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对人类危害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原因:
自然原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频繁;山区面 积广大,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多发。 人为原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湖造田、 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普遍存在。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分类及其联系 类型 含义 关系
①气象灾害 ②地质灾害 ③生物灾害 ④海洋灾害 C.①②③ 2.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重要特征的是( B.多因性
C.群发性
3.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广的是( B.滨海地区的风暴潮
D
)
C.疫病蔓延
D.洪涝和干旱
4.以下哪点不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南北跨纬度大
(1)“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是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 华南 一带盛行,
同时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冷暖空气多交绥于 南岭 地区,暴雨时常发生。
(2)6、7月份,随着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冷暖空气多再交绥于
长江中下游
地
区,锋面雨带在此徘徊,形成 梅 雨。
(3)7、8月份,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北移,锋面雨带移到 华北 和 东北 地 区,出现北方盛夏 暴雨 季节;此时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也时降暴雨。
3、特征
复杂性
自然灾害的 主要特征
周期性
潜在性
突发性
群发性
多因性
特征 潜在性
含义 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 累或转换能量,以打破原来的平衡和稳定性 灾害出现之前常常没有可直接感受到的前兆或 严格的规律可循,通常不易被人们觉察和分辨 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 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 是相伴发生 灾害的周期性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时间尺度上; 某种灾害常常与其他灾害组成灾害链 一种原因可能引起多种灾害,同一事件可能由 多种原因引起
自然灾害成因危害与解决措施
自然灾害成因危害与解决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危害的灾害事件。
它们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地震、洪水、飓风、干旱、泥石流等。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解决措施,以减少其对我们的伤害。
自然灾害的成因多种多样。
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它造成了地震波的传播,从而引起地面的震动。
洪水是由降雨量过大、河流堵塞或冰雪融化等因素引起的。
飓风则是由海洋中的温暖湿润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而形成的。
干旱是由持续的高温和缺乏降雨引起的,导致土地干燥和农作物减产。
泥石流是由陡坡上的大量土石流动而形成的,通常与降雨量过大和山体的松散土壤有关。
不同的自然灾害具有不同的危害。
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桥梁损坏和地下管道破裂,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瘫痪。
洪水可以淹没城镇和农田,破坏房屋、道路和桥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飓风的强风和暴雨会破坏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带来洪水和风暴潮,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干旱导致农作物歉收、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和食品危机。
泥石流会摧毁房屋、道路和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首先,加强预防措施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应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在洪水易发地区,应建设堤坝、护岸和排水系统,确保水流畅通。
在飓风影响地区,应建设抗风建筑和避风设施,加强飓风监测和预警系统。
在干旱地区,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措施和农业灌溉技术。
在泥石流易发地区,应采取植被恢复和防治措施,减少山体崩塌和泥石流的发生。
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装备,建立完善的灾后重建机制等。
只有提高应对能力,才能更好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的伤害。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
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成因以及防治措施对于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知识点。
一、气象灾害1、洪涝洪涝灾害是由于暴雨、大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引起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持续的强降水、河流排水不畅、地形低洼等。
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包括: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等,以调节洪水;整治河道,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避免在低洼易涝地区建设重要设施。
2、干旱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
其形成原因可能是长时间的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水资源分配不均等。
防治干旱的方法有: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农业;推广耐旱作物品种;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3、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台风的形成需要温暖的海水、充足的水汽和一定的地转偏向力。
为了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及时疏散危险地区的人员;加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提高抗风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
4、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寒潮的形成通常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积聚和南下有关。
应对寒潮的措施包括:提前发布预警,提醒人们做好保暖防寒措施;加强农业生产的防寒保护,如覆盖保温材料;保障能源供应,确保居民取暖需求。
二、地质灾害1、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
地震的发生与地壳板块运动、断层活动等有关。
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包括: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研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按照抗震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 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
冻害、异常高温、干热风、暴雪、 冻害、异常高温、干热风、暴雪、 冰雹、冻雨、浓雾、 冰雹、冻雨、浓雾、沙尘暴等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 海洋灾害:海啸、海冰、风暴潮、咸潮、 海洋灾害:海啸、海冰、风暴潮、咸潮、赤潮等 生物灾害: 病虫害、鼠害、草害、 生物灾害: 病虫害、鼠害、草害、蛇灾等
实例l 1976年唐山 级大地震 实例l、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 年唐山7.8级大地震。 实例l——突发性 实例l——突发性 实例2 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实例2、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南 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 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 实例2——周期性 实例2——周期性 实例3 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 实例3、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 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实例3——群发性 实例3——群发性
