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成本核算教案

成本核算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成本核算的定义和目的- 掌握成本分类的方法和步骤- 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学会运用成本核算方法分析和评估企业成本- 提高学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本核算概述- 成本核算的定义和目的- 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2. 成本分类与计算方法- 成本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区分- 不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3. 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流程- 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和环节- 成本核算流程管理的重要性4.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成本核算的时间和空间原理- 成本核算的责任原理和权责清晰原则5. 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 标准成本法的原理和应用- 差异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 现金流量法的原理和应用6. 成本核算分析和评估- 成本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成本评估的原则和步骤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结合实例分析- 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 在线教学资源的利用- 考核方式:课堂讨论、作业和考试四、教学评价- 进行课堂测验,评估学生对成本核算知识的掌握程度- 布置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成本核算应用能力- 综合考试,测试学生对成本核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五、教学资源- 课本教材:《管理会计学》- 网络教学资源:相关案例分析、电子文献阅读参考六、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学导论. 王晓蓉.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管理会计学. 郑荣山.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以上为《成本核算教案》的内容概述,具体教学过程和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项关键的管理活动,它帮助企业准确计算和控制成本,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下面将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是以核算为主线,将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规则和方法进行勘定、记录、计算和报告,以实现成本计算和决策的基础。
1.经济实体原则成本核算的第一个原则是经济实体原则。
根据经济实体原则,成本核算的对象是具有独立经济决策能力和财务责任的企业单位。
只有将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核算,才能准确计算和控制成本。
2.费用匹配原则成本核算的第二个原则是费用匹配原则。
费用匹配原则要求,企业应将成本与相应的收入匹配,即将成本分配到能够带来收入的产品或服务上,从而实现成本的合理分配和核算。
3.计价原则成本核算的第三个原则是计价原则。
根据计价原则,成本核算应该根据成本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计价方法进行,如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以准确计算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全周期核算法和直接成本核算法。
1.全周期核算法全周期核算法是指将企业的全周期经营活动分为若干个成本对象,在不同阶段对成本进行适时核算,从而实现对全周期成本的准确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周期较长、成本波动明显的企业。
2.直接成本核算法直接成本核算法是指将成本根据直接与成本对象相关的因素进行核算,通常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费用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周期较短、成本波动不大的企业。
三、成本核算的实施步骤成本核算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成本预算、成本分配和成本控制三个阶段。
1.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通过制定预算计划,预测和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成本。
成本预算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资源利用、产品成本及其他因素,并与销售预测相协调。
2.成本分配成本分配是指将企业的成本按照一定的依据和规则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上,以实现成本核算和决策的需要。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全解,内附实例解析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全解,内附实例解析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概述(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概念项目成本核算分为两级成本核算,即企业的工程施工项目施工成本核算(即工程成本核算)和项目经理部的工程施工项目施工成本核算(即施工成本核算)。
工程成本(即企业成本)与项目施工成本(即项目成本)之间是一个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工程成本是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按一定的方法核算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生产耗费或要素的价值形态转化,以及要素价值形态转移的总和。
项目施工成本一般是指在工程成本范围内,根据各单位管理要求和项目施工成本责任合同所确定的项目施工成本收支范围的各项年耗费或要素的价值形态转化或转移的货币价值转移。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1、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对象具体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应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加以确定,同时还应考虑成本管理上的要求。
2、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1)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预算定额和企业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的有关规定,控制费用,促进项目合理、节约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2)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
(3)反映和监督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3.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1)划分成本费用支出和非成本费用支出的界限(2)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的界限①划清施工项目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②划清本期工程成本与下期工程成本的界限③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④划清未完工程成本与已完工程成本的界限(3)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①建立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索赔制度。
②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
③制定或修订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以及其内部结篚指导价。
④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项目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4)项目成本核算必须有账有据(三)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特点1、成本核算内容繁杂、周期长。
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

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概述成本计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帮助企业了解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成本,并为企业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涉及到成本的定义和分类、成本计算方法以及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
本文将逐步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
成本的定义和分类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和提供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所有费用。
在成本计算中,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可以通过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直接关联来计算。
