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和混频器)
高频电子线路教案.
⾼频电⼦线路教案.⾼频电⼦线路教案说明:1. 教学要求按重要性分为3个层次,分别以“掌握★、熟悉◆、了解▲”表述。
学⽣可以根据⾃⼰的情况决定其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标。
2. 作业习题选⾃教材:张肃⽂《⾼频电⼦线路》第五版。
3. 以图表⽅式突出授课思路,串接各章节知识点,便于理解和记忆。
1. 第⼀章绪论第⼀节⽆线电通信发展简史第⼆节⽆线电信号传输原理第三节通信的传输媒质⽬的要求1. 了解⽆线电通信发展的⼏个阶段及标志2. 了解信号传输的基本⽅法3.熟悉⽆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框图和组成部分4. 了解直接放⼤式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的区别和优缺点5. 了解常⽤传输媒质的种类和特性讲授思路1. 课程简介:⾼频电⼦技术的⼴泛应⽤课程的重要性课程的特点详述学习⽅法与前导课程(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的关系课程各章节间联系和教学安排参考书和仿真软件2. 简述⽆线电通信发展历史3. 信号传输的基本⽅法:图解信号传输流程哪些环节涉及课程内容两种信号传输⽅式: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三要素:载波、调制信号、调制⽅法各种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法▲详述AM、FM、PM(波形)4. 详述⽆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图解⽆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各单元电路与课程各章对应关系)超外差式和直接放⼤式⽐较5. 简述常⽤传输媒质:常⽤传输媒质特点及应⽤有线、⽆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天波、地波各⾃适⽤的⽆线电波段(⽆线电波段划分表)作业布置思考题:1、画出超外差式接收机电路框图。
2、说明超外差式接收机各级的输出波形。
1. 第⼆章选频⽹络第⼀节串联谐振回路第⼆节并联谐振回路第三节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的要求1. 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通频带的计算2. 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和谐振时电流电压的计算3.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程4.了解串联谐振回路的相位特性曲线5.了解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6.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通频带的计算7.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和谐振时电流电压的计算8.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程9.了解并联谐振回路的相位特性曲线10.了解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11.了解低Q值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12.熟悉串并联电路的等效互换计算13.了解并联电路的⼀般形式14.熟悉抽头电路的阻抗变换计算讲授思路★◆▲1. 选频⽹络概述:选频⽹络(后续章节的基础)谐振回路(电路分析课程已讲述)滤波器单振荡回路耦合振荡回路(耦合回路+多个单振荡回路)并联谐振回路2. 详述串联谐振回路:串联谐振回路电路图详述回路电流⽅程的推导(运⽤电路分析理论)谐振状态特性⾮谐振状态特性★计算谐振频率、特性阻抗、能量关系、★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阻抗特性、电压特性、空载品质因数▲计算有载品质因数★计算通频带(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品质因数的影响)串联谐振回路适⽤场合3. 简述并联谐振回路:参照串联谐振回路的讲述过程运⽤串联、并联电路的对偶性4. 详述串并联电路的等效互换和抽头电路的阻抗变换:运⽤上述标准串联或并联谐振回路的已知结论,分析复杂谐振回路混联电路到串联或并联电路推导抽头电路到⽆抽头电路的等效互换◆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等效互换电感抽头电容抽头(依据等效前后阻抗虚实部恒等)谐振回路的应⽤电路只需推导串联或并联电路形式之⼀不考虑互感、谐振条件下推导◆推⼴到⼀般情况(⾮谐振、有互感)抽头电路等效互换举例1. 第⼆章选频⽹络第五节耦合回路第六节滤波器的其他形式⽬的要求1. 了解耦合回路的⼀般性质2.掌握耦合回路频率特性曲线及⽅程3.掌握耦合因数η不同时曲线形状的变化及特点4. 了解LC集中选择性、⽯英晶体、陶瓷和表⾯声波滤波器特性和应⽤讲授思路1. 详述耦合回路:单振荡回路缺点(阻抗变换不灵活 + 选频特性不理想)耦合回路+多个单振荡回路互感耦合串联型(串并联电路可等效互换)电容耦合并联型推导耦合回路反射阻抗(电路分析课程已讲述)★推导耦合回路频率特性⽅程(节点电压法或KCL)▲反射阻抗性质★频率响应曲线克服单振荡回路缺点:阻抗变换不灵活临界耦合、过耦合、⽋耦合★推导通频带2. 