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复习2013下
13年心理学(必备 必考)知识点
答: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它的包含:第一,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第二,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第三,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以外的统一体;第四,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第五,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8. 强化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人的某种行为倾向之所以发生,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当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强化,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9. 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有哪些?
答:第一,动机降低(积极反应的要求降低,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第二,认知出现障碍(形成外部事件不发控制的心理定势,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困难,本应学会的东西也难以学会);第三,情绪失调(最初烦躁,后来变得冷淡、悲观、颓废,陷于抑郁状态)。
6. 绝对感觉阈限:就是最小可察觉刺激量,即刚能察觉的感觉所需的最小数量。
7.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8. 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9. 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是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
10. 遗忘曲线:是指艾宾浩斯根据节省法绘制了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统称为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
简答题
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2.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
答: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第一,心理学的范畴和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研究领域既有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第二,科学地理解和对待人类心理的实质,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学的性质的关键;第三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2012-2013(2)学校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感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知觉: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
4.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
5.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最高形式。
6.想象: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称为想象。
7.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就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8.需要: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应。
9.情绪与情感:情绪与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10.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
11.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12.性格:性格是指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3.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14.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15.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二)填空1.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2.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2013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1.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想取得效果,必须考虑儿童已有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水平;一种是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最近发展区。
2.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随学习次数的多寡而有强弱之分;包括使用律和失用律。
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因重复使用而强化,与此相对应,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练习次数中断或不使用联结而削弱。
3.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与减弱作用。
在对某个情境作出一个反应之后,如果伴随着一种满意的事件,那么这个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就会增强。
相反,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事件,这个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
4.认知结构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的分类模式,是新信息借以加工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5.观察学习:班杜拉创立观察学习理论,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过程。
6.观点采择:是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7.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8.发现学习:是布鲁纳所倡导并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
在发现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概念与原理来学习,新信息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
9.连续接近技术: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
11210.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相比,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使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与新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
11.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心理学》2013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2013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2分,共10分)1.艾宾浩斯对遗忘进程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C )A.均衡的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 D.以上一个也不是2.人们产生行为的原因是(C )A.性格B.客观目标C.需要与动机D.价值观3.能力是一种( C )A.心理过程B.个性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D.以上一个也不是4.“忧者见之忧,喜者见之则喜”则是受一个人的(D)的影响.A.激情B.情感C.应激D.心境5.有的人在工作单位受到领导批评或谴责之后,回到家里便和老婆、孩子发泄一通,这是受挫折后的(D)心理反应A.冷漠B.幻想C.退化D.攻击6.“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D )的影响.A.激情B.应激C.情感D.心境7.对前怕狼,后怕虎,不能作出决定的人,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B)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8.以热情但急躁冲动,刚强但较粗暴为特征的人其气质属于(A)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9.最早的气质学说是由希腊的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D)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希波克拉特10.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A)A.有差异的B.没有差异的C.相同的D.相近的二、填空题(每个1分,共10分)1.态度的三个部分是认知、情感、行为。
