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 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要消灭哲学、 否定哲学并在现实中实现哲学。
▪ 后哲学时代:反对和批评那种独立于人之外的概念王国, 主张哲学应从抽象的天国回到具体的人世和现实生活;反 对主体与客体二分,强调人与世界合一、物我交融的生活 世界。 中国的哲学境况:“哲”智也,见《尔雅》、《说文解字》 及《孔氏传》。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首次用汉语“哲学” ,晚清思想家黄遵宪1896将日本哲学引入到中国。中国典 籍中一些同古希腊哲学与西方哲学相似、相通内容的先秦 的“ 诸子之学”、魏晋的“ 玄学”、宋明清的“道学”、 “理学”、“义理之学”等亦为哲学是也。
为了拯救和保护“ 智慧”,希腊人开始“ 反击”智者派的“ 理智的 进攻”,于是,存在者统一于存在的思想,即“ 智慧”,也变成了一 种概念式的追求,变成了一种为人们所“ 渴望”的东西。由“ 爱”到 “ 渴望”的转变是一种由人与存在合一、和谐一致到人与存在的相互 外在性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爱智慧”就变成后来的“ 哲学”,即对哲理的渴望与追求,或什么 是存在者?哲学变成了以进入抽象概念王国为最终目标的学问,这种 概念哲学在西方统治了几千年,直至黑格尔死后,情况才有所改变。
1588-1679,英国人,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 杰出人物,政治家、哲学家。15岁进入牛津 大学学习,后做过培根的秘书。代表作:
《论政体》、《利维坦》、《论人》。
❖ 黑格尔之论
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 德国哲学家。代表作:《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 原理》等。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
导论
哲学是什么?
《西方哲学史大纲》课件
Part Four
知识的来源: 如何获得知识, 知识的来源是
什么
知识的性质: 知识的性质是 什么,是主观 的还是客观的
知识的确定性: 如何确定知识 的真实性和可
靠性
知识的价值: 知识的价值是 什么,如何评 价知识的价值
存在与本质:探讨事物的存在和本质之 间的关系
物质与精神:探讨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 系
促进了文化繁 荣:西方哲学 史的发展促进 了文化的繁荣, 丰富了人类的
精神世界。
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 评估和判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增强自我认知:通过反思和自我审 视,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 需求和价值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养道德观念:理解道德原则和价 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起源: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 时期
主要思想:理性主义、形而上学、 伦理学
添加底、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哲学思 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 维
哲学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道德观念 社会影响: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教育意义: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汇报人:PPT
Part Three
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 主要观点:强调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知识来源于理性 主要贡献:建立了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忽视了感性和经验的作用,过于强调理性的作用
西方哲学史课件
第一编古代哲学1、古希腊哲学: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六世纪之间起源于希腊世界并在其中发展的哲学。
2、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主要人物或学派(1)自然哲学时期:自然哲学家(2)智者学派时期:普罗泰格拉和高尔吉亚(3)雅典哲学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晚期希腊哲学时期: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怀疑主义2、古希腊哲学的特(1)崇尚思辨(2)追求自由(3)向往幸福一、古希腊哲学(早期自然哲学)1、伊奥尼亚学派之米利都学派泰勒斯(希腊七贤之一、哲学之父):水是世界的本原2、伊奥尼亚学派之爱非斯学派赫拉克利特(辩证法大师、辩证法的奠基人):(1)火本原说(2)辩证法3、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1)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2)存在是永恒的一(3)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4、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1)万物皆数(2)灵魂不死5、元素论之德谟克利特(原子论)6、存在的问题(1)理论不统一,且在说明事物上也存在着困难。
(2)远离生活:望天者二、智者学派1、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1)人本主义倾向(2)相对主义倾向(3)是对爱利亚学派绝对主义的反动2、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即便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3、思想特点:(1)思想倾向:人本主义与相对主义(2)思想表达方式:对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表现出的绝对主义持批判的态度,重破不重立。
三、雅典哲学1、雅典哲学:公元前5-4世纪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得雅典迅速崛起,希腊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开始转移到雅典,它逐渐成为哲学发展的中心,形成了雅典哲学。
2、苏格拉底1、认识你自己:背景:是对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智者学派思想反思的结内涵:哲学更应当关心与人相关的事情,尤其关关心人本身。
2、德性就是知识1)德性是过好生活的品质。
2)对过好生活品质的认识,就是知识。
3)知识就是德性。
4)无人有意作恶。
3、助产术1)定义:获得真理的方法。
《西方哲学史概况》PPT课件
● 哲学逻辑与形而上学
哲学逻辑与形而上学
对于“存在”:
哲学逻辑:存在是不是一个谓语? 形而上学:存在是否一种真正的特性?
