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石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1.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品种很多~所含成份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
由于这类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形状、质地和成份不同~适合于很多不同类、不同习性和生活习惯的害虫生活与栖息~各种害虫对其的危害程度也不尽同~如党参、陈皮、柏子、枸杞、赤小豆等。
在储存场所潮湿~药材吸潮变软后~才易生虫~如白果、白扁豆、赤芍、青风藤等。
1.2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中1.2.1日常在库检查工作:每周检查时应按堆放次序~逐个进行。
首先检查堆垛周围和上面以及垛底是否有虫丝或蛀粉等~然后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重点品种进行开箱拆包检查。
检查时~如不易从外观上判断是否生虫的~也可采取剖开、折断、打碎、摇晃等方法进行~此外~对大垛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首先注意货垛所处的环境~因每个角、每个面、上中下层所接触的温度不同~可以用抽查方法~及时掌握温湿度的变化情况~以防止吸潮后发霉生虫。
1.2.2杜绝害虫来源:1.2.2.1首先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库房~库内地面潮湿的~应加强通风~并在地面上铺放生石灰等进行吸潮~使药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保持经常的干燥。
1.2.2.2保持库内外清洁。
1.2.2.3合理安排出库~按照“先产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使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先出库。
; T- 1.2.2.4每年5-10月间~是害虫活动繁殖最旺盛的危害药材最严重的时期~应积极地进行防治。
6 W c @2 a, 1.2.2.5采取密封、对抗、冷藏、干燥等养护措施。
2易泛油、发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p&2.1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泛油主要是指某些含油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所含的油质产生的酸败现象~及某些含粘性糖质的~因受潮发热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变色现象。
9 l* O) p, `8 w+ D X2.2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发霉是指药材上寄生和繁殖了霉菌。
秋石丹的功能主治
秋石丹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秋石丹秋石丹是一种草本植物,科学名称为秋石斛。
它是兰科植物中的一员,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
秋石丹被广泛用于中药领域,具有多种治疗功效。
2. 秋石丹的主要功效秋石丹有多种主要功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治方面:2.1 肝病•秋石丹具有清肝明目、抗炎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治疗肝脏疾病和改善肝功能。
•秋石丹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肝细胞受损程度,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2.2 肾病•秋石丹具有益气补肾、滋阴降火的功效,可以帮助治疗肾亏、气虚、阴虚等肾脏问题。
•秋石丹还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有助于改善肾功能。
2.3 神经系统疾病•秋石丹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对于治疗失眠、健忘等神经系统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秋石丹还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4 免疫系统•秋石丹含有丰富的多糖体,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秋石丹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 如何使用秋石丹3.1 中药煎煮•一般情况下,秋石丹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与其他草药搭配煎煮食用。
•使用秋石丹制作中药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配方和用量的调整。
3.2 膏剂、粉剂等制剂•秋石丹也可以制成膏剂、粉剂等不同形式的制剂,方便患者使用。
•膏剂和粉剂的用法和用量通常由医生或中医师给出。
3.3 副作用和注意事项•虽然秋石丹具有多种功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
