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国际标准指南
标准中的Eqv、Idt和Neq分别代表什么
标准中的Eqv、Idt和Neq分别代表什么Idt指的是等同采用Eqv指的是等效采用Neq指的是不等效采用在国际导则21中规定的3种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即等同采用、等效采用、不等效采用。
(1)Idt等同采用。
国家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仅有或没有编辑性修改。
根据ISO/IEC导则21的定义,是指不改变标准技术的内容的修改。
如纠正排版或印刷错误;标点符号的改变;增加不改变技术内容的说明、指示,等等。
可见,等同采用就是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同,不做或稍做编辑性修改。
(2)Eqv等效采用。
国家标准等效于国际标准,技术上只有很小差异。
可见,等效采用就是技术内容上有小的差异、编辑上不完全相同。
所谓技术上的很小的差异,1SO/IEC导则21中定义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小的技术差异是指,一种技术上的差异在国家标准中不得不用,而在国际标准中也可被接受,反之亦然。
如,奥地利标准ONORMS 5022内河船舶噪声测量标准中,包括一份试验报告的推荐格式,而相应的国际标准ISO 2922中没有此内容。
(3)Neq非等效采用。
国家标准不等效于国际标准。
这是ISO/1EC导则21中规定的第三种等效程度。
非等效采用时,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上有重大差异。
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上的重大差异?在ISO/IEC导则21的补充件《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等效程度的标记》中,都明确规定了重大技术差异或不等效于国际标准所包括的几种情况:ISO/1EC导则21中指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间的重大技术差异,指国家标准中有国际标准不能接受的条款,或者在国际标准中有国家标准不能接受的条款。
导则中同时指出,在技术上有重大差异的情况下,虽然国家标准制定时是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标准相适应,但不能使用"等效"这个术语。
在1SO/1EC导则21的补充件中指出,包括以下3种情况:①"国家标准包含的内容比国际标准少",国家标准较国际要求低或选国际标准中部分内容。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发布机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日期:1998.12.24生效日期:1998.12.24第一条为了使我国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际交流,规范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以下简称“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第三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可制定指导性技术文件:(一)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
第四条指导性技术文件不宜由标准引用使其具有强制性或行政约束力。
第五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第六条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GB/Z”构成。
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号,由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代号、顺序号和年号(即发布年份的四位数字)构成:GB/Z代号×××××顺序号—××××发布年号第七条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制定,按《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GB/T16733《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的有关规定办理。
指导性技术文件项目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并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及其他有关文件中,用“GB/Z”注明。
第八条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写,参照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国家标准的规定。
其中:(一)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凡提及“指导性技术文件”自身时,采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方式叙述。
(二)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前言中,还应当说明需要制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理由,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或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编号和名称及其采用程度。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12.04•【文号】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0号•【施行日期】2001.12.04•【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号)《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局长李长江二00一年十二月四日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下同),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制定(包括修订,下同)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为基础。
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采用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保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物的生命的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除非这些国家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而对我国无效或者不适用。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doc 6页)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doc 6页)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下同),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制定(包括修订,下同)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为基础。
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采用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保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除非这些国际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而对我国无效或者不适用。
第六条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当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当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称。
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程度的具体标注方法应遵守《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GB/T 20000.2)。
第十四条在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中,应当说明或者标明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具体说明或者标注方法应遵守《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GB/T 20000.2)。
第十五条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的编号表示方法如下:(一)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采用双编号的表示方法,示例:GB×××××-××××/ISO×××××:××××。
标准采用解释
1.等同采用。
国家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仅有或没有编辑性修改。
编辑性修改。
根据ISO/IEC导则21的定义,是指不改变标准技术的内容的修改。
如纠正排版或印刷错误;标点符号的改变;增加不改变技术内容的说明、指示,等等。
可见,等同采用就是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同,不做或稍做编辑性修改。
2.等效采用。
国家标准等效于国际标准,技术上只有很小差异。
可见,等效采用就是技术内容上有小的差异、编辑上不完全相同。
所谓技术上的很小的差异,1SO/IEC导则21中定义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小的技术差异是指,一种技术上的差异在国家标准中不得不用,而在国际标准中也可被接受,反之亦然。
如,奥地利标准ONORMS 5022内河船舶噪声测量标准中,包括一份试验报告的推荐格式,而相应的国际标准ISO 2922中没有此内容。
等同identical 国家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即a)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完全相同,或者b)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可以包含规定的小的编辑性修改。
“反之亦然原则”适用。
修改modified 国家标准“修改”了相应的国际标准,即允许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技术性差异,并对技术性差异进行清楚地标识和解释。
国家标准在结构上与相应国际标准相同,但如不影响对两个标准的内容进行比较,允许改变文本结构。
“修改”的标准还可包括“等同”条件下的编辑性修改的内容。
“反之亦然原则”不适用。
非等效not equivalent 国家标准“非等效”于国际标准,即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体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进行清楚地标识。
这种一致性程序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
重点说明:新的“采标”规定中去除了“等效采用”;就是说现在“采标”指的是“等同”和“修改”;没有等效的说法了。
请注意!!!!1、按照GB/T20000.2发布前的规则为等同(idt)、等效(eqv)、非等效(neq)。
2、GB/T20000.2--2001发布后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为:等同(IDT)、修改(MOD)、非等效(NEQ)三种。
国际标准ISO系列标准和使用指南之一
国际标准I S O系列标准和使用指南之一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之一)1987年3月15日第一版绪论组织绩效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产品或服务的品质。
顾客对质量的期望日趋严苟,已蔚为全球性之趋势。
伴随这一趋势,已形成一种共识,即为达成并维持良好经济绩效就必需不断改进质量。
多数组织(工商界或政府机构)生产一产品或服务,着意于满足顾客之需求。
该项需求常转化成“规格”。
如果规格上有所缺失或设计及制造产品或服务之组织系统有所不当,则技术性规格本身就难以保证可满足顾客一贯之要求。
因此,势必开发品质系统标准及各项准则,以完成技术规格中所订定相关产品或服务之要求。
此一系列国际标准(含ISO9000至ISO9004)即是将这方面众多且不同国家的方法合理化的一项具体表现。
一个组织之质量系统深受组织目标、产品或服务以及组织特有之实务等所影响,因此,质量系统亦随组织不同而有所不同。
附件中列有质量系统要项对照表以供参考。
1.适用范围本国际标准之目的为a)澄清主要质量观念彼此间的区别与相互关系(参阅条款4),以及b)提供一系列质量系统国际标准的选用指南,俾可用于内部质量管理(ISO9004),以及用于外部质量保证(ISO9001,ISO9002,与ISO9003)(参阅条款5至8)。
备注:本系列国际标准(ISO9000至ISO9004)的目的不在于将组织所实施的质量系统予以标准化。
2.参考资料ISO8402质量—词汇ISO9001质量系统—设计/发展,生产,安装与售后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注1)ISO9002质量系统—生产与安装的质量保险模式(注1)ISO9003质量系统—最终检验与测试的质量保证模式(注1)ISO9004质量管理与品质系统要项—指导纲要3.定义本国际标准适用ISO8402中所列各项定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指南(2020年版)》的通知
