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感官教案
蒙氏感官全套教案

蒙氏感官全套教案标题:蒙氏感官全套教案引言:蒙台梭利教育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方法,其中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感官教育,儿童可以通过触、视、听、嗅、味等感官的刺激,提高感知能力和专注力,培养细致观察和分辨能力。
本文将为您提供蒙氏感官全套教案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在实施感官教育时更加有效和系统地进行教学。
教案一:触觉教育1. 教学目标:通过触觉刺激,培养儿童的触觉感知能力和手部协调能力。
2. 教学内容:a. 引导儿童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绒毛、木质、金属等,并进行比较。
b. 引导儿童辨别物品的质地,如粗糙、光滑、冷热等,并感受到每种质地的不同特点。
c. 引导儿童进行触觉盲盒游戏,通过触摸不透明的盒子,猜测盒子中物品的质地。
3. 教学方法:a. 实物演示:教师用手演示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儿童观察和模仿。
b. 互动游戏:小组合作进行触觉盲盒游戏,鼓励儿童分享和交流触感体验。
4. 教学评估:观察儿童在触碰不同材质时的表现和互动,评估其触觉感知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二:视觉教育1. 教学目标:通过视觉刺激,培养儿童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形状识别能力。
2. 教学内容:a. 引导儿童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品,如红色圆球、蓝色方块等,并进行分类。
b. 引导儿童进行视觉追踪游戏,在一定距离内追踪移动的物体,培养眼部协调能力。
c. 引导儿童进行拼图游戏,通过将各种形状的拼图拼接在一起,锻炼形状识别和空间认知能力。
3. 教学方法:a. 视觉展示:使用丰富多样的视觉材料,如图片、玩具等,引起儿童的观看兴趣。
b. 操作实践:让儿童亲自进行视觉追踪和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4. 教学评估:观察儿童在观察和分类物品时的表现和准确性,评估其视觉感知能力和形状识别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三:听觉教育1. 教学目标:通过听觉刺激,培养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内容:a. 引导儿童听辨不同音调的声音,如高音、低音、长音、短音等,并进行比较。
蒙氏教育感官教案

蒙氏教育感官教案教案标题: 蒙特梭利教育的感官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蒙特梭利教育中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感官觉知能力,提高他们对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促进学生的感官发展,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专注力和细致观察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蒙特梭利教具:感官训练材料,如触觉盒、闻盒、视觉盒等。
2. 音乐、图画和其他感官刺激材料。
3. 工作区域和学习环境的布置。
4. 学生个人感官记录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蒙特梭利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感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与他们分享一些关于感官的有趣事实。
感官训练活动:1. 触觉训练:a. 使用触觉盒,让学生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表面来感知和区分它们。
b.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描述其质地和温度。
c. 鼓励学生触摸自己的脸部、手指和其他身体部位,以提高触觉敏感度。
2. 听觉训练:a. 播放不同音乐和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并尝试辨认出不同的声音来源。
b. 利用闻盒,让学生通过嗅闻不同的气味来训练嗅觉。
3. 视觉训练:a. 使用视觉盒,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
b.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细节和变化。
4. 味觉训练:a. 利用食物和饮料,让学生品尝不同的味道,并描述它们的味道特征。
感官整合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感官觉知游戏,例如“盲人找路”游戏,通过听觉和触觉来导航。
2. 利用图画、音乐和其他感官刺激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例如绘画、音乐创作等。
总结和评估: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感官训练和整合活动中的观察和体验。
2. 与学生一起回顾感官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培养感官发展。
3. 评估学生对感官训练的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学生的感官觉知能力来进行评估。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感官训练,例如观察家庭成员的表情、品尝新食物等。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教案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教案1. 引言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一种以儿童感官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方法,旨在通过优化环境和提供特定教具,促进儿童感官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原则,并提供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2.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自己身体各个感官的功能和运作原理。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以及对环境的敏感度。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 教学内容本教案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围绕不同的感官进行教育: - 视觉教育 - 听觉教育 - 嗅觉教育 - 味觉教育 - 触觉教育3.1 视觉教育•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并帮助幼儿认识并区分不同的颜色。
•使用彩色贴纸和彩色纸张进行手工创作,让幼儿发现不同颜色的组合效果。
3.2 听觉教育•播放不同音乐和声音,引导幼儿聆听并分辨不同的音符和音调。
•制作各种不同材质的响器,让幼儿通过摇晃或敲打响器来感受不同的声音。
3.3 嗅觉教育•使用不同的香料和花朵,让幼儿通过嗅闻来辨认不同的气味。
•制作香味绘画工具,让幼儿在纸上绘画的过程中感受香味的变化。
3.4 味觉教育•准备一些不同味道的食材,让幼儿品尝并描述食物的味道特点。
•制作果汁或调味品,让幼儿通过自己调配不同的味道来感受味觉的变化。
3.5 触觉教育•提供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羽毛、毛绒玩具等,让幼儿通过触摸来感受物品的质地和温度。
•搭建戏剧性的触感舞台,让幼儿利用手指和手掌感受不同的材质和形状。
4. 教学方法•观察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的感官材料,帮助幼儿发现感官信息和细节。
•实践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感官材料,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感官带来的刺激。
•比较方法:让幼儿对比不同材料、颜色、味道等,培养他们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自主探索方法: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感官活动,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
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对不同感官刺激的反应,评估他们对感官教育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
关于蒙台梭利课程的教案大学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基本理念。
2. 培养学生通过感官教育发展形状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教具,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概述2. 形状感知教具的使用方法3. 学生分组操作,感知形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有哪些教具吗?它们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概述- 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感官刺激,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感知力和判断力。
- 感官教育教具种类繁多,如颜色、形状、大小、重量、触感等。
2. 形状感知教具的使用方法- 教师展示形状感知教具,如彩色积木、形状卡片等。
- 讲解教具的使用方法,如如何正确摆放积木,如何匹配形状卡片等。
(三)学生分组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套形状感知教具。
2.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操作教具。
3.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对等方式,感知形状。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形状感知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互相交流。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形状感知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动手能力。
3. 学生对形状感知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形状感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感知力和判断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教案

