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十八章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 1 章机械设计概述??????????????????????????????????????????????????????????????????? ????????????????????????????????? 1第 2 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 3第 3 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 12第 4 章平面连杆机构??????????????????????????????????????????????????????????????????? ????????????????????????????????? 16第 5 章凸轮机构??????????????????????????????????????????????????????????????????? ??????????????????????????????????????????36第 6 章间歇运动机构??????????????????????????????????????????????????????????????????? ????????????????????????????????? 46第7 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 48第8 章带传动??????????????????????????????????????????????????????????????????? ??????????????????????????????????????????????60第9 章链传动??????????????????????????????????????????????????????????????????? ??????????????????????????????????????????????73第10 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 章齿轮系??????????????????????????????????????????????????????????????????? ??????????????????????????????????????????????124第13 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 章轴和轴毂连接??????????????????????????????????????????????????????????????????? ????????????????????????????????? 133第15 章轴承??????????????????????????????????????????????????????????????????? ??????????????????????????????????????????????????138第16 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 152第17 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 156第18 章机械设计CAD 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 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机械基础习题集

机械基础习题集

《机械工程基础》机械设计部分习题集第十五章 常用机构15-1绘出图示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

15-2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何处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 ) 卿筒机构b ) 回转柱塞泵c ) 小型压力机d ) 偏心轮机构15-3试根据图中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何种机构?四种机构的原动件均为AB 杆。

15-4试说明何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场合。

15-5说明何为凸轮机构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以及避免的方法?a ) 平炉渣口堵塞机构 e ) 锯木机机构 d ) 大筛机构b ) 加药泵机构c ) 测量仪表机构 f ) 冲压机构 a ) c )d ) b )A B C D A B CD AB C D A B C D15-6试比较正常齿制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和齿根圆在什么条件下基圆大?什么条件下齿根圆大?15-7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比为i12=2.5,z1=40,m=3mm,α=20º,h a*=1.0,试求:1)齿轮2的齿数z2和中心距a;2)这对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以及分度圆上的曲率半径;3)两个齿轮的齿厚、齿槽宽、齿距和基圆齿距。

15-8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m=4mm,z1=20,z2=50,试求:1)在标准安装情况下,这对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基圆直径、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以及这些圆上的曲率半径和压力角;2)若实际安装中心距扩大2mm,问这对齿轮还能否正确传动?若能,则求这对齿轮的分度圆、基圆、节圆直径以及啮合角α'。

15-9如图所示,用卡尺跨三个齿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试证明:只要保证卡脚与渐开线相切,无论切于何处,测量结果都相同,且值为W3=2p b+s b(式中,p b和s b分别为基圆齿距和基圆齿厚)。

第十六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16-l机械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周期性速度波动?它有何危害?如何调节?16-2何谓机器运转的“平均角速度”和“不均匀系数”?在设计飞轮时是否选取越小的不均匀系数越好了为什么?16-3为了减轻飞轮的重量,飞轮最好安装在何处?为什么?举出你看到的安装飞轮的机器,并说明飞轮在机器运转时所起的作用?16-4何谓静平衡?何谓动平衡?满足动平衡的回转件是否一定满足静平衡?反之亦然吗?16-5举例说明常用的动、静平衡实验设备。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考研大纲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考研大纲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考试大纲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论一、考核知识点1、机械的功能组成,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计算准则。

2、机械设计中的强度问题:载荷及应力、静应力作用下的强度问题、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强度问题及接触应力。

二、考核要求识记与领会:机械的功能组成,机器的特征,零件、部件概念,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计算准则,载荷及应力分类,安全系数。

第二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一、考核知识点无二、考核要求无第三章螺纹联接一、考核知识点1、螺纹及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2、螺纹联接的拧紧与防松。

3、螺纹联接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4、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松螺栓联接,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

5、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二、考核要求1、识记与领会:螺纹的基本参数,常用螺纹的种类及其应用,常用螺纹联接的种类及其应用,螺纹联接预紧与防松,螺纹联接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螺栓组联接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2、简单运用:松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3、综合运用: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第四章轴毂联接一、考核知识点1、轴毂联接的功用、分类。

2、平键联接失效形式及强度计算。

3、花键联接的类型、工作特点和应用。

二、考核要求1、识记与领会:轴毂联接的功用、分类,平键联接的类型,平键联接失效形式,花键联接的类型、工作特点。

2、简单运用:平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第五章铆接、焊接和胶接一、考核知识点无二、考核要求无第六章摩擦轮传动一、考核知识点无二、考核要求无一、考核知识点1、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带与带轮的结构。

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打滑。

3、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设计方法、参数选择及提高带传动工作能力的措施。

4、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和张紧装置。

5、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二、考核要求1、识记与领会: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打滑,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和张紧装置,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99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第18章 弹 簧PPT课件