Focus聚焦I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导读为做好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指南(2020年版)》。
现本刊全文刊登。
膝寸卜9般渕』& 0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指南(2020年版)》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快推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转化运用,做好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以下简称“采标”)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1抓好重点领域采标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应对重大公共事件、满足进出口贸易需求,促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重点支持以下领域的采标项目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1)农业和食品肥料、土壤质量、饲料、农药、动物卫生、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水产、竹藤、木材、人造板、粮油、肉禽蛋制品等领域。
(2)消费品纺织品、家用电器、照明电器、家具、服装鞋帽、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儿童用品等领域。
(3)装备制造业通用共性技术、基础零部件、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宇航技术及其应用、航空器、船舶、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汽车、智能运输系统、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4)信息技术与电工电力区块链、物联网、信息安全、半导体器件、超导、平板显示器件、电工电子产品及可靠性、电线电缆、电力电容器、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10聚焦I Focus电力系统管理及信息交换、太阳光伏能源系统、燃料电池等领域。
(5)新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建筑材料等领域。
(6)服务业金融、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风险管理、项目管理、印刷等领域。
(7)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医疗防疫、法庭科学、个体防护、消防、地理信息、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采用国际标准解析
采标程度: 等同采用 idt IDT 修改采用 mod MOD 非等效 neq NEQ ★ GB/T 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 2 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5
2.2 采标的鼓励政政策和措施 ◆ 优先纳入各级技术改造计划; ◆ 优先采购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 ◆ 优先考虑评定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和审定 免检产品; ◆ 为企业提供标准资料、咨询服务、最新的 信息以及有关的资料; ◆ 国家实行采标产品标志制度; ◆ 优先考虑评审“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9
3 采用国际标准(简称采标) 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 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 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按我国标 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10
三 基本原则 1 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 2 应遵循国际惯例。 3 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4 制定我国标准应以相应国际标准为基础。 5 优先采用国际通用基础标准、试验方法 标准。
18
2.2 重新起草法 修改采用(包括非等效)时采用的方法。 重新起草法实际上是根据国际标准的内容 和结构顺序按照GB/T 1.1的结构及表述方法重 新用中文编写,要求条款中的文字按中文习惯表 达出来,避免生涩难懂的西式文字。
19
五 上海市对采标产品的管理 1 统计管理 (现已停止) 企业将已采标产品登记上报,列入 《上海市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目录》即已 列入了统计采标的范畴。
16
1.3 非等效 (NEQ) 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 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 也没有被清楚地标识。 “非等效”还包括在国家标准中只 保留 了少量的不重要的国际标准条款的 情况。 “非等效”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号《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局长二○○一年十二月四日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下同),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制定(包括修订,下同)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为基础。
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采用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保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除非这些国际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而对我国无效或者不适用。
第六条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当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当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控制在合理的、必要的并且是最小的范围之内。
第七条我国的一个标准应当尽可能采用一个国际标准。
标准化—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 在结构上与国际标准对应。只有在 不影响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内 容及结构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才允 许对文本结构进行修改
• 一个国家标准应尽可能仅采用一个 国际标准。个别情况下,在一个国 家标准中采用几个国际标准可能是 适宜的,但这只有在使用列表形式 对所做的修改做出标识和解释并很 容易与相应国际标准做比较时,才 是可行的
的编辑性修改: • 小数点符号 用 “.” 代替 “,” • 对印刷错误的改正或页码变化
• 多语种版本中删除其中一种或几种语言 文本
• 把技术勘误或修正案并入文本中
• 为与现有的系列标准一致而改变标准名 称
•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 增加资料性内容(例如,资料性附录, 但不应变更、增加或删除国际标准的规 定);典型的资料性内包括对标准使 用者的建议、培训指南、推荐的表格或 报告
• 删除国际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 (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
• 如果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制,为了 提供参考,增加单位换算的内容
“反之亦然原则”适用
国际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 家标准中也可以接受,反之,国家 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际标准中 也可以接受。因此,符合国家标准 就意味着符合国际标准。
2、修改 MOD
一致性 程度
采用 方法
允许差异 编辑性修改 文本结构 技术性差异
等同
翻译
有[4.2b)]
无
无
修改 重新起草
有
有a
有b
非等效 重新起草
有
有
有
a 为了便于比较两个标准间的内容,或当采用一个以上国 际标准时,应列表标识差异。
b 提供技术性差异的标识和解释
采用国际标准
—标准所分部分较多时,用附录的形式列出,并在前 言说明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示例:
我国标准或国际标准较少时,在前言列出
我国标准或国际标准较多时,以附 录形式列出,并在前言中予以说明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2.修改采用
2)保留引用国际文件
对于保留引用的国际标准,应理出这些国际标准的编 号、名称的中文译名及原文名称(用括号括起)
重新
三、编写内容
与国标标准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 标准应按GB/T 1.1的规定编写,封面、前 言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参考文献 等涉及国 标标准之处还应符合 GB/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
准》的规定。
(一)封面
1. 双编号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仅指 ISO 或 IEC )的
b.不注日期引用,如: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2.修改采用
1)用(适用的)我国标准代替被引用的国际标 准
c.应用所有部分 在引用清单中我国标准顺序号和国际标准的顺 序号之后标明“(所有部分)”同时在前言中陈述 技术性差异是,列出当前最新版本我国标准各部分 与国际标准各部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标准所分部分较少时,在前言中列出
及其产生的原因能被清楚地说明;
修改 (modified) MOD
重新 起草
b)国家标准在结构上与国际标准对应,或有结构调整 但 同时又清楚的比较; c)可包括GB/T 20000.2-2009的4.2条中的编辑性修改; d)“反之亦然原则”适用。
非等效 (not
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结构上不同,
二、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划分
采用方法 含义
一致性程度 与代号
GBT.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讲座马素青
引言。
参考文献
一般列入 标准中资料性引用的文件:
——标准条文中提及的文件; ——标准条文中的注、图注、表注中提及的文件; ——标准中资料性附录提及的文件; ——标准中的示例所使用或提及的文件; ——术语和定义”一章中在定义后的方括号中标出的术语和 定
一致性。
修订的主要变化
整合了、两项标准。 删除了对产品标准的制订规则。 提高了结构的严谨性,表述的准确性。对助动词作
了很大修改。 编写更加简化。 编排格式更加清晰。
标准构成的结构
GB/T 1导则、GB/T 20000指南、GB/T 20001编写规则、GB/T 20002特定内容的起草, 共四类 ,17项标准为编写依据。
规程的定义
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 护或使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
标准的含义
标准必须具备“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点。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制定标准的原则是协商一致。 制定标准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化的程序,最终要由
公认机构批准发布。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
标准编写规则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
标准编写规则 第5部分:产品 标准编写规则 第×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
— GB/T 20000.7—2006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1部分:儿童安全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2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
GB/T 13433—1992 —
(3)作用不同 标准存在的价值通过规范的引用来体现;规范通过引用 标准而达到完整、简洁。对产品而言,作为组织生产和交货 的依据。
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单元标准内容的确定方法第22部分
技术规范 e nas citn thil ici c c p fao e
T [S E ] SIO十IC IO或 I C发布的未来有可能形成一致意见上升为国际标准的文件 , , S E 但是 当前: — 不能获得批 准为国际标 准所需要 的支持; — 对是否 已经形成协 商一致 尚未确定 ; — 标准化对象 尚处于技术发展 阶段 ; — 另有原因使 其不可能作为国际标 准立 即发布.