● 道德哲学
● 关注道德的本质
● 追问:人应当怎样活着?
● 德谟克里特: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 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智慧生出三种果 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 形而上学的主要范畴是本体论,它关注实 体的形式:物质实体、精神、数,等等。
● 其他形而上学问题:因果律的本质、偶然 与必然、时间与空间及其本质,等等。
● 认识论
● 它讨论关于认识和信仰的观念。
● 其主要问题:认识的本质、总体认识的可 能性、具体认识的可能性
● 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两个极端,实际上, 大多数哲学家处于中间地带。
中国人关注伦理学,但宇宙也表示干纲不 紊,即伦理之意,还有道与逻各斯也极其 相似。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转折 点,以他为界,在他之前者为 前苏格拉底派,不过,是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创造了古代哲 学的核心,因为他们设置了两 千年来的哲学议题(方法论与 研究主题)。
万物的本原是无限。 无限:apeiron, infini, indefinite,
indeterminate, boundless, das
unbestimmte, 即不确定者是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
(Anaximène,公元前588-524年)
气(雾)ά ήρ/aer是万物的起源。
Everything = x. 或everything is x. 或everything is ( ). X-始基。
西方哲学史(非常全面的课件)
四、爱利亚学派
奠基人是克塞诺芬尼,主要代表是巴门尼 德和芝诺。
(一)克塞诺芬尼
批评了希腊传统的多神观念,认为神 是唯一的。在他看来,神无所不能,神是 永恒的。
(二)巴门尼德
爱利亚学派的中坚人物。他学说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讲“存在”、“真理”;二是讲“非存 在”、“意见”。
1、关于“存在”和“非存在”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三章 中世纪经院哲学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五章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 第六章 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 第七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第八章 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讲清西方哲学史的对象和学习西方 哲学史的目的及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 握本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明确为什么 要学习西方哲学史。
具有原始的“物活论”思想。
(二)阿那克西曼德
认为万物的始基是一种比水稀薄而又 比空气浓厚无定形的东西,他把这种东西 称为“阿派朗”,意既“无限者”。
他还第一次提出了始基与万物之间关 系的必然性思想,他称这种必然性为“命 运”。
另外,他也最早提出了对立物的思想。
(三)阿那克西美尼
认为气是万物的始基。 他还用气的稀散和浓聚两种对立的性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指公元前7至6世纪——公元5世纪希腊罗马奴 隶制社会的哲学。
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条件:奴隶制的确定;农业和手工业进
一步的分离;自然和社会知识的积累。
思想来源:希腊神话和东方的科学知识。
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
(一)泰勒士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 第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了水是万物 的始基的观点。
《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哲学 ppt课件
“基督教教义的叔父”,新柏拉图主义斐洛是“基督教 教义的父亲”
ppt课件
16
三、怀疑论派:否定自我意识的哲学
(一)怀疑论之父:皮浪 感性和理性都怀疑,否认一切知识。
– 但是和东方不同,证明怀疑(求知),eg:撞墙,卧马车,海上的猪-“无 所谓”,死因:90岁参军,刺杀州长。
– 西方怀疑论的内在冲动,以身试法 – 中国:难得糊涂 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做任何判断,这就是最高的善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约前384—322)
ppt课件
1
(一)“第一实体”学说
(1)第一哲学即形向上学就是关于实体的学说,实体是所谓“有本身”或“作为有的有”亚 里士多德把实体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即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第二实体即种 属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依赖于第一实体。
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从质料到形式的过程就是从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渡,而这种过渡 必然以运动为环节。包含了某些自发的辩证法因素。