99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第18章     弹   簧PPT课件

F
F
τ” 弹
α
ττ’ ’ τ 簧 τ” 轴
T
线
T F
F
F
D2 /2
5

C D2 d
截面总切应力: 8Fd2C10C.5
C----旋绕比,或弹簧指数。
精确分析可得如下公式:
强度条件:
K8Fd2C[]
设计公式:
d
1.6
KFC
[ ]
其中K4 44 4C C C C 1 4 14 0 0..C 6 C 611 5 5 ----弹簧的曲度系数
功用: 1. 控制机构运动或零件的位置; 如凸轮机构、离合器、阀门等;
2. 缓冲吸振; 如车辆弹簧和各种缓冲器中的弹簧;
3. 存储能量; 如钟表仪器中的弹簧;
4. 测量力的大小 。如弹簧秤中的弹簧
类型:
螺旋 弹簧
圆柱形 按形状分 截锥形
拉伸弹簧 按受载分 压缩弹簧
分类
扭转弹簧
3
分类
按形状分 螺旋弹簧 环形弹簧 按受载分 碟形弹簧 平面涡圈弹簧 仪表中储能用 板弹簧
机械设计基础
第十八章 弹簧
1
自用盘编号JJ321002
第18章 弹 簧
§18-1 弹簧的功用和类型 §18-2 圆柱螺旋拉伸、压缩弹簧的应力与变形 §18-3 弹簧的制造、材料和许用应力 §18-4 圆柱螺旋拉伸、压缩弹簧的设计 §18-5 其他弹簧简介
2
§18-1 弹簧的功用和类型
工作特点:弹簧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 在机械设备中被广泛用作弹性元件。
III 1750 1750 1700 2170 1650 1550 1450 1400 1300 1300 1200 1150 1150 1100 1350 1250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目录)-推荐下载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目录)-推荐下载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目录)第一卷第1篇:一般设计资料第一章、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第二章、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结构要素第三章、锻造和冲压设计的工艺性和结构要素第四章、焊接和铆接设计的工艺性第五章、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素第六章、热处理第七章、表面技术第八章、装配工艺性第九章、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第十章、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第十一章、符合造型、荷载、材料等因素要求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第十二章、装备要求及设备基础第2篇: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第一章、机械制图第二章、极限与配合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第四章、表面结构第五章、孔间距偏差第3篇: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一章、黑色金属材料第二章、有色金属材料第三章、非金属材料第四章、其他材料及制品第4篇:机构第一章、机构分析的常用方法第二章、基本机构的设计第三章、组合机构的分析与设计第四章、机构参考图例第二卷第5篇:连接与紧固第一章、螺纹及螺纹连接第二章、铆钉连接第三章、销、键和花键连接第四章、过盈连接第五章、胀紧连接和型面连接第六章、锚固连接第七章、粘结第6篇:轴及其连接第一章、轴和软轴第二章、联轴器第三章、离合器第四章、制动器第7篇:轴承第一章、滑动轴承第二章、滚动轴承第三章、直线运动滚动功能部件第8篇: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第一章、起重机械零部件第二章、输送机械零部件第9篇: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一章、操作间及小五金第二章、管件第三卷第10篇:润滑与密封第一章、润滑方法及润滑装置第二章、润滑剂第三章、密封第四章、密封件第11篇:弹簧第一章、弹簧的类型、性能及应用第二章、圆柱螺旋弹簧第三章、截锥螺旋弹簧第四章、蜗卷螺旋弹簧第五章、多股螺旋弹簧第六章、蝶形弹簧第七章、开槽蝶形弹簧第八章、膜片弹簧第九章、环形弹簧第十章、片弹簧第十一章、板弹簧第十二章、发条弹簧第十三章、游丝第十四章、扭杆弹簧第十五章、弹簧的特殊处理及热处理第十六章、橡胶弹簧第十七章、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简称复合弹簧)第十八章、空气弹簧第十九章、膜片第二十章、波纹管第二十一章、压力弹簧管第12篇: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第一章、螺旋传动第二章、摩檫轮传动第13篇:带、链传动第一章、带传动第二章、链传动第14篇:齿轮传动第一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第二章、圆弧圆柱齿轮传动第三章、锥齿轮传动第四章、涡杆传动第五章、渐开线圆柱齿轮行星传动第六章、渐开线少齿查行星齿轮传动第七章、销齿传动第八章、活齿传动第九章、点线啮合圆柱齿轮传动第十章、塑料齿轮第四卷第15篇:多点啮合柔性传动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悬挂安装结构第三章、悬挂装置的设计计算第四章、柔性支撑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计算第五章、专业技术特点第六章、整体结构的技术性能、尺寸系列及选型方法第七章、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动力学计算第16篇:减速器、变速器第一章、减速器设计一般资料第二章、标准减速器及产品第三章、机械无极变速器及产品第17篇: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及升降机第一章、常用电机第二章、常用电器第三章、电动、电液推杆及升降机第18篇: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机械振动的基础资料第三章、线性振动第四章、非线性振动机随机振动第五章、振动的控制第六章、机械振动的利用第七章、机械振动测量技术第八章、轴和轴系的临界转速第19篇:机架设计第一章、机架结构概论第二章、机架设计的一般规定第三章、梁的设计与计算第四章、柱和立架的设计与计算第五章、桁架的设计与计算第六章、框架的设计与计算第七章、其他形式的机架第20篇:塑料制品与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第一章、塑料制品设计第二章、塑料注射成型工艺第三章、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第四章、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第五章、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实例第六章、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标准模架第七章、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程序与CAD第五卷第21篇:液压传动第一章、基础标准与液压流体力学常用公式第二章、液压系统设计第三章、液压基本回路第四章、液压工作介质第五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第六章、液压缸第七章、液压控制阀第八章、液压辅助件及液压泵站第九章、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第22篇:液压控制第一章、控制理论基础第二章、液压控制概述第三章、液压控制元件、液压动力元件、伺服阀第四章、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计算第五章、电液比例系统的设计计算第六章、伺服阀、比例阀及伺服缸主要产品简介第23篇:气压传动第一章、基础理论第二章、压缩空气站、管路网络及产品第三章、压缩空气净化处理装置第四章、气动执行元件及产品第五章、方向控制阀、流体阀、流量控制阀及阀岛第六章、电--气比例/伺服系统及产品第七章、真空元件第八章、传感器第九章、气动辅件第十章、新产品、新技术第十一章、气动系统第十二章、气动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第十三章、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考研机械设计滚动轴承习题

