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6.1燃烧与灭火(共38张PPT)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6.1燃烧与灭火(共38张PPT)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酒精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558 700~750
【探究活动 3】
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 支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现象:罩上玻璃杯的蜡烛熄灭了
没罩玻璃杯的蜡烛继续燃烧
分析与推断: 燃烧要与氧气(或空气) 充分接触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煽风点火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魏世家》:“譬犹抱 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 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以水救火
使用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
A、 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隔绝氧气 D、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瓶汽油,没有燃烧的
原因是:( D )
A、 汽油是液态 B、 汽油没有和氧气接触 C、 汽油有挥发性 D、 没有达到汽油的着火点
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回头看看
我学会了什么?

可 燃
气温 度





可燃物
三者同时具备 三者缺一即可
调查与研究
1、家庭小实验:点燃三根火柴,分是 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和平放,比较三根 火柴燃烧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自查家庭或社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向你的家人和邻居宣传安全自救知识。
釜底抽薪
北齐魏收《为侯景判移梁朝闻》:“抽薪止 沸,剪草除根。”
zxxk
点燃一根火柴, 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1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11张PPT)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7时21分54秒07:21:54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7时21 分54秒上午7时21分07:21:5421.11.9
课堂小结
可燃物
1、燃烧的条件 氧气(或空气) (三者同时满是
缺一不可) 达到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或隔离火源
2、灭火的方法 隔绝氧气(或空气) (破坏一个条
和原理
件即可)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防火、自救
课堂练习
1、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一
些,目的是
(D )
A.使热量易散失
B.使木柴着火点降低
C.使木柴变成易燃物 D.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
• 3、燃着的酒精不小心洒在桌面上,如何处 理?为什么?
•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 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林砍掉,为什么?
讨论与交流:面对火灾如何自救?
平时留意逃生路,常备滑绳防火毯; 遇火拨打一一九,先脱丝袜隐形镜; 用水浇透裹身物,打湿毛巾捂嘴鼻; 趴下身子靠墙爬,逃生向下不向上; 门把高温不开门,靠窗呼救堵门缝; 低层居民从窗跳,先扔棉被当垫子; 火烧衣服就地滚,随机应变最重要。
2、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 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 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C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3、白炽灯泡在工作时发出耀眼的白 光,钨丝温度高达2000℃,这时候 是物质在燃烧吗?

7.1燃烧与灭火PPT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7.1燃烧与灭火PPT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它们温度相同,着火点相同, 与氧气接触。
差别在于是否与氧气接触。
燃烧的条件
1. 可燃物
2.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达到着火点
三者缺 一不可
任务2:改进实验装置
【解析】 D. 三种气体的压强一定相等 A. 将40gNaOH溶解在1L水中 【解析】
白磷有剧毒,白磷和红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 试题分析:(1)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浓×V浓 = c稀×V稀,且量筒的精确度一般为0.1 mL,则V浓 = =" 16.7" mL;根据大而近原则,由于100 > 50 > 25 > 16.7
5.查阅资料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2.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 (9)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 2Al2O3(银白色固体变暗;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原因)
[解析] (1)有机化合物必须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NaNO2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2)根据阿斯巴甜的化学式C14H18O5N2可知它是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的。(3)β-胡萝 卜素化学式为C40H56,故β-胡萝卜素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40∶56=5∶7。(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1 kg胶基糖果中环七糊精的最大使用量为20.0 g,1 kg某胶基糖果中含环七
简易灭火器。 糊精11.0 g,符合其使用标准。(5)正确的添加食品添加剂有助于食物的保存,因此只要按使用标准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2Pd+O2+4HCl 2PdCl2+2H2O (2)CaCO3+2HCl CaCl2+H2O+CO2↑ ②或③ (58)氢氧化钠与硝酸铵混合:NaOH+NH4NO3 NH3↑+H2O+NaNO3(生成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铵盐的鉴别) (2)3CO+Fe2O3 2Fe+3CO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共3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共34张PPT)

