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
儒家文化中的感恩精神——中国古代教育中的感恩教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儒家文化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其中的感恩精神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感恩教案就是在古代教育中运用儒家文化中的感恩精神,帮助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发扬感恩的精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儒家文化中的感恩精神儒家文化认为,一个人要有一个良好的道德修养,其中的感恩精神就是重要的一部分。
感恩,就是要在受到他人的恩惠之后,以诚心真意去回报,不断地发扬恩德,不忘恩情。
儒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圣人孔子就强调“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意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恭敬的心态,就没有价值;学习知识,就要掌握学识;坚持忠诚和诚实,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出现错误就改正。
”二、感恩教案的内涵感恩教案在古代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积极表达感激之情一个人在受到他人的恩惠之后,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表达感激之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态得到平衡。
在感恩教案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表达感激之情,并明确恩人的身份和原因。
2.发扬恩德感恩并不只是简单地表达感激之情,更重要的是要发扬恩德。
在感恩教案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发扬恩德,如何让恩情传承下去,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恩人的恩情。
3.重视人情世故古代社会注重人情世故,多谋求互相体面。
在感恩教案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处理人情事故,如何在社会生活中与人相处,如何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案的实施方法感恩教案在古代教育中是广泛运用的,其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学习经典对于感恩教育来说,古代儒家经典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素材。
在学习经典过程中,学生可以领悟到其中的感恩精神,更好地理解感恩的意义和价值。
2.教师引导教师在感恩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感恩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感恩的意义和价值,用实际行动回报恩人的恩情。
3.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也是感恩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注重营造一种以感恩为核心的文化氛围,为学生们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感恩教育,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孝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中国社会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孝道传承的一代,如何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弘扬儒家孝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也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种背景之下,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成为了一种必要。
儒家孝文化作为世世代代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对于中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古至今,孝文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柱,也是儒家伦理的核心。
孝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礼节,更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孝道更是植根于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从尊重父母到尊重师长,从团结一家到团结一国,孝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其对儒家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社会价值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社会竞争,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这种情况下孝道的传承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也都对其孝道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儒家孝文化,以及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传承和践行孝文化,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愈发凸显。
感恩教育作为当代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感恩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让孝道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
同时感恩教育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儒家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启示
中国感 恩思想 是 中华民族在 长期社 会 发展 中不 断凝聚 之, 君 子哉 ! ” , “ 义” 为做 人做 事 的根本 , 君 子有 勇而 无义 为 起来 的民族精神 。历 史上 各种 思想 派别都 曾对感 恩思 想 的 乱, 小 人 有 勇而 无 义 为 盗。 义 是 立 身之 本 , 要 懂 得 感 恩社 传承 和发扬 发挥 了一 定作 用 ,其 中 以儒 家思想 的影 响最 为 会, 报答朋 友 的恩 情道 义。 深远 , 提 出 了一系列 有 实践意 义 的思想论 述和理 念 , 这些理 2 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念 对 当代 大学 生感 恩意识 的培养具 有一定 的借 鉴意义。 目前 ,在 校 大学生 的思想 道德修 养状况 总体 上是积 极 1儒 家文 化 中感 恩意识 的 阐释 向上 、 健 康发 展 的 , 大 多数 学生 都 非常珍 惜上 大 学 的机会 , 感 恩 是 中华 民族 的传统 美德 。中华 传统 感恩 意识 以儒 家思 想 为 主 , 其倡 导 的 “ 忠、 孝、 节、 义” 都 体 现 了一 个 “ 恩” 对 父母的付 出与社会 的帮助心 存感 恩 ,并 以 自己的实际 行 由于社会 转型时期社 会功利观念 的盛 字, 其 核 心 内容主 要表 现在 : 忠 为报君 恩 。 儒 家文 化在 注 重 动来予 以回报。但 是 , 行 , 在 一些大 学生 中也存在 着一 些令人 担忧 的不 良现 象, 一 孝的同时, 认为“ 天 下之 本在 国 , 国之本 在 家 ” , 由 家庭 而家 把父 母、 师长 的付 出和社 会 的帮 助 族, 再 集 合 为宗族 , 组成 社 会 , 进 而 构成 国 家 , 父是 家君 , 君 些大 学生 以 自我 为中 心 , 看成是理 所 当然 , 表 现 出一定 程度 的精神 “ 真空” 。在 大学生 是国父 , “ 家 国一 体 ”渗 透 到 中国 古代 社会 生 活 的最 深层 , 普遍存 在着 对父母 师长和 对社会感恩 意识缺 失 的现 象。 衍生 出“ 君 为 臣纲 ” , 孝 道 转化 为治 国 之道 , 忠 君 报 国 成 为 中, 2 . 1 对 父母 感恩 意 识 的缺 失 。 目前 , 多 数大 学生 没 有 种 长 期 存在 于 民 族意 识 中 强 有力 的 民族 精 神 ,形成 了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核心价值是孝敬父母、敬老尊贤、悯贫救苦,这些价值观在中华文化中深深根植,并且是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优秀传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品质教育的追求,孝文化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交际圈更广泛,并且更多接触世界不同的文化,尤其和西方文化有更多的接触。
