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法》第八章第二节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刑事法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刑事法律制度
(1)犯罪的主体
C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 对 无
已满14周岁,
不满16周岁的人
刑事责任能力
只对犯——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刑事法律制度
(2)犯罪的主观方面
刑事法律制度
(一)犯罪的概述
犯罪的概念
犯罪是指具有
社会危害性、刑事
违法性、应受刑罚 处罚的行为。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刑事法律制度
(一)犯罪的概述 1 犯罪的构成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 刑法规定的由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诸要件组成的具有特定 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性的有机 整体。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刑事法律制度
(一)犯罪的概述
3 故意犯罪的形态 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 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 既遂。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刑事法律制度
3 故意犯罪的形态:犯罪的预备 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 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 刑罚的量裁-减 刑
减刑是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 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 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 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2 刑罚的量裁-假 释
假释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 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能认真遵 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有条件地将其提前释 放的一种刑罚制度。
2015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
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 拒不退出的行为。
通信自由权
讨论:偷看他们手机内的信息算不算 干涉他人通信自由侵犯他人权利?
通信自由包括通信秘密,指公民通过书信、电报、传真、
电话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
休息权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 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 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 定。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 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 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 超过三十六小时。
涉的自由。 宪法第40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 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
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财产权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 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 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 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
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
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 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 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
2020年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2020年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根据本阶级意志,通过国家立法程序制定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民法B.刑法(正确答案)C.行政法D.刑事诉讼法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A.一年B.二年C.三年(正确答案)D.四年3.()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A.犯罪主观方面B.犯罪构成(正确答案)C.犯罪客观方面D.犯罪客体4.()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
A.盗窃分子盗窃的电视机B.犯罪行为(正确答案)C.自然人D.单位5.已满()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完全刑事责任。
A.十四周岁B.十六周岁(正确答案)C.十八周岁D.二十周岁6.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或者减轻处罚。
A.从重B.从轻(正确答案)C.免除D.酌情7.已满()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五十周岁B.六十周岁C.七十周岁D.七十五周岁(正确答案)8.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应当B.可以(正确答案)C.必定D.根据犯罪情节9.犯罪的故意是指犯罪主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A.设想B.明知(正确答案)C.不知道D.猜测10.对于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
A.造成重大损失的B.情节严重的C.刑法中有明确规定的(正确答案)D.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11.()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A.正当防卫B.意外事件C.紧急避险(正确答案)D.犯罪12 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思修与法律10
3.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三权分立制度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的政治制
度。其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 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并保持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的关系。 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 因为:其一,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其二, 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其三,不符合我 国国家政权性质。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 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这一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6.社会经济权
主要包括:
(1)财产权。
(2)劳动权。
(3)休息权。 (4)物质帮助权。 7.文化教育权 8.特定主体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等等。
制定了4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 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1982年宪法是 我国现行宪法,共4章,138条。现行宪法制定 以来,一共进行过4次修改 2004年3月14日,第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修正案》,通过了14条宪法修正案。(所以, 宪法修正案现共有31条。) 4、第四次修宪的特点和主要内容。(1)第四次 修宪主要表现出以下四大特点: A 全面反映出 党的十六大理论创新的成果。B是1982年以来历 次修宪中幅度最大的一次。C 反映出与国际接轨 的导向,如将“戒严”改为“紧急状态”。D 使 宪法本身更加完善,如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 正式国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国体是( A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也是中国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人财产的重要法律——( D )。
A《民法通则》B《经济合同法》C《民法典》D《物权法》3.下列有关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代理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B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C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D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4.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 )。
A类推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罪刑相适应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5.以下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的是( B )。
A 10岁小学生创作一副美丽的图画B 8岁的小学生购买笔记本电脑一台C 5岁的儿童获得奖励D 12岁中学生购买课本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 B )。
A一年B两年C四年D二十年7.如果立遗嘱人先后立了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应以( D )为主。
A自书遗嘱B代书遗嘱C录音遗嘱D最后一份遗嘱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监督权利的是( C )。
A通信自由B受教育权利C批评建议权D宗教信仰自由9.权利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称为( C )。
A所有权B专利权C著作权D商标权10.作家甲于2001年2月创作完成一部小说,4月与出版社协商出版事宜,5月出版社同意出版,7月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甲取得该小说著作权的时间应是( D )。
A7月B5月C4月D2月11.大学生某甲因期末考试作弊被学校勒令退学,某甲不服,以学校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该争议之法律关系性质为( B )。
