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31490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31490](https://img.taocdn.com/s3/m/663fa3fb2cc58bd63186bd90.png)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1、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首诊报告责任制。
发现恶性肿瘤与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例,首诊医生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将报告卡送医务科。
2、登记簿与报告卡填写内容完整、规范,字迹清楚。
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错报、误报、漏报等引起不良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3、未经门诊直接住院的肿瘤病例,由住院部经治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将报告卡及时送医务科。
4、放射、病理、影像等科室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由首诊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及时报告。
5、对于已经报告的肿瘤病例,首诊医生应在所有相关资料上注明“已报”字样。
肿瘤病例报告流程肿瘤登记管理制度1、确定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制订传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订立奖惩办法。
2、组织实施医务人员肿瘤登记报告的业务培训。
3、监管肿瘤登记报告流程。
包括登记、报告、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对肿瘤登记报告进行自查自纠,汇总相关数据,对照相关制度进行奖惩。
对检查中发现的漏报肿瘤病例,督促医生填写报告卡交网络直报员补报。
5、每月通报情况,包括肿瘤登记报告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情况,以及相关的奖惩结果。
6、年终做好检查,写出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7、接受上级检查,积极配合。
1、肿瘤登记漏报的自查自纠由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医务科具体负责实施。
2、检查内容为各科室的各种登记资料。
3、每次检查前发放自查自纠的通知与相关表格。
医务人员知晓肿瘤登记漏报自查自纠的整个流程。
4、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全程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过程,适时提供指导,对一些项目填写不齐或缺项错项的表格责成原科室重填。
审核合格后将相关表格交医务科。
5、肿瘤登记报告人员负责相关表格的汇总,将查出的漏报病例及时上报。
将对各科室进行奖惩的表格交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执行。
6、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及时将奖惩结果通报全院。
肿瘤登记报告卡
![肿瘤登记报告卡](https://img.taocdn.com/s3/m/8bbfa653011ca300a6c390cc.png)
________省__________市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___乡(街道)编号: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年月日*姓名:*性别:☐0.未知的性别☐1.男性☐2.女性☐9.未说明的性别*民族*年龄学历:☐10.研究生☐20.大学本科☐30.大学专科☐40.中等职业教育☐60.普通高中☐70.初中☐80.小学☐90.其他*婚姻状况:☐10.未婚☐20.已婚(☐21.初婚☐22.再婚☐23.复婚)☐30.丧偶☐40.离婚☐90.未说明)职业(具体到工种):☐1.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2.专业技术☐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6.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工作单位更正诊断报告栏(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原诊断原诊断病理原诊断日期*籍贯:省市区(县)街道(乡)病情是否已告知病人:.☐1.是☐2.否☐3.不详患者现状:☐10.生存☐20.死亡(死亡时间年月日)*联系方式1:*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联系方式2: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联系方式3: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发病时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省市区(县)街道(乡)发病时详细住址:*是否为多原发肿瘤:□0.单一肿瘤□1.多原发肿瘤成对器官时填写侧位:□1.左侧□2.右侧□3.双侧□9.不详*发病日期1:年月日发病日期2:年月日发病日期3:年月日*诊断依据:□1.临床□2.X线、CT、超声波、内窥镜等□3.探查性手术/尸检(无病理)□ 4.生化、免疫、肿瘤标记物□5.细胞学、血片□6.病理(继发)□7.病理(原发)□9不详□0.仅有死亡证明书*临床医生诊断1:肿瘤大小病理诊断1:临床TNM分期1:T N M病理TNM分期1:T N M临床分期1:□0.0期□1.Ⅰ期□2.Ⅱ期□3.Ⅲ期□4.Ⅳ期□9.无法判定临床医生诊断2肿瘤大小病理诊断2临床TNM分期2:T N M病理TNM分期2:T N M临床分期2:□0.0期□1.Ⅰ期□2.Ⅱ期□3.Ⅲ期□4.Ⅳ期□9.无法判定临床医生诊断3肿瘤大小病理诊断3临床TNM分期3:T N M病理TNM分期3:T N M临床分期3:□0.0期□1.Ⅰ期□2.Ⅱ期□3.Ⅲ期□4.Ⅳ期□9.