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念故乡》
《念故乡》歌词 纯音乐合辑
![《念故乡》歌词 纯音乐合辑](https://img.taocdn.com/s3/m/3c10d266f7ec4afe04a1dffa.png)
念故乡
歌曲:念故乡
作词:皮西
作曲:德沃夏克
演唱:郁钧剑
歌曲时间:2分52秒
lrc编辑:唐晟
歌词千寻:
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正晴风正朗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我愿意回故乡在寻旧生活众亲友聚一堂重享从前乐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正晴风正朗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我愿意回故乡在寻旧生活众亲友聚一堂重享从前乐
同享从前乐
以上就是关于念故乡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念故乡》(教案)
![《念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0d18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a.png)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念故乡》(教案)
一、教学重点
1.歌曲旋律的掌握: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念故乡》的旋律,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举例: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组合,如跳跃的旋律、长音的保持等。
《念故乡》(教案)
一、教学内容
《念故乡》(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故乡的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念故乡》的学习与欣赏。歌曲以深情的旋律唤起学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歌词富含人文内涵,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具体内容包括:
1.学唱歌曲《念故乡》,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歌词的理解与表达:学生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传达歌曲的主题。
-举例:歌词中表达对故乡思念的词语,如“故乡的云”、“念故乡”等,如何通过语气和情感的变化来表现。
3.歌曲背景知识的了解: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举例: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创作时期的特点,以及这首歌曲在历史上的意义。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歌曲旋律和歌词情感的表达这两个重点。通过示范演唱和乐理讲解,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的旋律。但在情感表达方面,仍有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拘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够自信,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合唱练习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显得不够积极。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活动中尝试调整分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念故乡》音乐教案
![《念故乡》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17259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8.png)
《念故乡》音乐教案《念故乡》音乐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念故乡》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念故乡》音乐教案篇1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以小组单位设计歌曲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由于很少学生有离开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体验,缺乏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
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
(思乡的感情不仅要深入学生心理,还要让他外化用歌声表现出来,是个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1)要求在课外从学过的课本中寻找思念故乡的歌曲,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歌曲。
(2)带竖笛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世界地图教学过程:步骤教学活动课件展示设计意图1、进教室(1)播放古诗歌曲《静夜思》(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1)听音乐进教室(2)谈谈对音乐的感受文字:念故乡创设思念故乡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思乡的情绪。
2、发声练习指导学生有力度变化的发声根据旋律线条的起伏,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发声练习曲谱为后面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铺垫。
3、用竖笛自学歌曲主旋律(1)老师这有三条旋律,请你自选一条吹一吹(2)强调附点节奏(1)用竖笛自选练习(2)钢琴伴奏练习第一局的同学站起来吹一吹、练习第二句……(3)分句唱一唱(1)3.5 5 3.2 1|2.3 5.3 2 — ||(2) 6 .1 1 75 6 |61 75 6 — ||(3)3.5 5 1.23| 2. 1 26 | 1———||歌曲《念故乡》是由这三条旋律组成,学会了这三条旋律等于解决了识谱问题4、导入我们刚才练习的三条乐句是选自歌曲《念故乡》,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工作时写的观看多媒体认识作者(1)出示课题《念故乡》(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让学生认识曲作者5、欣赏《念故乡》理解歌曲内容6、学唱歌曲(1)你了这首歌曲你想说点什么?(2)德沃夏克是哪个国家?指导学生找一找地图上中国在哪?捷克在哪?美国在哪?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乡》(1)视唱(2)学习歌词(3)练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1)听音乐,谈初步的感受(2)回答:捷克在欧洲,美国在美洲,隔着太平洋(1)第一遍视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绪,第二遍视唱,抠出情绪,教师范唱与学生对比(2)全体用lu哼鸣,请一名学生配乐朗读;集体配乐朗读(3)带歌词练唱歌曲(1)播放歌曲《念故乡》(2)展示世界地图(3)地图上捷克和美国用红色展示出示歌谱(1)了解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2)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捷克、美国帮助学生理解身在他乡的情感层层递进学唱歌曲通过视唱、哼鸣使学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绪,能正确演唱歌曲7、高潮:层层递进激发情感(1)你们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看船出海,引导学生给歌曲加旁白台词(3)在教师不断地引导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激发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乐上,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感情《念故乡》音乐教案篇2一、导入听《静夜思》进教室师:今天老师带来了铜须门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曲大家听一听,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1、播放《大海啊,故乡》,学生聆听2、谈感受(对大海、故乡的的热爱和怀念)3、唱到“故乡”时,让人不禁也想起自己的故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家,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的老家?师:我们的故乡真美,那里有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当某一天我们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的时候,对家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会油然而生,今天来时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感受一位身在异国他乡、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作曲家所作的歌曲《念故乡》二、学唱1、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抒情、思念、忧伤的)2、朗读歌词师:《念故乡》这首歌曲是表达思念故乡的,让我们一起朗读歌词,从歌词中去感受那份思乡之情。