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在使用秋石丹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和合适的用法用量。
4. 结语秋石丹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草本植物,主要用于治疗肝病、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使用秋石丹时,可以选择中药煎煮、膏剂、粉剂等不同形式的制剂。
然而,使用任何草药都需要谨慎,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中药炮制规范(1).doc
中药炮制规范第九批品名目录及内容根、根茎类豆蔻壳蒲包草根青果核胡颓子根南瓜子凌霄根草豆蔻蜘蛛香草果仁桃树根功劳子穿破石白胡椒桑树根朝天子铁包金地肤子酸模肥皂子果实、种子类白茄子曼陀罗子樟梨子广天仙子瓜蒌子万年青子桂丁香银花子桂花子大风子红豆蔻马蔺子莱菔子白平子- 棕榈子六轴子甜瓜子水苦荬甜石莲水蜈蚣芦子荜澄茄乌韭棉花子北瓜蒲种壳绿豆莳萝子榧子石仙桃桑椹光明子桃仁西青果荜茇蒲葵子豆蔻草类矿物类大金牛草咸秋石红旱莲草大青盐绒线草无名异百蕊草密陀僧牛筋草云母石酢浆草铅粉田字草银硝-灯笼草铁落点地梅银朱丁葵草腰黄肺形草铜绿狗舌草针砂狗尾草胆矾盒子草皮硝碎米荠雄黄苍耳草水银西小草青铅薄荷藤、木、茎枝类动物类萝藦藤龙骨锁阳龙齿豆蔻壳doukouke(讨论稿1)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壳。
【通用名称】白蔻衣、白蔻壳、白豆蔻壳、蔻壳。
【炮制】将原药除去残留种子等杂质,筛去灰屑。
【性状】本品呈多裂瓤瓣状或半圆形,长1~1.8cm。
外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三条纵向槽沟及隆起线,两端可见突起的柱基及圆形果柄痕。
内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
体轻,质脆,易纵向碎裂。
气芳香,味微辛凉。
【检查】杂质不得过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A)。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
归肺、脾、胃。
【功能与主治】行气宽中,和胃止呕。
用于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用法与用量】 3~5g。
【贮藏】置干燥处。
豆蔻壳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参照原药典标准115页原规范176页豆蔻壳收载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修订了白豆蔻壳的质量标准,并增订了白豆蔻壳的水分、杂质等检查项目。
福建省中药材标准2006年版
序号药品名称21469一枝黄花21470一点红21471丁香油2147221473千里光21474土荆芥21475山甘草21476山鸡椒根21477山姜子21478山茶花21479山桔干21480马兰草21481马蹄香21482化血丹21483天青地白21484天胡21485木芙蓉叶21486毛花点草21487毛将军21488水团花21489牛筋草21490仙桃草21491叶下珠21492玉米花粉21493玉树油21494白子草214952149621497百眉草21498石仙桃21499石松21500石芰嬣21501节节草21502买麻藤21503刘寄奴21504红木香21505红曲21506羊胆膏21507芋头21508余干子粉21509杜瓜21510杨梅树皮21511牡荆21512牡荆根21513肖梵天花2151421515鸡矢藤21516麦麸21517披麻草21518松毛21519油菜花粉21520狗肾21521玫瑰茄21522芽膏菜21523金边桑21524金线莲21525金锦香21526养心草215272152821529玳玳花21530珍珠层粉21531秋石21532穿根藤21533绞股蓝21534胜红藜21535茶叶21536茶匙癀21537虾仁21538蚂蚁21539面粉21540香蕉21541海金沙藤21542盐肤木21543离根香21544笔管草21545莲花21546蚕沙21547巢脾2154821549琉璃草21550甜叶菊叶21551眼镜蛇毒21552绿衣枳实21553绿萍21554野甘草21555银耳21556黄毛耳草21557硝石21558葎草21559葫芦茶21560酢酱草21561韩信草21562满山白21563福建山药2156421565蓝花参21566雷公藤21567榕树叶21568蔗鸡21569辣蓼21570鲜青果21571蝮蛇毒21572蟑螂21573翻白草药材标准2006289免费下载21574蟾蜍福建省中药材标准2006291免费下载21575蒺藜草福建省中药材标准2006294免费下载。
金荞麦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金荞麦药材名称:金荞麦拼音名称:JINQIAOMAI别名:金锁银开、苦荞头、野荞子、铁石子、透骨消、蓝荞头、荞麦三七、开金锁、苦荞麦根。
科属:蓼科植物金荞麦的干燥根茎。
产地: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区。
性味:[性味、归经]微辛、涩,凉。
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祛痰。
中成药:共有19种中成药使用金荞麦:妇平胶囊急支糖浆金荞麦片急支颗粒神农药酒双金胃疡胶囊乌金活血止痛片红金消结片金荞麦胶囊乌金活血止痛胶囊等。
应用:1、肺痈,肺热咳嗽。
本品常与鱼腥草、金银花、芦根同用,治疗肺痈咳痰浓稠腥臭;与天花粉、矮地茶、射干同用,治疗肺热咳喘。
2、瘰疬疮疖,咽喉肿痛。
本品清热散结,可用治热毒疮疡。
与何首乌同用,治疗瘰疬痰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同用,治疗疮痈疖肿或毒蛇咬伤;与射干、山豆根同用,治疗咽喉肿痛。