考研机械设计滚动轴承习题

第十八章滚动轴承18.1 选择题18.1.1 只能承受径向载荷而不能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是 __________。

a)深沟球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c)圆柱滚子轴承 d)推力球轴承18.1.2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而不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是__________。

a)深沟球轴承 b)推力球轴承c)调心球轴承18.1.3 在下列滚动轴承中,__________轴承的极限转速最高。

a)深沟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c)推力球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18.1.4 在下列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中以 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

a)P0 b)P6 c)P4 d)P218.1.5 角接触轴承所能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取决于__________ 。

a)轴承的宽度 b)接触角的大小c)轴承精度 d)滚动体的数目18.1.6 为适应不同承载能力的需要,规定了滚动轴承不同的直径系列,不同系列的轴承区别在于__________。

a)在外径相同时,内径大小不同b)在内径相同时,外径大小不同c)在直径相同时,滚动体大小不同d)在直径相同时,滚动体数目不同18.1.7 __________可以采用滚动轴承。

a)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 b)大型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c)轧钢机轧辊轴承 d)蒸汽蜗轮发电机转子18.1.8 调心球轴承不宜用来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这种轴承外圈没有滚道,不具备承受轴向力结构条件b)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这种轴承将不能很好地发挥自位调心作用c)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其中一列滚动体将处于部分卸载状态,并使另一列滚动体过载,从而导致轴承迅速破裂d)在轴向力作用下,其中一列滚动体的径向间隙完全消失,从而使轴承迅速发热绞死18.1.9 球轴承和滚子轴承的支承刚性相比较,__________a)两类轴承基本相同 b)球轴承较高 c)滚自轴承较高d)小尺寸的,滚子轴承较高;答尺寸的,球轴承较高。

《机械设计》第18章-减速器和变速器(正式)

《机械设计》第18章-减速器和变速器(正式)
宽V带无级变速器
第十八章 减速器和变速器
(1) 滚轮——平板式变速器 组成: 主动轮、从动盘、弹簧。
主动轮
单击动画
I
r1
潘存云教授研制
从动平盘
弹簧
r2
II
第十八章 减速器和变速器
工作原理:
调整主动轮的位置,就改变了r2 的大小,从而实现
无级变速。
接触点的速度:
v =ω2 r2 = r1 ω1 传动比: i12 =ω1 / ω2 =r2 / r1
分流式双级圆柱 齿轮减速器
两级锥齿轮— 圆柱齿轮减速器
第十八章 减速器和变速器
产品实例:
潘存云教授研制
展开式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第十八章 减速器和变速器
二、蜗杆减速器
特点: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工作平稳、噪声较小、
传动效率低。
类型:
S
S
S
f
下蜗杆式 f
潘存云教授研制
潘存云教授研制
侧蜗杆式
其中 S——低速级, f ——高速级
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在设计预定的范围内无级地 进行改变。
实现无级变 速的方法
机械无级变速 本章介绍的内容
电气无级变速
可控硅调速 变频调速
电气无级变速 ——压动机调速
第十八章 减速器和变速器
工作原理:
依靠摩擦传动,改变主动件和从动件的输出半径, 实现传动比的无变化。
类型:
滚轮——平板式变速器 类 钢球无级变速器 型 菱锥无级变速器
级进行变速,有级变速器的类型见下页。
第十八章 减速器和变速器
有级变速器 类型
I
潘存云教授研制
塔轮变速器
滑移齿轮变速器
I

