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课堂教学1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第七章-三音跳进课件 (1)可编辑全文
和声学教程
第七章 三音跳进
一.高音部的三音跳进
当四、五度关系的三和弦(如T—D、D—T、T—S、S—T)作和声连接时,在高音 部可以由一个和弦的三音跳进到另一个和弦的三音。形成的向上或向下的四度或 五度跳进称之为三音跳进
高音部的跳进会有两种情况:①三音跳进;②和弦转换 向下跳进时,开放排列变成密集排列,向上跳进时,密集排列变成开放排列 在跳进之后,旋律几乎总要向与之跳进相反的方向进行
调式解决:导音到主音的解决
二.次中音部的三音跳进
同样关系的和弦(T—D、D—T、T—S、S—T)作和声连接时也可以在次中音部作 三音到三音的跳进
向上跳进时排列法由开放的变成密集的,向下跳进时则由密集的变成开放的 共同音保持
二.次中音部的三音跳进
注:中音部不采用三音跳进,因为那会使和弦形成错误的排列
tD
四.习题分析
第三个音是C,配t ♯G是D的三音,C是t的三音,是三音跳进,不是同和弦转换
高音部的三音跳进,向上跳进,密集排列变成开放排列,共同音E保持,其它的 音进行到邻近的音,低音E—A下行,B—A下行
和声小调能出现减四度跳进,不能出现增五度跳进
tD t
四.习题分析
第四个音是B,配D t—D有两种连接法:
t D t Dt
四.习题分析
第六个音是C,配t 两个t,和弦转换,不是三音跳进,旋律是三度跳进,排列法可变可不变:
1.平行转换:一、二、三声部同向进行,排列法不变 2.反向转换:一、三声部反向互换进行,二声部保持,排列法改变 因为后面一个和弦的音区较高,用开放排列,用反向转换
t D t Dt
四.习题分析
二.次中音部的三音跳进
乐思终止时不宜采取三音跳进,尤其是和声小调属和弦进行到主和弦时,其效果 更为不佳,因为减四度音程的三音跳进后,不能采取反向平稳进行
第七章 三音跳进
一.高音部的三音跳进
当四、五度关系的三和弦(如T—D、D—T、T—S、S—T)作和声连接时,在高音 部可以由一个和弦的三音跳进到另一个和弦的三音。形成的向上或向下的四度或 五度跳进称之为三音跳进
高音部的跳进会有两种情况:①三音跳进;②和弦转换 向下跳进时,开放排列变成密集排列,向上跳进时,密集排列变成开放排列 在跳进之后,旋律几乎总要向与之跳进相反的方向进行
调式解决:导音到主音的解决
二.次中音部的三音跳进
同样关系的和弦(T—D、D—T、T—S、S—T)作和声连接时也可以在次中音部作 三音到三音的跳进
向上跳进时排列法由开放的变成密集的,向下跳进时则由密集的变成开放的 共同音保持
二.次中音部的三音跳进
注:中音部不采用三音跳进,因为那会使和弦形成错误的排列
tD
四.习题分析
第三个音是C,配t ♯G是D的三音,C是t的三音,是三音跳进,不是同和弦转换
高音部的三音跳进,向上跳进,密集排列变成开放排列,共同音E保持,其它的 音进行到邻近的音,低音E—A下行,B—A下行
和声小调能出现减四度跳进,不能出现增五度跳进
tD t
四.习题分析
第四个音是B,配D t—D有两种连接法:
t D t Dt
四.习题分析
第六个音是C,配t 两个t,和弦转换,不是三音跳进,旋律是三度跳进,排列法可变可不变:
1.平行转换:一、二、三声部同向进行,排列法不变 2.反向转换:一、三声部反向互换进行,二声部保持,排列法改变 因为后面一个和弦的音区较高,用开放排列,用反向转换
t D t Dt
四.习题分析
二.次中音部的三音跳进
乐思终止时不宜采取三音跳进,尤其是和声小调属和弦进行到主和弦时,其效果 更为不佳,因为减四度音程的三音跳进后,不能采取反向平稳进行
第七章教学与教学过程1精品PPT课件
(三)、学校教学的特点
学校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 学校教学是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 学校教学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 学校教学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
(四)、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传递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 4.教学是区别其他部门的根本所在
(一)什么是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几种观点 教学过程认识说 ---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 教学过程发展说 ---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 教学过程活动说 ---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教学过程发现说 ---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教学过程本质的研究----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中心与基础应该是
《教育学》-第七章
教学与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
教学的概念及其意义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与学目标
1、理解教学的概念、特点、意义与任务; 2、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 3、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学及其意义
教学的概念 学校教学的特点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 一途径。
教育也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
2、教学与智育 -----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它与学校的其他 工作,如思想政治工作、体育卫生工作、后勤工作等并 列。 智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 技术教育等并列。
联系: 智育的任务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 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
3、教学与上课 上课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式。
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 本组织形式。
《定义与命题》平行线的证明PPT课件(第1课时)
(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知1-讲
