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化学第一章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5e89c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1.png)
选修(一)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2.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 2(g)==CO 2(g);△H = -392KJ/mol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 2O(g)==H 2(g)+CO(g);△H = +131KJ/mol ,CO(g)+1/2O 2(g)==CO 2(g);△H = -282KJ/mol ,H 2(g)+1/2O 2(g)==H 2O(g);△H =-241KJ/mol ,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A .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B .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C .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D .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3.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21N 2(g)+ 23H 2 (g)=NH 3(g);ΔH =-46.19kJ·mol —1 21H 2(g)+ 21Cl 2(g)=HCl (g);ΔH =-92.36kJ·mol —1 21I 2(g)+ 21H 2 (g)=HI (g);ΔH =+25.96kJ·mol —1 A. HCl>NH 3>HI B.HI>HCl>NH 3 C.HCl> HI > NH 3D.NH 3> HI > HCl4.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 H 2(g)B . CO(g)C .C 8H 18(l)D . CH 4(g) 5.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H=―Q 1kJ/mol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Q1>Q2>Q3 B . Q1>Q3>Q2 C . Q3>Q2>Q1 D . Q2>Q1>Q3 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O(g)=H 2(g) + 1/2O 2(g) △H = +241.8kJ /mol H 2(g)+ 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吸热88kJ B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 D .吸热44KJ7.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A 、2A ( l ) +B ( l ) = 2C (g ) △H 1 B 、2A ( g ) + B ( g ) = 2C (g ) △H 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 3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 4 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12O 2(g)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 196.64kJB . 196.64kJ /molC .<196.64kJD .>196.64kJ9. 已知25℃、101kPa 条件下:4Al (s) + 3O 2 (g) == 2Al 2O 3 (s) △H = -2834.9 kJ·mol -1 4Al (s) +2O 3 (g) ==2Al 2O 3 (s) △H = -3119.91kJ·mol -1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B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C .O 3比O 2稳定,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D .O 2比O 3稳定,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10.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q)+OH -(aq)=H 2O(1)⊿H=-57.3kJ /mol 。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6419e604a1b0717fd5dda4.png)
二、习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B.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其反应物的质量有关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当反应吸热时Δ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3.下列过程能肯定是放热反应的是(A)A.燃烧B.分解C.凝华D.溶解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D)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5.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C.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7.已知1 mol白磷转化成红磷,放出18.39 kJ的热量,又知:P4 (白,s)+5O2(g)===2P2O5(s) ΔH1, 4P(红,s)+5O2(g)===2P2O5(s)ΔH2 。
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B)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①C(s)+O2(g)=CO2(g)ΔH1,C(s)+O2(g)=CO(g)ΔH2②S(s)+O2(g)=SO2(g)ΔH3,S(g)+O2(g)=SO2(g)ΔH4③H2(g)+O2(g)=H2O(l)ΔH5,2H2(g)+O2(g)=2H2O(l)ΔH6④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 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9.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A. 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 kJ·mo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76 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 10.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28.7 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D)A.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 kJ·mol-1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 C.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 D.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11.在25 ℃、101 kPa时,2 mol 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2 mol液态水,放出571.6 kJ热量,则H2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表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08b5a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46.png)
