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指导PPT优秀课件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指导PPT优秀课件

陆游的悲壮爱国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二.抓住形象,体验情感。
意境:即诗中所描写的寄寓着诗人思想感 情的景物或事物。 (常用的意象有:如:月、柳、梅、松、 蝉、莲、夕阳、西风、浮云、流水、梧桐、 鸿雁等。)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诗词鉴赏的考查要点
诗歌形象:人物形象、物象
诗歌语言: 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凝练含蓄等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思想内容: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等
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一.读懂原文,把握主旨。
1.知人论诗:即要联系作者的生平与主要 经历来进行鉴赏。 2.知世论诗:即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来
古代诗歌常见内容有:

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 离愁别绪、生活杂感等。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飘逸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王维的诗画一体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孟)郊寒(贾)岛瘦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比喻朝廷小人或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 了怎么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不畏困难险阻,才能实现人生 理想。
山中留客(唐.张旭)
进行鉴赏。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中考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

中考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
以局部反映整体。这里的“个别、“局部” 便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透视过这个 独具特点的个性,便可以挖掘诗中蕴含 着的情感。
.
17
例: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写诗人枯坐敲棋, 独静无聊,与前文构成鲜明对比,表现 了诗人寂寞失望、焦躁惆怅的心绪。
川草木等)
.
13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五、从题材切入
同一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通常 具有同一性,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鉴赏时,抓住题材切入,便不会离谱 背弦。
.
14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六、从语言切入
首先是巧用试题信息,利用储备,读 懂诗词。古人创作诗词特别重视语言的 锤炼,不少诗歌都因一个或几个字词运 用精当而使整首诗生动耐读而意兴盎然。
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
歌中的内容、主旨。
.
10
例:(2016年无锡卷)(4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 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 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
11
【分析】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 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 和去国之情。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 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 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 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 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 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 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
15
例:《木兰花(宋祁)》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 不好,为什么?

诗歌鉴赏中考专题复习 教学PPT课件

诗歌鉴赏中考专题复习 教学PPT课件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4分)(2019)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2分)
1.辨析诗歌类别 2.读懂题干要求
抒情送别诗 作用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4分)(2019)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 zhà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016岳阳市)
5.分析表 达的情感
词不离句 夹岸桃花蘸水开
句不离篇
诗意: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 飞回来的?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 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下 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 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 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暂”是暂且。 “暂”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 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 ,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 展现出来了。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风断桥②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 zhà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016岳阳市)
“开”是“开阔”的意思,生动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的景象,给 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受。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 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1.辨析诗歌类别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17页)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17页)

• 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这两诗,一题目中有“送” 字,一题目中有“忆”字,抓住这两个关 键词句,这两首诗的情感就容易把握了。 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兄弟的思念 之情。
• 练 习:字,已暗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欣 喜、赞叹之情。
• 四.考查的两种形式: • v 一种是给出语句,品味关键词语的妙 用。 • v 二是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
• 五.表达技巧: • 抒情方式 借景或借物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 托物言志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 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反衬)用典、虚实、象 征、欲扬先抑等 • 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反复、反问、 双关、对偶等
• 品语句 • v 前面三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辅助手段, 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还是应从诗句本身出 发,细加品味。 • v 学会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来把 握诗歌的情感主题。
• 练习:
鹧 鸪 天 •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 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 •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最后两句: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 决定回去的日期。一个“岂”字一个“奈” 字就表达了作者有家难归的感慨与无奈。
• 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注释】①泊:停船靠岸 ②瓜洲:在现 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③京口: 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④钟 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从哪里了解到诗人当时所要抒 发的内心感受?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 一.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 • ①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 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总结
诗 眼
整 首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诗
传神的动词
某 一 富有情韵形容词 句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真题演练(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 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最”极言春光之美,“绝”夸饰柳色 之新,(含义)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 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手法)突出早春 的景色最可爱。(表达作用)
(二)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C、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A、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谒对方)是作者西 游长安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前两联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后两联由景物转向抒情。 由景想到自己功名未成,空有出仕愿望,而无人推荐, 就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楫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8)排比
排比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
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
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
——《木兰诗》
(9)设问 (一)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二) 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 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修辞方法
(1)比喻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分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 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公开课: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