ppt课件
3
(三)认识论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承认感觉之外有物存在,把感觉当作认识的起点,感觉是对外物的 反映。感觉和记忆的积累形成经验,经验进而发展为理论。但过分抬高理性的作用,认为存 在着所谓的不死的理性灵魂,在这里又陷入了神秘主义。
ppt课件
4
(四)逻辑学
(1)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把思维形式和规律看作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规律的反 映,提出和区分了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
(2)列举了十个范畴,实际上提出了范畴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的思想。探索了范畴的发展序 列问题。表明认识论和逻辑学一致的特点。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 对无定说的评价:在古希腊语里,“原因”和“有罪责”是同一 个词(aitia),阿那克西曼德用补偿罪责的涵义第一次表达了古 希腊人循环往复的因果观。
三、阿那克西美尼
阿 那 克 西 美 尼 ( Anaximenes , 约 公元前570年—前526年)古希腊 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 者,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 继承了前两位米利都学派哲学家 的传统,也是该学派最后一位哲 学家。
• 公元前6世纪左右,自然哲学家突破了神话的虚构传说,用新的 眼光看待世界。“人们由于惊异而开始研究哲学”,乃至“万物 生成的题”。
• 古希腊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激发了古希腊人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和 探索。
• 最早一批哲学家思考的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即“自然”(physis), 希腊哲学的原初形态因而表现为自然哲学。“自然”既是作为事物总 和的“世界”或“宇宙”(cosmos),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本原” (arche);本原既是世界的起源,也是世界中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 因。
水本原说
• 泰勒斯首先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 是万物的本原。并给出了两方面的理由: 1.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 据亚里士多德说:“他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 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万物由此 产生的东西即是本原)。这是引起他的想法的一个事实。另一个事实 是: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西方哲学史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01 伊奥尼亚派 03 爱利亚派
02 毕达哥拉斯派 04 原子论
本章概要
• 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看,古希腊哲学脱胎于神话。希腊人最初是 通过神话来理解和反映他们周围的世界,并且创造出堪称各民族 神话中最为完整和系统的神话,分别以《荷马史诗》中的诸神和 奥尔弗斯教为不同倾向。在早期希腊神话中,自然界和社会都没 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较晚出现的赫西俄德《神谱》中已有“起 源”、“秩序”和“命运”等决定论的观念。
西方哲学史课件08阿那克萨戈拉
e、种子本身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质混合体 种子的这种混合性质,在后人的研究中,大概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其一、从种子的构成上说,任何种子都不可能是单纯齐一的,因为种子是事 物经过无限分割得到的同类的部分,而事物都是种子混合的。 其二、从种子的原始状态上说,在存在物结合之初,物质的始基是混合的。
f、亚里士多德批评“同类的部分”不是事物的基本元素 亚里士多德《论天》320b10-20:“下一个问题是元素在数目上是有限还是 无限,如果有限,它们的数目是多少?让我们首先说明否定元素数目是无限的 理由。对于持这种主张的那些人,我们且先评述阿那克萨戈拉的观点,他认为 一切同类部分是元素。任何赞同这个观点的人都误解了元素的意义。观察表明, 甚至混合的物体也常可以分成同类部分,例如肉、骨、木、石。既然复合物不 能是一种元素,每个同类部分的物体也不能是元素;只有如我们前面所说的, 那些不能分割成不同形式的物体[的东西,才是元素]。”
转,现在已经扩展到较大的范围,还要越转越大。一切混合的东西,分离开和 相区别的东西,都被努斯所认知。所有一切过去存在的东西,一切过去存在而 现在已不存在的东西,以及一切现在存在和将来要存在的东西,都由努斯安排 有序;包括漩涡运动以及由此分离开的星辰、太阳、月亮、气和以太。正是漩 涡运动造成了分离,将稀的和浓的、热的和冷的、明的和暗的、干的和湿的分 离开来。在众多事物中都包含有众多的成份,但是,除了努斯以外,没有任何 事物能同其它事物完全分离、区别开。努斯不论大小,都是一样的,而其它任 何事物却都不是一样的,每个单纯的物体都以它现在和过去包含最多的成份而 显示出来。”(《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9-40页)
g、既然“种子”是万物的始基,那么万物是如何显出其千差万别的呢?
