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通货膨胀49页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11

货币银行学11

2 、批发物价指数 (Whole-sale Price Index ,简写为 WPI)


2 、批发物价指数 (Whole-sale Price Index ,简写为 WPI) ,又称生产价格指数( Producer Price Index, 简写为 PPI ),是根据大宗商品,包括最终商品、中间产品及进口商 品的加权平均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它能够反映商品流通 的物价变化情况,但不能反映劳务价格情况,对生产资料价格 的变动有较为敏感的反映,可用它能反映物资部门生产成本的 变化。 但是,这种指数也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原材料也只是社 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原材料价格变动,也不能反映整个社会 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由于批发价格的变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 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在用批发物价指数来判断总供给 与总需求的对比关系时,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的现象。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领头羊弗里德曼, 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他所谓的货币现象 是指实际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货币成长可以使它变 得不稳定,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 而且只有在货币数量比产量增长得更快时才会发生。 且不说其相反情况――产量突然降低引发通货膨胀, 就新的事实也对此提出了挑战。
约翰逊时期的通货膨胀

1965年,美国经济在接近于其生产能力的状态下运行。表现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图形上,经济的均衡点处在总供给曲线的 垂直部分。约翰逊总统围临着一个问题:他想在越南开战, 但是他又不想让美国人知道一场战争要耗费多少钱。结果是 他决定不提高税收,至少不完全用提高税收来支付战争的费 用。另外,他不打算削减政府支出。不仅如此,他提出了向 贫困开战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很多费用极高的新的社会方案。 政府支出的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随着商品需求水平 的提高,价格水平也迅速攀升。通货膨胀在60年代初期曾经 维持在1%一2%,但到了1970年它几乎上升到6%这个令人 震惊的水平。从此开始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 膨胀的时期。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通货膨胀-PPT文档资料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通货膨胀-PPT文档资料

(二)收入政策
1、工资——价格政策:是指为抑制工资上升导 致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管制工资上 涨的措施.
道德规劝; 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 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冻结工资物价措施。
——资料来源: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
2、按照物价表现形态不同:
公开型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和自由价格制度下 隐蔽型通货膨胀:计划经济和价格管制下(凭票 购买、实物配给制) 3、按照通货膨胀知否被预期: 预期型通货膨胀:公开宣示的、被公众事先预期 非预期型通货膨胀:隐蔽方式的,没有被公众事 先预期到的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影响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对策 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 度量 类型 成因 影响 治理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 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商 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 现象。 判断:非典时期部分医药品、消毒用品涨价是否属通货 膨胀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效应
1.固定收入者吃亏,浮动收入者得利。
领取工资的准固定收入者的实际工资降低,实际购买力 下降。 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固定 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下降。 利润收入者的收入变动取决于生产成本上涨与物价上涨 的相对规模与速度。
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对就业和产出的效应
1.促进论: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原因:存有“货币幻觉”或通胀未被充分预期 因此:企业主增加投资和储蓄,扩大产出;工人增加劳动 供给和消费支出。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2)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2)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效应 通货膨胀——效应 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 1、促进论 、 • 该观点认为通货膨胀,特别是温和的通货 该观点认为通货膨胀, 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其理由是: 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其理由是:(1)在 ) 实际的总供给处于潜在的总供给以下时, 实际的总供给处于潜在的总供给以下时, 通货膨胀有利于调动一些闲置的经济资源, 通货膨胀有利于调动一些闲置的经济资源,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使企业 利润相对提高,企业投资意愿增强, 利润相对提高,企业投资意愿增强,从而 拉动总供给,刺激经济增长。 拉动总供给,刺激经济增长。
五、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 应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规划,大 应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规划, 力压缩重复的基建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力压缩重复的基建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既能够减少投资需求膨胀的压力, 既能够减少投资需求膨胀的压力,还能有 效缩减供求之间的差距。 效缩减供求之间的差距。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治理 通货膨胀——治理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效应 通货膨胀——效应 • 2、财富的再分配 、 • 面值和收益稳定的金融资产(如债券), 面值和收益稳定的金融资产(如债券), 在通货膨胀期间其价值会降低, 在通货膨胀期间其价值会降低,因此持有 这些资产的个人或阶层会受到损失, 这些资产的个人或阶层会受到损失,而债 务人因通货膨胀而受益。 务人因通货膨胀而受益。各种实物资产在 通货膨胀期间会因为价格上涨而使其持有 者受益。 者受益。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治理 通货膨胀——治理 三、收入政策 • 收入政策是政府为了降低物价水平的上涨 幅度, 幅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 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 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其目的在于控制 通货膨胀而又不陷于“滞涨” 通货膨胀而又不陷于“滞涨”。