生命 人类 生 财产 自 然 灾 害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 17日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 明神礁 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 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 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90米的火山岛 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2)1996年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 10日 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 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 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 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是自然灾害,既是自然事件,还造成人员死亡。 是自然灾害,既是自然事件,还造成人员死亡。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生命 自 然
人类 灾 害
财产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 ?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 ——明神礁 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 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 90米的火山岛。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2)1996 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 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 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 4名队员死亡。
是自然灾害,既是自然事件,还造成人员死亡。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3.自然灾害的特征
特征
含义
潜在性
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累或转换 能量,以打破原有平衡和稳定性
突发性
灾害发生之前常常没有可直接感受到的前兆或严格的规 律可寻,通常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分辨
周期性
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
群发性
我国 人口众多 , 人地矛盾突出, 围海造陆、破坏 植被等 不合理经 济活动 普遍存在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齐全,洪涝和干旱最为
常见,地震的危害最为严重,采用列表比较的 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1. 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类 型
含义
关系
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
强 夏 季
北方 南方
锋面雨带控制
涝
单一气团控制 旱
风弱
北方 南方
单一气团控制
旱
锋面雨带控制 涝
考点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以及防治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2.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⑵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1、台风“罗莎”
2、煤矿瓦斯爆炸 3、寒潮造成渔船翻船
4、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干旱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
2.类型
常见的、 对人类危害较大
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 气象灾害 旱涝灾害、寒潮、台风、风沙等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等
3.主要特征
复杂性 周期性
潜在性
自然灾害的 主要特征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 降水年际变化大
时间 春夏之交 6、7月份 7、8月份 8、9月份
雨带(强降水集中区) 华南 江淮地区 华北、东北和西南 东南沿海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 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 冷空气冷空气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北方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我们是地球的主人, 防灾、减灾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
1.概念、分类及主要特征(a)
2.主要危害(b) 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a)
二、中国的洪涝灾害
1.发生的现状(a) 2.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c)
1、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包括 D ①气象灾害 ②地质灾害 ③生物灾害 ④海洋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重要特征的是 C A.复杂性 B.多因性 C.不可控性 D.群发性 3、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广的是 D A.地震 B.滨海地区的风暴潮 C.疫病蔓延 D.洪涝和干旱 4、以下哪点不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D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B.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南北跨纬度大
八种自然灾害_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地震、滑波、泥石流等八种自然灾害,分布、成因、措施、危害一、泥石流定义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形成的原因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四、我国泥石流分布的特点1、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尤其在地形条件上表现较为明显。
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接触带上,此外青藏高原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也是泥石流集中分布地。
在两个地带中,泥石流又多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深入阶段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
这也是我国泥石流发生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每一个大型构造带中,高频率的泥石流的发生多集中在混合花岗石、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页岩、泥灰岩、泥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有关。
高频率的泥石流往往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较软湿、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五、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有许多种,生物措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效果好。
生态环境恶化,坡面植被覆盖率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经常会造成水土流失。
而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就是水土流失恶性发展的直接结果。
由此可见,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水土流失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生物措施。
我国地震灾害成因
我国地震灾害成因、危害及应对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学号:2010030137姓名:张新瑶摘要:地震灾害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号称群灾之首。
地震能量巨大,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还易引起多种次生灾害(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河水倾溢、水坝崩塌等引起的水灾、瘟疫等),破坏力强,甚至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等产生影响。
