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

合集下载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在生产车间中,卫生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员工的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生产车间的卫生标准,确保车间内的环境整洁、安全,以及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要求。

首先,车间的地面和墙壁应该保持清洁。

地面应该经常清扫,确保没有杂物和污垢,墙壁也应该定期清洁,避免灰尘和污渍的堆积。

这不仅可以提升车间的整体卫生水平,还可以减少细菌和污染物的滋生和传播。

其次,生产设备和工具也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生产设备和工具是直接接触产品的,如果它们没有经过清洁和消毒,就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定期对生产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污染和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另外,车间内的空气质量也需要得到重视。

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有害气体都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车间进行通风和空气净化处理,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空气污染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此外,车间内的垃圾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垃圾桶应该摆放在指定的位置,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避免垃圾滞留和滋生细菌。

同时,需要对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不同类型的垃圾得到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最后,员工个人卫生也需要得到关注。

员工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穿戴工作服和防护用具,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污染产品和车间环境。

此外,员工还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自身健康状况符合工作要求。

总的来说,生产车间的卫生标准对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车间卫生,确保车间内的环境整洁、安全,以及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要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产品质量,保护员工健康,提升企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

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

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生产车间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场所,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作业环境的管理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作业环境的管理1. 温度控制:根据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温度范围,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2. 通风换气:生产车间应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3. 噪音控制:对于噪音较大的工艺设备,可采取降噪措施,如设立隔音墙、使用降噪材料等,减少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4. 照明设施:保证生产车间的充足照明,避免工人因为工作环境的不良照明而造成的事故。

5. 地面管理:生产车间地面应保持干燥平整,防止因地面滑倒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

6.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意外事故。

二、安全管理1. 安全意识培训: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员工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和实施生产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严禁违章作业。

3. 安全设施配备:配备合适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防护网、紧急停车装置、消防器材等,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4.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生产车间的安全运行。

5. 事故记录和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记录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安全督促和奖惩制度:建立安全督促和奖惩制度,督促员工遵守安全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总之,生产车间的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作业环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检查和事故分析,实施安全督促和奖惩制度,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规定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规定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作业现场环境的安全,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全部作业现场的环境安全管理,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场合、仓库等。

第三条定义1.作业现场:指员工进行工作的场合,包含生产车间、办公场合、仓库等。

2.环境安全:指作业现场的四周环境,包含空气质量、噪音、光照等因素的安全保障。

第二章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第四条环境检测1.作业现场环境应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本企业的要求。

2.环境检测包含空气质量、噪音、光照等指标的检测。

3.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采取必需的措施进行改善。

第五条空气质量管理1.作业现场应配备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定期检测空气质量。

2.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超出国家标准的,应立刻采取措施降低浓度。

3.禁止在作业现场内进行有害气体的泄漏或排放行为。

第六条噪音管理1.作业现场应配备噪音监测设备,定期检测噪音水平。

2.噪音超出国家标准的,应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降低噪音。

3.员工应佩戴个人防护耳机,减少噪音对身体的影响。

第七条光照管理1.作业现场应保证充分的自然光照,避开过暗或过亮的工作环境。

2.如有必需,应配备合适的人工照明设备。

3.光照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对员工的视力造成损害。

第八条废弃物管理1.作业现场应建立废弃物分类、储存和处理制度。

2.废弃物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储存。

3.废弃物的处理应采取环保的方式,不得随便倾倒或排放。

第九条紧急情况应对1.作业现场应订立紧急情况应对预案,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

2.紧急情况包含火灾、逃命、意外损害等,员工应熟识应对措施。

第十条安全教育和培训1.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本领。

2.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环境安全培训,并签署相应的安全承诺书。

第三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一条监督检查1.企业应设立环境安全监督检查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车间环境管理制度及方案范文

车间环境管理制度及方案范文

车间环境管理制度及方案范文一、总则为加强车间环境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管理人员。

四、车间环境管理方案1、车间的清洁卫生(1)每天清洁车间地面、机器设备、工作台等区域,并进行消毒处理。

(2)定期清洗车间的墙壁、天花板等,确保无尘、无异味。

(3)定期清洗车间的通风设备、净化设备,保证空气的清新。

2、车间的噪音管理(1)对噪音较大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2)设置噪音监测仪,监控车间内的噪音水平,一旦超标即时采取措施。

3、车间的通风管理(1)保证车间内的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

(2)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4、车间的温度管理(1)根据季节变化,调节车间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防止车间内温度过高或过低。