幼儿园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教案教学主题: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一、教学目标1.了解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
2.掌握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教具的使用方法。
3.提高幼儿的感官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基本理论。
2.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教具的使用方法。
3.感官认知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感官教具,向幼儿们简单描述什么是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2.正文:(1)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基本理论*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通过人的感官来发展无意识的认知能力。
* 感官教育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个方面。
*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2)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教具的使用方法* 视宝宝市场:幼儿需要与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进行接触,以感知世界。
* 听觉教具:让幼儿通过声音的区别来进行感知。
* 触觉教具:通过各种材质的感受,提升幼儿的触觉能力。
* 嗅觉教具:通过不同的味道,让幼儿学会辨别不同的味道。
* 味觉教具:让幼儿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学会辨别不同的味道。
(3)感官认知能力的提高* 通过感官教具的操作,提高幼儿的感官认知能力。
* 让幼儿体验和感受世界,从而提高他们的感官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3.操作环节:为幼儿们展示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教具,并让幼儿自由触摸、看、听、嗅、品尝,并引导幼儿们说出不同的感觉。
4.结束语:总结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强调感官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们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的表现。
2.针对幼儿们的举手发言提出提问。
3.可根据幼儿在教学评估环节中的表现得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结论。
五、教学策略1.灵活运用讲解、操作、引导、问答等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合理利用教具来激发幼儿的感官认知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教具:视宝宝市场、音响体验、触觉球、嗅味棒、味道测试盒等。
2. 纸制教育材料:海报、课件、PPT等。
幼儿园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色板一

3.请幼儿坐到自己非惯用手一边。
4.教师微笑看幼儿示意要开始展示了,教师将色板一块一块从色板盒中取出散放至自己前面的工作毯上。教师将色板盒放在靠近惯用手一侧的上方,将盖子盖上。
5.教师惯用手食指和中指做寻找的动作,找到一块红色的色板,将色板放至幼儿前面的工作毯上,继续寻找到另一块红色的色板,将两块红色色板并排放在一起。
6.同样找到两块黄色的色板并排放在红色下方,找到两块蓝色的色板放至黄色色板下方。
7.教师露出成功的喜悦。
8.教师将色板打散放至惯用手一侧的地毯上。
9.教师思考:“我是收起来呢?还是再做一次?”如果再做一次,重复4-8步骤。如果收起来,教师将工作放回,将工作毯收回。
10.结束语:“今天我为你展示了色板1的其中一种操作方法,以后你也可以自己做了!”
材料变化
可以变化色板排列的形式
方法延伸
1.用三阶段导入颜色相关的语言:红色、黄色、蓝色
2.在教室里找和色板颜色一样的物品
3.色板二
正确指引
视觉控制,配对色板颜色不一样
兴趣点
找到配对那片的喜悦
注意事项
1.找色板的动作慢
2.需要先散放色板
作品建议
美工区:三原色变变变
用滴管取三原色的颜料分别滴在吸收性强的纸上三个点,会发生彼此渗透,色彩发生变化的现象
班级名称
年龄 3-4
教师
日期
区域活动(区域)前数学-感官
活动名称
色板一
直接目的
视觉分辨颜色的不同
间接目的
1.发展幼儿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独立性、自信心
2.艺术领域的预备,培养幼儿色彩美感
活动准备
前经验预备
蒙台梭利教育法感官教育25项教学活动教案

3)引导幼儿取第二盒色板轻轻放在毯上。
4)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配对练习(按颜色配对)
1)取来第二盒板置于毯上。
2)取红、黄、蓝三种色板,请幼儿说出名称。
3)请幼儿独立为三种颜色进行配对:色板配对,色板字卡配对。
4)取橙色、紫色、绿色色板各 1 枚,请幼儿配对,提示方法同色板 I。
5)再依次取出粉红色、棕色、灰色、黑色、白色一一配对。
适用年龄:3~6 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第 9 页 共 37 页
间接目的:为颜色的对比及组合做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将卷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引导幼儿取色板 I 轻轻放在毯上。 4)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按颜色配对) ①示范拿色板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拿住色板的一头或拿两端以免褪色。 ②色板配对:教师先取红色色板置于地毯左上方,让幼儿从色板盒里将和红 板一样颜色的取出来,放在红板旁边。 ③序列名称练习:参照粉红塔、棕色梯,关键字“红色”“蓝色”“黄色” ④引导幼儿周围环境中找出和色板颜色的物品。 变化与延伸:变换方式排列 错误订正:依视觉进行订正 兴趣点:鲜艳的颜色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2.序列延伸-戴眼罩练习 3.序列延伸-归位练习 错误订正: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塔块用视觉订正 2.边与角的对齐用视觉订正, 兴趣点: 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 注意事项 :1.取大块棕色梯时,注意拿的方法。 2.变化方式的序列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蒙台梭利感官教案