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
近年,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给我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尽量减小地震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应将强对地震产生的成因的研究和对地震的监测、预报预警,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人们的抗震意识、抗震能力。
本篇论文通过对中国地震的成因分析,了解到中国地震频发,且产生严重破坏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针对地震的成因和危害,总结防震抗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震级、板块交界处、抗震能力、防震减灾一、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是地壳中累积的构造应力集中引起的地壳岩层突然破裂或错动的现象。
地震灾害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地球内部积聚的能量突然释放产生快速、剧烈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类型: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构造地震的数量最多,破坏力也最强,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还有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等。
地震相关术语:震源:地球内部诱发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震中距: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等震线:破坏程度相同地区的连线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震级: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按地震等级大小划分:超微地震:震级大于1级微震:震级小于3级,一般人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等于5级,人们容易感觉到,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强震:震级大于5级,小于7级(大于6级的地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灾害)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多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交界地带活山脉平原交界地带,释放能量巨大,破坏严重。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以及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1、气象灾害(1)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
(2)干旱:长时间降水稀少,造成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3)台风:强大的气旋风暴,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4)寒潮:冷空气迅速入侵,导致气温骤降,对农业、交通等产生不利影响。
2、地质灾害(1)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可能引发房屋倒塌、山体崩塌等。
(2)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
(3)泥石流: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形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3、水文灾害(1)洪涝:河流、湖泊水位上涨,淹没陆地。
(2)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大海浪,袭击沿海地区。
4、生物灾害(1)蝗灾:蝗虫大量繁殖和迁徙,破坏农作物。
(2)鼠灾:老鼠数量过多,传播疾病,破坏农田和仓储。
二、自然灾害的成因1、自然因素(1)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如地震、火山活动。
(2)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
(3)地壳运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2、人为因素(1)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增加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风险。
(2)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导致雨水下渗减少,加大了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3)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在地震带上建造高层建筑,可能加重地震灾害的损失。
三、自然灾害的危害1、人员伤亡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受伤。
2、财产损失毁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破坏农作物,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3、生态破坏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社会影响引发社会恐慌,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气象卫星、地震监测仪等,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人们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
地理学霸笔记23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考点23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一、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危害重,其中台风、旱涝、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影响尤为严重。
1.台风成因: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气旋时空分布: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危害:狂风、暴雨与风暴潮等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防御措施: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③建沿海防护林2.暴雨洪涝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时空分布: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危害: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甚至危及人类生命防御措施: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3.干旱成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时空分布: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防御措施:①改变农业结构②种植耐旱作物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④营造防护林4.寒潮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的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时空分布: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海南依次减弱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防御措施: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预警,做好防寒准备5.地震、滑坡、泥石流成因: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崎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时空分布:西南地区危害:人畜伤亡、财产损失大,公共设施遭严重破坏防御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固建筑物和岩体,避开危险区二、自然灾害成因分析及防灾措施1.自然灾害的分布(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 板块交界处 –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东非大裂谷、大
西洋海底S形海岭
整理课件
10
桃江七中
刘勋国
桃江七中
刘勋国
②火山
• 危害:
– 危害生命和财产安全
• 好处:
– 火山灰风化后形成肥沃的土壤(巴西高原、德干高原) – 地热资源,旅游资源-火山发电(羊八井)
• 监测:
– 红外线遥感监测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 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整理课件