5、车间的采光管理(1)保证车间内的采光充足,减少对员工眼睛的影响。

(2)定期清洁车间的窗户、天花板灯具等,确保光线的充足。

6、车间内的危险品管理(1)对车间内存放的危险品进行分类,设立专门的存放区域,标明安全标识。

(2)对危险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包装完好,不发生泄霧。

7、车间内的排放管理(1)对车间内产生的废气、废水等进行有效治理,不得随意排放。

(2)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合法排放废气、废水等。

8、车间内的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并进行安全演练。

(2)设立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及时处理。

9、车间内的员工健康管理(1)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关注员工健康状况。

(2)加强员工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10、车间环境管理的考核与监督(1)建立车间环境管理考核机制,对车间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2)建立车间环境管理监督制度,设立监督员,对车间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五、管理责任车间主管负责车间环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每月组织一次车间环境管理情况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车间环境卫生检查标准

车间环境卫生检查标准

车间环境卫生检查标准车间环境卫生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也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因此,车间环境卫生检查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车间环境卫生检查标准。

一、卫生区域的清洁度1.1 车间地面的清洁度: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无积水、污渍和杂物,地面应定期清洁打扫。

1.2 墙面和天花板的清洁度:墙面和天花板应无尘土、污渍和霉菌,应定期擦拭清洁。

1.3 通风设备的清洁度:通风设备应保持畅通,无阻塞和积尘,定期清洁更换过滤器。

二、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度2.1 生产设备的清洁度:生产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油渍和灰尘,定期清洁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2.2 工具的清洁度:工具应保持干净无油污,使用后及时清洗和归位,避免交叉污染。

2.3 仓储区的清洁度:仓储区应保持整洁有序,货物摆放整齐,避免杂物堆积。

三、垃圾处理和废弃物管理3.1 垃圾桶的分类和定期清理:垃圾桶应分类设置,定期清理更换垃圾袋,避免异味和滋生细菌。

3.2 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废弃物应按规定分类存放,有害废物应交由专业单位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3 废水处理:废水应按照规定排放,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或者河流,应建立废水处理系统,确保排放达标。

四、卫生用品和个人卫生4.1 卫生用品的储备和使用:车间应储备足够的清洁用品,员工使用后及时补充,保持卫生用品的充足。

4.2 员工个人卫生: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穿着整洁,定期更换工作服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4.3 食品卫生:如有食品生产,应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保持食品安全,避免食品中毒事件发生。

五、定期检查和整改措施5.1 定期检查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车间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5.2 异常情况处理:发现环境卫生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

5.3 整改措施跟进:对整改措施进行跟进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避免问题反复浮现。

车间环保制度范文

车间环保制度范文

车间环保制度范文一、总则1.本车间环保制度的目的是有效减少污染排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内的所有员工和岗位,包括兼职员工。

3.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本制度,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和改进。

4.车间环保制度将与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并及时更新以适应新的要求。

二、节能减排1.所有设备和机器应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保证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所有机器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合理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良好且节能高效。

3.合理利用余热和废物,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5.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废气和废水排放,确保处理达标排放。

6.合理使用水资源,降低用水量,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7.制定用电用水制度,对个人用电用水行为进行合理限制,降低浪费。

三、废物管理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

2.制定废物减量计划,优先选择可再利用和可降解的材料,减少废物产生。

3.废物分类收集桶、储存设备等必须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并消毒。

4.合理利用废物资源,对可再利用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

5.建立完善的废物处理记录和台账,定期向管理部门报送废物处理情况。

四、环境监测1.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关注环境质量指标,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环境达标。

2.建立和维护环境监测设备,确保设备准确可靠。

3.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并保存,汇总后向管理部门报告。

五、员工培训1.组织员工参加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2.定期组织环保知识讲座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认识。

3.鼓励员工提出环保改进建议,通过表扬和奖励激励员工参与环保行动。

六、奖惩制度1.对于严重违反环境保护制度的员工,将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2.提倡环保活动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将通过表扬、奖金等方式予以激励和鼓励。

七、制度执行与监督1.环保部门应制定环保制度执行和监督计划,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车间作业环境(定)

车间作业环境(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安全质量标准车间作业环境管理标准Q/CAH-4-2007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直接生产或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含露天作业场所,不包括仓库、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034-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J16-87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 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定置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工装、工具、工艺流程、物流方式、工位器具、在制品、作业环境等因素,按照人、物、场所结合状态一体化的要求,对现场的物品规定一个合适的位置,并加以控制。

