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课件

凡是存在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成分.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某些酶、激素、抗体、递质、血浆蛋白等. 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一切只存在于细胞内的成分:血红蛋白、胞内酶、载体等.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道、囊腔、液体: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以及尿液、唾液、汗液、消化液、泪液等.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 内环境与稳态
高等动物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那么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他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血浆
稳态
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血浆的pH:7.35~7.45; 体液温度在37.5℃左右, 血浆渗透压在37 ℃时约770kPa
细胞对内环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pH、一定的渗透压,总之一定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细胞的代谢活动又会使内环境理化性质时刻发生改变,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呢?下面以内环境的PH值为例来说明:
组织水肿及产生的原因:
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者是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组织间水分过多引起. 原因: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到毛细淋巴管, 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 内环境与稳态
高等动物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那么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他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血浆
稳态
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血浆的pH:7.35~7.45; 体液温度在37.5℃左右, 血浆渗透压在37 ℃时约770kPa
细胞对内环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pH、一定的渗透压,总之一定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细胞的代谢活动又会使内环境理化性质时刻发生改变,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呢?下面以内环境的PH值为例来说明:
组织水肿及产生的原因:
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者是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组织间水分过多引起. 原因: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到毛细淋巴管, 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课件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1.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经过消化直接 被吸收。
2.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 和蛋白质,经过消化系统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 基酸后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 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 入组织液和淋巴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一般组织 组织细胞
淋巴管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细胞外 液是细 胞直接 生活的 环境
相同点
都属于细胞 外液,共同 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 的化学成分 相同。组织 液和淋巴的 化学成分最 相近。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毛细血管 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 壁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可能 起什么作用?
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4. HCO3- HPO42- 可能起什么作用?
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血浆中的葡萄糖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分解为葡萄糖,经 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 全身各处。
脂质
蛋白质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成分 水 血清白蛋白 血清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氨基酸氮 尿素氮 其他非蛋白氮 葡萄糖 乳酸
各种脂肪酸
脂肪
含 量(%) 90.7 4.4 2.1 0.4 0.005 0.012 0.025 0.08 0.025 0.38 0.14
无机盐离子
脂质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1.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经过消化直接 被吸收。
2.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 和蛋白质,经过消化系统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 基酸后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 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 入组织液和淋巴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一般组织 组织细胞
淋巴管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细胞外 液是细 胞直接 生活的 环境
相同点
都属于细胞 外液,共同 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 的化学成分 相同。组织 液和淋巴的 化学成分最 相近。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毛细血管 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 壁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可能 起什么作用?
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4. HCO3- HPO42- 可能起什么作用?
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血浆中的葡萄糖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分解为葡萄糖,经 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 全身各处。
脂质
蛋白质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成分 水 血清白蛋白 血清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氨基酸氮 尿素氮 其他非蛋白氮 葡萄糖 乳酸
各种脂肪酸
脂肪
含 量(%) 90.7 4.4 2.1 0.4 0.005 0.012 0.025 0.08 0.025 0.38 0.14
无机盐离子
脂质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共26张PPT)

,对
D.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3解)析直】1接.细参胞与外内液环包境括的血系浆统、有淋四巴个、;组织液,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作用;
②表示用2.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考点七 五
1.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共同维 持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
②表示用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
考点三
1.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的。高等动物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体情 况如下:
细胞生活的环境
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中的渗透压主要与
细胞 外液 理化 特性
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血浆pH为7.35~7.45(血浆中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温度: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与汗腺等活动有
关)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 的媒介
2.
内环境的概念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来的。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
延,都是专用名词。需要注意的是:(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PPT课件

❖(2)酸碱度
❖血浆pH=7.35~7.45 ❖HCO3-、HPO4- 等离子维持pH的稳定
❖(3)温度:
❖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
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 血浆量增加
B
• B 组织液增加
• C 组织液减少
• D 淋巴减少
右图所示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浆 淋巴
• 1.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
之间关系的是( D )
•
2.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至少经过几层磷脂 分子?( B ) A.2层 B.4层 C.6层 D.0层
3.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 ) A.碳酸氢盐的形成 B.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麦芽糖的水解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下列不正确的是(
)
A.C和B的成分最相近
B.可在图中D处找到血红蛋白、
A
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C.图中02浓度A>B>D D.当D的渗透压过低,会使B的含 量增加
C
B D
•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 途径是 ( C)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胰__岛__素___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 血液中__葡__萄__糖__浓度升高,导致__糖__尿____病的发生。
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③代谢废物: CO2、尿素等。
❖血浆pH=7.35~7.45 ❖HCO3-、HPO4- 等离子维持pH的稳定
❖(3)温度:
❖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
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 血浆量增加
B
• B 组织液增加
• C 组织液减少
• D 淋巴减少
右图所示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浆 淋巴
• 1.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
之间关系的是( D )
•
2.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至少经过几层磷脂 分子?( B ) A.2层 B.4层 C.6层 D.0层
3.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 ) A.碳酸氢盐的形成 B.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麦芽糖的水解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下列不正确的是(
)
A.C和B的成分最相近
B.可在图中D处找到血红蛋白、
A
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C.图中02浓度A>B>D D.当D的渗透压过低,会使B的含 量增加
C
B D
•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 途径是 ( C)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胰__岛__素___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 血液中__葡__萄__糖__浓度升高,导致__糖__尿____病的发生。
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③代谢废物: CO2、尿素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48张)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 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这些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 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围很 小,这是为什么?
▪ 解释: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_缓__冲____作
用的物质——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
H2CO3/NaHCO3
例6: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
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A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例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
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D
B.B. H2O2酶、抗体、激素、H2O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 Na+、葡萄糖、氨基酸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 碱度
2、体内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样吗? ▪ 血细胞- 血浆 ▪ 组织细胞- 组织液 ▪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淋巴液 ▪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液、组织液 ▪ 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 组织液
例1: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
例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内
D
B.牛奶被饮入胃中
_消__化__系统、_循___环__系统、_呼__吸__系统、_泌__尿__系统
营养物质
外界环境
_内__环__境___
营养物质
细胞
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源自_内__环__境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例4: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
一种? A间接交换
B直接交换
C
C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例8. 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
▪ 解释: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_缓__冲____作
用的物质——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
H2CO3/NaHCO3
例6: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
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A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例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
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D
B.B. H2O2酶、抗体、激素、H2O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 Na+、葡萄糖、氨基酸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 碱度
2、体内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样吗? ▪ 血细胞- 血浆 ▪ 组织细胞- 组织液 ▪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淋巴液 ▪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液、组织液 ▪ 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 组织液
例1: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
例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内
D
B.牛奶被饮入胃中
_消__化__系统、_循___环__系统、_呼__吸__系统、_泌__尿__系统
营养物质
外界环境
_内__环__境___
营养物质
细胞
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源自_内__环__境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例4: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
一种? A间接交换
B直接交换
C
C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例8. 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PPT