4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 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 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 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 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 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西北路——影响范围最大
北路——势力最强
东北路-只影响东北地区
整理课件
43
☆地形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南北向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分流南下 影响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甚至两广地区 。
东西向山脉——阴山、秦岭和南岭等阻挡,势
力不断减弱。
整理课件
44
中路——路程较短, 沿途地势北高南低, 来势汹涌。
对我国影响最大
唐山机车车辆厂倒塌的厂房
唐山大地震时的地缝
唐山大地震时被震弯的铁路
整理课件
8
①地震
• 带来的危害
– 危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破坏基础设施,是所有 地质灾害中损失最严重的
• 预防措施
– 建立预警机制 –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 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意识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整理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整理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和损害。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成因、危害和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初中地理中自然灾害知识点的整理。
一、气象灾害(一)洪涝洪涝是由于暴雨、大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的现象。
成因:持续性的强降水、流域内的地形地貌、水系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河道的侵占和破坏等。
危害: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范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整治河道、加强洪水监测和预警等。
(二)干旱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缺水枯萎,甚至河流干涸的现象。
成因:长时间的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量大,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危害: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防范措施: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修建蓄水工程、进行人工降雨等。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成因:在热带海洋面上,温度高,大量的水汽蒸发上升,形成强大的气旋。
危害:摧毁建筑物、折断树木、影响交通和通信,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范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加固建筑物等。
(四)寒潮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现象。
成因: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迅速南下。
危害: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交通和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
防范措施:提前发布寒潮预警,做好农作物的防寒保暖,增加衣物保暖等。
二、地质灾害(一)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成因: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和碰撞等。
危害: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损坏,还可能引发火灾、海啸等次生灾害。
防范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地震应急演练等。
论文《地震灾害危害、成因及对策》
地震灾害危害、成因及对策摘要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
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近几年就我国来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2014年11月22日四川康定发生6.3级地震……这些令人胆战心惊的例子依然历历在目。
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要将地震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人们就必须正确认识地震,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本文就《灾害学》课程浅谈了地震带来的危害、成因,并辅以丰富的震害资料进行说明,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应对对策。
关键词地震;灾害;危害;成因;对策。
引言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虽然人类不可改变自然,但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抗击无情的自然灾害,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人类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大大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财富损失,而人类防灾减灾或应变行为的失当则会加重地震灾害,从而带来不应有的灾难。
历史地震的教训是十分沉痛的。
研究历史地震,由于人类自身行为失当而致灾的问题,应当成为地震对策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这对于减轻未来地震灾害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地震灾害的危害1.1地震的概念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
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1)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地震现象;2)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3)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应对措施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应对措施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应对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的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如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火山喷发等。
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减少人类的损失、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地震地震是因地壳内岩石断裂造成的地面震动现象。
地震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岩石变形等因素。
当地震发生时,会引发地面摇晃、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等灾害。
对于地震,人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建立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地震迹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逃生措施;2.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采用科学的结构设计和建造标准;3. 加强地震救灾工作,提高抗震救灾能力,包括组建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演练等。
二、台风台风是一种强大的气象系统,具有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特点。
台风的形成和发展与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因素有关。
台风登陆时会造成狂风、暴雨、洪水和海啸等灾害。
针对台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台风预警和风暴潮预警信息;2. 预先做好防台风工作,对生活区、工厂、农田等进行防台风措施;3. 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三、洪水洪水是河流、湖泊和海洋水位上涨,超过容量限制而溢出河岸造成的一种自然灾害。
洪水的成因包括持续暴雨、融雪、堤坝破坏等多种因素。