阿那克萨戈某 种部分最多,它现在和过去便由这个部分而被清楚地认识到。”(DK59B12)
《西方哲学史》柏拉图哲学 ppt课件
形式才是实体本身,形式(form)动态过程,“赋形”、 赋予形式的过程。形式使质料聚集起来,区别于其它的实 体!
就一个个别事物内部而言,形式可以理解为一般、框架、 普遍性;但是对于其它事物或实体来说,形式恰好体现出 实体的个别性。
ppt课件
15
亚氏的形式和柏拉图的理念是同一个希腊字“eidos”,但 前者是一种赋形的过程,具有能动性;后者本身不具有能 动性,是努斯追求的东西,只是逻各斯,一种固定的“型 相”。亚氏的“eidos”是“成型”、“成相”的活动。
哲学思想:
《申辩篇》、《克力同篇》、 《普罗泰戈拉篇》、《曼诺篇》 等;《会饮篇》、《菲多篇》、
1.理念论 :
–
“至善”=“理念”
–
“分有”或“摹仿”
《理想国》、《费德罗篇》;
–
理念的阶梯体系
《泰阿泰德篇》、《巴门尼德
–
缺陷和修正
篇》、《智者篇》 ;《理想国》 2.回忆说
3.理想国
现实,“εντελεχετα”(隐德莱希),圆成, 结果。
目的论的运动:“运动就是潜在的东西作为潜在的东西完 全实现出来”
有机论“手”——医生;机械论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 —辩证
自在和自为——黑格尔 ppt课件
19
(三)神学目的论 理性神:努斯的能动性、超越性(理性超越感性) 特性:对思想的思想;人——通神,反思、沉思,但人受
ppt课件
22
(三)判断论 人的思维只有形成判断,才具有认识论意义 判断涉及对象,命题不一定涉及对象;祈使句、命令、诗
歌 “是”系词,联系词,系动词;“是”动词,有时态,与
时间有关,具有本体论意义。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四类判断:1、肯定、否定(质);2、全称、单称(量);
西哲史介绍精品PPT课件
五、推荐参考书
4、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 编》,人民出版社,1990。
5、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1。
6、汝信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 (先出版8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1985。
四、学习指导
1、全面、系统地阅读本课的指定教材和讲义, 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各个时期哲学流派 的主要代表人物、观点和著作,正确理解和 认识不同时期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命 题、原理和思想体系。
2、解决好“我要学”和“要我学”的关系, 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摄取和选择“背景知识、 辅助教材、参考资料、相关文章、哲学家简 介、哲学家趣谈和妙语”等有关文字和图象 资料,加深对西方哲学史的理解。
四、学习指导
3、学习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并加强学员 之 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参与、教 学相长、共同提高。
4、认真思考练习题目,注意把握编章要点和 重点,自觉去作“自我检测题”以检验自
己 的学习效果。
五、推荐参考书
1、冒从虎等:《欧洲哲学史》(上下两卷),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2、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内容简介
2、主讲23个学派:本课程有针对性地 把西方哲学史的内容编成二十三个学派,即 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非斯学派、 爱利亚学派、原子论学派、智者学派、柏拉 图学派、逍遥学派、斯多亚学派、怀疑主义 学派、折衷主义学派、教父学派、唯实论学 派、唯名论学派、人文主义学派、宗教改革 中的新教学派、自然哲学复兴学派、空想共 产主义学派、经验论学派、唯理论学派、自 然神论学派、百科全书派和德国古典哲学流
《西方哲学史》课件
目录
• 古希腊哲学 • 中世纪哲学 •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哲学 • 现代哲学
01
古希腊哲学
早期希腊哲学
01
02
03
泰勒斯
主张“水是万物之源”, 强调观察和理性思考,被 认为是西方哲学之父。
赫拉克利特
提出“万物皆火”的观点 ,认为万物不断变化和流 动,强调矛盾和对立统一 。
现象学: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总结词
关注现象的本质
详细描述
现象学强调对现象的直接经验和本质研究,认为现象是唯一真实存在的,而本质则隐藏 在现象之中。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是现象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通过深入反思和直观
来探究现象的本质。
分析哲学: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
