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博大精深。
自古以来,先贤智者对天人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诸多理论和观点,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独有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它反映了古代先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和感悟。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代表了自然界的万物,人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宇宙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和认知也越来越深刻。
同时,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也为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提供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平台。
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和观察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代。
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要逐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环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始终是与自然环境的演变息息相关的,人类社会必须不断适应和应对环境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社会不仅需要面对自然灾害等环境挑战,还要应对人口增长、能源紧缺、资源消耗等经济和社会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在古代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在现代成为了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打造和谐社会、美好家园。
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精神——“天人合一”思想复习过程
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精神——“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精神——“天人合一”思想苏文龙摘要: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包含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重视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思想内涵。
而且作为政治管理之法、理想的生存状态、超拔的道德境界及高远的审美境界而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精神。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和谐Abstract:The though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s the basic concept of universe in ancient china,which includes that man and nature are inseparable,value life, love all things,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And as way to political management,ideal living condition,beyond the moral realm,Lofty aesthetic realm become the important spir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thought;harmony“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
它不但是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如道家、佛家、法家、阴阳家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始万物”,阴阳。
地:“生万物”,柔刚。
人:“成万物”,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 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二、几种主要的“天人合一”观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的涵义并不是固定的。
“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既可以指人格化的至上神,也可指自然规律、命运、机遇等。
有关它的具体含义学术界中说法也比较多,比如冯友兰认为天有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张岱年认为“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 “人” 的涵义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它一般就指人类,但有时也有侧重,或者有更为具体的指称,如可以指统治阶级、圣人,也可以指社会现象、人为努力、人为造作等。
总之,天和人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而“天人合一”作为天人之间统一性的一个高度概括,也就具有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国学精彩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国学”这一概念,它包含了儒家、道家、佛家等众多思想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国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心得。
一、国学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理念强调了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治理和社会安宁的重要性。
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我明白了以下几点:1. 修身:个人修养是国学思想的基础。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品德高尚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仁爱宽厚、谦逊礼让等。
2. 齐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道家认为,家庭和谐需要遵循自然规律,追求阴阳平衡。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力求实现家庭和睦。
3. 治国:国家治理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
儒家认为,治国需要贤能的君主和忠诚的臣子。
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关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平天下:社会和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佛家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善恶有报。
我们要秉持慈悲为怀,关爱他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国学智慧: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国学智慧博大精深,其中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是两大重要思想。
1.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两种对立的元素构成,五行(金、木、水、火、土)则代表了五种不同的属性。
在学习阴阳五行时,我明白了以下几点:(1)平衡和谐:阴阳五行强调事物之间的平衡和谐,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所致。
(2)变化规律:阴阳五行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指导。
(3)实用价值:阴阳五行在农业、医学、风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物理学诠释
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物理学诠释原创2022-02-15 19:26·合和化文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为基本的思想内核之一,也是中国儒、释、道各家学说都认同和主张的精神追求。
国学大家钱穆先生在晚年曾作文写道:“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1]。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科学、伦理道德、审美意识、信仰等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通常的解释,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物我之间的贯通结合。
详细一点说,就是注重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倡导把人看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相处。
中西学者关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大同”、“天道”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解释,大都出自于一种文科化的认知诠释与发挥。