3.2 地面平坦是指高低差不超过5cm。

3.3 绊脚物指埋于地下面,且凸出地面2cm以上的管、线零件等非浮放物品。

3.4 坑是指深>0.5 m、凡脚能踩入的均称为坑,无规定面积的要求。

3.5 壕是指深≥0.2 m,宽≥0.1 m。

3.6 池是指深0.8 m或地上边沿高0.8 m,存放液体的。

4 物料定置摆放4.1 各类生产作业现场应以班组或生产线为基本单位,对本单位内的各种物料进行认定,按人与物在生产过程中结合程度,分为a、b、c、d四类,并做到a类物品经常整理,b类物品及时转运,c、d类物品及时清理出生产作业现场。

a、b、c、d分类如下:a)正在生产加工、装置、调试、交验的产品,以及在用的工量具、模具、设备、仪表等。

b)原材料、元器件、待装配的零部件、模具等。

c)交验完待入库的产品,暂时不用的模具、材料等。

d)报废的产品、废料、垃圾等。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生产车间作为企业生产的核心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

因此,建立和遵守一定的生产车间卫生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生产车间卫生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提高企业生产车间的卫生水平,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首先,生产车间的地面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无积水、无油污,无杂物。

地面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尘、无异味。

地面的平整度和硬度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保障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其次,生产车间的空气质量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应保证空气流通,通风设施应保持畅通有效,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无污染。

定期对空气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保障员工的健康。

另外,生产车间的噪音和振动也需要得到有效控制。

应采取有效的隔音和减振措施,确保噪音和振动不超过国家标准,以保护员工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此外,生产车间的卫生设施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卫生间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证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的供应充足。

员工餐厅和休息室也应保持整洁,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卫生需要得到有效保障。

最后,生产车间的垃圾处理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应建立科学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定期清理垃圾,确保车间内外环境整洁,无异味,无害虫。

总之,建立和遵守生产车间的卫生标准是确保企业生产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车间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确保生产车间的卫生标准符合相关要求,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质量和员工的健康。

车间作业环境-机械加工车间-安全检查表

车间作业环境-机械加工车间-安全检查表
机械加工车间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依据
符合性
检查人
检查日期
1
工艺布置
酸洗、电镀、喷漆、配料、铸锻、热处理等腐蚀性、尘毒危害比较严重及使用易燃易爆物料或气体的生产工序,电磁电离辐射危害严重的工序,应与其它生产工序隔开布置。不同危害生产工序之间亦应相互隔离。危害相同的生产工序宜集中或相邻。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2000第2.3.2条
2
地面要求
厂房内生产物料、半成品及成品,其存放场地应用黄色或白色标记在地面标出。当直接存放在地面上时,堆垛高度不应超过l.4m;超过时应设置支架、平台存放。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2000第2.3.3条
3
地面要求
车间地面应平坦,不打滑。加工车间通道尺寸应符合表3.1.4的规定,并应在地面明显标出。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2000第3.1.4条
4
设备布置
小型机床操作面间距不应低于1.1m;小型机床后面和侧面与墙柱的间距不应小于0.8m;小型机床操作面离墙柱的距离不应小于1.3m。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18布置
中型机床操作面间距不应低于1.3m;中型机床后面和侧面与墙柱的间距不应小于1m;中型机床操作面离墙柱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18-2000第3.3.3条
6
设备布置
大型机床操作面间距不应低于1.5m;大型机床后面和侧面与墙柱的间距不应小于1m;大型机床操作面离墙柱的距离不应小于1.8m。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18-2000第3.3.3条
7

车间生产作业环境整改

车间生产作业环境整改

车间生产作业环境整改
为改善车间生产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现针对以下问题开展整改:
1. 噪音污染问题:车间内机器设备噪音较大,影响了工人的听力健康。

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更换噪音较小的机器设备、加装隔音设施以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2. 空气污染问题:车间内粉尘、异味等致使空气质量较差,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我们将增加通风设备,安装空气净化器、加强车间内的清洁工作,以保证工人的健康。

3. 安全隐患问题:车间设备维护不及时、操作不规范等都会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我们将加强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等措施,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4. 整体环境问题:车间内环境较杂乱,杂物堆积较多,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状态与效率。

我们将开展清理整顿活动,加强环境的整治和管理,打造一个清洁、整齐、舒适的工作环境。

以上是我们对车间生产作业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整改措施。

我们相信通过全员参与,共同努力,车间的生产作业环境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生产、品质、作业环境、安全卫生操作要求