但是在回归中华文化中,我们会发现孝道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发现孝道背后更深刻的内涵。
孝文化不仅仅是亲情、道德与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审美。
在当代社会中,教育机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领导能力。
但在过去的孝道文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格局往往是优先的一个目标,教人怎么做人、怎么处事、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孝道教育应该被视为‘‘创造人’’的必修课。
孝道也是古代诸子百家都提倡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如《荀子》曰:“孝养亲,忠事君,见贤思齐,愿下日尧,以上效太傅。
”敬天爱人、自强不息、尽责奋发都是孝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孝文化有关的是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成长的地方是由父母和祖辈以及整个社会共同汇成的,都是以付出为基础的;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获得的繁荣和幸福来自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而他也应承担其中的责任。
让大学生意识到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用感激的心来对待家人和社会,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目标。
当代社会媒体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和展示个人的特质。
我们需要的是在获取更多信息的同时,启动自己内部的情感和精神支撑,唤醒自己心灵深处沉睡的感性和理性。
因此,我们应该以感恩之心去感悟生命的丰富内涵,以孝为核心,寻求个人生命和个人梦想的相互融合。
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充实、有意义生活的底线所在。
总之,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普遍的价值观之一,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
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父母和亲人的感恩教育,逐步掌握孝文化的要点,学会如何感恩、学会类比、锤炼横向思维等,去启迪自己的内心和生命,践行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和审美。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愈发显现。
儒家的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当代社会,孝文化和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儒家孝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启示。
儒家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之一,强调孝道,提倡孝敬父母。
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也”之说,可见孝道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性。
儒家孝道教育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内容之一,对塑造中国人的品德和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与儒家孝文化相对应的是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幸福。
感恩教育要求学生要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懂得感谢社会的帮助与支持。
这种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人格教育,它能够使学生懂得感恩,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更能够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对比孝文化和感恩教育,我们可以发现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儒家孝文化提倡孝道,要求子女要孝敬父母,而感恩教育也要求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
孝道就是一种感恩,它要求子女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谢父母的辛勤付出。
可以说感恩教育是对儒家孝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对孝文化的当代演绎。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与儒家孝文化的内在联系还体现在对待学业的态度上。
在儒家文化中,重视教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也是要求学生懂得感恩学习的机会,懂得珍惜学习的时间,懂得感谢老师的教诲。
对待学业的态度也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是对学习机会和老师的敬重和珍惜。
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在联系还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上。
儒家文化强调敢于担当,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
而感恩教育也是要求学生懂得感恩社会的培养,懂得回报社会。
儒家强调的敢于担当,就是一种对社会的感恩,是对社会的负责任的表现。
传承儒家文化加强当代青年学生感恩意识教育
良好 社 会 风 气 , 建 和 谐 社 有 着 巨 大 意 义 。 构 ( ) 担 责 任 和 使 命 。 恩 有 赖 于 责 任 4承 感 所 固有 的 抽 象 物 , 其 现 实性 上 , 是 一 切 在 它 人 独 立 存 在 的 。 人 接 受 他 人 、 会 的 馈 个 社
把 个 人与 他 人 、 群 体 、 自然 有 机 的 联 系 与 与 凝聚 力。 化 其 中 包 含 的 平 等 包 容 的 道 德 原 则 , 实 诚
人 合 一 ” 求 人 与 自然 和 谐 共 生 , 追 凸现 了尊 重 自然 、 回报 社 会 的 使 命 感 , 求 人 与 自然 要
( ) 爱 祖 国 : 家 文 化 十 分 重 视 族 群 4热 儒
社 会 整体 利 益放 在 个 人利 益之 先 。 子 “ 孔 杀 出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和 历史使命感 。 ( ) 恩 自然 : 易 》 颂 天 健 行 不息 , 5感 周 称