2.动机的作用具有始发功能、指向或选择功能、强化功能。
3.新颖、独特并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是创造想像的主要标志。
4.概念学习的两种形式是______概念形成______和____概念同化________。
1.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2.知觉的特征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
3.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智力技能、运动技能。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教学要点(一)什么是心理学(拓展);(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二、考试方式:(一)选择题,考查各心理现象的从属关系或说出某一心理现象的定义,能选择出相应的心理现象。
例:(1)感觉、知觉属于(A)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综合过程;(2)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叫(A )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能力 D.智力(二)填空题,考查对各类心理现象名称及定义的识记。
例:(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三)简答题,考查对心理学研究对象体系的整体把握。
例:(1)简述心理学研究对象都包括哪些?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状态心理的本质一、教学要点(一)心理与脑的关系: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反映特性:能动性、预见性、社会历史制约性。
二、考试方式:(一)选择题,考查对心理实质的理解。
例:(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脑是心理的器官 B.心理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主观的 C 心理是脑的机能 D.心理具有预见性;(2)“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说明( B )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生理是心理的基础 C.心理是主观的 D. 实践决定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教学要点(一)观察法(理解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二)调查法(理解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三)实验法(理解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二、考试方式(一)选择题,考查对各种方法含义的理解等。
例:(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是( A )A.自然实验 B.实验室实验 C. 探索实验 D.验证实验;(2)下列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A.实验法也叫观察法B.书面调查法也叫问卷法 C. 口头调查法也叫访谈法D.教育实验通常属于自然实验法(二)简答题,考查对各研究方法优缺点的理解。
例:(1)简述几种常用的心理研究方法。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范围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内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问答题、实例分析题和论述题。
同学们对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认识有巨大的反作用;情感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人的意志对认识、情感也起着调节作用。
总之,情感和意志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人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起着调节的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辽师2013级心理学导论期末考试题(回忆版)
辽师2013级心理学导论期末考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0*3’=30’)
1.个案法
2.意义学习
3.差别阈限
4.工作记忆
5.定势
6.潜意识
7.晶体能力
8.动机
9.心境10.人格
二、简答题(4*10’=40’)
1.现代心理学的代表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2.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
3.遗传产生原因的学说
4.试述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
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及影响因素
四、理论实践题
情绪状态有哪些种类,我们应该如何调控不良情绪。
以上内容均为回忆版,不代表任何官方信息,仅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在学习过程中请以实际情况为准,若有错误,欢迎指正。
祝你考试成功!。
2013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的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潜意思:又称无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包括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要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现象等认知要素构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创造性思维:指在思维过程中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创见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自我意识:是个体对所有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自我意识是人格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如果自我意识失调,会导致人格障碍.能力:是指成功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心理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以中国情绪状态.心身疾病:广义:从心身相互关系观点出发,把大多数人类疾病都归类于心身疾病;狭义:指一些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变上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的总和气质:是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心理测验法: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抑郁:是一种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丧失而引起的消极情绪,以情绪低落为特征.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按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心理健康: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稳定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
0271《心理学史》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271《心理学史》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心理学史一门关于心理学发展历程的课程,它以历史为研究对象,向我们讲述了近现代心理学的形成、演变和发展情况,重点在于介绍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它以研究“范式”进行归类,详细介绍了心理学发展进程中一些主要流派的观点和演变。
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题可能包括以下几种题型:题型一:单项选择题题型二:多项选择题题型三:名词解释题题型四:连线题题型五:简答题题型六:论述题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导论(一)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性质心理学贯通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类现代学科体系之中,属于三门学科的中介性科学。
西方心理学属于历史科学,对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历史性描述。
(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涵盖原始心理观(二十万年前至公元前六世纪)、哲学心理观(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十九世纪中叶)、科学心理观(公元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今)。
(三)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方法1、方法论对具体研究方法的前提性反思,是一种哲学思辨层次上的原方法。
在评价历史事实时,必须采取辩证的观点,进行多元的评价。
2、具体方法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把历史、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坚持实证史学;采取辨证态度;注重归纳整理和比较分析(四)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意义1、拓宽理论视野,增长理论见识;2、鉴古知今,继往开来;3、提高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维水平。