GB T 0 03 2 0 / 2 0 .- 0 3 0
本部分 由中国标准研究 中心提 出. 本部分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化原理 与方 法直属工作 组( S T / 3归 口. C B SWG ) 本部分起草单位 :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 究所, 中国冶金标准信息研究院 , 中国 机械科学研究 院. 本部分 主要起草人 : 逢征虎 , 白殿一 , 陆锡林, 魏绵 , 强毅 , 刘慎斋 .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为: B T 2- 19 , G / 1 2 93 .
T IO E ] R[ +IC S IO或 I C发布的包含所 收集数据的文件 , S E 这些数据不 同于正式发布的 国际标 准或技术规 范中的
数据 . 注 1这些数据可能包括诸如国家机构的调查数据 , : 其他 国际组织 中工作方面的数据或 国家机构的某个具 体标准化 对象" 的数据 最新技术水平" 注 219 年 9 中期之前 , 9 技术报告被称为 3 型技术报告 .
IO/E Gud 2 19 , n adz t n d ltd tvte-Geea v cb lr MOD) S I C ie 9 6S a dr i i a r ae a iiis : t ao n e c n rl a uay, o 术语和定义
声学-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与采用要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对照表
声学—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与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的对照表国际标准号国际标准名称国标号(GB/T)国家标准名称(或中文名称)备注16 : 1975 Acoustics -- Standard tuning frequency(Standard musical pitch)3451 - 1982 声学标准调音频率基础分会非等效采用31.7:1997 Quantities and units of acoustics 3102.7 - 1993 声学量与单位量和单位委员会制订131:1979 Acoustics – Expression of physical and sybjec-tive magnitudesof sound or noise in air(此标准96年撤消,我国投反对票)3239 - 1982 空气中声和噪声强弱的主观和客观表示法基础分会非等效采用140 -1:1997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1: Requirements for laboratory testfacilities with suppressed flanking transmissionGBJ75 - 1984建筑隔声测量规范2003年立项2005年完成140 - 2:1991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2: Determination, verification andapplication of precision data (附技术勘误表)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2部分:精确数据的测定、检验和应用2003年立项2005年完成140 - 3:1995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3: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of building elements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2003年立项2005年完成140 - 4:199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4: Field measurements of airbornesound insulation between rooms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4部分:两室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2002年立项2004年完成140 - 5:199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5: Field measurements of airbornesound insulation of façade elements and façades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5部分:饰面构件和建筑物的空气声隔声的测量2003年立项2005年完成140 - 6:199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6: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impact sound insulation of floors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6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2003年立项2005年完成140 - 7:199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7: Field measurements of impactsound insulation of floors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7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2002年立项2004年完成140 - 8:1997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8: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thereduction of transmitted impact noise by floor coverings on aheavyweight standard floor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8部分:重型标准楼板上敷设面层使传递的撞击噪声降低的实验室测量建声分会140 - 9:1985 Acoustics -- Measurements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and 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9: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room-to-room 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of a suspended ceilingwith a plenum above it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9部分:上方有通风室的悬挂天花板的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建声分会140 - 10:1991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10: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of small building elements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10部分: 小型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2003年立项2005年完成140 - 12:2000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12: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room-to-room airborne and impact sound insulation of anaccess floor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12部分:通道楼板的房间之间的空气与撞击声隔声建声分会140 - 13:1997 (ISO/TR)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of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13: Guidelines (available inEnglish only)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13部分:指南(技术报告)建声分会226:1987 Acoustics -- Normal equal-loudness level contours4963 - 1985 声学自由场纯音标准等响曲线基础分会非等效采用266:1997 Acoustics -- Preferred frequencies3240 - 1982 声学声学测量中的常用频率基础分会非等效采用354:1985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absorption in areverberation room(有附件)GBJ47 - 1983声学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建声分会,此标准旧版本曾非等效采用362:199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acceleratingroad vehicles -- Engineering method (available in Englishonly)1496 - 1979 声学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389 - 1:1998 Acoustics -- Reference zero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udiometricequipment -- Part 1: Reference equivalent threshold soundpressure levels for pure tones and supra-aural earphones4854.1 - 1999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1部分:压耳式耳机纯音基准等效阈声压级2004年完成修订基础分会389 - 2:1994 Acoustics -- Reference zero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udiometricequipment -- Part 2: Reference equivalent threshold soundpressure levels for pure tones and insert earphones16402 - 1996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2部分:插入式耳机纯音基准等效阈声压级基础分会389 - 3:1994 Acoustics -- Reference zero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udiometricequipment -- Part 3: Reference equivalent threshold forcelevels for pure tones and bone vibrators (有附件)4854.3 - 1998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3部分:骨振器纯音基准等效阈力级基础分会389 - 4:1994 Acoustics -- Reference zero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udiometricequipment -- Part 4: Reference levels for narrow-band maskingnoise4854.4 - 1999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4部分:窄带掩蔽噪声的基准级基础分会389 - 5:1998 ISO/TR Acoustics -- Reference zero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udiometricequipment -- Part 5: Reference equivalent threshold soundpressure levels for pure tone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8 kHz to16 kHz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5部分:8-16000Hz纯音基准等效阈声压级基础分会389 - 7:1996 Acoustics -- Reference zero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udiometricequipment -- Part 7: Reference threshold of hearing underfree-field and diffuse-field listening conditions4854.7 - 1999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7部分:自由场和扩散场测听的基准听阈基础分会454:1975 Acoustics – Relation between sound pressure levels of narrowbands of noise in a diffuse field and in a frontally-incident