物生 。 ”皆把 天 地 视 为 生 命 的 共 同 父 母 , 强
( ) 敬 父 母 : 孝 ” 家 庭 最 重 要 的 伦 然 的 恩 赐 不 心 存 感 恩 , 为 满 足 自 己欲 望 1孝 “ 是 反 理 道 德 , 前 在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条 而 违 背 自然 规 律 。 当 因此 挖 掘 儒 家 文 化 中“ 天 件 下 , 承 和 发 扬 “ ” 一 中 华 民族 传 统 继 孝 这 美德 , 青 年 学 生 中开 展 孝 敬 父 母 教 育 , 在 有 利于 解 决家 庭伦 理 道德 中存 在的 缺 陷 问 人 合一 ” 精 神 , 助 于 人 们正 确 认 识 人 和 的 有
( ) 敬 父 母 : 敬 父 母 , 人 类 相生 相 1孝 孝 是
中国传统美德之感恩感恩之心是我们的美德
中国传统美德之感恩感恩之心是我们的美德感恩,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感恩之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它渗透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举止。
感恩之心是我们的美德。
一、感恩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文化深厚,儒家思想对于感恩这一概念的强调至关重要。
儒家的“仁爱”理念教导人们要“感”于人,通过感知他人的辛劳和付出,才能产生感恩的心情。
另外,佛教和道教也对感恩有着深入的阐述,强调人们应该珍惜和回报他人的恩情。
二、感恩的重要性感恩之心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着亲情、友情、师生情、父子情等。
在这些关系中,感恩是维系和融洽这些关系的关键,也是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础。
只有当每个人都具备感恩之心,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网络。
感恩之心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数次受到他人的帮助和关怀。
一个感恩的心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渺小和他人的伟大,从而更加懂得感恩、珍惜和回报。
感恩的心让我们明白生命的可贵,通过感恩的行为传递爱和温暖。
三、感恩的表现方式感恩之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首先,我们可以口头表达感谢,向对我们有帮助的人表达真挚的感谢之情。
其次,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的恩情,通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他人的需要等方式来实现。
此外,通过文化艺术的创作与继承,也是一种将感恩之心传递给更多人的方式。
种种表现方式都体现了感恩之心的内涵和外延。
四、感恩的时刻感恩之心不应仅限于特定的时刻或者特定的对象。
无论是在得到他人的帮助时,还是在自己有所收获时,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之心,认识到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感恩之心,关心身边的人,关注社会的需求,懂得回报和付出。
五、感恩的意义感恩之心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具备和传承的美德。
感恩让我们变得更加宽容和谦虚,能够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不足。
感恩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 儒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由孔子及其弟子所创立。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提倡君主专制制度下的礼仪道德、忠诚和孝顺。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并对社会、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被奉为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和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
2. 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2.1 仁爱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亲情、友情和师生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仁爱”。
仁爱是指对他人怀有深厚的爱心和同情心,并通过言行来体现出来。
在儒家文化中,仁爱被视为最高道德境界,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基石。
2.2 礼仪儒家文化强调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礼仪”。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言辞、举止、礼节等方面。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2.3 孝顺孝顺是儒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念。
孝顺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
在儒家文化中,孝顺被视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个人修身养性的核心内容之一。
孝顺不仅体现了对父母亲的感恩之情,更体现了对整个社会伦理秩序的尊重。
3. 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3.1 教育体系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代中国,儿童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并通过学习经典文献来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
儒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和社会责任感,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塑造了中国人勤奋、尊师重道的教育传统。
3.2 政治思想儒家文化对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强调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忠诚和孝顺,提倡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被用来合法化统治者的权力,并且通过推行礼仪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
即使在现代,儒家思想仍然对中国政治有一定影响力。
3.3 社会伦理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伦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孝道,即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爱和孝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孝敬父母一直被视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之一,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当代大学生身处高级教育阶段,在追求文化传承、人类基本情感和精神财富方面,要对儒家孝道文化加以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在实践中领悟和体验到所谓感恩教育的真正内涵。
感恩教育的核心在于如何做到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
