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纤维性质

合集下载

纺织纤维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能

纺织纤维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能

棉纤维的主要化学性能
酸对纤维素的作用 染整加工中,漂白酸洗、酸退浆——稀 硫酸使浆料水解,转化为水溶性较大的 产物,(H+起催化作用。1,4甙键断裂, 与水分子形成两个羟基,一个是自由羟 基,无还原性;另一个是半缩醛羟基, 具有还原性。 )从而从织物上脱落下 来。1,4甙键对酸特别敏感,所以酸处 理时必须严格控制工艺。
棉纤维的其他化学性能
氧化剂对纤维素的作用 纤维素对氧化剂不稳定,一些氧化剂使 。 纤维素发生严重降解。在漂白过程中, 要选择适当的氧化剂,并严格控制工艺, 将损伤降到最低。 热对纤维素的作用 温度过高时,空气中的氧也能使纤维 氧化生成氧化纤维素,从而损伤纤维
粘胶纤维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Hale Waihona Puke 截面:不规则锯齿状,多有皮芯结构。
铜氨氢氧化物对纤维素的作用
氢氧化铜与氨或胺的配位化合物如铜氨溶液 或铜乙二胺溶液,能使纤维素直接溶解。纤 维素在铜氨溶液和铜乙二胺溶液中,分别形 成纤维素的铜氨配位离子和铜乙二胺配位离 子。纤维素铜氨化合物受到稀无机酸作用时, 可迅速而完全地分解,并析出纤维素。在化 学纤维工业中,利用这一原理制造的再生纤 维素纤维称为铜氨人造纤维 。
8238寝室
棉纤维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能
棉纤维是最常见的,棉纤维是地 球上最丰富的和最纯净的纤维素纤维。 是迄今为止最重要和使用最广泛的单 一细胞的种子纤维。是从棉籽表皮上 细胞突起生长而成的。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 棉纤维是一个上端封闭、下端敞开的 干瘪的管状细胞,在显微镜的观察下, 成熟的棉纤维纵向呈扁平带状,并具 有天然扭曲:横截面呈腰形或耳形, 是由较薄的管状的初生胞壁、较厚的 螺旋状的次生胞壁较小的瘪缩的中空 胞壁缩构成的。

棉纤维的长度,细度,成熟度等理化性质

棉纤维的长度,细度,成熟度等理化性质

棉纤维的长度,细度,成熟度等理化性质棉纤维的长度、细度、成熟度等理化性质1、长度棉纤维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棉花的品种、⽣长条件和初加⼯。

通常细绒棉的⼿扯长度约为23~33mm,长绒棉为33~45mm,亚洲棉为18-25mm。

纤维长度越长,⾯料的⼿感就越柔软、舒适度越⾼,长绒棉是棉纤维中公认的⾼端产品。

针织长绒棉⾊织提花汗布2、细度棉纤维的细度主要取决于棉花品种、⽣长条件等。

⼀般长绒棉较细,为1.11~1.43dtex(9000-7000公⽀);细绒棉较粗,约1.43-2.22dtex(7000-4500公⽀)。

3、成熟度棉纤维的成熟度是指棉纤维中细胞壁增厚的程度,即棉纤维⽣长成熟的程度。

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细胞壁增厚,中腔变⼩。

棉纤维的成熟度常采⽤成熟系数表⽰。

成熟系数是根据棉纤维中腔宽度与胞壁厚度的⽐值订出的相应数值,成熟系数越⼤,表⽰棉纤维越成熟。

⼀般正常成熟的细绒棉平均成熟系数为1.5-2.0左右。

4、马克隆值(Micronaire)马克隆值是⼀定量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透⽓性的量度,可⽤马克隆⽓流仪测量。

马克隆值是同时反映棉纤维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性指标。

马克隆值没有计量单位,其数值越⼤,则棉纤维越粗,同时也反映棉纤维的成熟度较⾼。

⼀般细绒棉的马克隆值为3.3~5.6,长绒棉为2.8-3.8,亚洲棉为6.2~10。

5、强伸性棉纤维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纤维的品种、粗细等。

⼀般细绒棉的断裂长度约为20-30km,长绒棉更⾼⼀些。

棉纤维吸湿后强度约增加2%~10%。

棉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3%~7%,吸湿后断裂伸长率约增加10%左右。

弹性较差。

6、吸湿性棉纤维的吸湿性较好,回潮率⼀般在8%~13%。

精梳棉珠地布针织⾯料吸湿透⽓性良好7、杂质和疵点杂质是指原棉中夹杂的⾮纤维性物质,如沙⼟、枝叶、铃壳、棉籽、⾍屎、籽棉等。

疵点是指原棉中存在的由于⽣长发育不良和轧⼯不良⽽形成的对纺纱有害的物质,包括破籽、不孕籽、棉结、索丝、软籽表⽪、僵⽚、带纤维籽屑及黄根等。

最新-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主要性质Back 精品

最新-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主要性质Back 精品

Back
第二节 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一、麻纤维的物质组成与化学性能 • 二、麻纤维的种类 • 三、麻纤维的基本特征
• • 其他:果胶质、半纤维素、木质素、脂肪 蜡质等非纤维物质(统称为“胶质”) • 脱胶:使纤维素和胶质分离,取出可用的 纤维。
一、麻纤维的物质组成与化学 性能 基本化学成份:纤维素
• 彩棉(天然具有色彩的棉花)
二、棉纤维的形态特征
• 1.初生层:纤维外 层,外皮是蜡质与 果胶 • 2.次生层:由微原 纤堆砌而成 • 3.中腔:停止生长 后留下的空隙
Back
二、棉纤维的形态特征
• 纵向:一端封闭、呈扁平的转曲带状的 管状体。 • 截面:棉纤维干涸后呈腰圆形
三、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主要性 质
Back
第六章 天然短纤维
• 第一节 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第二节 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第三节 毛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BackBiblioteka 第一节 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一、棉纤维的种类 • 二、棉纤维的形态特征 • 三、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主要性质
一、棉纤维的种类
• (一)按棉花的品种分 • 陆地棉(高原棉、美棉、细绒棉):发现于南美洲大 陆西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区 • 海岛棉(长绒棉):发现于美洲西印度群岛 • 亚洲棉(粗绒棉)、非洲棉(草棉)
• 纤维素的性能: • 1 .纤维素的酸性水解性能:在适当氢离子浓 度、温度和时间下,纤维素大分子中的1,4— β 甙键发生断裂 。 • 2 .纤维素的碱性降解(包括碱性水解和剥皮 反应 )及碱纤维素生成 (与浓碱作用 ) • 3 .纤维素的氧化:纤维素与氧化剂作用时, 其大分子中的羟基很容易被氧化剂氧化,形成 氧化纤维素,聚合度也同时下降,产生氧化降 解。

棉纤维概况

棉纤维概况

棉纤维概况棉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在纺织纤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棉国之一,目前,我国的棉花产量已进入世界最前列。

