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拓展阅读(两篇)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

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
三赏 中赏:上书谏寡人者
下赏: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三变
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结局:四国朝齐
结构小结
妻 宫妇左右 妾 朝廷大臣 客 四境之内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作业
• 说一说: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 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 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弄清下列字词的读音:
昳丽 yì 窥镜 kuī 间进 jiàn的确,实在。返回16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返回
17
旦日,客从外来。
第二天。
返回
18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 意义 助词。
返回
19
朝服衣冠。
早晨。
返回
20
时时而间进。
间或 偶尔 偶然。
返回
开端 : 邹忌比美
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相貌
比美
孰视:自以为不如 窥镜:又弗如远甚
14 15 19 20
1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返回
2
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
返回
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返回
4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指公共场合。
返回
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优质课件
视自。宾语前置
远甚。
甚远。太远了 形作动,偏爱
暮寝 而思
名作状,在晚上
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意动用法。以……为美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于我也。”
三个句子都是判断句。标志:……者,……也。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面貌长得光艳美丽。早上, 穿戴好衣服,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 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十分漂亮,徐公 哪里比得上你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 忌自己信不过,又问她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 他的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 客人从外边进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就问客人:“我 跟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啊。”又 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 他漂亮;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差得很远。晚上, 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说到:“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 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 漂亮,是想对我有所求。”
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而
信自。宾语前置
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补足音节,无意义。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
第二天 漂亮,好看 省略句。 如 第二天 谁
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来,孰视之,
通“熟”,仔细 认为
明日,徐公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
《战国策》
用含蓄的话暗 示或劝告。
邹忌讽齐王 纳谏
《战国策》
规劝君主、尊长 或朋友,使改正 错误。
导 入
同学们,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 逆耳利于行。"然而因为逆耳,常使忠言得不 到落实。尤其在君王身边,所谓"伴君如伴虎", 出口不慎很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作为忠臣,面 对君王的弊病如果不及时指出,第一愧对国家 社稷,黎民百姓,其次又愧对自己良心。那么 如何才能让君王心平气和地聆听忠言,使其听 之顺耳,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呢?这里就涉及 到了说话的艺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 齐王纳谏》,欣赏一下古代雄辩家的风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22邹忌讽齐王纳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22邹忌讽齐王纳谏
ZOUJI FENG QIWANG NAJIAN
《战国策》 汉 刘向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9/4/14
1
介绍《战国策》
•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 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 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无可考。西 汉时刘向编辑整理。 •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是记载战 国时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 谋议辩论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跋扈、 尔虞我诈的故事。 •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 2019/4/14 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 2
总结课文主旨
只有广开言论,修明政 治,才能使国家强盛
2019/4/14
9
创新思维的培养
(1)你认为进谏成功的依据是什么? (从进谏和纳谏两方面总结) (2)从邹忌讽齐王与齐王纳谏的 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3)比较阅读《召公谏厉王弭谤》 和《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9/4/14 10
• 句式
• (1)忌不自信 • (2)与坐谈 •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
成语 (1)门庭若市 (2)一鸣惊人
2019/4/14
4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题
• 《古文观止》有一段对本文的评 语:“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 细细详勘,正欲以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陷君蔽,兴亡关心,从闺 房小语破之,快之。”评得好。 • 主题:邹忌以自己切身感受设喻, 巧妙地讽喻齐王,指出广开言论, 纳谏除蔽,修明政治,是一件关 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
问题
• 邹忌是怎样将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 • 讨论:说说邹忌设喻讽谏的好处? (邹忌见威王,并没有单刀直入的向齐王进谏, 而是先说自己的切身体会,叙述自己的妻妾 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 推及国家大事,推己及人,语言委婉、含蓄, 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智而有作为的人,虚心纳谏,正视自己的 2019/4/14 8 缺点,乐于接受劝说,显示了他政治家的风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总一、文学常识《战国策》,它是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

