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工作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校决定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质量提升和效能提升。
具体的工作目标如下:推进“三个课堂”应用,即课堂内、课堂外、课堂间的应用,构建多元化、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实现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和客观化,实现教学改革的创新化和持续化。
二、工作措施(一)为了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本校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1.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培训和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增强教师的信心和积极性。
2.完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撑,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和运行质量,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使用需求和体验感。
(二)推进“三个课堂”应用,具体如下:1.课堂内: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设备,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增加课堂互动和反馈,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吸引力。
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复习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素的有效对接。
2.课堂外: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自主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的拓展学习。
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实用化的培训资源和服务,支持教师进行自我提升、交流分享、研究创新等方式的专业发展。
3.课堂间: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构建校内外、区域内外、国内外的交流合作网络,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利用,促进优秀经验的交流推广,促进优良文化的传承创新。
(三)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具体如下:1.教学资源: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建立本校的数字资源库,收集整理本校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分类管理、检索查询、在线浏览、下载使用等功能。
实施方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实施方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其融入学科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本实施方案旨在为学校提供一套可在各个年级和学科中推广应用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和方法。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1. 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2 原则1. 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研究需求。
2. 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信息技术为辅助。
3. 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确保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4. 注重评价体系的构建,确保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估。
3. 实施方案3.1 教学策略1. 混合式教学: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创建多元化的研究环境。
混合式教学: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创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2. 项目式研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深入探究学科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深入探究学科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协作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协作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2 教学内容1. 更学大纲,融入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点。
2. 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教学项目。
3. 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信息技术工具,丰富教学内容。
3.3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和信息量。
2. 引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研究体验。
3. 运用在线研究平台,实现学生自主研究和进度管理。
3.4 教师培训1. 组织定期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培训工作坊。
2. 鼓励教师参与在线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
3. 建立教师互助团队,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不再仅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成为了塑造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在线教学成为了主流,也进一步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然而,要想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因此,应提供教师更多的信息技术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三、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
包括网络速度、服务器、多媒体设备、在线教学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才能保证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四、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
例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利用互动工具进行课堂互动等。
五、开展信息化评价和反馈信息化评价和反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
通过信息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
通过对评价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创新,使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下是一份实施方案。
一、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1.设立信息技术培训中心,定期举办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教师熟练掌握基本的应用软件和教学工具的使用。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案例分享活动,优秀教师分享自己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经验和教学案例,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二、构建全面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1.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畅进行。
2.配置高性能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和互动白板等教学设备,满足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需求。
3.建立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记录和评价。
三、优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1.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设计出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案。
2.制定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指导与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
3.推广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源,促进个性化学习。
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1.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元素,帮助学生将信息技术融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3.组织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如编程比赛、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设计等,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五、建立评价体系1.设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评价机构,负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评价工作。
2.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包括传统的考试评价,也包括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
六、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合作1.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加强家长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支持和引导。
2.举办家庭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他们对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以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我们要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实现跨时空的教学,打破地域限制。
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接下来,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一、理论层面1.1 更新教育观念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际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应该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因此,我们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