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
不合理的是
( D)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
有效处置,并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
口鼻,并尽量巾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
逃离火灾区
2.下列情况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不恰
当的是
(B )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根本就是—— 破坏燃烧的条件! 破坏任意一个条件
【思考与交流】
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 用扇子扇煤炉火,为什么越扇越旺?
分析:空气流动带走热量都会降温,煤炉火没有熄灭 是因为_煤__炉__火_热__量__多__,温__度__没__有_降__到__煤__的__着_火__点__以__下。
燃 烧 可 以 使 火 箭 上 太 空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你以前学习了燃烧的事例,请把你知道的事例填写在下 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铁丝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木炭的燃烧
发白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红磷的燃烧 生成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燃烧反应的特征: 发光、发热、剧烈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想一想】下列变化中哪一种是燃烧? 1.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2.食物的腐烂 3.铁的生锈 4.动植物的呼吸 5.点燃火柴
一、燃烧的条件
[讨论与交流]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 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课件

中考链接一
优学:65页 基础演练1、4题 能力提升1题
燃烧带给人类光明和温暖!
燃烧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
森林火灾
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水槽中所提供的物 品,寻找熄灭蜡烛的方法,并在书上做好相 关记录,总结灭火的原理。
灭火方法:
吹灭 煽灭 用水浇灭
用烧杯盖灭 用沙土盖灭 湿布扑灭
剪掉烛芯
第七单元 课题1

消防宣讲
火星四射,放 热,生成黑色 固体
发热出,白生光成,能木炭使放燃烧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
硫发燃出烧 明亮的蓝 紫色火焰,放 热,生成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 体
共燃同烧点 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铁丝燃烧发光,放热, 剧烈氧化反应
我想知道:
(1)什么情况下才能燃烧? (2)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办法灭火? (3)火灾现场如何进行自救?
直击中考二
优学:65—66页 基础演练2、5、7、9题 能力提升5题
堵塞消防通道
破坏消防设备
2009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消防法》第六十条规定
1、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
2、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 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有以上行为之一,责令改正,并处五千 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注意:此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要求:观看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推 理燃烧条件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现场练兵1: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 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 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
曹军的木船是 可燃物 ,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⑴ 木船与空气充分接触 ; ⑵ 温度达到木材着火点 。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ppt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ppt

2100℃
氧气中
燃烧更剧烈, 发出更明亮火 焰,没有黑烟
二氧化碳和水
3150℃
通过对比,你认为促进燃料充分燃烧有何意义?
减少环境污染 节约能源
用火-促进燃烧的方法应用
下列做法是通过什么方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
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4.家庭用的燃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解析-火
概念总结
你能找出这些燃烧现象的共同特征吗?
发光
放热
木炭燃烧
铁丝燃烧
氧化反应
镁条燃烧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 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用火-促进燃烧的方法探究
金属切割
金属焊接
用火-促进燃烧的方法探究
乙炔的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
乙炔燃烧
现象
生成物
火焰温度
空气中
发出明亮的火 炭黑(一氧化 焰,冒出黑烟 碳)和水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说火-生活中的燃烧
请您说出生活、学习和工农业生产 中的燃烧
钻燧取火
照明
做饭
炼铁
发射火箭
奥运之火
解析-火
灭火大比拼
请根据生活经验及提供的仪器(水、湿抹布、 烧杯、剪刀、扇子、沙子),用尽可能多的方 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
解析-火
灭火原理探究
用湿抹布盖 用沙土盖
用火-微观探源
空气中
氮分子 氧分子 碳原子
氧气中
颗粒大小不同的木炭在等浓度的氧气中
提示:在一定的空间内,相互碰撞的分子越多,燃烧就越剧烈。
拓展性学习: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想一想: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 灭火,你能根据灭火原理的不同将这些方
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
1、“盖”、“沙子”、”罩”、 “喷CO2” ——能够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2、“吹”、‘’湿布”、 “扇” ——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燃烧
的着火点以下。
去掉可燃物。 3、“剪”—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请分析其 灭火的原理人教版九Fra bibliotek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炼钢
火的利用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一、按要求写出已经学过的物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气体物质燃烧:

。 (2)液体物质燃烧,如酒精(C2H5OH)燃烧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
。 (3)固体物质燃烧:
; ; ; ; 。
二、请试着给燃烧这个现象下一个定义:
实验:
燃烧条件的探究
燃烧条件的探究
可燃物
空气(氧气)
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移走、清除可燃物
可燃物
空气(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
达到着火点
降低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实践探究
请各小组利用所给的药品和仪器 等物质(还可以自己提供)进行探究: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蜡烛熄灭,并讨 论交流你选择的方法是属于哪种灭火 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 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 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 木砍掉。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首先会采取什么灭火 措施?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 桌面上燃烧起来。
(2)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 火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和灭火》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和灭火》PPT教学课件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分别用镊子夹起石块和炭块,直接放在酒精灯
上加热,观察现象,总结现象。
石块
炭块
【实验二】
点燃两根蜡烛,用烧杯罩上其中一根,观察现象,
总结现象。
【实验三】 将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同时放在三脚架的铝箔
纸上(有一定的距离),再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
象,总结现象。
第三页,共十七页。
(一)燃烧的条件
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炭块燃烧 石块不燃烧
燃烧与 是否有可燃物 有关
实验二 罩 烧在杯烧外杯的蜡中烛的正蜡烛常燃熄烧灭了,燃烧与是否与空气接触有关
实验三 乒乓球碎片燃烧
燃烧与 温火度点是否达到着有关
【资料卡片】着火点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 烧时的最低温度,是可燃物的一种特性,一般不 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原理: 隔绝空气
第八页,共十七页。
(二)灭火的原理
总结: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强调:一定不能叙述成“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九页,共十七页。
(二)灭火的原理 【练习】填写表格
灭火的实例 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堆放杂物着火时,用水扑灭 森林着火时将前面的一片树木
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 大量白烟。②红磷不燃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第六页,共十七页。
(一)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物质是否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

×
×
铜片上的白磷

√ √
开水中的白磷
× √
×
思考:是否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才能燃烧? 总结: 三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物质才能燃烧。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失火.
的失火.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课题1:燃烧和灭火小结
燃烧
灭火 原理
1.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
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1、可燃物
2.燃烧的 2、氧气(或空气) 条件: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① 乒乓球碎片和 滤纸碎片都 燃烧
乒乓球碎片


滤纸碎片 先燃烧
乒Hale Waihona Puke 球碎片 和滤纸碎片 都是 可燃物燃烧需要 温度
达到着火点
实验3:取两只小蜡烛和一 用烧杯罩住的 燃烧需要
只烧杯,将两只蜡烛分别 点燃后平放在实验台上, 将其中一只蜡烛用烧杯罩
蜡烛熄灭,另一 空气(或 支蜡烛 正常燃烧 氧气)
着火点
-1-
-2-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说说碳、硫、铁物质燃烧的现象,有何共同点?
什么是燃烧? 发光 放热 氧化反应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完成学案问题1
科学探究1:燃烧的条件
1、提出问题: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1.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7.1燃烧与灭火(共3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7.1燃烧与灭火(共31张PPT)

