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天气预报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5.1 天气与天气预报(课件)
纽约 多云,最高气温 4°C,最低气温零下2°C
巴黎 阴,最高气温 14°C,最低气温5°C
东京 晴,最高气温16°C, 最低气温11°C
悉尼 雷雨,最高气温30°C, 最低气温20°C
三、气候
气候
Climate 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终年炎热
终年寒冷
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四季分明
三、气候
天气 气候
阴转雨加雪
地点 降水
气温 ﹣1°C---15 °C
最高气温15°C 最低气温零下1°C
模板:时间、地点+阴晴、降水状况+最高、最低气温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试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模拟播报这些城市的天气状况。
莫斯科 降雪,最高气温3°C,
最低气温零下1°C
北京 小雨,最高气温9°C,
最低气温6°C
一、天气
天气
Weather
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云开云散
气温变化
降雨降雪
一、天气
思考:我们可以怎样描述天气状况呢?
阴晴雨雪
气温高低
风力大小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我们通常会通过天气预报来了解一日或近期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所作的预报。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等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 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或最低)、阴晴、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 度、风力大小,空气能见度等。
绿色表示 陆地
蓝色表示 海洋
白色表示云区。 不同地区,云 的颜色越白, 表示云层越厚。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许多天气符号,这些天气 符号分别代表达了什么意义呢?
天气预报基础知识
天气预报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天气预报的内容: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 阴晴:当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晴天”。
* 风: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的强弱叫风力,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 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 降水:用降水概率来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2. 时间用语和气象用语: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常听到“今天白天”和“今天夜间”等时间用语,“多云”、“阴”、“晴”等气象用语。
其中,“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点到晚上20点这12个小时,“今天夜间”指20点到次日早上8点这12个小时。
3. 卫星云图: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 天气预报的分类:
* 短期天气预报:是指时效在3天以内的预报,预报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
* 中期天气预报:是指未来3天以上到10天或15天的天气预报,包含一周天气预报和十天天气预报,主要内容有气温、降水趋势以及主要天气过程等信息。
* 短期天气预报:是指时效在0-12小时的预报,主要依据雷达监测、卫星探测信息,对局地强风暴系统进行监测,预报未来的天气动向。
此外,还有时效为月、季、年、数年等更长时段的气候趋势预报产品。
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天气预报信息,从而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决策。
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天气预报是指根据气象学原理和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科学方法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报告的一种服务。
天气预报内容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风力、湿度、能见度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以便人们可以提前了解天气变化,做好生活和工作安排。
首先,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就是气温。
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以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预报会告诉人们当天和未来几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以及白天和夜晚的温差情况。
这对人们外出穿衣和活动安排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其次,降水情况也是天气预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而降水预报会告诉人们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会有降水,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降水形式。
这对农业生产、交通出行、户外活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风力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风力预报会告诉人们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和风力大小,以及可能出现的阵风情况。
风力对航海、航空、建筑施工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和户外活动。
湿度和能见度也是天气预报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湿度预报会告诉人们空气中的湿度大小,而能见度预报则会告诉人们能见度的情况,这对于交通出行、航空航海、户外活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天气预报还会包括其他一些相关信息,比如紫外线指数、空气质量指数、日出日落时间等。
这些信息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是天气预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总的来说,天气预报包括气温、降水、风力、湿度、能见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及时准确地获取天气预报信息,人们可以更好地做出相应的安排,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天气变化。
第六章 天气和天气预报
2015-6-15
3
地方性风
最常见的是海陆风和山谷风。山地的背风坡常出现焚风。这些风影响范 围较小,属地方性风。 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统称为海陆风;海风通常强于陆风;一般在 上午9至10时起出现海风,午后14至15时海风最强,以后逐渐减弱直至 平静无风,大约22时起出现陆风,凌晨2时至3时陆风最强;海风带来丰 富的水汽,使沿海地区云量和降水增多。 白天的上山风称为谷风,夜间的下山风称为山风,统称山谷风。白天的 谷风一般比夜间的山风强。谷风把谷中的水汽带到上空,有时可以形成 云和降水。山风使较重的冷空气在谷底沉积,在春、秋季节会加重谷底 的霜冻危害。山谷风和海陆风都是晴天比阴天显著,夏季比冬季显著。
2
2015-6-15
海陆热力差异和大气活动中心
实际上,地球表面的热力性质是不均匀的,首先存在着海洋和大陆。 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使得上述的气压带被分裂。由于海陆热力差异, 割断了气压带,而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称为大气活动中心。有半 永久性活动中心和季节性活动中心。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的大 气活动中心,冬季为大陆上的蒙古高压和海洋上的阿留低压,夏季为 大陆上的印度低压和海洋上的夏威夷高压。
2015-6-15 15
2015-6-15
16
冷 锋
冷锋的定义
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称为冷锋。冷 锋按移动速度快慢分为第一型冷锋(慢速)和第 二型冷锋(快速)。
缓行冷锋 冷锋
又称为第一型冷锋,因为其移动速度较慢, 暖空气沿锋面上升比较平稳,所以形成的云雨分 布和暖锋大体相似,只是排列次序相反(如图).