人教版化学选修 4 第一二章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反响必定陪伴有热量的变化B.活化能越大的化学反响其反响热数值也越大C.反响热的产生是因为生成物与反响物的总能量不一样D.放热反响是因为反响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2.有关化学反响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自觉反响都是放热反响B.自觉反响都是熵增大的反响C.能自觉进行的吸热反响必定是熵增大的反响D.非自觉反响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以实现3.以下不属于自觉进行的变化是A .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消融成水C .石墨变为金刚石D.铁器在湿润的空气中生锈4.依据相应的图像,判断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B)(C)(D)A.密闭容器中反响达到均衡,t 0时改变某一条件犹如图变化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只好是加入催化剂B.反响达到均衡时外界条件对均衡影响关系以下图,则正反响为放热反响,且a> bC.物质的量和温度关系以下图,则该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D 反响速率和反响条件变化关系以下图,则该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且A、 B、C、 D 均为气体5.在必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内(早先加入催化剂)通入2mol NH3,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开端时的倍。
则NH3的转变率为A. 25% B .20%C. 10% D . 80%6.以下反响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响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焚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响D.煤的气化7.已知 C( 石墨, s) = C(金刚石,s)△H>0,P( 白磷, s) = P(红磷,s)△ H<0。
依据上述信息推论正确的选项是A.前者为放热反响B.红磷的能量比白磷低C.红磷比金刚石稳固D.上述变化都为物理变化8.关于某均衡系统,以下举措必定会使均衡挪动的是A.高升温度B.使用催化剂C.改变系统压强D.改变各组分浓度9.必定条件下反响2AB(g)A2(g) + B2(g)达到均衡状态的标记是A. 2υ正 (AB)=υ逆(A2)B.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 B2共存C.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耗费n mol A 2,同时耗费2n mol AB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需要连续加热才能保持的化学反响必定是吸热反响B.中和反响放热说明水和盐的总能量高于酸和碱的总能量C. C(s) + 1/2O 2 (g)= CO(g)△H =-kJ/mol,则石墨的焚烧热为kJ/molD. 1 mol/L醋酸和 1 mol/L NaOH溶液中和所放出的热量小于1mol/L 盐酸和 1 mol/L NaOH 溶液中和所放出的热量11.在四个同样的容器中,在不一样的温度下 ( 其余条件同样 ) 进行合成氨的反响,依据以下在同样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响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A 、 v(NH 3 )= mol /(L ?min)B 、 v (H 2)= mol /(L ?min)C 、 v (N 2 )= mol /(L ?min)D、v (H 2)= mol /(L?min)12、以下方法中能够说明2HI(g)H 2(g)+I 2(g) 已达到均衡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 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②一个 H –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 – I 键断裂;③百分构成ω (HI)= ω (I ) ;2④反响速率υ (H )= υ (I 2)=1/2 υ (HI) 时;⑤ c(HI):c(H):c(I2)=2:1:1 时;⑥温度和体积一准时,22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准时,某一世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⑧条件必定,混淆气体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准时,混淆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准时,混淆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化学试卷选修4第一章有答案.doc
![化学试卷选修4第一章有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8a4f1b54afe04a1b171de44.png)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姓名考试时间:(60分钟,100分) 2015/9/26 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 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 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研发高效低毒农药, 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 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 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保护森林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3.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 +1/2O2(g)=CO(g)△H1=-110.5kJ/mol②稀溶液中,H+(aq) +OH-(aq)=H2O(1)△H2=-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4.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5.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C.该反应ΔH2=-571.6kJ/mol D.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B.500 ℃、30 MPa 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ΔH=-38.6 kJ·mol-1C.已知在120 ℃、101 kPa下,1 g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120 ℃101 kPaH2O(g)ΔH=-242 kJ/mol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83.0 kJ·mol-17.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ΔH1;②2H2(g)+O2(g)===2H2O(g)ΔH2;③2H2(g)+O2(g)===2H2O(l)ΔH3。
高中化学选修四文档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Word版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文档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0610e628ea81c758f578b3.png)
章末综合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一定为放热反应的是( )A.H2O(g)===H2O(l) ΔH=-44.0kJ·mol-1B.N2(g)+O2(g)===2NO(g) ΔH=+182.6kJ·mol-1C.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放出862kJ热量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答案D 解析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必是放热反应。
2.N4的分子结构类似白磷分子,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需要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键需放出942kJ热量。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775kJ热量B.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882kJ热量C.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吸收775kJ热量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吸收882kJ热量答案B解析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反应转化关系为N4―→2N2,E(反应物键能)=6×167kJ,E(生成物键能)=2×942kJ,所以ΔH=-882kJ·mol-1,即放出882kJ热量。
3.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1kJ·mol-1。