(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另外一条基本事实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认识它. 此外,数与式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式的有关性质, 以及反映大小关系的有关性质都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 例如,如果a=b,b=c, 那么a=c,这一性质也可以作为 证明的依据,称为“等量代换”.又如,如果a>b,b>c,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7.2 定义与命题
第2课时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定理与公理 证明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想一想 举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那
么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知识点 1 定理与公理
用我们以 前学过的观察、 实验、验证特
例等方法.
能不能根据 已经知道的真命
所以不是命题;(3)对一件事情作出了肯定的判断,
所以是命题;(4)对事情作出了否定的(判来断自,《点所拨以》是)
命题.
总结
知2-讲
命题是表示判断的语句,它包含有因果关系,一 般都是以陈述句的形式展现;其他如疑问句、感叹句、 祈使句以及表示画图的语句都不是命题.
(来自《点拨》)
知2-讲
例3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对顶角相等;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知3-讲
1.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2.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 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 例子称为反例.
知3-讲
例4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 假命题. (1)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相等; (2)若a=b,则a+c=b+c; (3)如果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长方形 的面积相等.
知1-讲
(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另外一条基本事实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认识它. 此外,数与式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式的有关性质, 以及反映大小关系的有关性质都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 例如,如果a=b,b=c, 那么a=c,这一性质也可以作为 证明的依据,称为“等量代换”.又如,如果a>b,b>c,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7.2 定义与命题
第2课时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定理与公理 证明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想一想 举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那
么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知识点 1 定理与公理
用我们以 前学过的观察、 实验、验证特
例等方法.
能不能根据 已经知道的真命
所以不是命题;(3)对一件事情作出了肯定的判断,
所以是命题;(4)对事情作出了否定的(判来断自,《点所拨以》是)
命题.
总结
知2-讲
命题是表示判断的语句,它包含有因果关系,一 般都是以陈述句的形式展现;其他如疑问句、感叹句、 祈使句以及表示画图的语句都不是命题.
(来自《点拨》)
知2-讲
例3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对顶角相等;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知3-讲
1.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2.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 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 例子称为反例.
知3-讲
例4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 假命题. (1)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相等; (2)若a=b,则a+c=b+c; (3)如果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长方形 的面积相等.
教育学第七章PPT课件
1 精2选ppt 3 4 5 6 7 8 9 9 10
四 教学的任务
Hunan Unive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gy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个性健康 发展
(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奠定科学的世 界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劳动观
(一)外国学者的观点
史密斯:
1、描述性定义:教学是传授知识或技能。 2、成功式定义:“教学”意味着不仅要发生某
种相互关系,它还要求学习者掌握所教的内容。 3、意向式定义:教学作为一种意向活动 4、规范式定义:教学的活动符合特定的道德条
件 5、科学式定义 :即精确到在运用一个概念时,
每个人都有一致的看法
1 精2选ppt 3 4 5 6 7 8 9 8 10
三 教学的意义
Hunan Unive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gy
(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 持以教学为主;
(二)教学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起着重要 的作用:
1 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 教学是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 3教学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
案例分析5:
Hunan Unive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gy
• 上数学课时,教师把圆面积公式S=∏R2 写在黑 板上,叫学生反复念。
一个学生举手提问:“S=∏R2 是什么意思?”