freefield for equal loudness(此标准于1988年废止,由ISO226替代)3833 - 1983声学窄带噪声在扩散场和正射自由场中等响度时声压级之间的关系基础分会非等效采用532:1975 Acoustics -- Method for calculating loudness level声学响度级的计算法基础分会717 - 1:1996 Acoustics -- Rating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 ofbuilding elements -- Part 1: 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GBJ121 - 1988住宅隔声的评价ISO 717旧版本建声分会曾非等效采用717 - 2:1996 Acoustics -- Rating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 ofbuilding elements -- Part 2: Impact sound insulation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标定第2部分:撞击声隔声建声分会717 - 3:1982 Acoustics -- Rating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 ofbuilding elements -- Part 3: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offaçade elements and facades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标定第3部分:装饰构件和装饰外墙的空气声隔声建声分会1680:1999 Acoustics -- Test cod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noiseemitted by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声学旋转电机辐射的空气声测试规范工程法噪声分会1683:1983 Acoustics -- Preferred reference quantities for acoustic levels3238 - 1982 声学声学量的级和常用基准值基础分会1996 - 1:1982 Acoustics --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noise -- Part 1: Basic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3222 - 1994 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1996 - 2:1987 Acoustics --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noise -- Part 2: Acquisition of data pertinent to land use (有附件)3222 - 1994 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1996 - 3:1987 Acoustics --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noise -- Part 3: Application to noise limits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和测量第3部分:与现场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采集噪声分会1999:1990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occupational noise exposure andestimation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impairment 14366 - 1993声学职业噪声测量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评价噪声分会2204 - 1979 Acoustics – Guide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themeasurement of its effects on human beings 14259 - 1993关于空气噪声的测量及其对人影响的评价的标准指南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2249 - 1973 Acoustics –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hysicalproperties of sonic booms 15484 - 1995 声学轰声物理特性的描述和测量基础分会非等效采用2603:1998 Booths for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Generalcharacteristics and equipment 同声翻译室一般特性和设备建声分会2922:2000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sound emitted byvessels on inland waterways and harbours 4964 - 1995声学内河航道及港口船舶发射的空气噪声测量非等效噪声分会2923:1996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noise on board vessels 声学船舶噪声测量已由其他单位制订(噪声分会)3095:1975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railboundvehicles 5111 - 1995 声学铁路机车车辆辐射噪声测量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3352:1974 ISO/TR Acoustics -- Assessment of noise with respect to its effect onthe intelligibility of speech声学噪声对语言清晰度影响的评价基础分会3381:1976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noise inside railbound vehicles 3449 - 1994 声学铁路机车车辆内部噪声测量噪声分会3382:1997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the reverberation time of roomswith reference to other acoustical parameters GBJ 76 - 19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此标准旧版本建声分会曾参照3740:2000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basic standards14367 - 1993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使用基础标准与制订噪声测试规范的准则噪声分会,2003年已立项3741:1999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 Precision methods forreverberation rooms6881.1 - 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室精密法噪声分会3742:1988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 Precision methods for discrete-frequency andnarrow-band sources in reverberation rooms6881 - 1986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混响室精密法和工程法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3743 - 1:1994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 Engineering methods for small, movable sources inreverberant fields -- Part 1: Comparison method forhard-walled test rooms6881.2 - 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第1部分:硬壁测试室法比较法噪声分会3743 - 2:1994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 Engineering methods forsmall, movable sources in reverberant fields -- Part 2: Methodsfor special reverberation test rooms6881.3-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第2部分:专用混响测试室法噪声分会3744:1994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 Engineering method in anessentially free field over a reflecting plane3767-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3745:1977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 Precision methods for anechoic and semi-anechoicrooms6882-1986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噪声分会3746:1995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 Survey method using anenveloping measurement surface over a reflecting plane (附件)3768-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噪声分会3747:2000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 Comparison method in situ 16538-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现场比较法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3822 -1:1999 Acoustics -- Laboratory tests on noise emission fromappliances and equipment used in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s --Part 1: Method of measurement声学供水设施的装置和设备发射的噪声的实验室测试第1部分:测量方法噪声分会3822 -2:1995 Acoustics -- Laboratory tests on noise emission fromappliances and equipment used in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s --Part 2: Mounting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raw-off tapsand mixing valves声学供水设施的装置和设备发射的噪声的实验室测试第2部分:供水龙头和混合阀的安装和工作条件噪声分会3822 -3:1997 Acoustics -- Laboratory tests on noise emission fromappliances and equipment used in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s --Part 3: Mounting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in-line valvesand appliances声学供水设施的装置和设备发射的噪声的实验室测试第3部分:管路阀门和器件的安装个工作条件噪声分会3822-4:1997 Acoustics -- Laboratory tests on noise emission fromappliances and equipment used in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s --Part 4: Mounting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specialappliances声学供水设施的装置和设备发射的噪声的实验室测试第4部分:专用器件的安装和工作条件噪声分会3891:1978 Acoustics -- Procedure for describing aircraft noise heard onthe ground声学描述地面上听到的飞机噪声的程序噪声分会4043:1998 Mobile booths for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Generalcharacteristics and equipment可移动的同声翻译间一般特性和设备建声分会4869-1:1990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1: Subjective methodfor the measurement of sound attenuation 