例如,原材料直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但不能直接与特定产品或服务联系起来的成本。
间接成本不能单独计算,通常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分摊。
例如,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费用等。
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是根据成本的特性和企业的需求,对成本进行适当的计算和分配。
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1.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根据作业(即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将与该作业相关的成本计算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服务的情况,可以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部分间接费用直接与作业相关联来计算。
2.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将整个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成本进行计算并逐步累积,最终得到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或服务的情况,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成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和积累。
3.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根据设定的标准,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成本的差异。
该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成本控制和效率改进。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一个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中心的设定:成本中心是指企业中的各个独立单位或部门,通过设定成本中心,可以更好地对成本进行管理和分摊。
成本会计-第2章 成本核算的原理PPT课件

14
本期随未支付,但属于本期的费用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资本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虽为本期支付,但不属于本期的费用
15
A产品 生产费用
B产品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资本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虽为本期支付,但不属于本期的费用
5
全部支出
6
资本性支出
应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7
(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 费用的界限
按用途和计入损益的时间划分: 生产费用——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先作为资产,
待产品销售后计入销售月份损益。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直接计入当月损益。
8
资本性支出
32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内容”——都消耗了什么。 三大类: A.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 B.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 C.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33
进一步分类(要素费用)
外购材料。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 物、修理备用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0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的界限
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与会计期间不一致。
完工产品——已完成全部生产工艺并验收入库。
在产品——仍处于生产过程之中,或已完成部分生 产工艺尚待继续加工,或完成全部生产工艺但尚未 验收入库。
全部完工
全部未完工
部分完工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24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 和价值结转方法
财产物资:固定资产、原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等。
成本会计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cgxv

17
2、成本流程
成本流程也就是成本核 算的一般程序
18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据成本开支范围规定,审核生产 费用支出。
2.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 3.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 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5.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6.完工产品成本的确定和结转。 7.已销售产品成本结转。
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 负担费用多少应与受益程度大小成正比。这五个方 面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11
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具 体情况,选择适合于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 法进行成本计算。
企业采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不仅取决于产 品的生产特点,而且还与管理要求相关。
24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这是一种月末在产品固定按年初成本计价的方法。 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数量 较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在这种情况 下,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 影响不大。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各月末在产品可 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这样,各月月末在产品成 本不变,月初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相等,那么本月发 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也就是 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2、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23
约产量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在产品不计价法
在产品不计价法
这是一种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且各月 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为简化成 本计算工作,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某 种产品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该种完工产 品成本负担。例如自来水生产企业、发电企业、 采掘企业等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成本核算基本原理概述yju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行政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销售部门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合计
机修车间 90000 3600 25.00 3200 80000 300 7500 100 2500 90000
运输车间 73600 46000 1.60 16000 25600 12000 19200 18000 28800 73600
21
各种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例: 京海公司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 品,有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 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产品成本包 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 成本项目。
根据京海公司200×年9月归类后的领退料凭证汇总表和 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表一)。
2024/7/24
14
三、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确定产品成本项目 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等成本费用类账户 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并登记相关成本费用类账户(横向归集
与分配) 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纵向归集与分配)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2024/7/24
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 用原材料费用。
