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1--10课 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1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1张)

唐朝进入鼎盛
经济的繁荣
曲辕犁与筒车; 蜀锦冠全国、越窑邢窑、唐三彩闻名世界; 长安国际性大都会
盛 唐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开放的社会风气 风气开发、兼容并蓄、尚武之风盛行一时
多彩的文学艺术 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 画家:阎立本、吴道子
忽必烈 行汉法 行仁政 不嗜杀
元朝建立 1271年 忽必烈
元朝灭南宋 1276年 文天祥、陆秀夫 抗元
元朝统一全国 1279年
玄奘西
游天竺
西
《大唐
西域记》
唐朝对 外友好
往来

日本遣唐使来华唐朝
文化传播到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
文化 发达 国力 强盛
对外 政策 开明
交通 便利
开元盛世
承 上 启 下
贞 观 之 治
唐朝建 立618
李李





渊民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唐朝灭亡
北宋建立 960年 赵匡胤 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
从 李渊
建立唐朝 618年 长安

吸取隋亡教训、勤政任贤;完善三
观 之
唐太宗
“贞观之治”
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完善科举严格考查官吏政绩;减轻

人民负担。
到 开
武则天
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元 唐玄 盛宗 世
“开元盛世”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建立:581年 杨坚 长 安

历史: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件(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

历史: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件(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
公元前476 1、春秋时期:____ 年到____年; 公元前770 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 战国时期:____ 年到____年。 2、战国时有那几个主要的诸侯国? 3、战国时,秦国由弱变强得益于一次 成功的改革—____。 商鞅变法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1、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 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 的措施及作用; 2、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 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活学活用】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 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 是暴君,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 么看法?
(从秦始皇的功、过两方面来说)
秦始皇 功: 1、完成国家统一;
2、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4、筑长城,修灵渠。
过:焚书坑儒;
【课堂小结】
秦 原因 朝
(公元前221 年 嬴政)
长城 东 海
陇西 南海
小篆
赵、魏、韩 布币
秦国的半两钱
楚国蚁鼻钱
齐国刀币
度:测量长度的工具
量:测量体积的器具 衡:测量重量的工具
自主合作学习
你知道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 固统一? 你知道秦始皇是怎样集天下权力于 一身的?
自主合作学习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 政治制度: 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经济文化: 焚书坑儒; 统一思想: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民族关系: 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自读课文,完成导学卡 上 【自学提示】内容,并 在课文中圈画批注。
(限时8分钟)
秦 始 皇 嬴 政
虎秦 视王 何扫 雄六 李哉 合 白! ,

( )
公元前221年 咸阳

你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能实现 “威征六国,一统天下”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ppt课件
——《资治通鉴》
精选ppt课件
1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 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精选ppt课件
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杜甫《忆昔》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 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 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2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 视发展生产。
(2)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 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 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 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精选ppt课件
1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繁荣不廹放癿时代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22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癿廸立唐朝癿廸立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武则天武则天廹元盛世廹元盛世618618年年李渊李渊长安长安唐太宎即位唐太宎即位626626年年治国方略治国方略革新措施革新措施表现表现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称帝统治措施统治措施影响影响改革措施改革措施表现表现11政治上政治上22经济上经济上33军事上军事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11课课隋朝癿统一不灭亡隋朝癿统一不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治世局面癿出现有何共同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天下足
二、成绩斐然的经济重心南移----看表现 之农业
水稻 棉花 茶树
水 稻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 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 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 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茶 叶 棉 花
获胜同学的礼品
二、成绩斐然的经济重心南移----看表现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江南”,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苏湖”指今天的哪里? 苏州、湖州 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 了何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宋
邀你继续
学习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你想不 想到宋朝的大街小巷去转转,感受1000 多年前宋代人的社会风貌? 课下预习: 第11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
A.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1.原因
B.北人南迁,增加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 进的劳动技术
C.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D.统治者的重视
农业:
水稻 棉花 茶树
手工业: 制磁 纺织 造船
2.表现
商业:
城市
贸易
纸币
3.过程:魏晋——唐中后期——五代十国—— 南宋
4.启示
1
2
3
4
5
6
能力提升
材料分析: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呢?
交子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2.最早的纸币叫什么?产生的时间?地点? 3今天的商品交易又有哪些新的方式?
三、时间漫长的经济重心南移-----理过程
“国家根本,仰 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苏 湖 粮 仓
北方诸路
纺织中心
南方诸路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3页 0117页 0174页 0258页 0333页 0398页 0436页 0458页 0545页 0616页 0676页 0730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 放的时代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 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是其文化和精神的根基。学习历史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更好地传承和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02
古代文明的发展
埃及文明
01
02
03
04
起源与背景
埃及文明起源于非洲大陆,拥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古
代文明历史。
宗教信仰
古埃及人信仰多神教,认为每 个神都代表着不同的力量和属
04
近代史的开端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早期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倡追求知识、理 性和个人自由。
艺术和文学的繁荣: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学家, 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莎士比亚。
宗教改革
反对教会腐败和权威:抨击教会内部的奢侈、腐败和迷信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和强调个人信仰。
新教的出现:基督教新教派别的出现,如路德教、加尔文 教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世纪初期
总结词
复苏、发展、基督教文化的繁荣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中世纪初期的欧洲开始复苏。手工业、商业和城市重新发 展,同时基督教文化也在这个时期繁荣,教堂和修道院成为重要的文化和教育中 心。
中世纪晚期
总结词
文艺复兴、民族国家的崛起、宗教改革
详细描述
中世纪晚期是欧洲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文艺复兴推动了许多领域的进步,包括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同时, 民族国家的崛起和宗教改革也在这个时期发生,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和社会格局。
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争改变 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导致了民主制度的兴起和国际合作的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此外,国际政治局势紧张、经济大萧条和民 族主义情绪也促成了战争的爆发。