此外,本品尚有健脾消食之功,与茯苓、麦芽同用,可治疗腹胀食少,疳积消瘦。
用法用量:煎服,15~45G。
亦可用水或黄酒隔水密闭炖服,注意事项:用作清热解毒,据江苏南通经验,必须隔水炖汁服,煎服则疗效不显著采收加工:一般在秋冬季节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收时割去茎叶,将根刨出,去净泥土及泥沙,将部分健壮、无病害的根茎取出作种用,其它干燥加工入药,炮制工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根茎含双聚原矢车菊素、海柯皂甙元、Β-谷甾醇、鞣质(TANNIN)及一种水解后可得对-香豆酸、阿魏酸、葡萄糖的甙。
还含有左旋表儿茶精、3-没食子酰表儿茶精、原矢车菊素、-双没食子酸酯等。
2、药理作用:金荞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醉剂作用大于水剂,本品提取物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轻微镇咳作用。
此外,本品还有抗肿瘤作用。
临床应用:1、治脱肛:鲜天荞麦、苦参各300G。
水煎,趁热熏患处。
(选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2、治闭经:野荞麦鲜叶90G(干叶30G),捣烂,调鸡蛋4个,用茶油煎熟,加米酒共煮,内服。
石的功效与作用
秋石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秋石的简介*二、秋石的功效与作用*三、秋石的市场信息1. 秋石的价格2. 秋石的选购方法3. 秋石的保存方法秋石的简介秋石(Prepared Salt),是一种药物的名称,别名:秋丹石、秋冰、淡秋石,属钙化合物类。
主治虚劳羸瘦、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遗精等症状。
中国道家房中术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将中药“秋石”列为中国古代科技的二十六项发明之一。
称秋石是一种从童男童女尿液中萃取提炼的春药,古代方士常以此药进贡皇上,据说服之可以“长生不老”。
:科属分类:钙化合物类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性味:咸;寒;无毒。
秋石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淡秋石主为尿酸钙与磷酸钙。
咸秋石含氯59.82%,硫酸盐0.70%,钠38.79%,钾0.49彩,钙0.29%,稀盐酸不溶物0.02%等;此外,尚含微量的镁与硝酸盐。
北京市售秋石,其组成与上记咸秋石相似;另谓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及硫酸钠,而安徽省桐城制造秋石,也用食盐为主要原料。
总之,咸秋石的主要成分为食盐。
2、功效作用滋阴降火。
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
内服:入丸、散,1.5~3钱。
外用:研末撒。
3、临床应用3.1、治男子妇人虚劳瘦:秋石一两,干山药一两。
研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
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
(《洪氏集验方》)。
3.2、补肾水,治虚劳:真秋石十两,白茯苓四两,莲肉四两,山药四两,小茴香二两。
酒丸,空心米饮下。
女子加生地二两,熟地四两,川芎三两。
红枣肉为丸。
(《何氏济生论》秋石丹)。
3.3、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四两,莲肉、芡实各二两。
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
每空心盐汤下三十丸。
(《永类钤方》秋石四精丸)。
3.4、治白浊遗精:秋石一两,白茯苓五钱,菟丝子(炒)五钱。
为末,用百沸汤一盏,井华水一盏,煮糊丸梧于大。
每服一百丸,盐汤下。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版
序号药品名称20031三颗针20032土元胡20033大风子20034大豆黄卷20035大皂角20036大青盐20037大胡麻20038大蒜20039小草20040山羊血20041山楂叶20042山楂核20043广狗鞭20044马尾连20045马蔺子20046马蔺花20047无患子20048五谷虫2004920050五灵脂20051牛鞭20052牛胆粉20053毛茛20054文蛤肉20055乌骨鸡20056凤仙花20057凤眼草20058凤凰衣20059六神曲20060六月雪20061水蔓菁20062石见穿20063石莲子20064石楠藤20065石榴叶20066龙骨20067龙齿20068龙葵20069北败酱草20070冬瓜子20071白丁香20072白石脂20073白石英20074白茄根20075白屈菜20076白首乌20077白梅花20078白杨花20079白硇砂20080白花丹参20081白花菜子2008220083玄精石20084半夏曲20085母丁香20086地骷髅20087西瓜皮20088西瓜霜20089西洋参叶20090西洋参须20091老君须20092百草霜2009320094伏龙肝20095羊脑粉20096羊外肾20097红花子20098红曲米20099红娘子20100红参须2010120102向日葵叶20103麦麸20104杠板归20105玛瑙20106花生红衣20107芫花条20108芦笋20109鸡肠20110皂角子2011120112没食子20113驴皮20114牡蛎肉20115牡丹叶20116赤地龙20117松子仁20118软蒺藜20119枣槟榔20120青娘子20121刺猬皮20122夜明砂20123苦丁茶20124苦竹叶2012520126败酱草20127金芝20128金牛草20129金针菇20130金银花