我国棉花的种植几乎遍布全国。

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再加上西北内陆、辽河流域和华南、共五大棉区。

棉花大多是一年生植物。

它是由棉花种子上滋生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的。

棉纤维的长年可以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个阶段。

棉花种类很多,目前主要按以下的两种方法分类。

1.按棉花的品种分类(1)细绒棉:细绒棉又称陆地棉。

纤维线密度和长度中等,一般长度为25~35mm,线密度为2.12~1.56 dtex(4700~6400公支)左右,强力在4.5cN左右。

我国目前种植的棉花大多属于此类。

(2)长绒棉:长绒棉又称海岛棉。

纤维细而长,一般长度在33mm以上,线密度在1.54~1.18dtex(6500~8500公支)左右,强力在4.0cN以上。

它的品质优良,主要用于编制细于10tex的优等棉纱。

目前,我国种植较少,除新疆长绒棉外,进口的主要有埃及棉、苏丹棉等。

此外,还有纤维粗短的粗绒棉,目前已趋淘汰。

2.按棉花的初加工分类从棉田中采得的是籽棉,无法直接进行纺织加工,必须先进行初加工,即将籽棉中的棉籽除去,得到皮棉。

该初加工又称轧花。

籽棉经轧花后,所得皮棉的重量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率称衣分率。

衣分率一般为30%-40%按初加工方法不同,棉花可分锯齿棉和皮辊棉。

(1)锯齿棉:采用锯齿轧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锯齿棉。

锯齿棉含杂、含短绒少、纤维长度较整齐,产量高。

但纤维长度偏短,轧工疵点多。

目前,细绒棉大都采用锯齿轧棉。

(2)皮辊棉:采用皮辊轧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皮辊棉。

皮辊棉含杂、含短绒多,纤维长度整齐度差,产量低。

但纤维长度操作小,轧工疵点少,但有黄根。

皮辊轧棉适宜于长绒棉、低级棉等。

棉纤维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1.长度棉纤维长度是指纤维伸直时两端间的距离,是棉纤维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鉴别棉织布和涤纶织布的方法

鉴别棉织布和涤纶织布的方法

鉴别棉织布和涤纶织布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棉织布和涤纶织布是非常常见的两种织物。

虽然它们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它们的质地、手感和性质却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鉴别棉织布和涤纶织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处理和使用它们。

下面是几种鉴别这两种织物的方法。

1. 观察纤维特征棉织布是由棉纤维织成的,而涤纶织布则是由人造纤维涤纶织成的。

因此,观察纤维特征是鉴别这两种织物的最基本方法。

棉纤维是天然的、柔软的、吸湿性好的,而且具有弹性和耐磨性。

涤纶纤维则是人造的、光滑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但吸湿性却不如棉纤维。

为了观察纤维特征,我们可以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织物的表面和断面。

如果织物的纤维是天然的、有毛刺、不均匀,那么它很可能是棉织布。

如果纤维是光滑的、均匀的,那么它很可能是涤纶织布。

2. 摸评手感棉织布和涤纶织布的手感也有很大的不同。

棉织布柔软、舒适,手感温和,适合贴身穿着;而涤纶织布则光滑、硬挺,手感凉爽,适合制作夏季服装。

在观察手感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触摸织物表面:棉织布的表面应该是柔软的、有绒感的,而涤纶织布则应该是光滑的、不带绒感的。

(2) 摸评织物手感:用手摸评织物的手感,棉织布应该是柔软的、有弹性的,而涤纶织布则应该是硬挺的、不易变形的。

(3) 摩擦织物:用手摩擦织物,棉织布应该是柔软的、易于折叠,而涤纶织布则应该是光滑的、不易折叠。

3. 水洗试验在鉴别棉织布和涤纶织布时,水洗试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棉织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因此在水中浸泡后会变得柔软、有弹性;而涤纶织布则不具备这种特性,水洗后手感无明显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将织物放入水中浸泡10-15分钟。

(2) 取出织物,轻轻挤压,使其自然风干。

(3) 摸评织物手感:棉织布应该是柔软的、有弹性的,而涤纶织布则没有明显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不同厂家的织物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鉴别时应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

鉴别棉织布和涤纶织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使用和处理这两种织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纺织纤维化学性归纳总结

纺织纤维化学性归纳总结

纺织纤维化学性归纳总结纺织纤维是构成纺织品的基本材料,而纤维的化学性质对纺织品的性能和用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常见的纺织纤维的化学性质进行归纳总结。

一、天然纤维1. 棉纤维:棉纤维是最常见的天然纤维之一,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棉纤维吸湿性能强,能吸收30%以上的水分,且能迅速释放湿气。

此外,棉纤维对酸、碱性物质和氧化剂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2. 麻纤维:麻纤维是一种强劲而有韧性的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和耐高温性。

麻纤维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容易受到光照的影响而变黄。

3. 丝绸:丝绸是一种由蚕茧中取得的纤维,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纤维素。

丝绸具有较好的耐草酸和碱性物质的性能,但对于酸性物质较为敏感。

二、人造纤维1. 粘胶纤维:粘胶纤维是通过纤维素经化学处理后制成的。

其具有较好的染色性、吸湿性和透气性。

然而,粘胶纤维对酸性物质和氧化剂的耐受性较差。

2. 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具有优良的耐酸碱性、耐溶剂性和耐高温性。

聚酯纤维还具有良好的防皱性和耐摩擦性。

3. 聚醚纤维:聚醚纤维是一种强度高、耐酸碱性能好的纤维。

此外,聚醚纤维还具有耐摩擦和耐褪色的特点。

4. 腈纶纤维:腈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还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并且不易受到虫害侵蚀。

然而,腈纶纤维对紫外线的稳定性较差。

三、合成纤维1. 聚酰胺纤维:聚酰胺纤维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染色性和抗撕裂性能的纤维。

其耐酸碱性能较好。

2. 聚氨酯纤维:聚氨酯纤维具有较好的抗刺激性、保温性和弹性。

聚氨酯纤维对于大部分酸性物质和溶剂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3. 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具有很好的耐酸碱性能和热稳定性,但对于氧化剂的耐受性较差。

4.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是一种强度高、弹性好的纤维。

它不耐酸碱性,但耐醇、醚、酮等有机溶剂。

综上所述,纺织纤维的化学性质对纺织品的性能和用途至关重要。

了解不同纤维的化学性质,有助于我们在纺织品的选购、使用和维护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棉的结构和工艺特点

棉的结构和工艺特点

棉的结构和工艺特点
棉的结构特点:
1. 棉的细胞壁较薄,导致其纤维较柔软,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撕裂性。

2. 棉纤维中含有许多的空气孔,这不仅使得它们比较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保暖性。

3. 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能快速吸收体表的汗液,并迅速将汗液透出。

这既能保持人体的干爽舒适,还有助于保持温度平衡。

4. 棉纤维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耐磨性,经久耐用。

棉的工艺特点:
1. 棉纤维加工性好,便于纺织和染色,并且与许多纤维混合纺织时能够主导混纺纱线的性质。

2. 棉的收缩率相对较小,服装或织物洗后变形较少、抗皱性能也较好。

3. 棉含有丰富的亲水基团,使其易于与水或水基染料结合,这使得其染色性能较好,具有鲜艳的色彩。

4. 棉纤维表面容易被处理,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化学处理,例如增加抗皱、防皱、柔软等功能,也可进行一些数字印花、数码印刷等技术。