1.2 整合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源整合到学科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学习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开展在线学习和合作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
1.3 创新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教学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知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智能辅导和个性化推荐;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进行精准的教学管理和评价。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弦歌小学一、理念概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指导思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创建新型的师生间“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制订此方案。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三、工作目标:(一)普及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四、实施步骤阶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学校负责多媒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培训,力争达到全体教师能做基本的教学课件。
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1、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育理念培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变革。
力争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2、学校参照“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见附件一)不定期对所有老师进行普及多媒体使用的课堂教学检查,阶段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推出示范课。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施方案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东师资源的应用力度,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和应用环境,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使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研究理论的指导下,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研究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二、具体目标:(一)完善学校软硬件环境,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美满学校网洛建设,构建手艺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情况。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面临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即时性、可控制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为了使教师具备上述能力,学校要做到:狠抓培训,提高教师搜集、加工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
依托校园网做好技术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在网络环境下熟练运用“东师理想”教学资源;做好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和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以下是一个关于双减背景下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前期准备阶段:1.制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各项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调研目前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情况,分析现状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3.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资源。
二、基础建设阶段:1.更新和完善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确保设备和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建设数字化教育平台,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库等功能。
3.开展网络课堂建设,配备教室多媒体设备,实现在线教学和互动交流。
三、课程与教学阶段:1.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2.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示范课,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项目化学习等,通过信息技术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促进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四、教师培训与支持阶段:1.组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水平。
2.建立教师互助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享,形成良好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3.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五、评估与总结阶段:1.建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估体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评估和总结。
2.分析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定期组织教师会议,分享成功经验,提出改进建议,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的不断发展。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适应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由基础建设向融合应用转变,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县教育局工作要求,以学校主题常态教研活动为平台,按照“模式+融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推进课堂教学变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打造青树嘴高效课堂和名教师队伍,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二、活动目标:1.结合学校教学活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活动,大胆运用信息技术课堂,把“模式+融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与现代化学校建设有机融合,促进教师不断变革教育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2.通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整合,以微课的合理使用、平板电脑的熟练运用为创新点进行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水平。
3.与学校科研紧密结合,以“主题学习——集体备课——教学实践——研讨反思”的形式螺旋推进,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增加科研能力。
4.用过开展“三个一”活动(举办一次信息化专家现场专题报告、每月一展示、上好一节主题优课),全面推进和落实学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
三、参与对象:青树嘴镇全体教师(一---五、七八年级为同课异构比赛的年级,六、九年级开展毕业年级学科专项研讨活动)四、组织机构:为切实组织好本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活动,中心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指导组。
(1)领导小组成员:组长:涂新平、刘志国副组长:陈水仙、刘建良、夏文成员:各校校长(2)指导组成员:刘志国、陈水仙、各校教务主任五、研究专题:研究专题:信息技术课堂实践之“模式+融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科教学课堂模式,融合主要指信息技术、微课的合理运用、平板电脑的使用等。
1.各学科、各年级可以以学校研究主题为核心,根据学科和年段特点及需求确定小专题,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及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细则 (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细则为加快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我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交流和推广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经验,本学期我校决定举办教师多媒体课件与学科融合制作大赛。
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小学的优秀课件成果,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能力,进一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参评对象45岁以下的所有教师,鼓励45岁以上教师参加。
四、参赛课件的教学要求1、课件设计的教育思想(1)课件设计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突破常规教学演示的模式,发挥传统媒体手段所不能实现的效果,能适应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要求。
(2)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教学设计要有创新和超前意识,反映教师个人的见解和独特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觉性。
2、课件设计的知识内容(1)贴近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内容的表述符合科学规范,深入浅出。
(2)内容经过认真的选择,在疑难问题和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效果好。
(3)图片、视频、动画要突出与知识有关的要素和结构,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动画。
3 、课件制作的相关技术要求(1)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提倡采用常用的文件格式。
(2)运行环境不低于windowsxp操作系统。
(3)每人提交至少3篇课件及教学设计,多者不限。
五、报送时间:2016年12月30日前上传到学校服务器ftp://172.17.58.50六、评选时间:2017年1月七、评选办法1、由参赛选手提交参赛课件后,由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评价和打分。
2、按照2:3:5的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根据成绩按3分、2分、1分的分值纳入到学期考核中。
附:评比细则2016年10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内容召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推广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和步骤,确定领导小组成员。
2月24日-25日各教研组进行选拔推荐,选出每学科3名候选人。
3月1日-5日学校组织听课及评分,选出每学科第一名推荐至镇级推荐人。