Hale Waihona Puke 焚风气流越过高大山脉后,在山的背风坡所形成的炎热而干燥的风,称为焚 风。它是由于迎风坡空气被迫抬升,空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山顶空气 湿度很小,在背风坡空气绝热下沉增温而造成的。 在山地的背风坡任何时间都可能出现焚风。焚风能提高温度, 但强大持久的焚风则可以使作物遭受干害和引起森林火灾。
天气预报:为你的生活提供指南
天气预报:为你的生活提供指南天气是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安排日常活动和选择合适的服装来说至关重要。
而天气预报就是我们获取天气信息的主要渠道。
它不仅提供给我们关于未来天气的预测,还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重要的指南,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
1. 什么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通过观测和分析大气和气象因素来推测未来某一地区的天气情况。
它利用现代气象仪器、观测站和气象模型等工具,通过测量和监测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风力、气压等,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与遥远的天气预测程度有关,短期天气预报通常更准确可靠。
2. 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天气预报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配饰,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出行计划、活动和安排。
以下是天气预报的几个重要方面。
2.1 穿着指南天气预报告诉我们当天和未来几天的气温、湿度和降水情况等,这些信息非常有用。
根据天气预报,我们可以合理地选择穿着,保持舒适和安全。
如果天气预报显示有雨,我们可以选择带伞,穿水靴或带防水衣物。
如果天气很炎热,我们可以选择轻便的衣物,以保持凉爽。
天气预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未来的视觉,让我们能够计划好自己的着装,避免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不适。
2.2 安全出行天气预报对我们的出行计划至关重要。
它提供关于道路和交通的关键信息,包括能见度、风速和路况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开车或出门。
如果天气预报预示着有暴风雨、风暴或雾霾,我们可以选择推迟或改变我们的出行计划,以确保安全。
天气预报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海洋和山区等特殊地区的气象信息,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2.3 运动与户外活动天气预报对于规划运动和户外活动也非常重要。
根据天气预报,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户外锻炼或活动。
如果天气条件不佳,如下雨或有风暴,我们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运动,保持安全和舒适。
天气预报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风向和风速等信息,对于选择风帆运动、冲浪或飞行等活动非常有帮助。
天气预报模板范文
天气预报模板范文
一、天气概况
今天,我市天气晴朗,气温适宜,风力较小,适合出行和户外活动。
不过请注意防晒,避免中暑。
二、气温变化
今天的最高气温为30℃,最低气温为20℃。
早晚温差较大,建议大家适当添加衣物,以防感冒。
三、紫外线指数
今天的紫外线指数较高,请注意防晒。
尽量避免在11点到14点之间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以使用太阳帽、太阳镜和防晒霜等防护措施。
四、昼夜温差
今天的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温度可能较低,白天气温升高较快。
建议大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整穿衣搭配,以避免感冒。
五、湿度情况
今天的相对湿度较低,约为30%-40%,空气比较干燥。
请大家适时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
六、风向风力
今天的风力较小,风向为东北风,吹向南方。
风力较弱不利于空气流通,对交通出行无明显影响。
七、空气质量
今天的空气质量良好,空气清新,适合户外运动和活动。
不过孕妇、老人等敏感人群仍需注意防护。
八、天气预警
截止到目前,没有发布任何天气预警信息,请大家放心出行。
九、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明天,我市仍将保持晴朗天气,气温适中。
后天,有一股冷空气将影响我市,气温略有下降,天气转多云。
第三天,天气以多云为主,气温逐渐回升。
总体来说,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较小,大家可以安排好行程。
以上就是今天的天气预报情况,希望大家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活动,度过愉快的一天。
天气预报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1 课时编写人:彭昕审稿人:赖秀荣班级:七()姓名:________ 学号第___小组家长(签字)______ 学习目标:1. 区分天气、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读P54,看谁最先记住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天气:;气候:。
2、知道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请大家尽可能多地说出描述天气或气候的短语。
①描述天气:②描述气候:。
3、让我们整理一下思路,关于“天气”和“气候”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天气气候区别1、短时间的2、变化1、2、稳定的4、举一反三:说说下列词语哪些表示天气,哪些表示气候?电闪雷鸣四季如春冬冷夏热风和日丽全年寒冷干燥夜来风雨声天气:天气:5、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
6、①读P57阅读材料,空气质量一般用指数来表示,该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空气的质量状况就越,空气污染越严重。