棉花纤维详解

棉花纤维详解

棉株长在农田,棉铃是其果实,内含种籽,籽上长着棉纤维.从棉铃摘取后,经过轧棉机加工去掉棉籽,留下的棉纤维就原棉,原棉经过打包后,送往纺织厂加工制成纱.我国盛产棉花,产量约居各国之首.世界各国栽培的棉种主要有两种:1细绒棉.我国有98%的棉田种植,产量高,质量也好.纤维长度23~33mm,细度1.5~2dtex,天然转曲50~80转/cm,可纺制10~60tex的纱;2长绒棉.产量稍低,质量优良,纤维长度33~45mm,细度1.2~1.4dtex天然转曲80~120转/cm,可纺5~12tex的纱.原棉根据其成熟度,色泽特征和轧工优劣评级.细绒棉分为七个级,三级为标准级,七级以下为级外棉;长绒棉分为五个级.每只棉包都刷上唛头,例如标志427的意义是:4表示原棉品级,27表示棉纤维手扯长度(mm),???表示锯齿棉,即由锯齿轧棉机加工而成的,若是皮辊棉,则不使用任何符号.棉纤维的成熟度与生长的自然环境和收花期有关,它决定了纤维的细度,色泽,强力和弹性.正常成熟的纤维截面大,颜色白,强力高,弹性好.天然转曲多.工厂常采用中腔胞壁对比法来检验纤维成熟度.原棉的含湿量用含水率表示,而化纤,纱,布的含湿量用回潮率表示.杂质是指混在原棉内非纤维物质,例如棉籽,铃壳,枝叶等碎屑,砂泥或煤屑,小金属物,包皮碎片等.原棉中的杂质会影响用棉量和纱布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原棉的含杂率;锯齿棉为2.5%,皮辊棉为3%.棉结是若干根纤维纠缠在一起形成的小结,一般有两种:1纤维结,它纯由纤维形成,其中以下成熟纤维和死纤维形成者占多数.结的生成也与纤维细度和加工方法有关,例如细纤维的弯曲刚度差,易被搓成纤维结.2籽壳结:由纤维和其它杂质,如籽,叶,枝的碎屑共同组成.原棉中的棉结,大都在机械摘棉和剧烈轧棉过程中产生的.棉结数量一般在清棉车间会有所增加,而在梳棉车间会有所减少.棉结不仅在纱上产生明显的粗节,而且在布面上形成斑点.尘屑是指那些能悬浮在空气中的物质微粒.原棉中的尘屑大多由加工造成.其中有50%~80%的纤维碎屑和碎叶皮屑,10%~25%的水溶性物质.尘屑大多存在原棉中或粘附在纤维上.尘屑污染工作环境,危害工作健康,加速机件磨损.部份苏丹的棉纤维肯胶粘物----蜜露(但不是经常有的),它是棉虫的排泄物,属醣类,性粘,能溶于温水.蜜露在干燥状态下呈硬物,但在纺纱生产过程中因温,湿度增高而软化成粘性物,粘附或聚积在机件上导致缠绕,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故这类原棉在使用前需经预处理,例如将醣化霉温水喷洒在初步松解的原棉上,静置24h后使用.棉纤维的形态结构1棉纤维的截面形态结构成熟正常棉纤维,截面是不规则的腰圆形,中有中腔.示成熟的棉纤维,截面形态极扁,中腔很大,过成熟棉纤维.截面呈圆形,中腔很小.棉纤维的截面由外至内主要由初生层,决生层和中腔三个部份组成.初生层是棉纤维在伸长形成的初生细胞壁,它的外皮是一层极薄的蜡质与果胶.初生层很薄,纤维素含量也不多.纤维素在初生层中呈螺旋形网络状结构.次生层是棉纤维在加厚期淀积而成的部分,几乎都是纤维素.由于每日温差的关系,大多数棉纤维逐日淀积一层纤维素.形成了棉纤维的日轮.纤维素在次生层中的淀积并不均匀,以束状小纤维的形态与纤维轴倾斜呈螺旋形(螺旋角约为250~300),并沿纤维长度方向有转向.这是使棉纤维具有天然转曲的原因.次生层的发育加厚情况决于棉纤维的生长条件,成熟情况,它定了棉纤维的主要物理性质.棉纤维生长停止后遗留下来的内部空隙就是中腔,同一品种的棉纤维,外周长大致相等,次生层厚时中腔就小,次生层薄时就大.中腔内留有少数原生质和细胞核残余,它对棉纤维颜色有影响.2棉纤维纵向形态:棉纤维具有天然转曲,它的纵面呈不规则的而且沿纤维长度不断改变转向的螺旋形扭曲.成熟正常的棉纤维转曲最多.未成熟棉纤维呈薄壁管状物,转曲少.过成熟棉纤维呈捧状,转曲也少.棉纤维单位长度中扭转半周,即1800的个数称为转曲数.一般长绒棉的转曲数多于细绒棉,细绒棉的转曲约为39~65个/cm.天然转曲使棉纤维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有利于纺纱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和成纱质量的提高,但转曲反向次数多的棉纤维强度较低.棉纤维的组成一棉纤维素棉纤维素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在棉花长生过程中由二氧化碳和水经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经过元素定量分析,得知纤维素是由碳素(C),氢(H),氧(O)三元素组成,其组成比例为碳44.4%,氢6.2%,氧49.4%.纤维素的分子式可以写成(C6H10O5)n,其中n为聚合度,是指一个纤维素分子中含有的基本单元即(C6H10O5)的个数.棉纤维素的分子量和聚合度并不是一个分子都是一样的,这是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征之一,称为不均匀性或多分散性.有关资料上所载棉纤维素的分子量和聚合度是指一个样品中很多分子的平均值.棉纤维素的聚合度越高,分子量越大,棉纤维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也就越好.根据棉纤维素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溶解的不同情况,通过分离,可以得到聚合度和某些性质不同的纤维素,分别称为α—纤维素β—纤维素γ—维生素.α—纤维素:是在室温(20℃)下不溶于17.5%氧化溶液中的素,其聚合度在150以上.β—纤维素:是在室温(20℃)下能溶于17.5%氧化溶液,再用醋酸中和沉淀出来的素,其聚合度在15~150.γ—维生素:是在室温(20℃)下能溶于17.5%,氧化溶液,再用醋酸中和亦不沉淀的素,其聚合度在15以下.β—纤维素和γ—维生素也可以概括称为半纤维素,又叫氧化纤维素或水解纤维素.成熟度不好的棉纤维,半纤维素含量较高,则α—纤维素含量相对降低.所以用作军工或化工原料的棉短绒需要经过化验.α—纤维素的含量越高,原料的利用率就越高.二棉纤维素伴生物棉纤维素伴生物除天然有色棉的色素由于含量极微和一小部份其它物质尚未查明外,主要有下列几类.(一)脂肪和蜡质棉纤维表面含有层脂肪和蜡质,其含量随棉纤维成熟程度提高而降低.它能保护棉纤维不易受潮并增润棉纤维的光泽,含量适当时在纺纱过程中能起润滑作用,但它防碍棉纤维及其制品的着色能力.用乙醚,酒精和碱溶液解可以把它除去.(二)果胶物质用水抽提棉纤维而得到的水溶液性物质主要为果胶物质,所以也称为水溶物,果胶物质会防碍棉纤维的毛细管作用,除去果胶物质后的棉纤维吸湿性高.(三)含氮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和其它含氮的化合物.随着棉纤维成熟度的提高.含氮物质含量则降低.把棉纤维放在水中加热或用碱液蒸煮即可除去.(四)糖类物质是指多缩戊糖,在棉纤维中含量不多,用乙醚和热水抽取了脂肪,蜡质,有色物质以后剩下的能溶于稀碱溶液的物质,统称为糖类物质.它是以多缩戊糖为主,还有多缩已糖和多缩醛糖等的混合物.因为它们都属于多糖类,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很难分离,因此在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时都按多缩戊糖计算.含糖较多的棉纤维在纺纱过程中容易引起绕罗拉,绕皮辊,绕皮圈等现象,影响纺纱工艺及产品质量.(五)灰分棉纤维在生长过程中伴有灰分.它是铁,钙,镁.钠,钾等金属元素氧化物的总称.棉纤维成熟度越高,灰分含量越低.军工和化工用的棉短绒化验灰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棉纤维的主要性能1长度:棉纤维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棉花的品种,生长条件和初加工.通常细绒棉的手扯长度平均为23~33mm,长绒棉为33~45mm.棉纤维的长度与纺纱工艺及纱线的质量关系十分密切.一般长度越长,且长度整齐度越高,短绒越少,可纺纱越细,纱线条干越均匀,强度高,且表面光洁,毛羽少.2线密度:棉纤维的线密度(细度)指针是指纤维单位长度的重量.特克斯(tex)是我国线密度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是指1000米长纤维的重量以克表示.其计算式如下;Ntex=(G/L)X1000 (2-1)式中:Ntex—线密度(tex);L—纤维长度(m)G—纤维重量(g)特克斯(tex)的千分之一,十分之一和一千倍分别称为毫特(mtex),分特(dtex)和千特(ktex).