无法判定(继发肿瘤请注明原发部位)血型:□A□B□O□AB□不详□Rh(1.□阴 2.□阳 3.□不详□4.未查)直系亲属是否有人患癌:□是□否□不详ICD-O-3编码1:*解剖学C*形态学M*行为*分级ICD-O-3编码2:解剖学C形态学M行为分级ICD-O-3编码3:解剖学C形态学M行为分级发病备注(患者发病信息在上页无法体现时请注明):*报告医院*报告日期:年月日门诊号/就诊卡号住院号/病案号:*治疗情况:☐1.治疗☐0.未治疗☐9.不明*治疗项目(治疗时填写):□1.手术治疗□2.放射治疗□3.化学治疗□4.内分泌治疗□5.靶向治疗□6.免疫治疗□7.其它(请注明)□9.不明治疗项目其他:*报告医师:随访信息*随访日期:年月日*生存状态:☐10.存活☐20.死亡☐30.失访(☐31.拒访☐32.搬迁☐33.失联☐34.查无此人☐39.其他原因(请注明))其他原因失访:*首次治疗情况:□1.治疗□0.未治疗□9.不明*首次治疗医院(1.治疗时填写):首次治疗项目(1治疗时填写):□1.手术治疗□2.放射治疗□3.化学治疗□4.内分泌治疗□5.靶向治疗□6.免疫治疗□7.其它(请注明)□9.不明首次治疗项目其他:首次治疗门诊号/就诊卡号(1.治疗时填写):首次治疗病案号/病例号/住院号(1.治疗时填写):随访医生:随访备注(随访问过程中无法体现在以上字段中请注明):*最后接触时间:年月日*确认肿瘤(随访时再次确认登记为肿瘤病例的是否是肿瘤):□1.确认均为肿瘤□2.发现确认非肿瘤*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原因:根本死因编码(ICD-10):*死亡原因分类:□1.肿瘤□2.非肿瘤□9.不详*死亡地点:□1.医疗卫生机构□2.来院途中□3.家中□4.养老服务机构□9.其他场所□0.不详填表说明1.医师填表前请仔细阅读填表说明,表中能收集到的信息均应填写,带星标的为必填项(发病病例的死亡信息必填项不填,死亡病例必填项需填写完整)。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81015c0b1c59eef8c7b4e9.png)
3
2020/2/1
xxx肿瘤病例报告卡
编 号_______________
ICD编码__________
门诊号______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患者姓名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 实足年龄__________岁
C34.1 上叶,肺: 肺小叶、上叶,支气管
C34.2 中叶,肺: 中叶,支气管
C34.3 下叶,肺:下叶,支气管
C34.8 肺交搭跨越的损害(侵害两个及以上的亚部位,又不能确定 起源部位) C34.9 肺,NOS(其它未特指):
支气管,NOS、细支气管、支气管源性、肺,NOS
2020/2/1
13
肺(支气管和肺) ——常见Morp
7 家庭电话号码:重要的联系途径
8 住址:填写患者户籍地址,注明居住地所在 区及街道名称 / 村名及居民组
9 职业:详细填写工作的性质、类别(工种)
6
2020/2/1
发病登记: 内容/项目
10 工作单位:详细填写患病时所在单位 11 肿瘤部位 (原发部位 / 亚部位)
尽可能填写原发部位,只有在原发部位不明时方可填写继发部位。
完整的ICD-O-3编码
1、肺中叶、中分化鳞癌 C34.2,M-8070/32
2、乳房上外象限侵润性小叶癌分化程度未确定 C50.4,M8520/39
3、食管胃连接处、未分化腺癌 C16.0,M8140/34
12
2020/2/1
C34肺(支气管和肺) ——TOPO
C34.0 主支气管: 隆凸、 肺门
完整填写恶性肿瘤的解剖学部位和亚部位,如胃底癌、肺下叶癌;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bb1beaab0717fd5360cdc5e.png)
XXX医院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和随访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肿瘤监测,提高肿瘤监测系统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肿瘤的病例,主动采取措施控制和了解我院肿瘤肿瘤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加强对可能发生的肿瘤的防范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填报病种包括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规定的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
二、填报范围凡在我院诊治属于所列填报病种的肿瘤病例均需填报。
1.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CT/MRI、B超/彩超、内窥镜)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诊的肿瘤病例;2.原发肿瘤漏报的复发、转移病例;3.因肿瘤死亡的病例。
登记报告时,复发和转移病例应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对同一患者先后出现的原发肿瘤,应分别填报。
已在外院确诊为肿瘤(包括已经治疗)而来我院治疗,不论原发或继发,仍须填写《报告卡》,并在诊断一项内要求填写清楚(如××癌手术后或放疗后,××癌术后复发或转移,须注明何时手术或何时放疗),并需填写外院首次诊断的日期及原发部位。
三、填报方法及管理1.门诊各科室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以下简称《报告卡》)和《肿瘤发病登记册》(以下简称《登记册》),并在24小时内将《报告卡》填写完整上报我院院信息中心,在其门诊病历首页加盖“新病例已报”或“更正诊断已报”印章;《登记册》每月2日前(国家法定假日顺延)上报医院信息中心。
2.病房是肿瘤新病例资料的重要来源。
科室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对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完整《报告卡》和《登记册》,并在其住院病历首页加盖“新病例已报”或“更正诊断已报”印章。
《报告卡》填写完整后24小时内上报我院信息中心,《登记册》复印件每月2日前(国家法定假日顺延)上报医院信息中心。
肿瘤发病报告卡
![肿瘤发病报告卡](https://img.taocdn.com/s3/m/24b1682a79563c1ec5da712e.png)
填卡说明
1、肿瘤报告范围:全部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00-C97)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良