3月8日-12日镇级推荐人进行选拔推荐,选出每学科2名候选人。
3月15日-19日市级示范课展示,选出每学科1名优秀教师。
3月22日-26日学校组织教师参观示范课,分享经验,推广应用。
六、工作要求1、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选拔推荐工作,确保选拔出的候选人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水平。
2、选出的候选人要积极参与市级示范课展示,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和经验,为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3、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4、加强与教育局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七、工作保障学校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资源,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八、实施效果评估学校将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知:XXX将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比赛活动,以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探索新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选拔选手参加我市的示范课比赛。
以下是活动计划:一、活动目的通过选拔推荐、公开示范和教师展示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研究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参与对象所有一线专任教师。
三、决赛名额分配每校每学科上报1人。
四、比赛流程活动分为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
一)单位选拔推荐选拔推荐时间为3月份,分为校级选拔和镇级推荐两阶段进行。
先由各学按每学科1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由教管办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段每学科第一名的课堂实录推荐上传到录播平台,并将推荐名单加盖单位公章后于3月26日前送至电教站。
实施方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实施方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
这种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并促进他们在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以帮助学校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目标- 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效果和兴趣。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
- 推动学校教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
实施步骤1. 制定融合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目标,制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计划。
这些计划应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2. 提供师资培训: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培训,包括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和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针对不同学科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3. 资源建设与整合:建设和整合与学科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资源,包括教学软件、多媒体教材、网络资源等。
确保这些资源能够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互动环境。
4. 教学实践与评估:在实施中积极推动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
通过定期的教学观摩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和方法。
5. 学生参与与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活动。
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问题,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评估与调整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学科成绩和学生兴趣等多维度数据,评估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结论通过实施这一方案,学校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
这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促进学校教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平定县岔口联校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加时代已渗透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网络课程随着教育方式的变革应用而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
根据岔口联校信息化实际,特制定岔口联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以信息技术特色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共同发展为归宿,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路。
二、领导机构为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工作有序推进,特成立领导组。
组长:张午红成员:联校工作人员及各中心学校校长三、工作目标1、普及教育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利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3、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4、将网络课程的开展与导学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捆绑式评价有机结合。
5、通过网络课程,开发微课资源,实现移动学习。
6、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7、建立智慧教育微课联盟,构建网络化学习型区域空间四、实施要求第一,网络观课,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前利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学生提供微课程资源,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和自主学习检测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网络课程也应运而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
基于岔口联校信息化实际情况,特制定岔口联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以信息技术特色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共同发展为归宿,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路。
二、领导机构为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工作有序推进,特成立领导组。
组长为XXX,成员为联校工作人员及各中心学校校长。
三、工作目标1、普及教育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利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3、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4、将网络课程的开展与导学案教学、学生自主研究、小组捆绑式评价有机结合。
5、通过网络课程,开发微课资源,实现移动研究。
6、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7、建立智慧教育微课联盟,构建网络化研究型区域空间。
四、实施要求第一,网络观课,自主研究。
教师在课前利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学生提供微课程资源,包括自主研究任务单、微课和自主研究检测单。
学生按照自主研究任务单的要求在家中进行自主研究,不懂之处可通过网络请教同学和老师。
第二,预检测,提出疑问。
利用平台开发的自主研究检测单具有即时信息反馈功能,学生完成自主研究后,教师进行研究效果检测,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学情。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广应用活动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组长:高友祥副组长:鹿立华成员:刘效志闫静赵良成及教研组长三、参与对象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四、活动开展步骤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
我校将于近日举行校级选拔推荐,具体为:校级选拔推荐时间从2月24日开始,先由各教研组按每学科3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并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科第一名的推荐上报作为镇级推荐人。
同时学校的将制定出相关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及其它相关材料,以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
四、工作目标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
教育信息化实现深度融合方案
教育信息化实现深度融合方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套全面的教育信息化实现深度融合的方案,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相关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目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目标是将信息技术无缝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创造更加个性化、高效、灵活的学习环境。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促进教育公平利用信息技术打破地域、时间和资源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3、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4、优化教育管理实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教育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基础条件1、硬件设施建设学校应配备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高速稳定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实验室等,确保师生能够顺畅地访问和使用各种教育资源。
2、软件平台支持建立统一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涵盖教学管理、课程资源、在线学习、教学评价等功能模块,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3、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组织教师和专家团队,开发丰富多样、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包括课程课件、教学视频、在线试题等,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学需求。