机械设计基础 第18章 弹簧

机械设计基础 第18章  弹簧

K 4C 1 0.615 4C 4 C
第一项 : 反映了弹簧丝曲率对扭切
应力的影响。弹簧丝在扭矩T 作用
下,截面aa 与bb 将相对转动一
个 微 小 角度。由于纤维长度ab<
ab,单位长度的扭转变形内侧>外
侧,因此内侧的扭切应力>直杆的 第二项:反映了因剪切应
扭切应力,而外侧则反之。
力 分布不均匀对内侧
三、弹簧的许用应力
螺旋弹簧的常用材料和许用应力
1) 按受力循环次数N不同,弹簧分为三类:Ⅰ类N >106;Ⅱ类N =103 ~105以及受冲 击载荷的场合,或受静载荷的重要弹簧;Ⅲ类N <103。
2) 极限切应力:Ⅰ类,S = 1.67[Ⅰ];Ⅱ类,S = 1.25[Ⅱ];Ⅲ类,S = 1.12[Ⅲ]。 3) 表中许用切应力值为压缩弹簧的许用值,拉伸弹簧的许用切应力为压缩弹簧的
弹簧安全阀
K 4C 1 0.615 1.28 4C 4 C
K
8F2C
d 2
8 340 5.5
1.28 d 2
[ ]
590
d 3.21mm
现有钢丝d = 4mm能满足强度条件。若不受现成材料限制,
可考虑取d = 3.5mm。
rmqian
行程0 = 2mm,F2 = 340N,D1>16mm。现有d = 4mm、60Si2Mn钢丝,
种载荷作用时的弹簧的轴向变形
量,2≤0.8n 弹簧刚度: k F1 F1 const
1 1 rmqian
弹簧所储存的变形能E, 即小方格面积。
3. 拉伸弹簧的结构特点
拉伸弹簧卷制时已使各圈相互并紧,即 = 0。为了增加
弹簧的刚性,多数拉伸弹簧在制成后已具有初应力。

(NEW)邱宣怀《机械设计》(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邱宣怀《机械设计》(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答案】 ;
【解析】支承定轴线齿轮传动的转轴,受方向不变的径向载荷。因此, 轴横截面上既分布有拉应力,也有压应力。随着轴的转动,拉压应力交 变,所以轴所受的弯曲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其应力循环特性 。 而转轴所受的切向力方向也是恒定不变的,但大小是周期性变化的。因 此,扭矩方向也是不变的,但扭转应力是脉动变化的。故扭转应力的循 环特性 。
答:机械零件的一般设计过程如下:
(1)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的类型和结构。
(2)根据机械的工作要求,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
(3)根据零件的类型、结构和所受载荷,分析零件可能的失效形式, 确定零件的设计准则。
(4)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及对零件的特殊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5)根据设计准则进行有关的计算,确定出零件的基本尺寸。
5.当单向转动的轴上作用力方向不变的径向载荷时,轴的弯曲应力为 ______循环变应力,扭转剪应力为______循环变应力(运转不平稳)。 [中南大学2002研]
【答案】对称;脉动
【解析】轴上作用径向载荷时,轴的弯曲应力部分为压应力,部分为拉 应力。又因为轴单向转动时,压应力区和拉应力区交变,所以轴的弯曲 应力随时间正负交变,为对称循环应力。但是轴所受的扭转剪应力方向 是始终不变的,所以为脉动循环变应力。
第6章 螺纹联接 第7章 键、花键、销、成形联接 第8章 过盈联接 第9章 铆接焊接胶接 第3篇 传 动 第10章 摩擦轮传动 第11章 带传动 第12章 齿轮传动 第13章 蜗杆传动 第14章 链传动
第15章 减速器 第4篇 轴、轴承、联轴器
第16章 轴 第17章 滑动轴承 第18章 滚动轴承 第19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 第5篇 其它零件 第20章 弹 簧 第21章 机架零件 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课程负责人:龙振宇二、学时与学分:60学时3学分三、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四、课程教材:龙振宇主编,机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五、参考教材: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余俊等主编,机械设计(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六、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在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它是主要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创新思维,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创新能力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本课程的目的及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机械系统综合设计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3.具有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4.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6.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1.教学基本内容机械设计总论: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机器设计的基本原则,标准化等。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机械零件的失效,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摩擦、磨损和润滑,寿命和可靠性概述,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和选用原则,机械零件的工艺性等。

联接件设计:螺纹联接,键、花键联接,过盈配合联接等。

传动件设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

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其它零部件设计:弹簧,机架零件,减速器,无级变速器等。

创新设计:创新设计重要性、基本原则及基本方法,实例分析。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下册) 第4版 第18章 齿轮传动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下册) 第4版 第18章 齿轮传动

1 22
E2
[ H ]
(1) 综合曲率半径
1
1 2
d1
cos
tan
2
1 2
ud1
cos
tan
1 1 1
2
u 1
1 2 d1 cos tan u
节点啮合
12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2) 接触线总长度 L
b L Zε2
重合度系数 Zε
4
3
(3) 法向计算载荷
Fnc
结论: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取决于齿轮传动的外廓尺寸。
1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二、许用接触应力
[
H
]
Z H lim N SH
N 60 nth
Nv
60
k i 1
nithi
Ti Tmax
m
Hlim 图 18-13 ~ 图 18-16
ZN 图 18-17 m 表 18-10 SH 表 18-11
其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开式传动 (齿面磨粒磨损、轮齿弯曲疲劳折断)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适当加大模数以计入磨粒磨损影响。
第三节 齿轮材料及其选择(自学)
齿面硬、齿心韧,强度足够! 常用材料(钢,铸铁;热处理方式;力学性能,齿面硬度,适用场合) 材料选择(工作条件;毛坯成形/热处理/切齿加工条件;生产的经济性)
4. 齿面磨粒磨损 开式传动;齿厚减小、断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5. 齿面塑性变形 重载;摩擦力,塑性流动;节线附近,凹槽、凸脊
4
轮齿的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
二、设计准则
闭式传动 (齿面点蚀、轮齿弯曲疲劳折断) 软齿面: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确定分度圆直径及主要几何参数),