简述各种滤波器特点及应⽤:LC选频⽹络缺点(选频特性不理想+体积⼤)LC集中选择性(选频特性好)⽯英晶体、陶瓷和表⾯声波滤波器(选频特性好+体积⼩)▲根据Q值、通频带、插⼊损耗⽐较各种滤波器优缺点作业布置思考题:1、在调谐放⼤器的回路两端并联⼀个电阻,放⼤器的通频带将如何变化?2、串联谐振回路发⽣谐振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与输⼊电压有什么关系?3、若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R、L、C,则并联谐振频率为多少?4、耦合回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当η<1和η>1时,曲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5、并联谐振回路发⽣谐振时,流过电感的电流⼤⼩与输⼊电流有什么关系?6、若已知串联谐振回路的R、L、C,则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为多少?7、选频⽹络分为两⼤类。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总复习题精选.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第二章选频网络1、LC串联电路处于谐振时,阻抗()。
A、最大B、最小C、不确定2、LC并联谐振电路中,当工作频率大于、小于、等于谐振频率时,阻抗分别呈()。
A、感性容性阻性B、容性感性阻性C、阻性感性容性D、感性阻性容性3、在LC并联电路两端并联上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了电路的谐振频率B、改变了回路的品质因数C、改变了通频带的大小D、没有任何改变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相比较A、增大 B减小 C 相同D无法比较2、三级相同的放大器级联,总增益为60dB,则每级的放大倍数为()。
A、10dBB、20C、20 dBD、10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增益太大(B)通频带太宽(C)晶体管集电结电容C b’c的反馈作用(D)谐振曲线太尖锐。
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混频器1、通常超外差收音机的中频为()(A)465KH Z (B)75KH Z (C)1605KH Z (D)10.7MH Z2、乘法器的作用很多,下列中不属于其作用的是()A、调幅B、检波C、变频D、调频3、混频时取出中频信号的滤波器应采用()(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4、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关键部件是()(A)相加器(B)乘法器(C)倍频器(D)减法器5、在低电平调幅、小信号检波和混频中,非线性器件的较好特性是()A、i=b0+b1u+b2u2+b3u3B、i=b0+b1u+b3u3C、i=b2u2D、i=b3u36、我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为()(A)465KH Z (B)455KH Z (C)75KH Z (D)10.7MH Z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1、常用集电极电流流通角θ的大小来划分功放的工作类别,丙类功放()。
(说明:θ为半导通角)(A)θ = 180O (B)90O<θ<180O (C)θ =90 O (D)θ<90O2、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调谐放大器的区别是()A、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B、前者比后者失真小C、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调谐放大器工作在甲类D、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小,调谐放大器输入信号大3、已知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工作在临界状态,当改变电源电压时,管子发热严重,说明功放管进入了A欠压状态B过压状态C仍在临界状态4、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哪种工作状态()A、临界B、欠压C、过压5、根据高功放的负载特性,由于RL减小,当高功放从临界状态向欠压区变化时()(A)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减小。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
αq 2kT
RcI 0,K
αq 2kT
Rcg
由于有v1v2的乘积项,所以称为模拟乘法器。 三、模拟乘法器电路例举
本部分的内容自学
第四节
D + -V1 (t)
+V2 (t)
rd + -V1 (t)
+V2 (t)
四、开关函数分析法
适用于器件反向偏置的情况。
v1(t) V1m cos1t v2 (t) V2m cos2t
按简谐振荡规律改变晶体管工作点,从而改变其 跨导。晶体管的电流源(小信号工作状态):
i g V mB
Vcc
在V0m>>Vsm的情况下, 可以认为电路是具有信号 电压vs、工作点电压为:
vB VBB V 0m cos0t
的小信号放大器。
第四节
在忽略晶体管内部反馈和集电极电压反 作用的情况下,基极电压与集电极电流的
二、模拟乘法器电路分析法
第四节
利用差分对乘法器组成集成电路的一种
分析方法。
+Vcc
R c1
R c2
+ Vo -
T1
+
+
-
v1
-
T2 +
-
T3
图中T1与T2组成模 拟差分放大器,T3为 受v4控制的电流源。
根据晶体管电流和 电压的关系式,并考 虑到差分对T1与T2的对 称性,可以写出:
V2 GND