生产、品质、作业环境、安全卫生操作要求

生产、品质、作业环境、安全卫生操作要求(一):硬件作业环境A:场内洗手、消毒、灭蝇、防鼠1:洗手设施设在车间和清洁区域入口处。

2:开关采用感应式水龙头,数量能满足生产需要。

3:包装车间内设有感应式干手器、消毒液等。

4:荤切配/素切配/包装间内设置了灭蝇灯。

5:出口与入口处设置了隔鼠板。

6:车间入口风淋门处设置工作靴鞋消毒池和2道风淋室除尘。

B:更衣室1:更衣室设专门的储衣柜, 爱护公物,妥善合理使用各类设施,不得乱涂乱画,不得蓄意破坏。

2:更衣柜只用于存放更换的个人衣服,便鞋整齐放于鞋架上(鞋尖朝外),严禁乱摆乱放。

3:按人事标牌对号使用更衣柜,不得私自更调。

4:更衣区内严禁吸烟、吃食物,不得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

5:严禁私自拿公司财物或他人的物品。

6:非生产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出入更衣区。

(二):生产作业环境A:有毒有害物管理清洗剂、消毒剂等有毒有害物品有固定包装,明显标识,贮存于专门库房或柜橱内,加锁并由专人保管建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使用管理制度》,使用时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按照使用方法进行,防止污染食品或食品接触面除卫生和工艺需要,车间内不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种类的药剂。

B:污水、污物的管理1:污水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不符合标准者应采取净化措施,达标后排放。

2:厂区设置垃圾暂存间,定期清洗、消毒,24h内运出厂区,做到日产日清,防止有害动物集聚孳生。

C:卫生设施的管理1:洗手池、消毒池,靴、鞋消毒池,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有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保持良好状态。

2:随时保持车间入口消毒间的清洁,水经常更换,保证消毒液、洗洁精、烘手器等正常供给,设施正常使用。

3:班组长为兼职的卫生管理员,按照管理范围,做好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每班必须负责本班的环境卫生,每人负责各自卫生区域。

(车间内的门、窗户、包装线、操作台、设备等都须清洁),并用300PPM的消毒液对车间地面、下水道进行消毒。

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范文(二篇)

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范文(二篇)

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范文一、引言当今社会,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成为了企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作业环境与安全保障,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还能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对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生产车间作业环境管理1. 清洁整洁生产车间是企业的生产核心区域,保持车间的清洁整洁对于产品质量和员工工作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车间管理员应该根据生产流程和作业需求,制定相应的清洁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

同时,要注重车间的定期清洁,保持车间内部的通风良好,确保生产过程中无尘、无异味的环境。

2.噪音控制大多数生产车间都存在噪音污染的问题,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工人的听力损害,并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生产车间应该配备适当的噪音控制设备,例如隔音墙、隔音门等,防止噪音外泄到办公区域或周边环境。

3. 照明设施充足的照明设施是保障生产车间作业安全和作业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车间管理员需要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并合理布局,确保车间内每个角落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照明效果。

此外,要定期维护和更换照明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4.人员密度车间管理员要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车间内的人员密度。

人员密度过大容易导致空气污浊、通风不畅等问题,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因此,车间管理员需要根据车间的面积和作业需求,制定相应的人员密度控制标准,并做好人员的排班和分流工作。

三、生产车间安全管理1. 安全培训生产车间安全培训是确保员工对生产车间安全管理规范和操作程序的了解和遵守的前提。

车间管理员应该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紧急事件响应、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员工具备应急情况下的安全自救能力。

2. 安全设备生产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例如消防器材、安全防护设备等。

车间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3. 安全监测车间管理员要定期对生产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车间内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生产车间是企业生产的核心场所,车间卫生标准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员工健康和企业形象。

为了保障生产车间的卫生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制定并严格执行生产车间卫生标准势在必行。

首先,生产车间卫生标准应包括车间内外的环境卫生、设备卫生、作业人员卫生等内容。

车间内外的环境卫生要求保持整洁、无异味、无杂物,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应定期清洁、消毒,确保无尘、无菌。

设备卫生要求设备保持良好状态,无油污、无积尘,定期进行清洁、保养和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作业人员卫生要求员工着装整洁、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在生产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避免污染生产环境。

其次,生产车间卫生标准的执行应有明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由车间主管负责具体执行,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卫生标准的执行细则和具体要求,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定期组织卫生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卫生意识和卫生管理水平,确保标准的全面执行。