室温下,若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放热Q2kJ,则( )A.Q1>Q2B.Q1=Q2C.Q1<Q2D.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设计下列分步反应:依题意,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总>0。
ΔH=Q1,ΔH′=-Q2。
由盖斯定律ΔH总=ΔH+ΔH′=Q1+(-Q2)>0,则Q1>Q2。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211446cf84b9d528ea7a43.png)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C.放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升高;吸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D.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2.在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60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应当是()A.50kJ B.20kJC.30kJ D.80kJ3.反应热是()A.专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B.特指1mol反应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C.不论多少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都是反应热D.热化学方程式中标注的“±××kJ/mo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5.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D.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6.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需要吸收能量7.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 B.557kJC.436kJ D.188kJ8.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能量一定高于CB.B的能量一定高于DC.A和B的能量总和一定高于C和D的能量总和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自动进行9.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已知C(s)+12O2(g)===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1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⑤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C.②③⑦D.①④⑤⑥1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H 2SO 4稀释 ④KClO 3分解制O 2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CaCO 3高温分解 ⑦CO 2+C=====高温2CO ⑧Ba(OH)2·8H 2O与固体NH 4Cl 混合 ⑨C +H 2O(g)=====高温CO +H 2⑩Al 与HCl 反应A .①②④⑥⑦⑧⑨B .②④⑥⑦⑧⑨C .①④⑥⑧D .①②④⑧⑨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 和B +C ―→A 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 .A ―→B +C ΔH <0C .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的总和D .A ―→B +C ΔH >0,则B +C ―→A ΔH <013.(10分)已知:H 2(g)+12O 2(g)===H 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问:(1)a 、b 、c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二章综合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二章综合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fcbb05cc7931b765ce159c.png)
第一学期月考试题高二化学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填在第Ⅱ卷的表格中)1. 下列过程中的焓变小于零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B.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C.二氧化碳与碳反应D. 石灰石高温分解2. 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3. 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B. 反应物量的多少C.反应的快慢D. 反应物的性质4.燃料H2CH4C2H2C2H5OH燃烧热△H/kJ.mol-1-285.8 -890.3 -1299.6 -1366.8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充分燃烧放出热量最多的是()A. H2B. CH4C. C2H2D. C2H5OH5.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A. 量筒B.天平C. 环形玻璃搅拌棒D. 温度计6.1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a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H2(g)+ 1/2 O 2(g)= H2O(l)△H = -4a kJ.B. 2H2(g)+ O2(g)= 2H2O(l)△H = +4a kJ.mol-1C. 2H2(g)+ O2(g)= 2H2O(l)△H = -4a kJ.mol-1D. H2(g)+ 1/2 O2(g)= H2O(g)△H = -2a kJ.mol-17.在相同温度下,已知2H2(g)+O2(g)=2H2O(g) △H1;2H2(g)+O2(g)=2H2O(l) △H2;H2(g)+1/2O2(g)=H2O(l) △H3,则△H1,△H2,△H3大小关系为()A. 2|△H3|=|△H2|>|△H1| B. 2△H3=△H2>△H1C. △H3>△H2>△H1D. △H1=△H2=△H38.已知H2(g)+Cl2(g)= 2HCl(g)△H = —184 . 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A.+184 . 6 kJ/mol B. +92 . 3 kJ/mol C.—369 . 2 kJ/mol D. —92 . 3 kJ/mol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 H2(g) +1/2O2(g)==H2O(g) △H=—241 .8 kJ/molB.C(s) +1/2O2(g) ==CO(g) △H=—110 .5 kJ/molC. CO(g) +1/2O2(g) ==CO2(g) △H=—283 .0 kJ/mol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10.在101kPa和25℃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 + 1/2O2(g) = H2O(g)△H= —241.8kJ/mol;H2(g) + 1/2O2(g) =H2O(1) △H= —285 .8kJ/mo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H2燃烧生成1molH2O(g)时,放出241.8kJ的热量B. 1mol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kJ的热量C. O2前面的1/2表示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D. H2的燃烧热为285.8kJ11.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 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13/2O2(g)== 4 CO2 (g)+ 5 H2O(g)的△H为()A.+8Q kJ/molB.+16Q kJ /molC. -8Q kJ/molD.-16Q kJ/mol12. 已知:C(s,金刚石)= C(s,石墨)△H=—1 . 9KJ/molC(s,金刚石)+ O2(g)=CO2(g) △H1C(s,石墨)+ O2(g)=CO2(g) △H2根据上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H1=△H2B.△H1> △H2C.△H1< △H2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3. 在反应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 0.5mol·L-1·S-1B.υ(B) = 0.3 mol·L-1·S-1C.