以往曾以公制支数作为棉纤维的细度指标.公制支数是指每毫克棉纤维所具有的长度毫米数,其计算式为:Nm=L/G (2-2)式中:Nm—公制支数;L—纤维长度(mm)G—纤维重量(mg)棉纤维的线密度主要决于棉花品种,生长条件等.一般长绒棉较细,为1.11~1.43dtex(9000~7000公支),细绒棉较粗,约1.43~2.22dtex(7000~4500公支).在成熟正常的情况下,棉纤维的线密度小,有利于成纱强力和条干均匀度,可纺线密度低的纱.如果由于成熟差而造成的纤维线密度小,如未成熟,死纤维等,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扭结,折断,形成棉结,短纤维,对成纱品质有害.3吸湿性:表示吸湿性的指标是回潮率.回潮率是指材料所含水分的材料干量的百分率,其计算式如下:W=(G-G0) G0X100(%) 2-3)式中:W—回潮率(%)G0—材料干量(g)G—材料湿量(g)我国原棉的回潮率一般在8%~13%.原棉含水的多少会影响重量,用棉量的计算及以后的纺纱工艺.回潮率太高的原棉不易开松除杂,影响开清棉工序顺利进行,还容易扭结成“罗卜丝”.回潮率太低则会产生静电现象,造成绕罗拉,绕皮辊,纱条中纤维紊乱,纱的条干不均匀等.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原棉的含水多少仍沿用含水率这个指标.含水率是指原棉中所有含水分重量占原棉湿量的百分率.其计算如下:M=(G-G0)/GX100 (%) (2-4)我国规定原棉的标准含水率为10%.4强伸性:棉纤维的强伸性通常可用拉伸断裂强力或比强度,断裂长度伸长率表示.拉伸断裂强力是纤维拉伸到断裂时所需的最大外力P,单位是牛顿(N).由于纤维的细度影响纤维的强力,为了比较不同粗细纤维的拉伸性质,可将其换算到单位线密度纤维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即断裂比强度Pt,单位为牛每特(N/tex),计算式如下:Pt=P/Ntex (2-5)断裂长度是以长度形成式表示的强度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设想纤维头尾衔接悬吊起来,直到它因自身重力而断裂时的长度,也就是重力等于强力时的纤维长度,棉纤维在纺织加工过程于中不断受到外力作用,一定的强度是纤维具有纺织加工性能的必备条件之一,并且纤维强度越高纺得的纱线也越高.棉纤维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纤维的品种,粗细等.一般细绒棉的断裂长度均为20~30km,长绒棉更高一些.棉纤维的湿强度增加2%~10%.棉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是指纤维拉伸到断裂时的伸长与原长的比值的百分率.计算式如下:ε=(La-Lo)/LOX100 (%) (2-6)式中ε为断裂伸长率(%);La为拉伸断裂时的纤维长;LO为拉伸前纤维表度(原长).棉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3%~7%.5化学稳定性:由于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所以它较耐碱而不耐酸.酸会促使纤维素水解,使大分子断裂,从而破坏棉纤维.稀碱溶液在常温下处理棉纤维不发生破坏作用,但会使棉纤维膨化.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液氨中处理后,纤维横向膨化,从而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丝一般的光泽,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可提高纤维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浓碱高温对棉纤维可能起破坏作用.6成熟度:棉纤维中细胞壁的增厚程度,即棉纤维生长成熟的程度称为成熟度.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细胞壁增厚,中腔变小,棉纤维在生长期内,如果受到病,虫,霜等的侵害就会影响纤维的成熟度.棉纤维的成熟度几乎与各项物理性能都有密切关系.成熟正常的棉纤维,天然转曲多,抱合力大,弹性好,有丝光,对加工性能和成纱质量都有益.成熟正常差的棉纤维,线密度小,强力低,天然转曲少,抱合力差,吸湿较多,且染色性和弹性较差,加工中经不起打击,容易纠缠成棉结.过成熟的棉纤维天然转曲少,纤维偏粗,也不利于成纱强力.成熟度与纤维各项物理性能关系很大,因此成熟度能综合地反映棉纤维的内在质量.表示成熟度的指标常用的有成熟系数,成熟度比和成熟纤维百分率.成熟系数是根据棉纤维中腔宽度与胞壁的比值订出的相应数值,如表2-1所示.成熟系数越大,表示棉纤维越成熟.一般正常成熟的细绒棉平均成熟系数为1.5~2.0左右.成熟系数在1.7~1.8时,对纺纱工艺和成纱质量都较理想.长绒棉的成熟系数如用同样的腔宽壁厚比值来看要较细绒棉高些,通常为2.0左右.表2-1成熟系数与腔宽壁厚比值对照表成熟系数0.0 0.25 0.50 0.75 1.0 1.25 1.50 1.75 2.0腔宽壁厚比值a/b 30~22 21~13 12~9 8~6 5 4 3 2.5 2 成熟系数2.25 2.50 2.75 3.0 3.25 3.50 3.75 4.0 5.0腔宽壁厚比值a/b 1.5 1 0.75 0.5 0.33 0.20不可察觉不可察觉成熟度比是纤维胞壁增厚对任意选定等于0.577的标准增厚之比.纤维胞壁增厚度是纤维胞壁的实际截面积对具有相同周长的圆面积之比.成熟度比值为1时,说明纤维成长率度良好.低于0.8时,说明纤维未成熟.成熟纤维百分率是一批纤维中,成熟纤维占批纤维根数的百分率.棉花质量要求和经济技术指标一棉花质量要求:1品级GB1103—1999规定棉花根据其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棉花品级分成七级,即一至七,三级为品级标准级,七级以下为级外棉.根据品级条件和品级参考指针,制作品级实物标准.品级实物标准为基本标准和纺制标准.皮辊棉,锯齿棉纺制标准是评定棉花品级的依据,各级实物标准都是底线.黄棉,灰棉,拔杆剥桃棉,由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基本标准副本的品级程度制作参考棉样,最高品级不高于四级.2长度:棉花纤维长度以1mm为级距,分为25mm,包括25.9mm及以下26mm,包括25.0~26.9mm,27mm.包括27.0~27.9mm,28mm,包括29.0~29.9mm,30mm,包括30.3~30.9mm,31mm,包括31.0mm及以上.28mm为长度标准级.五级棉花长于27mm,按27mm计,六,七级棉花均按25mm计.3马克隆值:马克隆值分为三个级,即A,B,C级.B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马克隆值分级范围为:3.7~4.2之间为A级;3.5~3.6或4.3~4.9之间为B级;3.4以下或5.0及以上为C级.4回潮率: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5%.5含杂率:棉花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6危害性杂物: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采摘,交售棉花,禁止使用化纤维编织袋等非棉布口袋,禁止使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扎口.收购,加工皮棉时,发现混有异性纤维,色纤维及其它危害性杂物的,必须挑拣干净.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得混入危害性杂物.二棉花加工经济技术指标1轧花:(1)皮棉品级,长度,籽棉经过轧花所出的皮棉,其品级,长度应对照国家标准严格检验,不低于原收购籽精试轧衣分时的品级,长度.棉花品级以品级实物标准结合品级条件决定;棉花长度检验用手扯尺量法测定.棉花品级条件参考指标见表6-1.(2)皮棉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收购时可机检或估检,估检结果应经常与机检结果相对照,对估检结果有异议时,以机检结果为准,成包皮棉含杂率按机检为准.。