机械制图手册目录

机械制图手册目录

目录第一章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规定1.1 图纸幅面和格式1.2 比例1.3 字体1.4 图线1.5 剖面符号附录第二章图样画法2.1 视图2.2 剖视图2.3 剖面图2.4 规定画法及简化画法2.5 装配图中的一些画法2.6 第三角投影法简介第三章尺寸注法3.1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3.2 常见零件结构要素的尺寸注法3.3 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要点第四章零件图及常见零件结构4.1 零件表达的要点4.2 几种典型零件的表达举例4.3 常见的零件合理结构第五章表面粗糙度5.1 术语介绍5.2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5.3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标注5.4 新国际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Ra、Rz的数值与旧国际表面光洁度等级的对照5.5 确定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Ra的参考因素第六章公差与配合6.1 术语介绍6.2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标注6.3 基准制、公差及配合的选择附表第七章形状和位置公差7.1 有关术语简介7.2 形位公差的符号7.3 形位公差符号的标注7.4 形位公差等级的选用7.5 图样上未注之形位公差值及其表示法附表第八章装配图及常见装配结构8.1 装配图的表示方法8.2 装配图上的尺寸8.3 装配图上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8.4 装配工艺结构8.5 密封结构8.6 润滑结构8.7 螺纹连接的防松结构8.8 锁紧结构8.9 定位和限位结构8.10 轴上零件的连接和固定第九章螺纹及螺纹紧固件9.1 螺纹的规定画法9.2 螺纹的规定标注9.3 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比例画法9.4 螺纹紧固件连接的简化画法9.5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简化规定标记附表第十章键、花键、销、挡圈、弹簧10.1 键10.2 花键10.3 销10.4 挡圈10.5 弹簧第十一章传动轮11.1 圆柱齿轮11.2 锥齿轮11.3 圆柱蜗杆、蜗轮11.4 V带轮11.5 链轮11.6 齿轮的轮体结构11.7 传动轮的工作图内容第十二章轴承12.1 滚动轴承12.2 滑动轴承12.3 油杯第十三章焊缝的标注13.1 焊缝符号13.2 标注焊缝符号的指引线13.3 焊缝符号标注方法示例13.4 焊缝尺寸符号及其标注13.5 焊接方法代号及其标注13.6 焊缝的简化标注13.7 焊接结构图图例第十四章几何作图14.1 几何图形的作图14.2 几何曲线的作图第十五章空间曲线与曲面15.1 空间曲线概述15.2 等导程圆柱螺旋线15.3 变导程圆柱螺旋线15.4 圆锥螺旋线15.5 球面螺旋线15.6 弧面螺旋线15.7 空间三次抛物线段15.8 曲面概述15.9 曲面的分类15.10 二次曲面的表达式15.11 可展曲面(单曲面)15.12 不可展直纹曲面(扭曲面)15.13 定母线曲纹面15.14 变母线曲纹面15.15 圆柱螺旋面15.16 用母面形成曲面15.17 用几何变换形成曲面(在曲面设计中的应用)15.18 曲面中的作图问题15.19 曲面零件的图示举例第十六章交线、过渡线16.1 常见曲面交线的投影性质16.2 交线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16.3 交线的其他作图方法16.4 交线的简化画法16.5 过渡线画法第十七章展开图画法17.1 可展表面展开的一些实例17.2 不可展曲面近似展开的一些实例第十八章零件上倾斜表面和倾斜零件的画法18.1 零件上单斜平面(投影面垂直面)的画法18.2 零件上双斜平面(一般位置平面)的画法18.3 双斜平面的视图标注及尺寸注法18.4 单向倾斜回转体的画法18.5 单向倾斜零件的作图实例18.6 双向倾斜回转体的画法18.7 零件上双向倾斜部分的作图实例第十九章轴测投影图19.1 轴测投景常用术语及正轴测投影的基本公式19.2 三种标准轴测图的一般规定19.3 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轴测投影19.4 不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轴测投影19.5 画机件轴测图的基本方法19.6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19.7 轴测图中交线的画法19.8 轴测图中过渡线的画法19.9 螺纹的轴测图画法19.10 齿轮的轴测图画法19.11 圆柱螺旋弹簧的轴测图画法19.12 部件的轴测图画法19.13 对轴测图的选择19.14 轴测图中的尺寸标注19.15 轴测图的黑白润饰19.16 机构运动简图的轴测图画法19.17 管路系统轴测图的画法19.18 用图解法建立非标准轴测系的方法第二十章简图图形符号20.1 机构运动图形符号20.2 液压气动图形示例20.3 管路系统简图第二十一章厂房建筑图及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21.1 房屋建筑图的图示形式21.2 房屋建筑图的有关规定21.3 建筑总平面图21.4 建筑施工图21.5 区划布置图21.6 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第二十二章机械制图国外标准简介22.1 图纸幅面及格式22.2 比例22.3 图线22.4 剖面符号22.5 图样画法22.6 尺寸注法22.7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22.8 螺纹的画法22.9 齿轮的画法22.10 外国标准代号及名称第二十三章机械设计图样管理23.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名词、术语23.2 图样分类23.3 产品工作图样的基本要求23.4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格式23.5 设计图样的审签制度23.6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编号方法23.7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更改办法23.8 图样复制技术简介23.9 设计文件的保管附录附录一优先数和优先数系附录二常用单位的换算附录三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附录四几何体的计算公式附录五常用材料参考文献相关书籍: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和小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手册:连接与紧固(单行本)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失效分析和故障诊断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密封件、密封与润滑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滑动轴承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减速器和变速器机械设计手册:滚动轴承(单行本)机械设计手册:齿轮传动(单行本)机械设计手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单行本)机械设计手册——液力传动(单行本)机械工程师手册(第3版)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2版)第二卷加工技术卷机械设计手册:电子版(附光盘)最新轴承手册。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5-18章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5-18章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5-18章答案15-1答滑动轴承按摩擦状态分为两种: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和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液体层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液体分子间的粘性阻力。