Re -Vee
1 dni bn n! dvn
v V0
第三节
例4.3.1PAGE133图4.3.2是二极管2AP12的伏案特 性曲线。设直流偏压V0=0.4V,信号电压振幅 最大不超过 Δv 0.2V 。试求该特性曲线在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
i = a0+a1v+a2v2+a3v3+ … +anvn+…
式中a0,a1,… ,an为各次方项的系数,它们由下列通式
表示
an
1dnf(v) n! dvn
n1!f(n)(VQ)
vVQ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
i = a0+a1v+a2v2+a3v3+ … +anvn+…
从频域考察非线性能够揭示非线性的频率变换作用,因 此,选择如下信号作为幂级数的输入电压。
vo Kv1v2
Zqv1 kT
v1在T300K时应小2于 6mV图 4.4.3
折线归一化电流与Z值的关系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
End
图 4.4.3 C高M频电O子S线四路第象四限章 模拟乘法器 End
图 4.4.6 大小两个信号同时作用于非线性元件时 的高原频电理子性线路电第四路章
id rd1RLS(t)v(1v2)
a2 2
V1m 2
1
4
a 3V1m 3
a2V1mV2m
3 4
a3V2mV1m2
a2V1mV2m
3 4
a3V1m2V2m
3 4
a3V2mV1m2
3 4
a3V1m2V2m
0 1 21 31
2 2 1 1 2
22 1
2 21
2 2 21
22 1
2
3
2ω
n最高次数为3的多项式的频谱结构图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
又因为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已成熟,所以成为本章的重点。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
在无线电工程技术中,较多的场合并不用解非 线性微分方程的方法来分析非线性电路,而是采用工 程上适用的一些近似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分为图 解法和解析法两类。所谓图解法,就是根据非线性元 件的特性曲线和输入信号波形,通过作图直接求出电 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形。所谓解析法,就是借助于非 线性元件特性曲线的数学表示式列出电路方程,从而 解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河北工业大学考研【考研大纲初试】高频电子线路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s circuit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72学时学分:4.5适用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继电路理论、低频电子线路之后必修的主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强的课程。
高频电子线路的最大特点就是高频和非线性,这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就是面向通信和电子系统,围绕高频和非线性两个方面展开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高频电子信息产生、发射、接收的原理与方法;分析高频电子器件和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和分析、计算方法;培养学生高频电子线路的识图、作图和简单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高频电子线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实践精神;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后续电子课程及电子专业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特点,高频电子信息产生、发射、接收的原理与方法;熟悉基本高频电子器件的功能特点和用途;掌握基本高频电子线路的电路结构、分析方法和基本设计方法;掌握基本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技能和安装调试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中应突出功能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分析方法,加强实践环节,达到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
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的同时,还要致力于洞悉各种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各种功能的基本原理以及由此导出的各种电路结构;要求具有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装配、调整和测试能力,熟悉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绪论(讲授2学时)1.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2.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及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章功率电子线路(讲授 14学时)1.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3.传输线变压器工作原理和功率合成技术;4.整流与稳压原理、斩波器的概念。