性肿瘤(ICD-10编码为D32-D33)。
2、填卡对象:阳山县肿瘤新发病例户籍居民。
3
4、实足年龄:肿瘤确诊日期减去出生日期得到,未满一岁者为0岁。
5、职业:具体到工种类别,不能只填写工人或干部等。
6、住址:具体到门牌号。
7、诊断部位:运用专业名词填写标准的局部解剖部位和亚部位,如胃底癌、肺
下叶癌等。
尽可能填写原发部位,只有在原发部位不明时方可填写继发部位。
8、病理学类型:详细填写癌细胞的形态学名称及分化程度,如高分化鳞状细胞
癌。
9、确诊时期别:参照《AJCC癌症分期手册》的癌症分类方法及分级规则填写。
10、诊断依据: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程度,病理组织学和死亡后尸检是最可靠的
诊断依据。
包括(1)临床:仅根据症状、体征及疾病发展规律的诊断;(2)辅助检查:X线、超声波、内窥镜、CT等检查;(3)手术:根据所见赘生物诊断,但未作病理组织学检查;(4)特殊的生化或免疫学检查;(5)细胞学或血片:如脱落细胞学检查、白血病血片检查等;(6)病理(继发);(7)病理(原发):病理切片、骨髓涂片等;(8)尸检(有病理)(9)不详(0)死亡补发病:仅根据死亡医学证明书而无任何其他诊断依据。
11、诊断日期:第一次被确诊为肿瘤的日期。
肿瘤病例报告卡(模板)
![肿瘤病例报告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a3da2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e.png)
7.如果做过病理学检查,请在“诊断”空格中填写病理学类型。
肿瘤病例报告卡
报告区县编 号
门诊号ICD编码
住院号身份证号
更正诊断报告栏
(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
原 诊 断:
原诊断日期:年月日
患者姓名性别实足年龄岁
出生日期年月日民族
职业工作单位
户籍地址区/县街道/乡镇
居委/村门号/社
诊断依据:在序号上打“√”
1.临床 6.病理(原发)
2.X线、CT、超声、内窥镜 7.病理(继发)
2.如同时有门诊号及住院号,两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填写。
3.如发现过去已报告的卡片需要更正(如部位或诊断错误,或原报告为恶性肿瘤而实际并非恶性肿瘤等),请按目前诊断另行报出,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4.“实足年龄”在诊断时未过生日者为虚年龄减二岁;已过生日者为虚岁减一岁;未满一岁者为0岁。
5.户籍地址填写尽可能详细。无详细户籍地址的病例,按照现住址报告。
3.手术、尸检(无病理) 8.尸检(有病理)
4.生化、免疫 9.不详
5.细胞学、血片 0. 死亡补发病
诊断
病理学类型
(如是继发性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诊断日期年月日
报告单位
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
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原因
填卡说明:
1.填报病种:(1)所有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其他部位良性肿瘤不必填报)。
居民肿瘤报告卡的填报
![居民肿瘤报告卡的填报](https://img.taocdn.com/s3/m/8b8dac0603d8ce2f0066230d.png)
肿瘤病例报告卡 肿瘤项目的含义和说明肿瘤项目的含义和说明-2
3、诊断根据: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程度。 病理组织学和死后尸体解剖是最可靠 的诊断依据。 可以分以下两类: 无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feng Center for Di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登记簿主要项目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feng Center for Di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14
肿瘤病例报告卡 一般项目的含义和说明
1、“实足年龄”:在诊断时未过生日者为虚 岁年龄减二岁,已过生日者为虚岁年龄减 一岁,未满一岁者为0岁。 2、地址:请填明某区某街道某乡等;寄居亲 友处或旅社等外埠病人须填写病人的居住 户口地址。 3、职业:须注明单位性质和工种类别,不能 只写工人或干部等
正确填写肿瘤报告卡的意义
+完整诊断名称(依靠临床)
帮助临床医生规范诊断能力 收集是为了推动临床和科研 肿瘤登记工作 有效更正编码错误 收集罕见病理类型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feng Center for Di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9
肿瘤病例报告卡肿瘤病例报告卡-发病卡项
在已有的记录中增 加死亡日期与死因
肿瘤登记处已发现 肿瘤登记处已发现 ? 否 死亡证明报告 查死亡证明签署者/医院 查死亡证明签署者 医院
是 对病例作登记 诊断为癌症 ? 否 排除 ( 拒绝 )
是 临床记录追踪 否 只有死亡证明(DCO) 只有死亡证明(DCO)
19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feng Center for Di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肿瘤登记报告卡
![肿瘤登记报告卡](https://img.taocdn.com/s3/m/d8df059dde80d4d8d05a4f2b.png)
1970-1974年 构成(%) 位次
19.7 1 19.08 2 12.27 3 11.46 4
8.82 5 5.85 6 5.73 7
1990-1992年 构成(%) 位次
29.92 1 22.91 2
2.56 7 18.75 3
3.29 5 12.35 4
2.99 6
2004-2005年 构成(%) 位次肿 Nhomakorabea登记基本技术
如何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
背景
❖ 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 共卫生问题之一。
❖ 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肿瘤粗死亡率为 169.60/10万,肿瘤死亡占全部死因的25.97%。