叶20131狗骨20132泽漆20133鱼鳔20134建神曲2013520136茶叶2013720138南瓜子20139珊瑚20140柿霜20141柿叶2014220143茯神木20144荆三棱20145荞麦2014620147盾叶薯蓣20148香椿子20149蚂蚁20150穿山龙20151扁豆衣20152姜皮20153胆矾2015420155秋石20156绞骨蓝20157鬼箭羽20158鬼针草20159桃奴20160莳萝子20161莱阳梨20162荷花2016320164铁落20165蚕茧20166蚕蛾20167臭梧桐20168海胆20169海燕20170海星20171海米20172海参20173海胆黄20174海桐皮20175海螺壳20176海狗肾20177烟台柴胡20178黄蜀葵花201792018020181菝葜20182猫眼草20183蛇含石20184蛇莓20185蛋白锌粉20186猪脊髓20187银耳20188甜瓜子20189甜瓜蒂20190甜杏仁20191填地丁20192曼佗罗子20193望江南20194望月砂20195铜绿20196绿豆20197绿豆衣20198琥珀20199椒木2020020201景天三七20202黑豆20203黑豆衣20204蛴螬2020520206鹅管石20207番薯20208紫珠草20209紫梢花20210紫荆皮20211紫草茸20212紫硇砂20213猴头20214猴枣20215裙带菜20216硼砂20217墓头回20218雷公藤20219照山白20220蜂胶20221蜂花粉20222蜂幼虫2022320224零陵香20225蜗牛药材标准2002年版257免费下载20226鼠曲草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258免费下载21824鼠妇虫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260免费下载21825蜀葵花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262免费下载21826蔷薇花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263免费下载21827雌黄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264免费下载。
石斛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石斛药材名称:石斛[国家保护3类]拼音名称:SHIHU别名:(1)石斛:金钗石斛、吊兰花、扁金钗(广西),扁黄草、大黄草(贵州)。
(2)粉花石斛:美花石斛、小环草(广西),小黄草(贵州)。
(3)束花石斛:大黄草、水打棒、水马棒(贵州)。
(4)流苏石斛:旱马鞭、马鞭杆(贵州)。
(5)铁皮石斛:铁皮兰(广西)、黑节草(贵州、云南)科属: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或铁皮石斛的新鲜或干燥茎。
产地: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甘,微寒。
归胃、肾经。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中成药:共有81种中成药使用石斛:通脉宝膏胃安胶囊枳陈消食口服液金嗓子喉片金嗓清音丸坤月安颗粒乌鸡丸阴虚胃痛片参龙养血膏参茸蛾补肾助阳胶囊等。
应用:1、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
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
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
治胃热阴虚之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麦冬、黄芩等品同用。
2、肾阴虚证。
本品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
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
肾阴亏虚,筋骨痿软者,常与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
肾虚火旺,骨蒸劳热者,宜与生地黄、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滋肾阴、退虚热之品同用。
配伍效用:1、石斛配伍枸杞:二药皆可补肾阴而明目。
且枸杞子尚能补肝阴。
二者伍用,共奏补肝肾之阴、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之目暗、视物昏花、视力减退等症。
2、石斛配伍麦冬:二者均有益胃生津之功。
相须为用,其效更著,用于治疗胃阴不足之胃脘灼痛、口渴食少之症。
用法用量:煎服,6~12G。
鲜用,15~30G。
注意事项:本品能敛邪,使邪不外达,所以温热病不宜早用本品;其又能助湿,如湿温尚未化燥者忌服。
秋石的制备方法
秋石的制备方法
秋石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粉碎方法:将原料砂岩或其他硬质岩石经过破碎、筛分等处理,得到一定颗粒大小的岩石颗粒。
2. 磨细方法:将岩石颗粒使用磨石机等设备进行二次细磨,使其颗粒更加细腻。
3. 过筛分方法:将磨细后的岩石颗粒通过筛网,分离出特定粒径范围内的秋石颗粒。
4. 烧结方法:将筛选后的岩石颗粒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结,使岩石颗粒之间发生熔融和结晶,形成坚硬的秋石。
5. 酸蚀方法:将岩石颗粒浸泡在酸性溶液中,通过酸蚀作用溶解其中的杂质,使得秋石纯度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秋石的制备方法可能因岩石原料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具体制备过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常用中药别名大全——金石类、加工类