纤维的种类与特性

纤维的种类与特性

纤维的种类与特性1、植物纤维:棉:Cotton棉纤维触感柔软,透气性好,穿用舒适,它吸湿性高,导热性好,耐高温,易起皱不易恢复,耐碱畏酸,有霉害。

棉纤维遇火立即燃烧,离开火焰后还迅速燃烧并存有余光。

洗涤方法:通常采用中性洗涤剂洗涤,最佳水温40—50度。

洗前可放在水中浸泡几分钟,但不宜过久,以免颜色受到破坏,贴身内衣不可用热水泡,以免使汗渍中的蛋白质凝固而粘附在服装上,且会出现黄色汗斑,水洗后一般不会缩水。

2、植物纤维亚麻:Linen具有粗细不均的外观,触感硬挺,抱合力差,质轻,它吸湿性高,导热性好,耐高温,易起皱不易恢复,耐碱畏酸,有霉害。

亚麻纤维遇火焰立即燃烧,离开火焰后还迅速燃烧并存有火光,它的气味似燃纸时的臭味,颜色是灰色。

通常是采用干洗,极少情况下可水螅,切忌使用硬刷和用力揉搓,以免面料起毛。

洗后不可用力拧绞,有色织物要要热水浸泡,不宜在阳光下暴晒,使有色织物褪色。

3、动物纤维羊毛wool:触感柔软,温暖,富有弹性。

它吸湿性高,不耐高温,保湿性佳,具有良好皱折恢复性,耐酸畏碱,有霉害。

羊毛纤维接火焰时融化,在火焰中融化并燃烧。

离开火焰后融化并勉强继续燃烧。

它的气味似燃毛发时的臭味,颜色是黑色易碎的膨胀物。

常干洗,干洗后不缩不皱,宜蒸汽熨烫,对极少特别脏的,含毛量80%以下的水溶液中会收缩变形,所以洗涤温度不宜超过40度。

4、蛋白质纤维蚕丝Silk :有平滑的感觉,以及特殊的光泽,柔软的手感,它吸湿性高,不耐高温,保湿性佳,具有良好皱折恢复性,耐酸畏碱,有虫害。

蚕丝纤维接火焰时融化,在火焰中继续燃烧,离开后勉强燃烧。

它的气味似燃毛发时的气味,颜色是黑色易碎的膨胀物。

常采用干洗,但必须用干净的油清洗,若水洗,必须用中性洗剂,洗后用醋浸泡,如发现原有颜色褪色时可以用丝亮剂均匀喷洒,宜蒸汽熨烫。

5、合成纤维,聚脂纤维Polyester 特多龙:可制成长纤维织物,触感平滑,光泽度好,但质感较硬,短纤维织物触感有棉、羊毛织物的表面性质,吸湿性差,易洗快干,具亲油性,抗化性好,防霉,防虫,耐磨性差,遇热可塑性。

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 -回复

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 -回复

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回复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

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棉纤维的主要成分。

棉纤维通常来自于棉花,具有很高的强度、透气性和吸湿性,因此被广泛用于纺织工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纤维素的结构。

纤维素分子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的连接形成纤维素链。

这种连接方式使得纤维素分子之间能够相互交叉结合,形成纤维素纤维。

纤维素链的长度和纤维素的结晶度决定了棉纤维的物理性质。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棉纤维是如何形成的。

棉花的主要部分是种子毛,也就是棉纤维的来源。

棉纤维是从棉花的表皮绒毛中提取出来的。

棉花的纤维素在干涸的情况下会形成纤维素纤维,这是因为纤维素链之间的氢键相互吸引,使得纤维素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纤维素纤维经过去污和加工后,最终会成为我们所熟知的棉纤维。

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棉纤维的特性。

棉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这是因为纤维素的晶区结构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

同时,纤维素纤维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棉纤维的强度。

此外,棉纤维还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因此棉纤维可以吸收并释放大量的水分。

这使得棉纤维在炎热的夏天保持凉爽,同时在湿气较大的环境中可以吸湿排汗。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棉纤维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棉纤维的独特性质,它被广泛用于纺织品的制造。

棉纤维可以制成棉纱、棉线和棉布,用于制作衣物、床上用品和家居纺织品等。

棉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使得棉质纺织品非常受欢迎,特别适合夏季穿着。

此外,棉纤维易染色,可以通过染色工艺制作出各种色彩丰富的纺织品。

总结起来,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

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棉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透气性和吸湿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棉花纤维研究报告

棉花纤维研究报告

棉花纤维研究报告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其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

本文对棉花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棉花纤维;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应用前景一、引言棉花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其纤维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原料。

棉花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是一种天然、环保的纤维材料。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棉花纤维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本文就棉花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二、棉花纤维的形态结构棉花纤维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其形态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棉花纤维的形态结构棉花纤维的长度约为10~40mm,直径为18~30μm。

棉纤维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组成。

细胞壁是纤维素和其他多糖的复合物,其厚度约为1~3μm。

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薄膜,其厚度约为0.1~0.2μm。

细胞质是细胞内含有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的部分。

三、棉花纤维的化学组成棉花纤维的化学组成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和灰分等。

其中,纤维素是棉花纤维的主要成分,占纤维重量的90%以上。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半纤维素是一种由木糖、半乳糖等单糖组成的多糖,占纤维重量的5%左右。

蛋白质和灰分占纤维重量的1%~2%。

四、棉花纤维的物理性能棉花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如强度、弹性、柔软性、吸湿性、透气性等。