第二章心理观点的起源(一)心理观起源的条件(二)心理观起源的时间原始心理观起源于20万--4万年前的古人类或化石智人阶段。
(三)心理观起源的途径第三章理念论心理学思想(一)理念论心理学思想的来源1.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数”,为理念论的产生提供了初步的思维抽象;2.挨利亚派:提出“不动不变”观点,说明理念论里的理念是不动不变的;3.赫拉克利特:提出“万物流变说”,发展出理念论对现象世界的解释;4.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用于解释理念的无限多样性;5.苏格拉底:提供了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解释。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B、1879C、1798D、1897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E)、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D)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第二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种心理过程?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0、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语词逻辑思维D、抽象思维11、按照思级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A、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C、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D、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二、多项选择题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A、温觉B、冷觉C、痛觉D、触觉2、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设像参与信息加工的有A、映象小鬼B、特征小鬼C、认知小鬼D、判断小鬼E、决策小鬼3、注意具有以下功能A、选择B、保持C、调节D、监督E、伴随4、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A、刺激物是新奇的B、刺激物亮度增加C、刺激物静止D、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E、刺激物符合需要5、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是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转移E、注意的分配6、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有A、动机B、神经系统的特点C、后天的训练D、兴趣E、刺激物的特点7、自动加工是A、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B、随时应对环境的变化C、经过大量统习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加工模式难以改变8、控制加工是A、受资源量限制B、是一种程式化的程序C、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需要集中注意完成9、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A、物理特性编码B、言语听觉特性编码C、语义编码D、表象编码E、行为编码11、遗忘的发生是由于A、信息错误B、记忆痕迹消退C、信息的干扰D、意识的抑制E、信息不能再认1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A、尝试错误B、顿悟C、类比D、启发式E、反推法13、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A、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B、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C、有时有助于较快解决问题D、缺乏灵活性E、可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阳光大学生网大学生试题第三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试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D)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C,D)A、需要B、气质C、动机D、能力E、兴趣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A、需要B、气质C、性格D、能力E、兴趣3、信念是(A,B,C,D,E)A、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E、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4、一般能力是指(A,B,C,D,E)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E、注意力5、气质类型包括(A,B,C,D)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A、荣格B、华生C、斯金钠D、班杜拉E、埃里克森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E)、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16人格因素问卷E、儿童统觉测验9、信度包括(A,B,C)、A、再测信度B、等值信度C、分半信度D、内容信度E、效标关联信度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C,E)、A、强B、弱C、平衡D、不平衡E、灵活11、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C,E)、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B、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C、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D、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E、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第四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B)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D)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C)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5、()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C)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6、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C)A、皮亚杰B、加德纳C、斯腾伯格D、戴斯7、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B)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二、多项选择题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B,C、D)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E、是无规律的变化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D)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E、波动性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方面(A,B,C、D,E)A、认知B、语言C、情绪D、社会性E、个性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D)A、经济节省B、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C、一致性效应D、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C、D)A、投入较大B、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C、会有被试流失D、时代变迁效应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B,C)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D、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7、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B,C)A、成熟B、经验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8、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A,B,D)A、语音B、语法C、语句D、语义E、字形9、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B,C,D)A、牙牙语阶段B、单词语阶段C、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D、完整句阶段10、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B,C,D)、A、人际交往B、认知C、自我调节行为D、社会化11、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A、自我意识B、自我评价C、自我监督D、自我控制第五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奥斯本提出了(D)