这并不仅仅是向父母、老师、朋友等个体表达感激之情,而是一种像水一样流进生命之中的感恩情绪,驱动我们在生命的各个领域中不断地投身于积极向上的行动之中。
儒家孝道文化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与个体的情感体验相连又与社会的道德伦理及政治文化结合在一起。
孝道文化中的孝,与当代感恩教育所表达的感恩情绪密不可分。
孝道强调,子女应该无私地爱护、照顾和关爱年迈的父母。
以孝文化为基础,在当代感恩教育中,大学生应该培养一颗忠实、守信、管用的心,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学习和生活中落实孝道精神,以身作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当然,儒家孝道文化不是光有大家传统价值观,并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与传统价值观不同,当代大学生的学术和实践水平已经提高许多。
因此,大学生要发挥自己出色的现代化思维和实践水平,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孝道文化。
比如,孝道文化的发展可能包括促进人类老龄化的发展,保证老年人的福利和健康。
此外,大学生们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开展一些真实有效的孝道实践活动,如慰问孤寡老人、参与志愿服务、照料残疾人群等等。
总之,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在当代感恩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学生应该弘扬儒家孝道精神、落实孝道实践、拓展孝道文化,培养自己守信、管用、忠诚和有责任感的品质,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和实践能力,做到感恩心态的真正实践。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孝文化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正是在传承和发扬着这一传统文化。
本文将就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浅议,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儒家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和伦理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就体现了儒家对于孝道的崇尚和强调。
儒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敬畏,主张孝顺父母,并将孝道视为人伦中的首要准则。
而在当今社会,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孝敬父母的传统观念仍然深入人心。
许多人认为,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是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体现。
古往今来,儒家孝文化一直在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信仰,使得孝道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感恩情怀的培养,使他们懂得感恩并从中体验到快乐,让感恩成为一种美德、一种品格,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身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感恩教育正是在培养他们怀有感恩之心,懂得珍惜和感恩。
正如儒家所强调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明白自己所受之恩和所得之利,从而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人的帮助和关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紧密的联系。
儒家孝道鼓励子女对父母进行孝顺和敬畏,而感恩教育正是在培养学生怀有感恩之心,懂得珍惜和感恩。
儒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感恩教育正是在引导学生学会博爱关怀,帮助他人,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品格。
儒家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启示
儒家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启示儒家感恩文化是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
本文通过对儒家感恩文化的阐释与解析,提出了一些培养感恩意识的对策和建议,对当前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塑造感恩意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标签:儒家文化感恩意识和谐社会中国感恩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发展中不断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
历史上各种思想派别都曾对感恩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提出了一系列有实践意义的思想论述和理念,这些理念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儒家文化中感恩意识的阐释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感恩意识以儒家思想为主,其倡导的“忠、孝、节、义”都体现了一个“恩”字,其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忠为报君恩。
儒家文化在注重孝的同时,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忠君报国成为一种长期存在于民族意识中强有力的民族精神,形成了“文死谏”、“武死战”的光荣传统。
孝为报亲恩。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儒家文化对子女行孝道最鲜明的阐释。
对个人而言,爱惜身体、真爱生命是孝的第一步,尊敬长辈、建功立业是对孝的最高追求。
孝道是儒家思想最根本的观念,体现了父慈子爱式的天然感情。
义为报友恩。
“义”是儒家文化的理论基石,代表着正当性、道理、责任和道义。
“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义”为做人做事的根本,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义是立身之本,要懂得感恩社会,报答朋友的恩情道义。
2 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对父母的付出与社会的帮助心存感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
儒家文化下的青年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研究
儒家文化下的青年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研究1儒家文化中感恩意识的核心内容(1)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儒家文化中实行仁德的根本。
孔子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是道德的根本。
孟子指国家应“申之以孝悌之义”。
荀子同样重视“孝悌”观念。
(2)尊敬师长:孔子把“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
荀子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儒家文化一贯提倡尊师重教、尊师敬长。
(3)博爱众人:儒家将“仁爱”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
孔子说“仁”即“爱人”,奠定了几千年来友爱互助、精诚团结的伦理思想基础。