υ(C) = 0.8mol·L-1·S-1D.υ(D)= 10 mol·L-1·min-114.下列说法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①扩大容器的容积②减小生成物的浓度③增加反应物的质量④升高温度⑤缩小容积A.④B. ③④C.②③④⑤D. ②④15. 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同时生成2nmol NO2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2 :1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同时生成nmol O2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16. 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充入1mol SO2和1mol O2,再加入少量的NO,在体系中发生①2NO+O2=2NO2;②SO2+NO2=SO3+N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O 的引入,可以提高SO 2的平衡转化率B.在反应过程中NO 是催化剂C.NO 参与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D. 体系中的总反应是:2SO 2+ O 22SO 317. 把HI 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HI(g) H 2(g)+I 2(g),在反应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 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 B.HI 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 C.HI 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D.无法判断HI 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 18.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 + 2Y(g) Z(g) + M(g) + N(s) 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590d370066f5335a81219c.png)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周考卷《热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 水蒸气放热241.8kJ ,则反应2H 2(g)+O 2(g)=====点燃2H 2O(g)的ΔH 为( ) A .-483.6kJ·mol -1B .-241.8kJ·mol-1C .-120.6kJ·mol -1D .+241.8kJ·mol -1答案:A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石墨)===C(金刚石);ΔH =+1.90kJ·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101k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ΔH =-285.8kJ·mol -1D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ΔH =-57.3kJ·mol -1,若将含0.5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解析:A 中S(s)―→S(g)需要吸热。
B 中ΔH >0石墨稳定,因为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C 中2g H 2为1mol H 2,热化学方程式应为H 2(g)+12O 2(g)===H 2O(l);ΔH =-285.8kJ·mol -1。
答案:D3.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A(g)+B(g)===2C(g);ΔH =a (a >0)B .2A(g)+B(g)===2C(g);ΔH =a (a <0)C .2A +B===2C ;ΔH =a (a <0)D .2C===2A +B ;ΔH =a (a >0)解析:由图可知A 和B 的总能量高于C 的总能量,则2A +B 转化为2C 时,要放出热量,则ΔH <0,即B 正确,C 、D 中无状态,不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过关检测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过关检测卷](https://img.taocdn.com/s3/m/fd8538f1c5da50e2534d7fc7.png)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化学·选修 4(人教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时间: 50 分钟议论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 1-10 题每题 3 分, 11-14 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1.(2014 ·珠海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连续发展亲近相关。
以下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变技术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 ④田间燃烧秸秆⑤实履行用节能环保资料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剖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①错;田间燃烧秸秆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故④错;显然②③⑤正确,故答案选B。
答案: B2.以下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选项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陪同着能量的变化剖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会引起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A 正确;伴有新物质的生成,故 B 对;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状态不用然发生变化,可见 C 错;显然 D 对;故答案为 C。
答案: C3.(2014 ·普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以下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Zn 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B.酸碱中和反应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 2·8H2O 与 NH 4Cl 反应剖析:A、B、C 都是放热反应,只有 D 属吸热反应,答案选 D。
答案: D4.(2015 ·揭阳一中高二月考 )已知 Zn(s)+H2SO4(aq)===ZnSO4(aq)+H2(g)H<0,则以下关于该反应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取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 的值与实验测定中反应物的用量没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能够转变成电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剖析: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取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两者不相等,故 A 错;关于详尽的热化学方程式的H 的值为定值,与实验测定中反应物的用量没关, B 正确;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该反应的化学能能够转变成电能, C 正确;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正确;本题答案为 A。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ada5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2.png)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这也是高中化学考试中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化学学习指南课堂认真听化学课新知识的学习、化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高一化学课的听课效率,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