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A、目标B、策略C、计划D,评价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A、认知B、情感C、意志D、动作技能4、教学媒体包括(A、B,C,D,E)A、投影B、录象C、计算机D、黑板E、图片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A、产生B、准备C、孕育D、明朗E、验证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A、热爱学生B、善于启发C、勤学敬业D、以身作则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第六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C)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2、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B)A、桑代克B、斯金纳C、加涅D、金布尔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0、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二、多项选择题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A、华生B、加涅C、奥苏贝尔D,金布尔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D、学习需要练习E、学习要受到强化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A、生理性要素B、认知要素C、情感要素D、意志要素E、社会性要素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联结律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A、习得反应B,条件强化C,泛化作用D、消退作用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A、努力奋斗B、实事求是C、独立意识D、创新精神第七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A、归因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C、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D、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C、暗示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二、多项选择题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2、大众传媒有(A,B,C,D)A、报纸B、电视C、广播D、互联网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A、直接性B、间接性C、稳固性D、综合性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A、劝导宣传法B、群体影响法C、活动参与法D、角色扮演法第八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A、非病状态B、良好适应状态C、理想状态D、正常状态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培训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3、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A、问题的内容B、内在心理根源C、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D、问题的性质4、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二、多项选择题1、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A、情绪较稳定B、乐于工作C、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D、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E、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A)诊疗模式B、发展模式C、教育模式D、文化模式3、关于心理测试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有:A、心理测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一对一进行B、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C、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D、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传作用、4、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A、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良B、学习动力缺失C、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D、亲子关系问题E、学业不适应5、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哪几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6、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A、家庭问题B、生活危机C、财务问题D、生涯发展心理学试题必会要点一、判断题:错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013年协和护理本科护理心里学期末复习题
练习题1、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D )A、感受性越低,引起感觉的绝对感觉阈值越低B、绝对感觉阈限或差别感觉阈限越小,说明个体的感受性越低C、感受性的高低与感觉阈限的大小呈正比关系D、感受性的高低与感觉阈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2、以下对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B )A、是护理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B、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C、是护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交叉的学科D、是护理学与社会学、生物学交叉的学科3、人和动物的基本情绪是( B )A、愤怒、快乐、厌恶、悲哀B、快乐、悲哀、愤怒、恐惧C、快乐、愤怒、痛苦、恐惧D、快乐、痛苦、厌恶、恐惧4、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患者、护士、家属B、患者与护士C、护士D、患者5、糖尿病病人适用的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 C )A、主动—被动模式B、指导—合作模式C、共同参与模式D、以上都不适用6、护患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B )A、患者B、护士C、护士与患者D、以上都不是7、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是( A )A、强、不平衡灵活B、强、平衡、不灵活C、弱、平衡、灵活D、弱、不平衡、不灵活8、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 A )A、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B、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C、情绪和意志D、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9、( A )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与人们常说的性情、秉性和脾气相似。
A、气质B、个性C、人格D、性格10、以下哪一个不是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反应的特点( D )A、恐惧与愤懑B、自卑与孤独C、急躁与悲观D、依赖与脆弱11、老师对学生进行铺床操作考试时,学生利用的记忆方法是( D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想象记忆D、运动记忆12、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着重于( B )A、精神病者B、正常人C、青少年D、老年人13、“A”型人格特点的人最易患的疾病是( B )A、糖尿病B、冠心病C、肿瘤D、消化性溃疡14、过去经验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这称为( A )A、再认B、再现C、识记D、保持15、人格的核心是( B )A、能力B、性格C、智力D、气质16、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活动类型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C )A、胆汁质B、多血质C、沾液质D、抑郁质17、护士为取得病人的密切合作,必须首先维护病人的( B )A主观意愿 B、个人尊严 C、生活习惯 D、社会地位18、下列哪个不是主要影响患者就医行为的因素( B )A.疾病认知 B.疾病传播 C.就医经历 D.