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合集下载

宗教信仰对社会和谐的作用研究

宗教信仰对社会和谐的作用研究

宗教信仰对社会和谐的作用研究宗教信仰一直以来被视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东方的佛教、道教,宗教信仰都在各个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宗教信仰对社会和谐的作用进行研究,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话题。

首先,宗教信仰在社会中起着凝聚力的作用。

不同的宗教教义有着各自独特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而这些共同的宗教信仰为一群人提供了共同的目标和道德准则。

宗教信仰带给人们团结的力量,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相互支持和鼓励。

无论是教堂聚会、清真寺礼拜还是寺庙朝拜,人们在宗教活动中找到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其次,宗教信仰在社会中发挥了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的作用。

宗教信仰往往与一系列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紧密相连。

例如,基督教强调爱与宽容,伊斯兰教强调慈善和公正,佛教强调慈悲和无私。

这些道德准则以宗教信仰为基础,对信徒的行为和态度进行指导和规范,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

宗教信仰成为了人们思考和判断行为的准绳,遵守宗教教义的人往往更容易与他人和睦相处,从而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然而,宗教信仰也存在一定的困扰。

在某些情况下,宗教信仰也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因素。

由于不同宗教之间的教义差异及信仰情感的激烈,饱受战争和冲突困扰的地区往往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然而,这与宗教教义本身并无直接关联。

问题主要在于宗教信仰被政治利用、宗教极端主义的抬头,以及缺乏宗教间的对话与理解。

因此,宗教信仰在社会中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人们能够以平和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并从中寻找共同点而非分歧之时,社会和谐便能更好地发展。

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对于个体来说,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宗教信仰不仅满足了人对于信仰的需要,也给予人们力量与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不幸。

宗教信仰使人们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人对于世界充满希望与善意。

这种信仰和希望的力量,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浅谈宗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浅谈宗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的努力,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宗教的信仰,我国有着各种宗教信仰的群众非常的广泛,他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的一部分,也是党的群众基础,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确保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的自由,积极发掘宗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因素,使宗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正能量。

关键词:宗教与和谐社会宗教政策相互适应积极作用AbstractContent : 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nation's common efforts, each of the nationalities have different religious beliefs, there are a variety of religious masses is very extensive, they also constructs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part, is also the party mass foundation in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religion plays an important and irreplaceable role, must ensure that each nation 's freedom of religion, religion to explore actively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positive factors, make the relig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play a positive energy.Keywords: religion and harmonious society religious policy mutual adaptation positive role一.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宗教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能够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1)1.反映社情民意,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2.开展慈善活动,为弘扬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发挥助力作用 (1)3.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 (1)4.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发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2)5.自我约束,发挥维护社会生活安定团结的作用 (2)二、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2)三、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努力发掘宗教的积极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的正能量 (3)四、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五、总结 (4)参考文献 (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创新。

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宗教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信仰者个体心灵层面的滋养,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首先,宗教可以促进社会的道德与伦理观念。

宗教信仰通常与一定的道德准则相关联,即使不同宗教之间道德标准不尽相同,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宗教信仰使人们有了一种道德底线,让社会尤其是新一代更忠于自身的责任和信仰。

其次,宗教可以为社会提供精神慰藉和安慰。

人类在遭遇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时,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心理上的消极情绪,迎来新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气。

一种持久的信仰可以带来一份稳定和安全的感觉,这对于一个社会的团结和真诚的相处至关重要。

最后,宗教也可以传承文化和历史传统。

宗教的信徒有一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共同性,他们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也是丰富文化多样性和民俗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信仰和文化传统也是不同群体之间互相交流的重要媒介,促进了各文化之间的交融和认识。

综上所述,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视。

我们需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承认和尊重它们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

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各 种 矛 盾 ,为 构 建 民 族 地 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丹 艮务 。
宗 教 的 宗 教 信 徒 属 于 广 大 人 民群 众 中的 一 员 ,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自然 也 包 括 了 妥 善 协 调 各 种 宗
只 有 正 确 处 理 好 各 民 族 各 宗 教 之 间 的 关
t: 五 大 宗 教 基 督 教 、 天 主 教 、伊 斯 兰 教 、 U界 民 族 问 题 、边 境 问 题 交 织 在 一 起 ,成 为 境 外
敌 对 势 力 利 用 宗 教 进 行 渗 透 的 重 要 地 区 ,政 府 虽 然 耗 费 了 大 量 人 力 物 力 进 行 治 理 ,仍 然
所 以 ,我 们 必 须 重 视 和 发 挥 宗 教 在 构 建 民 族 地 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中 的 积 极 作 用 , 正 确
认 识 和 处 理 民 族 地 区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与 宗 教 的
关 系 , 妥 善 处 理 好 民 族 地 区 宗 教 方 面 出 现 的
类 指 导 ,促 进 共 同 发 展 。 特 别 要 加 大 对 特 困 民
努 力 推 动 少 数 民 族 和 民族 地 区 的 经 济 社 会 繁 族 和 民族 地 区 的扶 持 力度 。