山东省不同年代主要死因死亡构成及位次
死因类别
心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传染病 肿瘤 消化系疾病 伤害 围生期疾病
正确编码的保障:正确填写报告卡
❖首诊负责 ❖有则必填 ❖部位明细 ❖每月一清
❖无一遗漏 ❖字迹清晰 ❖病理具体 ❖个案签收
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注意事项 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注意事项
❖ 1、报告卡内的编号、ICD-10编码、ICD-O-3编码 不需要填写
❖ 2、患者的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准确,不能填写错 误或不填写。如果填写错误或未填写,将不能进 行网络上报
❖ 3、报告卡内的各项内容请按要求填写完整
一般项目填写要求
❖ 姓名:以身份证或户口登记为准,肿瘤病例死亡后,死亡 病例的姓名应与发病报告资料及死亡证上的姓名完全一致。
❖ 性别:一定要记录清楚,不能主观臆断、不能凭名字推测。 性别与一些肿瘤是存在特有联系的,注意逻辑问题,避免 混淆。
❖ 地址:以户口或现住址所在地为准, 有单位的注明工作单 位,非本地户口的病例,写清其户口所在地,以便核查。
肿瘤报告制度
![肿瘤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432cd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9.png)
肿瘤报告制度肿瘤报告管理制度医院肿瘤报告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面将对该制度的职责、任务、报告病种、报告卡片、填报范围、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职责与任务1、医务部病案室负责医院《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发放、收集、审查、登记及上报工作。
2、门诊各部门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盖“新病历已报”章或“更正诊已报”印章。
3、住院部各科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应及时填写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以标记。
4、院内检查、放射、超声波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应尽可能及时、详尽,定期和医务科肿瘤登记本核对,防止肿瘤病例的漏报。
5、各科室填写的“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后在“医院肿瘤登记册”上登记后应及时集中到医务部病案室,病案室在收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病监测网络化管理系统上报,肿瘤报告卡右上角的卡片编号由网络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在卡片右上角编号位置。
6、病案室工作人员在每月10日前将上月纸质《报告卡》和《月报表》送交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报告病种及报告卡片1、报告病种为全部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
2、报告卡片为《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三、填报范围目前为东营市区内常住户口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包括在尸检中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肿瘤或因肿瘤疾病死亡的病例。
四、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1、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自2012年7月1日起启动。
2、各科室将填写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卡”上报医务部病案室,医务科病案室将肿瘤发病、死亡卡于每月10日前上报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填写方法:一、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注意事项1、报告卡内的编号、ICD-10编码、ICD-O-3编码不需要填写。
2、患者的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准确,不能填写错误或不填写。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544c4375901020207409c98.png)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肿瘤登记报告是一项按一定的组织系统,经常性地搜集、贮存、整理、统计分析,并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的统计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作为肿瘤防治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探索肿瘤病因及其流行规律,制定和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一、登记报告(一)报告单位和报告人1.报告单位:辖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报告人:执行职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二)报告范围本市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符合下述条件的,均需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1.在门诊、住院诊治时,经本院临床诊断及通过生化、病理、CT、B超、内窥镜、手术、尸检等检查手段确诊的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患者。