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第四章ppt课件
运用较少
4.3.3 LC三端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别准那么
C
1、XCE与XBE的电抗性质一样;
X1
2、XBC与XCE、XBE的电抗性质相反;
3、对于振荡频率fo,应满足:
E
X3
XCE+XBE+XBC=0
X2 B
集基一样余相反
C
C1
E
L
C2
B
考毕兹电路
C
L1
E
C
L2
B
哈脱莱电路
gn
1 rn
uD
适用中,隧道二极管具有电压控制型负阻器件特性; 单结晶体管、雪崩管具有电流控制型负阻器件特性。
iD
iD
Q
IQ
Im
uUmcost
0
UQ
uD0
t
0
设将负阻特性直线化,并在任务点
电压UQ上叠加一正弦电压u
Um
iurnUm crnotsImcots
t
u D U Q u U Q U m cot s
0.01uF
200pF 100pF C3 C4
C2 200pF
L 8uH
C55.1pF
C1 51pF
4.5 石英晶体振荡器
频率稳定度可到达10-6~10-11。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优点: 石英晶体的等效谐振回路有很高的规范性; 石英晶体的Q值可高达数百万量级; 在串并联谐振频率之间很窄的任务频带内,
4.3.1 电感反响式三端振荡器〔哈脱莱电路〕
一、电路方式
C
B E
C E
B
二、交流等效电路
三、起振条件 四、振荡频率
hfe L1M 1 hiehoe L2 M hfe
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总复习资料概要
混频器与变频器的区别:变频器包括了本 振电路,混频器则没有。
通常,将携带有信息的电信号称 为调制/基带信号,未调制的高频振荡 信号称为载波,通过调制后的高频振 荡信号称为已调波。 通信系统由输入变换器、发送设 备 、 传输信道 、 接受设备以及输 出变换器组成。
第二章 选频网络
串联谐振回路
并联谐振回路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设备中的高放部分 和中放部分采用都是谐振放大电路。
单调谐放大器经过级联后电压增益增大、 通频带变窄 。 在调谐放大器的LC回路两端并上一个电 阻R,可以降低Q值,加宽放大器的通频带。 为了克服自激常采用“中和法”和“失配 法”使晶体管单向化。
单级单调谐放大器是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本 电路,其电压增益主要决定于管子的参数、信 号源和负载,为了提高电压增益,谐振回路与 信号源和负载的连接常采用部分接入方式。
P= Icm1 Ic0 Po Pc
0
过压状态
欠压状态 VCC 0 (a)
过压状态
欠压状态 VCC (b)
四、原理电路
ic iB + vb – VBE – – + VBB + vcE – iE – VCC + C – vc + L 输出
外部电路关系式:
vBE VBB Vbm cost vCE VCC Vcm cost
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做成谐振器是 因为它具有正压电和反压电特性。
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主要工作在甲类。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以调谐回 路作为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具有放大和选频/ 滤波功能。 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F是指输入端的信噪 比/输出端的信噪比。
Psi / Pni ( 输入信噪比) NF Pso / Pno ( 输出信噪比)
高频电子线路总结
第一章:载波:高频率的电流发射天线:载有载波电流,使电磁能以电磁波形式向空间发射的导体调制分为:连续波调制(调幅、调频、调相),脉冲调制(数字调制、二次调制)脉冲调制:1用信号调制脉冲。
2用已调脉冲对载波进行调制检波:与调制的过程相反调制过程:本地高频震荡→缓冲器→倍频器→中间放大→功率放大器→受调放大器话筒→低频电压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调制器↑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通过混频器将不同的高频信号转化为固定的中频信号,使得收音机的工作选择性和灵敏度提高超外差工作过程: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自激式变频器→中频放大→检波→低频放大→输出有线通信媒介:双线对电缆、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通信媒介:自由空间地波:分为地面波和天波,地面波,电磁波沿地面传播。
空间波,要求天线与接受天线离地面较高,接受点的电磁波由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合成天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的电磁波第二章(选频网络)选频网路:1是由电感和电容元件组成的震荡回路(但震荡回路、耦合震荡回路)。
2各种滤波器组成的Q值:Q值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对外加电压的选频作用越显著,回路的选择性就越好。