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发光发热的现象
B.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接触就肯定能发 生燃烧
C.可燃物在纯氧中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的 燃烧要剧烈
D.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 都不能燃烧
3.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
用二氧化碳熄灭
隔绝空气
剪掉烛芯
隔离可燃物
活动三:学以致用
1、完成讨论P129下边的讨论
隔绝空气 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隔离可燃物
活动三:学以致用
2、“烧不坏的手帕”魔术揭秘
为什么魔术中的手帕没有燃烧?
浓度45%的酒精 (其中55%为水)
因酒精燃烧使水受热蒸发为水蒸气,吸热,使 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
活动三:学以致用
3、火灾逃生注意事项
人人树立防火观念,班班清除火灾隐患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燃烧条件
温 度 达 到 着 火 点
灭火原理:
隔离可燃物、 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 点以下、 隔绝空气
【走进中考】
1.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
的是( A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B ,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呼救 ⑥跳楼
A.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谢谢指导!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请你见证奇迹:
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
着火点
可编辑ppt
18
可编辑ppt
19
❖ 1.联系生活 思考问题
❖ ①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气炉熄灭? ❖ ②油锅着火了,怎么熄灭? ❖ ③家具厂发生火灾又如何扑灭呢?
可编辑ppt
20
❖ 2.模拟火灾现场 亲身体验
❖ (1).请各小组用多支燃烧的蜡烛模拟火灾 场面,用老师提供的各种灭火材料(水、细 砂、湿抹布、扇子、、剪刀、烧杯等),开 动你们脑筋,展开丰富联想。尽可能展示出 你们的灭火方法,并说明你们的灭火原理。
可编辑ppt
36
釜底抽薪
北齐魏收《为侯景判移梁朝闻》: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答案: 采用隔断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
可编辑ppt
37
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可编辑ppt
38
煽风点火
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
答案: 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558 700--750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 就是着火点。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 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可编辑ppt
16
思考:热水中的白磷怎样才能燃烧起来? 氧气
热水 白磷
可编辑ppt
17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三者必须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提示:红磷的着火 点为240度左右,而 白磷的着火点只有 40度左右
可编辑ppt
可燃物 温度 可燃物 氧气
14
白磷
红 磷 铜片
可燃物 温度 氧气
可燃物 温度
可燃物 氧气
可编辑ppt
燃烧需 要氧气
热水 (90℃ 白磷 )
燃烧需 要温度
15
通常状况下一些可燃物的着 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乙醇 无烟煤
2、实验二: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 罩住,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三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比较点燃的难易
可编辑ppt
10
可编辑ppt
11
• (1)物质具有可燃性
•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 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编辑ppt
12
可编辑ppt
21
❖ “盖”、“沙子”、“罩”、….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 “吹”、“水”……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 “剪断蜡烛”
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灭
——清除可燃物 火与燃烧条件之间的关
系吗?
灭火就是—— 破坏燃烧的条件
可编辑ppt
22
❖ 燃烧的条件是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 1、物质具有可燃性 1.隔离可燃物
1、下列促进燃烧的方法不合理的是(C)
A、烧锅炉是将煤加工成粉末,并用鼓风机 不断往锅炉内鼓入空气
B、烧柴时把柴棍支起来 C、增加柴草的用量 D、设法提高氧气的含量
可编辑ppt
42
2、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 括号内:
(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 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猜想2:可燃物需要和氧气接触;
猜想3:可燃物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可编辑ppt
8
(二)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 探究实验器材:
• 酒精灯 烧杯 蜡烛 木条 • 石头 煤块 水 酒精 • 纸张 火柴 蒸发皿
可编辑ppt
9
(二)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猜想, 确定实验探究方案,学生分组实验
1、实验一:用镊子分别夹取木条和石头,放到酒 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详细地址
着火部位
火源种类
燃烧状况
可编辑ppt
26
房 屋 灭 火 时 的 注 意 事 项
可编辑ppt
27
可编辑ppt
28
可编辑ppt
29
可编辑ppt
30
可编辑ppt
31
可编辑ppt
32
可编辑ppt
33
可编辑ppt
34
可编辑ppt
35
【游戏问答】
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
识解释下面的成语?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可编辑ppt
1
运载神州七号的火箭顺利升空
奥运圣火从其发祥地希腊 传遍全世界的五大洲。
可编辑ppt
2
快乐的篝火晚会
可编辑ppt
3
“火”是指物质燃 烧时发出的光和焰。
可编辑ppt
4
课前预习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 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4、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C)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使火焰绝空气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可编辑ppt
44
5、《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 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 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 (A) 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C) ③将沙土铺火道 (B)
可编辑ppt
43
3、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 现象的相同点是 (A)
(A)都产生热 (B)都发光 (C)都很剧烈 (D)都需达到着火点
红磷的燃烧
可编辑ppt
5
一、燃烧的定义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 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可编辑ppt
6
可编辑ppt
7
(一)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 【提 出 问 题】: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
物质燃烧究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需要可燃物;
❖ 2、与氧气充分接触
2.隔绝氧气
❖ 3、温度达到着火点
❖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对比法
(满足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可编辑ppt
23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空气
浇可水编辑灭pp火t
草垛远离房屋避火
隔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
24
多识一点
逃生常识
可编辑ppt
25
请告知:
(三)创新设计 加深理解
物质的燃烧是不是需要这些条件?这三个条 件是缺一不可呢?还是满足一个就可以? 下面我们用实验方法来探究。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倒入开水,把一小白磷放 入水中,在烧杯口上放一铜片,在铜片的左端 放少量白磷,右端放一小块红磷 。
可编辑ppt
13
白磷
红 磷铜

热水
(90 ℃) 白 磷
可编辑ppt
39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魏世家》:“譬犹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 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可编辑ppt
40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答案: 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
着火点以下
可编辑ppt
41
达标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