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复习重点(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性质、任务、根本目的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任务:研究——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2)教学的全过程;
(3)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4)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根本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1)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
2)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3)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需要掌握的几个重要概念:
母语(Mother tongue)——从亲属角度,一般指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从国别角度,一般指外国语或者外族语。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人来到世界获得的第一种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是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或使用的其他语言。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正在学习力求掌握的语言。
汉语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1、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外语知识与技能
2、文化与交际:包括中国文化与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3、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
4、教学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与评估、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助材料和现
代教育技术运用
5、教师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二)第二语言教学包括:
(1)中国人学外语;
(2)少数民族学汉语;
(3)少数民族学外语;
(4)外国人学中文
(三)“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别
(1)目的不同:语言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不是讲授语言学知识。
(2)教学内容
A. 学习语言四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规则,保证正确性。
B. 学习语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使用规则——语用规则,以保证语言的得体性。
C. 学习言语技能:听、说、读、写。
D. 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和语言使用相关的文化要素。
(3)教学原则:语言教学应生动、有条理,理论联系实际。
(4)教学方法:语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教师适当总结、归纳规则。
(5)教学技巧:注重与忽略的问题。
(四)语言教学的教学原则
(1)正确处理言语要素的传授与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关系: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2)正确处理语言的形式结构教学与语义结构教学的关系:语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原则。
(3)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语言知识与言语要素的关系: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4)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加强重复,螺旋式提高的原则。
(5)强化学习环境: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6)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1、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
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实现频率。
2、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
A.语言学能力: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听说读写
B.社会语言学能力:功能、场合、社会地位、性别、身份、心理因素、行为语言、语体
C.话语能力:即连贯的话
D.交际策略:解释、迂回、改正、重复、忧郁、回避、猜测、语体转换、代码转换
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属于语言的范畴。
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
语用规则:语言的使用规则,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谈话的内容、言语的语音形式、词、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进行选择的规则。
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语言知识
2. 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属于言语范畴。
语言交际能力=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
言语技能:听说读写的技能
3. 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关系
二.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1)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ª60年代初)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
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2)巩固和发展阶段(60年代初—60年代中)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
(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3)恢复阶段(70年代初—70年代后期)
1972年10月,北语恢复,1973年秋开始接受留学生。
4)蓬勃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今)
1987年7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0世纪70’s下半期是对外汉语教学确立学科时期。
⏹学历教育:
本科:1975年,北语试办四年制“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为对象);
1983招收对外汉语专业
硕士:1986年,北语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外国硕士研究生;
1997年,北语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
博士:1997 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
刊物
1979年9月,《汉语教学与研究》在北语正式出版。
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季刊。(96年选择)
师资
1983年,北语首先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
1986年,北语、北大开始招研究生。
1997年,北语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教学论”(后改为“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以及获准建立全国第一个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博士学位点。
(2)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
1)初创阶段(50年代初—60年代初)
1958年,正式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
(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2)改进阶段(60 年代初—70 年代)
⏹1977 年《汉语课本》首先引入了句型教学。
3)探索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