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得道多助”,这些思想使仁爱、互助、团结、协力成为维系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公德准绳和行为规范。
(4)热爱祖国:儒家文化十分重视族群对于个人的生命的深重意义,要求人们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先。
孔子“杀身成仁”、王夫子“以身任天下”等无不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感恩自然:《周易》称颂天健行不息,地厚德载物。
孔子:“天何言哉,而四时行百物生。
”皆把天地视为生命的共同父母,强调人遵循自然规律,体现儒家文化“天人合一”宝贵思想。
2儒家文化中感恩意识的显著特征(1)感恩意识是儒家文化内在核心:儒家文化从社会关系着手,把人放在人际关系中来定位,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注重相互间的责任义务。
透过忠、孝、节、义表面的差异,可以发现其内在核心都是以双方之间的恩情为基础,感恩如一张无所不及的网,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渗透干政治、社会、家庭等层面。
由于中国的主体文化是儒家文化,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皆以儒家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因此感恩意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2)感恩意识的凝聚性:儒家文化是内在凝聚力的文化,感恩意识在这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
这情之一是恩情,它的存在使人不只为自己考虑,把个人与他人、与群体、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这就是感恩意识带来的深厚的内部凝聚力。
论中国传统感恩观
论中国传统感恩观作者:孙玉峰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7期[摘要]中华民族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各种感恩观。
本文以中国传统感恩观为研究对象,对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蕴涵的感恩观进行了挖掘与分析。
[关键词]传统思想感恩观儒家墨家道家佛家[中图分类号]B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40-02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下五千年发展史中出现了各种感恩流派。
儒家感恩思想影响深远,但其他流派的感恩思想也各具特色,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对于挖掘中国传统感恩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仁爱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仁”,其最高的原则是做到“爱人”,“爱人”则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核心,将心比心以及推己及人则是儒家思想中进行人际关系处理的基本要求与准则。
在这种“仁爱”的儒家思想中,以忠、孝、节、义为代表的感恩意识十分明显,这些思想也为当前社会中进行感恩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忠主要体现为对君主的感恩,在儒家思想中的家国是一种同构关系,家族由家庭构成,宗族由家族构成,社会由宗族构成,所以存在于家庭中的“孝”可以转化为存在于对君主以及国家的“忠”,对父母的孝敬是一种社会公德,这种感恩的意识在发展中逐渐辐射到整个领域,于是,对君主的忠诚与对父母的孝敬具有了同等的效力。
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这当中对君主以及国家的感恩思想十分明显;孝主要体现为对亲恩的报答。
百善孝为先是我国传统美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也就是说,一个人无论是对自身发肤身体的爱惜还是功成名就都是为了向父母感恩。
狭义上的孝是在家庭关系处理中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即子女赡养父母,这里的赡养包括满足物质以及精神两个方面;广义上的孝可以扩展到为人处世方面,即一种善的思想和行为,包括对自身生命的珍惜以及对其他生命的敬畏,如乐善好施、忠于国家、尊师重道、敬畏生命等都是广义上的孝的体现。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儒家孝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就是尊老爱幼、敬天爱民、感恩知礼等。
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由于生活压力、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增加,人们往往忽略了感恩的重要性。
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翁,更应该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因此,本篇文章将对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浅议。
首先,儒家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尊敬父母、孝顺长辈、关爱家人等。
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尊重长辈,并实践尊敬和敬爱长辈的行为。
到了成年后,他们会将这种行为进一步延伸到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尊老爱幼等儒家孝文化的核心思想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
其次,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础。
感恩的核心是珍惜眼前拥有的,对身边的人或事物抱持一种感激之心,共同努力,获得更多的成果。
在当代社会中,感恩的意义更加深刻。
当面对生活中的压力、竞争和挫折时,人们往往难以体会到内心的感恩之情。
因此,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培养感恩心态,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最后,大学生应该接受感恩教育,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因素。
感恩教育应该从日常的生活中开始。
例如,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供养自己的人等。
在感恩教育中,大学生应该理性看待自己的独立自主、积极奋斗、自我宣扬等特点。
只有真正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才能明白感恩的真谛。
综上所述,儒家孝文化与感恩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应该深入了解和传承儒家孝文化,同时也要努力培养感恩心态,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只有将感恩的理念内化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才能真正做到心怀感恩、永不忘记。
感恩节感恩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传承
感恩节感恩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瑰宝之一。
它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代代相传,对中华民族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感恩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当感恩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我们的智慧,并努力将其传承下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1. 孔子的仁爱之道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倡导的“仁爱”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仁爱指的是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以及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品质。