A民事法律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C社会关系D管理法律关系12.某甲进行赌博活动,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处以罚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重点复习资料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P12-35理想: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多样性与共同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具有4个特点:①现实性②科学性③崇高性④健全性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根据人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将理想信念大体划分为四个类型:生活领域、职业领域、道德领域、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2、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①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②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P36—58什么是爱国主义?答: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3、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4、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维互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华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大学生应履行的爱国义务1、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2、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P59-8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思政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政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2--2013学年)课程的英文名称: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总学时: 48学时学分: 3学分适用对象:全校大学一年级本科学生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导、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一门公共理论课基础学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的教育目标是:1、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2、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做忠诚的爱国者。
3、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生、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人生价值观。
4、帮助学生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切实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本课程中的主线作用;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及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对我国的重要法律制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深刻理解法律在国家、社会、个人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做积极的斗争,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能简单地运用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内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中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时:8学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一个人才,除了具备专业技能,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内心境界,同时,他还必须具备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武器处理相关事项的素质。
而法律素质的高低,正是你们大学生能否成功地融入社会,得到国家、社会、他人认可的关键一环。
试想一下,一个法盲,或一个知法犯法的大学生,怎么能成为一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怎么能使自己不断地走向幸福、成功呢?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如果自身是法盲或知法犯法,这对国家、社会、他人、自己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违法犯罪,如刘海洋、马加爵等,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锒铛入狱甚至被国家正法的也大有人在,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学生不重视自己的法律修养,到头来只能是害人害己。
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技术的使用是有益还是有害的,关键在于掌握技术的人。
所以,同学们,自觉地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是摆在你们面前一条正确的道路。
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案例】齐玉苓即齐玉玲,与陈晓琪同为山东滕州八中学生。
在1990年中考中,齐玉苓被山东济宁商业学校录取,陈晓琪预考被淘汰。
但陈晓琪在其父陈克政(村党支部书记)的策划下,领取山东济宁商业学校给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并以“齐玉玲”名义入读济宁商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银行山东滕州支行工作。
第八章刑法
本案的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
自己的行为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 有的心理态度。
这四种情况下,甲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1.某甲上山合法打猎,发现猎物旁边站着他的仇人,随开 枪将其仇人打死 2.假设甲发现猎物旁边站着一个陌生人,该人离猎物非常 近,甲知道自己枪法不行,如果开枪有可能将该人打死, 但他想,“管他呢,打死了活该!”随开枪打猎,结果 将该人打死 3.假设甲发现猎物旁边站着一个陌生人,该人离猎物非常 近,甲觉得如果开枪有可能将该人打死,但甲又认为自 己的枪法很好,随开枪射击,结果将该人打死 4.假设甲没有发现猎物旁边站着的一个人,开枪打猎后将 该人打死
犯罪主观方面
直 接 接 故 故 意 意
1.某甲上山合法打猎,发现 2.假设甲发现猎物旁边站着 猎物旁边站着他的仇人,随 3.假设甲发现猎物旁边站着 一个陌生人,该人离猎物非 开枪将其仇人打死 4.假设甲没有发现猎物旁边 一个陌生人,该人离猎物非 常近,甲知道自己枪法不行, 站着的一个人,开枪打猎后 常近,甲觉得如果开枪有可 如果开枪有可能将该人打死, 将该人打死 能将该人打死,但甲又认为 但他想,“管他呢,打死了 自己的枪法很好,随开枪射 活该!”随开枪打猎,结果 击,结果将该人打死 将该人打死
(二)犯罪的概述
4、故意犯罪形态 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 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 犯罪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 中止与犯罪既遂。
案例一:
2004年6月7日中午,王强、罗强、王守洪共 谋抢劫出租车。为此,三人共同准备锯齿刀、 手术刀、剪刀、尼龙绳、不干胶带等作案工具, 于当晚携带上述工具拦乘一辆出租车,意欲抢 劫。在车上,他们说要去西门车站和九眼桥, 引起了司机钟某某的怀疑。钟将车开至一出租 车检查站,将可疑情况报告了公安人员。公安 人员立即将三人捕获。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核心考点笔记自考重点资料
3706 - 370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样本样本 完整版17页 笔记依据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刘瑞复、李毅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笔记依据目录笔记依据目录 绪论绪论第一章第一章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一节第一节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第二节第二节 科学的理想信念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三节第三节 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二章第二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第一节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节第二节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第三节 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第三章第三章 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第一节第一节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第二节第二节 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第三节第三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四节第四节 协调人生道路上若干关系第四章第四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及其发展道德及其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第四节第四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涵养良好品德 第一节第一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二节第二节 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节第三节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 第四节第四节 遵守家庭美德遵守家庭美德 第五节第五节 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第六章第六章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第一节第一节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第二节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三节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和国家安全意识第七章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法学基本知识法学基本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 第三节第三节 法律运行法律运行第八章第八章 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结束语结束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考技巧对该科考试的预测与分析: 每章每节都会有考题。
国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一答案