暇臻
藩|
讽查 讨 探
打 着 合 法 传 教 、经 商 的 名 义进 入 境 内 活 动 ,
建 设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是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的 重 要 丰 富 和 发 展 ,深 刻 理 解 和 把 握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丰 富 内 涵 ,对 我 们 全 面 落 对 于 维 护 宗 教 与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的 协 调 适 应 , 实科 学 发 展 观 ,促 进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协 调 发 展 、 全 面 进 步 ,实 现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宏 伟 目标 , 意 义 重 大 。和 谐 社 会 应 该 是 一 个 民 主 法 治 、 公 平 正 义 、诚 信 友 爱 、 充 满 活 力 、 安 定 有 序 、

宗教工作交流发言稿

宗教工作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关于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宗教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工作,对于维护我国社会和谐、推动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宗教工作关系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做好宗教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推动宗教中国化1.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宗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宗教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人民幸福。

2. 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保障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加强宗教团体建设,提升宗教界自我管理水平1. 加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建设。

选拔政治坚定、信仰虔诚、德才兼备的宗教界人士担任宗教团体负责人。

2. 完善宗教团体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宗教团体财务、资产、人员管理等制度,提高宗教团体自我管理水平。

3. 强化宗教团体服务意识。

引导宗教团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 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政治素质、宗教素质和道德素质,使其成为维护宗教和顺、促进社会和谐的骨干力量。

2. 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开展讲经讲道活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信教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发挥宗教界人士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引导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加强宗教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宗教的社会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

宗教的社会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

宗教的社会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在当今社会中,宗教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和价值体系,具有丰富多样的社会功能。

宗教不仅满足着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需求,更在道德准则、社会支持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宗教的社会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宗教在道德准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宗教教义中凝聚着许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些规范和观念对信徒的行为起到约束和指导作用。

宗教教导人们要秉持善良、慈悲、宽容等美德,遵循道德准则。

这些道德准则促使信徒遵守社会公德,从而形成了互助互爱、尊重他人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

宗教的道德准则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规范,使得社会的秩序能够更好地得以维持。

其次,宗教在社会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宗教团体提供了信徒们相互交流、分享生活经验以及共同努力实现某些目标的机会。

通过宗教团体的宗教活动和仪式,人们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的支持。

宗教团体也为失去亲人、面临困境或危机的人们提供了情感的慰藉和社会支持。

这种社会支持使人们感到关爱和归属感,增强人们对社会的认同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此外,宗教在价值观塑造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宗教信仰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需求,更传递了许多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宗教所宣扬的爱与和平、宽容与包容、公义与公平等价值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宗教的教义和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人际关系以及对待社会问题的态度,使人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以和平与善良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然而,尽管宗教具有一系列的社会功能,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有时候,宗教信仰可能会产生狭隘的世界观,导致对不同信仰和文化的歧视和冲突。

因此,为了确保宗教的社会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鼓励宗教与社会其他领域的相互沟通与合作。

各宗教团体之间应该加强对话与交流,促进宗教多元和共生。

同时,政府也应该提供宗教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的平台,推动宗教价值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价值观相协调。

浅谈如何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助推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其载体是众多信徒及其构成的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制于社会整体,又反作用于社会,在当前致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前提下,宗教作用的发挥对于社会能否和谐运行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全面认识宗教的作用,规避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消极作用,有效发挥宗教的正面作用,是当前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发挥宗教的整合功能,促进宗教社会效益最大化。

宗教将不同的个人、群体、社会势力等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要素,通过信仰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组织形式、共同教义和共同礼仪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存在的价值整合,增强和促进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和一致,同时宗教通过自律与他律的方式,对社会个体进行行为的整合,实现了成员的一体化,形成凝聚力。

当这种整合功能发生在宗教共同体与民族或国家共同体相一致的条件下时,他就能够体现对社会发展的积极的正功能,发挥出特有的社会效益,这样的先例在5.12地震灾害的赈灾、重建过程中都有所体现。