常用中药别名大全——金石类、加工类金石类:伏龙肝: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心土。
处方别名:伏龙肝、灶心土、灶中土、釜下土、釜月土、灶中黄土、釜月下土樟丹:为纯铅经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处方别名:丹、真丹、铅华、铅黄、国丹、朱粉、松丹、朱丹、陶丹、章丹、樟丹、彰丹、铅丹、东丹、黄丹、红丹、广丹、川丹、光明丹、桃丹粉密陀僧:为硫化物类方铅矿族方铅矿提炼银、铅时沉积的炉底物。
主含氧化铅。
处方别名:金生、陀僧、金底、金生石、密陀僧、金陀僧、银炉底、淡银、银池、丹锭、炉底、金炉底、没多僧龙骨: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处方别名:龙骨、花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生龙骨、煅龙骨龙齿: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
处方别名:龙齿、龙牙、青龙齿、煅龙齿硼砂:为天然产硼砂经精制而成。
主含四硼酸钠。
处方别名:月石、西月石、黄月石、硼砂、蓬砂、鹏砂、盆砂、大朋砂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
主含碳酸锌。
处方别名:甘石、炉甘石、卢甘石、羊肝石、炉眼石、异极石、炉先生、浮水甘石、制甘石、飞甘石、飞炉甘石磁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石。
主含四氧化三铁。
处方别名:磁石、慈石、摄石、处石、玄石、元武石、灵磁石、活磁石、吸铁石、吸针石、指南石、煅磁石、醋磁石禹余粮: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的一种天然粉末状矿石。
主含三氧化二铁。
处方别名:禹余粮、禹粮石、余粮石、石脑、禹哀、白余粮、自然谷、太乙余粮、太一禹余粮、煅余粮、促余粮云母石: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矿石。
处方别名:云母、云母石、千层纸、千层波、磷石、云珠玄精石:为年久所结的小形片状石膏矿石。
主含硫酸钙。
处方别名:玄精石、玄英石、太乙玄精、太乙玄精石、太阴玄精石、阴精石、龟背玄精石金精石:为硅酸盐类矿物水金云母矿石。
处方别名:蛭石、猫金、金精石、金晶石、银精石、煅金精石青礞石: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
处方别名:礞石、青礞石、白礞石、煅礞石金礞石: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
古代诗词中的五石散
古代诗词中的五石散
五石散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药物,由五种不同的矿石类药物组成,包括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钟乳和石硫黄。
这些成分被认为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阳痿和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在古代诗词中,五石散也常被提及。
例如,白居易在他的《思旧》一诗中写道:“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
” 这里的“秋石”就是五石散的另一种说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五石散的配方并不固定,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配方和用法。
此外,由于五石散具有一定的药性和副作用,使用时应遵医嘱。
石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石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石确,又称作石矿或者石药,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它的学名为“Semnostachya menglaensis Chen M. Chen”,属于禾本科石确属植物,是地下根茎的块茎,以其块茎可以入药而闻名。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石确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适宜的食用方法。
石确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是清热解毒、祛湿利水、止血消肿。
石确性平、味苦,具有较强的寒凉性质,对于体内火热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痢疾、脓疡、疮疖、咽喉肿痛等症状。
同时,石确也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对于感染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石确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食用石确的方法多样,可以将其作为原料炒食、研粉煮汤,或者制成石确片、石确油等剂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石确食用方法:1.石确煮汤:取适量的石确块茎,洗净切片或者研磨成粉,加入适量清水煮开,煮约20分钟后即可饮用。
该汤可用于清热解毒,适用于痢疾、咽喉肿痛等症状。