公开课: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能
常见题型分析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3、体会意境 4、赏析诗句 5、体会情感

寻找意象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 湿。
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 的景象?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 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 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 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常见意象的内涵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天色已经晚了,一轮挂在高空,明亮的月光从如
盖的青松间倾泻下来。山泉清洌,淙淙流淌在山石之 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
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爱好(留恋、爱恋)之情。
解法指点
(五)体会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答题点拨: 1、可以从题眼入手。 2、可以抓作者,即知人论世。 3、可以从意象的内涵入手。 4、可以从关键诗句入手。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 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实战练兵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的第二句中,“惊”一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
4、词句解读题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 意境。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其次是结合诗人的特点,爱国诗人的诗当然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贬官员经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寄情山水田园的诗人则常在诗歌中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温馨提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七、方法小结
八、中考体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赏析 课件(50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赏析 课件(50张PPT)
中考试题精选 ---诗歌赏析(课内外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 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 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解析::这种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 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主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
•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 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 景的喜爱之情。
•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 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 【答案】B( “浅草才能没马蹄”说的是初春小草绿的特点, “草木繁茂”不是初春景物的特征,故B项说法有误。)
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 挤出朝廷。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过零丁洋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答案】13. 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 等);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 14. (1). 侧面描写; (2). 乐
• 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 落日帐望 • 马戴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共33张PPT)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共33张PPT)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 • • •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积累历史知识
读作者——作者定诗风1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考新趋势
• 从2015年中考真题,2016题型示例、例卷 来看—
•诗文组合 •诗词组合
3、把握重点
诗歌赏析三步走
能 读 懂
会 鉴 赏 精 表 达
4、突破难点
•读不懂诗
赏析诗歌第一步:能读懂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 象 特殊词句
通向诗 歌主旨 的第一 条快速 通道 明确 风格 了解 时代 每个都 有用, 每个都 要用 作者 情感 的 载体 把握 感情 的切 入点
• •

• 2015温州卷
• • • • • • • • •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 〔唐〕李白 •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 【注释】①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 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6.下列句中的“望”字,与诗中“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望”字情 感相近的一项是( ▲ ) (3分)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 沁园春·雪》) 17.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 诗文,分析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4分) 答: ▲ • 体会情感/诗文互解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共19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共19张PPT)
中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考什么) 2、熟悉常考题型(怎么考 ) 3、掌握答题技巧(如何做 )
考情回顾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内容
规律总结
2018 2017 2016
小学课内《山行》 (唐·杜牧;七言绝句)
课内《望岳》 (唐·杜甫;五言律诗)
1.考查对诗歌意 象的提取能力。 2.考查对诗歌内 容的理解;对诗 人精神的把握。
练一练
2016咸阳二模: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诗人的 何种 感慨?(2分)
历年陕西“诗歌鉴赏”中考题例析
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节课内容
考什么 怎么考 如何做
方面。
动词 形容词 (表色彩) 量词 叠词
四、 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 3、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表达技巧(小结):
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小中见大、以乐 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视、听、嗅)、 化用典故、想象、正侧面等。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
合作探究: 学习小组讨论
诗歌情感“四看”
一看:诗歌的类别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 四看:意象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ppt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ppt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提示:1、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
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 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2、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 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3、“安史之乱” 后王维对官场的心灰意冷,精神苦闷
2019年10月21
谢谢你的阅读
26
(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
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
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
暂、20好19年花10不月21常的惋惜之情。 谢谢你的阅读
27
回顾归纳本节课学习的技巧内容
• 情感: 一看诗词的类别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 四看意象
• 炼字: 从四个层次答题 • 表现手法:常用的名词术语
(3)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2019年10月21
谢谢你的阅读
18
古人作诗追求一字传神。要品味出诗人炼之字 妙。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
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
1.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