②根据你的经验,哪个地点空气质量较好?为什么?A、水库边 B、火车站 C、工业园区7、读P58图4.5哪些人类活动影响空气质量?①②③④二.合作探究:1.“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是利用了当地有利的天气还是气候?2.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3.①读P55图4.2常用天气符号,看谁记天气符号最快最多。
两个同学互相提问、检查,并用合适的天气符号表达今天的天气状况:。
②争当天气预报员,每个同学都有机会,看谁做得最精彩。
三.当堂训练1.下列天气符号,适合郊外旅游的是()3.下面能正确描述如图所示赤峰市某日天气情况的是()B.多云转阴,气温14℃-28℃,北风4C.阴转多云,气温14℃-28℃,北风4级D.晴转多云,有雾,气温14℃-28℃,南风4级4.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A.山前桃花山后雪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C.昆明四季如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下列句子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说明气候的?(1)北京一年有四季的变化,且四季分明。
【初中地理】天气与天气预报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湘教版2024)
了观测和记录,结果绘制如图。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
之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2022年4月5日至8日,
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5日 B. 6日 C. 7日 D. 8日
2. 2022年4月8日,大部分人出行( )
A. 穿衬衣加薄外套 B. 穿毛衣加羽绒服
C. 带太阳伞
冰雹 雷阵雨 雨夹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雾
沙尘暴
2 天气预报和常见的天气符号
阴转雷阵雨 晴转多云
中雨转大雨 小雪转中雪
大雨 冰雹
雾 晴
霜冻 大雪 沙尘暴
多云
P84活动① 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说出你
的判断理由。
①风和日丽 ②雨过天晴 ③四季如春 ④阴转多云
⑤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天气:①②④⑤⑥ ⑧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气候:③⑦⑧
P84活动② 在图5-4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
台风—捕鱼不合适 沙尘暴—跳绳不合适
霜冻—插秧不合适 晴—打篮球合适
P85活动③ 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有些天气预报增加了与我们密切相关的
D. 带雨伞
3. 从天气的角度考虑,户外活动存在风险的是( )
A. 5日 B. 6日 C. 7日 D. 8日
(2022·江苏泰州)2022年“六一国际儿量节”前夕,泰州某小学为开展户 外活动,查询了6月1日的天气预报。下图为“查询结果简图”。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4. 泰州6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小雨 B. 晴 C. 阴 D. 冰雹 5. 泰州6月1日的气温日较差为( ) A. 5℃ B. 23℃ C. 18℃ D. 13℃ 6. 儿童节当天,同学们适宜穿( ) A. 棉袄 B. 厚毛衣 C. 羽绒服 D. 短袖
天气预报模板
天气预报模板
一、今日天气预报。
今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适宜。
北方地区气温较低,需注意保暖。
南方地区气温较高,需防晒防暑。
西部地区有局部降雨,需注意防雨防潮。
二、明日天气预报。
明天,北方地区气温有所下降,需增加衣物保暖。
南方地区气温继续上升,需
做好防暑工作。
西部地区有雨水持续,需做好防雨准备。
三、未来一周天气趋势。
未来一周,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适宜。
北方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需
及时增加衣物保暖。
南方地区气温继续上升,需做好防暑工作。
西部地区有雨水持续,需做好防雨准备。
四、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天气晴朗时,空气清新,适宜户外活动,但需注意防晒防暑。
天气阴雨时,空
气湿润,易引发感冒和湿气,需注意保暖防雨。
气温变化大时,易引发感冒和其他疾病,需注意增减衣物,保持身体健康。
五、天气预警提醒。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有大风、雷雨、暴雨等天气,需注意防范。
南方地区有高
温天气,需做好防暑工作。
西部地区有持续降雨,需做好防雨准备。
六、天气应对建议。
在晴朗天气时,适宜户外活动,但需做好防晒防暑工作。
在阴雨天气时,需注
意保暖防雨,避免淋湿。
在气温变化大时,需及时增减衣物,保持身体健康。
七、结语。
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希望大家能够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好防范工作,保持健康。
祝大家生活愉快!。
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进展
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进展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进展导言: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大影响。
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安排,如出行、农业、建筑等。
天气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天气现象以及其规律,并通过观测和模拟来预测天气变化。
本文将介绍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目前常用的观测和预测方法、技术。
一、天气观测方法天气观测是天气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观测可以获取大气各种要素的数据,如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等。
目前常用的观测方法主要包括地面观测和卫星观测。
地面观测通过气象站、气象雷达等设备采集数据。
气象站会布置在各类地形环境中,包括城市、海洋、高山等,以获取不同地区的观测数据。
而气象雷达则能够探测云和降水的情况,并提供反射率、降水类型等信息。
卫星观测则通过人造卫星来获取大气的状况。