2.石确粥:先将石确块茎洗净,加入清水浸泡2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石确块茎煮熟,再加入米饭一起煮成粥。
石确粥可清热解毒,还有健胃消食、利尿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食用。
3.石确炖肉:将猪肉洗净切块,与适量的石确块茎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炖煮,炖至猪肉熟烂即可。
石确炖肉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的功效,适用于湿热病症或者体质偏湿的人群。
4.石确研粉:将石确块茎晒干,研磨成粉末状,可以直接食用或者加入煎剂、膏方等中药配方中使用。
石确研粉可用于制作石确片、石确油等剂型。
此外,石确研粉也可外敷于患处,对于痢疾、疮疖、疮痈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紫石英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紫石英药材名称:紫石英拼音名称:ZISHIYING别名:萤石、氟石。
科属:为卤化物类矿石紫石英的矿石。
产地:主产于浙江、辽宁、河北、甘肃等省。
性味:[性味、归经]甘,温。
归心、肺、肾经。
功效:温肾助阳,镇心安神,温肺平喘。
中成药:共有7种中成药使用紫石英:震灵丸止痫散结核丸(龟龙丸)温经活血片结核丸芪冬颐心口服液芪冬颐心颗粒温经活血片温经活血片应用:1、肾阳亏虚,宫冷不孕,崩漏带下。
本品甘温,能助肾阳,暖胞宫,调冲任,常用治元阳衰惫,血海虚寒,宫冷不孕、崩漏带下诸证。
多以本品与当归、熟地、川芎、香附、白术等配伍(《青囊秘方》)。
2、心悸怔忡,虚烦不眠。
本品甘温能补,质重能镇,为温润镇怯之品。
用治心悸怔忡,虚烦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养血补心之品同用(《郑子来家秘方》);用治心经痰热,惊痫抽搐,常与龙骨、寒水石、大黄等重镇清热之品同用,如风引汤(《金匮要略》)。
3、肺寒气逆,痰多咳喘。
本品温肺寒,止喘嗽,可单用火煅,花椒泡汤,用治肺寒气逆,痰多喘咳症(《青囊秘方》);或与五味子、款冬花、桑白皮、人参等配伍,用治肺气不足,短气喘乏,口出如含冰雪,语言不出者,如钟乳补肺汤(《御药院方》)。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打碎先煎。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而不能摄精之不孕证及肺热气喘者忌用。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挑选紫色者入药。
捣成小块,生用或煅用。
炮制工艺:1、紫石英:洗净泥土,捣成小块。
2、煅紫石英:取净洁的紫石英块,入坩埚内,置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倒入醋盆中淬酥,取出,再煅淬一次,晾干。
(每紫石英100斤,用醋30~40斤)。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氟化钙(CAF2),纯品含钙51.2%,氟48.8%及氧化铁等。
2、药理作用:紫石英有兴奋中枢神经,促进卵巢分泌的作用。
3、毒副作用:所含氧化钙服用过多,对牙齿、骨骼、神经系统、肾、心及甲状腺有损害作用。
含矿物药中药
含矿物质的中药材有琥珀、
朱砂、磁石等
h
1
•2.2 分类
含砷的矿物药 砒霜等
含汞的矿物药 红粉等
雄黄、雌黄、信石、
朱砂、灵砂、轻粉、
含铅的矿物药 铅霜等
红丹、铅粉、密陀僧、
含铜的矿物药 扁青等
胆矾、铜绿、绿盐、
h
2
含钙的矿物药 石膏、钟乳石等
含硅的矿物药 滑石、白石英等
含硫的矿物药 芒硝、朴硝等
h
7
⑵火焰反应
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 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如明 矾石中钾盐鉴别反应。
⑶沉淀反应
如雄黄主含硫化砷(As2S2)。
h
8
•2.5纯度检查
⑴ 热重法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重量与温度关 系的一种技术。本法适用于药物结晶水的测定和贵重药 物或在空气中极易氧化药物的干燥失重分析。
含氯的矿物药 大青盐、秋石等
其他矿物药
白矾、炉甘石等
h
3
2.3矿物药分析的基本程序是
取样→试样的分解→定性 →定量→分析结 果
h
4
§ 含矿物药中药制剂的分 2.3.1 矿物药的分析析
样品的分解和溶解
溶解法(湿法)
将试样溶解在水、酸或其他溶剂中的 分解方法;(一般采用水、稀酸、浓酸、 混合酸的顺序进行处理)
h
雄黄 雌黄 14
(3)定性鉴别
硫的鉴别
As2S2+2KClO3+3HNO3 → 2KAsO3+2H2SO4+Cl2↑+NO2↑ H2SO4+BaCl2 → BaSO4↓(白色沉淀)+2HCl
砷的鉴别
2As2S2+7△O2 → 2As2S3+4SO2↑ As2S3+9O△2 → As2O3+6SO2↑
中药“咸秋石”化学成分及代盐作用的探讨
中药“咸秋石”化学成分及代盐作用的探讨
高翔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0(12)2
【摘要】中药“秋石”有淡咸之分,淡秋石(Depositum urinae praeparatum)又称秋丹石。
咸秋石(sal praeparatum)又称盆秋石或秋冰。
笔者对咸秋石进行化学分析,并就作为肾炎患者的代盐药物作一探讨。
一、材料与制法原药“咸秋石”分别购自福州市回春药店和四省药店,其产地均为安徽桐城。
本品的制法是用食盐加安徽桐城西门外山溪泉水放大锅内烧成盐水,以细布过滤去其沉淀物。
将滤净的盐水作第二次复烧,蒸干成粉霜状(秋石霜),再用大小不等两只瓷碗,将秋石霜放入合拢,置火坑上煅2小时至透红,然后把两只瓷碗内的秋石霜融为一碗。
【总页数】1页(P29)