7584-1987声学护听器第1部分:声衰减测量的主观法基础分会2003年立项,2005年完成4869-2:1994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2: Estimation ofeffective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s when hearingprotectors are worn声学护听器第2部分:带护听器时有效A计权声压级的估算劳动部制定基础分会4869-3:1989 ISO/TR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3: Simplified method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sertion loss of ear-muff typeprotectors for quality inspection purposes5893.4-1986声学护听器第3部分:测量耳罩式护听器插入损失的测量质量检验用基础分会4869-4:1998 ISO/TR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4: Measurement ofeffective sound pressure levels for level-dependentsound-restoration ear-muffs声学护听器第4部分:与声级相关的声复原耳罩有效声压级测量基础分会4870:1991 ISO/TR Acoustics -- The construction and calibration of speechintelligibility tests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的装置和校正基础分会4871:1996 Acoustics -- Declar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noise emissionvalues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14574-2000 声学机器和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和验证噪声分会4872:197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noise emitted byconstruction equipment intended for outdoor use -- Method fordetermining compliance with noise limits声学户外施工设备辐射噪声的测量符合噪声限值的校验方法噪声分会5128:1980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noise inside motor vehicles18697-2002 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的方法噪声分会5129:2001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pressure levels in theinterior of aircraft during flight声学飞机内部噪声的测量噪声分会5130:1982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stationary roadvehicles -- Survey method 14365-1993 声学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分会参照采用5131:1996 Acoustics -- Tractors and machinery for agriculture andforestry -- Measurement of noise at the operator's position --Survey method16955-1997声学农林拖拉机和机械操作者位置处噪声的测量简易法噪声分会5135:1997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from air-terminal devices, air-terminal units, dampers andvalves by measurement in a reverberation room声学在混响室中测量空调终端单元、阻尼器和调节阀门测定噪声声功率级噪声分会5136:1990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radiated into a ductby fans -- In-duct method (有附件)17697-1999声学风机辐射入管道的声功率测定管道法噪声分会6189:1983 Acoustics -- Pure tone air conduction threshold audiometry forhearing conservation purposes 7583-1987 声学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基础分会参照采用6393:199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exterior noise emitted byearth-moving machinery -- Stationary test conditions (availablein English only)声学推土机发射的外部噪声的测定稳态试验条件噪声分会6394:199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at the operator's position of noiseemitted by earth-moving machinery -- Stationary testconditions (available in English only)声学在操作者位置处测定运土机械发射的噪声稳态试验条件噪声分会6395:198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exterior noise emitted byearth-moving machinery -- Dynamic test conditions(有附件)声学推土机发射的外部噪声的测量动力试验条件噪声分会6396:1992 Acoustics -- Measurement at the operator's position of noiseemitted by earth-moving machinery -- Dynamic test conditions声学在操作者位置测定推土机发射的外部噪声动力试验条件噪声分会6926:1999 Acoustics -- Requirements for the performance and calibrationof reference sound source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undpower levels4129-2003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测定标准声源的性能要求和校正噪声分会7029:2000 Acoustics --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hearing thresholds as afunction of age 7582-1987声学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阈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基础分会2003年已立项,7182-1994 Acoustics – Measurement at the poerator’s position of airbornenoise emitted by chain saws 声学链锯操作者位置处辐射噪声的测量噪声分会7188:1994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passenger carsunder conditions representative of urban driving17250-1988 声学市区行驶条件下轿车噪声的测量噪声分会7196:1995 Acoustics -- Frequency-weighting characteristic for infrasoundmeasurements声学次声测量用的频率计权特性基础分会7216:1992 Acoustics --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wheeled tractors andself-propelled machines -- 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whenin motion声学农林轮式拖拉机和自行机械行驶时噪声的测量噪声分会7235:1991 Acoustics -- Measurement procedures for ducted silencers --Insertion loss, flow noise and total pressure loss声学管道消声器的测量步骤插入损失流动噪声和总声压级噪声分会7566:1987 Acoustics – Standard reference zero for the calibration ofpure-tone bone conduction audiometers 11669-1989 声学校准纯音骨导听力计用的标准零级基础分会非等效采用7574-1:1985 Acoustics --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verifyingstated noise emission values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art 1: General considerations and definitions14573.1-1993声学确定和检验机械规定的噪声辐射值的统计方法第1部分:概述与定义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7574-2:1985 Acoustics --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verifyingstated noise emission values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art 2: Methods for stated values for individual machines14573.2-1993声学确定和检验机械规定的噪声辐射值的统计方法第2部分:单台机器标牌值的确定和检验方法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7574-3:1985 Acoustics --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verifyingstated noise emission values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art 3: Simple (transition) method for stated values for batchesof machines14573.4-1993声学确定和检验机械规定的噪声辐射值的统计方法第3部分:成批机器标牌值的确定和检验简易法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7574-4:1985 Acoustics --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verifyingstated noise emission values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art 4: Methods for stated values for batches of machines14573.4-1993声学确定和检验机械规定的噪声辐射值的统计方法第4部分:成批机器标牌值的确定和检验方法噪声分会非等效采用7779:1999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noise emitted b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18313-2001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辐射空气噪声的测量噪声分会7917:1987 Acoustics -- Measurement at the operator's position of airbornenoise emitted by brush saws声学在操作者位置上的测量刷锯发射的空气声噪声分会8201:1987 Acoustics -- Audible emergency evacuation signal 声学可听紧急疏散信号噪声分会8253-1:1989 Acoustics -- Audiometric test methods -- Part 1: Basic puretone air and bone conduction threshold audiometry 16403-1996声学测听方法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基础分会8253-2:1992 Acoustics -- Audiometric test methods -- Part 2: Sound fieldaudiometry with pure tone and narrow-band test signals声学测听方法第2部分:纯音和窄带试验信号声场测听术基础分会8253-3:1996 Acoustics -- Audiometric test methods -- Part 3: Speechaudiometry17696-1999 声学测听方法第3部分:语言测听基础分会8297:1994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multisource industrial plants for evaluation of sound pressurelevels in