气象卫星使用各种感测器观测陆地和海洋的亮度温度、云层和水汽分布等信息,可以实时监测大范围的气候变化。
并且,卫星观测能提供整个地球的数据,不受地理因素的限制。
二、天气预报方法天气预报是根据对天气要素的观测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预测。
目前,主要有统计方法、动力学方法和数值天气预报方法等。
统计方法基于历史观测数据进行预测。
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天气。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实施,但其依赖于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动力学方法则基于物理原理进行预测。
通过研究大气动力学、热力学、辐射学等基本规律,来模拟大气的运动和变化。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物理参数的输入,且计算量大,但由于其基于物理原理,预测结果相对较准确。
数值天气预报方法是当前主流的天气预报方法。
它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通过将地球大气划分成一个个网格单元,每个单元表示一定范围内的天气要素。
然后,根据物理规律建立数学方程组,利用计算机求解模拟大气的演化过程。
这种方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大气变化,但对模型的参数准确性有较高要求。
三、新技术与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
《天气和天气预报》教学反思
《天气和天气预报》教学反思
《天气和天气预报》教学反思 本课是初一地理《天气与气候》的开篇第一课。
这部分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从实际出发,将生活中身边的现象带入课堂,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练习时即将生活融入课堂 本节课,我以11月9日的初雪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雪后的种种变化和与平时生活的一些不同;在引导学生对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描述,从而引出天气的概念。
将天气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利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
2、 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实效性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室的启发引导下,师生交谈讨论,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体验来理解地理知识,从而完成本节课的预定教学目
标。
3、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和背景音乐的运用,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更加直观地把教学中的抽象概念直观化、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经验是为了学会教学,通过以上反思,可以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自身业务技能,适应教学中时刻变化的新情况,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四年级科学教案了解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
四年级科学教案了解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四年级科学教案了解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四年级科学教学中,了解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的关键内容之一。
本教案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课堂导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次问答互动,以检验他们对天气的基本认识和观察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1. 天气是指什么?2. 你能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哪些天气现象?3. 如何通过观察云彩来判断天气情况?二、概念解释和讲解在学生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需要对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进行详细解释和讲解。
可以用简明的语言和图示来阐述以下内容:1. 天气现象:降雨、晴天、多云、刮风等不同的天气状况。
2. 天气预报:基于气象观测和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情况。
三、实践操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的方法。
以下为一种可能的活动安排:1. 手工制作气象仪器: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材料,包括瓶子、透明塑料膜、吸管等,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气象仪器。
学生可以用透明塑料膜覆盖在瓶子上,用吸管固定,观察气象仪器内的气压变化。
2. 天气观察记录:教师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风力、降雨情况等。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记录方式,可以绘制图表、写日记或拍照留存等。
3. 天气预报实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天气观测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来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学生可以使用观察记录和相关知识,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图或书写天气预报报告。