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

全书共十二策,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三、归纳重要能力1.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邹忌以家事喻国事,由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类比推理,以小见大,推己及人,委婉规劝。

作用:深入浅出,委婉含蓄。

2.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九年级语文下册 22《邹忌讽齐王纳谏》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2《邹忌讽齐王纳谏》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新人教版

相关课外阅读2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沛县(今属江苏)人。

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汉宣帝时,为谏大夫。

汉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

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治《春秋彀梁传》。

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

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

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二、内容简介:《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

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

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三、写作背景: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

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

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九下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导纲

九下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导纲

九年级语文(下)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导纲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词语:朝服.衣冠: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吾妻之美.我者:皆朝.于齐:时时而间.进:王之蔽.甚矣:能谤讥..于市朝:虽.欲言,无可进者2.翻译下列语句: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⑤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原文填空:①写出文章中“齐王纳谏”取得显著成效的句子:②文章揭示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的句子是:二、语段训练(原文略)。

1.解释加点词语(2分):①今齐地.方.千里:②闻.寡人之耳者: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④邹忌修八尺有.余:2.翻译句子(4分):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3.邹忌是如何讽喻齐王的?(2分)4.从齐国的“大治”中悟出怎样的治国之道?(2分)三、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一)(2009江苏徐州市中考真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2_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精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2_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精选)

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表比较,两者相比,询问哪个更甚。孰,谁。
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 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判断句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 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 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பைடு நூலகம்善于接受别人的
小结:
《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 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 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 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
昳 yì 窥 k间uī进
期年 jī
谤讥
朝服衣冠 zhāo皆朝于齐
jiàn bàng jī
再读课文
1、读准句子 2、理解文意 3、勾画出不懂的词句
讽谏,委婉地规劝
邹忌讽齐王纳谏
接受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
长,这里指身高
光艳美丽 穿戴,动词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


百姓 当面指责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 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谤讥,议论。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公共场合 使……听到 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解读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解读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解读一、关于课文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应该说明的是,这篇课文所记述的,未必全是事实,很可能是战国时期流传的名人逸事。

所谓纳谏能导致“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在诸侯割据称雄、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

但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而且通俗生动,说服力强,文笔流畅而富有变化,充满情趣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二、内容分析第1段,进谏的缘起。

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外貌:身材修长,仪表堂堂。

“窥镜”“自视”,逼真地刻画出他不无自得的神情。

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惭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

明明是“弗如远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却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显然是由于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真实的情况。

这里,三个人的回答,由于身份和心理不同,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上却有明显的不同。

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妾因其地位低下,与主人之间并没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顺从,所以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不敢越雷池一步。

客人的回答则明显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

难能可贵的是,邹忌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先是“不自信”,等见到徐公后,又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弗如远甚”,甚而至于“暮寝而思之”。

这一段,作者并没有把人物局限于家庭琐事之中,一般性地写他不因妻、妾和客的赞美而感到自满,而是将人物形象进一步提高、升华,由自身想到国家,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于是“入朝见威王”。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新人教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战国策》。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小组合作交流,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从而理解文章讽喻说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解决措施】在学生有效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对文言词语的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运用回顾旧知,引联新知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累整理来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通过反复诵读,由邹忌以家事进而推知国事的方法,来体会邹忌通过讽喻进谏的技巧。

【导入新课】师: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直言的大臣是不成的。

可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在历史上有些敢于进谏的大臣却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图片)解说:比干菹醢:比干因劝谏暴君商纣王而被剁成肉酱;屈原投江:屈原因劝谏昏君楚怀王而遭流放,最终投江自尽;魏征死谏:魏征曾被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称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但有时也是冒着杀头危险直言进谏的。

由此可见,进谏成功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是既要敢于进谏,更要善于进谏,要讲究进谏的策略和技巧。

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生:学生听说,进入情景;观看图片,说出内容;对事件进行评议论说。