一.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5课复习课件(共37张PPT)

一.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5课复习课件(共37张PPT)
(3)统治者的支持;
(4)对外交通发达。
列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 思考: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唐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比较唐朝“开元通宝”和日本 “和同开珎”,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唐文化对日本的重大影响。
二、鉴真东渡
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鉴 真
鉴真六次东渡,754年(唐玄宗时) 抵达日本
鉴真东渡的影响: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 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 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 贡献。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大运河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人物: 隋炀帝 时间:605年 地位: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隋朝大运河 积极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影响:征发劳役过度,造成的 社会后果十分严重。
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由盛转衰 杜甫 (安史之乱) 情况,有“诗史” “诗圣” 之称。
白居易
中唐
直面社会现实、 平易近人、通俗易 懂、深受大众欢迎。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二.鉴真东渡 三.玄奘西行
中日交往
中印交往
一、遣唐使
遣唐使的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遣唐使的作用: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
(笔记:P3倒数第一段)
叁 开千年变
(2020·湖北恩施·28) 材料: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 ,说一说该选官制度的创立有何历史意义?(1分)
制度:科举制。(1分)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 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1分)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
隋朝·隋炀帝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的统一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女皇武则天
经济的繁荣
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民族交往与交融 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
遣唐使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时间
户数
人口
时间
垦田 人口增长
581年 159多万户 3000多万人 589年 1940多万顷
606年 890多万户 4600多万人 大业年间 5585多万顷 垦田扩大
意义 :
——据《通典》整理
P2~P3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 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 王朝。
38年(581年~618年)。
中考链接
1.(2020·四川成都·4)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
C 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 )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保障了两朝的长治久安

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蒙古各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严重阻碍 了蒙古的发展,统一成为其发展的趋势。 那么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A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完颜阿 骨打 2.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 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 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 哈赤。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 B ) 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问题一 蒙古统一前的统一蒙古
蒙古统一前的背景
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
样的描述:
材料一、
这些记载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蒙古诸部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材料二、 他们渴望摆脱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生活。
5.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 是(D ) 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 保机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 D.③⑤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③忽必烈统一全国 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A.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7.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 代有 ( B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实力,为元朝的统一奠定坚实的基 础。 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
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 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影响?
阶段小结之重要事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1--10课_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1--10课_课件
• 唐高祖退位后,传位于二儿子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贞观之治”
数 学
• 治国思想:
• 1.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隋亡的教 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过分压榨农民。
•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 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 时间:605年
• 人物:隋炀帝
• 地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 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对我国以后 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 地位:是我国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数 学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唐朝的建立 数 学 • 唐朝(618---------907)
•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害。李渊进入长安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 商业:
• 1.大都市有长安,洛阳 ,成都和扬州。
•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 ,坊是居民住宅区,市 为繁华的商业区。
• 3.长安既是一座大都市 ,也是各民族交往的中 心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数 学
•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 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 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人物
事件
隋文帝
分科考试选拔官 员,科举制诞生
唐太宗,武则 大大扩从国学规
天,唐玄宗
模;开创殿试,
武举;重视考诗