the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method2003年立项2005年完成声学作为环境中声压级计算的多声源工厂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噪声分会9052-1:1989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dynamic stiffness -- Part 1:Materials used under floating floors in dwellings声学动态刚度的测定第1部分:住宅用浮筑地板的材料建声分会9053:1991 Acoustics -- Materials for acoustical applications --Determination of airflow resistance声学吸声材料流阻的测定建声分会9295:1988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high-frequency noise emitted bycomputer and business equipment 声学计算机办公设备发射的高频噪声的测量已立项噪声分会9296:1988 Acoustics -- Declared noise emission values of computer andbusiness equipment 18698-2002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噪声分会9611:1996 Acoustics -- Characterization of sources of structure-bornesound with respect to sound radiation from connectedstructures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at the contact points ofmachinery when resiliently mounted声学关于连接结构声辐射固体声的声源的特性弹性安装的机械装置接触点处的振速测量噪声分会9612:1997 Acoustics -- Guideline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exposure to noise in a working environment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和评价指南噪声分会9613-1:1993 Acoustics -- Attenuation of sound during propagation outdoors-- Part 1: Calculation of the absorption of sound by theatmosphere17247.1- 2000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1部分:大气声吸收的计算基础分会9613-2:1996 Acoustics -- Attenuation of sound during propagation outdoors-- Part 2: General method of calculation 17247.2 - 1998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2部分:一般计算方法基础分会9614-1:1993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using sound intensity -- Part 1: Measurement atdiscrete points16404 - 1996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第1部分:离散点上的测量噪声分会9614-2:1996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using sound intensity -- Part 2: Measurement byscanning164042 - 1996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第2部分:扫描测量噪声分会9614-3:2002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sources using sound intensity -- Part 3:Precision method formeasurement by scanning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第3部分: 扫描测量精密法噪声分会9645:1990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two-wheeledmopeds in motion -- Engineering method声学行驶中双轮机动车发射的噪声测量噪声分会10053:1991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office screen sound attenuationunder specific laboratory conditions声学特定实验室条件下办公室内屏障声衰减的测量已立项噪声分会10302:1996 Acoustics --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noiseemitted by small air-moving devices声学小型气动装置辐射空气声的测量方法噪声分会10534-1:1996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and impedance in impedance tubes -- Part 1: Method usingstanding wave ratio声学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第1部分:驻波比法基础分会2003年完成10534-2:1998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and impedance in impedance tubes -- Part 2:Transfer-function method18696.2 - 2002声学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第2部分:传递函数法基础分会10843:1997 Acoustics -- Methods for the description and physicalmeasurement of single impulses or series of impulses声学单个脉冲或脉冲串的物理测量和描述方法噪声分会10844:1994 Acoustics -- Specification of test tracks for the purpose ofmeasuring noise emitted by road vehicles声学测量道路车辆发射的噪声用的测试车道的技术规范噪声分会10846-1:1997 Acoustics and vibration --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vibro-acoustic transfer properties of resilient elements -- Part1: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声学和振动弹性元件声振传输特性的实验室测量第1部分:原理和指南噪声分会10846-2:1997 Acoustics and vibration --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vibro-acoustic transfer properties of resilient elements -- Part2: Dynamic stiffness of elastic supports for translatory motion-- Direct method声学和振动弹性元件声振传递特性的实验室测量第2部分:传输运动用弹性支撑的动态劲度直接法噪声分会10846-3:2002 Acoustics and vibration -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vibro-acoustictransfer properties of resilient elements - Part 3: Indirect method fordetermination of the dynamic stiffness of resilient supports fortranslatory motion...声学和振动弹性元件声振传递特性的实验室测量第3部分:传动的弹性支撑动态刚度测定的非直接方法噪声分会10847:1997 Acoustics -- In-situ determination of insertion loss of outdoornoise barriers of all types 声学户外各类声屏障插入损失的现场测定已立项噪声分会11094:1991 Acoustics -- Test cod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noiseemitted by power lawn mowers, lawn tractors, lawn andgarden tractors, professional mowers, and lawn and gardentractors with mowing attachments声学电动剪草机、草地拖拉机、草地和园艺拖拉机、专用剪草机和带有剪草附件的草地和园艺拖拉机辐射的空气声测量的试验规范11200:1995 Acoustics -- Noise emitted by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basic standards for the determinationof emission sound pressure levels at a work station and atother specified positions (有附件)17248.1- 2000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测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基础标准使用导则噪声分会11201:1995 Acoustics -- Noise emitted by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easurement of emission sound pressure levels at a workstation and at other specified positions -- Engineering methodin an essentially free field over a reflecting plane (有附件)17248.2 - 2000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一个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噪声分会11202:1995 Acoustics -- Noise emitted by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easurement of emission sound pressure levels at a workstation and at other specified positions -- Survey method insitu(有附件)17248.3 - 1999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现场简易法噪声分会11203:1995 Acoustics -- Noise emitted by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Determination of emission sound pressure levels at a workstation and at other specified positions from the sound powerlevel17248.4 - 1998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由声功率级确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的发射声压级噪声分会11204:1995 Acoustics -- Noise emitted by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easurement of emission sound pressure levels at a workstation and at other specified positions -- Method requiringenvironmental corrections17248.5 - 1999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环境修正法噪声分会11546-1:1995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sof enclosures -- Part 1: Measurements under laboratoryconditions (for declaration purposes)18699.1 - 2002声学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第1部分:实验室条件下测量(标示用)噪声分会11546-2:1995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sof enclosures -- Part 2: Measurements in situ (for acceptanceand verification purposes)18699.2 - 2002声学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第2部分:现场测量(验收和验证用)噪声分会11654:1997 Acoustics -- Sound absorbers for use in buildings -- Rating ofsound absorption声学建筑用吸声装置吸声定标建声分会11688-1:1995(TR)Acoustics --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low-nois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 Part 1: Planning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推荐指南第1部分:规划噪声分会ISO/TR 11688-2:1998 Acoustics --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low-nois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 Part 2: Introduction tothe physics of low-noise design (available in English only)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推荐指南第2部分:低噪声设计的物理学导则噪声分会11689:1996 Acoustics -- Procedure for the comparison of noise-emissiondata for machinery and equipment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噪声数据的比较方法噪声分会11690-1:1996 Acoustics --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low-noise workplaces containing machinery -- Part 1: Noisecontrol strategies17249.1- 1998 声学低噪声工作场所设计指南噪声控制规划噪声分会11690-2:1996 Acoustics --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low-noise workplaces containing machinery -- Part 2: Noisecontrol measures声学低噪声工作场所设计指南第2部分:噪声控制已立项噪声分会ISO/TR 11690-3:1997 Acoustics --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low-noise workplaces containing machinery -- Part 3: Soundpropagation and noise prediction in workrooms声学低噪声工作场所设计指南第3部分:车间里的声传播和噪声预报噪声分会11691:1995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insertion loss of ducted silencerswithout flow -- Laboratory survey method16405 - 1996声学管道消声器无气流状态下插入损失测量实验室简易法噪声分会11819-1:1997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road surfaces ontraffic noise -- Part 1: Statistical Pass-By method声学路面对交通噪声影响的测量第1部分:统计旁路法噪声分会11820:1996 Acoustics -- Measurements on silencers in situ 4760 - 1995 声学消声器测量方法噪声分会11821:1997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the in situ sound attenuation of aremovable screen声学可移动声屏障声衰减的现场测量噪声分会2004完成11904-1:2002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immossion from soundsources placed close to the ear –Part 1:Technique using a microphone in a real ear (MIREtechnique)声学放在耳近处的声源的声发射测定第1部分:用真耳中的传声器的技术基础分会11957:1996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cabins -- Laboratory and in situ measurements声学隔声间的隔声性能的测定实验室测量和现场测量噪声分会12001:1996 Acoustics -- Noise emitted by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Rules for the drafting and presentation of a noise test code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噪声测试规范起草和表述的准则噪声分会2002完成12124:2001 Acoustics -- Procedure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real-ear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ring aids2003年已立项声学助听器真耳声特性的测量步骤基础分会13472-1:2002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road surfaces in sity - Part 1: Extended surface method...声学城市道路表面声吸收特性的测量第1部分:扩展路面法噪声分会13473-1:1997 Characterization of pavement texture using surface profiles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mean profile depth表面外观路面结构的特性第1部分:平均剖面高度的测定噪声分会。
医学伦理审查的国际标准和指南
确保研究结果客观、真实地反映研究过程和结果,避免篡改或伪造 数据。
研究结果的解释和传播的准确性
确保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传播准确、全面,避免误导公众或造成不 必要的恐慌。
对研究参与者的后续关怀
确保对研究参与者的后续关怀和照顾,包括必要的医疗和心理支持 ,以及长期随访和监测计划。
04 医学伦理审查的实践案例
美国医学协会(AMA)人工智能伦理原则
AMA提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伦理原则,强调医生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 应保持负责任和透明的态度,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伦理指南
EMA制定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伦理指南,以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 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尊严。这些指南涵盖了数据隐私、算法透明度、临床验证等方面。
02
促进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通过伦理审查,确保医学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重 复性,提高研究质量。
03
推动医学领域的伦理发展
建立国际统一的医学伦理审查标准和指南,推动医学领 域的伦理进步和发展。
医学伦理审查的重要性
A
保障受试者权益
医学伦理审查能够确保受试者在参与医学研究 时得到充分保护,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研究实施阶段的伦理审查
受试者的招募和选择
确保受试者的招募和选择过程公正、透明,避免歧视和偏见。
知情同意的落实
确保受试者充分了解研究的目的、方法、风险和利益,自愿参与并 签署知情同意书。
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合规性
确保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保护 受试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研究结果报告阶段的伦理审查
D
浅谈我国气象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对策
浅谈我国气象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对策■ 刘子萌 纪翠玲* 边 森(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摘 要:标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通过大力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气象舞台的话语权。
采用国际标准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一条重要途径。
气象领域通过对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气象相关标准进行跟踪、评估与转化,可以促进国内气象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提升我国气象国际标准化水平。
本文通过对有关政策和国内外现状调研,给出了气象领域采用国际标准的对策建议,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标准化,采用国际标准,跟踪,评估,转化,对策建议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1.019Brief Discussion on Measures for Adop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sChina’s Meteorological StandardsLIU Zi-meng JI Cui-ling* BIAN Sen(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raining Centre)Abstract:Standards ar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a country’s core competitiveness. China can further enhance its voice on the world stage by vigorously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work. One significant wa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activities is to adop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y tracking, evaluating, and converting meteorological-related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which will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meteorological standard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research on the policies and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of adop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supplie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that can supply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promotion of this effort.Keyword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racking, evaluation, conversion, development proposal0 引 言在全球化背景下,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逐渐成为促进全球经贸、技术、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equator指南评价标准
equator指南评价标准
equator指南是一份关于评估发展项目影响的国际标准,旨在帮助项目评估者在评估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equator 指南的评价标准:
1. 项目的影响范围:评估者需要考虑项目对社会、环境和经济
方面的影响,并确保评估结果能够反映出这些影响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2. 参与方的参与度:评估者需要确定项目参与方的范围,并在
评估过程中确保这些参与方的利益得到充分的考虑。
3. 社会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者需要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和
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来减轻或避免这些风险。
4. 社会和环境绩效:评估者需要在评估过程中考虑项目对社会
和环境的长期绩效,并确保评估结果能够反映出这些绩效。
5. 社会和环境管理计划:评估者需要评估项目管理计划,以确
保项目能够在社会和环境方面达到最佳的绩效。
6. 社会和环境监测和评估:评估者需要制定监测和评估计划,