就医条件19、护理心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C )A、理论任务B、实践任务C、理论与实践两大任务D、以上都不对20、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 B )两大类A、性格B、个性C、情绪情感D、需要21、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 )A、能力B、动机C、信念D、需要22、以下哪个不是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 D )A、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B、不强加被研究者的主观意愿C、不泄露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D、不强求被研究者的密切配合23、以下哪个不是痛觉的特征( A )A、痛觉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B、痛觉的主观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C、痛觉与情绪的单极联系D、痛觉不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24、根据护士职业性质的要求,临床护士应下功夫培养记忆的( C )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25、下列身心疾病( C )是当今成年人的第一死亡原因A、癌症B、原发性高血压C、冠心病D、支气管哮喘26、整体护理的核心成分是( C )A、躯体护理B、护患和谐C、心理护理D、护理技能27、“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 A )A、心境B、激情C、情绪D、情景28、“既想休息,又不愿耽误工作“这种冲突属于( A )A双趋式冲突B、趋避式冲突C、双避式冲突D、现实理想冲突29、张三属多血质类型,李四属抑郁质气质类型,张三和李四谁的气质类型好些?( D )A、张三气质好B、一样好C、李四气质好D、无好坏之分30、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是( D )A、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B、不强加被研究者的主观意愿C、不泄露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D、以上都是31、以下的描述中,哪一个是对患者心理活动与疾病治疗方式的相关性描述不正确的( D )A、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认知”严重程度成正比B、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实际严重程度成正比C、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对疾病治疗方式的认知危险程度成正比D、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对疾病治疗方式的实际危险程度成反比3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D )A、问题的针对性B、手段的综合性C、保密的严格性D、关系的和谐性33、关于病人角色的叙述,以下哪个是正确的( D )A、患者角色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B、一旦患了某种病,就进入了患者角色C、进入病人角色的过程越短,越有利于治疗D、进入患者角色后,原有的社会角色被患者角色所部分或全部替代34、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D )A、护士B、病人C、心理学知识D、家属35、心理咨询的最常见形式( B )A、团体咨询B、个别咨询C、电话咨询D、网络咨询36、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D )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C、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37、在下列描述中,哪个不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最基本的原始情绪( B )A、悲哀B、焦虑C、快乐D、恐惧38、一位专门研究非语言沟通的学者曾提出相互理解中,表情所占的比例是( C )A、50%B、47%C、55%D、38%39、在下列描述中,哪一项描述是护士获得患者信任的最基本条件( D )A、尊重B、体贴C、真诚D、责任心40、人们面对危险情景或对自己预期将要受到的伤害而产生的一种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是( A )A 恐惧B 抑郁C 焦虑D 愤怒41、手术患者术前、术后都易出现的心理反应是( C )A、愤怒B、抑郁C、焦虑D、敌对42、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 B )A、需要和目的B、需要和诱因C、诱因和目的D、意志和目的43、某遭遇严重车祸的舞蹈演员,经抢救苏醒后得知必须截肢才能保住性命,需要在“不截肢性命难保”与“截肢终止舞蹈生涯”两者之间选择。
2013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知识复习(二)13
关于健康心理学
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不应当是升学就业时的困惑(习题152,0511)。
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不包括进行个体心理过程的研究和探索(习题153)。
对心理不健康状态的“自然发展的预期”,包括(习题255):①心理不健康导致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下降;②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③不良情绪和行为会泛化到其他类似对象。
“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是指在心理不健康状态出现后,来自如下方面的支持(习题256):①亲朋好友;②援助机构;③社会福利。
按“结构效度”的理论,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习题257 0711):①身体健康水平;②社会变迁;③人口学因素;④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
定义:“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来访者要被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的条件(习题258):①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②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③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④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不泛化)。
不符合“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情绪反应已经泛化(习题155,0511,0605)。
不符合“心理障碍”涵义的说法是一般伴有人格障碍(习题156)。
关于“心理问题”,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59):①由现实因素激发;②持续时间较短;③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④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
我们只要从刺激的性质、反应的持续时间、反应的强度和反应是否泛化这四个维度出发,就可以区分和鉴别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哪些不属于“心理问题”。
2013年心理学经典复习资料逢考必过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备注(根据出题频率和大纲的层次把这些些要点按重要程度标记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成熟、完善。
6、教育心理学可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
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心理学学科从此产生。
8、20世纪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50年代,信息论思想及相关成果影响到教育心理学。
9、★在东方,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10.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70年代,奥苏伯尔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学习。
11. ★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12. ★补充填空题: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
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完整word版)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心理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
感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上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5.记忆:回忆,指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的事情在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6.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7.想象:想象也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是大脑对已有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8.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9.情绪: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10。
意志:意志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的支配,调节个人的行为以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11。
个性: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2.需要:需要时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
13.动机:动机是由特定目标与内在需要相结合而形成的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理倾向。
14。
兴趣: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15。