蒙台梭利感官教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由拉席古夫人和蒙台梭利医生发起的一种尊重婴儿的观念体系,它主要强调通过触摸、感觉和味觉来儿童发展全面。
蒙台梭利儿童学习方式让小孩接触能够发育和刺激脑细胞,激发更厚实的大脑接受技能,刺激智力,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从而得到完美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1、尊重儿童的天性。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重视儿童的天性,认为儿童是智慧、自然和不可压迫的个体,因此应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培养,加强与他们交流。
2、环境的作用。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强调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学习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创造有利的自然环境,促进小孩教育活动积极、有效的开展。
3、活动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强调重视活动,认为身体上的涤肩膀,锻炼的肌肉、血液的循环,以及人的感官和精神上的发展都与活动有关,只有保持活动,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发展。
4、持续发育。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强调持续发育,认为儿童的身心素质都是不停发展的,他们不同年龄段的需要不尽一样,因此应当通过有效进行感官教育,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1、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以视觉、听觉、触摸、嗅觉、味觉为基础,培养幼儿的直觉和想像力,开发他们的思维和感知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熟悉周围的世界。
2、蒙台梭利感官教育能激发儿童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他们更快地完成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特长,以实现人生巅峰。
3、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着重教育孩子自我知识、情绪控制以及言谈举止,让他们在心理和心态上变得更青涩而自信,更快地表现出自我价值。
1、以婴儿为准。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以孩子的洞察力、感受力为主,以孩子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为核心,避免过度参与,振兴直觉力,使孩子处于自主和幸福的学习环境中。
2、重视安全性。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首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性,严格控制轻量设备和教学素材,确保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
3、注重个性化。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强调个性化,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会搭建不同的环境,让孩子感受不同的感官活动。
4、重视游戏的作用。
蒙氏教案(精选5篇

蒙氏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蒙台梭利教学法》第五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感官教育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触觉板的运用。
重点探讨触觉板的教学理念、操作方法以及其在儿童感官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触觉板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触觉识别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板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
教学重点:触觉板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在儿童感官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相关教材、教学PPT。
2. 学具:学生用触觉板、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触觉板,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触觉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触觉板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理念以及在儿童感官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触觉板展示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学习触觉板的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触觉板,进行观察、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交流操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板的基本操作方法2. 触觉板在儿童感官发展中的作用3. 学生观察、记录的要点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观察日记内容应包括触觉体验的描述、感受以及与触觉板操作的联系等。
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以触觉板为主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答案示例: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环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感官教育方法,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感官能力。
蒙氏幼儿园感官教案

蒙氏幼儿园感官教案前言蒙特梭利教育虽然早在上世纪初就兴起,但现在仍然深受家长的欢迎,是越来越流行的教育模式。
感官教育又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感官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视、听、触、味、嗅五个感官的刺激让儿童去感知周围的环境,从而认识和学习事物。
本篇教案主要介绍蒙氏幼儿园感官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和学习周围的事物。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儿童各种感官的刺激,让他们去感知周围的环境,产生对物体颜色、形状、大小、质感等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发儿童的观察力、集中力和注意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教室环境布置在教室里摆放各种简单而又容易识别的物品,如球、小车、图书、衣服等,通过选择各种有趣的物品让儿童进一步了解周围环境。
第二步:肢体运动活动让儿童通过体操、游戏等肢体运动活动,提高他们去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
还可以尝试采用一些立体模型类物品教学方法,让孩子通过手把手的操作感受到物品在空间中的大小、形状等特性。
第三步:视觉教育采用有趣的图片和色彩丰富的物品来进行视觉教育。
通过烘托出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品,让儿童逐渐认知它们,并开始学习掌握更高层次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第四步:听觉教育选择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和声音,让儿童辨识和区分音色,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听力锻炼。
第五步:味觉教育尝试通过食品教育让儿童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和文字描述。
从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第六步:嗅觉教育利用芳香环境给儿童提供空气的吸入让他们了解香气的区别和性质。
比如:花香、草香、土地的气味等。
教学效果通过考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后续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明显提高。
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事物,更加主动的去探索世界。
结尾蒙氏幼儿园感官教育一直以来都被公认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育方法,该教育方法侧重于孩子们各种感官的刺激,从而让他们从更加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和了解世界。
相信通过本篇教案的介绍,对蒙氏幼儿园感官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

