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2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治疗以改善心功能为主,多数心律失常病人在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情况下,随着心功能的改善也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人,治疗原发疾病和中断诱因是关键,一般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31

资料与方法

心力衰竭均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112例病人心功能均为ⅲ级以上。男74例,女38例。年龄38~82岁。发病时间1个月~31年。其中冠心病5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1例,扩张型心肌病17例,风心病5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

心律失常类型: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诊断证实,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率>115次/分)27例;过缓型心律失常(心率5次)26例;频发房性早博19例;心房颤动16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其他类型4例。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伴发因素:伴发感染25例,低血钾21例,低血钠19例,低血镁及低血钙9例,高血糖15例,贫血9例,甲状腺功能异常6例,其他8例。

治疗方法:11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人均在治疗原发病

及发病诱因的基础上,改善心功能。如控制感染,降低血压,缓解心绞痛,祛除风湿活动,调整血糖,平衡血电解质,纠正贫血和甲状腺功能异常。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酌情使用利尿剂及小剂量洋地黄制剂。其中频发室性早博(每分钟>5次)26例,频发房性早博19例。仅对有症状的频发室性早博给予胺碘酮。对室性心动过速给予电复律后胺碘酮维持,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反复晕厥者置入永久起搏器。

结果

经过治疗后,随着心功能的好转,心律失常也得到较好的控制。频发室性早博(无症状)、频发房性早博及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情况下,随着心功能的改善而明显减少或消失;频发室性早博(有症状)和室性心动过速均应用胺碘酮控制发作;并发心房颤动者,用洋地黄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室率而改善症状。

讨论

心肌细胞的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其内在病变,均可导致不适当的冲动发放。诸如心肌缺血、药物、电解质紊乱、儿茶酚胺增多等均可导致自律性异常增高而形成各种快速心律失常[1]。慢性心力衰竭时发生心律失常可能与调节机制异常、交感神经活性改变、电解质紊乱、衰竭的心肌慢性伸展等有关。

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对心力衰竭

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人,一般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是侧重于基础病因和伴发因素的干预,首先要治疗基本疾病,改善心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如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2]。在治疗中适当补镁,可以增强疗效。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注意给予适宜剂量。剂量过大,会使心律失常难以纠正,并促使其发生和加重。对于过缓型心律失常,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氨茶碱等药物,会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心衰加重,贫血患病率也增加。贫血越严重,心衰就越难控制。

总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最为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疾病和中断诱因。准确了解每个病人的发病机制和基本病理类型,认真分析病情,合理选药,就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路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3.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007,35(12):1076-1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