这在科学上不可证伪,不严谨,还属于非科学。
至少,这种思维认知方式,还不能纳入现时代的科学认知系统中,不能被称为科学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需要与现代科学结合,获得科学界的认可,这就必须使用科学范畴中的概念、判断、推理。
现当代,最能体现科学理性和科学成就,并能清晰描述客观世界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
下面,就通过物理学中的牛顿万有引力论、相对论的时空弯曲论、量子场论、全息物理学和以太场理论等,来解析证明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万物皆备于己”及“大同”思想等的科学性。
同时,也导出基于以太场的大同宇宙论。
要说清楚“天人合一”,就必须说清楚“万物一体”。
因为“万物一体”是“天人合一”的根本。
中国哲学文化很系统,“万物一体”当然在其中。
《淮南子·精神训》说:"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
孟子是:“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惠施讲:“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浅论中、西传统文化中天人关系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浅论中、西传统文化中天人关系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10-07-09 16:26:00 ] 编辑:studa090420作者:张红梅王伯达王晶涛周方昌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主客二分论文摘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思想的利弊,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影响;提出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挑战,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宇宙中,地球是我们至今所知道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是大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也是地球上惟一有完整的知识系统、价值系统和道德系统的高级生物。
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的主宰,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应当和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自毁家园。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对自然的恐惧、取媚、亲和,到人与自然的分化、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
当人类终于可以高昂着头颅蔑视自然的时候,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人类最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
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人性的发现、人类崇高地位的确立,是人类摆脱自然和社会奴役的精神力量。
而当人类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主宰,任意破坏和掠夺的时候,猛然醒悟已经走到了绝路。
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势态,不得不考虑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就必须确立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理念。
当然,要纠正人们长期形成的错误认识,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理念之前,有必要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进行认真地反思和清算。
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被称为天人关系。
东方民族习惯于或者说更擅长于将“天”与“人”置于一个彼此相连的大系统中,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道”、“气”等哲学命题,都体现了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有意义的。
今天我谈谈这个思想,并分析一下这个思想的现代意义。
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天人相分”的观念,但远不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深远。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由于殷人心目中的神的道德属性并不明显,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但有了新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僖公五年》)道德规范是有人格意志的“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
这就说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的天命观中已有了比较明显的萌芽。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开始起,就与道德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左传·桓公六年》)的观点。
周内史叔兴说过:“吉凶由人。
”这意味着,先前的具有人格神意义的“天”遭到了质疑。
到后来,郑国子产更进一步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这显然是一种贬天命、重人生的思想,但讲得极其朴素简单。
中国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解释1、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它提出了:“重人事轻天道”、“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四个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天道自然”:最早提出“天道自然”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他认为“自然”就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论概括,叫做“道”,天既然是自然之物,人与天是平等的。
“天道自然”的观点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很大影响。
3、“天人相分”:战国荀子第一次提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在天人关系中,天是没有意志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在人为,人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努力认识自然、驾御和利用自然。
4、《论语》: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讲了不少有哲理性的话,他的学生把这些话加以整理,成为《论语》一书。
在《论语》中,孔子多处为“仁”规定界说,《论语》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本书。
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建于印度。
该教以“四大为空,以人生为苦,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
佛教在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
6、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
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
该教把老子和《道德经》加以神化,其教义主张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
道教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
7、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宋代得到发展,为当时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8、“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
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五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10、“四书”: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宋以后的儒学教育家又在“五经”的基础上新增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天人之道——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天人之道摘要: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元素浩如烟海,文化派别林立。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思想,大致可分为两方面:“天道”——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和“人道”——对社会系统的研究。
关键字:天道人伦天人合一平衡对立辩证统一正文:“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余年以前,汨罗江畔的诗人踏月而行,缓缓道出对世界本源的疑问。