2.既往已确诊或在外地诊断后首次来本医疗机构复诊和治疗的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病例。
(三)报告内容按照“肿瘤病例报告卡”(以下简称“报告卡”,详见附件3),填报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肿瘤诊治的相关信息。
主要包括:1.肿瘤患者一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电话、身份证号等。
2.肿瘤患者疾病信息:如诊断、病理类型、诊断依据等。
3.肿瘤患者死亡信息:如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
4.填报人员信息。
肿瘤分类编码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第十次修订本),并同时使用ICD-O进行编码。
编码由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统一填写。
(四)报告流程1.医院门诊部、住院部、肿瘤诊断相关科室(病理、检验、内窥镜、放射、超声波、同位素)的医生对当日发现的肿瘤病例(在报告范围内的),及时填写肿瘤报告卡,并在患者病历上注明“肿瘤已报”。
相关各科设专人负责每日肿瘤报告卡的收集、整理和质量检查,登记后交院内分管肿瘤报告工作的科室。
本单位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科室接到肿瘤报告卡后,在《恶性肿瘤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同时将登记数据录入电脑数据库中(如:Excel表格等),经质量审核、院内查重并剔除重卡后,于每月10日前将上一个月的肿瘤卡片集中报送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1c82e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d.png)
1、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首诊报告责任制。
发现恶性肿瘤与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例,首诊医生即将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将报告卡送医务科。
2、登记簿与报告卡填写内容完整、规范,字迹清晰。
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错报、误报、漏报等引起不良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3、未经门诊直接住院的肿瘤病例,由住院部经治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将报告卡及时送医务科。
4、放射、病理、影像等科室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由首诊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及时报告。
5、对于已经报告的肿瘤病例,首诊医生应在所有相关资料上注明“已报”字样。
医生诊断肿瘤病例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浮现肿瘤死亡病例上报医务科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每月医务科进行上报网上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报告1、确定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制订传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订立奖惩办法。
2、组织实施医务人员肿瘤登记报告的业务培训。
3、监管肿瘤登记报告流程。
包括登记、报告、采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对肿瘤登记报告进行自查自纠,汇总相关数据,对照像关制度进行奖惩。
对检查中发现的漏报肿瘤病例,催促医生填写报告卡交网络直报员补报。
5、每月通报情况,包括肿瘤登记报告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情况,以及相关的奖惩结果。
6、年终做好检查,写出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7、接受上级检查,积极配合。
肿瘤登记自查自纠制度1、肿瘤登记漏报的自查自纠由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医务科具体负责实施。
2、检查内容为各科室的各种登记资料。
3、每次检查前发放自查自纠的通知与相关表格。
医务人员知晓肿瘤登记漏报自查自纠的整个流程。
4、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全程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过程,适时提供指导,对一些项目填写不齐或者缺项错项的表格责成原科室重填。
审核合格后将相关表格交医务科。
5、肿瘤登记报告人员负责相关表格的汇总,将查出的漏报病例及时上报。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c44e072e3f5727a4e96238.png)
五、报告程序(3)
(三)各责任报告单位应落实具体部门,负责及时收 集本单位门诊和住院医生填报的《肿瘤卡》以及临床 科室、医技科室和病案室填报的《登记册》,对本院 上报的肿瘤卡进行补充、完善、整理和剔重,并在收 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 上报(系统网址为:联通用户 http://123.232.112.3:8081,电信用户 http://222.173.63.254:81),肿瘤登记卡右上角的卡 片编号由网络版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写在卡片右上角编 号位置。在每月10日前(国定假日顺延)将上月纸质 《肿瘤卡》送交当地疾控中心。
四、机构职责(3)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肿瘤报告责任
单位,包括省部属医院、教学医院、部队
医院、专科医院(肿瘤、结核、传染、妇
幼、儿童医院)、企业职工医院、乡镇卫
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