教师说:“这是圆面积公式。”
学生又问:“圆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
教师说:“不要寻根问底了,把它背下来熟记就行 了。”
请从教育过程规律的角度进行分析。
1 精2选ppt 3 4 5 6 7 8 9 13 1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课件
图5
知识点拨 1.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特点: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异体),大小相等(等大),方向相反(反向),在一条 直线上(共线),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时性)。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孤掌难鸣”是因为一只手掌的力太小 B.力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C.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2 N D.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
图2
知识点拨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三要素中任意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 力的示意图
例4 如图3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F推车,请画出推力F的示意图。 如答图1所示
图3
答图1
例5 (传统文化)“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图4是 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风筝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对风筝的拉力 为20 N,请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如答图2所示
知识点 力的概念
例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只有人能做施力物体
C.有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知识点拨 1.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即发生力的作用时, 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个物体。
2.一个物体可能同时与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没 有力。
5 . 物 理 学 中 通 常 用 __带__箭__头__的__线__段____ 表 示 力 。 箭 头 表 示 力 的 ____方__向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作__用__点____;线段的__长__度____ 反映力的大小。
知识点拨 1.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特点: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异体),大小相等(等大),方向相反(反向),在一条 直线上(共线),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时性)。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孤掌难鸣”是因为一只手掌的力太小 B.力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C.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2 N D.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
图2
知识点拨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三要素中任意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 力的示意图
例4 如图3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F推车,请画出推力F的示意图。 如答图1所示
图3
答图1
例5 (传统文化)“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图4是 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风筝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对风筝的拉力 为20 N,请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如答图2所示
知识点 力的概念
例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只有人能做施力物体
C.有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知识点拨 1.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即发生力的作用时, 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个物体。
2.一个物体可能同时与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没 有力。
5 . 物 理 学 中 通 常 用 __带__箭__头__的__线__段____ 表 示 力 。 箭 头 表 示 力 的 ____方__向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作__用__点____;线段的__长__度____ 反映力的大小。
物理下册第7章力1力课件新版教科版
第七章 力
1. 力
1 课堂讲解
•认识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力”,虽说我们是今 天来学习,但是呢,“力”在我们生活中确实非常的常见 呀,已经是老朋友了。生活中处处是“力”,就跟我们的 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可惜呀,我们看不见它。通过今天 的学习,你会感觉到它的,就跟感受我们的空气一样。
知3-练
2 【中考·百色】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 力能改变物体的___形__状_____;松手后,拉弯的弓能 将箭射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_。
1 知识小结
1. 力
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 作用点
物体。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1)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物体由静止变为运
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2)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2 易错小结
【中考·宜昌】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 发生改变的是( D ) A.苹果从树上落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 易错点:误认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知2-练
2 由图中情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物__体__间__力__的__作__用__ _是__相__互__的____________。
知识点 3 力的作用效果
知3-导
思考: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1. 力
1 课堂讲解
•认识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力”,虽说我们是今 天来学习,但是呢,“力”在我们生活中确实非常的常见 呀,已经是老朋友了。生活中处处是“力”,就跟我们的 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可惜呀,我们看不见它。通过今天 的学习,你会感觉到它的,就跟感受我们的空气一样。
知3-练
2 【中考·百色】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 力能改变物体的___形__状_____;松手后,拉弯的弓能 将箭射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_。
1 知识小结
1. 力
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 作用点
物体。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1)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物体由静止变为运