清末被废除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科举制的影响


• 1.改善了用人制度,是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 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世人用功读书的 风气盛行。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
国造船界普遍采用。 水密隔舱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
三、商业的繁荣
• 城市 城市商业繁荣
• 贸易 海外贸易发达
• 货币 出现了纸币
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 发展?
•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 限
•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 产品种类:市场上的产品更加丰富
《货郎图》
• 造船业:
纺织业:
制瓷业:
泉州出土的海船
造船业:
动脑筋: 想想这种船有什么优点 ?说明了什么问题?
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
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具有提高船舶的 抗沉性能、便于货物分舱管理、增加船体的强度 与刚度,以及作为船壳板弯曲的支撑点等多方面
的优越性。 1795年,英国海军第一次采用中国人首创的水 密隔舱技术建造新型军舰,此后,逐渐被世界各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西汉)南方 地广人稀, 刀耕火种, 大多很贫困 。
(南朝时)一 岁或稔,则数 郡忘饥。丝绵 布帛之饶,衣 覆天下。”
(宋史)国家 根本,仰给东 南。谚语曰: “苏湖熟,天 下足”。






西汉
南朝
南宋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 (1)南方战乱较少,有相对安定的社会 环境
• (2)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作物生长 • (3)大量中原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技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商业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手工业进步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 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 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
(1)政府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重难点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 右图是一幅冰裂纹瓷器图片,它给人一种别致的美感,这件作品是宋代哥窑的代表作,哥窑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宋代也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宋瓷把艺术美、自然美和谐而形象地融为一体,开创了制瓷美学的新境界,成为后世长期追仿的榜样,至今都为人们所倾倒。