事实上,自中华文明诞生之时起,就未曾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混呵,不可名也……强为之容,名之曰‘道’”。
“道”指代世间的真理,宇宙的本源,一切社会最高的智慧。
遍翻中华文化史,尽是一部对“道”的探求实。
当然,不同的学术派对真理别有不同的称呼方法,有人称之为“理”,有人称之为“法”,等等之类,一言难足。
中华文明五千年,百家争鸣,能人辈出。
时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研究探讨自然规律的“天道”和分析思考人类社会的“人道”。
因此,笔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点浅显论述,也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天地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今世之舞台,众生之所诞,亦众生之所归。
究天人之际,识自然造化,以望冥冥之天,即谓求道于天地。
中国文化中,求道天地,分析自然的代表流派,莫过于道家与阴阳家。
(一)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开篇明义告诉世人:天道悠悠,玄之又玄。
故《道德经》五千余言,尽是非常之言、非常之理,于自然造化、风物循环和牝牡交营之中感悟世间道理,秉持的社会认识和处事态度往往大异于常人,却又处处深合天理,返璞归真。
依笔者所见,《道德经》五千余言,大体思想在于三个方面:一为守弱归元,二为无欲无为,三为辩证转化、对立统一。
关于“守弱之道”,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推理来认识:大前提:万物皆好生而畏死,可知“生”胜于“死”;小前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韧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
”可知“生者”都具有“弱”的属性,而“死者”具有“强”的属性;结论:“弱”胜于“强”。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西北大学第一讲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上)+第二讲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下)张岂之一、文化的定义1、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20世纪20年代胡适先生讲: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信念、信仰、习俗、风俗习惯等),具有普遍性,今天看来这个定义有不足(没有中华文明有哪些特质)2、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3、2011年10月份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这个定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要在21实际实现紧密结合。
4、血脉即文脉,文化传统、古籍里所讲的道统,孙中山先生也承认我们中国有道统。
文化传统到今天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起源在炎黄时代,在我国黄帝族和炎帝族是史前两个关系密切的大氏族部落,对后来中华民族的生衍发展有很大影响。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产生以后,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有了一个共识: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后期和龙山文化的时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而炎黄时代就在这个时期内,因而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
6、精神家园里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社会主义新文化。
中华文化既有古也有今,也展望了文化发展的前景7、为什么要有关于文化的新的定义: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力量发展的动力之一,要把文化软实力提高到民族、国家发展兴旺的高度来认识,这样对文化才有真正的理解8、文化定义对每个人的力量:是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凝聚、提升、发展,永不衰竭,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关的9、大学的使命之一就在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育人在大学里应该得到实现,是学子们深受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本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高度文化自觉的文明人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1、基本元素(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维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核心理念)2、西大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教师编了十一本《传统文化经典语录》读本阐释了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现在撰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普及本,初步研究基本的元素、核心理念:天人之学、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居安思危、道法自然、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三、天人之学的理论贡献1、很多人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就想到“天人合一”,但在资料中很少见到,只能在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里找到“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物质基础:农业3、五千多年前中国农业格局就已经形成了:南稻北粟4、农业格局的形成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1)水(灌溉),两条母亲河:黄河和长江(扬子江),培育了中国很早的原始农业,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A.公元前11世纪,在黄河的一个支流(渭水流域)镐京(今西安偏西)建立了西周,经营农猎,倡导礼乐文化,奠定了后来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B.长江的汉支流哺育了陕西南部C.后来黄河流域又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暨儒家文化的物质基础(儒家创始人孔子出生于山东曲阜尼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现了孔子倡导的自强不息的精神)D.长江流域的稻种农业成为楚文化暨道家文化的物质基础(到家的创始者李耳并非诞生于长江流域而在河南,他认为思想家最高的境界:若水)E.南宋时期朱熹研究儒学的延续、发展,东汉佛教传入与道家的出现,朱熹得出儒学不会衰竭的结论,因为儒学有自身的活水源头,不断随时代发展,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写完了《四书集注》(儒学最有成果的一部著作),表达对儒学的情感和笃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天下自然物和人间社会一体,天下自然物是宇宙的完整组成部分,而人类是这个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人关系是宇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宇宙与人类共同发展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天下自然物与人类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只有通过遵守天人关系的规律,才能保持宇宙的平衡,从而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
因此,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只有遵守天人关系的规律,才能获得天地和谐,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天人关系的规律是建立在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上的,只有恪守这种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
天人关系的规律还包括礼仪、道德、法制等方面,即人们要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秩序,坚持正义和善良的道德准则,以及遵守法律和法规。
古代中国哲学家们认为,只有遵守天人关系的规律,才能保持宇宙的和谐,才能让人们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秩序,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到尊重他人,有礼貌,有道德,有正义,遵守法律和法规,做到尊重社会秩序,和谐宇宙,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只有遵守天人关系的规律,才能让人们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
只有恪守这种和谐的关系,才能保持宇宙的和谐,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演变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演变中华文化被誉为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就是天人合一。