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2)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2 易错小结
【中考·宜昌】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 发生改变的是( D ) A.苹果从树上落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 易错点:误认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知2-练
2 由图中情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物__体__间__力__的__作__用__ _是__相__互__的____________。
知识点 3 力的作用效果
知3-导
思考: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教育学中学班第七章PPT资料23页
3、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速度快、全面和谐)
4、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 基本途径。
06.01.2020
3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要点 1、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教 学任务的确定,要受到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 学科的特性、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2、教学的一般任务:
06.01.2020
10
(2)启发性原则 含义: 调动学习主动性、引导独立思考、自觉学习 (P122) 基本要求: ① 调动学习主动性; ② 启发独立思考; ③ 让学生动手; ④ 发扬教学民主。 举例
06.01.2020
11
(3)巩固性原则 含义: 牢固掌握、长久记忆、迅速再现 (P124) 基本要求: ① 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 组织各种复习; ③ 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举例
3、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1)间接性;
(2)交往性;
(3)教育性;
(4)领导性(三体结构)。
06.01.2020
5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1)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进行道德教育; (4)促进个性发展。
06.01.2020
4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概念
要点
1、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指导学生掌握知 识、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道德品质、发展个性 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学 生实现身心发展的过程。
4、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 基本途径。
06.01.2020
3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要点 1、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教 学任务的确定,要受到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 学科的特性、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2、教学的一般任务:
06.01.2020
10
(2)启发性原则 含义: 调动学习主动性、引导独立思考、自觉学习 (P122) 基本要求: ① 调动学习主动性; ② 启发独立思考; ③ 让学生动手; ④ 发扬教学民主。 举例
06.01.2020
11
(3)巩固性原则 含义: 牢固掌握、长久记忆、迅速再现 (P124) 基本要求: ① 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 组织各种复习; ③ 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举例
3、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1)间接性;
(2)交往性;
(3)教育性;
(4)领导性(三体结构)。
06.01.2020
5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1)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进行道德教育; (4)促进个性发展。
06.01.2020
4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概念
要点
1、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指导学生掌握知 识、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道德品质、发展个性 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学 生实现身心发展的过程。
医院财务管理第七章(一)_流动资产管理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11
三、医院库存物资的定额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计划供应
(一)医院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医疗技 术和组织形式下,完成某项医疗劳务生产任务 所合理消耗的物资数量标准。)
制订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有如下三种:
◆技术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 ◆ 经验估计法
(二)医院物资储备定额 (医院物资储备的种
类一般有经常性储备、保险性储备、季节性储 备和特殊性储备。)
2020/12/10
7
一、应收款项的概念及内容
医院的应收款项是指医院因提供医疗服务或开展 其他有偿服务等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应该收取而尚 未收到的各种款项。
应收医疗款 (正在住院病人发生的医疗费,已
经出院病人的医疗欠资,尚未收回的公费医疗、 享受医疗保险病人的医疗费,以及医院内部为 职工垫付的医疗费。)
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020/12/10
2
第二节 货币资金管理
货币资金是指医院占用在各种货币形态上的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 资金是医院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一、现金的管理
◆现金的使用范围 (见《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
◆现金管理的目的 交易性需要 预防性需要
投机性需要
2020/12/10
二、库存物资的计价
库存物资的计价,一律按进货原价核算,为采购物资
而发生的费用,列入当期的支出费用,自制的库存物
资按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
☆先进先出法 (先购入的先出库,期末库存物资成
本比较接近现行市场价值。 )
☆加权平均法
某 库 存 物 资 平 均 单 价 期 期 初 初 结 结 存 存 余 数 额 量 本 本 期 期 购 购 进 进 发 数 生 量 额
第七章教学设计学习课件PPT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第注一。晚 因谁为会长扛得不帅住气最,先在哭狱泣中,他最还有经权常威被的有老姐犯妹人花阿之瑞称看的他同白性白恋净犯净人,骚瘦扰瘦。弱因弱为的他样懂子得,法押律了,他金两融盒 知烟识的,赌一注个,偶第然一的次机就会让替阿其瑞中输一了位赌狱
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 兵按排了免税的一笔遗产,从此成为众多士兵偷税漏税的免费会计师;因为出色的才干,他最终被监狱长相中,替他打断了姐妹花的
一、自我价值的充分展现离不开富有合作精神的团队,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能超越团队。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工作的环境不同于诸 葛亮时代的为生存空间而战的千军万马嘶杀的疆场,但学会从环境中汲取营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从教 的第一天起就坚定要站稳讲台,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快速地迈进教育门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面 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和学科教学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岗位赋予的各项任务,根本原因就是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教