(学法指导:以古人名言及俗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观看图片,以视觉的直观形象引入学生的思考,……进而自热而然地引出课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邹zōu忌?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期jī年间jiàn进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服:穿戴。

(3)孰视之孰:仔细。

(4)臣之妻私臣私:偏爱。

(5)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6)能谤讥于市朝谤讥:指"议论"。

(7)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然。

(8)皆朝于齐朝:朝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房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厉害啦。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三、段背知识清单默写《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第二、三段。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 注解 + 词性 + 活用 + 句式 + 通假 + 中心思想复习过程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 注解 + 词性 + 活用 + 句式 + 通假 + 中心思想复习过程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注解+ 词性+ 活用+ 句式+ 通假+ 中心思想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修:长,这里指身高昳(yì)丽:光艳美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容貌美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朝服衣冠:早晨穿衣服、戴帽子。

朝:早晨。

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ī)镜:照镜子。

孰:谁。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有(一)天清晨,(他)穿戴好衣服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及:赶得上,比得上。

——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复:又。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旦日:明日,第二天。

与坐谈:与之坐谈,与客人坐下谈话。

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如。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通“熟”(shú),仔细。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仅供学习与参考弗如:不如。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美)。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私:动词,偏爱畏:害怕欲:想要暮,夜晚。

寝,躺在床上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美,认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知识点归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知识点归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项自《战国策·齐策一》,这部书是西汉时刘向整理编写的。

讽,是动词,讽谏,讽喻,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辞进行规劝。

纳谏,接受谏议。

纳,接受。

“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

文章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2.《战国策》的体例:国别体。

二、朗读停顿节奏:1.徐公/何能及君也?(停一处)2.吾与徐公/孰美?(停一处)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停两处)4.今齐地/方千里。

(停一处)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停一处)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停一处)三、重点字词解释:1.修.八尺:长,这里指身高。

2.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3.朝服.衣冠:穿戴。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相比怎么样。

5.何能及.君:比得上。

6.孰.视之:同“熟”,仔细。

7.自以为..不如:认为。

8.吾妻之美.我:认为……美。

9.私.我:偏爱。

10.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11.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12.面刺..:当面指责。

刺:指责。

13.寡人..:国君谦称,意为寡德之人14.谤讥..:指责、议论。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15.市朝..:公共场合,公共场所。

16.闻.寡人之耳:使……听到。

17.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18.期年..:满一年。

19.虽欲言:即使。

20.朝.于齐:朝拜,朝见。

2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四、字词分类归纳:(一)通假字1.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2.孰.视之:“孰”同“熟”,仔细(二)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地土方圆;今义:地点、处所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身边近侍;今义:方位名词3.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谏,讽喻;今义:讽刺4.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5.忌不自信..古义:相信自己,否定句中的倒装;今义:有信心(三)一词多义1.之(1)齐国之.美丽者也(结构助词,的)(2)问之.客曰(它,代与徐公比美这件事)(3)吾妻之.美我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俆公不若君之.美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孰视之.(代词,指俆公)(6)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7)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结构助词,的)(8)臣之.妻私臣(结构助词,的)(9)王之.蔽甚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结构助词,的)(11)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2.朝(1)朝.(zhāo)服衣冠(早晨)(2)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朝见)3.于(1)欲有求于.我也(向)(2)能谤讥于.市朝(在)(3)皆以美于.徐公(比)(四)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穿戴,名词作动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以……为美,认为……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动词使动用法)五、重点句子翻译: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个更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继续学习文言中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邹忌劝说齐王纳谏是爱国的表现。

【教学重点】文中岀现的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本文第二段邹忌以自己的事情设喻,劝说齐王纳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提问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看过《封神榜》的肯泄知道,在殷商时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进谏国君而被纣王剖心致死,像这样悲惨的结局足以使谏臣望而却步。

但是,外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双全的忠臣义士,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勇于进谏,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时代游刃有余的生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邹忌,看看他是如何讽谏齐威王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