这种思想以人为主体,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宇宙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博大深邃、气势恢宏的理念。
一、天人合一的起源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哲学思想——黄老思想。
黄老思想主张“道”是自然、宇宙的根源,而人亦属于自然之中,人和自然应当和谐共生。
这种思想在汉朝达到了鼎盛期。
从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几乎所有的思想流派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天人合一倾向。
同时,中国的宇宙观念中也体现了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的观点,这种观点又进一步推动了天人合一的进程。
二、天人合一在古代的表现天人合一思想在古代中国被广为传播,成为人们行为和价值观的一部分。
这种思想在宗教、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体现。
在宗教方面,儒家、道家、佛家三者都体现了类似的思想。
儒家强调自我修养,和谐社会;道家注重自然、内心与宇宙的联系;佛家则强调人与所有众生的平等。
在文学方面,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影响了文艺创作,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其中展现的是一种相互关连、相互拥抱的自然景色,恰好代表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
三、天人合一的演变过程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许多变化。
其最初的形态主要是一种宗教信仰,是将人与自然、宇宙建立起联系的一种方式。
到了唐宋时代,这种思想逐渐渗透到文艺中,成为一种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个性和特点。
到了明清时代,这种思想又和政治相结合,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主张人应当和天地万物相互融合,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也应该追求和谐、统一。
四、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表现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天人合一思想仍然被持续传承,并拓宽了自己的内涵。
当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包括让人类和全球环境形成联合体,使自然栖息地回归到生命力旺盛、和谐共生的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第一章智慧与信仰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天人关系就是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
孔子是天人之学的开创者之一。
《老子》、《周易》等经典的种种讨论也都是围绕天人问题展开的。
孔子把天看成是不断创造生命的自然界,天带有某种神圣性,人对于天应该敬畏和感恩。
在中国文化中,对天的敬畏和感恩一直延续下来,天坛的建筑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实质是爱,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孔子的影响下,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因而人应该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
孔子强调一个受教育者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从而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独有的人生境界的学说。
孔子、老子、《周易》等开创的天人之学,是中国古代哲人最高智慧的结晶。
一、孔子的天人之学孔子,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曲阜)人。
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言论和生平活动记录在由他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一书中。
孔子是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
《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
在孔子以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
不研究《论语》,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不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人的在的心境。
在孔子关于“天”、“人”的学说中,有很多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遍价值。
诚如美国当代学者赫伯特·芬格莱特所说,他在孔子《论语》中发现的是“人类兄弟之情以及公共之美”。
这就是在2 1世纪的今天,孔子的学说不仅受到中国人的重视,而且受到整个国际社会重视的原因。
天:生命创造之源在孔子之前,商代和周代,天命论是流行的观念,也就是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
孔子也受到这种天命论的影响。
但孔子在多数时候是将天看作是自然界。
孔子有一句有名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是不会说话的,天以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作为它的言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天人相参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天人相参近代以来,以“知识就是力量”为先导的启蒙理性开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础,最大程度释放了人的生产能力与创造能力,带来了现代化的巨大成就。
然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成为阻碍人类走向更高发展层面的巨大障碍。
与启蒙理性驱动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相比较,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维中的天人相参思维可以裨补西方理性至上思维的缺陷,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解决思路。
从道法自然到天人合一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有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这精确地概括了殷周时期中国古代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变革。
历史上每次重要的社会变革,最后必定要体现在制度与文化的革新上,殷周之际社会变革体现在文化更新方面的重要内容就是传统天人关系的革新与重构,其结果是到战国末年形成天人相参思维。
天人相参思维的早期逻辑演变过程先后经历了由天命至上向道法自然的转变、由道法自然向天人合一的演进。
在西周以前,天是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的结合,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主宰。
经历殷周之际的社会历史剧变之后,周人深刻反思商朝失败原因,认为殷商由于不行德治而失天命导致灭亡。
殷鉴不远,故西周时期特别重视天命观念。
随着周人理性思辨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尚书》提出了“天命靡常”的疑问,开始对天的神圣属性产生怀疑,进而提出“以德配天”的新思路,打破了传统天人思维中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并重的均衡。
随着以宗法制为基础的西周家天下权威的日渐衰落,这种天命怀疑论思潮不断发酵,人们开始逐渐以理性为工具,对神圣主宰之天的权威进行全面的祛魅运动。
这种思潮发展到极致,由道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褪去了天的神圣外衣,让其从属于道与自然,在天人关系中完成了从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共同作为人与自然的主宰向理性之天单独作为人与自然主宰的转变。
此后,法家更是进一步把理性原则功利化。
然而,神圣传统的失落,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社会伦理底线的失守。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董仲舒的天人之学是一个融汇了神灵之天、自然之天、人世伦理纲常等内容的庞大繁复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显现对西汉政治文化乃至以后近两千年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均产生了庞大的阻碍。
传统的观点以为董仲舒的天人之学是一种以“天”为“百神之大君”的宗天神学,即便其“天”也包括有“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等内容,但仍以其中“神灵之天”为主导;或以其“天”为“人格化的自然”,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所言:“董仲舒所谓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有时系指有智力成心志之自然。
有智力成心志之自然一名辞,似乎有自相矛盾的地方,然董仲舒所说之天,实有智力成心志,而却非一有人格之上帝,故此谓之为自然也。
”这些观点诚然有据有理,但恐怕也还有失偏颇。
董仲舒的“天”中包括有许多自然性质的因素,可是其“自然之天”在其整个天人之学中实际所起的是一个中介作用,目的是要沟通“神灵之天”与现实的“人”,从而一起构建一个“人道法天”的完整系统,为的是要说明西汉政权的合法性和如何维系这一政权乃至长治久安的政治目的。
神灵之天的演绎关于“神灵之天”的论述,早在西周初期便有了萌芽。