音乐教案-念故乡
![音乐教案-念故乡](https://img.taocdn.com/s3/m/35c93e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8.png)
音乐教案-念故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念故乡》这首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念故乡》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学会用正确的情感表达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较复杂的节奏和旋律。
2.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念故乡》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二、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旋律、节奏和歌词。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3.教师挑选优秀学生展示,给予表扬。
三、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编排一个关于《念故乡》的情景剧。
2.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1.教师播放《念故乡》的音乐,学生跟唱。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二、歌曲拓展1.教师介绍《念故乡》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三、歌曲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创作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可以参考《念故乡》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给予指导。
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第三课时一、复习1.教师播放《念故乡》的音乐,学生跟唱。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二、歌曲演唱1.教师挑选优秀学生进行独唱或合唱展示。
2.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三、歌曲改编1.教师引导学生对《念故乡》进行改编,可以是旋律、歌词或节奏。
2.学生分组进行改编,教师给予指导。
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改编作品,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第四课时一、复习1.教师播放《念故乡》的音乐,学生跟唱。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二、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其他关于家乡的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歌曲的美感。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后作业1.学生课后练习《念故乡》的演唱。
八年级音乐《念故乡》教案
![八年级音乐《念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3d791960590c69ec3766f.png)
《念故乡》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主题音乐,理解英国管,辨认其音色。
2、能对思念、热爱故乡的艺术作品产生兴趣。
3、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我国老一辈艺术家李叔同及其作品。
4、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有情绪变化的演唱《念故乡》。
5、能结合当代特点创作《念故乡》歌词。
教学分析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中摘选出来的,旋律富有歌唱性,朴实优美,情深意浓,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思念;歌词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填词,表现了遭受日本人侵略流落他乡的人民对家乡的思念,收复旧山河的决心。
在教法上,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以情感为纽带设计课堂程序,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中。
在学法上,学生通过体验、讨论、欣赏、演唱、创作、等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体会音乐情感,表达思乡的感情,了解名家名曲,增长音乐知识,提升音乐素质,获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1、体验《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主题音乐。
2、有感情的演唱《念故乡》。
教学难点:变化音量和力度演唱歌曲,结合时代创作歌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步骤教的活动学的活动课件展示设计意图及说明课前准备播放童声合唱《念故乡》听赏音乐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进入课堂音乐情绪。
导入1.播放影片《城南旧事》中女主角表达思乡感情的独白片段。
2.提问:这是一位身在他乡年愈花甲老人的内心独白,表达她怎样的感情?听赏,体会影片中女主角的内心情感。
说出非常思念故乡北京的感情。
创设情景,通过影片画面及朗诵,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进入意境。
3.谈话:是啊!对于他乡的游子来说,谁不想家,谁不思念故乡?我们班有些同学来自外地,有类似的感受吗?请几位同学谈谈。
外地学生谈谈他们的家乡及怎样想念老家。
从自身或同学身上感受思乡是一种自然的人间真情。
4.提问: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古今中外,人们用很多方式或艺术形式来表达这种感情,你能说出哪些?学生各抒己见,分别举出生活中的一些方式和一些艺术形式。
经典交响——《念故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经典交响——《念故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fc7e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6.png)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念故乡》选自
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Antonin Dvorak 1841-1904)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20%
40%
80%
60%
德沃夏克生平
歌曲:念故乡
《自新大陆交响曲》 ——德沃夏克
第二乐章
创作过程
《念故乡》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创作的《新世界交响曲》也称《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中摘选出来的。作曲家在两年多的旅美期间所创作的这部交响曲,表达了他对美国黑人命运的同情,以及他本人远隔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音乐主题采用了黑人民歌的音调旋律,富于歌唱性,朴实优美,情深意浓。歌曲是在弦乐的衬托下用英国管演奏的。