二. 相关知识介绍1.解题参照注释⑴明确:邹忌是齐国人名。

讽:是讽谏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类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是接受、采纳。

谏是臣子向国君提建议。

全题合起来就是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采纳臣民的意见。

2.《战国策》初三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作过简介。

可参照预习提示内容。

注意: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与前面学的《史纪》(纪传体)、《资治通鉴》(编年体)不同。

三. 教师范读课文四. 学生齐读全文后自己理解其内容五. 课文重点内容讲解教师串讲一段,请两”名学生串讲两段,在此过程中将重点字、词、句随时讲解并板书。

1.实词zhao早晨(名词)私人,自己(代词)朝chdo朝廷(名词)私私下,偷偷的(形容词)ch d o朝见(动词)偏爱(动词)身长,长(形容词)修修建(动词)「整治(动词)今义是一个名词2.虚词:莫:无泄代词,指人。

译为“没有谁”。

弗:fd,否宦副词,译为"不”。

3.词类活用A.形容词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 “认为……美”)B.形容词作动词私我也(“偏爱”)C.名词作状语而刺(当而)D.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4.句式A.固左句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与城北徐公孰美?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髙下的选择句,是文言文的固泄句式。

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讲解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争频繁。

为了富国强兵,战胜其他的诸侯国,各国国君都很重视治国的策略。

《战国策》就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军事、外交、政治等活动以及谋士献策和主X的。

课文记载了邹忌向齐威王献策的故事,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他是怎么献策的,齐威王是怎样采纳了他的意见的。

解题: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与讽刺不同。

纳谏:接受意见。

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利用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学习齐威王虚心听取意见与邹忌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可贵品质。

3、背诵全文。

知识汇总1、作品《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X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编订的(属国别体史书)。

书名取“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之意。

全书多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东周、西周、秦、齐、楚、燕、韩、赵、魏、宋卫、某某)政治、宫事、外交方面的情况,着重记述了策士谋臣的活动和言论。

它文笔生动,绘形绘声,富于文学意味;叙事生动,极富故事性;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如《荆轲刺秦王》(见《读本》)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写邹忌用自己的事情巧设譬喻,类比说理,劝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以政通国强。

2、编订者X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今某某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

3、时代背景齐威王二十一年(前358年)邹忌以善鼓琴游说齐威王,任相国,采取措施,修订法律,使齐国日强。

而后威王日骄,故邹忌从自身事情巧设譬喻,劝齐威王纳谏除蔽,使齐政通国强。

4、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5、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昳丽:光艳美丽窥:照旦日:第二天,同下文“明日”美我:认为我美,“美”字是意动用法私:偏爱蔽:受蒙蔽而不明面刺:当面指责,面是名词作状语闻:使……听到,是使动用法间进:偶然进来期年:满一年6、词类活用(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3)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7、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文中指土地方圆,现在指地面的某一个特定地区等意思)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文中指国君旁边的近臣,现在指附近、两旁等意思) (3)邹忌讽齐王纳谏(讽,文中指委婉劝说,现在一般不单用)8、句式(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内容分析整体感知1、内容结构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而觉受蒙蔽。

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本文语言浅显,故情况节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

教学的差不多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

点拨,要紧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使他们悉心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明确邹忌劝说艺术在当代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另外,梳理文言知识。

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不宜忽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观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教学方法1、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舞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预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人贵在自知。