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教案标题: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蒙特梭利感官区的概念和目的。
2. 掌握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设计和实施适合蒙特梭利感官区的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1. 蒙特梭利感官区的介绍和意义。
2. 感官区的材料和活动。
3. 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设计和实施感官区教学活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蒙特梭利感官区的概念和意义,解释感官区对儿童感官发展的重要性。
主体:2. 介绍感官区的材料和活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的教具。
3. 解释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自主选择、逐步难度增加、注意力集中等。
4. 展示感官区教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教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教学环境的准备等。
实践:5. 学生分组,设计并实施一个感官区教学活动。
6. 学生观察和记录其他组的教学活动,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总结:7. 总结蒙特梭利感官区教案的重点和要点。
8.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教学评估:9.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10.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评估他们对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具和材料。
2. 视频或图片展示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实际案例。
3. 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和资料。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感官区教学活动,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蒙特梭利感官区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姓名。
蒙台梭利感官教案

蒙台梭利感官教案科目:数学名称:砂数字板目的:培养幼儿认识0到9的数字,练习书写数字,是写前的预备。
教学准备:工作毯、0到9数字单板10块操作过程:一、取工作毯二、现在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砂数字板取工作材料,放在右下边;分别把数字1、2、3拿出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边,展示空盒。
把数字1拿出,放至工作毯中间,左手按住板,右手两指抚摸数字一次,并说1,这是数字1,沿边放在工作毯的左上方。
以此类推,找出数字2和3。
进行三阶段教学。
工作完毕,从哪拿的放回哪去。
收工作毯。
色板第一盒科目:感官名称:色板第一盒目的:培养幼儿分辨颜色并对颜色进行配对教学准备:工作毯、色板第一盒操作过程: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色板第一盒取工作毯,沿边铺放;取工作材料;打开工作盒,将盖子放于盒子的底部;两指捏色板白边,有序散放于右下角。
展示空盒后放于工作毯外。
按红、黄、蓝从左向右沿边摆放;依次取蓝、黄、红进行颜色配对;色板都配对好了,进行三阶段教学;取回空盒子放工作毯上,收色板,边收边说相应颜色。
工作完毕,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收工作毯。
粉红塔科目:感官名称:粉红塔目的:培养幼儿立方体的概念,积高时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准备:工作毯、粉红塔操作过程: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粉红塔;取工作材料,将最小的捧在手心,放在工作毯中间,第2、3、4个用三指捏,第5个开始四指捏。
按左右顺序摆放。
划指说两遍,粉红塔、粉红塔。
感知两遍;找出当中最大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找出当中最小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小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进行三阶段教学。
接下来我们依次找出当中最大的进行排序,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说,最大的,然后把它沿边放在左下角。
前三个要说最大的,第四个开始不用说了。
剩下两个时,要说“大的”、“小的”。
接下来我们进行检验,将最小的放在最大的旁边,然后用右手食指往左边抚摸。
我们将粉红塔垒高。
请问像什么?粉红塔还可以这样摆:平放。
请看这像什么?工作完毕,从哪拿的放回哪去。
蒙特梭利感官数学教学教案

数理教案Montessori感觉教育中的三种基本的操作是:1、配对(成对的配对)2、序列(排成顺序或阶段)3、分类(区别各种类)这些操作可协助孩子对数学的逻辑思考,(给孩子自由性)即从反复的感觉器官刺激中,培养孩子了解数量概念时必须具备的逻辑思考能力。
所谓的“名称练习”(三段式练习法)就是:1、第一阶段——名称与实物的一致辞(名称与量物一致)“这是1。
”2、第二阶段——找出与名称对等的实物(找出配合名称的量物)“那个是1?”。
3、第三阶段——记忆名称与实物(记忆名称与量物)“这是多少?”。
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特色a、以感觉教育作为算术教育的基础。
b、由数量计算着手。
c、重视数量、数字与数词三者之间的关系。
d、采用塞根的名称练习(三段式练习)。
e、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统一字体。
f、重视零的概念与十进法的演算。
g、一般将合成、分解的打打操作基准确定“10”。
h、“错误的订正”项目在算术教育中,以“验算”或“订正表(板)”的形式,来表示提示的功能。
i、在操作算术教具时,先掌握基本概念再朝[统合]的方向进行。
j、操作蒙台梭利教具遵循一定的流程。
数学的教材.教科概念图·最大公约数日常生活练习教学直接目的:进行数学学习前的认知和数理思维的基础练习,感知数理概念,养成利用一切学习工具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幼儿对事物的概念最大清晰化,引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独立的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反复实践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1、感官基础教育2、数前教育:序列、分类、对应、组合与分解3、数概念练习:10以内数与量的认识,几何图形4、10的合成5、百、千以内的数与量的认识6、运算7、平方、立方8、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课堂流程(60分钟)1、走线(帮助幼儿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养成上课的学习习惯),问好,同教师搬取工作桌,在桌边坐好,与教师同侧(5分钟)2、教师出示上次课的主教具,请幼儿逐个进行主操作和延伸操作的练习,复习上次课内容。
蒙氏感官课程设计