最后,生产车间卫生标准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执行情况进行奖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卫生管理,提高卫生标准的执行率和合格率。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生产车间的卫生环境,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总之,生产车间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才能保障生产环境的整洁、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各位员工和管理者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生产车间卫生环境,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规定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规定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规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企业作业现场的环境安全,保护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利益,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在企业作业现场工作的员工和承包商。

二、定义1.作业现场:指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仓库、施工现场等。

2.环境安全:指对作业现场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和维护。

三、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标准1.作业现场布局:作业现场的布局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消防通道畅通,设备和物品摆放合理。

2.防护设施和装备:根据作业现场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安全鞋等,并保持其完好有效。

3.废物管理:作业现场产生的废物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处置,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危险品管理:对作业现场使用的危险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储存、处理和使用,确保防火、防爆、防毒等措施得以有效实施。

5.状态监测:对作业现场的空气、噪音、温度等环境状态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在安全标准范围内。

6.整洁和清扫:作业现场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清扫灰尘和杂物,确保通道畅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7.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制定和落实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溢漏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演练。

8.监督检查:建立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作业现场环境安全考核标准1.作业现场布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评估并记录作业现场布局是否符合要求。

2.防护设施和装备:检查防护设施和装备的配备情况和使用情况,核实其是否完好有效。

3.废物管理:核查废物分类和储存处置情况,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4.危险品管理:检查危险品的储存、处理和使用情况,核实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状态监测:对作业现场的环境状态进行监测,并与相关安全标准对比,评估其是否达标。

车间环境基本要求

车间环境基本要求

车间环境的基本要求一.设备周边环境:设备所在附近区域的窗台、暖气片、桌面、工具箱、工作台表面不得有杂物、油垢、积尘。

四周地面不得有油污、拉圾杂物。

周转箱需放置于工件台指定位置上,必须码放整齐。

车间内各墙角、工具箱、工件台案等后面及下面等死角不得有拉圾杂物。

工具箱内不得放置衣物、鞋等私人杂物,饮水杯放置指定地点(饮水机旁)。

二.产品的技术资料(工艺、图纸等);作业单:操作工必须将与当前加工工件相应的产品技术资料(工艺、图纸等);作业单,放在指定明显、不易受污染处。

三.工件摆放:当前加工工件必须放置于周转箱内。

未加工工件与已加工工件分别整齐(螺钉等小件除外)摆放于周转箱内。

当前加工的首件检验工件明显区分摆放。

四.各种量具使用和摆放:各种量具使用前、后必须单独放置于平稳、不易滑、跌落的固定地点(工具箱、工作台案指定位置上)。

不得放在各类设备的导轨及移动部位。

保护好量具的测量工作面及相关标识(编号及周期检测合格证)。

五.工装夹具:各类工装夹具不得放置在地面。

使用后,必须清理干净,记录使用状况,放于专用工装夹具货架的所定位置上。

六.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1.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

必须熟知和严格遵守“设备保养记录”中的各项要求。

2.滑动导轨和接合处,无油垢死角、锈迹、无灰尘、切屑、无拉毛碰伤。

3.各传动系统正常,变速齐全,操作系统灵活可靠。

4.润滑装置齐全,完整可靠,油路畅通,油标醒目,各注油孔经常保养,通畅正常润滑。

5.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内外整洁可靠。

6.零部件完整,附件齐全,清洁、妥善保管。

7.机床内外清洁,漆见本色(无黄袍)、铁见亮(无锈蚀)。

8.工具箱、工、量、夹具及工件存、摆放整齐,不零乱,不准放在导轨面上。

9.设备必须每班进行日常保养,确保设备整洁、保持油毡、油池清洁。

10.对临时使用的设备或公用设备,临时操作者使用前,必须先进行设备润滑,合理操作使用,使用后将刀具卸下,并做好设备清洁保养。

班前:开动设备前应进行检查,熟悉加工工艺、工装刀具合理安装使用,检查润滑系统并按规定在导轨、滑道、注油孔注油。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三篇)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三篇)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一)采光生产场所采光是生产必须的条件,如果采光不良,长期作业,容易使操作者眼睛疲劳,视力下降,产生误操作,或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同时合理采光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生产场所要有足够的光照度,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生产场所一般白天依赖自然采光,在阴天及夜间则由人工照明采光作补充和代替。

(2)生产场所的内照明应满足《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

(3)对厂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设置: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应不小于开间长度的一半。

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

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二)通道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