其中,强度是指纤维抵抗拉伸、弯曲和扭转等外力的能力。

棉花纤维的强度较高,可达30~50cN/tex。

弹性是指纤维受力后能恢复原状的能力。

棉花纤维的弹性较好,能够适应各种纺织加工工艺的要求。

柔软性是指纤维的手感舒适,不易产生皱纹和变形。

棉花纤维的柔软性较好,是制作高档面料的理想原料。

吸湿性是指纤维吸收水分的能力。

棉花纤维的吸湿性较好,能够吸收身体排出的汗液和水分,保持人体的舒适感。

棉纤维的化学性质

棉纤维的化学性质

棉纤维的化学性质
棉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织物原料,早在古代就有了应用,尤其是由棉花提炼出来,更是工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棉纤维主要由尼克尔薄片和阿利斯泰构成,它们对采用棉纤维的制品产生了重大影响。

棉纤维的物理性质是很好的,尤其是抗拉伸性,抗张力和延伸性能都是很好的。

另外,棉纤维还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不易蠕变,经久耐穿,具有气孔性的织物易于透气,舒适性也相当不错,是夏季服装材料中的佳品。

棉纤维在熨烫时具有良好的形状稳定性,不易变形。

此外,棉纤维也具有一定的化学耐久性,能抵御一定程度的酸碱性液体侵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受到染料等物质的腐蚀,维护起来比较容易,使用寿命也较长,是外表清洁美观的好原料。

总之,棉纤维物理性质优良,化学耐久性也不错,是比较理想的织物原料,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我们在使用棉纤维时一定要注意天然原料的质量,从而确保最终制成品的质量也能够达到要求。

棉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

棉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

棉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棉纤维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纺、汽车、医疗等领域。

了解棉纤维的形态特征可以为棉纤维的加工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本文将围绕“棉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进行阐述。

一、棉纤维的定义和结构棉纤维是一种植物纤维,是棉花子母细胞中的细胞壁化学物质的产物。

它由纤维素、半纤维素、蜡质、色素和小量的蛋白质等组成。

棉纤维通常呈细长的柱形或扁带形,长度在1.5~4.0 cm之间,直径在12~25微米之间。

棉纤维的长度与直径之比为150:1~200:1。

二、棉纤维孔隙率和纵向形态特征棉纤维是由多个细胞壁和质体组成的,细胞壁和细胞腔相间隔,形成棉纤维的孔隙。

棉纤维的孔隙率决定了棉纤维的透气、吸水、染色等性质。

棉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与其内部孔隙的分布和形态密切相关。

1.棉纤维内部孔隙的分布棉纤维内部孔隙主要分布在两个地方,即细胞壁内和细胞腔内。

细胞壁内的孔隙称为微小孔隙,其分布又分为表层微孔和壁内微孔两种。

细胞腔内的孔隙称为大孔隙,主要集中在棉纤维头部和尾部。

2.棉纤维纵向形态的特征棉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与其内部孔隙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棉纤维的孔隙率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减小,棉纤维头部和尾部的孔隙率相对较高。

此外,棉纤维头部和尾部的切面呈现出豆形、心形或三角形等不规则形状。

这些特征决定了棉纤维在纺纱、织造、染整等工艺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力的影响,容易断裂、起集结、出现细节等问题。

三、棉纤维纵向形态的改善针对棉纤维纵向形态特征的缺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1.调整棉纤维生长环境,使其纤维均匀生长,提高纤维品质。

2.改变棉纤维纺纱、织造、加工工艺,减少外部力对棉纤维的影响。

3.对棉纤维进行染色、整理等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加棉纤维的柔顺度和弹性,降低纤维断裂率。

四、总结棉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是决定棉纤维孔隙率、透气性、吸水性、染色性等性质的重要因素。

学习理解棉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不仅有助于提高棉纤维的品质和加工技术,也对其他植物纤维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棉纤维 结构式

棉纤维 结构式

棉纤维结构式棉纤维是常见的一种纤维素纤维,具有舒适、柔软、透气、吸汗、耐久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行业。

其化学式为(C6H10O5)n,其中n为大于4,000的一个整数,因此棉纤维分子量较大,具有很强的拉伸性和耐用性。

棉纤维的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分子构成。

纤维素分子由β-(1,4)-葡萄糖苷键组成直链结构,相邻的两个葡萄糖单元串联在一起,形成纤维素链。

棉纤维链由许多纤维素链平行排列组成。

在平行排列的纤维素链中,相邻的纤维素链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并且上下相邻的纤维素链之间呈相反方向排列,形成棉纤维的螺旋状结构。

棉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分子密集排列,构成纤维素微丝,随着细胞生长,纤维素微丝越来越长,逐渐形成棉纤维。

因此,棉纤维的结构非常特殊,极其复杂。

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棉纤维的结构。

一、纤维素分子结构纤维素分子是由β-(1,4)-葡萄糖苷键构成的直链分子,每个葡萄糖单元之间具有熔点,不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β-(1,4)-葡萄糖苷键的结构很稳定,不易被微生物分解。

因此,棉纤维具有很好的好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二、棉纤维的分子组成棉纤维的分子组成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多种复合物质。

其中纤维素的含量最高,半纤维素含量次之,果胶含量较低。

这些复合成分在煮沸、处理、吸湿和干燥等处理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改变,从而影响棉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三、棉纤维的形态结构棉纤维具有外形线状,粗细不一,丝束状,一般成束生长。

在纵断面上,棉纤维呈不规则的扁平形,横断面呈圆形或多角形。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直接影响棉纤维的物理性能,如拉伸强度、弹性、柔软度和面料的手感等。

四、棉纤维的化学性质由于棉纤维分子中的纤维素具有多个羟基,因此具有亲水性和活性。

棉纤维可与一些酸、碱和氧化剂等进行化学反应,发生水解、酯化、还原、氧化等反应。

总之,棉纤维结构中的纤维素分子以β-(1,4)-葡萄糖苷键组成直链结构,形成纤维素链。

棉纤维链由许多纤维素链平行排列组成。

棉纤维强度与酸的关系 -回复

棉纤维强度与酸的关系 -回复

棉纤维强度与酸的关系-回复棉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天然纤维材料,用于制作纺织品和衣物。

棉纤维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棉纤维强度与酸的关系,并逐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步:棉纤维的基本结构和特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棉纤维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棉纤维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细长绳索状结构。

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它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和强度。

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OH),纤维素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第二步:棉纤维与酸的反应接下来,我们将研究棉纤维与酸之间的相互作用。

酸是一种具有酸性的化学物质,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棉纤维在与酸接触时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酸可以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取代反应,形成具有酯基的产物。

第三步:酸对棉纤维强度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考察酸对棉纤维强度的影响。

由于酸与棉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这可能会导致纤维结构的改变和破坏。

这意味着棉纤维在与酸接触时可能会失去一些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酸的影响并不是完全负面的。

一些酸可以促进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结合,增加棉纤维的强度。

例如,某些酸可以在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增加纤维素分子的结构紧密性,从而增强棉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

另一方面,一些强酸如浓硫酸、浓盐酸等会对棉纤维造成破坏。

这些强酸与纤维素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将导致纤维素的降解和断裂,从而降低棉纤维的强度。

