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指导PPT优秀课件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指导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9724ce0975f46527d3e120.png)
陆游的悲壮爱国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二.抓住形象,体验情感。
意境:即诗中所描写的寄寓着诗人思想感 情的景物或事物。 (常用的意象有:如:月、柳、梅、松、 蝉、莲、夕阳、西风、浮云、流水、梧桐、 鸿雁等。)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诗词鉴赏的考查要点
诗歌形象:人物形象、物象
诗歌语言: 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凝练含蓄等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思想内容: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等
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一.读懂原文,把握主旨。
1.知人论诗:即要联系作者的生平与主要 经历来进行鉴赏。 2.知世论诗:即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来
古代诗歌常见内容有:
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 离愁别绪、生活杂感等。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飘逸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王维的诗画一体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孟)郊寒(贾)岛瘦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比喻朝廷小人或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 了怎么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不畏困难险阻,才能实现人生 理想。
山中留客(唐.张旭)
进行鉴赏。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中考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
![中考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c06ca32af90242a995e558.png)
以局部反映整体。这里的“个别、“局部” 便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透视过这个 独具特点的个性,便可以挖掘诗中蕴含 着的情感。
.
17
例: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写诗人枯坐敲棋, 独静无聊,与前文构成鲜明对比,表现 了诗人寂寞失望、焦躁惆怅的心绪。
川草木等)
.
13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五、从题材切入
同一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通常 具有同一性,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鉴赏时,抓住题材切入,便不会离谱 背弦。
.
14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六、从语言切入
首先是巧用试题信息,利用储备,读 懂诗词。古人创作诗词特别重视语言的 锤炼,不少诗歌都因一个或几个字词运 用精当而使整首诗生动耐读而意兴盎然。
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
歌中的内容、主旨。
.
10
例:(2016年无锡卷)(4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 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 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
11
【分析】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 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 和去国之情。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 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 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 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 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 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 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
15
例:《木兰花(宋祁)》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 不好,为什么?
.
17
例: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写诗人枯坐敲棋, 独静无聊,与前文构成鲜明对比,表现 了诗人寂寞失望、焦躁惆怅的心绪。
川草木等)
.
13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五、从题材切入
同一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通常 具有同一性,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鉴赏时,抓住题材切入,便不会离谱 背弦。
.
14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六、从语言切入
首先是巧用试题信息,利用储备,读 懂诗词。古人创作诗词特别重视语言的 锤炼,不少诗歌都因一个或几个字词运 用精当而使整首诗生动耐读而意兴盎然。
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
歌中的内容、主旨。
.
10
例:(2016年无锡卷)(4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 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 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
11
【分析】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 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 和去国之情。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 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 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 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 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 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 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
15
例:《木兰花(宋祁)》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 不好,为什么?
诗歌鉴赏中考专题复习 教学PPT课件
![诗歌鉴赏中考专题复习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8a9617aef8941ea66e057f.png)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4分)(2019)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2分)
1.辨析诗歌类别 2.读懂题干要求
抒情送别诗 作用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4分)(2019)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 zhà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016岳阳市)
5.分析表 达的情感
词不离句 夹岸桃花蘸水开
句不离篇
诗意: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 飞回来的?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 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下 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 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 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暂”是暂且。 “暂”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 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 ,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 展现出来了。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风断桥②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 zhà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016岳阳市)
“开”是“开阔”的意思,生动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的景象,给 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受。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 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1.辨析诗歌类别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17页)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17页)](https://img.taocdn.com/s3/m/2e5e2c263169a4517723a30b.png)
• 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这两诗,一题目中有“送” 字,一题目中有“忆”字,抓住这两个关 键词句,这两首诗的情感就容易把握了。 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兄弟的思念 之情。
• 练 习:字,已暗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欣 喜、赞叹之情。
• 四.考查的两种形式: • v 一种是给出语句,品味关键词语的妙 用。 • v 二是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
• 五.表达技巧: • 抒情方式 借景或借物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 托物言志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 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反衬)用典、虚实、象 征、欲扬先抑等 • 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反复、反问、 双关、对偶等
• 品语句 • v 前面三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辅助手段, 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还是应从诗句本身出 发,细加品味。 • v 学会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来把 握诗歌的情感主题。
• 练习:
鹧 鸪 天 •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 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 •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最后两句: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 决定回去的日期。一个“岂”字一个“奈” 字就表达了作者有家难归的感慨与无奈。
• 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注释】①泊:停船靠岸 ②瓜洲:在现 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③京口: 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④钟 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从哪里了解到诗人当时所要抒 发的内心感受?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 一.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 • ①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 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f4997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1.png)
总结
诗 眼
整 首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诗
传神的动词
某 一 富有情韵形容词 句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真题演练(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 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最”极言春光之美,“绝”夸饰柳色 之新,(含义)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 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手法)突出早春 的景色最可爱。(表达作用)
(二)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C、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A、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谒对方)是作者西 游长安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前两联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后两联由景物转向抒情。 由景想到自己功名未成,空有出仕愿望,而无人推荐, 就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楫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8)排比
排比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
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
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
——《木兰诗》
(9)设问 (一)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二) 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 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修辞方法