蒙氏感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感官教具的名称、功能及操作方法。
2. 学生能描述并解释感官教具在促进幼儿感官发展中的作用,如形状、颜色、质地、声音等。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适合幼儿感官发展的教学活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感官教具,并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调整教学难度。
2. 学生能够运用创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感官体验活动。
3. 学生能够评估幼儿在感官发展方面的进步,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认同感,认识到感官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2. 学生关爱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以耐心、细心和爱心对待幼儿的成长。
3. 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独立、自信、合作、创造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蒙氏感官教育实践课程,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幼儿教育专业大专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但对蒙氏教育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感官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
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反思,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教学设计的优化。
二、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原理:介绍感官教育的概念、目的、原则,分析感官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概述2. 感官教具的认识与操作:学习各类感官教具的名称、功能、使用方法及适用年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教具。
-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六章 感官教具的介绍与操作3. 感官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结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原理,设计适合幼儿的感官体验活动,并进行实践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七章 感官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4. 案例分析与教学评估:分析实际教学中感官教育的成功案例,学会评估幼儿在感官发展方面的进步,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蒙氏感官详细教案

蒙氏感官详细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蒙氏感官教育而设计的详细教案。
蒙氏感官教育是指通过感官刺激和实践经验,帮助儿童建立对世界的感官认知,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智力发展。
本教案将介绍蒙氏感官教育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法,并提供一些实践活动的示例。
理论基础蒙氏感官教育的理论基础是蒙台梭利对儿童心理和发展的研究。
她认为儿童在幼儿期特别容易通过感官经验来学习和发展。
因此,通过提供各种感官刺激的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的感官认知和智力发展。
教学目标1.帮助儿童通过感官体验认识世界,例如触摸、嗅觉、听觉等。
2.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培养他们对细节的敏感性。
3.通过感官刺激帮助儿童发展智力,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4.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实施方法1.设计感官刺激的环境:通过布置教室或活动区域,提供多样的感官刺激材料,例如感触板、嗅觉盒、声音盒等。
2.引导儿童进行感官体验:在感官刺激的环境中,引导儿童进行观察、摸索、嗅闻、听声等体验活动。
鼓励他们用感官来认识和描述物体。
3.组织感官活动:设计一系列的感官活动,例如触摸游戏、闻味比赛、听声辨认等,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4.提供丰富的感官材料:准备各种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例如绒布、纸张、塑料玩具等,让儿童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差异。
5.鼓励儿童自主探索: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和探索感官刺激材料。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观察和描述物体。
感官活动示例触摸游戏准备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儿童用手触摸并描述其感觉。
例如软绵绵的绒布、光滑的塑料玩具等。
引导儿童用词语描述物体的触感,例如柔软、光滑、粗糙等。
闻味辨认准备几种不同的气味物质,例如香水、柠檬皮等,让儿童在被蒙住眼睛的情况下闻味,并辨认出不同的气味。
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儿童培养嗅觉的敏感性和观察物体的能力。
听声辨认准备几种不同的声音源,例如钟表、流水声等,让儿童听声并辨认出不同的声音。
幼儿园蒙特梭利感官游戏教案

幼儿园蒙特梭利感官游戏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蒙特梭利感官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2. 培养幼儿的五官感官,提高幼儿感官的敏感度和协调能力;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4.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1. 大珠子探宝游戏教学目的:让幼儿通过视觉感官发现和触摸感官感受珠子的质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触觉敏感度和运动协调性。
游戏规则:老师放置大珠子基础,将小珠子藏回大珠子中,然后让幼儿通过手指感受大珠子内的小珠子,并将其取出,同时使用语言描述小珠子的特性。
教学方法:游戏行动2. 触摸贴图游戏教学目的:通过触摸感官让幼儿感受图案的形状、大小和质感,培养幼儿的触觉敏感度和手指协调性。
游戏规则:老师将各种不同形状的图案粘贴到盲人触摸用的盒子里,然后让幼儿通过手指感受盒子内的图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方法:游戏行动3. 听觉游戏教学目的:让幼儿通过听觉感官来识别声音,提高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游戏规则:老师播放不同的声音,例如车鸣笛、小动物叫声等,然后让幼儿听到声音后说出声音是什么。
教学方法:游戏行动4. 花果闻香游戏教学目的:通过嗅觉感官让幼儿品尝和感受不同种类的花果香味,培养幼儿的嗅觉敏感度和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老师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花果香味,如香蕉、苹果、草莓等,然后让幼儿闻香,猜测香味的种类并描述香味。
教学方法:游戏行动5. 味觉游戏教学目的:通过味觉感官让幼儿品尝不同味道的食物,培养幼儿的味觉敏感度和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老师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如鸡蛋、饼干、巧克力等,然后让幼儿品尝,猜测食物的种类并描述其味道。
教学方法:游戏行动评估与总结:1. 评估:根据表现情况进行口头评估。
2. 总结:总结每个游戏的目的、效果,强化幼儿对感官的认识、提高只识别能力的表达方式。
教学反思:通过蒙特梭利感官游戏的教学,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感受不同的事物,增加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适合4岁蒙台梭利感观教育教案