气质: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倾向性等特点。
16.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7。
能力:能力是指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思考题1.1用列表的方法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心理学现象意识过程:就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1.2“狼孩”的事例有何启示?狼孩的故事反映了心理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即社会性,狼孩脱离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心理随即发生改变。
(ks)2012年—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心理学》(本)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心理学答案2013年7月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BCD 2.C 3.B 4.ABD 5.B6. ACD7. D8. B9. A 10. AD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
12.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3.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14.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5.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3 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
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3 分)。
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酌头脑中(2分)。
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2分)。
16.能力是如何分类的?(1)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3分)。
(2)根据能力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新事物,可以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分)。
(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4分)。
(1293号)心理学答案第1页(共3页)17.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i)知觉到需霉(2.5分)。
(2)个人的责任(2.5分)。
(3)权衡成本和收益(2.5分)。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2.5分)。
四、论述题(从下列2题中任选1题完成,20分)18.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克服各种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2分)。
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都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4分)。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选择题:20%;填空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30%。
第一章1.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与研究的基本程序;基本任务: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基本程序:确定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积累有关的事实或客观证据;发现事实中存在的某种模式或规律;提出假设来合理地解释这种模式或规律;在合理解释的基础上进行预测;用实验研究获得的客观证据来检验这种预测。
3.比较心理学各研究方法的概念和优缺点;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就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做出解释和预测。
相关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验法,又称心理测验,用于心理测验的测量工具成为量表。
优缺点:主要优点是能对心理进行量化的分析,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缺点是难以从中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2)因果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有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
优缺点:优点是对某行为为什么产生,或某心理现象为什么会出想得问题给予科学的解释和预测。
缺点是对变量有较严格的要求,而且有些课题处于对伦理和现实的考虑,无法采用因果研究。
因果研究一般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理,比相关研究要复杂得多。
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有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方式。
优缺点:优点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具有逼真性。
缺点是观察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带有被动性。
(2)调查法:是通过书面或口头问题的回答,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这是利用了 ( •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理解性 •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整体性 ◆情绪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 • A.应激 B. 激动 • C.心境 D. 激情
)。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 程叫做( )。 A.幻想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表象 ◆“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的( )思 维。 A.聚合 B.发散 C.抽象 D.直觉
需要与动机
• 需要——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 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
• 需要是一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 动机——由特定目标与内在需要相结合而形成 的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 理倾向。 • 四种动机冲突: 双趋式两个吸引鱼和熊掌、双避式威胁进退两难、趋避式有好有坏
吃鱼鱼刺、双趋避式两个或以上目标,每个都是双重方面
案例
• 一说起日本人和德国人,人们很容易将他们 和法西斯联系起来;一说起美国人,人们很 容易想到冒险和自由主义;一说起法国人, 人们很容易想到浪漫情怀;一说起英国人, 人们很容易想到绅士风度。请用心理学原理 解释这种现象。
• 心理定势。
•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 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 这说明:(略)
心理学
• 冯特——心理学科的诞生 •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关于感觉
•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感
觉阈限
• 直接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刺激,我们都能 给予觉察吗?不能,高速运动的粉笔
• 关于性格:
• 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对应 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 (谦虚、自信等就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和联系?
• 区别: 1、气质的形成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而性格多受到社 会环境的影响。 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3、气质的稳定性更强,而性格有一定的可塑性。 • 联系: 4、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得性格彼此不同。 5、性格可以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 要求。
• 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这符合什么心理现 象?人逢喜事精神爽( )
• 应激——指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 的情绪状态。
• 人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如果能换位思考, 就能较好地化解矛盾或冲突。这是为什么? • 答:心理学上称之为同理心。(3分) • 解释:站在他人的角度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感 受他的思想和情感,就不会单纯依据自己的 思想和情感采取行动了。(2分) • 说明:,,,,,,(2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和求知欲。
