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失业、通货膨胀案例

合集下载

经济学案例分析

经济学案例分析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经济学案例分析,希翼能匡助到大家!经济学案例分析失业率与宏观经济政策最近,美国失业率持续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而欧洲的失业率却急剧上升而且持续在 30 年前的水平之上。

如何解释两地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呢,部份原因在于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

美国惟独一个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系统。

他严格监控着美国经济。

当失业率提高影响到居民对经济的信心时,美联储会放松银根,实行用心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和提高产出,并防止失业率的进一步提高,实际上这是透过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方法。

而这天的欧洲还不存在这样的机构,欧洲是个国家联盟,它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由于思量到各国状况的复杂性,欧洲中央银行的目标主要是持续物价的稳定,奉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全力持续低利率和低通胀。

在这样的状况下,就无法利用通货膨胀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问题1、什么是失业问题造成失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2、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1、 (1)失业问题就是由失业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失业不仅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失业是经济问题,因为失业意味着浪费有价值的资源,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失业是个政治问题,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收入减少或者丧失收入的来源,使人们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中,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2)失业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①磨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变动所构成的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构成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的对劳动总体需求不足所构成的失业。

2、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

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于是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率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

《失业和通货膨胀》课件

《失业和通货膨胀》课件

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支出
通过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等方面的支出,可以直接创造就业机 会,从而降低失业率。
政府采购
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如失业保险 、福利等,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生活 保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减少税收
减税可以增加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 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 增长和就业。
转移支付
结构性失业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更新等原因导致的长 期失业。
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需求下降等原因导致的短 期失业。
失业的影响
经济影响
失业会导致社会福利负担加重、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等负面影响。
社会影响
失业会导致社会不公感增加、家庭负担加重、心理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
个人影响
失业会导致个人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职业发展受阻等个人问题。
滞胀原因
石油危机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生 产成本增加,企业减少生产,导 致经济停滞。同时,政府采用宽 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导致通货
膨胀加剧。
滞胀影响
滞胀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 ,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 下,物价持续上涨,消费者信心
低迷。
中国近年来的失业与通胀问题
失业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传统产业面 临淘汰和升级的压力,导致部分工人失业。同时,高校毕 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
02
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
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购买力 持续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
定义解释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的供应量 超过了需求量,导致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的类型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历史上典型通货膨胀案例

历史上典型通货膨胀案例

历史上典型通货膨胀案例不得不提的历史上典型通货膨胀案例:德国的威玛共和国20世纪初,德国正经历着一场持续长达14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威玛共和国通货膨胀。

这一事件成为了经济史上的典型案例,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次警示。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得不面对战争的毁灭性后果。

战争造成的巨额债务使国家陷入财政危机,政府决定通过发行大量纸币来填补财政赤字。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德国通货膨胀的爆发。

在战争期间,德国一直以战争胜利而引以为豪。

然而,1918年,德国签署了维尔赛条约,这一条约规定了德国需要支付巨额的赔款。

为了履行这一义务,德国政府选择了发行更多的纸币。

通货膨胀的过程逐渐加速,物价也随之上涨。

通货膨胀让人民的生活变得困难。

薪水无法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导致人们的购买力急剧下降。

德国人民纷纷寻找各种方式来应对通货膨胀,如购买实物资产或外国货币,但这只在短期内有限的帮助。

通货膨胀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是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人民的不满情绪不断增长,社会秩序开始崩溃。

物资短缺、失业率上升、民众的不满情绪集中爆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逐渐加深。

这最终导致了政治动荡,为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铺平了道路。

威玛共和国通货膨胀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惨剧。

它给其他国家一个重要的警示,即切勿滥发货币以填补财政赤字。

这次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们长期以来深受其苦。

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国际社会开始对货币政策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

中央银行成为了更独立的机构,负责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货币稳定。

同时,国际社会也加强了经济合作,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威玛共和国通货膨胀案例深刻地揭示了通货膨胀的危害和破坏力。