根据油膜形成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液体动压轴承和液体静压轴承。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两摩擦表面处于边界摩擦或混合摩擦状态,两表面间有润滑油,但不足以将两表面完全隔离,其微观凸峰之间仍相互搓削而产生磨损。

15-2解(1)求滑动轴承上的径向载荷(2)求轴瓦宽度(3)查许用值查教材表15-1,锡青铜的,(4)验算压强(5)验算值15-3解(1)查许用值查教材表15-1,铸锡青铜ZCuSn10P1的,(2)由压强确定的径向载荷由得(3)由值确定的径向载荷得轴承的主要承载能力由值确定,其最大径向载荷为。

15-4解(1)求压强(5)求值查表15-1,可选用铸铝青铜ZCuAl10Fe3 ,15-5证明液体内部摩擦切应力、液体动力粘度、和速度梯度之间有如下关系:轴颈的线速度为,半径间隙为,则速度梯度为磨擦阻力摩擦阻力矩将、代入上式16-1解由手册查得6005 深沟球轴承,窄宽度,特轻系列,内径,普通精度等级(0级)。

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可用于高速传动。

N209/P6 圆柱滚子轴承,窄宽度,轻系列,内径,6级精度。

只能承受径向载荷,适用于支承刚度大而轴承孔又能保证严格对中的场合,其径向尺寸轻紧凑。

7207CJ 角接触球轴承,窄宽度,轻系列,内径,接触角,钢板冲压保持架,普通精度等级。

既可承受径向载荷,又可承受轴向载荷,适用于高速无冲击, 一般成对使用,对称布置。

30209/P5 圆锥滚子轴承,窄宽度,轻系列,内径,5级精度。

能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适用于刚性大和轴承孔能严格对中之处,成对使用,对称布置。

16-2解室温下工作;载荷平稳,球轴承查教材附表1,(1)当量动载荷时在此载荷上,该轴承能达到或超过此寿命的概率是90%。

《机械设计基础》目录

《机械设计基础》目录

《机械设计基础》目录第一章绪论1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12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13 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第二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211 功能满足原则212 可靠性原则213 经济性原则214 安全性原则22 机械设计的方法221 传统设计方法222 现代设计方法223 创新设计方法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31 材料的力学性能311 拉伸试验与应力应变曲线312 硬度313 冲击韧性314 疲劳强度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21 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322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323 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24 不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41 摩擦的种类及特性411 干摩擦412 边界摩擦413 流体摩擦414 混合摩擦42 磨损的类型及机理421 粘着磨损422 磨粒磨损423 疲劳磨损424 腐蚀磨损43 润滑的作用及润滑剂的选择431 润滑的作用432 润滑剂的种类433 润滑剂的选择第五章螺纹连接51 螺纹的类型和特点511 螺纹的分类512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52 螺纹连接的类型和标准连接件521 螺纹连接的类型522 标准连接件53 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531 预紧的目的和方法532 防松的原理和方法54 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541 松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542 紧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第六章键、花键和销连接61 键连接611 平键连接612 半圆键连接613 楔键连接614 切向键连接62 花键连接621 花键连接的类型和特点622 花键连接的强度计算63 销连接631 销的类型和用途632 销连接的强度计算第七章带传动71 带传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711 平带传动712 V 带传动713 同步带传动72 V 带和带轮721 V 带的结构和标准722 带轮的结构和材料73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731 带传动中的力分析732 带的应力分析73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74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741 设计准则和原始数据742 设计计算的内容和步骤第八章链传动81 链传动的类型和特点811 滚子链传动812 齿形链传动82 链条和链轮821 链条的结构和标准822 链轮的结构和材料83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受力分析831 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832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84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841 设计准则和原始数据842 设计计算的内容和步骤第九章齿轮传动9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911 圆柱齿轮传动912 锥齿轮传动913 蜗杆蜗轮传动92 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921 轮齿的失效形式922 设计准则93 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931 齿轮常用材料932 齿轮的热处理9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941 受力分析942 强度计算9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951 受力分析952 强度计算96 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961 受力分析962 强度计算97 蜗杆蜗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971 受力分析972 强度计算第十章蜗杆传动101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102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10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104 蜗杆传动的材料和热处理105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106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第十一章轴111 轴的分类和材料1111 轴的分类1112 轴的材料112 轴的结构设计1121 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1122 轴的结构工艺性113 轴的强度计算1131 按扭转强度计算1132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1133 轴的疲劳强度校核第十二章滑动轴承121 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结构1211 整体式滑动轴承1212 剖分式滑动轴承1213 调心式滑动轴承122 滑动轴承的材料1221 金属材料1222 非金属材料123 滑动轴承的润滑1231 润滑剂的选择1232 润滑方式124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第十三章滚动轴承131 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点1311 滚动轴承的分类1312 滚动轴承的特点132 滚动轴承的代号1321 基本代号1322 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133 滚动轴承的选择1331 类型选择1332 尺寸选择134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1341 轴承的固定1342 轴承的配合1343 轴承的装拆1344 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141 联轴器1411 联轴器的类型和特点1412 联轴器的选择142 离合器1421 离合器的类型和特点1422 离合器的选择第十五章弹簧151 弹簧的类型和特点152 弹簧的材料和制造15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第十六章机械系统设计161 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和过程162 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63 机械系统的执行系统设计164 机械系统的传动系统设计165 机械系统的支承系统设计第十七章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171 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点172 创新思维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73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第十八章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81 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实例182 复杂机械系统的设计实例183 设计实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第11章 蜗杆传动11.1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使用条件是什么?答:蜗杆传动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传动比大。