货币银行学11

货币银行学11


国际收支途径
一国出现通货膨胀,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刺激本国 商品进口,导致该国国际收支逆差,商品出口国由于 出口增加,导致该国国际收支顺差。顺差国由于外汇 收入增加,为收兑外汇,导致向流通领域注入大量的 本国货币,使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产生通货膨胀。

示范作用途径
国际性的物价上涨,使一些尚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国家的企 业预期本国物价也会上涨,为避免损失,提前将物价 上涨的因素计入成本,抬高物价,或囤积居奇,引起 本国物价总水平上涨。
3.收入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再分配与通货膨胀促进论 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占收入的比率增加,社会的储蓄 率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这种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降低资本——产出系数。 其次,改变投资结构。 最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的一项政策,政府可以获得 直接利益,获利大小完全取决于政府调控经济水平的高低。
•通货紧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有利于债权人;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
•积极的货币政策 •改进汇率形成机制,真正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浮动
汇率制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完善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范围,加大信贷资金的投入。 •定期和及时地向社会公布财政货币政策信息,公布规范
2.新古典学派的促进论
这一学派认为,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来实现 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当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时,常常 借助于财政透支解决收入来源。如果政府将膨胀性的收入 用于实际投资,就会增加资本形成,而只要私人投资不降 低或降低数额不小于政府新增数额,就能提高社会总投资 并促进经济增长。
五、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价格途径
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发生通货膨胀,使本国商品价 格上涨,会刺激国外商品大量流入,而商品出口国在商品 供应减少的同时,由于出口的增加导致了货币供给增加, 必然使商品价格上升,导致该国发生通货膨胀。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紧缩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紧缩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一节通货膨胀概述幻灯片3一、通货膨胀的定义●普遍接受的定义: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幻灯片4二、通货膨胀的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可以用物价上涨的幅度来衡量。

世界上多数国家,一般采用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价指数。

●(一)消费物价指数(CPI):● 1.含义: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优点及缺点:优点是资料容易收集,直观、快。

缺点是范围较窄。

幻灯片5●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在我国,国家统计局每月都计算并公布消费物价指数。

幻灯片6●比重:● 2011年调整●1、食品 31.79%●2、烟酒及用品 3.49%●3、居住 17.22%●4、交通通讯 9.95%●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9.64%●6、衣着 8.52%●7、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5.64%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75%。

幻灯片7数据来源:亚汇网幻灯片8(二)批发物价指数(WPI):1.含义:根据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编制而得的物价指数。

2.优缺点:优点是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原材料,非零售制成品的价格信息。

缺点是包括劳务产品在内,同时它只计算了商品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包括商品在最终销售环节上的价格变动,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

幻灯片9(三)GNP平减指数:1.含义及举例: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货币银行学授课教材第十一章:通货膨胀.

货币银行学授课教材第十一章:通货膨胀.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第一节通货膨胀:定义、类型及影响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在现代社会中,通货膨胀和货币、利率等词汇,使人们常接触到的经济术语。

但是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在很多时候,它和价格水平上涨时同义词。

例如,当本月的总体价格水平比上月上涨了1%时,人们会说,本月的通货膨胀率为1%。

但是确切地说,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

当经济学家说到通货膨胀的时候,他们往往指的是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的和较为明显的上升。

以下两种情况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1)价格水平的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不足1%;(2)某些暂时性的或一次性的价格水平上升也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例如,某些偶发性的因素可能使价格水平发生了明显上升,譬如说2%。

但如果这种上升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价格水平上升了2%后,就不再继续上升。

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也不能叫通货膨胀。

只有价格水平上涨的趋势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被称为通货膨胀。

在主要的西方国家,考虑到技术进步和产品和劳务质量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引起价格总水平上涨1%左右。