它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对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都应该以威玛共和国通货膨胀为镜,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并密切关注通胀风险,以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在总结中,威玛共和国通货膨胀案例是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失业和通货膨胀案例

失业和通货膨胀案例

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的恶性通胀在80年代,阿根廷年通胀率平均达到450%,1990年初之前的12个月其通胀率更飙升至20000%。

在这种情形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只是避免通胀吞噬一切。

一名阿根廷商人约格如此描述道:通胀使你成天战战兢兢。

咱们公司所在的产业只能给你4天到5天的赊账。

人们再也不关心生产力乃至技术,保护你的流动资产比包括技术在内的长期目标更重要,虽然你希望二者兼顾。

这是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的恶果,即货币疾病。

你的钱四分五裂,将像癌症。

你苟且偷生。

当通货膨胀率超过天天1%,你别无选择。

你舍弃计划,只要能够支撑到周末就会感到知足。

然后我就会待在公寓里阅读有关古代板球比赛的书籍。

人均而言,目前咱们比1975年贫困25%。

真正的受害者是你看不见的穷人、老人和年轻人。

他们被赶出大型火车站那些人是阿根廷生活中的弃儿,像大海的浪花。

阿根廷的高通胀终于出现一个充满希望的转机。

1989年方才被选总统的梅内姆宣布了反通胀计划。

另外,它还支持许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包括在1991年初录用由哈佛大学培育的经济学家卡瓦洛为经济大臣。

在90年代初期,通胀已降为每一年30%左右。

结合案例说明阿根廷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其影响。

★理论提示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若是你问一个普通人,为何通货膨胀是坏事?他将告知你,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通货膨胀剥夺了他辛苦赚来的美元的购买力。

当物价上升时,每一美元收入能购买的物品和劳务都少了。

因此,看来通货膨胀直接降低了生活水平。

但进一步试探就发觉那个回答有一个谬误。

当物价上升时,物品与劳务的购买者为他们所买的东西支付得多了。

但同时,物品与劳务的卖者为他们所卖的东西取得的也多了。

由于大多数人通过出卖他的劳务,例如他的劳动,而赚到收入,所以收入的膨胀与物价的膨胀是同步的。

因此,通货膨胀本身并无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人们相信那个通货膨胀谬误是因为他们没有熟悉到货币中性的原理。

每一年收入增加10%的工人偏向于以为这是对他自己才能尽力的奖励。

通货膨胀的案例

通货膨胀的案例

通货膨胀的案例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通货膨胀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经济现象。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20世纪初德国的通货膨胀案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为了支付战争的巨额债务,不断印刷货币。

结果,货币供应量激增,导致通货膨胀严重。

德国马克贬值迅速,物价飞涨,人们的储蓄在短时间内变得一文不值。

通货膨胀导致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对德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

其次,我们可以看看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案例。

2008年,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高达89.7亿%,这意味着物价每天都在翻倍。

津巴布韦政府不断印刷货币以弥补财政赤字,结果导致通货膨胀失控。

人们用购物车装着纸币去购买一袋面包,这样的场景成为了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标志。

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津巴布韦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贫困和失业问题。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看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案例。

由于政府的错误经济政策和油价下跌,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率飙升,货币贬值迅速。

物价上涨导致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食品和生活用品短缺,社会秩序混乱。

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委内瑞拉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成为了该国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通货膨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

通货膨胀不仅导致货币贬值,还会引发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贫困和失业等问题。

因此,各国政府都应当高度重视通货膨胀问题,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措施,防范通货膨胀的发生,维护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7失业与通货膨胀精品PPT课件