在新学期要上好每一节课,上有关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概念课时,要重视教学过程,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理解高一化学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并且账务基础知识,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高一化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
在听课时要注意老师展示的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个飞跃,进一步升华,就能凑成一个大题,把学习到的高一化学基础知识应用到解题中。
如果有了这种分解、综合的能力,加上有扎实的基础还有什么题目难得倒我们。
手脑并用勤做笔记学好高一化学,在学习方法上要有所转变和改进。
而做好化学笔记无疑是非常有效的环节,善于做化学笔记,是一个学生善于学习的反映。
那么,化学笔记究竟该记些什么呢?一、内容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一堂课的线索脉络、重点难点等,简明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
同时,教师会使之富有条理性和直观性。
记下这些内容提纲,便于课后复习回顾,整体把握高一化学知识基础框架,对所学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清晰完整。
二、思路方法。
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高一化学解题方法和分析思路也应及时记下,课后加以消化,若有疑惑,先作独立分析,因为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及时与老师商榷和探讨。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单元测试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单元测试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93d56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d.png)
第一章单元测试(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能源是当今社会进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专家指出:假如对燃料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下图所示循环,那么不仅可以消退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省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质能D.电能【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肯定发生能反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肯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项错误;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当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ΔH<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该反应需要吸取热量,则ΔH>0,C项正确;反应热不仅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有关,还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D项错误。
3.依据如下图所示的反应推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取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由于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必有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焓变大于零,故A、B两项正确。
CaCO3中Ca2+和CO2-3之间存在离子键,CO2-3中C与O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取能量,新键形成放出能量,C正确。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综合能力检测及答案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综合能力检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87783ca76e58fafab003a4.png)
综合能力检测一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本大地震、海啸引发多处核险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能是一种清洁、环保、安全的新能源B.核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氢气的燃烧热最高,且来源丰富、无污染,是一级能源D.将煤制成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可以提高其燃烧效率答案 D解析 一旦发生核泄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A项错;核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H2是二级能源,C项错;将煤制成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既减少污染,又提高燃烧效率,D项正确。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的是( )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B.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答案 D解析 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代表燃烧热的是( )A.CH4(g)+3/2O2(g)===2H2O(l)+CO(g) ΔH1B.S(s)+3/2O2(g)===SO3(g) ΔH2C.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3D.2CO(g)+O2(g)===2CO2(g) ΔH4答案 C解析 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A项中CO应为CO2;B项中S的稳定氧化物应为SO2;D项中CO应为1 mol。
4.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 L 0.05 mol·L-1Ba(OH)2溶液与20 L0.05 mol·L-1 HNO3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B.1 mol HCl气体通入1 L 0.01 mol·L-1 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C.1 mol HClO与2 mol 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也可能是中和热D.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答案 A解析 B项中1 mol HCl气体通入1 L 0.01 mol·L-1 NaOH溶液中形成的盐酸的浓度是1 mol·L-1,相对于NaOH溶液浓度较大,另外HCl 气体溶于水电离要吸收热量;C项中HClO是弱酸;D项中如果是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它们反应除生成水外还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放出更多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检测题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检测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7c67f5cc17552706220876.png)
第一章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一些诗句、成语、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过程的是()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③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⑥火树银花;⑦死灰复燃;⑧凿壁偷光。
A.②③⑤B.③④⑤C.⑤⑦⑧D.只有③答案: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答案:B3.下列图示关系不正确的是()答案:B4.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技术突破。