【思考讨论】 你知道我国哪个地方的瓷器最著名?它兴起于哪个朝代?冰裂纹瓷器的制作过程如何?四、探究学习 (一)互动探究 1.仔细观察右图,看看图中的农民都在从事哪些劳动?(课本第57页)2.左图是一艘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课本第57页)3.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农业 的发展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 的繁荣 原因: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自然条件的变化 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纺织业: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货币: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什么?(课本第58页)4.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课本第59页)(二)思维拓展1.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 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 富丽堂皇。
• 隋唐时期,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 历和诗集等。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是世界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 印刷品。
唐朝时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著名的诗人有李白,白居易和杜甫。
李白,盛唐时期,有《早发白帝成》,《蜀道难》, 称为“诗仙”。
3.长安既是一座大都 市,也是各民族交往 的中心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 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 元盛世”。
唐朝的
• 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导致安禄山
和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唐朝由盛 转衰。907年,曾经辉煌无比的唐朝灭亡。
• (注意:唐玄宗的统治时期是唐朝由盛转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 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 唐太宗: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北庭都护府
▪ 文成公主和亲: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 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拉萨。文成公主 入吐蕃,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 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传入的。
4.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
5.制成曲辕犁,创制筒车。
6.人们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1.手工业发达。
2.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 高超。
3.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和唐三彩。
4.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 品。
商业:
1.大都市有长安,洛 阳,成都和扬州。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 市,坊是居民住宅区, 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第六课. 对外友好交往
来往地区:亚洲 ,欧洲,非洲
来往国家:天竺(印度),新罗 (朝鲜),日本
政策:唐朝实行一视同仁,开放, 开明的民族政策。政府鼓励各国 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 居住。
声望:称中国人为“唐人”。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鉴真: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 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在日本十年 期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先进的文化。 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 明珠。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唐太宗的巩固措施
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2.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4.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用富于谋
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师的杜如晦,人称“房 谋杜断” 5.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赵匡胤 元昊
东京 兴庆
金 12世纪初期 南宋 1127年
女真
汉族
阿骨打
赵构
会宁
临安
达标检测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
3. 12世纪初,灭掉辽和北宋的是 ( )
▪ 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吐蕃,嫁给吐蕃赞普 尺带珠丹,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已 经“和同为一家”了。
唐朝对外实行的政策
回鹘:维吾尔族的祖先,封为“怀仁可汗” 靺鞨:车书本一家。“海东盛国”之称,
“渤海”为号,“渤海郡王” 南诏:彝族与白族的祖先。“云南王”
(三各民族实行册封政策) 东突厥:实行战争政策 吐蕃:实行和亲政策 西域地区:实行管辖政策
遣唐使
时间:贞观年间 目的;以便更好的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影响;1.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2.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至今还保留唐朝
人的某些风尚。
日本品质:善于学习
唐与新罗的文化
❖ 许多新罗商人到中国贸易,新罗物产居·唐朝 进口首位。新罗模仿唐朝制度建立了政治制 度,采用科举制来选拔官员,还引入了中国 的医学,历算和天文等科学成就。朝鲜的音 乐也传入中国,在唐宫廷演出,还广泛流传 民间。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首领元
昊建立
10世纪初, 契丹首领 阿保机建立
960年,赵匡 胤建立
金的强大.
时间:12世纪初 民族:女真族 建立者:阿骨打(金太祖) 都城:会宁
南宋的建立
1、金灭辽、北宋(靖康之难)
2、南宋建立
时间:1127年 建立者:赵构 都城:临安(杭州)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这是岳飞手迹:还我河山。表达 了岳飞对金兵的极大愤慨和一定 要收复中原的决心。
A 契丹 B 西夏 C 后周 D 金
4.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5.岳飞抗金的故事发生在( ) A.北宋建立时期 B.北宋与西夏并立时期 C.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D.北宋与辽并立时期
贞观之治作用
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 力逐步加强。人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 治”。
女皇武则天
• 地位: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统治措施: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 作用:使唐朝社会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选拔贤才 • 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
A.西夏
B.契丹
C.党项
D.女真
答案:B
猜猜他是谁?
赵匡胤 宋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
契丹的兴起.
契丹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 上游一带,以游牧为主。
契丹的兴起.
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契丹(辽) 2、建立者:阿保机(辽太祖) 3、时间: 10世纪初 4、定都:上京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
丹族器物,为方便于马上携带的皮囊而制成的。
辽太祖陵阿保机建国
916年,耶
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他就
是辽太祖。契丹文字幽云十六州后晋皇帝石敬
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北宋地图
南宋地图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
卓穹庐数乘车。千里
山川无土著,四时畋
是生涯”描绘的是哪个
少数民族的生活()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岁 币”增加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它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使辽宋边境长 期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边境地 区的生产发展。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有利于我国多 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西夏的崛起.
时间:11世纪前期 民族:党项族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银川) 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夏岁币
杜甫,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称为“诗史”。 有“三吏”,“三别”(书注释)称为“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诗歌更多反映现实生活,有 《秦中吟》,《新乐府》,讽刺社会,同情人民。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颜真卿 ,“颜体”, 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 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柳体”,“笔谏”,“用笔在心,心 正则正”。和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581-------618)
• 南北重归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
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朝,南北重归统一!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1.人口激增 2.垦田扩大 3.粮仓充实
唐朝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 1.国家安定统一 ❖ 2.经济文化繁荣 ❖ 3.对外开放政策 ❖ 4.对外交通发达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了赵州桥,原名安济桥, 在河北赵县,这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大 桥。它设计科学,桥面平缓,跨度很大,便 于交通,造型美观。
❖ 七百年多以后,欧洲人才发明了类似的桥。
画家:隋朝展子虔,唐朝吴道子与阎立本。
• 吴道子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
• 阎立本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 王像》。
• 展子虔代表作品:《游春图》,这是我国 现存最古老的山水卷轴画。
❖走进莫高窟
莫高窟
•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流行,尤其是甘肃 西部的敦煌莫高窟。以壁画和彩色塑像 为主,犹如一座大型绘画馆和塑像馆。
返回
陈桥兵变: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东京(开封) 建立事件: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于“陈桥兵变”建立大宋 朝,并且“杯酒释兵权”。他解除了大 将兵权,并将地方的财权,政权,军权 收归中央,大大加强离中央集权。
陈桥兵变: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遗址 黄袍加身石碑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当皇帝.
3. 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 的统治.
时间:605年 人物:隋炀帝
地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对我国以后
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地位:是我国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唐朝的建立
唐朝(618---------907)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害。李渊进入长安,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唐高祖退位后,传位于二儿子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
1.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隋亡的教 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过分压榨农民。
玄奘: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 到到达天竺,在那烂陀寺讲学,成为著名 的佛学大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