二、发挥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增进各种社会关系的调和与平衡。

宗教可以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尤其是当今社会高速、快节奏的生存状态,宗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等个人痛苦因素。

“和谐社会”包括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3个方面。

首先,宗教可以通过对神灵、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和对彼岸世界的追求,消除人对自然的恐惧感,增强心理安全感,从而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宗教可以使人适当、适时在适度的前提下,暂时超越现实的自我情节,得到心理解脱,从而调节人与自我的关系;第三,宗教的“泛爱”主张,可以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爱的渴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四,宗教主张的“无我”“克己”,可以促进人们对理想与现实有准确的把握和定位,从而调节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最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那么,信教群众是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宗教能否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新的时代命题我们对宗教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也有一个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强调不同的侧重点、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从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那个时代不能不着重揭露剥削阶级利用宗教的麻痹作用、从精神上奴役劳动群众并用以维护剥削制度,到建国时我们党明确“信教群众是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宗教信仰自由”明确写进宪法,到改革开放初期肯定“宗教界也有很大的进步”,提出“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到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党同信教群众的关系明确为“血肉联系”,一直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这个对宗教问题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既隐含着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又展现出一条清晰变化的轨迹。

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统一。

人民群众(包括信教的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实践活动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要千方百计把人民群众团结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周围,引导群众为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这些基本要求,无不贯穿、渗透于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之中。

例如,马克思讲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但只要读一读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提到这句话的那篇原著,读一读与这句话紧紧相连的前言后语,就不难看到,马克思立意的着重点并非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而是特定时代条件下“受鸦片麻醉的人民”,是哀其不幸――“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促其奋斗――“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也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那个世界的斗争”,“应该向德国制度开火!”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需要明确指出宗教不仅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这种“二因素论”重要观点的提出,也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群众观的统一,是从宗教的群众性说起的,于是就有了《江泽民文选》第三卷《论宗教问题》中那段深刻的阐述:“宗教的存在,是以大量群众信奉为前提的。

正确引导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正确引导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正确引导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作者:拓锐平来源:《理论导刊》2008年第08期[摘要]宗教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社会根源,应当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正确引导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宗教观;引导: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B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8-0051-03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1宗教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

宗教有着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据统计,在全世界60多亿人口中,有48亿人信教;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目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

在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大约有超过1.2亿宗教信仰者,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数字表明:全球范围内信教者为多数,不信教者是少数;我国教徒虽然在总人口中比例不算大,但绝对人数不少;除7000多万共产党员和7500多万共青团员,按组织章程规定应当没有宗教信仰外,其他10亿多人不能认为都是无神论者,在他们中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宗教心理和宗教情绪。

青年人脖子上挂个十字架等宗教信物,商家店铺供奉财神菩萨,老百姓逢年过节去寺院烧香拜佛,事实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各阶层人们生活的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2宗教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宗教观的核心内容认为,宗教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与特点,是与物质生产和交往所决定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现实生活过程,是宗教存在和演变的真正根源。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一直备受广泛关注。

在许多国家,宗教不仅是信仰和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分析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探讨宗教如何发挥这种作用。

首先,宗教可以促进个人的道德和品德修养,从而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许多宗教在教义和信仰方面强调诸如爱、同情、宽容、礼貌、责任感等价值观念。

在遵守这些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个人可以克服自私自利的本性,尊重他人权利,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这样做将有利于促进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其次,宗教可以作为一个社群团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宗教团体通常是一个和谐、团结、互助和信任的社会组织。

在这个社区中,个人可以得到支持、鼓励和帮助,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这样的社会组织可以促进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这一点在多元文化的社会尤其重要,宗教可以为各个社区提供围绕着宗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对话的平台。

第三,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另一个积极作用是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内心的慰藉和支持。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信仰寻找到温暖与安慰。

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心理上的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

这种信仰能够为人们提供心理支持,鼓舞人们的勇气和信心,促进个人的健康和幸福。

最后就是宗教在文化交流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宗教在不同历史和文化的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社会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理解、尊重和接纳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思想,是建立和谐共处的前提和基础。

宗教能够成为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桥梁,也为不同文化之间创造了交流和对话的机会。

总而言之,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道德、团体、信仰、文化等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宗教对于社会和谐的促进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我们去理解和尊重,共存才能更好的实现。

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作者:郑耀泉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宗教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能否和谐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并发挥其积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正确认识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正确认识宗教,就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宗教观。