区卫生服务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属地
管理的原则,接受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和肿
瘤登记处的业务指导、培训、督导和考核。
2. 定量指标。
(1) 上报医疗单位登记报告漏报率<5%。
(2) 数据录入错误率<2%。
(3) 人员培训合格率≥95%。
(4) 病理诊断率>66%;
DCO%<15%;
0.6<死亡/发病比(MI比例)<0.8;
原发部位不明<2%。
(5) 定期开展随访工作,随访率>80%。
(6) 数据上报及时率≥95%。
2、人群漏报调查。随机抽取辖区内1个乡镇所 辖的6个行政村,通过询问村医或村委会有关 人员,确定当年调查村所有新发的肿瘤病例并 填写肿瘤登记漏报调查表,与上报的肿瘤发病 监测数据库逐一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
肿瘤报告卡2016-8-22
![肿瘤报告卡2016-8-22](https://img.taocdn.com/s3/m/73a53cb70c22590103029d1f.png)
编号
职业名称
编号
职业名称
编号
职业名称
1100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1304
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1608
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制造、装配调试及维修人员
110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
1400
商业、服务业人员
1609
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人员
5.填报病种:(1)所有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良性脑肿瘤)。
6.如同时有门诊号及住院号时两栏都要填写;诊断一项中如做过病理学检查者请填明病理学类型。
7.“诊断日期”是指第一次被医生诊断为目前所患肿瘤的日期。对于已报告过的病例发现已经更正诊断时,请按目前诊断另行再报,并在“更正诊断报告栏”注明原来的诊断名称及诊断日期。
转归:□1治愈2好转3未愈4死亡5其他
更正诊断报告(原诊断报告有误时填写)
原诊断原诊断日期:□□年□□月□□日
报告信息
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报告医师:
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报告医师:死亡原因:肿瘤□其它疾病□不详□
死亡地点:医院□疗养院□晚期肿瘤病房□家庭病房□家中□不详□
1102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401
购销人员
1610
纺织、针织、印染人员
1103
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402
仓储人员
1611
裁剪缝纫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
1104
事业单位负责人
1403
餐饮服务人员
1612
粮食、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人员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ca1f74af8c75fbfc67db267.png)
30.07.2020
精选ppt
13
肺(支气管和肺) ——常见Morp
30.07.2020
精选ppt
14
C16胃癌 ——TOPO
30.07.2020
精选ppt
15
胃癌 ——常见Morp
30.07.2020
精选ppt
16
C22肝和肝内胆管癌 ——常见TOPO
30.07.2020
精选ppt
17
肝癌 _常见Morp
需要10位数字或字符:
解剖部位:4位(C34.2 ) 形态学: 4位 (M-8070) 动态: 1位 (/(0、1、2、3、6、9) 肿瘤的等级或分化程度:1位(I、II、III、IV);
/5、6、7、8、9(淋巴瘤和白血病免疫显型应用)
肺 中叶 低分化 鳞状细胞 癌
C34.2, M8070/33
一个完整编码的结构
30.07.2020
精选ppt
18
C15食管 _Topo
30.07.2020
精选ppt
19
食管癌 _常见Morp
30.07.2020
精选ppt
20
C50乳腺癌 _Topo
30.07.2020
精选ppt
21
乳腺癌 __Morp
30.07.2020
精选ppt
22
C42白血病 _TOPO
30.07.2020
6 病理(继发) 7 病理(原发) 8 尸检(有病理) 9 不详 0 死亡补发病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报告医师__________报告时间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死亡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死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肿瘤登记培训PPT课件
![肿瘤登记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34c68ee45c3b3566ec8b25.png)
息调整一致,调查填卡才算完成。 以下由调查人员或防保科专人和医院主管登记报告人员进行
④更新乡镇随访台账 ⑤更正和填写全死因报卡; ⑥更正或死亡网报。
18
(六)注意事项
➢ 基层以收集、调查、填卡、简练和更新随访台账 为主;不应将分类、编码放在基层;
➢ 基层调查、填卡应真实原始填写; ➢ 培训重点是收集、询问、填卡技术和技巧,且适
③医院医师填卡,要注重最早发病史,而不要拘于本次就诊; ④辖区外发病后迁入本辖区的肿瘤患者,不要遗忘随访; ⑤对死因中的DCN补充卡,无诊断证据的要入户调查,特别注意询问的切入 方式和技巧; ⑥死亡病例要尽快安排调查,防止家属处理完丧事后外出而无法访问。 ⑦调查前要作一些保护病人隐私的承诺,多作解释工作。
13
逻辑正确
➢ 淋巴瘤部位:需要询问是淋巴结部位还是淋巴结以外淋 巴瘤。淋巴结淋巴瘤,需要询问或查看淋巴结主要部位; 淋巴结外淋巴瘤,就要详细询问其器官、部位;
➢ 部位、组织与诊断依据:体内器官或部位临床很难定位, 体表和可视、可触及的部位临床可定位;尸检诊断,必 须有死亡相关信息;
➢ 诊断依据为病理:必须填写组织学名称,有组织学名称 的必须为“病理诊断”。
29
DCO病例
➢ 仅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无生前肿瘤诊治的任何其 他医学资料者;