周人以“天”取代殷商时期的“帝”,用以指称至上神,从而使其取得完全意义上的宗教神灵的含义。
《诗》云:“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殷士膚敏,祼將于京。
”[1]周人的“神灵之天”要说明的一样是如此两个问题:帝王是天之子,于是政权的合法性取得解决;王权的兴亡与更替是天命使然,而天命弥常,于是需要敬德保民,需要唯德是辅,这是维系政权长治久安的问题。
但是西周的天人关系尚处于一种天人直接发生联系的状态,其理论形态也尚显单薄。
继承西周“神灵之天”观念的是墨子的天人之学。
第一墨子论证了人格神的存在,即“天志”。
此“天”高高在上,其功能依照社会人世的言行而实施出来。
在继承西周天人大体魄局与性质以后,墨子进一步论述道:“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杀一不辜必有一不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试论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
它不但是中国哲学——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如道家、佛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维结构是以“儒”为主干的,但是其三维结构的两翼——“道”、“佛”也对“天人合一”思想作了不同的解释。
因此,全面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就应该联系“儒”、“道”、“佛”对它不同的解释,并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一、产生“天人合一”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质、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合力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多元文化团,再加上春秋以来,社会处于急速变革时代,因而产生了纷纭多端的诸子百家学说。
但是当我们拨开诸子学说表面那种光怪陆离的外貌,就会发现他们所阐述的学说里,有着两个共同的基本元素,这就是“天”与“人”。
不论哪一学派、哪位思想家,展开论述的首要问题都是“天”、“人”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绝不是偶然的。
我国古代是个大陆农业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命运都系于农业收成的丰欠。
寒暑时至,风雨调匀,就能获得好收成,稍有不和不顺,就会遭致灾害,甚至饿殍遍野。
古代人们为了从听命于天的境遇中解放出来,使生活条件得到些许的改善,人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观察天象、了解寒暑风云变化的规律,并试图在理论上作出解释。
人们早就意识到土地是“财之本”,不误农时是“货之源”,“天”(自然条件)和“人夕”(农业劳动)相结合就构成了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因而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就不仅限于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人类自身的完善,还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儒、道、佛三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神看成是天地一切的主宰,凡事求卜,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蒙昧崇拜人神关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学派建立了各自的天人观,其中,儒家学派的天人观构成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脉。
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观后感
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观后感
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
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
这个看法值得商榷。
“天人合一”出自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按其思想体系,这种提法其实是“天人感应”论的一种表述,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这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始于夏、商时期。
从西周时起,“天”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天命、天神,一种是自然界的天体。
以《周易》的经文为例,其中有些对“天”的理解是指自然的天体、天象,但多数是关于天命、天神的记载。
至于西周时的重要政治文献《尚书》,其中“天命”一词比比皆是。
这种状况到春秋时期才发生变化,出现了重人事而轻天道的观点。
中国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解释1、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它提出了:“重人事轻天道”、“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四个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天道自然”:最早提出“天道自然”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他认为“自然”就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论概括,叫做“道”,天既然是自然之物,人与天是平等的。
“天道自然”的观点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很大影响。
3、“天人相分”:战国荀子第一次提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在天人关系中,天是没有意志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在人为,人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努力认识自然、驾御和利用自然。
4、《论语》: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讲了不少有哲理性的话,他的学生把这些话加以整理,成为《论语》一书。
在《论语》中,孔子多处为“仁”规定界说,《论语》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本书。
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建于印度。
该教以“四大为空,以人生为苦,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
佛教在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
6、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
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
该教把老子和《道德经》加以神化,其教义主张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
道教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
7、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宋代得到发展,为当时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8、“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
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五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10、“四书”: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宋以后的儒学教育家又在“五经”的基础上新增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之学。
中华文化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包含的若干基本元素可用天人之学、道法自然、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居安思危、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等12个核心理念加以概括。
其中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最高问题。
张岂之教授指出,天人之学产生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
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
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董仲舒等学者的阐述,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
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异于西方的最显著的特征,其义蕴广远,所谓天人合一,实包含了天定胜人与人定胜天两个观念。
中国的思想,不偏于天定胜人,亦不偏于人定胜天。
中国无宗教,但中国人极富于宗教精神,此为中国文明的特征。
历代圣哲,莫不为继续宏扬此天人合一之道而努力。
以中国与西方比较,中国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合;而西方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分。
故中国哲学,以人生观察宇宙,使人与天合而为一。
中西治学方法之不同,其所成思想体系亦迥异。
吾人确信,在古今各民族,最能了解人与天地宇宙之关系,因而企求保持天人和谐者,为中华民族。
这种以人为重点的天人之学,可以称为人文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