把马克思宗教观的本质,片面理解成“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有失偏颇的。

马克思宗教观的核心内容,是认为宗教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与特点,是与物质生产和交往所决定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现实生活过程,是宗教存在和演变的真正根源。

因此,人们对宗教的理解,应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对宗教的认识及其态度,中国共产党既有深刻的认识论根据,也有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明确“信教群众是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宗教信仰自由”明确写进宪法;改革开放初期,肯定“宗教界也有很大的进步”,提出“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进一步把中国共产党同信教群众的关系明确为“血肉联系”;一直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七大报告中更把宗教问题放在国家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位置,重点表述了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宗教界人士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作用是十分明确的。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各民族信仰宗教的群众有一亿人以上,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

一亿多信教群众包括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及社会其他成员,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如何积极发挥宗教团体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建设作用政协提案

如何积极发挥宗教团体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建设作用政协提案

如何积极发挥宗教团体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建设作用政协提案(一)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补充作用引导宗教界运用教义提倡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财富观、致富观和道德观。

大力支持各宗教活动场所发展自养事业和宗教界人士兴办企业,自主创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发挥宗教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参与作用。

建设和谐宗教、促进社会和谐,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各宗教活动场所发挥独特优势,倡导在各宗教中开展创建和谐宗教活动,不断促进宗教与社会、社会与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和教派的群众之间的和谐和睦。

一是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

以争创文明寺观教堂、文明教职人员、安全管理先进场所、法制宣传先进场所为载体,促进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建设,以和谐的寺观教堂面貌影响和吸引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二是注重促进信教群众的心理和谐,发挥宗教对信教群众的道德引领作用和在促进信教群众心理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努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努力培育广大信教群众的和谐精神,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力量和思想道德保障。

(三)发挥宗教在社会稳定方面的调适作用。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包括广大信教群众在内的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各宗教团体在密切联系信教群众,维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反映信教群众愿望和呼声等方面,协助党委政府作了大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针对民族宗教热点、敏感问题,各宗教活动场所积极教育引导信教群众通过合法正当的渠道反映意见,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引导宗教团体利用多种形式,旗帜鲜明地对“台独”、“藏独”等分裂祖国的活动,用实际行动坚决抵制分裂势力,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参与反对打击取缔邪教组织和活动,维护全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四)发挥宗教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融合作用。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宗教工作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宗教工作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中 贵 省 党 学 2 9( 2期 共 州 委 校 报 0 .总1 ) 03 1
思理双刊 想 论 月
5 7
文 化 建 设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宗教工作 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 张 和 平 ( 州省 宗教 事务 局 贵 州 贵 阳 贵 5 00 ) 5 0 4
摘 要 : 宗教 是一 种 长期 的社会 历 史现 象 。在 我 国社会 主 义条件 下 , 宗教具 有 长期性 、 众性和 特 殊复 杂 群
认 为 它虽 然不 是 中心 , 却关 联 着 中心 ; 教工 作 虽 但 宗 然不 是 大局 , 它影 响着 大 局 。一方 面 , 好 宗 教工 但 做 作不 仅 可 以确保 宗教 领域 的稳定 众 的积 极 性 和 创造 性 , 发展 大 局 起 到促 进 作 用 ; 一 方 面 , 对 另 如果 由于对 宗教 工作 重视 不 够 、 工作 不力 , 造成 宗 教 领域 发 生事 端 , 将直 接影 响 到社 会 和谐稳 定 , 干扰 经 济建 设 , 响社会 发 展稳 定 大局 。因此 , 们要 做 好 宗教 影 我 工作 ,充分 调 动 和发挥 宗 教界 人 士及 信教 群 众 的 积 极性 ,使宗 教工 作 在 为实 现经 济社 会 发展 历 史 性跨 越 的根本 任 务 , 设 和谐社 会作 出应 有 的贡 献 。中央 建 历 来高 度重 视宗 教工作 , 锦涛 总 书记在 2 0 胡 0 7年 l 2 月 1 8日 , 中共 中 央政 治局 进行 第二 次 集 体学 习 时 强
导 和 团结信教 群 众为 经 济社会发 展做 贡 献 。
关 键 词 : 学发 展观 宗教 积 极作 用 科 中图 分类 号 : 3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9 5 8 (0 9 0 —0 5 —0 D6 A 1 0 - 3 1 2 0 )3 0 7 4 开 展深 入 学 习实践 科 学发 展 观 活动 ,是 中央 贯 彻 落实 十七 大 精神 的重 要举 措 和 审 时度 势作 出 的重 要 战 略部 署 , 是深 入推 进 改革 开放 、 推动 经 济社 会 又 好 又快 发 展 、 进 社会 和 谐稳 定 的迫 切需 要 , 提 高 促 是 调 :要全 面 贯彻 党 的宗 教 工作 基本 方 针 ,发 挥宗 教 “