学
学习目标设计
设
修
计
学习策略设计
的
改
过
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
程
模
学习评价
式
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7-2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 调查学习者的现状 根据期望和现状分析存在的差距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以学 生的现状为终点
的人总把目光集中别人的缺点上,人无完人,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表现的状态也会有差异,老师的智慧就体现在发现他们
软件、声像教材 的优势,调动他们的情绪,给他们以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充满自信,课堂就是自我展示的殿堂,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
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 兵按排了免税的一笔遗产,从此成为众多士兵偷税漏税的免费会计师;因为出色的才干,他最终被监狱长相中,替他打断了姐妹花的
一、自我价值的充分展现离不开富有合作精神的团队,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能超越团队。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工作的环境不同于诸 葛亮时代的为生存空间而战的千军万马嘶杀的疆场,但学会从环境中汲取营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从教 的第一天起就坚定要站稳讲台,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快速地迈进教育门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面 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和学科教学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岗位赋予的各项任务,根本原因就是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教
学
学习目标设计
设
修
计
学习策略设计
的
改
过
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
程
模
学习评价
式
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7-2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 调查学习者的现状 根据期望和现状分析存在的差距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以学 生的现状为终点
的人总把目光集中别人的缺点上,人无完人,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表现的状态也会有差异,老师的智慧就体现在发现他们
软件、声像教材 的优势,调动他们的情绪,给他们以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充满自信,课堂就是自我展示的殿堂,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
第七章 课堂教学完整ppt
教学方法“产婆术”。
▪ *柏拉图:寓教于乐,培养军人和哲学家的目的。 ▪ *亚里士多德: 第一个提出年龄分期,和谐教育。 ▪ *昆体良:对儿童进行早期训练,因材施教。
▪ 2.近代:
▪ *最初引进了夸美纽斯、裴斯泰洛奇和赫尔巴特 的教学理论。
▪ *梁启超:趣味教学,主张乐知。 ▪ *蔡元培:重视学生 “自动自学、自助自研”,
意义学习;非指导性学习
教师是“促进者”、“帮助者”(真诚、接受、理 解) 帮助的内容:想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哪些材料,有 什么用,用什么状态。
第二章 课堂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及其特征
指导性、统合性、操作性、预演性、突显性、易 控性、创造性。
▪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
1.现代教学理论 2.系统科学的原来方法 3.教学的实际需要 4.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5.教师的教学经验
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 层次性。 3.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p224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4.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p225 讲授(讲述)策略 对话策略(问答、讨论) 指导策略
谢谢观看
▪
要点
解释
知识——道德本位 通过知识的积累自然形成人的道德 的目的观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六阶段教学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 方法
以分科的书本知识为主,讲授间接 经验
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 式)
(2)简述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P200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要点
解释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让学生的行为达到预料的结果
2.教学容设计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简) p213
▪ *柏拉图:寓教于乐,培养军人和哲学家的目的。 ▪ *亚里士多德: 第一个提出年龄分期,和谐教育。 ▪ *昆体良:对儿童进行早期训练,因材施教。
▪ 2.近代:
▪ *最初引进了夸美纽斯、裴斯泰洛奇和赫尔巴特 的教学理论。
▪ *梁启超:趣味教学,主张乐知。 ▪ *蔡元培:重视学生 “自动自学、自助自研”,
意义学习;非指导性学习
教师是“促进者”、“帮助者”(真诚、接受、理 解) 帮助的内容:想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哪些材料,有 什么用,用什么状态。
第二章 课堂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及其特征
指导性、统合性、操作性、预演性、突显性、易 控性、创造性。
▪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
1.现代教学理论 2.系统科学的原来方法 3.教学的实际需要 4.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5.教师的教学经验
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 层次性。 3.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p224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4.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p225 讲授(讲述)策略 对话策略(问答、讨论) 指导策略
谢谢观看
▪
要点
解释
知识——道德本位 通过知识的积累自然形成人的道德 的目的观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六阶段教学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 方法
以分科的书本知识为主,讲授间接 经验
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 式)
(2)简述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P200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要点
解释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让学生的行为达到预料的结果
2.教学容设计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简) p213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关注学科(知识)或关注人?