解:原材料费用分配率=99 000/(8000+2000)=9.9 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8000×9.9=79 2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2000×9.9=19 800(元) 合计 88 000(元)
2024/7/24
销售费用
1200
贷:累计折旧
成本会计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成本会计成本计算方法概述成本会计是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对各项成本进行计算、核算、分析和控制的一种会计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是指在成本会计中用于计算成本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通过成本会计和成本计算方法,企业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各项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概述一些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
一、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直接与生产或销售有关的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或销售成本中的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直接可辨别的情况,如生产一辆汽车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二、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销售活动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的计算方法。
常用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有比例法、平均法、标准成本法等。
比例法是按照各部门或产品的比例进行分配;平均法是按照单位产品或销售量进行平均分配;标准成本法是依据产品的标准成本进行分配。
三、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将一批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一个作业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在作业成本法中,将各项成本按照作业进行分配,以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从而反映该作业的生产成本。
四、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指将在一定生产过程内所发生的全部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的方法。
在过程成本法中,将全部生产过程的成本均摊到每个单位产品上,从而确定产品的成本。
五、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偏差并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标准成本法,可以评估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
六、生命周期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是指将产品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报废的全过程所涉及的全部成本综合考虑,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生命周期成本法,企业可以全面评估产品的成本效益,并进行相应的决策和管理。
七、活动基准成本法活动基准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活动分解为若干个活动成本核算对象,并根据产生成本的活动量来计算各项成本的方法。
通过活动基准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各项活动的成本,并针对性地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第二章成本核算概述

制造费用明细账 车间名称:
日 摘 工资及 办公 折旧 修理 ---- 其他 小计 期 要 福利 费 费 费 -
Page 20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③
① 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等
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⑤
长期待摊费用 ②
制造费用 ④
库存商品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料 工 费 合计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
现金 银行存款等
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原材料 低值易耗品
销售、管理、 财务费用
Page 28
3、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料 工 费 合计
假12345、、、如能如材折完丙你虚果 料 旧 工 产是增丙 分 产 品该丙产 配 品 是企产品 方 是 和 否业品确式否在亏新成实是存产损任本亏否在品?财?损合问分上务,理题配述总是?是行监否否为,应存中请有该在问哪停 问:些产 题行? ?为可
Page 10
(三)作好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价格结算制度
35万元;本月应交所得税20万元;应分配给投资人利润20万 元;本月生产领用材料300万元;购进材料500万元。
Page 33
周五,万红和张瑞同学在王老师安排的讲座课上,为 一个案例的支出、费用、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结果 争得面红耳赤。万红同学认为案例中该公司该月份 的支出总额为708元,费用应为619.5万元,生产费 用为464.25万元,产品成本为464.25万元。张瑞同 学认为万红同学说的结果都不对。你认为万红同学 划分的数据结果对吗?为什么?正确的各项目应为 多少?
ERP系统成本核算原理及方法

ERP系统成本核算原理及方法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成本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企业的成本构成、成本金额以及不同成本项目的分布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二、ERP系统成本核算的原理1.规范化原则:ERP系统要求企业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成本的计算、核算和分配等。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可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自动化原则:ERP系统可以自动采集和处理各种与成本相关的数据,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数据,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更新和自动计算。
3.数据整合原则:ERP系统将各个功能模块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从而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管理决策原则:ERP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报表和查询功能,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的分析、对比和评价,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成本信息。
三、ERP系统成本核算的方法在ERP系统中进行成本核算,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成本法:该方法是将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上,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等。
在ERP系统中,可以通过采购、生产等模块自动计算直接成本,并进行分配和核算。
2.间接成本法:该方法是将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则分配到产品上,如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员费用等。
在ERP系统中,可以通过设定分配规则和成本分配基数,自动计算和分配间接成本。
3.辅助成本法:该方法是将与产品生产相关的辅助成本进行核算,如设备维护费用、能源费用等。
在ERP系统中,可以通过设备管理模块和能源管理模块自动采集和计算辅助成本。
4.综合成本法:该方法是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辅助成本综合起来进行核算,得出产品的全面成本。
在ERP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成本模块实现综合成本的计算和核算。
四、ERP系统成本核算实施流程1.确定成本核算的目标和范围:确定成本核算的目标和范围,包括核算的成本项目、核算的时间范围等。
成本计算与分析

成本计算与分析成本计算和分析是管理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帮助企业了解和评估其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以及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本文将介绍成本计算和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 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成本计算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计算的过程。
它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2. 成本计算的方法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三种: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2.1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生产活动划分为一项一项的作业,然后对每个作业进行成本核算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小、产品差异较大的企业。