感恩节是我们表达感激之情的日子,而孔子的仁爱之道正是告诉我们要对他人怀有感激和关爱之心。
只有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儒家文化中的孝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强调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
在感恩节这一天,我们常常会与家人团聚,共同庆祝并表达感激之情。
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孝道,我们才能意识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家人的付出。
而孝道的传承也让我们更加懂得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 佛教文化中的慈悲心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也对人们的思想触动深远。
佛教强调的慈悲心在感恩节这个日子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慈悲心是一种对他人苦难的关心和同情,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
我们在感恩节表达感激之情的同时,也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将慈悲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智慧1. 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智慧,对新时代的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
可以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参观博物馆、听取长辈的讲述等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中,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智慧。
2. 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出来。
中国传统艺术如京剧、丝绸等,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达智慧的方式。
通过欣赏、学习传统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中国传统美德感恩与感激的传承与实践
中国传统美德感恩与感激的传承与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德是一种被重视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
其中,感恩和感激作为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古代,感恩和感激被强调并得到传承,而在当代社会,感恩和感激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感恩与感激的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中,感恩与感激被视为尊重、礼貌和道德的标志。
古人常常强调“感恩图报”,即对别人的恩情心存感激,并以行动回报。
这种传统不仅在家庭和社区中得到弘扬,也在儒家思想中得到了深入的阐发。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为核心,其中包含了感恩和感激的要义。
儒家经典《大学》一书中就强调了“养心莫善于事亲”,即要孝敬父母、帮助亲人,在实践中体现了感恩和感激的精神。
而《论语》中孔子的言行更是传达了感恩的重要性,他曾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表明了对父母恩情的感激和回报。
古代文人墨客们也对感恩与感激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并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传承和弘扬这种传统美德。
他们通过言辞婉转、细腻的表达,将感恩之情化作文字,传递给世人,让人们懂得珍惜他人的恩义。
二、感恩与感激的实践在当代社会,尽管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但感恩与感激的实践仍然被人们所重视。
人们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积极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人的感激和回报。
首先,在家庭中,感恩与感激始终是涵养亲情的重要方式。
人们会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无论是尽孝尊老,还是在父母生日或重要节日送上爱意的礼物,都是对家庭美德的传承和实践。
其次,在社会交往中,感恩与感激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们常常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和感激,并以行动予以回报。
比如,在工作场所,员工之间会互相帮助,尊重和感激他人的贡献。
在志愿者活动中,人们更是将感恩与感激作为一种动力,无私奉献,回报社会。
此外,感恩教育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践。
许多学校将感恩与感激的教育纳入课程,培养学生对老师、家长和同学恩情的感知和回报能力。
浅议在传统文化中怎样进行感恩教育
浅议在传统文化中怎样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能够培养和促进人们的感恩心理和品质,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将从尊师重教、孝道文化、助人为乐、重视感恩礼仪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议。
尊师重教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
中国自古尊师重教,儒家文化尤其强调尊师重教的观念与实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师长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天人之师”。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就是对师长地位的极高评价。
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学生应该尊重老师,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传统文化也强调师德,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只有教师自己具备感恩之心,才能够将感恩教育传递给学生。
孝道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之中也蕴含着感恩的意义。
中国文化中,孝道被视为最根本的美德,古人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孝顺父母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一种感恩之心的表现。
孝顺父母不仅仅是在物质上供养他们,更重要的是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养育之恩。
孝道也包括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祭祖仪式和仪礼,这也是一种感恩之心的体现。