第四步:酸处理对棉纤维的应用最后,我们将研究酸处理在棉纤维中的应用。

酸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棉纤维改性方法,用于提高纤维的染色性能和耐久性。

通过酸处理,可以改变棉纤维的表面活性和结构,使其更容易被染料吸附,并增强纤维的颜色牢度。

此外,酸处理还可以用于柔软化棉纤维。

酸可以与纤维素中的横向键发生反应,使纤维素分子间的结合松弛,从而提高棉纤维的柔软性和舒适性。

总结:综上所述,棉纤维的强度受到酸的影响。

酸可以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反应,产生酯基,改变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

一些酸可以增加纤维素分子间的结合,提高棉纤维的强度,而一些强酸会导致纤维素的降解和断裂,降低棉纤维的强度。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
棉纤维是一种经验棉,主要成分是棉籽原纤维。

由于植物的性质,纤维也是有极小的尖端的,这样的尖端的纤维可以把许多杂质留在棉
花表面,同时使棉花上膨胀、弹性好,触感柔软,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穿戴舒适性也保证了客户更加满意。

棉纤维是一种以天然植物原料为基础、经过精梳纺纱加工而成的
长绒棉纤维。

其特性是向球状聚集,表面柔软蓬松,弹性良好,拥有
出色的保暖性,又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而且可以为毛衣等产品提供温
暖舒适的质感。

经过精密测定,棉纤维主要成分为双向完整的籽粒皮以及极微细
的植物化学物质,籽粒皮是棉纤维具备各种性能的主要成分,其含量
可以达到90%以上,其中有类似于纤维素的木质素,以及纤维素和糖类
物质,包括醣、脂肪、树脂、植物杂质等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的
相互作用,可以给棉纤维带来吸水性、蓬松性和保暖性等独特性能。

棉纤维试验实训报告

棉纤维试验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棉纤维作为纺织原料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纺织产品的品质。

为了提高棉纤维的质量检测水平,培养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我们开展了棉纤维试验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棉纤维的检测方法,提高对棉纤维性能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棉纤维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 掌握棉纤维的检测方法,如长度、强度、马克隆值等;3. 学会使用棉纤维试验仪器,如纤维强力仪、纤维长度仪等;4. 提高棉纤维质量检测能力,为纺织行业提供优质服务。

三、实训内容1. 棉纤维的基本性质和分类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柔软性。

根据纤维的长度,棉纤维可分为长绒棉、中绒棉和短绒棉;根据纤维的强度,可分为强棉、中棉和弱棉。

2. 棉纤维的检测方法(1)纤维长度检测纤维长度检测是评价棉纤维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次实训主要采用纤维长度仪进行检测。

检测步骤如下:①将棉纤维样品放入纤维长度仪的样品盘;②打开仪器,设置测试参数;③启动仪器,仪器自动测量纤维长度;④记录测试结果。

(2)纤维强度检测纤维强度检测是评价棉纤维品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本次实训主要采用纤维强力仪进行检测。

检测步骤如下:①将棉纤维样品放入纤维强力仪的样品夹;②打开仪器,设置测试参数;③启动仪器,仪器自动拉伸纤维,直至纤维断裂;④记录纤维断裂时的最大力值。

(3)马克隆值检测马克隆值是评价棉纤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棉纤维的细度、强度和弹性。

本次实训主要采用马克隆值仪进行检测。

检测步骤如下:①将棉纤维样品放入马克隆值仪的样品盘;②打开仪器,设置测试参数;③启动仪器,仪器自动测量马克隆值;④记录测试结果。

3. 棉纤维试验仪器操作(1)纤维长度仪操作①熟悉纤维长度仪的构造和功能;②按照样品要求,调整仪器参数;③将棉纤维样品放入样品盘;④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2)纤维强力仪操作①熟悉纤维强力仪的构造和功能;②按照样品要求,调整仪器参数;③将棉纤维样品放入样品夹;④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棉纤维分子结构

棉纤维分子结构

棉纤维分子结构1. 引言棉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

了解棉纤维的分子结构对于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棉纤维的分子结构及其相关特性。

2. 棉纤维的化学成分棉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其化学名为聚葡萄糖。

聚葡萄糖是一种多糖,由大量的葡萄糖单元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葡萄糖单元是由六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其中一个碳原子上还连接有一个羟基(-OH)基团。

除了纤维素外,棉纤维中还含有少量的非纤维素物质,如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等。

这些非纤维素物质对棉纤维的性质和应用也有一定影响。

3. 棉纤维的分子结构棉纤维是由许多类似于管道一样的微小结构组成的。

每个微小结构被称为纤维素微丝,其直径约为20-30纳米。

纤维素微丝是由许多纤维素分子通过氢键相互连接而成。

纤维素分子是线性的,由大量的葡萄糖单元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这种线性结构使得棉纤维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柔软度。

在棉纤维中,纤维素微丝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称为“原生质”的物质。

原生质主要由蛋白质和果胶等非纤维素物质组成,起到黏合和润滑作用。

原生质的存在使得棉纤维更加柔软并增加了其吸湿性。

4. 棉纤维的特性4.1 物理特性棉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衣物材料。

由于棉纤维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基团,在湿润环境中可以吸收和释放水分,因此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湿性。

此外,棉纤维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碱性。

然而,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羟基基团,使得棉纤维对酸性物质较为敏感。

4.2 纺织特性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和可染性。

其线性分子结构使得棉纤维易于纺成纱线,并且可以通过染色工艺获得各种颜色。

此外,棉纤维还具有较好的抗皱性和耐磨损性,使其成为常见的纺织品原料。

5. 棉纤维的应用由于其良好的柔软度、透气性和吸湿性,棉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

常见的棉制品包括衣物、床上用品、家居用品等。

此外,由于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医用敷料、缝合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纤维性质
长度
棉纤维长度是指纤维伸直时两端间的距离,是棉纤维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棉纤维的长度主要由棉花品种、生长条件、初加工等因素决定。

棉纤维长度与成纱质量和纺纱工艺关系密切。

棉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短绒少,则成纱强力高,条干均匀,纱线表面光洁,毛羽少。

棉纤维的长度是不均匀的,一般用主体长度、品质长
棉纤维化学、物理性质
度、均匀度、短绒率等指标来表示棉纤维的长度及分布。

主体长度是指棉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的长度。

品质长度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它在纺纱工艺中,用来确定罗拉隔距。

短绒率是指长度短于某一长度界限的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量的百分率。

一般当短绒率超过15%时,成纱强力和条干会明显变差。

此外,还有手扯长度、跨距长度等长度指标。

线密度
棉纤维的线密度是指纤维的粗细程度,是棉纤维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它与棉纤维的成熟程度、强力大小密切相关。

棉纤维线密度还是决定纺纱特数与成纱品质的主
不同日均温、土壤水量下不同品种棉纤维长度
要因素之一,并与织物手感、光泽等有关。

纤维较细,则成纱强力高,纱线条干好,可纺较细的纱。

成熟度
棉纤维的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的加厚程度,即棉纤维生长成熟的程度,它与纤维的各项物理性能密切相关。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截面粗、强度高、转曲多、弹性好、有丝光、纤维间抱合力大、成纱强力也高。

所以,可以将成熟度看成棉纤维内在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强度和弹性
棉纤维的强度是纤维具有纺纱性能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条件之一,纤维强度高,则成纱强度也高。