➢ 补报发病卡时其发病日期=死亡日期(生存期为 零);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8f152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a.png)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1、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首诊报告责任制。
发现恶性肿瘤与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例,首诊医生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将报告卡送医务科。
2、登记簿与报告卡填写内容完整、规范,字迹清楚。
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错报、误报、漏报等引起不良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3、未经门诊直接住院的肿瘤病例,由住院部经治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将报告卡及时送医务科。
4、放射、病理、影像等科室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由首诊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及时报告。
5、对于已经报告的肿瘤病例,首诊医生应在所有相关资料上注明“已报”字样。
肿瘤病例报告流程医生诊断肿瘤病例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出现肿瘤死亡病例上报医务科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每月医务科进行上报上报医务科网上死因登记敷陈信息系统进行报告肿瘤登记管理制度1、确定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制订传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订立奖惩办法。
2、组织实施医务人员肿瘤登记敷陈的业务培训。
3、监管肿瘤登记敷陈流程。
包括登记、敷陈、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对肿瘤登记报告进行自查自纠,汇总相关数据,对照相关制度进行奖惩。
对检查中发现的漏报肿瘤病例,督促医生填写报告卡交网络直报员补报。
5、每月通报情形,包括肿瘤登记敷陈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情形,和相关的奖惩结果。
6、年终做好检查,写出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7、接受上级检查,积极配合。
肿瘤登记自查自纠制度1、肿瘤登记漏报的自查自纠由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医务科具体负责实施。
2、检查内容为各科室的各种登记资料。
3、每次检查前发放自查自纠的通知与相关表格。
医务人员知晓肿瘤登记漏报自查自纠的整个流程。
4、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全程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过程,适时提供指导,对一些项目填写不齐或缺项错项的表格责成原科室重填。
审核合格后将相关表格交医务科。
5、肿瘤登记报告人员负责相关表格的汇总,将查出的漏报病例及时上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结,部位不明
(C77.9)
结外:
如果提到具体的内脏位置,如胃淋巴瘤、直肠淋巴瘤全部编码至提及的内脏器官。
4、如果只写淋巴瘤,未提及部位一般默认为结内未明,编码至(C77.9)。
10.07.2020
26
发病登记: 内容/项目
13 诊断依据: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程度 病理组织学和死亡后尸体解剖是最可靠的诊
(2) 由临床医生首先诊断或首先由病理学家报告 (提及癌症)的日期;或者:
(3) 死亡日期(首先由尸检等诊断的病例,其在 存活时未怀疑过癌症)。 - DCO
10.07.2020
34
提示
1、多个诊断依据以最高的为准
2、多个诊断单位以最高的为准 3、多个细胞学类型以编码最高为准
4、多个分化程度以数字最高为准
2.原位癌不需要上报:宫颈原位癌、食管癌等。
10.07.2020
42
报告卡常见的问题
3.组织学编码(M-):
(1)8000比例太高。
(2)错误编码多。
(3)一些肿瘤的部位编码是唯一的:
甲状腺(C73.9)唯一的M9260;
卵巢甲状腺(C56.9)M9090-9091.
肾上腺与肾不是一个解剖学部位
肾上腺(C74.9) M8370;
10.07.2020
39
临床恶性肿瘤常见英文缩写
10.07.2020
40
常见良恶性判断
是否肿瘤
占位× 诊断不明
囊肿 瘤样病变× 肾囊肿、卵巢囊肿 错构瘤✓(学界有争议) 皮样囊肿、胆脂瘤
动脉瘤、静脉瘤× 血管畸形
血管瘤✓ 懒写:血管内皮瘤
顽固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10.07.2020
肾(C64.9)
M8312
垂体瘤(C75.1) M8272
白血病编码范围: 9800-9940
淋巴瘤编码范围: 959-972
其中霍奇金淋巴瘤: 965-966
其中霍奇金淋巴瘤: 967-972
(4)编码分布较少。 8000-9989
10.07.2020
43
报告卡常见的问题
4.Basi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与病理学不符:例如M编码为8000,诊断
节内:
只提及浅表位置,如颈部淋巴瘤、腹股沟淋巴瘤,一般是医生省略了淋巴结的书写,全
部编码至淋巴结:
头、面和颈部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C77.0)
胸内淋巴结
(C77.1)
膜内淋巴结
(C77.2)
腋和上肢淋巴结、胸淋巴结
(C77.3)
股沟和下肢淋巴结
(C77.4)
腔内淋巴结
(C77.5)
多部位淋巴结
(C77.8)
10.07.2020
29
发病登记: 内容/项目
显微镜检查 (5)细胞学或血片:白血病血片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 (6)病理(继发) (7)病理(原发):包括骨髓涂片与病理切片 (8)尸体解剖有组织学检查 (9)不祥 (0)由死亡补发病,指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而无任何其