串联谐振(电压谐振)回路适用于低内阻电源,内阻越低,则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并联谐振(电流谐振)回路适用于大内阻的电源串联与并联谐振回路的对偶性: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回路电阻最小,而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回路电阻最大纯耦合:只有纯电阻或者是纯电抗复合耦合: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种类的元件构成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放大器与低频放大器的主要区别是:1工作频率范围不同;2频带宽度不同高频放大器是由选频网路组成的谐振或非谐振放大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1增益(电压、功率)2通频带3选择性(矩形系数、抑制比)4工作稳定性(工作状态、晶体管参数、电路元件参数)5噪声系数等效电路参数:yi/yr/yf/yo晶体管的高频参数:1截至频率:β降为原来的β01/√22特征频率:│β│下降为13最高震荡频率:功率的增益为1时的频率谐振放大器稳定性的破坏原因:存在反馈导纳由反馈导纳产生的自激震荡可以通过1中和法:通过引入外部反馈网络来抵消晶体管内部y fe的反馈作用;2失配法:晶体管输出端负载阻抗不与本级晶体管的输出阻抗匹配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无线电元件:1线性元件2非线性元件3时变参量元件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1幂级数分析法(通过泰勒级数展开,【输入小信号】)2折线分析法(输入大信号)3开关函数分析法(控制信号为大信号,输入信号为小信号)非线性元件的特性:1特性曲线不是直线2变频作用3不满足叠加定理变频器(混频器):就是把高频信号经过频率变换,变为一个固定的频率变频器的主要质量指标:1变频增益:变频器中频输出电压振幅与高频输入信号电压振幅之比2失真和干扰:频率失真和非线性失真;组合频率、交叉频率与互相调制、阻塞和倒易混频等干扰3选择性:接受有用信号(中频),排除干扰信号的能力取决于中频输出回路的选择性是否良好4噪声系数使用较多的混频器是:输入信号从基极输入,本振电压从发射极输入。
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第五版Chapter4__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
若能进行调幅、检波的话, 若能进行调幅、检波的话,电流 i 中必须含有
ω ± ω2 ,ω 1 1 ω 是低频信号频率。 其中 ω 为高频载波频率, 2是低频信号频率。 1 为高频载波频率, 电流 i 中却不含有 ω ± ω2 1
故不能用它进行变频,调幅与振幅检波。 故不能用它进行变频,调幅与振幅检波。
对其2次方进行分析: 对其2次方进行分析:
a2v = a2 (vs +vo ) = a v + a v + 2a2vsvo
2 2 2 2 s 2 2 o
在二次方项中出现了和的相乘项,因而可以得到 在二次方项中出现了和的相乘项, 若用带通滤波器取出所需的中 (ω0+ωs)和(ω0-ωs)。若用带通滤波器取出所需的中 频成分,可达到混频的目的。 频成分,可达到混频的目的。
2012-4-17 10
§4.3 变频电路
1 基本概念 2 晶体三极管混频器 3 二极管平衡混频器和环型混频器 4 模拟相乘器混频电路
2012-4-17
11
一、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 混频器的组成
混频:对信号进行频率变换, 混频:对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将其载频变换到某一 固定频率上 而保持原信号的特征不变。 特征不变 固定频率上,而保持原信号的特征不变。
2012-4-17 15
5.混频器实现模型 5.混频器实现模型
vs(t) v 非 性 线 器 件 vo(t) i 带 通 vI(t)
⑴叠加型 图示中的非线性 器件具有如下特性: 器件具有如下特性:
叠加型混频器实现模型
2 3
i = f (v) = a0 +a1v +a2v +a3v +.......
高频电子线路-非线性电路
VBB VBZ Vbm cos c
而 ic gc (VBB Vbm cost VBZ ) 故
ic gcVbm (cos t cos c ) I m (cos t cos c )
ic 由上式可知wt = 0时, ic max gcVbm (1 cosc )
B)若静态工作点取在特性曲线弯曲部分(如Q2点),且工作在小信号,
则曲线取为抛物线,即 i f (v ) I 02 g2 (v V02 ) b2 (v V02 )2 C)若输入信号很大,则幂级数应取3次项基至更高的项 确定系数:近似数学表达式取定以后,应据具体的特性曲线确定各系数 ① b0:静态工作点处电流值Io,即f (Vo) ② b1:静态工作点处电导 ③ b2:求法见P195说明 b3 、b4依此类推
V0 1 ——静态电阻;特性曲线上任一点对应的尺寸Vo有关 I 0 tg
也与Vo有关
对非线性电阻,在伏安特性曲线上任一点,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的大小不同
5
隧道二极管是非线性电阻的另一个实际例子。
如AB段,Δ V>0时 Δ i < 0 ∴ r < 0
负电阻——提供能量的能源 从输入的直流功率中转换为交流功率的能源。 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在一定范围内均属非线性电阻元件。 另:还有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感
t C 时,ic = 0 即
0 gc (VBB Vbm cos c VBZ ) cos c VBZ VBB
Vbm
余弦脉冲由付氏级数展开,将包含除基波分量之外的直流分量及高次谐波; 依靠谐振回路选频,取出基波分量(输入信号频率分量)。