一般在传递动力时,10~80i =;分度传动时只传递运动,i 可达1 000;传动平稳,无噪声;传动效率低;蜗轮一般用青铜制造,造价高;蜗杆传动可实现自锁。

使用条件:蜗杆传动用于空间交错(90 )轴的传动。

用于传动比大,要求结构紧凑的传动,传递功率一般小于50kW 。

11.2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如何计算?能否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为什么? 答: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可用齿数的反比来计算,即1221i n n z z ==;不能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因为蜗杆的分度圆直径11d mq mz =≠。

11.3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有何特点?为什么?答: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类似,有点蚀、弯曲折断、磨损及胶合。

但蜗杆传动中蜗轮轮齿的胶合、磨损要比齿轮传动严重得多。

这是因为蜗杆传动啮合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发热严重,润滑油易变稀。

当散热不良时,闭式传动易发生胶合。

在开式传动及润滑油不清洁的闭式传动中,轮齿磨损较快。

11.4 何谓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在蜗杆传动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是通过蜗杆轴线且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

中间平面上的参数是标准值,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是在中间平面计算的。

在设计、制造中,皆以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和尺寸为基准。

11.5 试述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为何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q ? 答: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是:蜗杆的分度圆直径与模数的比值,即1q d m =。

引入蜗杆直径系数是为了减少滚刀的数量并有利于标准化。

对每个模数的蜗杆分度圆直径作了限制,规定了1~4个标准值,则蜗杆直径系数也就对应地有1~4个标准值。

11.6 何谓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它对蜗杆传动有何影响?答: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是由于轴交角90∑=,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在轮齿节点处,蜗杆的圆周速度1v 和蜗轮的圆周速度2v 也成90 夹角,所以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齿廓间沿蜗杆齿面螺旋线方向有较大的相对滑动速度s v ,其大小为s 1cos v v λ==。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L18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L18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L18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ZL18型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点;2. 掌握ZL18型机械结构的设计流程、关键参数计算及零部件的选用原则;3. 了解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刚度分析及动力学分析等基本理论。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ZL18型机械设计方案的制定;2. 学会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并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3. 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需求进行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2. 增强学生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其对工程领域的热爱和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遵循机械设计规范,关注工程伦理,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

本课程旨在帮助高年级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提高机械设计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将结合ZL18型机械设计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创新,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教材第1章)- 机械设计流程与步骤(教材第2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与材料选择(教材第3章)- 机械结构的刚度分析(教材第4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教材第5章)2. 实践操作:- ZL18型机械结构设计实例分析(教材第6章)- CAD软件应用与机械零件绘制(教材第7章)-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教材第8章)3. 教学大纲安排:- 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流程与步骤- 第2周: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与材料选择- 第3周:机械结构的刚度分析- 第4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 第5周:ZL18型机械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第6周:CAD软件应用与机械零件绘制- 第7周: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第8周:课程总结与考试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系统性地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精品课件-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周海)-第18章

精品课件-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周海)-第18章

>50~80 2 3 5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300 460 740 1200 1900 3000 4600
>80~120 2.5 4 6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350 540 870 1400 2200 3500 5400
>120~180 3.5 5 8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400 630 1000 1600 2500 4000 6300
36
±2.5 ±4 ±6
-75 -120 -2 -2
+1 +1 +1 +4 +4 +4 +8 +8 +8 +12 +12 +15 +15 +19 +23 +23
0 0 +4 +7
+7 +10 +16 +12 +15 +21 +16 +19 +25 +24 +30 +28 +34 +32 +37 +50
≤3 0.8 1.2 2 3 4 6 10 14 25 40 60 100 140 250 400 600 1000 1400
>3~6 1 1.5 2.5 4 5 8 12 18 30 48 75 120 180 300 480 750 1200 1800
>6~10 1 1.5 2.5 4 6 9 15 22 36 58 90 150 220 360 580 900 1500 2200
-310 -120 30 40