附点节奏型
《念故乡》中学音乐教案解析:感受故乡之爱
![《念故乡》中学音乐教案解析:感受故乡之爱](https://img.taocdn.com/s3/m/854e51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a.png)
《念故乡》中学音乐教案解析:感受故乡之爱念故乡,是一首流传许久的经典音乐作品,它曾经陪伴许多人度过了一段段时光,唱出了他们心中深深的思念之情。
今天,我们将通过解析这首歌曲,来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并尝试构建一份针对中学音乐教案的解析。
一、背景介绍:《念故乡》是由著名的吉林省民歌团创作并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
这首歌曲将东北大地的秋色、小桥流水、家乡的美好回忆都融合在了一起,抒发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之情,充满着爱和感动。
《念故乡》被誉为东北民歌的优秀代表作品,它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二、歌曲分析:1. 曲调与旋律《念故乡》的曲调简洁流畅,易于唱响。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动人,充满了朴实的东北民俗风情。
它表现出一种浓烈的感伤之情,如同漫步在故乡的大街小巷,那种亲切温馨的感觉令人难以忘怀。
2. 词曲结合歌词以纯正的东北话表达,包含了丰富的地方色彩,让人感受到家乡的气息和味道。
而在歌曲的编曲和演唱方面也与歌词的意境相得益彰,将故乡的种种呈现得淋漓尽致。
3. 情感描写《念故乡》一曲,蕴含着浓浓的爱和情感,在和声的衬托下,更是令人感到心灵的震撼。
歌词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亲人的乡愁,每个字都表达着深深的感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通过这首歌曲,不仅令人瞬间回到故乡,而且通过感受歌曲传递出的情感,更让人感到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学内容:针对中学音乐教案的解析,我们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和韵律,将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歌曲的意境相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1. 音乐形式《念故乡》的音乐形式比较简单,属于ABA的形式,即前奏-A段-B段-A段-间奏-AAB结尾,整首歌曲由主歌和副歌组成,旋律优美、节奏感强。
2. 情感表达作为一首表达情感的歌曲,《念故乡》最能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针对教学的化,在进行情感表达时,应该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认知,通过歌曲的演绎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转载]经典音乐欣赏:《念故乡》
![[转载]经典音乐欣赏:《念故乡》](https://img.taocdn.com/s3/m/b6bd460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f.png)
[转载]经典⾳乐欣赏:《念故乡》
原⽂地址:经典⾳乐欣赏:《念故乡》作者:梦⾥醉梅
《念故乡》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
名字《⾃新⼤陆交响曲》
其中第⼆乐章被称为“⼀切交响乐慢板乐章中最动⼈的⼀个”。
《⾃新⼤陆交响曲》在美国纽约⾸演⼀举成功,轰动美国,从此名扬世界,其中第⼆乐章的第⼀主题更为⼈们喜爱。
德沃夏克的学⽣将这⾸曲⼦填词成独唱《回家去》,风⾏美国,流传全世界。
我国⾳乐家李叔同根据乐曲情感填词为歌曲《念故乡》。
李叔同是我读⼤学时的偶像哦!我的书柜⾥有四本关于他的书。
《念故乡》
念故乡,念故乡故乡多可爱
天甚青,风甚凉,乡愁阵阵来
故乡⼈,今如何,常念念不忘
在他乡,⼀孤客,寂寞⼜凄凉
我愿意回故乡,重温旧⽣活
众亲⼈聚⼀堂,同享从前乐。
《念故乡》说课稿
![《念故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abeb2ca58fb770bf68a55db.png)
《念故乡》说课稿1、教材简析: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用英国管吹奏的旋律,是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上的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这段旋律不仅歌唱性很强,同时还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因而引发了许多人在情感上的共鸣。
正是这种原因,德沃夏克的一位美国学生给这段迷人的旋律填上了歌词。
后来,一首名为《回家》的独唱曲及合唱曲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
在我国,这首歌被译为《念故乡》。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经典交响》的教学内容。
本课设计和教学实施旨在引导学生能够认识、感悟德沃夏克的音乐心灵和爱国主义情怀。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感受,学生要通过音乐情感的渗透和审美活动体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的教学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本课的教学注重审美体验,在声乐、器乐等各种欣赏活动中营造美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感受美、分析美、表现美、建立美的审美模式。
在音乐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歌唱欲望及表现欲望,在听、想、记忆、分析、演唱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在聆听,记忆,分析,演唱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
(2)、能够自然圆润、柔和优美的声音有感情演唱《念故乡》,并能用不现的力度,变化处理歌曲的情绪变化。
(3)、引导学生听《念故乡》伴奏旋律,赏配乐诗朗诵《乡愁》;折千纸鹤怀念故乡、想念亲人;唱起《念故乡》、飞舞千纸鹤。
4、教学重点与难点:⑴重点:歌曲表现的是思念故乡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同学感受和体验音乐。
⑵难点:激发同学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
(思乡的感情不只是要深入同学心理,还要让他外化用歌声表示出来,是个难点)。
初中音乐教案-《念故乡》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念故乡》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a7107650e2524de4187e63.png)
《念故乡》公开课教案
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7册第5单元
课时
1课时
教学
内容
歌曲教唱课《念故乡》
教
学
目
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目标:
(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聆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教学
重点
重点:科学的有情感的演唱
教学
难点
学生对歌唱时声音的处理与理解乐曲《第九交响曲》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听唱法、模唱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交响乐《自新大陆交响曲》钢琴。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念故乡》教案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念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de5e7cf7ec4afe04a1df4e.png)
《念故乡》教学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歌曲当中体验,发现和享受音乐美,让学生中在音乐中体验热爱故乡的情感。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教材分析: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摘选出来的。
