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大商学院农经系《农业经济学》历年考试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农业经济学》历年考题范围。

(更新时间2012年8月)

河北农大农经系学生注意啦,每年考题基本上都是从这个题库里出,请好好复习该题库。

《农业经济学》参考教材为朱道华主编第四版

红字部分为梁山教授补充,必须记得。()内的数字为该题在书内的页码。

填空

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

农业,现代农业。

2.农业生产力的要素:实体性要素,组合性要素,渗透性要

素,激励性要素。

3.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质态组合方式,量态组合方

式,空间组合方式,时间组合方式。

4.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

环境。

5.农业中市场调节的特点:作用过程的缓慢性,作用范围的

部分性,作用效果的有限性。

6.农产品差价的主要方式: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

7.改革我国农产品价格体制,实现农产品价格合理化,需要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各种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农产品价格合理化与其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8.农业资本的投放,应遵循的原则:讲求效益,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9.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经济上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的可持续性。

10.农业社会化服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自愿原则,有偿原则。

11.农业中的生产资料多种所有制包括: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

12.农业中的公有制主要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

13.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农业家庭经营的商品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企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专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化,农业家庭经营的社会化。

14.1966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所提出来的六项原则:入社自由,民主管理,资金报酬适度,盈余返还,合作社教育,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15.农业市场机制失灵的表现:农业的外部性,农业的弱质性

和波动性,农业基础设置的公共物品性,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

16.在农业中,主要经济手段有:价格手段,财政手段,信贷

手段,保险手段。

17.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生态经济性,多元多样性,地域分

异性,分散性和集中性,波动变动性。

18.根据小城镇的职能分类,可分为五种:政治型城镇,商业

型城镇,工业型城镇,交通运输型城镇,消费型城镇。

19.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

贡献,外汇贡献,生态环境贡献,社会稳定贡献。

20.乡镇企业通过“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设备

加工,补偿贸易,发展大批合资合作经营企业。

名词解释

1.农业(1):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为人类创造优美生活环境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生产力渗透性要素(49):主要指科学,技术,教育,还有文化风俗,观念等。科学揭示了客观规律,技术把科学应用于物质资料生产,教育则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并能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特点:渗透在生产力实物性和组合性要素之中。

3.农业生产力系统(50):就是农业生产力的统一整体,它反映了在农业生产力中由哪些要素按照什么样的关系组合成一个系

统。

4.质态组合方式(51):亦称属性组合方式,指农业生产力诸要素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须在物质属性上的互相适应。

5.农业资源配置(69):就是农业生产要素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合理分配,以使有限的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投入产出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资源配置有两种基本方式,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6.市场农业(69):指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农业,已由市场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对农业资源进行配置的农业。

7.蛛网理论(79):指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平衡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

8.农产品差价(86):指同一种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因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

9.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87):指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二者的差额呈剪刀状的变化趋势。

10. 农业集约经营(90):是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装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并改善经营方法,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或农业增长方式。

11. 土地(91):是地球表面高于最低海水潮位的陆地部分(包括陆地,岛屿,内陆水域和滩涂)以上和以下一定幅度的空间(大

气层和地壳)中的自然物质(空气,水,生物,土壤,岩石,沙砾,矿物等),人类活动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自然—政治—社会经济综合体。

12. 追加投资适合度(101):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追加投资和增加的产量、产值之间有一个合理限度。

13. 农业劳动力(102):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即能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以及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14. 可持续农业(123):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能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15. 农业产业结构(127):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极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16. 农业商品产值结构(128):指农业各产业的商品产值占农业商品总产值的比重。

17. 农业科技贡献率(151):指农业科技的增量投入对农业增量产出的影响,用农业科技投入所带来的农业产出增量在农业总的产出增量的比例来表示。

18. 专业户(181):就是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