厂区主干道是指汽车通行的道路,是保证厂内车辆行驶、人员流动以及消防灭火、救灾的主要通道;车间安全通道是指为了保证职工通行和安全运送材料、工件而设置的通道。

1.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

进人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牌、指示牌和警示牌。

2.车间安全通道要求通行汽车的宽度>3m;通行电瓶车、铲车的宽度>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1.5m;一般人行通道的宽度1m.3.通道的一般要求通道标记应醒目,画出边沿标记,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

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坑、沟。

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三)设备布局车间生产设备设施的摆放、相互之间的距离以及与墙、柱的距离,操作者的空间,高处运输线的防护罩网,均与操作人员的安全有很大关系。

如果设备布局不合理或错误,操作者空间窄小,当工件、材料等飞出时,容易造成人员的伤害,造成意外事故。

为此,应该做到:1.大、中、小设备划分规定(1)按设备管理条例规定,将设备分为大、中、小型三类。

(2)特异或非标准设备按外形最大尺寸分类:大型长12m,中型长6~12m,小型长6m。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要点(2篇)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要点(2篇)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要点一、厂区环境1.厂容厂貌(1)厂区实行定置摆放, 在厂区平面图上标明, 做到厂区内无杂物, 无图、物不符合情况。

(2)垃圾定点存放, 且有防吹散、防污染措施。

(3)厂区大门开启灵活、方便, 无卡死现象。

2.厂区道路(1)厂区各种道路宽度符合要求。

道路平整, 无积水, 盖板齐全。

(2)厂区门口、危险路段, 需设限速标牌和警示标牌。

厂区主干道的占道率小于5%。

3.厂区照明(1)照明灯布局合理, 无照明盲区, 主干道和安全通道的照度不低于30Lx。

(2)照明灯具完好率100%。

4.厂区消防(1)室外消防栓应合理布局, 且标志明显, 低压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50m, 距路边不应超过2m, 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

(2)所有消防器材完好、灵敏可靠。

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均有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

二、车间作业环境1.定置摆放(1)车间物品实行定置摆放(按定置图摆放)。

(2)工位器具、料箱摆放整齐不能超高, 人行通道两边物品或物品锐边不得突出。

(3)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标志。

2.安全通道(1)车行道(厂内叉车等)、人行道宽度符合标准, 且通道线明显清晰。

(2)路面平坦, 无积油积水, 无绊脚物。

(3)占道率低于5%。

3.作业区域地面状况(1)地面平整, 无障碍物和绊脚物, 坑、壕、池应设置盖板或护栏。

(2)地面无积水、积油或垃圾杂物。

(3)脚踏板应完好, 牢固且防滑。

4.车间采光(1)生产作业点、工作台面和安全通道普通采光照度符合标准。

(2)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 灯具悬挂高度符合要求, 移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

5.车间消防设施(1)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消防通道畅通, 无封死和堵塞现象。

(3)消防器材和防火部位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

6.设备(施)布局合理(1)设备(施)与墙、柱及设备(施)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

(2)各种操作部位、观察部位应符合人机工程的距离要求。

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

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

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背景介绍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是一种记录车间操作流程、规范车间作业流程的资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种资料能够为车间操作人员提供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操作质量。

同时,该资料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并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的内容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车间作业流程车间作业流程是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的核心内容之一。

该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工作前准备•作业指导•工作流程•作业注意事项•安全防护车间作业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

2.操作规范操作规范是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的重要内容,它规定了车间作业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安全作业规范•设备操作规范•物料存储规范•环境卫生规范•机器维护规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操作规范,有助于建立操作员的正确操作习惯,提高作业效率和品质。

3.事故应急措施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应该详细描述车间事故应急措施,包括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应对措施。

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的制定应该符合公司安全生产的规范和要求。

4.品质标准品质标准是指产品或服务的规范和要求,车间操作人员需要清楚这些标准,以确保能够生产符合公司要求的产品或提供符合公司标准的服务。

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的重要性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对车间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

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还能够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防止因操作不当或事故发生而导致生产受阻或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如何制定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在制定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完整性要确保资料内容全面准确,以保证车间人员按规范流程进行操作。

2.遵守规范制定资料时必须遵守有关生产和安全的规范,以确保资料内容合法合规。

3.不断更新随着车间工艺的变化,车间作业环境(定)资料需要不断更新,以保证其符合实际情况。

车间环境管理

车间环境管理

车间环境管理标题:车间环境管理引言概述:车间环境管理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员工健康。

一个良好的车间环境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障员工健康,提高企业形象。

本文将从空气质量、噪音控制、温湿度调节、灯光照明和卫生清洁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车间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空气质量1.1 定期清洁空气过滤器,保持空气流通畅通。