国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一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一:绪论一、单选题1.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下列关于“新时代”的论述不正确的是(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已经实现)。
2.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以、、为根本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3.下列关于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法最恰当的是(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二、判断题1.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错)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析:绪论中(二)社会主义就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教材3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荣辱观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第八章 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B.法人成立的条件(多选题P236倒数第九排)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 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负责; • 公司以所拥有的财产为限对外承担责任
(三)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
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 行为。
江景的房屋的张某。何某的行为违背了哪项民
法原则( C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公平原则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民法
案例
•
3. 最集中反映民法本质特征的基本
• 原则是(D )
A.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原则 C.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原则 D.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1、行政法P222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 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它一方面要规范和约束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 和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正当权益; 另一方面也要规范和约束公民、法人和其他 组织的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多选题P222) 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 程序正当 原则
方未能达成一致。一日,何某见张某患病无力,迫
使张某在准备好的合同上签字。何某的行为违背了
哪项民法原则( A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公平原则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民法
案例
•
2. 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江景的别墅,当
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别墅不能再眺
望江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
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总结_Microsoft_Word_文档
思政法律部分总结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节:领会社法精神一.法律的基本常识(一)法的起源1.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分别是氏族和习惯2.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经济根源:生产工具改进,提高生产力,是社会出现物质剩余,促进分配;(2)阶级根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对立3.总之,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二)法律的特征和本质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制定法律的方式:制定和认可)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律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即经济决定法,决定法的性质4.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三)法律的基本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应有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四)法律的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五)我国社法的本质1.体现意志:我国社法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2.实质内容: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3.社会作用:是中特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二.我国社法体系(一)七个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二)三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律(三)法律简介1.实体法1)宪法:国家根本大法,“母法”;规定权利,权力,义务2)刑法: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3)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即人,物,债4)行政法:调整行政活动5)经济法: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6)社会法: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2.程序法诉讼程序法:1)民事诉讼法:民告民2)刑事诉讼法:官告民3)行政诉讼法:民告官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三.我国社法的运行1.法律制定:1)地位:起始性与关键性环节2)层次:①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法律②国务院及各部门: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③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法规3)程序: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国家主席)2.法律遵守:1)依法办事:①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②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2)在法律运行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3)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主体3.法律执行:1)狭义:行政法规,这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 2)执行主体: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②各类政府中享有行政权的下属行政机构4.法律适用:1)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2)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1997年将“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二)明确“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法制是国家法律和制度的简称,它与国家相伴而生,有国就有法;而法治是指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与民主政治相伴而生,由国家、法制不一定有法治(三)内容:1.法律至上,权力在法律之下;2.法律公开;3.依法行政;4.司法独立;5.保障权利和自由;6.实行正当程序(四)主要任务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加快建设法治政府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5.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6.培植新型的社法文化第二节:树立社法观念一.民主法制观念(一)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属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课件
教学内容
(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 导原则;人民民主原则;保障公民权利;法制 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教学内容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的多党 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思考
王某(12岁)与邻居宋某(19岁)向来 很好。宋某很喜欢王某的电子琴(价值800 余元),遂提出用自己过年得到的200元压 岁钱买王的琴,王正没钱玩游戏机,于是二 人顺利成交。两天后,王父发现此事,要求 宋某还琴。 问:1.王父的主张是否有法律依据?
• 行政公务行为——是指 行政公务人员代表行政 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和履 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
授 权 A B 管理
家
C
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或被 授权的组织
行政相对人
其他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 公民 外国人或组织 等等 行政立法行为 行政解释行为 行政措施制定与 发布行为等 行政许可 行政征收与征用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措施等
居 宅 建 土 住 基 设 地 权 地 用 承 使 地 包 等 用 使 经 权 用 营 权 权
债的定义——
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 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 生的特定权利义务关系
债的法 律系 的内容
债权人享有的权利: 债 权—— 请求权;受领权
债 务——
应债权人的请求为一定 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合同之债)
教学内容
《思与法》第八章第二节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刑事法律制度
3. 故意犯罪的形态
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 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下来的 各种犯罪状态,
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与犯罪既遂。
刑事法律制度
3 故意犯罪的形态:犯罪的预备
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 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问题: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 当?