7失业与通货膨胀精品PPT课件
一社会流动性增大,尤其年轻人经常换工作,增加摩 擦失业率。
二在各类劳动者自然失业率无变动情况下,劳动者 构成变化会引起总自然失业率的提高。战后美国 的青年、少数民族和妇女大量参加劳动大军。
三结构性失业增加。1970-80年代的严重供给冲击, 使依赖于能源和受对外贸易打击的行业如汽车和 钢铁工业衰落了,电子行业却兴旺起来。
第9章不确定性经济学
8
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就业率
•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这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稳定 状态是: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 的状态。自然失业包括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
•设N为劳动力,E为就业人数,U为失业人数, 有N=E+U,失业率=U/N
•设l为离职率:失去工作者的比例;f为就职率。 则劳动市场达到稳定状态的条件:lE=fU
LS
E
LD
N1 N2 N
N
2020/12/30
第9章不确定性经济学
12
W
其他条件不
变,若劳动
力供给增加, W0
均衡工资会 W古 如何变:
1古典世界
2现代粘性 世界
0
供给增加 工资粘住
E
LS LS’
LD L0 L古 L粘 L 在粘性世界失业会更多
2020/12/30
第9章不确定性经济学
13
美国自然失业率从4%到6%的四大原因
–回顾:微观经济学劳动市场模型、短期生 产函数、总产出函数、AS-AD模型和经济 波动与失业率关系,政府扩张性政策目的。
2020/12/30
第9章不确定性经济学
3
失业和失业率
•失业者: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 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通胀衡量护理课件

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通胀衡量护理课件

个人层面的护理措施
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
个人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以适应市场 需求。
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个人应关注就业市场动态,主动寻找和抓住就业机会,实现再就业。
合理规划个人财务
个人应合理规划和管理个人财务,避免因经济压力而陷入困境。
CHAPTER 04
失业与通胀的经济影响
对消费的影响
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
02
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合理规划家庭财务
03
制定合理的家庭预算和财务计划,控制支出,保持家庭财务稳定。
CHAPTER 06
案例分析
历史上的失业与通胀案例
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
19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实施石油禁运,导致 石油价格上涨,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同时,经济衰 退和失业率上升,导致社会不稳定。
CHAPTER 02
经济周期与通胀
经济周期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 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往复 的一种现象。
类型
短周期(基钦周期)、中周期( 朱格拉周期)、长周期(康德拉 季耶夫周期)。
通胀的衡量指标
01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 务的价格变化。
02
结构性失业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 等原因导致的长期失业。
失业的定义
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 未能找到工作或未能充分就 业 的状态。
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 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等原因导致的暂时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总需求不 足等原因导致的短期失业。

《通货膨胀与失业》课件

《通货膨胀与失业》课件
购买具有保值和升值潜力 的房地产、黄金和股票等。
什么是失业?
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活力较差的劳动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的状况。失业 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失业率的计算方法
1 计算方法一
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劳动力总数 * 100%
2 计算方法二
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就业人数 * 100%
供求关系
当需求增加或供应减少时,通货 膨胀可能会发生。
货币供应
当货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时, 通货膨胀可能会加剧。
收入分配
通货膨胀会对不同层次的人们产 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加剧贫富差 距。
通货膨胀的分类和程度
较轻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幅度较小,不会对 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恶性通货膨胀
物价持续剧烈上涨,可能导 致经济崩溃和社会不稳定。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1
紧缩性货币政策

当通货膨胀过快时,央行可能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紧流通中的货币。
2
宽松性货币政策
当通货膨胀较低时,央行可能会采用宽松性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增长。
3
平稳中性货币政策
央行努力平衡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稳定的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影响 人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结构性失业
由于产业结构变化或技术升级导致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或个体追求更好机会而导致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
由于季节性行业需求波动导致的失业,如农业和旅游业。
《通货膨胀与失业》PPT 课件
欢迎来到《通货膨胀与失业》PPT课件!本课程将探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定义、 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方法,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两个关键的经济现象。