1.2 定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1.3 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过滤空气中的微尘和细菌。

二、噪音控制2.1 使用低噪音设备,减少噪音污染。

2.2 定期检测车间噪音水平,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噪音。

2.3 配备员工防护耳塞,保护员工听力健康。

三、温湿度调节3.1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车间温度,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3.2 安装加湿器或除湿器,控制车间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3.3 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四、灯光照明4.1 保证车间充足的照明强度,避免眼睛疲劳。

4.2 使用符合标准的照明设备,减少眩光和阴影。

4.3 定期清洁灯具,确保照明效果和安全。

五、卫生清洁5.1 定期清洁车间地面,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

5.2 定期清洁生产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3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保持车间整洁。

结论:车间环境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车间环境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健康,提高企业形象。

企业应该重视车间环境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车间环境,确保车间环境符合相关标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安全质量标准车间作业环境管理标准Q/CAH-4-2007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直接生产或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含露天作业场所,不包括仓库、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034-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J16-87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 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定置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工装、工具、工艺流程、物流方式、工位器具、在制品、作业环境等因素,按照人、物、场所结合状态一体化的要求,对现场的物品规定一个合适的位置,并加以控制。

3.2 地面平坦是指高低差不超过5cm。

3.3 绊脚物指埋于地下面,且凸出地面2cm以上的管、线零件等非浮放物品。

3.4 坑是指深>0.5 m、凡脚能踩入的均称为坑,无规定面积的要求。

3.5 壕是指深≥0.2 m,宽≥0.1 m。

3.6 池是指深0.8 m或地上边沿高0.8 m,存放液体的。

4 物料定置摆放4.1 各类生产作业现场应以班组或生产线为基本单位,对本单位内的各种物料进行认定,按人与物在生产过程中结合程度,分为a、b、c、d四类,并做到a类物品经常整理,b类物品及时转运,c、d类物品及时清理出生产作业现场。

a、b、c、d分类如下:a)正在生产加工、装置、调试、交验的产品,以及在用的工量具、模具、设备、仪表等。

b)原材料、元器件、待装配的零部件、模具等。

c)交验完待入库的产品,暂时不用的模具、材料等。

d)报废的产品、废料、垃圾等。

4.2 按生产现场定置管理要求,绘制班组(区域)物品摆放定置图,做到定置定位、分类分区摆放。

4.3 物品摆(存)放应符合以下要求:工、模、夹具存放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物料摆放不得妨碍操作。

b)物品摆(存)放原则1)使用频率高,经常使用的工具、物品放在附近;2)不常用的工具、物品应整齐地放入箱、柜内或物品架上;3)很少用的工具、物品应放入公用箱、柜内,由专人妥善保管;4)简易搬运工具应明确规定放置地点(包括工作中暂放的地点);5)任何时候安全通道上都不允许存放物品。

c)摆放整齐、平稳可靠1)做到定置定位,分类分区摆放。

小件产品应有集装箱,加工物品与墙或与机床轴平行摆放;2)物料堆放整齐,重物在下、轻物在上,易损物品要固定,易倒物品要挤压住,长物要放倒;3)堆垛不得倾斜,不得晃动。

滑动物件要有支架或稳固措施,原筒产品或工件滚动面不得面向安全通道;4)物品的重心应向下摆放,做到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5)钢材应靠通道侧整齐摆放。

d)不得超高1)立体堆放物品的高度,最高不得超过底边长度的三倍;2)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许超过2m;3)大砂箱堆垛,垛高不许超过3.5m;泡沫塑料类参照大砂箱高度。

e)工、模、夹具存放的安全技术要求如下:1)工、模、夹具应放置在固定的架子或工具箱、柜中;2)各种量具等不得放在机床活动面、导轨上;3)钢丝绳要上架,且要有明显标识。

f)产品坯料加工件等应限量存放,白班存放量应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量应为加工量2.5倍;g)堆放物品的场所要划出明显的界限或架设围栏,并应悬挂标牌,写明放置物品的名称和要求;h)危险化学物品要有专门的场所存放和保管,存放和保管必须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I)危险部位要设置安全标志。

5.车间通道5.1车间内各条通道应保持畅通,安全通道上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存放物品。

5.2车间通道标记应醒目,画出边沿标记,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通道路面应平整、无积油积水。