适合4岁蒙台梭利感观教育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自然之美——适合4岁蒙台梭利感观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4岁幼儿通过感官体验和探索,培养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理解。
2. 通过感官教育,促进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类和比较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自然材料:花朵、树叶、石头、贝壳、树枝等。
2. 相关图片和绘本: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的图片和绘本。
3. 感官教具:例如盲人字母板、闻味瓶、触摸盒等。
4. 幼儿园教室或户外环境。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自然环境:在教室或户外摆放自然材料,如花朵、树叶等,吸引幼儿的注意。
2. 展示图片和绘本:展示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的图片和绘本,引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
活动一:观察花朵的颜色和形状1. 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花朵,引导他们描述花朵的颜色和形状。
2. 引导幼儿触摸花朵的质地,感受花朵的柔软或粗糙。
3.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花朵的感受和喜好。
活动二:感知树叶的纹理和形状1. 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叶,引导他们描述树叶的纹理和形状。
2. 引导幼儿触摸树叶的表面,感受树叶的光滑或粗糙。
3.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树叶的感受和喜好。
活动三:听觉体验——倾听自然声音1. 带领幼儿到户外环境,让他们闭上眼睛,倾听自然界的声音。
2. 引导幼儿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如鸟鸣、风声等。
3.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声音的感受和喜好。
活动四:触摸盒游戏1. 准备一些感官教具,如触摸盒,里面放置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木头、布料、塑料等。
2. 让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盒内物品,猜测物品的材质。
3.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触摸盒内物品的感受和推测。
总结活动:1. 回顾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感知和表达经历。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感受。
3. 对幼儿的参与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继续开展其他自然主题的感官教育活动,如观察昆虫、闻味瓶游戏等。
蒙氏幼儿感官教育活动案例(简)

第二章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活动案例第一节视觉教育一、辨别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的视觉能力亚里士多德曾阐述到,不光是我们干活的时候,就是休闲的时候,我们也偏爱视觉,而不太喜爱运用其他感官。
其原因是,视觉让我们看清了各种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视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很大的作用,对成人来说,外界事物有60%-80%是通过眼睛来认识的。
对于幼儿来说,它的作用更大。
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是在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即已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当的生理基础。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视觉基本过程。
因此视觉的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就可以开始了。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年代,运用视觉的通讯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生在我们星球上(甚至包括太空)任何一个地方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卫星传送的图像很快地为人所见。
为此,对幼儿进行视觉教育,可以使他们将来面对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不至于手忙脚乱。
视觉教育的总目标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属性、颜色和用途的辨别、认同和区分。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蒙台梭利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具。
首先,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具有不同的“视觉感受维度”。
如,儿童通过对棕色梯、长棒、粉红塔的实际操作,可以学会从厚度、长度、体积三个维度来认识物体。
此外,可以将教具进行组合操作,加强幼儿对大小的辨别能力。
其次,关于颜色方面,要学习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度。
使用三组色板当教具。
再次,辨别形状的视觉教具,由于已有了辨别大小的知觉经验,再结合肌肉触觉,成为综合性教具。
视觉与肌肉触觉的结合,可以帮助儿童形成对形状的感知与记忆。
二、区别体积的视觉概念插座圆柱体组适应年龄:2.5-4岁准备材料:带座体的圆柱体4组((1)(2)(3)D):每组各由10个带圆柄的木制圆柱体和座体组成。
各组圆柱的高度和直径都符合相应的等差变化。
A组:直径不变(2.5cm),高度以0.5 cm的等差递减,由高到低分别为:5.5cm,5.0 cm,…,1.0 cm。
新编第五章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及案例分析