棉纤维的强度常采用断裂强力和断裂长度表示。

细绒棉的
常用纤维的基本性能
强力为3.5~4.5cN,断裂长度为21~25km;长绒棉的强力为4~6cN,断裂长度为30km.由于单根棉纤维的强力差异较大,所以一般测定棉束纤维强力,然后再换算成单纤维的强度指标。

棉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3%~7%,弹性较差。

吸湿性
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且其纤维素大分子上存在许多亲水性基因(—OH),所以其吸湿性较好,一般大气条件下,棉纤维的回潮率可达8.5%左右。

耐酸碱性
棉纤维耐无机酸能力弱。

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但会引起横向膨化。

可利用稀碱溶液对棉布进行“丝光”。

此外,棉纤维中还夹着杂质和疵点,杂质有泥沙、树叶、铃壳等,疵点有棉结、索丝等。

它们即影响纺织的用棉量,也影响加工和纱部质量,所以必须进行检验,严格控制。

编辑本段棉型织物的特点
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
不同品种不同播期棉纤维长度的变化
成的织品。

它具有以下特点:
1.吸湿性强,缩水率较大,约为4~10%
2.耐碱不耐酸。

棉布对无机酸极不稳定,即使很稀的硫酸也会使其受到破坏,但有机酸作用微弱,几乎不起破坏作用。

棉布较耐碱,一般稀碱在常温下对棉布不发生作用,但强碱作用下,棉布强度会下降。

常利用20%的烧碱液处理棉布,可得到“丝光”棉布。

3.耐光性、耐热性一般。

在阳光与大气中棉布会缓慢的被氧化,使强力下降。

长期高温作用会使棉布遭受破坏,但其耐受125~150℃短暂高温处理。

4.微生物对棉织物有破坏作用,表现在不耐霉菌。

5.卫生性: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

纯棉织物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织品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

形态结构
羊毛覆盖在羊皮的表面,呈簇状密集在一起,在每一小蔟毛中,有一根直径较粗,毛囊较深的导向毛,其它较细的羊毛围绕着导向毛生长,形成毛丛,毛丛中的纤维形态相同,长度、细度接近,生长密度大,又有较多的汗脂使纤维相互粘连,形成上、下基本一致的形状,从外部看呈平顶毛丛,具有此特征的羊毛品质较好。

毛丛中粗细混杂,外观呈扭结辫状的毛较差。

羊毛是由包覆在外部的鳞片层,组成羊毛实体的皮质层,和毛干中心不透明的髓质层三部分组成,髓质层只存在于粗羊毛中,细羊毛中没有。

①、鳞片层:纤维的外壳,由片状角朊细胞组成,薄而透明,是表面细胞经过变形后失去细胞组织(原生质),而形成角状薄片。

鳞片在毛干外覆盖形状可分为环状覆盖、瓦状覆盖、龟裂状覆盖。

?? a、细羊毛多呈环状覆盖,羊毛细,重叠多,光泽柔和。

原因:照射在细羊毛纤维的光线被不均匀的反射回来,呈“漫反射现象”。

反射光散乱,所以光泽柔和暗淡。

?? b、粗羊毛多呈瓦状或龟裂状覆盖,瓦状覆盖相互重叠覆盖较小,龟裂状覆盖鳞片之间相接不重叠,表面呈不规则网纹。

这两类的鳞片面积较大、光滑,光线照射其上能被较均匀的反射,故粗毛光泽比细毛明亮
②、皮质层:在鳞片层的里面,是羊毛的主体部分,也是决定羊毛物理化学性质的基本物质,主要决定羊毛的强力、弹性、伸长、吸湿等性质。

③、髓质层:是有髓毛的中腔,由松散的、不规则形状的角朊细胞所组成,细胞间充满空气,连接不牢固。

髓质层含量的多少,因毛型不同而
不同,细羊毛无,粗毛中含髓质层,含髓质层多的羊毛强度、弹性、伸长等性能下降,脆而易折断,不易染色,纺纱价值低。

编辑本段化学组成
羊毛是天然蛋白质纤维,主要成分是叫角朊的蛋白质构成,角朊含量占97%,无机物1~3%,羊毛角朊的主要元素是C、O、N、H、S。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
(1)吸湿性较好,公定回潮率15~17%,最高可达40%,吸湿性比棉好。

(2)羊毛的缩绒性:羊毛纤维及其织品在湿热条件下,经机械力作用,使羊毛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这种性质称羊毛的缩绒性。

缩绒性是羊毛重要特性之一,毛织物通过缩绒,可提高织物厚度和紧度,产生整齐的绒面,外观优美,手感丰满,提高保暖性。

但有些品种如精纺织物及羊毛衫等,要求纹路清晰,形状稳定,须减小缩绒性,通常采用破坏鳞片层的方法。

(3)可塑性:羊毛在湿热条件下膨化,失去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压成各种形状并迅速冷却,解除外力,以压成的形状可很久不变,这种性能称可塑性。

可塑性在处理中可产生两种结果。

a、暂定:定型后通过比热处理更高温度的蒸汽或水的作用,使纤维重新回缩至原来形状。

b、永定:定型后的纤维在蒸汽中处理1~2小时,仅能使纤维稍有回缩基本形状不变,这种现象呈4永定。

(4)羊毛纤维弹性好,是天然纤维中弹性恢复性最好的纤维。

(5)羊毛的比重小,在1.28~1.33之间。

(6)保温性好,是热的不良导体。

(7)羊毛的强度较其它纤维低,1.5g/D,但断裂伸长率可达40%。

由于羊毛较其它纤维粗,并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和优良的弹性,所以在使用中,羊毛织品较其它天然纤维织品坚牢。

编辑本段化学性质
?? (1)酸的作用:羊毛对酸作用的抵抗力比棉强,低温或常温时,弱酸或强酸的稀溶液对角朊无显著的破坏作用,随温度和浓度的提高,酸对角朊的破坏作用相应加剧。

如用浓硫酸处理羊毛,升高温度,可使羊毛破坏,强力下降。

?? (2)碱的作用:羊毛对碱的抵抗能力比纤维素低的多,碱对羊毛的破坏随碱的种类、浓度、作用的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差异较大。

角朊受破
坏后,强度明显下降,颜色泛黄,光泽暗淡,手感粗硬,抵抗化学药品的能力相应降低。

所以在洗涤时不能使用碱性制品。

?? (3)氧化剂对羊毛的作用剧烈,尤其是强氧化剂在高温时。

?? 羊毛在漂白时不能使用次氯酸钠,它们与羊毛易生成黄色氯氨类化合物。

过氧化氢对羊毛作用较小,常用3%的稀溶液进行漂白。

?? (4)日光、气候对羊毛的作用
?? 羊毛是天然纤维中抵抗日光、气候能力最强的一种纤维,光照1120小时,强度下降50%左右,主要是紫外线破坏羊毛中的二硫键,使胱氨酸被氧化,颜色发黄,强度下降。

?? (5)热的作用:60℃干热处理,对羊毛无大的影响,温度增加,逐渐变质,100℃烘干1小时,颜色发黄,强度下降,110℃发生脱水,130℃深褐色,150℃有臭味,200 ~250℃焦化。

羊毛高温下短时间处理,性质无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