5.3车行道上方悬挂物高度不小于4 m,人行道上方悬挂物高度不小于2.5 m,悬挂物要牢固可靠。

5.4车间通道的宽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表1 车间通道宽度要求表1 车间通道宽度要求(续)6.作业区域地面状况6.1 作业区域地面应平坦,不打滑,无积水积油,无障碍物和绊脚物。

区域内为生产而设置的坑、壕、池应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栏和盖板,且应设醒目的标志。

6.2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及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任何一个工位的工业垃圾不应超过一个班次的发生量,一处的废油、废水、漫渍面积应小于1 m2。

6.3 在操作者经常操作或需要经常活动的地带应有不小于0.6m2的空间且不允许有堆垛或工具柜。

6.4 生产设备设施操作位置的脚踏板应齐全完好,牢固可靠,且采取了防滑措施。

7 车间采光7.1 车间采光窗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厂房跨度大于12 m时,本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且窗户的宽度不小于开间长度的一半;b)多跨厂房相连,边跨墙窗设置符合(a)要求,相连各跨有天窗,但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c)跨度小于12 m的单跨厂房若屋架下弦高度低于5 m时,应按(a)执行;若屋架下弦高于5m时单侧应有窗户,且窗户的宽度不小于开间长度一半;d)采光窗符合上述规定的同时,车间通道照明灯应覆盖所有通道。

7.2 车间和工作面照明7.2.1 车间和工作面上的最低照度值,应满足表2要求:表2 一般车间和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表2 一般车间和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续)7.3室内一般照明器距地面最低悬挂高度,不宜低于表3所规定的数值表3 室内一般照明器距地面最低悬挂高度表3(续)室内一般照明器距地面最低悬挂高度(续)8 车间消防设施8.1 生产现场消防通道和疏散口要保持畅通,严禁存放车辆、工件、工位器具等堵塞通道。

8.2 消防器材和防火部位均要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或警示标牌,并划分安全管理区域。

8.3 根据生产性质,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完整好用,且灵敏可靠,并在规定有效期内使用。

要设专人负责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保养、维修和管理工作,严禁挪用和损坏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8.4 地下、墙壁消火栓和消防水池不准埋压和圈占,一米之内禁止堆放物品,并留有宽度在一米以上的通道,不准挪作它用。

9 车间设备设施布局9.1 车间的设备设施类型应依据表4中的规定划分表4 车间的设备设施类型划分表9.2 车间内的设备设施间距、设备设施与墙柱间距和人员操作空间应符合表5中的规定表5 车间内的设备设施间距和人员操作空间划分表9.3 高于2m的输运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网),网格大小应能防止所输送物件坠落至地面,对于低于2 m高的输运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设防护栏,栏高1.05 m。

9.4 人员操作工位不得设在安全通道上。

9.5 各种操作部位、观察部位应符合人机工程的距离要求。

10车间职业危害作业点治理10.1 尘、毒点治理10.1.1 生产准备过程中,应优先采用无毒和低毒的生产原料和少产生或不产生粉尘、毒物的工艺和设备。

10.1.2 对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产生的生产性粉尘、毒物,应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通风、除尘、净化等防护措施。

10.1.3 对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应安装事故排风设施,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10.1.4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散发粉尘的作业应采用湿式作业。

10.1.5 不得用压缩空气吹扫车间地面、设备、在制品等表面的灰尘和积屑。

10.1.6 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应低于表6中规定表6 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表6 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续)10.1.7 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应低于表7中规定表7 车间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10.2.1 车间作业区域夏季空气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

10.2.2 当作业地点气温≥37℃时必须采取局部降温、供应含盐清凉饮料等综合防暑措施。

10.2.3 在采取局部送风降温措施时,带有水雾的气流到达工作地点的风速应控制在3~5m/s,不带水雾的气流到达工作地点的风速,轻作业应控制在2~3m/s,重作业控制在4~6m/s。

10.2.4 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

10.2.5 高温车间内的天车驾驶室、监控室、操作室等特殊高温作业点应采取良好的隔热措施,热辐射强度应小于700w/m2,室内气温不应超过28℃。

10.2.6 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5ο~27℃。

10.3 噪声10.3.1 车间工作地点噪声声级值应符合表8中的规定表8 车间工作地点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声隔振阻尼及综合控制措施达到噪声标准要求。

10.3.3 对产生高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并采取密闭隔声和遥控措施,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

10.3.4 对某些混响声较强的车间和作业区,目前尚无有效的技术措施或采取噪声控制措施仍不能达到噪声标准时,作业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10.4 职业危害作业点治理率应为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