因此,当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不足3%时,不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只有当价格总水平上涨大于等于3%时,才视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个关节点;(1)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陪考察对象,目的在于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

(2)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服务用货币数量标出的价格,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之间的对比关系。

(3)强调“总水平”说明这里关注的是普遍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某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波动。

(4)关于“持续上涨”,是强调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大幅度波动,而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上涨的趋向。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第一是一般物价水平 第二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地下跌 第三通货紧缩是一个货币现象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
(一)通货紧缩的主要理论 1、有效需求不足论 2、投资过度论 3、技术进步论 4、债务—通货紧缩论 5、货币政策论 6、结构失调论
(二)通货紧缩的一般原因 1、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2、技术进步和创新 3、经济周期的变化 4、供给结构不合理 5、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6、本币汇率的高估
2、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3、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1、需求政策 2、收入政策 3、供给政策 4、结构调整政策 5、浮动汇率政策
返回
第二节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或币 值不断上升的现象。
理解通货紧缩的概念,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 把握: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 一般的定义是: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
一般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按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划分为: 1、温和的通货膨胀 2、恶性的通货膨胀
(二)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 1、公开型通货膨胀 2、隐蔽型通货膨胀 (三)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划分为: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3、混合型通货膨胀 4、结构型通货膨胀
(三)批发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WPI)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 料的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物价指数。
(四)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是按照现行价格指数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银行学-西北工大,张王定)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银行学-西北工大,张王定)

• 二、通货膨胀的测定 • 判断经济生活中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以及通货 膨胀的程度,需要借助以下指标来进行测定: • (一)居民消费零售物价指数。它是一种用来 测量各个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 和服务各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 (二)批发物价指数。它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 市场上多种商品平均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 (三)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它是衡量经济 在不同时期内所产生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 此外,对隐蔽型通货膨胀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指 标来测定。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了货币失衡的主要表现之 一——货币供大于求所形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和 货币供小于求所形成的通货紧缩问题。主要阐 述了通货膨胀的含义、测定指标、常见分类, 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重点分析了通货 膨胀的直接原因与深层次原因,介绍了西方经 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的争论,落脚 点放在我国学识的基本共识上,从社会再生产 的四个环节客观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此 基础上探讨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案与对策, 具体分析了各种方案的适应性。在通货紧缩的 问题上,分析说明了通货紧缩的含义、衡量指 标、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治理。
思考题: 1、什么叫通货膨胀?它有那些内容? 2 、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 是什么? 3 、通货膨胀对生产、流通、分配和交换 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4、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有那些? 5、 通货紧缩的含义、影响与治理措施 是什么?
• 五、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 • 特别是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表现在:
• 一是减少了居民的实际收入,意味着居民消费 水平的下降;
• 二是通货膨胀带来的收入水平不同,受损也不 一样,加剧了社会成员之间消费层次的矛盾; • 三是造成市场紊乱和市场供求之间的矛盾,使 一般消费者的损失更大。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

2.输入型通货膨胀 国际能源、粮食价格高位
宏观经济对策
短期:紧货币,松财政 1.货币总量趋紧,信贷流向结构调整 2.适度稳健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补贴、减税、贴息贷款等措施来鼓励生产,增加 供给。 3.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幅度节奏把握 长期 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实质是经济增长模式变化 消费能力、消费倾向、消费对象和消费环境
——资料来源: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
2、按照物价表现形态不同:
公开型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和自由价格制度下 隐蔽型通货膨胀:计划经济和价格管制下(凭票 购买、实物配给制) 3、按照通货膨胀知否被预期: 预期型通货膨胀:公开宣示的、被公众事先预期 非预期型通货膨胀:隐蔽方式的,没有被公众事 先预期到的
(四)供给政策——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克服
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措施。 减税 消减社会福利开支 限制货币的增长率,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稳 定物价,排除对市场机制的干扰。
附2: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
1.资料与数据 1980 — 1999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CPI)增长率
中国历年来通胀率 25 20 15 10 5 0 -5
债权人受损:储蓄者、(购买债券、优先股的)投资者。 债务人获利:如借款人、债券的发行人(企业、国家)。
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
真实资产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均增加。 货币财富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其实际价值因物价 上涨而下降。
4.国家得利,居民受损。
一方面,国家通过发行公债,已欠下居民大量债务,通货 膨胀将其债务的实际价值缩减了; 另一方面,由于累进税制,通货膨胀能提高税级,纳税等 级上升,政府税收增加,相当于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 税”。
(1)198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6%) 第一,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包括国债在内的财政 赤字1979年为170.6亿元, 1980年财政赤字为 127.5亿元。 第二,高额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 流通增长率1979年为20.8%,1980年为22.6%。