最新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最新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N
3.失业的供求分析
(1)失业解释:出清、竞 W
D
S
争性劳厂商愿意雇用的接受工资
水平W *的工人数量NE。
W*
E
此时,另有数量为N * -NE 的工人,虽然愿意工作, 但要求的工资较高。
是自愿失业。
就业 NE 自愿N* N
失业
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
(2)失业解释:非出清的劳动力市场
在无弹性工资的劳动力 市场上。
一次经济波动使得劳动工 资过高W *。
寻找这个高工资的劳动力 N2但是企业愿意雇用的只 有N1 。
出现劳动过剩N2 - N1 。 为非自愿失业。
W
D
S
非自愿
失业
W*
就业
E
WE
N1 NE N2 N* N 非出清的劳动力市场:失业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
1.失业的影响:
⒉最低工资法
当最低工资法迫使工资高于供求平衡的水平 时与均衡水平相比,它就增加了劳动供给量 而减少了劳动需求量,从而使经济中存在过 剩的劳动。由于愿意工作的工人多于工作岗 位,有一些工人成为失业者。
为什么最低工资法并不是失业的主要原因? △经济中大多数工人的工资高于法定最低水平。
最低工资法主要是限制了劳动力中的最不熟 练工人和经验最少的工人。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
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Arther·OKun), 在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分析失业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
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
收入、生活水平下降;率就降低3个百分点。
影响社会稳定,增加
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2个百分点或 者2.5个百分点。
政府福利支出;
国民收入减少。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 生产者价格指数( The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33
1、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度量在不同时期城镇居民为购 买一蓝子商品和服务时所支付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消费者价格指数一般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统计
17% 食物
31
二、几点鉴别:
• 不是物价总体水平的轻微上升。 • 是指物价总体水平的持续上升。 •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体水平的上升,而不一定是每
一种商品有同一水平上升。 • 这也不一定是生活水平的下降,因为收入水平有
可能有或可能没有同一水平上升。 • 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给
32
三、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
19
最低工资法
• 最低工资法确定了企业要为其雇员支付的工资的 法定最低水平。
• 经济学家认为,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失业的影响最 大。领取最低工资的300万工人中,1/3以上是青 少年。
• 建议允许降低青少年的工资,从而减少它们的失 业,并使他们得到培训和工作经验。
• 税收减免是增加工作着的穷人收入的一种更好的 方法。它没有增加企业的成本,不会减少企业需 求的劳动量。
8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结构性失业: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 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 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其特点:失业和职 位空缺并存。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原因: • 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与此同时, 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 • 不适当的政府政策(如政府为保护某种行业的政策, 在短期内有利于减少失业,但从长期看,这种经济政 策会降低受保护的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失去同国外竞 争者相抗衡的能力最终加重结构性失业)。

《宏观经济学》第7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第7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提供了一份“政策选择的菜单”