20
cos c
VBZ VBB Vbm
高频电子线路(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和混频器)资料课件
高频电子线路的未来展望
高频电子线路的发展趋势
5G/6G通信技术
随着5G/6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频电子线路在天线、滤波器、 功率放大器等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的普及将推动高频电子线路在传感器、无线通信 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雷达与卫星通信
高频电子线路在雷达、卫星通信、导航系统等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 进一步发展。
噪声系数反映了混频器 的噪声水平,对信号的 信噪比有直接影响。
动态范围表示混频器可 以处理的信号强度的范 围,是评估混频器性能 的重要指标。
线性度反映了混频器对 大信号的线性响应能力, 是评估混频器性能的重 要指标。
对混频器的性能指标进 行测试时,通常采用信 号源、频谱分析仪、功 率计等测试设备,通过 测量混频器的频率响应、 噪声系数、动态范围等 参数来评估其性能。
高频电子线路的未来发展方向
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
01
随着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频电子线路将在这些
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集成化与小型化
02
高频电子线路将向集成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实现更高效、更
紧凑的电路系统。
智能化与自动化
03
高频电子线路将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实
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
设计匹配网络
为了减小信号反射和损耗,需要 设计合适的匹配网络,使输入信 号和本地振荡信号能够有效地传 输到非线性元件。
优化电路结构
根据实际需求,优化混频器的电 路结构,以提高其性能指标,如 变频损耗、噪声系数、动态范围等。
混频器的应用与实例
混频器的应用领域
通信领域
混频器在通信领域中广泛 应用于信号的变频处理, 实现信号在不同频段之间 的转换。
高频电子电路4.4混频器原理及电路课件
新材料与新工艺
随着新材料和工艺的发展,未来混频器将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工艺, 以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
智能化与自动化
未来混频器将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能够自适应地完成信号 处理任务,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频率特性
01
02
03
频率范围
混频器能够处理的信号频 率范围,通常由电路元件 的物理特性决定。
频率响应
混频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 处理能力,通常用增益和 相位响应来表示。
频率稳定性
混频器在长时间内保持其 性能参数不变的能力,特 别是在温度和环境变化时。
按电路形式
可以分为单端式和平衡式混频器。单端式混频器只有一个信号输入端,而平衡式 混频器则有两个信号输入端,可以减小本振信号的泄露和干扰。
混频器的基本原理
工作过程
输入信号和本振信号分别加在混频器的非线性元件上,通过非线性效应产生新 的频率分量,经过滤波器选频后得到所需的输出信号。
主要参数
混频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工作频率、噪声系数、动态范围、失真系数等参数。
场效应管混频器
场效应管混频器由两个场效应管组成,一个作为输入管, 一个作为输出管。输入信号通过输入管进入,经过混频器 内部电路的调制,产生一个输出信号。输出信号的频率与 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实现了混频功能。
场效应管混频器的优点是线性范围宽、噪声低、动态范围 大。缺点是电路复杂、调试困难,适用于高频信号的处理 。
ERA
定义与作用
定义
混频器是一种将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 进行混合,产生第三个频率信号的电 子器件。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法和混频器)研究
变频电压增益的概念
输出的差频或和频电压 的振幅 变频电压增益 Avc 输入有用信号 (不是载波)电压振幅
kVsmV0m cos(0 s )t
vs v0
混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
ω0-ωS 带通滤波
RL
kVsmV0 m RL 根据定义在上面这个例子中Avc kV0 m RL Vsm
要注意此结果并非适用于所有电路和信号,具体情况要具体计算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4.5 混频器的工作原理
混频器是如何实现频谱搬移的
假设非线性电路的表达式为 i k (vs v0 )2
则将vs与v0 代入上式可得 i k (Vsm cos st V0m cos 0t )2
k Vsm cos s t k V0 m cos 0t 2kVsm cos s t V0 m cos 0t
ic b a b b O O
2
a1
1
2 3 ) b0 b1v0 b2v0 f (VBB b3v0 ...