【作者】高翔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咸秋石真伪鉴别 [J], 王虹
2.咸秋石与淡秋石的区别 [J], 王友川
3.咸秋石的抗炎、退热药理研究 [J], 方成武
4.中药炮制对其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作用探讨 [J], 张宏;谷伟玲
5.《通鉴》所记晋咸康初代王翳槐与索头郁鞠降赵事为重出——兼疏解《晋书·石季龙载记》的相关记载 [J], 曹永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石
药材名称:
秋石
拼音名称:
QIUSHI
别名:
秋丹石、秋冰、淡秋石、秋石丹
科属:
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
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
产地:
主产华东。
性味:
[性味归经]咸;寒;无毒。
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止血消瘀。
主虚劳羸瘦;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遗精;尿频;白浊;带下
中成药:
共有2种中成药使用秋石:参茸卫生丸健身全鹿丸温肾全鹿丸参茸卫生丸参茸卫生丸参茸卫生丸参茸卫生丸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5-3钱。
外用:研末撒。
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
附方:
1.治男子妇人虚劳瘦:秋石一两,干山药一两。
研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
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
(《集验方">洪
氏集验方》)
2.补肾水,治虚劳:真秋石十两,白茯苓四两,莲肉四两,山药四两,小
茴香二两。
酒丸,空心米饮下。
女子加生地二两,熟地四两,川芎三两。
红枣
肉为丸。
(《何氏济生论》秋石丹)
3.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四两,莲肉、芡实各二两。
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
每空心盐汤下三十丸。
(《永类
钤方》秋石四精丸)
4.治白浊遗精:秋石一两,白茯苓五钱,菟丝子(炒)五钱。
为末,用百沸
汤一盏,井华水一盏,煮糊丸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盐汤下。
(《郑氏家传方》
秋石交感丹)
5.治浊气干清,精散而成膏淋,黄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状:秋石、鹿角
胶(炒)、桑螵蛸(炙)各半两,白茯苓一两为末,糕糊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人参汤下。
(《仁斋直指方》秋石丸)
6.治赤白带下:真秋石研末,蒸枣肉捣丸梧子大。
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汤下。
(《摘元方》)
7.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一钱,白汤下。
(《医方摘要》)
炮制工艺:
有淡秋石和咸秋石二种。
淡秋石:取漂净晒干的人中白,研成粉末,加白
及浆水作辅料,拌和后,用模型印成小方块,晒干。
咸秋石:取食盐加洁净泉
水煎煮,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干燥成粉霜,称为秋石霜。
再将秋石霜放在
有盖的瓷碗内,置炉火上煅二小时,冷却后即凝成块状固体。
1.叶梦得《水云录》:世之炼秋石者,但得火炼之法,此药须兼阴阳二炼,方为至药。
阳炼法,用人尿十余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荚汁一碗,竹杖急
搅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并作一桶,如前搅澄,取浓汁一、二斗,滤净,
入锅熬干,刮下捣细,再以清汤煮化,筲箕铺纸淋过再熬,如此数次,直待色
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济,火煅成质,倾出,如药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
如莹玉,细研,入沙盒内固济,顶火养七昼夜,取出摊土上,去火毒,为末。
阴炼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搅千回,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搅澄,直候无臭气,澄下如腻粉,方以曝干,刮下再研,以男儿乳和
如膏,烈日晒干,如此九度,为末。
2.《本草蒙筌》:秋时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白浮于上,候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
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
待溺搀完,清液倾尽,方入秋露
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再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
制毕,重纸封面,灰参待干成有坚凝,囫囵取出。
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