四、课堂总结在教学结束前,教师进行课堂总结,使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可以请学生来回答以下问题:1. 你有哪些常见的天气观察方法?2. 天气预报是如何进行的?3. 怎样制作气象仪器?你认为有哪些其他的气象仪器?五、作业布置作为巩固和拓展学生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以下示例:1. 按照老师布置的观察记录方式,每天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并整理成图表。
天气预报的原理
天气预报的原理天气预报是指根据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和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利用气象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预告的工作。
天气预报的原理是基于气象学的理论和气象观测数据,通过分析和综合气象要素,以及运用数值模型和统计方法,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首先,天气预报的原理基于气象观测数据。
气象观测是指通过气象观测站、卫星、雷达等气象观测设备,对大气中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进行实时观测和监测。
这些观测数据是天气预报的基础,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大气环境的变化情况,为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天气预报的原理基于气象学的理论知识。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环境的物理、化学和动力过程的科学,它包括大气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等内容。
天气预报的原理就是基于气象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对大气环境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的认识,来推断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再次,天气预报的原理基于数值模型和统计方法。
数值模型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大气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的方法,它通过对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数学建模,来模拟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
而统计方法则是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来推断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这些数值模型和统计方法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对大气环境的变化进行预测和模拟,从而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天气预报的原理是基于气象观测数据、气象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数值模型和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
通过对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和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综合,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气象学理论知识的深度和数值模型、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因此,不断提高气象观测技术水平、加强气象学理论研究、提升数值模型和统计方法的精度,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5.1 天气与天气预报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探究新知
卫星云图
绿色表示陆地
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 表示云层越厚
蓝色表示海洋
探究新知
常见天气符号
探究新知
下列天气符号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晴
多云
阴
霜冻
雷电
雨夹雪 大雨
小雪 暴雨
中雪
大雪
小雨
晴转多云
雾霾
探究新知
风杆
风尾
每一道 风 尾 代表风力2级
风杆
风三角 (风旗)
探究新知
请判断出符号所代表的风向和风力。
雷雨
霜冻
晴
A
B
C
3.下列天空中出现的云代表晴朗天气的是( A)
A.卷积云 B.钩卷云 C.积雨云
D.雨层云
台风 D
随堂练习
4.据下面的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播报城市的天气状况。 广州:_多__云__转_阵__雨___,__2_7_~_3_3_℃_。 长沙:_大__雨__,__2_2_~_2_7_℃___。 武汉:_多__云__转_阵__雨___,__2_7_~_3_2_℃_。 南京:_多__云__,_2__3_~_3_2_℃___。 (2)图中会有雷阵雨的城市是__福__州____。 (3)播报下列海域的风向风力状况。 A(东海附近海面)__东__南__风__,__6_级______。 B(南海附近海面)___南_风__,__8_级________。
探究新知
天气谚语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万里。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刮风。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和天气预报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天气和天气预报”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
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
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
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②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
难点:①分析天气特征。
②理解天气要素,如风向风力符号的表示。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
第二模块:合作探究
第三模块:学生活动
第四模块:延伸拓展
第五模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