评析: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 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 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 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 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 或者免除处罚”。由于正当防卫是受到不法侵害的条件下实 施的行为,因此这一行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正当 防卫必须有不法侵害的行为的发生;(2)正当防卫必须是对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3)正当防卫必须是对不法侵害的本 人实行;(4)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四个条件缺 一不可,否则就不能认为是正当防卫。张一开始受到王的不 法侵害,用酒瓶子将王打倒,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但是,他 在王受伤倒下,已无力还手,对本身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能 力已丧失,行为已终止的情况下,又向王砍一刀,造成其死 亡。这就违背了正当防卫的规定,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 度,属于防卫过当。对于防卫过当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应当 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事法律制度
(2)犯罪的主观方面
直接故意 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主观上的过 错
刑事法律制度
〔案例〕乙自愿喝毒酒案(犯罪的主观方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三、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第四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和作用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作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足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二、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三、爱国主义与增强国防观念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四节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巨大力量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二、人生目的与人生观三、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二、端正人生态度第三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四节正确对待人生环境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二、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三、道德建设中错误思潮评析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二、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一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三、职业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第二节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一、择业与创业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三、在实践中锻炼,在奋斗中成才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一、爱情与人生二、婚姻与家庭三、家庭美德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二、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二、我国的国家制度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四、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二节我国实体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第四节知识产权法一、著作权法二、专利法三、商标法三、知识产权的保护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析:绪论中(二)社会主义就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教材3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荣辱观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其中,信念是指A.人们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分析:理想信念含义问题在第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其作用》中有详细介绍;13页参考答案:D.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与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分析: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其作用》理想信念的四种类型。
要求掌握每种类型的包含的内容。
17页参考答案: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4.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
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
刑法2016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刑事法律制度
(1)犯罪的主体
C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对无 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周岁, 不满16周岁的人
只对犯——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刑事法律制度
(2)犯罪的主观方面
我国刑事法律制度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1997年3月14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法》在第3条、第4条、第5条中 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三项基本原则,即罪 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 律。。
a.罪刑法定原则
我国刑法第3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 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1、犯罪主体:
王某自然人,年龄已过18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 任年龄人,并且能够独立经营商店说明精神正常, 对自己行为有辨认和控制能力, 是完全刑事责任 能力人。
2、犯罪主观方面:
王某因为刘某经常偷自家香肠劝阻无效而怨恨对 方,具有犯罪动机;香肠是食品,而王某明知将毒 药放入食品中,会发生毒死人的结果,他还把它 挂在刘某经常偷吃的地方,心想,“你不偷就没 事儿,再偷你就死。”主观上具有放任犯罪结果 发生的故意。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刑事法律制度
主观方面
犯罪主体 什么人 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
犯罪构成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客观方面 实 施 了 什 么 行 为
犯罪客体 造 成 什 么 危 害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法律制度
(1)犯罪的主体
A.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刑事 责任能力
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有辨认 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
刑事法律制度
(1)犯罪的主体
B.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无刑事 责任能力
不满14周岁的人
刑事法律制度
2. 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在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内容 一、行政法 二、民事法律制度 三、经济法律制度 四、刑事法律度
重点
☆ ☆ ☆
难点
⊙ ⊙ ⊙
7学 时 1 3 1 2
刑事法律制度
四、刑事法律制度
内容 (一)犯罪概述 (二)刑罚制度 (三)犯罪种类
合计
重点 难点 ☆⊙ ⊙ ⊙
2学时 50分钟 30分钟 10分钟 90分钟
〔讨论〕以揭发别人隐私索取
钱财是否构成犯罪?