陆萍机械设计基础目录

陆萍机械设计基础目录

陆萍机械设计基础目录总共19章,331页机械设计基础绪论第一节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第二节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第三节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第一节运动副及其分类第二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第三节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第四节速度瞬心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第一节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第二节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第三节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个基本概念第四节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第三章凸轮机构第一节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第二节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第三节凸轮轮廓的设计第四节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齿轮机构第一节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 ? 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第三节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 ? 第四节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第五节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第六节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第七节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第八节变位齿轮及其传动类型第九节斜齿圆柱齿轮机构第十节锥齿轮机构第五章轮系第一节轮系的分类 ?第二节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第三节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 第三节第四节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第五节轮系的应用第六节几种特殊的行星传动简介第六章其他常用机构第一节槽轮机构 ?第二节棘轮机构第三节不完全齿轮机构 ?第四节凸轮间歇运动机构第七章机器速度波动的调节第一节机器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 第二节机器运转的平均速度和不均匀系数第三节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 ?第八章回转件的平衡第一节回转件平衡的目的 ?第二节回转件的平衡计算第三节回转件的平衡试验第九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第一节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骤 ? 第二节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工作能力计算准则第三节机械零件的体积强度第四节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度第五节摩擦和磨损概述 ?第六节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及选择第七节机械零件结构工艺性第八节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化第十章联接第一节螺纹参数、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第二节机械制造中常用的螺纹第三节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及防松装置第四节螺栓组联接的设计与受力分析第五节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第六节螺栓的材料和螺栓联接的许用应力第七节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 第八节螺旋传动第九节键联接和花键联接 ?第十节销联接第十一节焊接和粘接第十二节过盈配合联接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一章齿轮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一节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节齿轮传动的精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节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节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机械设计基础第五节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节直齿锥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机械设计基础第七节齿轮结构 ? 机械设计基础第八节齿轮传动的效率和润滑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二章蜗杆传动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第三节蜗杆传动的运动分析及受力分析 ? 第四节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第五节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第六节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第十三章带传动第一节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第二节带传动的受力分析第三节带的应力分析第四节带传动的工作能力第五节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第六节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第七节 V带轮的结构第七节第八节带传动的张紧和维护第十四章链传动第一节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第二节链条和链轮第三节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第四节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第五节滚子链传动的计算第六节链传动的润滑和布置第十五章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轴的材料第三节轴的结构设计第四节轴的强度计算第五节轴的刚度计算第六节轴的振动概念第十六章滑动轴承第一节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第二节轴瓦结构及轴承材料第三节润滑剂和润滑装置第七节第四节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第五节液体动压滑动轴承第六节其他滑动轴承简介第十七章滚动轴承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代号第三节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选择计算第四节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第五节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第十八章联轴器和离合器第一节联轴器第二节离合器第十九章弹簧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弹簧的制造、材料和许用应力第三节圆柱形拉伸、压缩螺旋弹簧的结构和特性曲线第四节圆柱形拉伸、压缩螺旋弹簧的设计计算第五节圆柱形扭转螺旋弹簧简介习题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a/Fr≤e F a/F r>e
e X Y X Y
0.4 1 0 0.4 1.5
18.4.2 一只6308轴承受载荷F r1=4000N,以转速n=500r/min运行一半的时间。

后又承受载荷F r2=2000N,以转速n=1000r/min运行其余
一半时间,该轴承寿命(以小时计)。

18.4.3 图示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低速轴转速n=196r/min,以F T=1890N,
F R=700N,F A=360N,轴颈处直径d=30mm,轴承预期寿命L h=20000h,
f d=1.2,试选择轴承型号。

1选用单列向心球轴承; 2选用圆锥滚子轴承
18.4.4某减速器一根轴用两个30310轴承支承,两轴承径向载荷分别为
F r1=8000N,F r2=2000N,作用在轴上的轴向载荷分别为F A1=2000N,
F A2=1000N,工作转速n=350r/min,常温下工作,载荷有中等冲击,
试计算轴承的寿命。

18.4.5某在常温下工作的减速器主动轴,其布置情况如图,轴上功率由外伸端的带轮输出,三角带作用在轴上的力Q=2020N,轴的转速n=
1400r/min,斜齿圆柱齿轮的圆周力F T=1780N,径向力F R=662N,轴
向力F A=378N,赤裸那分度圆直径d=42.94mm,载荷平衡,初步选用6
类深沟球轴承,预期寿命为10000h,试确定此轴承的型号(轴承支承
形式为两端固定,安装轴承处的轴颈为30mm)。

18.4.11指出图示轴系中的错误结构,并改正。

18.4.12指出图示轴系中的错误结构,并改正
18.4.13如图所示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高速轴,其转速你n1=572r/min,轴颈d=35mm,运转时有中等冲击,工作温度小于100℃。

根据工作条
件,采用两个型号为7207C的轴承,面对面安装。

已知齿轮分度圆直
径d1=45.918mm,齿轮轴向力F A=385N,径向力F R=704N,圆周力F T=
1896N,三角带作用在轴上的拉力分别为Q H=791N,Q V=154N,预期轴承
寿命L′10h=16000h。

验算所选轴承是否合适。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