4、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软件和工具的应用,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
三、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1、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例如,线上提供预习资料、课程视频等,线下进行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个性化学习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学习管理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其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推送适合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目,实现精准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通用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 、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过去存在的、在各学科教学中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
2、通过整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
从而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3、提高教师应用媒体的教学水平,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变革。
二、教学内容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适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这对教学的现代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即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寺征的学习方式。
而我们应用现代技术所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好地来体现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即应用现代技术能够促进我们的课改顺利进行,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一个平台。
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化处理相结合,使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的演示融为一体,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活动以网络版的《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课件为例来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该课件为存储于WWW服务器上集文本、声音、图像、录像、动画于一体,用HTML和Java语言编写的超媒体教学软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示范课推广应用活动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组长:高友祥副组长:鹿立华成员:刘效志闫静赵良成及教研组长三、参与对象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四、活动开展步骤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
我校将于近日举行校级选拔推荐,具体为:校级选拔推荐时间从2月24日开始,先由各教研组按每学科3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并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科第一名的推荐上报作为镇级推荐人同时学校的将制定出相关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及其它相关材料,以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
四、工作目标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创建信息化特色学校,对于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把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加深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校制定了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以信息技术特色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共同发展为归宿,沿着“信息技术特色——整体特色学校”的轨迹,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特色办学之路。
二、工作目标1.普及教育信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3.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三、阶段性目标近期目标: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快我校信息技术研究再上新台阶。
阶段目标:在原有工作和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成立建设一支具备信息化素养的骨干教师队伍,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全面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内涵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远景目标:在审视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在带动、平衡信息技术发展的远景目标情况下,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库,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校本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教学应用示范建设和区域远程教育,构建网络化研究型区域建设。
四、建设和应用的具体内容1.前期调研:根据学校的软、硬件配备条件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初步提出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制定可行性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示范课推广应用活动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高友祥
副组长:鹿立华
成员:刘效志闫静赵良成及教研组长
三、参与对象
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
四、活动开展步骤
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
我校将于近日举行校级选拔推荐,具体为:校级选拔推荐时间从2月24日开始,先由各教研组按每学科3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并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科第一名的推荐上报
作为镇级推荐人同时学校的将制定出相关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及其它相关材料,以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
四、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
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7、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活动。
评选结果纳入年终教师量化。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8、完善技术报务,确保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时间安排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
比赛活动的选拔计划
为推动我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为我市开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比赛选拔选手,学校定于本月下旬开始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比赛活动。
现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公开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活动等方式,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参与对象
所有一线专任
教师
三、决赛名额分配:上级要求每校每学科上报1 人
四、比赛流程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
行。
(一)单位选拔推荐。
选拔推荐时间为3 月份,分为校级选拔和镇级推荐两阶段进行。
先由各学按每学科1 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由教管办组织相关人员,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1)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段每学科第一名的课堂实录推荐上传到录播平台,并将推荐名单加盖单位公章后于3 月26 日前送至电教站。
课堂实录要求图像和声音清晰,采用录播教室录制上传。
教管办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单位盖章后于2月25号前上报电教站,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各学校检查、指导。
我校决定于2月24日开始初赛,实行评委打分制,按名次上报教管办。
(二)抽取教师展示。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讨市级示范课的教学模式和融合方法,教育局将于市级示范课结束10 天后抽取下次展示的授课人员名单,抽取的学段与学科与示范课相同,课题不限,授课名单将在“安丘教育信息网” 公布。
抽中展示的授课教师要贯彻示范课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途径,吸取示范课的优点和教研员的点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力争完成一堂具有鲜明信息技术特征的优秀课例,授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汇报备课过程和课后反思,最后由教研员进行点评。
授课过程实行全程直播,以达到在全体教师中互相学习交流、借鉴提高、推广应用的目的。
五、评委组成:校级比赛由教导处牵头组织,由学校部分校干和教研组长等组成评选小组。
六、参赛要求1、参赛教师必须按照“课堂评价标准”要求,能独立操作使用多媒体设备完成从课件安装到讲课结束的全过程。
2、选手教案1式2份,参赛时上交我校评委,以备评审参考。
参赛者脱稿。
七、比赛具体安排:
1、比赛时间:
2月24日开始;
2、比赛地点:学校各班教室
八、保障措施和结果应用
(一)各位评委要高度重视选拔工作,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对授课教师公开、公平、公正打分排队,并将所有与活动相关的文件、照片等佐证材料分类后统一上报电教站。
对未经评选排队而直接推荐的单位,一经查实,教育局将取消其推荐资格。
(二)各学科专任教师要准时观看示范课例,认真领会授课教师课堂中信息
技术应用的方式和方法,全面做好讲授展示课例的准备工作。
抽中展示的教师不能弃权,展示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应不低于示范课例,对准备仓促、马虎应
付的展示教师,教育局将通报批评并扣减所在单位2014年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教
育信息化指标分数。
(三)教育局将对各单位选拔上报的课例择优授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对参加市级示范的教师授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带头人”荣誉称号,对抽签确定参加展示的课例择优授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
附件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