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千克的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
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e+12O2===BeOΔH=-564.3 kJ·mol-1B.Be(s)+12O2(g)===BeO(s)ΔH=+564.3 kJ·mol-1C.Be(s)+12O2(g)===BeO(s)ΔH=-564.3 kJ·mol-1D.Be(s)+12O2(g)===BeO(g)ΔH=-564.3 kJ答案:C5.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ΔH=-221 kJ·mol-1,②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答案:A6.如图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白磷与红磷充分燃烧,红磷放出的热量多B .红磷比白磷稳定C .白磷转化为红磷是吸热反应D .红磷比白磷更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P 4O 10答案:B7.已知:①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 ②H 2(g)+12O 2(g)= ==H 2O(g) ΔH =-241.8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1B .由①可知,1 mol CO(g)和12mol O 2(g)反应生成1 mol CO 2(g),放出283.0 kJ 的热量C 可用下图表示2CO 2(g)===2CO(g)+O 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D .分解1 mol H 2O(g),其反应热为-241.8 kJ答案:B8.H 2和I 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 2(g)+I 2(g)2HI(g)ΔH =-a kJ ·mol -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d8ad5b2af90242a995e548.png)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在1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①H2S(g)+O2(g)===SO2(g)+H2O(g)ΔH1②2H2S(g)+SO2(g)===S2(g)+2H2O(g)ΔH2③H2S(g)+O2(g)===S(g)+H2O(g)ΔH3④2S(g)===S2(g)ΔH4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A.ΔH4=(ΔH1+ΔH2-3ΔH3)B.ΔH4=(3ΔH3-ΔH1-ΔH2)C.ΔH4=(ΔH1+ΔH2-3ΔH3)D.ΔH4=(ΔH1-ΔH2-3ΔH3)2.25 ℃、101 kPa下,C、H2、CH4和CH3OH等几种燃料的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依次是33 kJ·g-1、143 kJ·g-1、56 kJ·g-1、23 kJ·g-1。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s)+O2(g)===CO(g)ΔH=-396 kJ·mol-1B. CH4(g)+2O2(g)===CO2(g)+2H2O(l)ΔH=-896 kJ·mol-1C. 2H2(g)+O2(g)===2H2O(l)ΔH=-286 kJ·mol-1D. CH3OH(l)+O2(g)===CO2(g)+2H2O(l)ΔH=736 kJ·mol-13.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
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93 kJ热量,断裂1 mol N≡N键吸收941 kJ热量,则()A. N4的熔点比P4高B. 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24 kJ能量C. N4是N2的同系物D. 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 kJ能量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5.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煤、石油、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于一级能源C.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 kJ·,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 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ΔH2大于零C.该反应ΔH2=﹣571.6 kJ·D.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7.在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核能、生物质能、水能B.电能、汽油、柴油C.太阳能、地热能、风能D.煤、石油、天然气8.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1=﹣870.3 kJ·③ C(s)+O2(g)====CO2(g)ΔH2=﹣393.5 kJ·④ H2(g)+O2(g)====H2O(l)ΔH3=﹣285.8 kJ·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A.﹣870.3 kJ·B.﹣571.6 kJ·C. +787.0 kJ·D.﹣488.3 kJ·9.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①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2=﹣1 160 kJ•mol﹣1。
[精选]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精选]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001562a2161479171128ab.png)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A卷)(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2. 未来氢气将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 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5.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D.H2(g)+1/2O2(g) == H2O(1) △H=―285.8kJ/mol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7.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 (s) + 3O2 (g) == 2Al2O3 (s) △H = -2834.9 kJ·mol-14Al (s) +2O3 (g) ==2Al2O3 (s) △H = -3119.91 kJ·mol-1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8.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2>△H 1的是( ) A .2H 2(g)+O 2(g)=2H 2O(g), △H 1;2H 2(g)+O 2(g)=2H 2O(l), △H 2 B .S(g)+O 2(g)=SO 2(g), △H 1;S(s)+O 2(g)=SO 2(g), △H 2C .C(s)+21O 2(g)=CO(g), △H 1;C(s)+O 2(g)=CO 2(g), △H 2 D .21H 2(g)+21Cl 2(g)=HCl(g)△H 1;H 2(g)+Cl 2(g)=2HCl(g), △H 2 9. 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2CH 4(g) + 4O 2(g) == 2CO 2(g) + 4H 2O(l) ΔH = +890 kJ·mol -1B. CH 4(g) + 2O 2(g) == CO 2(g) +2H 2O(l) ΔH = +890 kJ·mol -1C. CH 4(g) + 2O 2(g) == CO 2(g) +2H 2O(l) ΔH = -890 kJ·mol -1D. 2CH 4(g) + 4O 2(g) == 2CO 2(g) + 4H 2O(l) ΔH = -890 kJ·mol -1 10.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H 2(g)+O 2(g) === 2H 2O(g) △H =-484kJ •mol -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2kJ •mol -1B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与OH -结合生成水,若有其它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内C .