所谓的感官教育是经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触觉上的外界刺 激传讯给大脑讯息,再经由大脑传递给感官,使孩子产生知觉,发展 他的观念、思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感官教育包括了视觉教 育、嗅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以及触觉教育等五觉教育。
(一)孤立性 (二)错误控制 (三)美观 (四)序列性 (五)由简单到复杂 (六)尺寸
基本练习方法为:
1.配对
在插座圆柱体中,每一个圆柱有且仅有一个与之完全相合的圆穴,这 里的配对即“将圆柱插入圆穴”或“以圆穴找圆柱”的操作。
2.序列
四组圆柱体的高度、直径按一定规律具有渐次性变化的趋势。这里的 序列操作,即比较、辨别插座圆柱体的高度或(与)直径,依据顺序 确定阶段。
综合上述特性的应用,教育颜色、长度、面积、体积间的关系。其内 容则以二的三次方的倍数,二项式、三项式来教导分解与组合。
(二)触觉教育 1.皮肤觉 教育幼儿认识物的粗细、质感。 具体说明:使用的教具有触觉板,教育幼儿感觉粗、滑分级的不同。 布盒教育幼儿辩别布的种类、花纹和质感。 2.温度感觉 教导幼儿认识物的热温冷或冰。 具体说明:温觉瓶教导幼儿对热、温、冷水的辨别。温觉板,教育幼 儿物体本身给予的温、冰、凉等温度的差异。
3.教育物的形状
具体说明:
以几何图形并图橱教育幼儿认识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 四边形、多边形、不规则曲线。
以几何学立体组教幼儿认识基础几何学立体。如球体、椭圆体、蛋形 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角体、四角椎体、圆锥体、三角锥 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台梭利感官教案科目:数学名称:砂数字板目的:培养幼儿认识0到9的数字,练习书写数字,是写前的预备。
教学准备:工作毯、0到9数字单板10块操作过程:一、取工作毯二、现在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砂数字板取工作材料,放在右下边;分别把数字1、2、3拿出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边,展示空盒。
把数字1拿出,放至工作毯中间,左手按住板,右手两指抚摸数字一次,并说1,这是数字1,沿边放在工作毯的左上方。
以此类推,找出数字2和3。
进行三阶段教学。
工作完毕,从哪拿的放回哪去。
收工作毯。
色板第一盒科目:感官名称:色板第一盒目的:培养幼儿分辨颜色并对颜色进行配对教学准备:工作毯、色板第一盒操作过程: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色板第一盒取工作毯,沿边铺放;取工作材料;打开工作盒,将盖子放于盒子的底部;两指捏色板白边,有序散放于右下角。
展示空盒后放于工作毯外。
按红、黄、蓝从左向右沿边摆放;依次取蓝、黄、红进行颜色配对;色板都配对好了,进行三阶段教学;取回空盒子放工作毯上,收色板,边收边说相应颜色。
工作完毕,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收工作毯。
粉红塔科目:感官名称:粉红塔目的:培养幼儿立方体的概念,积高时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准备:工作毯、粉红塔操作过程: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粉红塔;取工作材料,将最小的捧在手心,放在工作毯中间,第2、3、4个用三指捏,第5个开始四指捏。
按左右顺序摆放。
划指说两遍,粉红塔、粉红塔。
感知两遍;找出当中最大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找出当中最小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小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进行三阶段教学。
接下来我们依次找出当中最大的进行排序,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说,最大的,然后把它沿边放在左下角。
前三个要说最大的,第四个开始不用说了。
剩下两个时,要说“大的”、“小的”。
接下来我们进行检验,将最小的放在最大的旁边,然后用右手食指往左边抚摸。
我们将粉红塔垒高。
请问像什么?粉红塔还可以这样摆:平放。
请看这像什么?工作完毕,从哪拿的放回哪去。
按从大到小还原。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比如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为进一步的数学和语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视觉教育视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的感觉,视觉教育即培养儿童形成辨别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等视觉能力的教育。
蒙台梭利设计了一套关于大小、形状、颜色的视觉区别的教具。
大小插座圆柱体组—高-低、粗-细、大-小粉红塔—大-小棕色梯—粗-细长棒—长-短彩色圆柱—和插座圆柱体同在教室里,幼儿可以在一张桌子上玩,并互相交换以增加多样性。
粉红塔、插座圆柱体组对3岁幼儿最有吸引力。
颜色色板—颜色的种类、明暗最初,蒙台梭利用3种鲜明的颜色,如将两套红、蓝、黄6块色板摆在幼儿面前的桌子上。
从中拿出一种颜色的色板,请幼儿从混杂的色板中找出与此相同的另一块。
把这两块并排摆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把6块色板成对地摆成两行。
游戏中,色板的数目可增加到8块或16块。
最后增加到64块。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发现,连3岁幼儿也能把64块的所有的颜色按层次摆出来。
在此之后,可以让儿童进行记忆颜色的练习。
形状几何图形嵌板—各种平面几何图形这些嵌板的构想源于伊塔,塞贡也用过。
蒙台梭利首先应用于缺陷儿童,进而经过创新应用于正常儿童。
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及三角形的组合其他二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三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二、触觉教育对幼儿各种触觉,如手接触的物品的皮肤觉、温度觉、重量觉、压觉等教育的教具包括:触觉触觉板—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布盒—布的种类与触觉温度觉温觉瓶—热的、暖的、温的、冷的温觉板—物体本身的温度压觉重量板—重-轻实体认识实体认识袋—触觉及肌肉感觉的同时配合,靠手的触觉来了解物体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蒙台梭利认为触觉和温度觉训练是紧密联系的,必须同时进行。