助人为乐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就是指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可以是对家人、朋友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可以是在社会上做一些公益事业,也可以是做一些微小的好事。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他人,都是一种感恩之心的表现。
通过助人为乐的实践,可以让人们更加关心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提升人们的感恩意识和道德观念。
重视感恩礼仪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和场合都有特定的礼仪和习俗,这些礼仪和习俗中蕴含着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会拜神、祭拜祖先,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儒家哲学与感恩思想
感恩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原则,是礼仪之邦的重要意识,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大戴礼记·礼三本》说,天地是万物的本源,先祖是族类的本源,而父母是人的本源。
古代思想家据此提出,人要“报本返始”、“知恩图报”,知道自己的根源,并有所感恩和报答。
这就是说,感恩的第一层次是对天地的感恩,也即国情、社会之情的感恩。
人来自自然、还之自然,人类需要对自然怀有敬畏和感恩心态,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和谐方面做出贡献。
这方面,中国古代崇尚泛神论,不仅敬畏和祭祀天地,而且对山川、草木也都怀有敬畏之情。
第二个层次的感恩是对祖先的感恩,也即人类之情、民族之根的感恩。
这里包括民族的祖先和宗族的祖先,以民族或国家的祭祀为重。
在古代,国家祭典的制作是有严格标准的,《礼记·祭法》上说:“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是中华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开启了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
千百年来,黄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标志。
对黄帝的纪念活动表达着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崇尚和认同,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统一性的认同,同时也表达着对民族文化创造者的感念之情,所以才被历朝历代列入祀典。
第三个层次是对父母的感恩,即家族亲情的感恩。
孔子论孝道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古人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从个人修养到奉献社会的序列,而个人修养中“孝”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古时候以“孝”治天下,“孝”就是感恩。
家庭道德很差,恐怕也不能指望他报效于国家,服务于人民。
第四个层次是横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恩关系,即人际关系、处人处事的感恩。
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主张“仁政”。
孟子也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董仲舒讲仁以“爱人”,义以“正我”(《春秋繁露·仁义法》),重视自律和利他。
孔子的关于感恩的论述
孔子的关于感恩的论述1.孔子的感恩的名言事例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1楼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
如基督徒对上帝之爱的回报,每年一度的感恩节就是其证明;但中国人最强调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唾弃“忘恩负义之人”痛恨“恩将仇报之徒”。
对感恩强调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关键在于儒家文化把“软”的感恩意识逐渐转换为“硬”的规章制度。
一儒家文化在中国一直占主流地位,它从社会现实关系着手,把人放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来定位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并注重相互间的责任、义务,即君人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从而把社会整体秩序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移风俗”。
个体则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中,实现自己作为群体一员的社会价值这其实也是一个道德自我修养、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以道德代宗教”根据就在此。
但通过忠、孝、节、义表面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在核心都是感恩,都是以双方之间的恩情为基础的。
孝为亲报恩。
孝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它首先呈示了父慈子爱式的天然感情。
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予自己生命。
是父母给予自己血肉之躯并把自己带到世上来的,父母无疑是最大的恩人;当然,父母之恩还包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费的心思和所做的操劳。
因而对此恩的报答在数量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从爱惜身体发肤到扬名天下,都是为报父母之恩。
孝敬父母并不局限于生前,还包括身后;“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要孝敬父母,子女还要做到孝而无违,接受父母对自己婚姻的安排,满足父母早抱孙子的愿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为报父母之恩,子女还要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否则便会视为忘恩与不孝。
中国未能出现大规模的产业革命,就与财产不独有、资本不集中相关。
忠为报君恩。
儒家文化在注重孝的同时,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
相应的家庭生活中孝的道德信念也延伸到社会组织中,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使君臣如父子。
这样感恩意识也就随之渗透到政治领域。
做臣民的一定要忠,以报君王的宠爱。
《史记》中刺客所以冒死行刺,是为了报知遇之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感激先帝三顾茅庐之恩。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饱受颠簸流离之苦,落魄途中却“每饭必思君恩”,岳飞在风波亭前慷慨赴死,只是痛恨秦桧之流,而对大宋天子却是感恩不尽。
忠君已成为内在心理需求,转化为一种信仰。
历史上为忠君献身者不计其数,所谓“文死谏”、“物死战”。
节为报夫恩。
亲如夫妻,妻平时“女为悦己者容”,感谢丈夫对自己的欣赏之恩;关键时刻要为丈夫守节保贞,“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节是对丈夫保护、收容之恩的报答。
“一夜夫妻百日恩”,夫妻之间的情是恩情,是由结合而带来的恩,而不是个体间的两性相吸、平等互爱的美好情感;并由此而延伸出因有恩而结合的中国爱情模式,古典戏曲小说多的是英雄救美,美人以身报答和公子落难小姐相救,公子不负小姐救命之恩,发奋读书,科举考中,双双高升的爱情故事;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绿化树》,其情节和意识仍暗合了“落难公子”的模式。
相反,有恩情而不与对方结合或抛弃有恩于自己的配偶,不论男女,都被认为是忘恩负义,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陈世美便是箸例。