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从社会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发展过程,内涵丰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

无论是作为一种信仰,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言,中国宗教都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宗教关系已成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度关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事实证明,在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共建和谐世界等方面,中国宗教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不断完善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科学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已经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扩展1,社会和谐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从社会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发展过程。

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了社会和谐思想,但对社会和谐内涵的认识并没有深入展开,对实现社会和谐途径的探索也没有系统阐述。

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政府领导人在一些列讲话3中,逐步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1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党建研究》2002年第10期。

2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如2003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就能集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_2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_2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那么,信教群众是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宗教能否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新的时代命题
我们对宗教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也有一个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强调不同的侧重点、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从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那个时代不能不着重揭露剥削阶级利用宗教的麻痹作用、从精神上奴役劳动群众并用以维护剥削制度,到建国时我们党明确“信教群众是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宗教信仰自由”明确写进宪法,到改革开放初期肯定“宗教界也有很大的进步”,提出“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到2019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党同信教群众的关系明确为“血肉联系”,一直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这个对宗教问题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既隐含着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又展现出一条清晰变化的轨迹。

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统一。

人民群众(包括信教的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实践
第1 页。

最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_0

最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_0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这是一个简明朴实,却有着丰富内涵和体现时代要求的新提法。

能不能发挥、如何发挥这个积极作用,需要从世界到中国、从历史到现实,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反复观察、思考,积极探索、实践。

宗教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

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这三个特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最根本的是宗教存在的长期性。

我们观察和分析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必须时刻注意并充分估计宗教的这些特点及其带来的影响。

正是立足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全面、深刻的认识,立足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的敏锐、准确的把握,立足于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而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的空前的社会变革,同时又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的鲜活实践,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对宗教问题要有“四个全面认识”: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深刻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心理根源,全面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全面认识宗教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

只有做到“四个全面认识”,才能为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宗教到底是和谐因素还是冲突因素,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宗教问题却成为热点问题,对世界发生着重大影响。

有的冲突、战争,直接因宗教引发。

有的冲突,又因宗教因素而加剧、扩大,变得扑朔迷离。

在国际政治势力的角逐中,各方都在争夺宗教这面旗帜,因为这面旗帜下汇集着数量可观的群众。

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为拉选票,争相拉拢靠近宗教。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他们仇视的主权国家兴风作浪。

政协发言稿宗教

政协发言稿宗教

政协发言稿宗教各位政协委员、各位代表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XXX,作为一名宗教界代表,我感到十分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各位共同探讨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宗教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宗教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宗教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宗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贡献。

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和体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等各种宗教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宗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宗教文化真正成为我们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坚守文化的底线,守护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宗教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宗教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具有凝聚力和引导作用。

宗教信仰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保持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宗教还能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以和平、爱心和宽容的态度面对人生。

宗教信仰也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宗教文化和信仰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宗教信仰来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三、宗教在扶贫济困中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宗教还发挥着扶贫济困的作用。

宗教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推动力,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工作,倡导善行、救济困难群众。

许多宗教团体和信徒通过开展慈善活动、救助贫困群众、传递温暖等形式,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宗教团体和信徒参与扶贫济困工作,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四、宗教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宗教与法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法治是一切文明的基石,宗教信仰也应该在法治轨道上发展。

最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宗教对于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不仅给人们带来精神寄托和道德准则,而且在社会交往和公共事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宗教凝聚社会共识、传播道德伦理、促进社会良性互动等几个方面,探讨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最新发挥。

首先,宗教能够凝聚社会共识。

在当今多元化世界中,社会群体的多样性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而宗教作为人们信仰的核心,可以通过宗教活动、祭祀仪式等方式,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祈福和祷告。

例如,基督教的圣诞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等节日,都能够激发人们的宗教情感,并通过团体活动,增进人们的互动与合作,加强社会的凝聚力。

其次,宗教具有传播道德伦理的作用。

宗教信仰在伦理观念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和社会的道德规范具有积极影响。

比如,基督教强调“爱他人如爱己”,佛教倡导“以慈悲为怀”,伊斯兰教推崇“公正与仁慈”。

这些道德理念超越了个人私利,强调个体与他人共生共存的伦理关系。

宗教的价值观念传播能够引导人们追求正义、关心弱势群体、热爱和平,并对社会的整体道德观念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宗教对促进社会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宗教组织作为社会机构的一种,承担着社会服务和慈善事业的责任。