设v0 V0m cos 0t
) b0 b1 V0 m cos 0t 则f (VBB
v
ebe BE ebe
a2
b2 V0 m cos 0t b3 V0 m cos 0t ...
上图中信号频谱的搬移及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4.3.1解答(2)
由上面分析可知,差频分量的频率为 500Hz 要求振幅需要计算:
v 0.4 0.3 cos 2000t 0.2 cos 3000t
v V0 0.3 cos2000 t 0.2 cos3000 t
什么是叠加原理?
输入 输出
X1 X 1 2X 2
电路
Y1 Y 1 2Y2
则称该电路满足叠加原理
§4.2 非线性元件的特征
(特征3)非线性电路不满足叠加原理
假如一个非线性元件输 入量v与输出量i的关系是
i k v2
当输入信号 v1 V1 sin 1t时, 输出为i1 k (V1 sin 1t )2 当输入信号 v2 V2 sin 2t时, 输出为i2 k (V2 sin 2t )2
将(v V0 )的表达式代入 i的表达式中
i b0 b1 (V1 cos1t V2 cos2t ) b2 (V1 cos1t V2 cos2t ) 2 b3 (V1 cos1t V2 cos2t )3
b0 b1 (V1 cos1t V2 cos2t ) b2V12 cos2 1t b2V22 cos2 2t 2b2V1 cos1tV2 cos2t
§4.2 非线性元件的特征
§4.3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
根据具体电路的不同,分析方法是多种多 样的,最常见也最实用的方法有2种: 幂级数法
用泰勒级数将曲线在某一点展开成级数形式 将曲线近似看成若干首尾相接的线段连接而 成的折线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
折线法
§4.3.1 幂级数法
V0
v
如果 v是小交流 ( 动态 ) 电压Vsm sin t
v dv 1 动态电阻为 lim v 0 i di tan
则输出i是小交流 ( 动态 ) 电流 I sm sin t
可见非线性元件的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是不一样的
(特征2)非线性元件的频率变换作用
假如一个非线性元件输 入量v与输出量i的关系是
b3V13 cos3 1t 3b3V12 cos2 1tV2 cos2t 3b3V1 cos1tV22 cos2 2t b3V23 cos3 2t
对含余弦相乘的项进行积化和差,直到没有余弦相乘的项
§4.3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 §4.3.1 幂级数法
两个余弦波的叠加信号经过非线性电路
§4.2 非线性元件的特征
非线性元件的三个主要特征
(1)输出量与输入量不是线性关系;
这将导致静态(直流)电阻与动态(交流)电阻的不一致 混频器正是利用了非线性元件的这个特性
(2)具有频率变换作用;
(3)不满足叠加原理。
这一特征其实是由第(1)个特征决定的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
电路性质:非线性 分析方法:幂级数法、折线法 基础知识:泰勒级数、频谱的概念、三角变换
电路基础与模电中的很多结论不再适用
折线法是学习第五章功率 放大器的重要基础!
本章内容
§4.1 概述 §4.2 非线性元件的特征 §4.3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 §4.5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4.6 晶体(三极)管混频器 §4.7 二极管混频器 §4.8 差分对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 §4.9 混频器中的干扰
当输入信号为 v1 v2 V1 sin 1t V2 sin 2t时
输出信号为 k (V1 sin 1t V2 sin 2t )2
2 2
k V1 sin 1t k V2 sin 2t 2kV1 sin 1t V2 sin 2t
显然不等于i1+i2,即不满足叠加原理
此方程只有b2一个未知数,故可求之。
大家可以对照教材133页的实例理解这个过程
一旦确定了这3个系数,那么任意给定一个输入信号, 我们都可以求出输出信号的表达式了。
§4.3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 §4.3.1 幂级数法
两个余弦波的叠加信号经过非线性电路
为什么要分析这种情况? 因为下节要讲的一种混频器正是根据这个 原理来实现的。 2 3 设i b0 b1 (v V0 ) b2 (v V0 ) b3 (v V0 )
i k v 2 (CMOS器件就有这种特性 )
当输入信号v Vsm cos st的标准余弦波时
注意Vsm是余弦波的振幅,是一个常数
2 输出信号i k(Vsm cos st )2 kVsm cos 2 st
1 2 1 2 1 2 kVsm ( 1 cos 2s t ) kVsm kVsm cos 2st 2 2 2
其中的v V0 V1 cos1t V2 cos2t 因此(v V0 ) V1 cos1t V2 cos2t 注意(v V0 )项不含直流成分
这一点是大家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的地方
§4.3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 §4.3.1 幂级数法
两个余弦波的叠加信号经过非线性电路
注意:这只是各系数的数学意义,由于f(v)的表达式 在实际情况下往往不知道,所以不能直接通过这些公式求各系数
如何通过测绘的曲线图近似求得各系数?