• 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做法,鼓励学生 创造性行为。 •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 记忆: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 忆 前摄抑制——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 习材料的干扰 后摄抑制——
• 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
保持或回忆
案例
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 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 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 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 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无意义材料使用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
分析
• 这种做法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影响学生集中注意 学习的效果。 • 根据有意注意的规律,引起有意注意的客观条件有: 刺激物强度的相对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刺激 物的变化性。主观因素有:人的个性倾向性,需要、 兴趣、价值观决定着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人的心境 如何,身体疲劳与否,对事物有无期待,以及过去 的知识经验等。 • 它启示我们:
• 既想看足球比赛,又怕因此旷课而受到 处分,心里很矛盾 ;
• 这符合什么心理现象?趋避式动机冲突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2、树立榜样。 3、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5、坚持以内部动机为主,外部动机为辅。
6、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 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恒常性 照片知人 墨点形状 开关的门,桥的两头
现象分析
• 为什么“电影拷贝是一系列断续的画面
组成的,但我们在影幕上看到的却是连
续的画面 ?”感觉后像
为什么“不论坐在教室的哪个座
位上,我们看到的教室的门总是长方形”
? 知觉的恒常性
关于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良好性格的培养
1、重视早期性格习惯培养
2、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3、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4、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现象分析
• 老师在课堂上对不同学生的公开批评可能会 出现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会理解、接受并 改正;有的学生会内疚、沉默;有的学生则 会与老师针锋相对。 • 请分析这是为什么?对你有何启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种影响人际 关系的因素是( )
• A.互补性因素
• C.空间距离因素
B.相似性因素
D.能力因素
现象分析
• 课堂上,老师问:“一张四方桌,锯掉一个 角,还有几个角?”某学生答“还有三个 角。”“错!应该是还有五个角。”“是还 有三个角!如果沿着对角线锯就是三个角。” “你这孩子别往歪处想,哪有这样锯的。” 老师批评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非常委屈。 • 请依据智能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这种现象。 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 分析:学生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和个性特点。
(3分) • 解释:如多血质的学生容易接受批评,并做 出行为调整,但胆汁质的学生不容易接受直 接的批评和指责,容易发生冲突。(3分) • 说明:教师的教育方式应灵活多样,因材施 教。(4分)
• 关于能力:
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 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想象:
——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 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 想象的加工过程: 粘合 龙 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童话、神话形象
扩大、缩小,小人国、千手观音
夸张
人格化
米老鼠、圣诞老人
阿Q、祥林嫂
典型化
意志
——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调 节个人的行为以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措施。 2、明确目的,增强责任感。 3、参加实践,获得经验。 4、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锻炼。 5、融入集体,获得归属感
分析
老师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以下原则: • (1)问题要小而具体; • (2)问题要新颖有趣; • (3)要有适当的难度; • (4)要富有启发性; 它启示我们:(略)
• 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或
愿望的主观体验。 • 心境——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 某种感情色彩的、持久的、微弱而平静的情 绪状态,也叫心情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符合什么心理现 象?( ) • 上课的时候,教室的门轰隆一声被推开了, 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把头朝向门的方向 。这符 合什么心理现象?(无意注意 )
• 排除干扰,努力学习。这符合什么心理现象? ( )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 象的数量,也称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 从事某种活动上的时间特性。 (3)注意的分配:即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 于不同的对象。 (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人主动地把 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 移到另一种活动。
•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这种影响人际关系
的因素是相似性因素。
• 一般而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随年龄的增加
而增加。 教育效能感降低
• 健康并不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 “孤陋寡闻”是心理实质的体现。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冯特 B.弗洛伊德 C.布伦塔诺 D.亚里士多德 ◆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 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活动产品分析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情绪智力的内容包括:
(1)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 力。 (2)运用感情、促进思考的能力。
(3)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运用情感知识的能 力。
(4)情绪调节,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 区别: 1、情绪是感情的反映过程,情绪可适用于动物和人; 情感则是感情反映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2、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情感具有稳定性、 长期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更 多的是内心的体验,不轻易流露。 • 联系: 4、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5、情绪的变化又往往受情感倾向性、深刻性所制约。
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
• ①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 ②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 ③个体的意志努力。
• ④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案例
今天是林老师第一次上公开课,她穿着漂亮艳丽的新衣服 提前来到教室,带来了很多直观教具,有实物、模型、图片。 进教室后,她把这些教具放在讲台上或挂在黑板上,然后用彩 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开始上课了,林老师显得 镇定自若,她先宣布了期中考试的成绩,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 在讲课中,林老师言语平静流畅。由于准备的内容十分丰富, 她便加快了速度,对讲课内容也不予重复。正当她专心致志地 讲课时,发现有个别学生在开小差,她立即点名批评,制止了 这种不良行为,然后继续上课。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林老师 从容地走出了教室,她想,今天的课效果一定很好。 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理论评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