货币银行学8(十一、十二)储蓄理论和通货膨胀

货币银行学8(十一、十二)储蓄理论和通货膨胀
值与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优点:涵盖面广,除消费品和劳务外,还包 括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能够全面地反映 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
缺点:编制该指标所需的数据不易搜集,难 以经常性地统计公布。
2019/7/26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李连辉
31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三方面影响: 1、通货膨胀与就业和产出:
或是指一个人预期在其一生中可以获得的正常收入 的平均数或数学期望; 一时性收入:是指瞬时间的、非连续的、带有偶然 性的不定收入。
2019/7/26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李连辉
13
一、理论要点
2、人们的消费也分为两部分: 恒久性消费,即固定的具有经常性的消费支
出,它接近于恒久性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
2019/7/26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李连辉
22
三、结论
2、由于个人在任何一个时期的消费率只是他此后 一生的整个消费计划中的一小部分 ,而同时期中 的收入也只是有助于形成这个计划的一个因素, 所以在任何一个短期内 ,消费与收入之间并不一 定会有密切而单纯的关系。
正是由于这一点,当现行收入决定的消费超 过或低于按稳定消费率计算的消费时 ,个人储蓄 将会有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即短期内,储蓄倾向 将随收入而同向波动。
下降的幅度,故其平均消费倾向将上升,平均储蓄倾向 将下降;
而当其收入相对增加时,其消费增加的幅度将小于其收 入的增加幅度,故其平均消费倾向将下降,平均储蓄倾 向将上升。
2019/7/26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李连辉
9
一、相对收入的横截面形式
2、从长期来看,家庭收入和群体收入基本是 成正比例地变化的,即家庭的相对收入不变, 故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也保持不变,尽 管此时家庭的绝对消费额和储蓄额均会上升。