传统的教学观
❖ 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把教师学科化(工具 化而非学者化);
❖ 课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本位,造成对人性 的肢解。
❖ 从实践层面上,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 种“目中无人”的教学。
新的教学观
❖ 关注每一位学生(具体的、独特的、活生生 的人),每个人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
——《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主编
教学的含义
目前的一种定义: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 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 看做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 的平等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 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位学生 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教学的含义
相比之下,目前的定义更强调: ❖ 对学生的深层尊重(理性思维、自由意志); ❖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独立思考与行动); ❖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交往与对话); ❖ 每一个学生的最佳发展(智慧潜能、道德性格)。
❖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先教后学,教了再 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 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 体变成了单一体。
新的教学观
▪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 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 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 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 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彼 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 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 成部分。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还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 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
❖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关系就是: 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 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 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模式、并学会课堂教学设计 ❖ 明确教学策略的含义及其具体运用
课计的特征及基本模式 ❖ 教学策略的运用
第一节 教学和教学理论
一、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的含义 1、教学的含义 对教学的各种不同解释具有共同之处: ▪ 强调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 ▪ 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
教学应重结论抑或重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
❖ 重结论、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形式 上走捷径的教学;
❖ 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 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
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 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
新的教学观
▪ 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 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 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 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 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 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 “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理念与要求?
作业要求:
❖ 大致根据上述问题(可增减),结合第六、第七等 相关章节的理论,写一篇观后感。
❖ 围绕所列问题,自定文章题目和文章结构。
❖ 扣紧主要问题,结合录像内容等素材,做到观点明 确,论据材料充分,论证严谨。
❖ 条理清楚,行文格式规范,按大小点的顺序排列, 字数不少于1500字。
❖ 禁止抄袭等不良行为。
❖ 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学生在课 堂过得快乐、幸福吗?
生与开发的过程? ❖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教学应重结论抑或重过程? ❖ 教学关注学科(知识)或关注人?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
❖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含义
认识教学本质的两个层面: ❖ 目的层面(哲学资源)——用应然的规范
属性或价值法则对教学目的进行说明; ❖ 工具(方法)层面(心理学、社会学等资
源)——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要适应 师生交往中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规律。
教学的含义
以往对教学的一般定义:教学是教育目 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 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 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 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 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 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 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教学的含义
2、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教学与教育
教
育
教学
❖ 教学与智育
智育的途径
作为教育途 径的教学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教学思想精华 ❖ 《学记》:启发引导、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等原则 ❖ 苏格拉底:“产婆术” ❖ 亚里斯多德:和谐教育 ❖ 柏拉图:寓教于乐 ❖ 昆体良:因材施教、劳逸结合、量力而行等
❖ 首页需写清班级、姓名、学号。
❖ 两周后交。不符合要求的将被退回重做。
❖ 观看录像时要结合问题做好记录,如:其中亮点和 不足的细节表现,观看录像时的真实感受。
第七章 课堂教学
学习目标:
❖ 理解教学的含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了解教学产生与发展的线索 ❖ 理解和评价主要教学理论流派的主张 ❖ 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依据和基本
原则
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近代教学思想精华 ❖ 夸美纽斯:班级授课,泛智教育 ❖ 裴斯泰洛齐: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赫而巴特:四步教学法 ❖ 梁启超:趣味教学 ❖ 蔡元培:“自动自学、自助自研” ❖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3、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还是课程创
——观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实例有感
❖ 你认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贯穿了怎样的理念?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
❖ 你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有哪些?具体表现在哪 些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
❖ 你认为课堂教学中存在什么缺陷和不足? ❖ 这些课堂教学实例给你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 结合你的专业,谈谈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