案例:高某与韩某系同厂工人。一天,高 某到韩所在车间办事,发现韩正与一女工 拥抱接吻,遂转身欲走。韩某怕事情暴露, 便求高保密。高趁机说:“行,你要给我 五百元钱,否则别怪我不讲义气。”韩无 奈只好同意。第二天将五百元钱交给了高 某。请问高某之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刑事法律制度
1. 犯罪的构成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 刑法规定的由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诸要件组成的具有 特定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性 的有机整体。
刑事法律制度
主体
犯罪 犯罪
客 体
犯罪
犯罪
客 观 方
面
主观方面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刑事法律制度
主观方面
犯罪主体 什么人 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
犯罪构成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刑事法律制度
犯罪行为在犯罪构成中出于核心地位
如侵犯财产罪 抢夺
盗窃 罪
A.以隐秘、秘密罪的方式进行窃取公共、他人的财物
B.乘人不备,公开抢夺 抢劫 C.以暴力胁迫或诈罪其骗他方法实罪施的非法占敲诈有勒索
D.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欺骗方法 罪
E.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采取威胁、恫吓的 方法非法索取财物
(2)罪刑相当原则(即重罪重罚,轻罪轻 罚,无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即任何人犯 罪,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不得有任何 超越法律的特权)。
刑事法律制度
(二)犯罪概述
犯罪是指具有 社会危害性、刑事 违法性、应受刑罚 处罚的行为。
贝卡里亚(1738~ 1794) 意大利法学 家。刑事古典学派 创始人。出身于米 兰没落贵族家庭,青 年时代参加北意大 利百科全书派的激 进青年组织。1764 年因写《论犯罪和 刑罚》一书而名闻 全欧,该书出版后即 被译成多种文字。
经法定程序鉴定,不 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 精神病人
刑事法律制度
(1)犯罪的主体
C.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对无 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周岁, 不满16周岁的人
只对犯了——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 毒罪承担刑事责任。
刑事法律制度
(2)犯罪的主观方面
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危害 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它 包括罪过(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等几种因素。
刑事法律制度
(一)刑法的概念和原则1源自刑法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刑法典和单行刑事法律非刑法规范 性文件中的刑事规范。 狭义:是指规定犯罪和刑罚的一般原则和具体 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刑法典。
刑事法律制度
2.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 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事法律制度
(2)犯罪的主观方面
直接故意 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主观上的过 错
刑事法律制度
〔案例〕乙自愿喝毒酒案(犯罪的主观方面)
被告人甲女与开办工厂的乙男勾搭成奸。乙因工厂不景气而 心绪不佳。为稳定人心,乙未将不景气的情况公诸于众,被 告人甲也不知晓。一日,乙与妻子、甲以及一个朋友吃饭喝 酒。劝酒时,被告人甲为乙斟酒,乙妻见状便阻拦说:“他不 会喝酒。”乙即说:“别说喝酒,就是‘1059’(即剧毒农药) 我也奉陪到底。”被告人甲便开玩笑地问到:“你家有‘1059’ 吗?在哪儿?”乙说“有,在西屋地上。甲便取来‘1059’农药, 当着大家的面将农药倒入乙的碗里,然后对乙说:“你喝啊?” 乙即问妻子道:“我喝啦?”乙妻开玩笑说:“你喝吧!”于是 乙便喝了一口。甲根本未料到乙真会喝,当即吓呆了,乙妻 见状急忙打掉乙手中的酒碗,用手抠乙的喉咙,想让乙把农 药吐出来,但未奏效,乙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刑事法律制度
犯罪的故意——明知故犯
直接故意 必然,希望、积极追求 间接故意 可能,放任、任其自然、
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避免
犯罪的故意
刑事法律制度
(3)犯罪的客体
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 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 关系。
刑事法律制度
(4)犯罪的客观方面
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犯罪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危 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特定的 时间、地点、方法等等。
评析:高某的行为已经触犯我国刑法第274条之规 定,构成敲诈勒索罪。所谓敲诈勒索罪是指犯罪 人对被害人采取恫吓的方法,索取财物的行为。 其特征:(一)该罪犯罪的客体主要是公私财物 的所有关系;(二)在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采取 了威胁、要挟等恐吓手段而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 的行为;(三)在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必须出于 直接故意。即必须是具有以非法索取他人财物为 目的,加上其行为足以使被害人或财物安全受到 严重威胁。对于敲诈勒索罪,刑法第274条规定: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此案应根据以上 规定处理。
问:本案中,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 成犯罪,构成何罪?如不构成犯罪,请说明 理由。
〔评析〕
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她对乙的 死亡没有罪过。首先,她没有杀害乙的直 接故意;其次,她也无法预见乙会真的喝 剧毒农药。甲是在和乙开玩笑,并没有逼 迫乙喝农药。她认为乙作为一个成年人是 不可能自愿喝农药的,这种看法并无错误。 所以她对乙的死亡也不存在间接故意和过 失。对于甲来说,乙的死亡是一个意外事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