2.2 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生产活动划分为一系列的生产过程,然后对每个过程进行成本核算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产品差异较小的企业。
2.3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评估实际成本的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而评估生产活动的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情况。
3. 成本分析的意义和方法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常用的成本分析方法包括差异分析、边际成本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
3.1 差异分析差异分析是指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成本控制的情况。
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成本控制不力的领域,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2 边际成本分析边际成本分析是指计算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即生产或提供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的额外成本。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判断是否继续生产或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3.3 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是指比较项目或决策的成本与相关收益,以评估其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成本核算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成本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计算、分配和核算的过程。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对于小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会为您介绍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成本核算的相关内容。
成本核算的概念成本核算是指企业计算、分析和统计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的过程。
成本核算过程通过核算,对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进行费用计算、管理控制和成本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和依据基础。
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的方法一般有:全面成本法、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等。
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种费用,全面计算、核算后统一分摊到企业的成本产品中,从而达到全面核算的目的。
全面成本法适合于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结构复杂、生产流程较长、成本分配比较复杂的企业。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采购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力成本和制造费用(如设备、设施租金、电费等)作为一级成本,计算产品的成本。
直接成本法适合于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流程短的企业。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企业除了直接成本外的各项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分析后,按比例分摊到企业的多个成本中心,确定成本产品的成本。
间接成本法适合于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流程较长的企业。
成本核算的流程1.资料收集成本核算的基础是各种经济业务的记录,在核算之前需要对企业各项业务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材料购进单、加工单、收款单、发票等。
2.计算和分摊将各类经济业务的记录进行分类,根据企业的核算方法,计算和分配各种费用。
3.成本计算和统计根据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大类成本和细分成本的统计与计算,得到各项成本的总和。
4.成本控制和分析通过成本数据分析,对企业成本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企业成本控制的策略和方向。
成本核算的意义在小企业中,成本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成本会计概述

–资源的消耗决定了成本控制的目的是降 低成本。
2)补偿性特征。
–成本是价值消耗的最低补偿额。
–成本是定价的最低限额,直接决定利润 的多少。
3)目的性特征。 –不同目的,不同成本。没有目的的支出是
无效支出,不能计入成本。 –成本的目的性,界定了成本的范畴。 4)综合性特征。 –成本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和
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相互依赖。 –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 –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 –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具体化; –成本控制以成本计划为目标等。
成本会计七职能
1、成本预测:估计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为 成本决策的依据; 2、成本决策:以成本最优化原则,选出最优方案; 3、成本计划:进一步具体化最优方案,提出实现成本 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4、成本控制: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 范围内; 5、成本核算:计算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 本,了解企业的耗费情况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6、成本分析: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把握成本规律, 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7、成本考核:紧密接合责权利,对不同的责任主体进 行奖惩,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归集对象不同: –成本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 –费用按会计期间归集; 计算时间不同: –成本可能包括上期和本期的耗费;按
对象配比。 –费用只包括本期的耗费;按期间配比。 计算内容不同: –成本只包含生产性耗费 –费用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耗费。 不能实现目的的成本将形成损失。
Hale Waihona Puke 4、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生产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 的各种耗费。
2、增加事先控制的新职能。 3、近代成本会计
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章01-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成本核算概述、材料及动力费用的核算

.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程序及账户设置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一)正确划分成本、费用界限
5
.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程序及账户设置
(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1.健全原始记录 2.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三)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13
.
第二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概述
(一)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 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是保证分配结果合理、准确的前提条件,必须遵
循“合理、简便”的原则同时兼顾费用的性质和特点加以考虑。 (二)分配方法 根据选择的分配标准确定相应的分配方法,并以此命名。如材料费用
选择定额消耗量为分配标准,分配方法称为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如选择产品产量为分配标准,则称为产量比例分配法等等。分配间接 计入费用的计算公式可概括为: 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各受益对象分配标准之和 某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
.
第三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0
.
第三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1
.
第三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2
.
第三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3
.
第三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4
第三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800000×0.02 600000×0.02
表2-3
.