这部交响曲描述了作曲家踏上新大陆(美国)土地时的种种印象,表现了作曲家对美国黑人命运的同情,以及他远离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音乐主题是从波西米亚名额中提炼出来的,并吸取了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乐特点,用五声调式写成,旋律富有歌唱性,朴实有没,情深意浓,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后来,这段音乐由他的学生填上歌词,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该曲传入我国后,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李叔同先生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重新填词。
歌曲为c大调,4/4拍子,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为该曲的基本节奏,曲式结构师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加补充乐句。
第二部分(b)的节奏与第一部分相同,只是提高了音区,旋律中的和声内涵为下属和弦,形成对比,很有新鲜感。
最后两小节的补充,是在前一小节音高不变的基础上,将音节值扩展,给人以稳定的终止感。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聆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教学重点:科学的有情感的演唱。
教学难点:两个八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区别,能灵活运用到歌曲当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老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介绍自己家乡)师: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与“故乡”二字有关。
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与故乡有关的文学作品或是音乐作品。
老师: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在固定地域内生活和繁衍后代的,很少到其他地方定居,因此就把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称之为祖籍,也就是一个人的籍贯所在,人们称那里是老家,也就是故乡。
念故乡教学设计
![念故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15cfa93b3567ec112d8a51.png)
一、教材分析歌曲《念故乡》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经典交响”其中的一课,该首歌曲是根据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的一段旋律改编的二部合唱曲。
歌曲为C 大调,4/4拍,三段体结构。
A 段〔1—4 小节〕,附点节奏的使用使歌曲在平稳中带有一些动力,此段结束在主音,给人以平静稳定之感。
B 段〔5—8 小节〕,旋律多小跳,音乐由mp到mf的比照变化,使音乐表现出激动的情绪。
A1 段〔9—14 小节〕,音乐由p—f—p的发展,在强烈的比照中,似乎蕴含着他乡的孤客重返故乡的渴望。
歌曲旋律朴实优美,同音重复和级进较多,形成一种惆怅、思念的音乐意境。
歌词言简意赅,颇富我国古诗词的韵味,将游子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念故乡》这首歌源自于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的一段旋律。
德沃夏克的原曲为D 大调,拍,慢板速度。
这段旋律建立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由英国管独奏。
由于这段旋律优美朴实,歌唱性很强,又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因而引发了许多人在情感上的共鸣。
正是这种原因,促使德沃夏克的一位美国学生给这段迷人的旋律填上了歌词。
后来,一首名为《回家》的独唱曲及合唱曲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
在我国,这首歌则取名为《念故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念故乡》,初步了解德沃夏克这位音乐家以及他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相关背景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基本完整流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能够在演唱中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咬字、声音状态、声部和谐、强弱、情感等音乐要素。
情感态度:通过歌曲的学唱和课堂上听、唱、看、议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合唱艺术的美感和魅力,初步激发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到合唱当中来。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能,但在多声部歌曲的演唱上依然是一个难点,一方面学生在这方面的演唱经验比较匮乏,和声听觉还训练得不够强大,这就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唱合唱作品时,很容易出现音准问题和声音不和谐的问题。
念故乡-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念故乡-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45fa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8.png)
念故乡-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唱出歌曲《念故乡》的全部歌词和旋律;2.能够感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四声”的特点;3.能够加深对“四季”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的唱法;2.“四声”的表现方法;3.对“四季”的感性认知。
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的情感表达;2.“四声”的笃、蒽等音的感触让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过程1.感悟“四季”的美丽与变幻。
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什么令我们感到“春姑苏,夏扬州,秋汉口,冬江宁”?为什么每一个季节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风光和美丽的景色呢?让学生在研究和探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绿色发展文化概念有充分的理解,在活动中加深对“四季”的感性认识。
2.学唱歌曲《念故乡》。
先让学生进行听歌感受,然后再给学生发歌词,让学生口乐器唱出旋律。
让学生逐字逐句跟唱,然后再进行整段唱练,最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四声”中的一些乐曲特点,让学生留下耳熟能详的印象。
3.学习和掌握“四声”的表现方法。
首先让学生听一段传统的“四声”音乐,感受“四声”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琵琶和古筝的演奏,掌握其中的技巧。
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乐器,自行创作一段音乐,以表现“四声”中的笃、蒽等音的感觉。
教学反思通过这种充满探究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四季”的认识,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而通过学习唱歌和说唱,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音乐表达能力,也更容易理解“四声”等复杂概念。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唐诗宋词缺乏基础,加上“四声”等专业知识不容易实现。
因此,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以教材为基础,更多地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加强对“四声”等专业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