他诊断依据资料的病例 (DCO)
出生年月——年——月——日 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 (具体工种、性质)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式户口 详细地址_______________ 区、县_____________ 街道、乡________________
诊 断(解剖学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继发性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诊断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诊断依据:在序号上打∨ 1 临床 2 X线、CT、超声 3 手术、尸检(无病理) 4 生化、免疫 5 细胞学、血片
恶性判定 低度恶性✓ 潜在低度恶性× 微小浸润✓ 微灶癌✓ **瘤恶变/癌变✓ 导管内癌×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 懒得写“恶性” 黑色素瘤 淋巴瘤 骨巨细胞瘤 9250/3 尤文氏瘤 9260/3 肥大细胞瘤 9740/3
41
二、报告卡常见的问题
1.身份证、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缺失
12 病理学类型
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性应详细标明癌细胞的形态学名称及分化程 度,如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等等。
分类方法可参照国际分类标准,见国际疾病肿瘤分类(ICD-O)。
10.07.2020
7
解剖学部位编码/形态学编码
解剖部位编码:描述肿瘤的原发部位,使用与 ICD-10恶性肿瘤基本相同的三位数和四位数类目 (C00-C80);这就比ICD-10在对非恶性肿瘤可 能给予的部位编码具有更大的特异性。
为8140;降结肠为C18.6,粘液腺癌为 8480. 正确的应该按照最高填写: 解剖学部位:降结肠 病理学:8480
10.07.2020
36
个案举例
例2:诊断为食管胃恶性肿瘤(贲门食管连 接处、胃食管连接处)
正确填写:C16.0 例3:诊断为直肠肛门和肛管恶性肿瘤 正确填写:C21.8
3、食管胃连接处、未分化腺癌 C16.0,M8140/34
10.07.2020
12
C34肺(支气管和肺) ——TOPO
10.07.2020
13
肺(支气管和肺) ——常见Morp
10.07.2020
14
C16胃癌 ——TOPO
10.07.2020
15
胃癌 ——常见Morp10 Nhomakorabea07.2020
16
9
形态学编码结构
M__ __ __ __ / __ __ 组织学 动态 等级
例如:低分化鳞癌 M-8070 / 3 3
肿瘤/细胞类型 动态 分化/免疫显型 [鳞M-]8070/33[癌低]分[化低鳞分癌化]
10.07.2020
10
完整的ICD-O-3编码形式
需要10位数字或字符:
解剖部位:4位(C34.2 ) 形态学: 4位 (M-8070) 动态: 1位 (/(0、1、2、3、6、9) 肿瘤的等级或分化程度:1位(I、II、III、IV);
grad=9
10.07.2020
44
报告卡常见的问题
5. 分化程度(grad.):很多登记处对此项指 标不了解。出现的逻辑错误较多,不论是什么 部位的肿瘤全部填写为3或者为9。实体瘤(胃、 食管、肺等)的分化程度为1、2、3、4、9。 白血病、淋巴瘤的分化程度为6、7、8、9。
10.07.2020
/5、6、7、8、9(淋巴瘤和白血病免疫显型应用)
肺 中叶 低分化 鳞状细胞 癌
C34.2, M8070/33
一个完整编码的结构
10.07.2020
11
完整的ICD-O-3编码
1、肺中叶、中分化鳞癌 C34.2,M-8070/32
2、乳房上外象限侵润性小叶癌分化程度未确 定 C50.4,M8520/39
6 病理(继发) 7 病理(原发) 8 尸检(有病理) 9 不详 0 死亡补发病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报告医师__________报告时间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死亡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死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7.2020
30
肿瘤编码第五位数含义 - 动态编码
10.07.2020
31
肿瘤编码第六位数含义 – (1)组织学等级和分化程度
10.07.2020
32
肿瘤编码第六位数含义 – (2)淋巴瘤和白血病免疫显型
10.07.2020
33
“发病日期”的确定
IARC 建议的发病(日期)定义为:
(1) 到医院、诊所或研究机构因怀疑癌症问题 而首先就诊或入院的日期; 或者:
依据为病理诊断(5、6、7)。 正确的诊断依据只能为1、2、3、4 如果有详细的M编码,例如:5070、8140、8500
等,诊断依据只能是病理(5、6、7)。 诊断依据如果为5、6、7;病理学编码不能是8000. 如果诊断依据不是病理,分化程度应该为9; 如果有病理诊断一定要有详细的分化程度编码。 如果诊断依据为0.发病日期=死亡日期、M=8000、
45
ICD-0-3行为学编码(Beha)
10.07.2020
3
xxx肿瘤病例报告卡
编 号_______________
ICD编码__________
门诊号______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患者姓名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 实足年龄__________岁
C22肝和肝内胆管癌 ——常见TOPO
10.07.2020
17
肝癌 _常见Morp
10.07.2020
18
C15食管 _Topo
10.07.2020
19
食管癌 _常见Morp
10.07.2020
20
C50乳腺癌 _Topo
10.07.2020
21
乳腺癌 __Morp
10.07.2020
22
10.07.2020
4
发病登记: 内容/项目
1 身份证号码:为确认病人身份最可靠的根 据,应尽力收集。
2 姓名:填写正式姓名,即户籍簿上的姓名。 填写时不能用同音异形字。
3 性别: 4 出生日期:应以户籍簿或身份证日期为准。
10.07.2020
5
发病登记: 内容/项目
6 实足年龄:即诊断时的年龄,可用肿瘤确诊 日期减去出生日期得到 。例如: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