一般情况下,只研究f(v)的前3项即可,即 忽略第4项及其以后的各项。
i b0 b1 (v V0 ) b2 (v V0 )
先看b0的物理意义
v
§4.2 非线性元件的特征 (1)输出与输入量的非线性关系
可见线性元件的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是一样的
非线性元件输入输出关系曲线
i
v
以二极管为例 根据二极管特性可画出i-v曲线 i
v
§4.2 非线性元件的特征 (1)输出与输入量的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元件的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不一样
i
I0
如果v是一个直流 (静态)电压V0 则输出i是一个直流 (静态)电流I 0 V0 1 因此静态电阻为 I 0 tan
§4.3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
§4.3.1 幂级数法
例题4.3.1
若一非线性电路满足教材134页的4.3.8式,
i 8 40(v 0.4) 50(v 0.4)
2
当输入信号为 0.4 0.3 cos2000 t 0.2 cos3000 t (伏特)
(1)输出信号都有哪些频率分量? (2)求输出信号中,差频分量的频率及其振 幅。
§4.4、§4.10不讲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
§4.1 概述
常用的无线电元件:
线性电路(谐振电路、滤波器、小信号放大器) 线性元件 元件参数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或者元件两端的电压无关。 例如:电阻、电容、空芯电感。 非线性电路(功率放大器、振荡器、各种调制和解调器) 非线性元件 元件参数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或者元件两端的电压有关。 例如:二极管、晶体管、磁芯电感。 时变参量元件 时变参量电路(变频器) 它的参数是按照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
§4.3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
§4.3.1 幂级数法
例题4.3.1解答(1)
因为4.3.8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是2
根据幂级数分析法得到 的规律可知 输出信号中含有的频率 成分有p1 q2 (其中p q 2) p 0, q 0 直流成分 2000 分量 ,即 f 1000Hz分量 p 1, q 0 3000 分量 ,即 f 1500Hz分量 p 0, q 1 p 1, q 1, p q 5000 分量 ,即 f 2500Hz分量 1000 分量 ,即 f 500Hz分量 p 1, q 1, p q 4000 分量 ,即 f 2000Hz分量 p 2, q 0 p 0, q 2 6 000 分量 ,即 f 3000Hz分量
(特征1)输出与输入量的非线性关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非线性元件,我们先研究 一下线性元件的特点:
输入量v 输出量i
i
纯电阻R
i
1 则有 i v R
v
v
1 1 此直线的斜率为 tan , 即R R tan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 §4.2 非线性元件的特征
线性元件的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是一样的
观察上式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4.3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 §4.3.1 幂级数法
两个余弦波的叠加信号经过非线性电路
信号频率变换的规律
(1)含有新的频率成分; (2)如果把频率成分表示成pω1 ± qω2的形式,其 中p和q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则p+q一定小于等于幂 级数表达式中的最高次数; 这两点比较常用 (3)频率组合总是成对出现的; 具体分析k0~k12还可发现 (4)p+q为偶数的项的系数只与b0,b2,„有关,而 与b1,b3,„无关,反之亦然 (5)令p+q=m,则含有pω1 ± qω2的项的系数只与bm 及bm以后的b有关,而与b0至bm-1无关
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可用下面的非线 性函数来表示:
i f (v)
根据高等数学知识 , 如果f (v)这个函数在 V0处各阶导数存在
则i可以表示成如下的泰勒 级数的形式:
i b0 b1 (v V0 ) b2 (v V0 )2 b3 (v V0 )3 ... 1 1 其中 b0 f (V0 ), b1 f (V0 ), b2 f (V0 ), b3 f (V0 )... 2!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