物质的燃烧热可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D .中和热不包括物质溶解、电离、水合等过程中的热效应11. 已知H 2(g)、C 2H 4(g)和C 2H 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 -1、1 411.0kJ·mol -1和1 366.8 kJ·mol -1,则由C 2H 4(g)和H 2O(l)反应生成C 2H 5OH(l)的△H 为( )A. -44.2 kJ·mol -1B. +44.2 kJ·mol -1C. -330 k J·mol -1D. +330 kJ·mol -1 12.已知(1)H 2(g )+1/2O 2(g )===H 2O (g ) △H 1=a kJ·mol -1 (2)2H 2(g )+O 2(g )===2H 2O (g ) △H 2=b kJ·mol -1 (3)H 2(g )+1/2O 2(g )===H 2O (l ) △H 3=c kJ·mol -1 (4)2H 2(g )+O 2(g )===2H 2O (l ) △H 4=d kJ·mol -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 <c <0 B.b >d >0 C.2a =b <0 D.2c =d >0 13.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 C 2H 2(g) +25O 2(g) == 2CO 2(g)+H 2O(l) ΔH 1=-1301.0 kJ •mol -1 ② C(s)+ O 2(g) == CO 2(g) △H 2=-393.5 kJ •mol -1③ H 2(g)+ 12O 2(g) == H 2O(1) △H 3 = -285.8 kJ ·mol -1则反应④ 2C(s)+ H 2(g) == C 2H 2(g)的△H 为( )A. +228.2 kJ ·mol -1B. -228.2 kJ ·mol -1C. +1301.0 kJ ·mol -1D. +621.7 kJ ·mol -1 14.相同温度下,有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1)2H2(l)+O2(g)=== 2H2O(l)△H1= -Q1 kJ• mol-1(2)2H2(g)+O2(g)=== 2H2O(l)△H1= -Q2 kJ• mol-1(3)2H2(l)+O2(g)===2H2O(g)△H1= -Q3 kJ• mol-1则Q1、Q2、Q3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 Q1=Q2<Q3B. Q2 > Q1 >Q3C. Q3> Q2> Q1D. Q1=Q2=Q315.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1 = ―Q1 KJ/mol2H2(g)+O2(g)==2H2O(g) △H2= ―Q2 KJ/mol2H2(g)+O2(g)==2H2O(1) △H3 = ―Q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KJ/mol B.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2)KJ/molC.△H2 <△H3 D.无法确定△H2 和△H3的大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二、非选择题16.(每小题5分,共10分)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 (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C—H 414 C—F 489 H—F 565 F—F 158H-H 436 H-N 391(1)根据键能数据计算以下反应的反应热△H:CH4(g)+4F2(g)﹦CF4(g)+4HF(g)(2)根据键能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1/2N2(g)+3/2H2(g) =NH3(g ) △H = —46 kJ·mol-1计算N≡N的键能。
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877d4bb307e87101f696b0.png)
…○…………装学校:___________姓名…○…………装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个别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无关C.化学反应都要放出能量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3.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铝和盐酸反应B.焦碳和二氧化碳共热C.石灰石的分解D.氢气还原氧化铜4.已知H 2(g)、C 2H 4(g)和C 2H 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 ·mol -1、1411.0 kJ ·mol -1和1366.8 kJ mol -1,则由C 2H 4(g)和H 2O(l)反应生成C 2H 5OH(l)的△H 为( )A .-44.2 kJ ·mol -1B .+44.2 kJ ·mol -1C .-330 kJ ·mol -1D .+330 kJ ·mol -1 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kJ·mol -1B.CO 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则2CO 2(g) =2CO(g)+O 2(g)ΔH =+2×283.0 kJ·mol -1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6.化学反应N 2+3H 2 = 2NH 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N2(g)+3H2(g) = 2NH3(l);⊿H = 2(a —b —c)kJ·mol -1B .N 2(g)+3H 2(g) = 2NH 3(g) ;⊿H = 2(b —a )kJ·mol -1C .N 2(g)+H 2(g) = NH 3(l) ;⊿H = (b +c —a )kJ·mol -1 D .N 2(g)+H 2(g) =NH 3(g) ;⊿H = (a +b )kJ·mol -1 7.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e604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0.png)
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测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局部〔选择题〕和第二局部〔非选择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一局部 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4分,共24分〕 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是〔 〕A . Q 1>Q 2>Q 3B . Q 1>Q 3>Q 2C . Q 3>Q 2>Q 1D . Q 2>Q 1>Q 3 2.以下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响△H 前者大于后者是①C(s)+O 2(g)=CO 2(g);△H 1 C(s)+1/2O 2(g)=CO(g);△H 2 ②S(s)+O 2(g)=SO 2(g);△H 3 S(g)+O 2(g)=SO 2(g);△H 4 ③H 2(g)+1/2O 2(g)=H 2O(l);△H 5 2H 2(g)+O 2(g)=2H 2O(l);△H 6④CaCO 3(s)=CaO(s)+CO 2(g);△H 7CaO(s)+H 2O(l)=Ca(OH)2(s);△H 8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H 2(g)+Cl 2(g)=2HCl(g) △H = ―·mol -1, 则反响HCl(g)=1/2H 2(g)+1/2Cl 2(g)△H 为 ( )·mol -1B .―·mol -1C ·mol -1 4.热化学方程式:①CO 〔g 〕 +21O 2 〔g 〕=CO 2 〔g 〕 Δ·mol -1②H 2〔g 〕 +21O 2 〔g 〕 =H 2O 〔g 〕;ΔH=-241.8 kJ ·mol -1则以下说法正确是 〔 〕A .H 2·mol -1B .由反响①、②可知右图所示热化学方程式为 CO 〔g 〕+H 2O 〔g 〕=CO 2〔g 〕+H 2〔g 〕 ΔH=-41.2 kJ ·mol -1C .H 2〔g 〕转变成H 2O 〔g 〕化学反响一定要释放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响H 2〔g 〕 +21O 2 〔g 〕 =H 2O 〔l 〕; ΔH >-241.8 kJ ·mol -15.:H2(g)+F2(g)===2HF(g) △H= -270kJ/mol,以下说法正确是(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和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响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kJC.在一样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响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6.:(1)Zn(s)+1/2O2(g) = ZnO(s)△H =-348.3 kJ/mol (2)2Ag(s)+1/2O2(g) = Ag2O(s) △H=-31.0 kJ/mol则Zn(s)+Ag2O(s) = ZnO(s)+2Ag(s)△H等于〔〕A.