洪水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针对洪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洪水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确保人们及时转移;2. 加强堤坝建设和维护,提高河流和湖泊的排水能力;3. 加强洪水抗灾救援能力,组织好疏散和救援工作。
四、干旱干旱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缺水的现象。
干旱的成因主要与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范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力量的作用,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灾难事件。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飓风、干旱、滑坡、火山爆发等。
这些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地震的成因与防范措施地震是地壳中发生的一种地质现象,其主要成因是地球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动。
当地下岩石受到巨大的应力时,会积蓄能量,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岩石发生破裂,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的发生通常伴随着剧烈震动和地表的破裂。
为了减少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地震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报警信号,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逃生措施或者寻找避难场所。
2. 修建抗震建筑物:设计合理的抗震建筑可以有效地减少震害。
抗震建筑包括使用抗震材料、加强结构抗震能力等。
3. 加强地震科学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地震现象的规律,提高人们对地震的认识,为地震预测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二、洪水的成因与防范措施洪水是由于降水过多、河流水位上升或水库溃坝等原因造成的地表水过剩,并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
为了减轻洪水造成的灾害,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防范措施:1. 建设水利设施:修筑堤坝、水闸和排水系统,以调节河流水位和水流速度,减少洪水威力。
2. 做好防洪准备: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洪水动态,为人们提供预警信息。
此外,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对洪水的准备工作。
3. 加强环境保护:保护河道和湖泊的生态系统,对河流进行治理,减少泥沙淤积和水土流失等现象的发生,有助于减少洪水的发生。
三、飓风的成因与防范措施飓风是大气环流系统中的一种强风天气。
飓风的形成与海洋温度、大气湿度以及地球自转等因素有关。
为了减少飓风带来的破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1. 加强预测和监测:利用现代气象技术,对飓风进行追踪和预测,及时发出警报,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防护措施。
自然灾害成因及措施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自然灾害成因及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其成因非常复杂,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都有其特定的成因和防范措施。
地震的成因及预防措施地震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和危害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其成因是由于地球岩石圈的板块运动不受到阻碍而引起的。
当板块运动过程中发生断裂,就会导致地震的发生。
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我们只能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和持续地进行科学研究来尽可能地减少地震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社区应急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建立避难所和配备应急设备等措施来减轻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此外,在建筑物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该采用抗震设计和加强建筑结构等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洪水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洪水是由于降雨量过大、地形起伏等因素造成河流或湖泊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而引起的。
洪水对人类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河流水位监测和预警、加强防洪抗灾能力、培养应急响应和避难等方面的措施来减轻洪水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水文地质条件,采取合适的防洪措施,比如建设防洪堤、提高道路铺设高度、设立排水沟等。
台风的成因及预防措施台风是指热带气旋形成后在海洋上发展壮大,进入我国沿海后引起的暴风雨、风暴潮和海浪等。
台风对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特别大,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失踪,还会对当地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台风预报和监测、加强风暴潮抗灾能力、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加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措施来减轻台风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气象因素和自然条件,采取合适的建筑设计、体系结构和风水力等技术措施,提高城市抗风能力。
总之,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特别是政府和广大民众要共同努力,加强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科学预测和防范措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常见自然灾害整理
常见自然灾害整理1、成因:地壳运动(构造地震)中国地震成因:靠近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2、破坏程度大小原因:自然:震级大小;距震中距离;震源深度人文学科:发生时间;人口密度与城市经济发展;建筑物的抗震程度;人员防震自救意识3、引发的次生灾害:泥石流、滑坡(地表破碎)、堰塞湖、工厂有毒物质泄露造成的环境污染、瘟疫(人员死亡)4、损失:严重人员伤亡;破坏建筑物;引发次生灾害(如上)5.措施:① 加强研究② 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③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④进行防震教育⑤提升防震意识与自救能力二、地质灾害(一)泥石流1.原因:自然:① 山区地形坡度大;② 地表输送更多的沉积物③植被覆盖率低④充足的水(强降水、溃坝、冰雪融水)人造的:① 破坏植被② 破坏表面③ 采矿和其他人类活动2。
危害:① 掩埋村镇② 冲毁建筑物、道路和矿井3。
措施:① 加强研究② 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③ 避开泥石流易发区的人类活动④建设护坡林、堤坝,进行截流(工程措施)⑤植树造林(生物措施)(二)滑坡1.原因:①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岩土体不稳定,存在滑动面②重力作用(降水、地震、人类活动加剧滑坡发生)2、措施:①加强研究②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③人类活动避开滑坡带(如修路)③ 工程措施:边坡防护、岩体加固、消除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三、沙尘暴1、发生时间:冬春季2.原因:① 春季降水少,干燥多风,土壤疏松,未形成植被,沙尘难以抑制②全球气候变暖,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大风,提供了动权力③人类过度放牧、樵采等造成土地沙化④部分工程建设等破坏地表,地表裸露3.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分布广泛,地表裸露,植被稀疏)4、冷锋对沙尘暴的影响:冷锋风力大,吹扬沙尘,并使沙尘随锋面移动5、危危害: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污染环境,引起频繁的呼吸道疾病四、气象灾害(一)台风(热带气旋)1、季节与分布:多发于夏秋季节南北纬5―20度之间(我国多发于东南沿海、由东南到西北灾害程度减小、登陆后受摩擦力影响风力减弱)2.影响:危害:① 强风、暴雨、风暴潮和洪水② 海洋灾害和生产影响作用: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伏旱与水荒②使冷热保持均衡3.台风风向判断:如西太平洋台风为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c)a.北风b.西风c.东北风d.西南风分析:在低压中心,广东盐海的风向指向台风中心。
大灾难是如何发生的?人类能否预防和避免?