货币银行学8(十一、十二)储蓄理论和通货膨胀

货币银行学8(十一、十二)储蓄理论和通货膨胀
2、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为:0<C/Y<1,当 收入增加时,消费增加的幅度要小于收入的 增加。
3、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C/Y<C/Y
2020/3/3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李连辉
5
二、绝对收入假说的结论
根据以上的假定,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而储蓄占收入的 比重会越来越大。
变动状况的物价指数。 优点:是能较灵活地反映厂商生产成本的变 化状况 缺点:是没有将各种劳务包括在内。
2020/3/3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李连辉
30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3)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 该指数是按现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
值与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优点:涵盖面广,除消费品和劳务外,还包 括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能够全面地反映 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
消费C
a 0
C=Y
图中显示,0a为自发性 消费,E点之前储蓄为负,
之后储蓄为正;曲线斜率
E
C=f(Y) 代表边际消费倾向,是递
减的,所以,平均消费倾
45
向越来越低,平均储蓄倾
向越来越高
收入Y
2020/3/3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李连辉
6
三、绝对收入假说的验证
凯恩斯的理论是根据人类心理的规律推衍出来的, 从其验证来看:
2020/3/3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李连辉
17
第四节 生命周期假说
1954年莫迪格里安尼和布伦伯格发表了题 为《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 :对典型资料的解 释》一文 ,标志着储蓄生命周期理论的创立。
197 6年莫迪利安尼和布伦伯格又发表了一 篇题为《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 :一种思想的 完整化》的论文,把个人储蓄生命周期推 广到整个社会的储蓄消费行为去分析 , 使 他们的储蓄理论接近于现实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变化状况编制的。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反映一
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价格变化状况。
核心价格指数:剔除了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
价指数视为核心价格指数,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程 度
1、按照物价上涨的速度与幅度区分:
爬行式通货膨胀:缓慢持续地上升,≤3%; 步行式通货膨胀:明显持续上升,4%~9%; 以上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 奔腾式通货膨胀:急速上涨,10% ~ 100%;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 平失去控制,100% ~ 1000%。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定义:由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失调引致的物价总水
平持续上涨。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
1.“瓶颈”制约;(木桶原理) 2.需求移动;(价格和工资的刚性) 3.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攀比效应)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需求管理政策
政府利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 抑制货币供给和过旺的总需求。
(二)通货膨胀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效应
1.固定收入者吃亏,浮动收入者得利。
领取工资的准固定收入者的实际工资降低,实际购买力 下降。
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固定 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下降。
利润收入者的收入变动取决于生产成本上涨与物价上涨 的相对规模与速度。
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
债权人受损:储蓄者、(购买债券、优先股的)投资者。 债务人获利:如借款人、债券的发行人(企业、国家)。
道德规劝; 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 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冻结工资物价措施。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
(三)通货膨胀与效率损失
持有现金成本增加,“皮鞋成本” 名义利率不会充分调整 “费雪效应”短期不成立 价格管制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 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趋向短期行为 导致税收负通货膨胀
定义:由于社会总需求增加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商品 和劳务总供给的增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券市场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与间接信用控制等。
2、紧缩的财政政策 ——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提高税率,调整税收结构 发行公债,弥补财政收支差额 降低政府购买水平(生产性、非正产性) 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二)收入政策
1、工资——价格政策:是指为抑制工资上升导 致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管制工资上 涨的措施.
——资料来源: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
2、按照物价表现形态不同: 公开型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和自由价格制度下 隐蔽型通货膨胀:计划经济和价格管制下(凭票 购买、实物配给制)
3、按照通货膨胀知否被预期: 预期型通货膨胀:公开宣示的、被公众事先预期 非预期型通货膨胀:隐蔽方式的,没有被公众事 先预期到的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对就业和产出的效应
1.促进论: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原因:存有“货币幻觉”或通胀未被充分预期 因此:企业主增加投资和储蓄,扩大产出;工人增加劳动 供给和消费支出。
2.促退论:非爬行式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
扭曲国民经济价格机制,造成效率损失 打乱产业结构合理分布秩序 通胀的持续发展将使社会实际投资减少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主要原因:
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会使工人货币工资 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并引发工资—物价“螺
旋”。如1960-1970年代欧洲各国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主要原因:
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提高价格, 使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冲击 型”通货膨胀。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
真实资产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均增加。 货币财富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其实际价值因物价 上涨而下降。
4.国家得利,居民受损。
一方面,国家通过发行公债,已欠下居民大量债务,通货 膨胀将其债务的实际价值缩减了;
另一方面,由于累进税制,通货膨胀能提高税级,纳税等 级上升,政府税收增加,相当于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 税”。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影响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对策 第四节 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 度量 类型 成因 影响 治理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
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商 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
成因: ①政府出现财政赤字,靠透支来弥补; ②国内投资总需求过旺; ③国内“消费膨胀”。
总结:货币供给的扩张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 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定义: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成本的提高而 引起的通货膨胀.
成因: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效果与适用:“双紧” 政策对于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胀较
为有效,且仅适用于通胀和经济高速增长并存,或者通胀 与AD>AS引起的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时。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的过快增长,提高利率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
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等。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消费信用、不动产信用、证
附1: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1935年法币开始发行,国民党政府过分依赖发行货币来 为巨额的预算赤字融资,使法币不断加速贬值,至1949年 完全形同废纸。且看100元法币的购买力: 1937年 可买大牛两头 1941年 可买猪一头 1945年 可买鱼一条 1946年 可买鸡蛋一只 1947年 可买油条1/5根 1948年 可买大米两粒 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
现象。 判断:非典时期部分医药品、消毒用品涨价是否属通货 膨胀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度指数量,指可标以:通通过货以膨下胀指率数t来代Pt 入PtP1:t1 ,其中Pt表示价格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
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