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
若复入罐固封,文火锻炼半刻,色虽白甚,性却变温,终不及晒者优也。
3.《本经逢原》:阴收秋石法,将铅球大小数十枚,俱两片合成,多钻孔眼,入尿桶中浸,每日倾去宿尿,换溺浸之。
经秋收取,置铅罐藏之。
阳炼秋石,将草鞋数百双,旧者尤佳,长流水漂晒七日,去黄色,浸尿桶中,日晒夜浸,一月许,曝干,烈日中烧灰,须频挑拨令烧尽,滚汤淋汁澄数日,锅内烧干,重加雨水煮溶,篾箉纸数重,滤净再澄,半月余,银缶器内煮干,色白如霜。
铅罐收之。
又阳炼法,以童子小便,入锅熬干,其锅先烧通红,香油熬过
洗净,则不粘滞伤锅,初如油脚,入阳城罐或小铁釜中。
煅通红,用热水溶化,置有嘴壶中,将草掩塞壶口,徐徐倾出,下以竹箉衬纸滤清,再以文火收干,
铅罐收之,则不溶化。
化学成份:
淡秋石主为尿酸钙(CALCIUMURATE)和磷酸钙(CALCIUMPHOSPHATE)。
性状:
性状鉴别为粉状集合体。
呈小方块形或扁圆形,有的常印有红色“淡秋石”字样,直径1.5-2.2CM。
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坦而不光滑;无光泽,不透明。
质硬脆,易砸碎,断面粉状,不平坦。
气微,味淡。
本品不溶于水。
以块整、
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
.淡秋石(《本经逢原》)多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小方块,
表面不甚光滑,无光泽。
质硬而脆。
味淡。
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
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稀盐酸2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氨试液调至
中性,再加草酸铵试液数滴,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不溶于醋酸,但溶
于盐酸。
(检查钙盐)(2)取本品粉末0.2G,,加碳酸钠溶液(6MOL/L)2ML,加热,微沸,放冷后,取上清液3滴,加浓硝酸6滴,再加钼酸铵试液3滴,加热,即发
生黄色沉淀;分离,沉淀溶于氨试液。
(检查磷酸盐)
各家论述:
1.《摘元方》:肿胀忌盐,只以秋石抖饮食,得肿胀消,以盐入罐煅过,
少少用之。
2.《纲目》:叶梦得《水云录》极称阴、阳二炼之妙,而《琐碎录》乃云
秋石味咸走血,使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
盖此物既经煅炼,其气近温,
服者多是淫欲之人,借此放肆,虚阳亡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耶,况甚则加
以阳药,助其邪火乎,惟丹田虚冷者,服之可耳。
观病淋者,水虚火极,则煎
熬成沙石,小便之炼成秋石,与此一理也。
3.《本经逢原》:秋石以秋命名,专取秋气下降之意。
他时制者,功力则殊。
火盛者宜生宜淡,阴虚者宜熟宜咸。
凡劳瘵阴火亢极,而不受参、耆补益者,立秋石丸三方,次第施治,或服或噙,则喘咳气息渐平,痰亦易出,嗽亦
省力,以其性味咸降,而无上逆之患也。
先用韭汁炒黑大黄净末,与秋石等分,煮红枣肉为丸,空心服三钱,清热散血;次用贝母、秋石末各等分,生甘草末
减半,仍用红枣肉为丸,服之以止嗽消痰;后用人参、秋石等分,炙甘草末减半,亦枣肉丸,以补气安神。
制剂之多少,随瘀热元气而施,不可限以分两。
其阴炼淡者,性最下渗,苟非阴分热极,难以轻投。
阴虚多火,小便频数,精
气不固者误服,令人小便不禁,甚则令人梦泄。
其咸者可代盐蘸物食之,喘咳
烦渴不寐者,以半钱匙,冲开水服之,即得安寐,觉时满口生津,亦不作渴,
补阴之功可知。
阴炼淡秋石,治夏暑热淋,小便不通及浊淋、沙石淋、血淋,
老人小便淋沥涩痛。
4.《医林纂要》:秋石,润下作咸之性,大约如盐,第本于人身,得阴阳
之化,自三焦而降,为旧由之道,又重之征以石膏,和以秋露,则滋益真阴,
补心清肺,去肾水之秽浊,利三焦之决渎,自应有胜于盐者。
至于软坚去瘀,
亦与盐同,其能治劳热骨蒸,虚火咳嗽,白浊遗精之功,自不可昧。
《内经》云,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者,以人或失血已多,血液枯少,不宜更以咸渗之耳,非指火逆血妄,火郁血瘀而言也。
血妄血瘀,正宜咸补心以靖之、散之矣,安得复有无多食咸之戒。
今人于虚羸火妄、吐血、咯血及腹肿鼓胀,每戒食盐,而劝服秋石,夫润下作咸,秋石与盐,亦复何异欤。
5.《本草求真》:秋石,据书载能滋阴润脏,退蒸软坚,治痨止嗽,通淋
利便,涩精固气,且云经火煅炼,去其咸寒,转为温补,温而不燥,润而不滞,清不损元,降不败胃,为滋阴降火之药。
然窃谓补处少而清处多,温处少而寒
处多(温止由于火煅,而非溺中浊气,具有温补之性也)。
虚劳火重,服此似不
甚碍,间有微功,亦非补中正剂,若使气薄,火衰水泛,纵经煅炼,终不免有
虚虚之祸矣(大黄纵经煅炼,亦不能补命门之火,以其气质寒故也)。
6.《本草蒙筌》:滋肾水,养丹田,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
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明目清心。
7.《本草备要》:滋阴降火。
8.《本经逢原》:能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阴精,降邪火,归真阳,止虚热嗽血,骨蒸劳瘵。
9.《医学入门》:治羸弱久嗽,眼昏头眩,腹胀喘满,腰膝酸疼,遗精白浊。
10.《纲目》: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
11.《现代实用中药》:内服多用淡秋石,应用于口腔及喉头慢性诸炎症。
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疮之外用药。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