来源于表2-1
2800÷1400000 来源于表2-1
一、要素费用含义和种类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工具)和活劳动的耗 费过程,这些耗费的货币表现就是费用。费用按照经济内容(性质)划 分,可分为劳动对象耗费、劳动资料耗费和活劳动耗费。这三类便是 企业费用的三大构成要素,简称要素费用。该三大要素可进一步细分 为以下项目: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费用核算、成本计算和成本分配。
1. 费用核算费用核算是指对企业的各项费用进行统计和归集的过程。
它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个方面。
直接费用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间接费用是指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费用核算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对各项费用的记录和分配准确无误。
2. 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指将企业的各项费用和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上,以便计算每个成本对象的成本。
常见的成本对象包括产品、部门、项目等。
成本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每个成本对象的成本构成,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3. 成本分配成本分配是指将企业的各项费用和成本按照一定规则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上。
常见的成本分配方法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和双重法等。
直接法是指将直接费用直接分配到对应的成本对象上;间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分配基础将间接费用按比例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上;双重法是指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分别分配到对应的成本对象上,以确保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单一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
1. 单一成本法单一成本法是指将所有的成本归纳到一个总成本中,然后按照总产量或总销售额等指标来计算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成本构成相对简单的情况,但对于成本构成复杂的情况就不适用了。
2.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标准要求和成本构成,将各项成本按照标准计算出来,然后与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对比,以评估成本的偏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偏差情况,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改善。
成本计算概述--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六章讲义1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六章讲义1成本计算概述【知识点1】成本的一般概念与存货成本特征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
例如,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取得该资产的买价、运输和保险等相关支出;存货成本是指取得存货的支出,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支出。
成本计算通常是指存货成本的计算,因此,“成本”实际上是指存货成本。
存货成本具有以下特征:1.成本是经济资源的耗费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资产的耗费过程。
根据成本归属理论,当任何原材料或设备在耗用之后,它们的原始购置成本就随之归属于产出物,成为产出物的成本。
2.成本是以货币计量的耗费成本总是需要支付货币的,或者说只有支付货币的耗费才属于存货成本。
3.成本是特定对象的耗费成本是转移到一定产出物的耗费,是针对一定的产出物计算归集的。
这个产出物称为成本计算对象,它可以是一件产品或者一项服务。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之一就是成本有特定的对象而费用没有特定对象。
广义的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强调资产已经被耗费而不是被“谁”耗费;狭义的费用仅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资产耗费,它强调与特定会计期收入配比的耗费,而不是特定产出物的耗费。
4.成本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成本计算中的存货成本,是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下的成本。
非正常的、意外的耗费不计入存货成本,而将其直接列为期间费用或损失。
【例·单选题】(2009年新制度)下列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非正常耗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象化为成本B.生产经营所产生的耗费都可以对象化为成本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次品不构成成本D.成本是可以对象化的费用[答疑编号394916010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非正常耗费不能计入产品成本,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只有支付货币的耗费才属于存货成本,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次品计入制造费用,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成本是转移到一定产出物的耗费,是针对一定产出物计算归集的,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成本结算知识点总结

成本结算知识点总结一、成本结算的基本概念1. 成本结算的定义成本结算是指企业根据成本账簿和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进行核算和计算,以及对成本进行实际结算和分摊的过程。
2. 成本结算的目的成本结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合理安排资源,保障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成本结算的内容成本结算的内容包括成本的核算、计算和分摊。
其中成本的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记录、计量和核算;成本的计算是指对各项成本进行加总、计算和分析;成本的分摊是指按一定的分摊标准和方法,将企业发生的成本分摊到成本对象上。
二、成本结算的主要环节1.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成本结算的第一步,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记录、计量和核算。
成本核算是建立在成本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成本项目的逐一核算,得出实际发生的成本金额。
2. 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成本结算的第二步,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成本进行加总、计算和分析。
成本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单位产品的成本和单位成本,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成本分摊成本分摊是成本结算的最后一步,是按照一定的分摊标准和方法,将企业发生的各项成本分摊到成本对象上。
成本分摊是为了合理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
三、成本结算的方法1.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离成本结算的方法之一是将企业发生的成本按照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分配。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2. 各项成本的核算和结算在成本结算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和结算,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图
PPT文档演模板
•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 账
•1• 成本计算对象是费用归集、分配的对象,是 区别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
•2• 在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有关的生 产成本明细账,账内设置相关的成本项目
➢ 磨损价值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 况确定计价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 四、做好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制定各项消耗定额
• 人、财、物消耗的规定,先进、合理。 ➢健全原始记录
• 第一手资料,重要。
➢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
•
计量、收发、领退、盘点。
➢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 • 协作过程。分清责任,增产节约。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支出有不同 的用途,需要按照其用途进行划分,确定 其最终的归属。
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实际上是对发生的费 用进行不断的划分、归集和分配的过程。 通过费用的划分,以分清各种费用的界限。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一)正确划分应否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 (横向分配)
•直接计入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
•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 (四)费用按与产品产量的关系的分类
•生产费用