首先可以从洗手开始,请幼儿感觉水的温度,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其次让幼儿在触摸时闭上眼睛,告诉他们这样能更好地辨别感觉,并鼓励他们这样做,引导他们不借助视觉来区别触觉产生的变化。
幼儿学得快,并且乐于做这种练习。
温度觉训练使用一套金属带盖的容器,内盛有不同温度的水,容器带有一个温度计。
触摸容器的外面,就可以获得所要求的不同热度的感觉。
还可以让儿童把手和脚浸泡在冷、温、热水中。
关于压觉训练,蒙台梭利成功地运用了一些8×6×1/2cm的3种不同木质的小木板。
重量分别为24、18、12g,逐个相差6g。
木板表面涂有清漆,以免板面粗糙,并保留木质本色,这使儿童看到木板颜色就知道它们的不同重量。
当儿童闭上眼睛时,就需要纯粹靠压觉区分重量,而不是靠看颜色。
儿童对这种“猜测”表现出极大兴趣,并积极参与。
立体感觉通过触觉和肌肉感觉的帮助来识别物体。
以这种联合感觉为基础,蒙台梭利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惊人的教育效果。
她的第一套教材由福禄培尔砖块和立方体组成,请幼儿注意这两种物体的不同形状。
首先,请他们睁着眼睛,仔细准确地感触这些物体,并反复用言语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体各自特点上。
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借由触摸,把立方块放在右边,把小砖块放在左边。
最后,请孩子蒙住眼睛,再重复这种练习。
几乎所有幼儿都能做好这个练习,经过两三次后,他们就能够完全不出错误。
通过这个“游戏”能发展幼儿的注意力。
蒙台梭利曾经观察到一名3岁的女孩,对这个任务不仅不感到困难而且完成得很轻松,左右手都能灵活使用。
这种练习还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硬币、玩具兵和小球等小物体来进行,甚至还可以使用玉米粒、麦粒和稻粒。
不需要用眼睛看就能区别各种物体,这正符合“触觉是我们的另外一双眼睛”的心理理论。
三、听觉教育听觉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强弱、高低、种类的辨别能力。
声音的种类有无数种,难以制作特别的教具。
可对实际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或各种乐音进行分辨练习。
实际上,听力训练没有严格的教学法,蒙台梭利结合了德国和美国的聋哑人听觉训练材料,训练儿童集中注意力去区别别人说话声音的变化。
区别声音训练的目的是使幼儿习惯于区别轻微的噪音和正常的声音,使对噪音或杂乱的无间是非事情以厌烦。
这种练习具有训练美感的价值,也是培养实际纪委的有益方法。
众所周知,幼儿的叫嚷和摔打东西的噪音会破坏教室的秩序。
练习首先需要单独对幼儿进行训练,因为安静是绝对的条件。
其次,没有中间介质告诉幼儿听力是什么,也就是说应该是在反复和自己较劲中练习听力。
专门的教具包括音筒和音感钟。
四、味觉和嗅觉教育蒙台梭利请小朋友嗅新鲜的紫罗兰和茉莉花,然后蒙上他的眼睛,将一束紫罗兰凑到孩子的鼻子下让他猜出是哪种花。
为了区别花香的浓淡,花的给予量逐渐减少,最后只给一朵。
吃饭时可以训练味觉,道理同嗅觉训练一样。
还可以用舌头接触各种味道的溶液,苦、辣、酸、甜、咸都行。
练习结束后,可以让幼儿漱口。
教具包括味觉瓶和嗅觉筒,基本味道。
蒙氏感官教案吴莉教学对象:3-5岁幼儿教学日期:2012年12月12日教学目标:1、培养触觉的敏感度。
2、感受温度间的差异。
3、认识物品可传导不同的温度。
4、培养配对的概念。
5、认识各种质地不同的材料。
走线音乐名称:《秋日私语》走线方式: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琪琪蒙氏课堂,我是吴老师。
我是谁呀?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脚下,有一条红色的线,它叫“蒙氏线”。
跟老师一起说一遍:“蒙氏线”。
以后我们每天都会在蒙氏线上活动活动。
现在就请小朋友站在老师的身后,我们要开始走线了。
把手伸平,调整前后的距离,两个小朋友之间不要离得太近,也不要太远。
现在我们把手打开,保持身体平衡,,像小飞机一样??下面呀,我们把小手放在放在腰上,抬头,挺胸,好神气的小士兵呀。
.好的,小朋友们走得非常不错。
听一听,音乐的声音慢慢变小了,我们的走线结束了,请小朋友们按顺序坐下来吧。
静寂游戏活动准备:小白下楼梯活动过程:小白小白上楼梯,打开电视机,拔出小天线,电视不好看,关上电视机。
小白小白下楼梯,来到肯德基,汉堡呀汉堡,薯条呀薯条,可乐呀可乐,咕噜咕噜吃饱了!教具示范教具名称:温觉板教学准备:一个木箱内装有:大理石、木板、毛毡板、钢板各一对,眼罩一个。
教学过程: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温觉板。
工作要在工作毯上进行,取工作毯,铺工作毯,整理工作毯,取教具。
用托盘装教具,向学生介绍,这是“温觉板”。
跟老师一起说一遍:“温觉板”。
取一块毛毡,以整个手掌触摸后说:“这是毛毡,摸起来暖暖的。
请你来摸一摸!”请幼儿触摸后放在工作毯上。
取一块钢板触摸后说:“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
”请幼儿触摸。
取一块木板触摸后说:“这是木板,摸起来比较暖的。
”请幼儿触摸。
取一块大理石触摸后说:“这是大理石,摸起来比较凉的。
”请幼儿触摸。
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小朋友摸摸看,这是什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小朋友们真不错,一下就分出来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刚才小朋友的记忆力都很不错,都能分辨我们的教具,你把现在老师要看看我们的小朋友的反应能力了,请告诉我哪个是钢板?好,请告诉老师这是什么?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哦!请带上眼罩,我们要看是了。
请摸一摸这是什么,感觉怎么样?好了,请你摘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自由操作我的工作做完了,我把它放回教具柜,如果你喜欢这项工作,请自己去取。
收教具,送教具。
整理工作毯,送工作毯。
接下来,是小朋友们自由操作的时间,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具进行操作。
先到这边来领取工作毯,然后去教具柜前选取教具。
课程回顾好的,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的工作结束了,请大家整理好教具,把它放回原来的地方,下次再用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找到了!工作毯也要放回去哟。
对孩子这节课的表现,工作进行总结。
小朋友们想一想,吴老师今天带大家做了什么呀?大家的表现都非常的不错,操作教具的时候也很认真。
那今天我们的课程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主教:吴莉助教:教学主管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