含义:反映了失业 胀 率上升是治理通货 率 膨胀的代价,而通 %
货膨胀上升则是降 低失业率的代价。 4
社会临界点:即失
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的社会可以接受程 度。
社会临界点 A
4
失业率%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弗里德曼认为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 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 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 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完全 垄断、寡头垄断→限制产量、 提高价格→超额利润→ 通货膨 胀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 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D与AS 同时发生 作用,通货膨胀与经济结构有关。所 以又有“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1、部门需求移动论 2、攀比理论
部门需求移动论
AS
P4
E4
P3 P2
AD4
E2
E3
AD3
P1
E1
AD2 AD1
Y1 Y2 Yf
三、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含义: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 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的通货膨胀。
P
AS
E3
P3 AS3
P2
E2
P1
AS2
E1
AD
AS1
Y Y3 Y2 Y1 Yf
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工会 要求W↑→成本↑→ AS↓ → P↑ →通货膨胀→实际购买力 下降→工会继续要求工资↑→ 工资-价格螺旋。
重为权数来衡量的市场价格变动率。 美国的CPI选择265种商品和劳务。
(∑Ptiq0i)/(∑P0iq0i)×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除以劳动力总量所得到的比率。
N——劳动力
E(Employment)——就业者人数
U (Unemployment)——失业者人数 ∵ N = E + U
2018/10/15
∴ 失业率=U/N
就业率=E/N
美国1960-2005年的自然失业率为5.5%
失业率
10
8
5.5%
6 4
自然失业率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表示自然失业率
率越低。
自然失业率模型对公共政策的意义:任何一种旨 在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都应该既降低离职率, 又提高就职率。同样,任何一种影响离职率和就 职率的政策也会改变自然失业率。
2018/10/15
应用举例:设某经济某一时间有1.9亿成年人,其中
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人没有 工作但也没再找工作。试求: (1)劳动力人数; (2)劳动参与率; (3)失业率。 解:
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稳定状态,则找到工作的 人数(f U)必定等于失去工作的人( lE )。稳 定状态条件为:
fU lE l ( N U )
推出:自然失业率
U l N l f
2018/10/15
结论:稳定状态失业率取决于离职率l和就业率f。 离职率越高,失业率越高;就职率越高,则失业
(1)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1.2 + 0.1=1.3(亿) (2)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 =1. 3/1. 9 ×100%= 68. 4% (3)失业率=失业者/劳动力人数× 100% =0.1/1.3×100% = 7.69%
2018/10/15
第 二 节
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其 强调的是空缺岗位所需要的劳动技能与失业者所具备的劳 动技能不相符合,或空缺岗位不在失业者所居住的地区等。 3、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 因需求、产出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2018/10/15
另一种分类
1、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
2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8/10/15
离开工作(l) 企业
失业者
找到工作(f)
l(leave)——离职率:即每个月失去自己工作的就 业者比例。
f (found)——就职率: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 的比例。
2018/10/15
2018/10/15
(二)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实际GDP高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失业率 低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即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
个百分点。
就业
自愿 失业
N*
N
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
2018/10/15
非出清的劳动力市场:失业解释
在没有伸缩性工资的劳动力市场上。 设 P=1 • • • 一次经济波动使得劳动工资过高为W** 寻找这个高工资的劳动力N2 但是企业愿意雇用的只有N1 。
W
D
非自愿 失业
S
W**
就业

出现劳动过剩(N2 - N1 )为非自愿失 业。
2018/10/15
2.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寻找工作的人所 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失业界定的三标准: (1)在相应的时期内愿意被雇佣或自我雇佣;(有劳动意愿) (2)没有工作; (3)正在寻找工作,在近期内积极寻找被人雇佣或自我雇佣 的机会。 失业率=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2018/10/15
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出清的劳动力市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 , 设 P=1
W
D
S
• • •
劳动供求曲线的均衡点为E 均衡的工资水平为W* 厂商愿意雇用的工人数量为NE
W*
E
此时,另有(N* -NE)数量的工人,虽 然愿意工作,但要求的工资较高。 • 是自愿失业。 •
NE
2018/10/15
失业人数 劳动力人口
×100%
3. 充分就业 :根据凯恩斯理论,经济中消除了非
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即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 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指的是除了正常的暂时 不就业(比如工作转换的),所有的人都找到合适的职务, 没有浪费现象。
的失业。
2、非自愿失业: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是仍
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2018/10/15
练 习
1、某人由于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 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自愿失业 D.非自愿失业
2、小王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
《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第十六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2018/10/15
第 一 节


2018/10/15
一、失业的定义
1.劳动力年龄人口
定义: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如16--60岁)的人。
劳动力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总人口 非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力人口 就业人口 受人雇佣 自我雇佣 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数 非劳动力人口 失业人口
2018/10/15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
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 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因此又称为充分就业下的 失业率。(通常=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自然就业率——指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即充分就业
WE
E
另外,还有非市场因素(法律、制度) 如最低工资法 阻止了真实工资的调整,从而导致失业。
2018/10/15
N1
NE
N2 N*
自愿 失业
N
二、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一)失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1、失业减少劳动力的收入;
2、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
3、失业给劳动者带来精神压力;
4、失业造成劳动力质量的损失。
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说明:
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会偏高)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 状态。
2018/10/15
二、失业的分类
1、磨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 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供给方原因)。 2、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 成的失业。(长期的,需求方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