•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
•费用总额随产品 •的变动成正比例
•费用总额不随产品 •产量的变动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二、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界限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费用
•计入产品成本 •的生产费用
•(成本项目)
•直接计入当期损 •益的期间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成本项目
制造企业在一定期间(通常为一年)为生产产 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构成生产费用。
等; 活劳动方面的费用,如工资费用等。
ß 为进一步反映各种费用的构成和水平,在费用三大 要素的基础上细分为九项要素费用.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九项要素费用:
1.外购材料
指企业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 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
•计入当 •期损益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三)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 (横向分配)
• 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还要在本期产品和非本 期产品之间划分,贯彻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处理 跨期费用。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界限 •(横向分配)
工业企业对费用分类的方法通常有二种:
(一)按费用的经济性质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二)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形成生产费用 和期 间费用。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称为要素费用。具体包括:
•1• 外购材料 •2• 外购燃料 •3• 外购动力
三项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六项是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
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和制造费用。
ß 将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反映,有利于加强 产品成本的管理,寻找降低产品成本的途 径。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 (三)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分类
•计入产品 •成本的费用
•一、对生产经营费用进行合理分类
•二、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界限
•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 法 •四、做好成本会计的基础工 作 •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 取
• 适当的方法计算产品成本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一、对生产经营费用进行合理分类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首先要对费用进行合理 的分类。
•4• 工资 •5• 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6• 折旧费
•7• 利息费用 •8• 税金
•9• 其它费用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要素费用
ß 要素费用是指费用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分类项目。
ß 制造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性质首先可以分 为三大要素:
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如材料费用、动力费用等; 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修理费用
• 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费用,还要在各种产品之间 划分。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 (纵向分配)
• 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还要在完工产品和 期末在产品之间划分,计算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 的成本。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指企业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 燃料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
指企业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职工薪酬
指企业全体人员的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九项要素费用:
5.折旧费用
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标准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6.修理费用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 2.计算公式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 五、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图
甲种产品 生产费用 (按成本项目列)
完工产 在产品成
品成本
本
部分完工
企业费用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本月生产费用
乙种产品 生产费用 (按成本项目列)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 算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学习内容
ß 产品成本的核算原则 ß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ß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 ß 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
ß 成本分期核算原则 ß 费用合理分配原则 ß 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 ß 权责发生制原则 ß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ß 一致性原则 ß 合法性原则 ß 重要性原则 ß 配比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二)间接消耗物资的计价与价值结转
间接消耗的物资主要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 务的劳动资料及其他长期资产,如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等。
对间接消耗物资的计价包括初始价值计价 及磨损价值计价。
➢ 初始价值通常以历史成本原则计价,即按取得 这些源自资时所发生的实际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完工产 品成本 (全部完工)
丙种产品 生产费用 (按成本项目列)
在产品成本 (全部未完)
本月期 间费用
直接计入 当期损益
待摊 费用
摊入 本月 和以 后各 月的 成本 费用
预提 费用
预提 计入 本月 成本 费用
非生产 经营管 理费用
计入固定 资产价值、 无形资产 价值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五、及时性 • 成本项目发生时,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 管理层需要成本信息时,及时提供; • 按期编制成本报表,及时提供成本资料。
六、权责发生制 • 以收入的归属期为基础确认本期收入; • 以费用的归属期为基础确认本期费用。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生产费用按一定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 分配、计算后,最终形成产品成本。
为了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按各种生产费用在 产品成本中的不同作用分成若干项目,称为产 品成本项目。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分类
ß 根据产品成本管理的要求及各项费用发生 额的大小,产品成本项目通常划分为三至 六项。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一、实际成本 • 某项成本发生时,按发生时实际耗费数确认; • 完工入库的产品,按实际负担额计价; • 由当期损益负担的销售成本,按实际数结账。
二、真实可靠(客观性) • 真实: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 • 可核:不同人计算的结果是一致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综上所述,可作出费用界限划分图: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三、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与价值结转的方法
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耗费,相当部 分是财产物资的耗费。
其耗费的价值构成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不同的财产物资有不同的计价方式,不同 的物资耗费也有不同的价值结转方法,分 别对产品成本的计算和期间费用的确认产 生不同的影响。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三、重要性 • 对重要内容单独反映并力求准确 • 对次要的可合并反映并从简处理
四、一致性 • 某项要素发生时,确认该要素水平的方法前后一致; • 成本计算过程中,费用分配方法前后一致;
• 成本核算对象、项目和成本方法前后期一致。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核算概述
• 二、对生产成本进行审核和控 • 1制.费用分类
•直接费用
•生产费用
•计入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