨色湿润,淋漓尽致地画出近处平台沟壑,巨石突兀,用笔沉稳雄健,韵雅醇231.《溪桥策杖图》画面2.《溪桥策杖图》局部3.《溪桥策杖图》近景局部厚,画家用娴熟的湿墨技法把两者艺术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仲谋,字:君谋、斋号:逸风堂,陕西西安人,赵仲谋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函授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国情报告艺术总监、陕西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三秦书画院副院长、陕西长城书画院副院长、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书法师、西安市现代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等职。
作品入编: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典藏》
《二00五年中华名人书画集》
《中国书画名家名作典藏》
《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名家墨迹选》
《中国文人书画家选集》
《新星杯国际华人书画全集》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翰墨精品选》
《西部名人大典》
《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
《中国西部卓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