大灾难是如何发生的?人类能否预防和避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已
经变成了现实。
然而,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依然感到无力和无奈。
大灾难是如何发生的?人类能否预防和避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大灾难的成因
1、自然因素
地球上自然的气候、地理等条件都会对大灾难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地震、海啸、台风、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都可能给人类造成极大
的伤害。
2、人为因素
不可忽视的是,人类的行为也会对大灾难的发生产生影响。
例如过度
开采、环境污染等待,就有可能导致土地沉降、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从而引发地下水流失等一系列的灾害。
二、大灾难的预防和避免
1、科学技术的进步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常规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预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人类可以在自然灾害发生前更充分地做好预备工作,避免产生过于严重的后果。
2、加强宣传教育
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是会影响应对能力的。
因此,宣传教育的作用也不能被忽视。
通过各种手段将自然灾害的预防、避免知识向大众宣传,让人们了解到自然灾害实际暴露的危害以及多种预防和应对方法。
3、政府的干预
政府应该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加强对一些危险性较高场所的监管,以有效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灾害发生时,政府应急机制的完善也十分重要,为人们提供妥善的救援。
总的来说,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避免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包括科技、宣传教育、政府干预等方面。
相信在人类共同努力下,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可以最终减少到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以地震为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地震基础知识和地震的分布
(2)学会分析地震产生的原因
(3)探究地震灾害的危害
(4)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掌握基本的地震自救常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
(2)通过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生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
(2)让学生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二、教学重点
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三、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危害的对比分析
四、课前准备
学生课堂活动材料多媒体课件制作世界地形图
六、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日本沉没》视频片段
教师首先提问:是什么摧毁了日本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引出这节课我们就来以地震为例来学习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以地震为例)
设计意图:以视频引入给学生深刻印象,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教师提问:什么是地震,你对地震了解多少?引导学生寻求未知知识的学习方法,然后选取了课堂师生一起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地震的概念,查阅地震小词典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地震
用什么地方发生地震的概率比较大引出学习活动过程
活动1——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和成因学习过程体验
材料:近几年世界地震的分布: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8.0级地震
2009年9月2日,印尼发生7.3级地震
2009年10月30日,阿富汗发生6.0级地震
2010年1月9日,美国加州6.5级地震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
2011年5月11日,西班牙南部5.1级浅源地震
活动要求:1.找出地震的位置,并标在世界地形图上
2.归纳世界地震分布的规律
3.思考地震带分布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体验了学习过程后提炼出这部分学习的方法是读图填图、规律归纳法
用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听到消息后我们都很难过,引出地震的危害,用视频回忆 5.12汶川地震后的画面得出地震的危害,用你印象中危害最大的地震引出活动二
活动2——探究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和成因
材料一:
材料二:面对巨大自然灾难,如何应对:
活动要求:结合材料,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第一步:从材料一表格中发现了什么?(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
第二步: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通过小组活动,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后总结这部分学习的方法主要
是小组合作探究和材料分析法
抗灾减灾中最重要的是挽救生命,来承接地震逃生的环节,让学生没有学习之前发生地震会有什么反应,然后让急救超人的视频来解读正确的逃生方法,单个学生正确演示。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通过学生体验逃生的过程来学会生存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告诉我你学到了什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用课堂中学到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自然灾害,从而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找到分布地区,探究成因,从危害能造成的损失中寻求防灾抗灾减灾的措施,还有地震逃生的方法。
设计意图:总结出这节课的主题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四)学习检测
课外探究活动,探究浙江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下课铃声响就是安全有序撤离
设计意图:再次提升这节课的主题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