《西厢记》中红娘因老夫人赖婚而打抱不平,根据也在此。
屠格涅夫的《爱之路》一文诗一般的阐明了爱情需要平等,认为“惟有感激”不能导致爱情。
而中国的爱情心理恰与之对立,将报答规范渗透到本是自由激烈的爱情生活中,儒家文化对感恩意识的强调由此可见一斑。
2005-9-2810:07回复喵_水_lu1位粉丝2楼义为报友恩。
生活在伦理人际关系中的中国人,除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妇关系外,还有社会上的朋友关系。
“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要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是中国人第二重的社会生活。
”对朋友邻居要讲究信誉,不背叛朋友,不见利忘义,必要时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是对朋友信任之恩的回报。
关羽念昔日之恩,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我们不仅不责备他公私不分,以致后患无穷;反认为他义重如山,原因就在于他知恩报恩。
即使是朋友分道扬镳,也应先报答他对自己的恩惠,然后才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否则便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可见,义与不义,关键在于能否知恩必报。
祭祀也为报恩。
感谢有恩与自己的一切,并加以定时祭祀是中国人的特点。
北京的太庙、天坛、地坛、社稷坛是皇帝行其典礼的地方;老百姓家里则供有“天地君亲师”牌位,逢年过节还要拜财神、灶神、门神;民间还有菩萨庙、娘娘庙、妈祖庙、土地庙等。
《礼记》上曾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祭祖的意义在于“报本反始”。
川主庙、关帝庙是人们崇拜报答李冰父子、关公恩德的见证;人能成为神,在于他们造福后代、恩泽众人;其心理动力不外乎感恩意识。
总之,感恩犹如巨大无形的网,遍及各个角落,渗透到政治、经济、祭祀、爱情等生活领域的各个层面。
对中国人而言,记住一个人的恩是至关重要的,为感恩而牺牲性命财产是儒家文化所鼓励倡导的,因此感恩意识的最大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
二当然,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强调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根源和漫长的过程。
血缘纽带与亲切相关的情谊市感恩意识最大化的内在保证。
在春秋时期,儒学的创始者孔子从孝悌入手构建人伦道德秩序。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位之有也”。
在孔子看来,群己同体,克己复礼;家国同构,修己安人;只要处理好了父子、夫妇、兄弟这三种人际关系,推而广之,就自然可以达到国家大治,天下太平。
可见,孝悌既是个人天然的心理情感与行为,同时也是通向他人与社会乃至整个社会领域的可社会化、可交往性的情感与行为。
但怎样由个体道德修养推及到群体伦理秩序呢?孟子从主观方面扩充了孔子学说,将父子间天然的学院亲情扩充推延成人际间公享的道德同情,通过社会化的伦理制度来协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频繁的利益冲突,从而把血缘亲情、宗法观念、等级秩序结合在一起,形成三位一体的伦理结构体系。
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通过亲情的内化推导,使人们主观上接受宗法等级观念。
在这里,儒家将维系社会和谐的亲情纽带转向伦理纽带之后,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有自律而他律、由自愿而自觉、由情感而理智。
但忠孝节义作为外在约束毕竟是以恩德情谊为内在依据的,中国人记君恩之轻重而报之以忠义,不同于日本武士为忠义的忠义。
日本儒学也强调感恩,但把忠孝关系划约为公私关系,忠是绝对的,不以恩情厚薄而改变。
中国儒学则有所不同,孟子曾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均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牛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均如寇仇”;人与人的关系依据恩情而定,由此不难理解《三国演义》中张辽的投曹、黄忠的屈膝、姜唯的归降,不仅仅没有蒙受不忠之耻,而且还投降得如此轰轰烈烈,得到世人的赞赏,这全是因为尽忠是为了报恩,君主的仁慈恩德是臣民尽忠的条件。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一方面猛烈抨击传统文化,揭示其吃人本质,另一方面他本人也正是在对母亲报恩情感的驱使下,才违心的接受封建包办婚姻。
这一历史事实恰恰证实了孝是以一定的亲情为基础的,要想完全舍弃并非易事。
由于感激意识的强化建立在对人情极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以尽管以感恩为内核的忠孝节义带来了种种危害,如扼杀了人的个性自由,人们仍能够始终如一的信守。
2005-9-2810:07回复喵_水_lu1位粉丝3楼名分地位的约束是感恩意识最大化的外在要求。
因为感恩意识建立在情感性的心理原则上,儒学在外在方面表现了一定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也有学者据此认为儒学是“伦理的人文主义”。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董仲舒在五伦的基础上又详细论证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君臣、父子、夫妇不仅是人伦关系,更是主从关系。
对君王的无条件效忠成了绝对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命令。
这已不再是出于血缘亲情的自觉自愿,而是由外在的封建道德规范所施加的政治强制措施。
君主关系一跃成为“三纲”之首。
从孟子开始的儒家人伦由内在亲情规范到外在道德约束,到此已完成了制度化和外在化的理论建构。
“三纲”凌驾于“五伦”之上,达到了不可逾越的神圣境地。
以“三纲五常”为标志的儒家人伦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得到了空前的制度强化。
发展到了宋明时期,随着理论思维水平的本体论提升,仁义礼智信等纲常规范更是成了新儒家们艰苦论证的“天理”和极力推崇的“良知”。
维系社会和谐的人伦秩序完全成了外在化甚至本体化的强制约束机制。
在上下左右、尊辈长幼的分别中,个体间的帮助、关怀和信任已不再是平等的;其中君、父、夫在上,位尊,是主,臣、子、妇在下,位卑,是从;而且它们之间,不只是天伦骨肉的情谊关系,更多的是主从之间的依附关系,即从者对主者的顺从、尊敬。
在上位者对在下位者的关怀和帮助是慈爱和恩宠,在下位者对在上位者的顺从与关怀是敬爱与报恩。
这样血缘关系和准血缘关系与权利统治的叠加混合,父权扩展为治权,治权又带上父权的色彩,这是一个伦理权利化、权利伦理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感恩意识“硬”化行为规范的过程,其目的是以君主的绝对权利来维护社会的整体秩序。
这样,君王对臣民的贡献和索取成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恩赐,臣民对君王的献身与忠诚是一种卑躬屈膝的回报。
中国人的恩情不仅是个体间自燃醇厚的感情,而且是君臣主从的名分职责,由尊卑地位所规定。
人们行孝尽忠,报恩仗义,是出于内心情感,更是履行职责义务,是道德原则在政治生活中的贯彻。
社会表彰为感恩意识的最大化提供了适宜环境。
感恩意识从伦理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有利于以君主权威为轴心的等级制度的稳定与延续,政治权利通过实利的物质奖和名誉的精神奖强化感恩意识也成为必然。
君王需要忠顺的人才治理国家,“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还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汉时朝廷便定时征辟孝悌之人去做官,曹操便是被查举的孝廉之一,于是人们便争当孝子。
隋朝以后实行的科举取士,以儒学经典为考核内容,书生们为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皆苦读儒书。
有贞妇烈女,不仅可以减免租税,社会还为他立牌坊,荣耀与乡里,可谓名利双收。
于是就成了这样的情况,知恩必报,忠孝节义,就意味着财富和地位;反叛伦理规范,忘恩负义,就为众人唾弃,意味着饥饿、贫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