以确保项目的影响得到充分的监测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来修正影响。
7. 项目信息公开和参与:评估者需要确保项目信息得到透明公开,并鼓励社会参与,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及时反馈和纠正问题。
8. 透明度和问责制:评估者需要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透明度,并建立问责制机制,以确保项目管理者能够承担责任并解决问题。
常用公文格式及字体标准使用指南
常用公文格式及字体标准要求一、用纸1.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在实际中,党委口的多是16开,政府的多是A4);2.供张贴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字体1.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2.保密等级和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3.发文字号和签发人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4.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用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5.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6.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7.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8.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9.标题字体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
且主标题以外部分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0.公文一般字体用法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文字号用四号仿宋体字。
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大小标题号“一、二、三……”用三号黑体;“(一)(二)(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每页19行,每行25个字)。
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正方用三号仿宋体字。
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
“主题词”三个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
抄送机关名称用四号仿宋体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标文本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的不同。 2.4 改变措词
在采标文本中,用本国通用的单词或语句代替相应国际标准中的某些单词或语句。 例如在某些国家里用电梯(elevators)代替电梯(lifts)。 2.5 文本结构 文本中条款、分条款、段落、表格、图表、附录的排列顺序。 3 采标程度(一致程度) 3.1 为把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相比较,迅速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它们之间的一致 程度进行标识是必要的 由于采用国际标准时情况各异,把采标程度过份详细的划分没有实际意义。在本指南 中, 把采标程度分为三类。为找出采标文本与相应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必须对它们的全部内容 进行点对点的比较。 当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等同 (段落“3.2”)或仅对国际标准作了某些修改 (段落“3.3”) 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该国家标准采用了相应的国际标准。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使透明度得到保证。保证标准的透明度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两个标准化团体在采用国际标准时各自仅作了一些他们认为 很小的修改,这些修改也可能会迭加在一起从而导致两个采用同一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相互 不可接受。而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则可以完全避免上述问题。 3.2 国家标准满足下述条件时,采标程度是“等同” A.技术内容、文本结构和措词相同,或者 B.技术内容相同,但可能包含下述少量编辑性修改: (1)用小数点“.”取代小数点“,”; (2)对印刷错误(如拼写错误)的改正; (3)取消用 2 种官方语言出版的标准中的一种语言; (4)把对相应国际标准的修订和勘误包括在内; (5)改变原国际标准名称与现国家标准名称一致; (6)在文本中用“本国家标准”取代“本国际标准”; (7)如果采标国家使用不同的计量系统,出于信息目的,换算单位制量值。 3.3 按下述条件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采标程度是“修改” 在采标时,允许对相应国际标准作技术性修改,但必须予以清楚地标明并给出解释。采 标文本应在结构上与相应国际标准相同。对文本结构的修改只有在不影响对两个标准 (国家 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内容和文本结构很容易进行比较的条件下,才是被允许的。为了保证透 明和溯源,强烈建议 1 个国家标准仅采用 1 个国际标准。在某些情况下,在一个国家标准中 采用几个国际标准可能也是适宜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表格形式对所作的修改作出标 识和解释,使用户能够很容易地对涉及的标准内容进行比较。 对国际标准做的修改可以包括“3.2”中所述的编辑性修改,同时还可以包括下述修改: (1)国家标准的内容少于相应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仅用于此国际标准所适用的几种情况 中的一种情况。 (2)国家标准的内容多于相应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比相应的国际标准要求更为严格,增 加了新的内容,如附加实验等。 (3)国家标准中提供另一种替代选择。国家标准中提供一个相同地位的替代条款,即它 能够作为国际标准规定的某款的替代条款。 (4)对国际标准中的部份内容作了修改,即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部分内容是相同的 , 部分要求是不同的。
采用国际标准指南
为促进我国采标工作,现将 IEC/ISO 最近起草的《采用国际标准指南》译出介绍如下, 供国内有关领导和标准化工作者参考。
——译者
0 序言 0.1 本指南提供了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以及采标程度的标识方法,从而提高各国 采用国际标准以及标识采标程度的一致性。对采标程度以及对与国际标准的差异采用统一方 法进行标识将有助于各国之间的交流,避免采标上的模糊混乱,促进国际贸易。 0.2 目前,国际标准在国家级别的标准上广泛采用,被生产厂、贸易组织、采购方、消费 者、检测试验室、管理机构及其他有关方面广泛使用。
本中保持不变。 5.2.2 如果参考文献目录中所列国际标准已被采用作为国家标准,则应在采标文本的前言或 序言中予以说明,并给出相应国际标准的编号。
同样,若所列国际标准没被采标,则也应予以说明。说明这类关系的通常作法是在前言 中用表格给出所有参考文献目录中的国际标准状态。 6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的编号方法 6.1 如果国际标准被全文采用,采标程度是等同,则可采用单行或双行编号格式
由于国际标准通常是全球工业界、研究人员、消费者和法规制定部门最好经验的结晶, 反映了各国的共同需要,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一点 已在 WTO/TBT 中被充分肯定。
但是由于地域、国家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技术等原因,在有些情况下,完全采 用 国际标准是不实际的。因此,在具有正当理由的条件下,WTO/TBT 允许国家标准与相应国 际标准存在差异。 0.3 如果国家标准的文本结构和版式与相应国际标准不同,则在采用此国际标准时难度就 会增大。因此建议各国应尽可能按 ISO/IEC 导则第三部分的规定起草和编写国家标准。
这也包括在国家标准中仅采用了相应国际标准中的少量条款,或少量重要条款。 注:这类采标程度属于没有采用国际标准。 4 采标方法 本条款给出的采标方法适用于前 2 种采标程度(段落“3.2”和“3.3”)情况。 不管用什么方法采标,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均应把所采用的国际标准明确标出。通 过“封面方法”或“再版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在采标文本的显著位置标出相应国际标准的 编号、名称、出版日期以及采标程度。 当采用国际标准时,应把该标准已出版的全部修订和技术更正包括在内。 注:对采用该国际标准以后出版的修订和技术更正应尽快采用。 4.1 批注方法 4.1.1 如果负责国家标准制定的机构声明某国际标准具有与国家标准同等地位,则应发布批 注公告。每个批注公告只能涉及一个国际标准。 4.1.2 批注公告可以给每个批准的国际标准一个特定的编号,也可用该国际标准原有的编 号。 4.1.3 批注公告应作为独立文件刊登在官方刊物上。 4.2 封面方法 4.2.1 当采标程度是“等同”或“修改”时,可以在国际标准上加国家标准封面出版。在封面上 应印有国家标准编号。 每个封面只能用于 1 个国际标准。 4.2.2 应把采标信息包括编辑性修改等内容刊登在封面上。技术性修改及修改原因应作为附 件给出。 4.2.3 封面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重复印刷,只需把印有国家标准编号的封面附在相应国际标 准文本上即可。 4.3 再版方法 4.3.1 再版方法包括重印(“4.3.2”)、翻译(“4.3.3”)和改写(“4.3.4”)。 4.3.2 重印。 4.3.2.1 把国际标准作为国家标准重新印刷出版。 此国家标准可包括下述内容: (1)国家标准序言; (2)译文; (3)此国际标准的技术勘误和/或修订; (4)编辑性修改或技术性修改; (5)采用此国际标准的信息。 4.3.2.2 采用此国际标准的信息应包括下述内容: (1)国际标准的名称、编号和出版日期; (2)对本国家标准负责的国家团体(技术委员会); (3)编辑性修改的详细内容; (4)技术性修改和文本结构改变情况以及解释。
4.3.2.3 也可以把技术性修改或其它有关信息直接标注在此国际标准相应条款旁边,但标注 的内容与原条款必须能够被清楚地区分开来。 4.3.2.4 为与已存在的国家标准系列一致,此国家标准名称可以与所采用的国际标准不同, 但必须把所采用的国际标准名称也同时印在封面上。 4.3.2.5 应把在采用此国际标准之前已出版的相应技术勘误和修订包括在采标文本之内。 4.3.3 翻译(带或不带原文)。 4.3.3.1 如果国家标准是相应国际标准的译文,则可以用一种或二种语言 (即包括一种 IEC 官方语言)出版。 4.3.3.2 以一种语言出版的国家标准,如声明与某国际标准相同,则表示此国家准与此国 际标准的译文完全相同。 4.3.3.3 以二种语言,即以 IEC 官方语言及另一种语言出版的国家标准可以注明以哪种文字 文本为准。若不注明,则表示二种文字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4.3.3.4 无论是以一种还是二种语言出版的国家标准都可以用标注方式注明对相应国际标 准的编辑性修改和 /或技术性修改。这些标注应放在所涉及条款的后面,并在国家标准序言 或前言中指出。 4.3.3.5 以一种语言出版的国家标准应标明它是哪种 IEC 官方语言文本的译本。 4.3.4 改写。 4.3.4.1 如果一个国际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出版,且此国家标准不是此国际标准的翻版,则称 为改写。 4.3.4.2 如果一个国际标准被改写为国家标准,则不管此国家标准是否与相应国际标准有差 异,均应声明此国家标准是改写。如果此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有差异,则应按段落“5” 中的规定把差异标出。 4.3.4.3 虽然改写是采标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难以对国家标准和相应国际标准作清楚的比 较,一致性程度(即采标程度)也难以确定,与其它国家的相应国家标准的一致性也难以确定。 4.4 采标方法的选用 4.4.1 若采标文本中没有编辑性或技术性修改,则段落 “4.1”至“4.3”中的任一种方法都是适 宜的。对使用 IEC 官方语言的国家,建议采用重印(“4.3.2”)方法。对于使用非 IEC 官方语言 的国家建议采用原文后面附上译文的方法。 4.4.2 若有编辑性或技术性修改,建议采用重印 (“4.3.2”)方法,或翻译(“4.3.3”)方法,并把 修改内容标注在文本中或写在前言中。 5 对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修改的标识方法 5.1 总则 5.1.1 如果采标文本仅作了很少量的编辑性或技术性修改,则有关信息可以放在前言或序言 中。 5.1.2 在文本中,所有技术性修改和编辑性修改应用方框或黑底线标注在所涉及的条款后 面。
(1)单行格式: 国家标准号+IEC 编号 例如 GB×××××IEC××××× (2)双行格式: 国家标准号 IEC 编号 例如:GB×××××
IEC××××× 6.2 对采标程度是修改的文本,只允许使用国家标准编号 7 采标程度的标定方法 7.1 采标程度及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