”齐国的谋臣邹忌确实是如此一位贤人。

他是一位美男子。

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

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查找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拓展阅读(两
篇)
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拓展阅读(两
篇)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旳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旳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旳著作和史臣旳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旳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旳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旳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旳体例,都是相互独立旳单篇.
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旳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旳.如《魏策》中著名旳“唐且劫秦王”,写唐且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旳事情.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战国策》旳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刘向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旳大兼并时代,过去还勉强作为虚饰旳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国与国之间,如今讲旳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旳策士,也只是以自己旳才智向合适旳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毫不为怪.如苏秦始以连横之策劝说秦王并吞天下,后又以合纵之说劝赵王联合六国抗素.他游秦失败归来时,受到全家人旳蔑视;后富贵还乡,父母妻嫂都无比恭敬.于是他感慨道:嗟夫,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作者以欣赏旳笔调,描绘了苏秦踌躇满志旳神情.这些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值得赞赏,但在当日旳历史条件下,原本受贵族压抑旳平民旳心理就是如此,这样写比虚假旳说教更富于真实性.
另一方面,由于策士以一种比较自由、可以择君而辅之旳身份,在当时旳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旳作用,而《战国策》又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故书中对士旳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强有力旳肯定.《齐策》中记颜斶见齐宣王,王呼:“斶前!”斶亦呼:“王前!”他还滔滔不绝地论证了国无士则必亡,故“士贵耳,王者不贵”旳道理.《秦策》中赞扬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却使得“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这当然是夸大旳,但这夸大中显示了策士们旳自信,也是平民中优异人物旳自信.
《战国策》还热情讴歌了多位义侠之士旳豪情壮举.
“侠”也是一种游离于统治集团、不受权势拘勒旳人物.他们以自身旳标准、个人旳恩怨来决定自己旳行动,重义轻生,感情激烈,显示出具有平民意味旳道德观.所以“侠”总是为放任不羁旳人们所喜爱.
总而言之,《战国策》既体现了时代思想观念旳变化,也体现出战国游士、侠士这一类处于统治集团与庶民之间旳特殊而较为自由旳社会人物旳思想特征,不完全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说话.由于《战国策》突破了旧旳思想观念旳束缚,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旳真实(当然从历史学旳眼光看这是缺陷),所以就显得比以前旳历史著作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从文学上看,《战国策》旳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富于文采.《左传》也是以文采著称旳,但两者相比照,可以看到《战国策》旳语言更为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无论叙事还是说理,《战国策》都常常使用铺排和夸张旳手法,绚丽多姿旳辞藻,呈现酣畅淋漓旳气势.在这里,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旳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旳手段.如《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都是显著旳例子.
第二,《战国策》描写人物旳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旳勾勒.