(1)比喻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分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 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公开课: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
![公开课: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7158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4.png)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能
常见题型分析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3、体会意境 4、赏析诗句 5、体会情感
一
寻找意象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 湿。
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 的景象?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 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 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 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常见意象的内涵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天色已经晚了,一轮挂在高空,明亮的月光从如
盖的青松间倾泻下来。山泉清洌,淙淙流淌在山石之 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
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爱好(留恋、爱恋)之情。
解法指点
(五)体会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答题点拨: 1、可以从题眼入手。 2、可以抓作者,即知人论世。 3、可以从意象的内涵入手。 4、可以从关键诗句入手。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 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实战练兵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的第二句中,“惊”一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89d8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7.png)
4、词句解读题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 意境。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其次是结合诗人的特点,爱国诗人的诗当然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贬官员经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寄情山水田园的诗人则常在诗歌中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温馨提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七、方法小结
八、中考体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 意境。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其次是结合诗人的特点,爱国诗人的诗当然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贬官员经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寄情山水田园的诗人则常在诗歌中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温馨提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七、方法小结
八、中考体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赏析 课件(50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赏析 课件(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ee20d158fb770bf68a5593.png)
中考试题精选 ---诗歌赏析(课内外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 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 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解析::这种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 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主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
•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 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 景的喜爱之情。
•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 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 【答案】B( “浅草才能没马蹄”说的是初春小草绿的特点, “草木繁茂”不是初春景物的特征,故B项说法有误。)
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 挤出朝廷。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过零丁洋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答案】13. 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 等);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 14. (1). 侧面描写; (2). 乐
• 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 落日帐望 • 马戴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 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 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解析::这种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 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主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
•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 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 景的喜爱之情。
•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 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 【答案】B( “浅草才能没马蹄”说的是初春小草绿的特点, “草木繁茂”不是初春景物的特征,故B项说法有误。)
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 挤出朝廷。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过零丁洋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答案】13. 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 等);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 14. (1). 侧面描写; (2). 乐
• 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 落日帐望 • 马戴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共33张PPT)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0f9e57852458fb770b56f1.png)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 • • •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积累历史知识
读作者——作者定诗风1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考新趋势
• 从2015年中考真题,2016题型示例、例卷 来看—
•诗文组合 •诗词组合
3、把握重点
诗歌赏析三步走
能 读 懂
会 鉴 赏 精 表 达
4、突破难点
•读不懂诗
赏析诗歌第一步:能读懂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 象 特殊词句
通向诗 歌主旨 的第一 条快速 通道 明确 风格 了解 时代 每个都 有用, 每个都 要用 作者 情感 的 载体 把握 感情 的切 入点
• •
•
• 2015温州卷
• • • • • • • • •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 〔唐〕李白 •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 【注释】①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 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6.下列句中的“望”字,与诗中“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望”字情 感相近的一项是( ▲ ) (3分)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 沁园春·雪》) 17.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 诗文,分析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4分) 答: ▲ • 体会情感/诗文互解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共19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ea5b6db307e87101f696f1.png)
中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考什么) 2、熟悉常考题型(怎么考 ) 3、掌握答题技巧(如何做 )
考情回顾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内容
规律总结
2018 2017 2016
小学课内《山行》 (唐·杜牧;七言绝句)
课内《望岳》 (唐·杜甫;五言律诗)
1.考查对诗歌意 象的提取能力。 2.考查对诗歌内 容的理解;对诗 人精神的把握。
练一练
2016咸阳二模: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诗人的 何种 感慨?(2分)
历年陕西“诗歌鉴赏”中考题例析
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节课内容
考什么 怎么考 如何做
方面。
动词 形容词 (表色彩) 量词 叠词
四、 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 3、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表达技巧(小结):
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小中见大、以乐 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视、听、嗅)、 化用典故、想象、正侧面等。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
合作探究: 学习小组讨论
诗歌情感“四看”
一看:诗歌的类别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 四看:意象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考什么) 2、熟悉常考题型(怎么考 ) 3、掌握答题技巧(如何做 )
考情回顾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内容
规律总结
2018 2017 2016
小学课内《山行》 (唐·杜牧;七言绝句)
课内《望岳》 (唐·杜甫;五言律诗)
1.考查对诗歌意 象的提取能力。 2.考查对诗歌内 容的理解;对诗 人精神的把握。
练一练
2016咸阳二模: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诗人的 何种 感慨?(2分)
历年陕西“诗歌鉴赏”中考题例析
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节课内容
考什么 怎么考 如何做
方面。
动词 形容词 (表色彩) 量词 叠词
四、 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 3、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表达技巧(小结):
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小中见大、以乐 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视、听、嗅)、 化用典故、想象、正侧面等。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
合作探究: 学习小组讨论
诗歌情感“四看”
一看:诗歌的类别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 四看:意象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ppt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5bb9e7195f312b3169a57d.png)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提示:1、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
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 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2、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 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3、“安史之乱” 后王维对官场的心灰意冷,精神苦闷
2019年10月21
谢谢你的阅读
26
(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
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
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
暂、20好19年花10不月21常的惋惜之情。 谢谢你的阅读
27
回顾归纳本节课学习的技巧内容
• 情感: 一看诗词的类别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 四看意象
• 炼字: 从四个层次答题 • 表现手法:常用的名词术语
(3)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2019年10月21
谢谢你的阅读
18
古人作诗追求一字传神。要品味出诗人炼之字 妙。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
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
1.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