-317.3 kJ/mol B.-379.3 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二、选择题〔每题只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能是二次能源B . 水力是二次能源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 .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 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为 ( )A .+184.6kJ·mol -1B .―92.3kJ·mol -1C .―369.2kJ·mol -1D .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H 2(g)+O 2(g)=2H 2O(1) △H =―285.8kJ /molB .2H 2(g)+O 2(g) =2H 2O(1) △H =+571.6 kJ /molC .2H 2(g)+O 2(g)=2H 2O(g) △H =―571.6 kJ /molD .H 2(g)+1/2O 2(g)=H 2O(1) △H =―285.8kJ /mol8.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g) SO 3(g) △H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 . 196.64kJB . 196.64kJ /molC . <196.64kJD . >196.64kJ 9.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1) △H =―Q 1 kJ/mol2H 2(g)+O 2(g)=2H 2O(g) △H =―Q 2 kJ/mol 2H 2(g)+O 2(g)=2H 2O(1) △H =―Q 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 ( )A . 0.4Q 1+0.05Q 3B . 0.4Q 1+0.05Q 2C . 0.4Q 1+0.1Q 3D . 0.4Q 1+0.1Q 2 10.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 890.3 kJ/mol 、2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C(s)+1/2O 2(g)=CO(g) △H =―393.5 kJ/mol B .2H 2(g)+O 2(g)=2H 2O(l) △H = +571.6 kJ/mol C .CH 4(g)+2O 2(g)=CO 2(g)+2H 2O(g) △H =―890.3 kJ/mol D .C 6H 12O 6(s) +6O 2(g)=6CO 2(g)+6H 2O(l) △H =―2800 kJ/mol 1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 . Q 1>Q 2>Q 3B . Q 1>Q 3>Q 2C . Q 3>Q 2>Q 1D . Q 2>Q 1>Q 3 12.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31体积,CO 2占32体积,且 C(s) + 12O 2(g) = CO(g) △H =-110.5 kJ/mol CO(g) + 12O 2(g) = CO 2(g) △H =-283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 .172.5 kJB . 1149 kJC .283kJD . 517.5 kJ1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O(g)=H 2(g) + 12O 2(g) △H =+241.8kJ /mol ; H 2(g)+ 12O 2(g) = H 2O(1) △H =-285.8kJ /mol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 )A .吸热88kJB . 吸热2.44kJC .放热44kJD . 吸热44kJ14.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O 2(g)=CO 2(g) △H =―393.5kJ/mol ;2H 2(g)+O 2(g)=2H 2O(g) △H =―483.6kJ/mol 现有炭粉和H 2组成的悬浮气共0.2mol ,使其在O 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 的热量,则炭粉与H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B .1:2C .2:3D .3:215. 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 ,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 2,并使之生成正盐Na 2CO 3,消耗掉0.8mol /L NaOH 溶液500mL ,则燃烧1mol 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 ) A . 0.2Q B . 0.1Q C . 5Q D . 10Q 16.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25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0.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 A . H 2(g) B . CO(g) C . C 8H 18(l) D . CH 4(g)二.非选择题 (共52分)17.(14分)用50mL0.50mol/L 盐酸与50mL0.55mol/L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 盐酸与5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 3·H 2O )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8.(12分)有些盐的结晶水合物,白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能熔化(实质是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同时吸收热量;在晚上又可缓慢凝固而释放热量,用以调节室温,称为潜热材料。
现有几种盐的水合晶体有关数据如下Na 2S 2O 3·5H 2OCaCl 2·6H 2ONa 2SO 4·10H 2ONa 2HPO 4·12H 2O熔点(℃) 40.50 29.92 32.38 35.1 熔化热(kJ/mol )49.737.377100.1(1) 上述四种水合晶体盐中最适宜用做潜热材料的两种盐是(用化学式表示) ; 。
(2)实际应用时最常采用的(由来源和成本考虑)应该是 。
19.(15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 2H 4)和强氧化剂液态过氧化氢。
当把0.4mol 液 态肼和0.8mol H 2O 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 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 下测得 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又已知H 2O(l)=H 2O(g) ΔH =+44kJ/mol 。
则16g 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20.(6分)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 2O 3(s)+3CO(g)=2Fe(s)+3CO 2(g) △H =―24.8kJ /mol 3Fe 2O 3(s)+CO(g)=2Fe 3O 4(s)+ CO 2(g) △H =―47.2kJ /mol Fe 3O 4(s)+CO(g)=3FeO(s)+CO 2(g) △H =+640.5kJ /mol 写出CO 气体还原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21.(5分)在一定条件下,1 mol 某气体若被O 2完全氧化放热98.0 kJ 。
现有2 mol 该气体与1 mol O 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 kJ ,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 。
(注:某反应物的转化率=该反应物转化(消耗)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100%)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每空2分,共14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偏小18.(每空4分,共12分)(1)Na2SO4·10H2O Na2HPO4·12H2O(2)Na2SO4·10H2O提示:CaCl2•6H2O的熔点较底,不易凝固放热,所以不宜使用;Na2S2O3•5H2O的熔点较高,不易吸热熔化,所以不宜使用;而Na2SO4•10H2O 和Na2HPO4•12H2O熔点较合适,适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