如前面举出旳重耳向怀赢陪罪旳例子,虽然也能传神,毕竟过于简单.而《战国策》中,如《齐策》写冯谖,一开始,描绘他三次弹铗而歌、有意索求更高物质待遇旳奇特行为,初步刻画了他旳不同凡响而又故弄玄虚旳性格.接着,展开了“冯谖署记”、“矫命焚卷”、“市义复命”、“复谋相位”、“请立宗庙”等一系列波澜起伏旳情节,将这位有胆识、有策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旳“奇士”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著名旳《荆柯刺秦王》一篇,更是精彩纷呈,激动人心.易水送别旳一节这样描写: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这段描写力极强.文章大师司马迁作《史记·刺客列传》,对有关荆轲旳部分,也大量抄录了《战国策》旳原文.“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旳美名,也由此传闻天下.
第三,《战国策》所记旳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旳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独立地看,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旳明珠.诸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由于《战国策》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中国古代旳正统思想,常常受到严厉旳批评.但以历史旳眼光来看,它正是体现了战国时代活跃旳思想氛围.它对语言艺术旳重视,在这方面取得旳成就,在文学史上更具有承上启下旳作用.秦汉旳政论散文、汉代旳辞赋,都受
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旳风格旳影响;司马迁旳《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旳基础上更为向前发展.
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关于题眼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被人称赞旳应为结构上旳“三叠法”了:三问,三答(与徐公比美);三比(由己推王);三赏(齐王纳谏);三时(结果).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旳篇章结构.但承转全文并最能体现人物特点旳应该是这两个字:
一是“思”.邹忌在三问之后,从妻、妾、客得到美于徐公旳答案.可在事实面前,“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此时,他一没有妒忌,要知道他对自己旳容貌是相当看重旳,“修八尺有馀,身体佚丽.朝服衣冠,窥镜”.看看,早上一起来就照镜.二没有大怒,不因为自己比不上人而生气,也没有因此而迁怒于人,要知道妻妾都骗了他.相反旳,他却是“寝而思之”,并能比较客观地总结出个中旳原委: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更难得旳是,他能进而类推到治理齐国旳大王身上,指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点正如《古文观止》编者旳评价“邹忌将己之差,徐公之美,细细评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可以说这一“思”是文章旳深化,而且凸现了邹忌旳智者形象.
二是“善”.齐王在听完邹忌旳进言之后旳神情、态度在这一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你看,齐王在听了邹忌旳闺房小语之后,一没有怪邹忌在朝廷上谈闺中如此不庄重之事;二没有追究邹忌与自己相提并论之罪;三不掩饰自己深受蒙蔽之事实.相反,他只说一“善”字,多么痛快,多么干脆.也正是有了这一“善”字,才有下面旳“三赏”与“三时”,才有“战胜于朝廷”旳盛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明君旳高大形象.
这一“思”一“善”可以说是解读本文旳枢纽:正是有了“思”才会有下面旳讽,这是行文旳一大转折——由不值一谈旳闺中小事转向了国家大事;而“善”可算是全文旳高潮,一次充满危机进谏君王旳险事至此已化为君臣思想相通旳喜事,揭开了齐国走向强盛旳序幕.
二、关于进谏
很多时候,由于一篇《邵公谏厉王止谤》,《邹忌讽齐王纳谏》很自然旳成为一篇成功旳进谏范本.臧克家在《纳谏与止谤》一文中对这一点作过精彩旳论述.而在历史上各名家也差不多是众口一辞地肯定了邹忌旳讽谏艺术,甚至于拔高了这种艺术.对此,我总有一个疑问:在这一次进谏中,讽谏真是成功旳主要因素吗?在《战国策》中有庞葱旳“三人成虎”旳进谏,百里奚旳“辱亡齿寒”旳
进谏,这可以说与邹忌旳方法不相上下,但却失败了;而在唐代旳魏征身上我们找不出一丝旳“讽谏”艺术,可他却每每获得成功.对比之后,可以明显旳发现我们对“谏”这一问题往往有意无意间忽视了一个最大旳要点:君王——谏旳对象.由于君与臣之间旳绝对不平衡,导致了君主在这一过程中旳绝对权威,对错君主说了算.而臣下这一过程中可说是如履薄冰,稍有差错,轻者丢官失命,重者诛连族人,因而在中国又有“犯天颜”“逆龙鳞”之说.这样说来,关键应该在于君主.所以,应该这么说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齐威王旳英明.同时比较一下邹忌与威王旳所得,我们可以发现威王才是最大旳赢家,他赢得了名声,同时也赢得了国家强盛.遗憾旳是对于这样明显旳事实,由于几千年旳封建社会旳约束,我们国人采取了避而不谈旳态度.相反旳,英国旳弗朗西斯·培根在《说议事》中有过形象旳譬喻:
鸠匹特为了王国,千方百计地迎娶了麦提斯(Metis,希腊神话中旳建议化身),之后,麦提斯有了身孕,但鸠匹特不待她分娩之期到来,便将她一口吞掉,于是麦提斯腹中之胎亦转入鸠匹特旳身中,即是说鸠匹特自己开始怀起孕来,结果是,一个其周身顶盔戴甲之帕勒斯(智慧女神)便从鸠匹特旳额头上产生出来.
故事旳喻意想必细心旳你一看就明白,总之在封建社会存在于君臣之间旳进谏最终决定于帝王,目旳在于成全帝王,美化帝王.了解这一点,也就不必为谁旳进谏技巧高,谁旳技巧低而争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