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和含量的异同点: (1)相同点:三者的____成__分____、含量相近。 (2)最主要差别:血浆中的___蛋__白__质___含量较多,组织液和 淋巴的则很少。
3.细胞外液的本质:一种____盐__溶__液____,类似于海水。这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C.①③
名师点拨:根据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壁细
胞内邻血浆,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毛细淋
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答案:C
【变式训练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解析]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管道跟外界环境直接相 通,都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1)变化的原因:
溶质微粒的数量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
越多
越大
越高
越少 (2)决定因素:
越小
越低
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②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 (3)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主要由 HCO- 3 、HPO24-、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 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 体液的酸碱平衡。
[探究与学习] 与内环境物质交换关系最密切的四大系统 是( )
A.消化、呼吸、神经、内分泌 B.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C.循环、泌尿、消化、神经 D.呼吸、内分泌、循环、运动 [答案]B
内环境中的细胞及内环境成分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外 界
食物 消化系统
血浆
细
环
循
境 O2 中
呼吸系统
环 系
的 CO2
统
组织液
胞
内
液
物 质
废物
泌尿系统 皮肤
淋巴
稳态
• 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 稳态
练习:
• 1.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listening,you can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ection and this courseware can be downloaded and edited freely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CO3-——→2NaHCO3 肾脏排出
• 3)温度
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适宜酶的 活性的温度。
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质微粒的数目。微粒数目越多,即溶液浓 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 越高。 • 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与人体健康
组织水肿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 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减少
②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③毛细淋巴管受阻 ④过敏反应
感恩的心
平稳而富饶 我生活在你温暖的怀抱 是你 为我平添物质和能量 是你 吸纳我无尽的烦恼 是你 默默地搭起流通之桥 没有你—— 内环境 我—— 一个小小的细胞 生命会怎样飘摇。。。。。。
血细胞
讨论
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体液与内环境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中有多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对。如H2CO3/NaHCO3、 NaH2PO4/NaHPO4等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HCO3——→NaL +H2CO3
H2CO3——→H2O+CO2
呼吸运动排出
• 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 • 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
液体
2、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 联系
水分,一切能透过细胞膜的物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水分,一切能透过 毛细淋巴管的物质
水分,一切 能透过毛细 血管的物质
淋巴
锁骨下静脉
血浆
3.细胞外液的成分:
• 1.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
• 6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 织水肿,其原因(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7下列疾病中不是由人体内环境中某些成分发 生了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A 骨软化病
B 骨化不全的佝偻病
• C 白化病
D 肌无力
课件下载后可自由编辑,使用上如有不理 解之处可根据本节内容进行提问
B
• B 组织液增加
• C 组织液减少
• D 淋巴减少
• 4.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
目的主要是
• A 供给全面营养
C
• B 供能
•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 D 供给水
• 5内环境中不含
()
A 胰岛素、氨基酸、尿素
B 酶、甘油、维生素
C 麦芽糖、淀粉、乳糖
D 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
2、细胞内液包括: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核液等
3、体液之间的含量关系:细胞内液> 组织液>血 浆 > 淋巴
4、不属于体液的液体:消化液、泪液、汗液、 尿液等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一)渗透压 (二)酸碱度 (三) 温度: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力。 •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
体是:
C
• A 血液
• B 血清
• C 淋巴
• D 原尿
• 2.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A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C
• B 牛奶喝进胃中
• C 注射胰岛素
•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
造成局部
• A 血浆量增加
• 2.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 3.各种无机离子,其中以Na+,Cl -,K+,Ca2+,HCO3-和HPO42-的量较多
• 4.有机化合物,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 核苷酸、维生素等。
• 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 6.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拓展
1、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许多离子 化合物。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外液存 在于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