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重要性,论述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好我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对于促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顺利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步伐,有重要意义。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则是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实选择和根本途径。
我国人口数量已经突破13亿大关,其中,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据统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占到了76.4%。农村科技人员缺少,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因此,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非常紧迫,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农村劳动力数量宠大,就业不充分。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为4.97亿人,约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但是,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农业已经由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日益减少,有很大一部分农民成为滞留在农业领域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他们的隐性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现有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至少有一半人就业不充分,因不具备从事其他职业的技能,所以也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就业渠道了;一些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因技能差,只能干一些脏活、重活和苦力活,从业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大部分人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农村,由于他们没有从事农
业的技能,不能尽快融入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中;有些地区的农村妇女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她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且缺乏劳动技能。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困难,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2.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择业面窄。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大多缺乏一技之长。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情况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达87.1%(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5%,小学文化程度占29.2%,初中文化程度占50.4%),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10.0%,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8%。所以,就产生了如下后果:一是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致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要求。三是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竞争力不强,就业中常常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农业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需要。科学技术成果只有真正应用于生产,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转化的程度和速度取决于转化的条件,而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是实现转化的根本条件。具有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障碍,可以扩大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其应用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保证。
2.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些,关键要将农业增长方式由原来的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有效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3.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进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讲,必须以人为本,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到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由于历史、社会和自身文化素质低下等
多种原因,长期生活在贫困状态下的农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宿命观和保守观念,缺乏向贫困挑战、与命运抗争的意识和勇气,这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瓶颈。因此,必须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以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4.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大量的实践证明,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与他们的收入水平及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这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5.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应对WTO挑战、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已加入WTO,农业生产必须面对充满竞争的外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谁赢得了人才和技术,谁就赢得了市场,谁就争得了经济发展主动权。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不是物质资源和资金,而是人力资源。只有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培养大批农村急需的高质量农业科技人才和经济建设者,满足市场配置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现实选择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超过3亿,这些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乡镇企业或进城打工。今后几年,我国农村还将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另外,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需要向城镇转移1000多万农村人口。而当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方面,农村有大批富余青、壮年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而另一方面,在一些城市又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1.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但大量没有任何非农业职业背景的农民盲目地流向大中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据调查,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较高技能的农民更容易实现向乡镇企业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