宗教组织通过开展救助活动、慈善捐赠等方式,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

例如,佛教寺庙设置救济站,为贫困人士提供食物和住宿;基督教教堂设立慈善基金,为灾区提供物资支持。

这些举措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还通过关怀和帮助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互助和信任,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备积极作用,但也应该注意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协调。

宗教应该遵循国家的法律和道德观念,不得进行极端行为或干涉社会公共事务。

只有在尊重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宗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正面积极的社会作用。

全国宗教会议精神简述

全国宗教会议精神简述

全国宗教会议精神简述
《全国宗教会议精神简述》
近日,全国各地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宗教会议,旨在促进各种宗教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宗教和谐发展。

此次会议是我国宗教界的一次重要盛会,代表了各个宗教团体的共同心声和共识。

在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就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号召各个宗教组织要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做出积极贡献。

与会代表还就如何加强宗教内部的团结和交流,促进不同宗教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一致认为,各种宗教在中国长期共存互融,相互尊重与和谐相处,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宗教文化的重要特色。

同时,各宗教团体应该加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的召开,无疑为我国宗教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宗教和社会的和谐相处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各个宗教团体将积极响应会议精神,团结奋斗,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切实维护宗教信仰自由,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切实维护宗教信仰自由,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切实维护宗教信仰自由,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23年,宗教信仰自由依旧是社会发展必须的重要元素。

早在古代,宗教信仰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人们深刻思考人生的一种方式。

然而,现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涉及到更多的政治、文化、经济问题。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成为了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是一个政治、法律和道义问题。

宪法和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保障公民自由信仰的权利。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宗教活动场所,合法继续开展宗教活动,避免一刀切的问题。

在社会基层,通过发挥宗教团体的自律职能,加强对教徒的法律教育和道德引导,建立起一种自觉接受政策法规、依法行事的社会信仰文化。

其次,推动宗教信仰和谐发展的举措,是一个文化、教育和社会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日趋快捷、方便,相关的意识形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在社会教育、文化传媒等方面加大宗教文化的普及力度,加强多种多样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挥作用,推动宗教文化遵从和发展,使之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之间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最后,宗教信仰自由保障与和谐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与经济、环境、社会因素有关。

例如,在一些缺乏发展的地区,经济贫困、资源环境快速恶化,使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面临严峻的挑战。

因此,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注重解决特别是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和制约。

研究中西方传统宗教、哲学、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所有成功的传统都是尊重人权、尊重自然,善于用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科学技术的手段,团结包容、谐和发展。

因此,制定和执行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和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必要条件。

总的来说,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宗教信仰,我们应该以上述三个方面为内容,加强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和推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年第二学期《宗教学》科目考查卷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思政06-1 任课教师:卢昌德
姓名:邓启豪学号:***********成绩
如何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并存的格局。

除道教外,其他各大宗教都是由国外传入的。

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宗教问题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宗教关系是必须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宗教工作是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揭示了我国宗教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宗教的社会作用仍然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还会受到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段斗争和国际上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扎实地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宗教,减少宗教中的消极因素,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广大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没有作过全面论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缺乏成功经验。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导师主要着眼于从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的角度,以阶级、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当时的宗教及宗教问题,而对于工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后,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的宗教问题,虽然提供了一些认识和处理的基
本原则并进行了一定的科学预测,但毕竟没有充分的实践。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的现实并根据当时革命发展的需要研究宗教问题,谨慎而稳妥地处理宗教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最终得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论断,这既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卓有成效的实践创举。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我国宗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正确方向。

综观我国和世界的宗教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宗教都要适应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才能存在和延续。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的,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的客观要求。

“相适应”本质上是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认识上的深化和理论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政治上讲我国宗教不再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利用的工具,而成为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宗教界的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引导爱国宗教团体和人士吧爱教和爱国结合起来,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还指出:“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江长期存在,如果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卜相适应,就回发生冲突。

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
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教道德中的基本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9年在与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民族、宗教委员座谈时,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相适应”的含义:一是信教群众要遵守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二是宗教活动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宗教界人士要爱国、进步,要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2001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相适应”的理论,概括为“两个基础”、“两个要求”和“两个支持”。

“两个基础”,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做好宗教工作的政基础:我国各宗教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进步,也为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其积极因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两个要求”,即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两个支持”,即支持宗教界人士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