总结词:语言分析
详细描述:分析哲学关注语言的意义和逻辑结构,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分析语言的 含义和逻辑关系。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都是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他 们主张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概念和解决哲学问题。
德谟克利特
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由 原子构成,强调物质和感 性认识的重要性。
古典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
01
强调“认识你自己”,主张通过对话和辩证法来探寻真理和智
慧。
柏拉图
02
提出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追求超越感官
的真理和智慧。
亚里士多德
03
提出实体论,认为事物由本质和形式组成,强调经验和归纳推
康德主张先验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经验世界,先验范畴是认识的必要条件。费希特则发 展了康德的先验主义,提出了“绝对自我”的概念,强调个人自由和创造性的重要性。黑格尔则提出 了辩证法,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辩证法是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关键。
西方哲学史.最全优质PPT
古
二、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代 哲
学
• 1、智者派
天
• 2、苏格拉底
主
• 3、智者派与苏格拉底的区别
教 哲
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的,这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如何宣讲三位一体,在基督教圣学家之家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 第一,经院哲学的本质是哲学。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学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 四根说认为,水、火、土、气是组成万物的根,万
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在 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以善和恶为本原。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1、早期的自然哲学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的自然哲学,从时间上是前苏格 拉底阶段,这是古希腊哲学的初级阶段,涌现了四个学 派:
一、伊奥尼亚学派
代表人物: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
主要学说: 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 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学
• 三、爱利亚学派
• 爱利亚派因意大利南部城市爱利亚而得名,流行于公 元前6-5世纪之际,这一派的思想是:世界本原是 不变的。这与主张本原是单一、但却是变化的伊奥尼 亚派,以及主张本原是不变的,但却是是众多的毕达 哥拉斯派都不相同。
• 代表人物:巴门尼德、芝诺 • 主要学说: 理神论
巴门尼德---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 芝诺的悖论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西方哲学史课件)8.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
• 物质不可能是实体,实体必定是不占空间的单子。
单子的特点
1.简单性:单子没有部分,因此它们不能以自然的方 式合成或解散,只能凭借创造而产生,通过被消灭 而告终结。。
2.能动性:单子是自身具有活动力、具有永不静止的 活动原则的实体。它构成世界万物,推动了事物的 运动和发展。能动性是一般实体的本质。
3.封闭性:每一个单子都是自身封闭、彼此孤立而不 发生相互的因果作用(“单子没有窗口”),因此 单子的运动变化只能从其内部来加以说明。
单子的特点
5.有等级的精神性:单子是精神性的实体,它们之间不 存在量的差别,只有质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为每个 单子的“知觉”能力有等级的差别:赤裸裸的单子、 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不仅在构成不同类别的事物的 单子之间,而且在构成同一类事物的单子之间也存在 着知觉能力上的细微差别。
神即自然
• “自然被断定为具有一切的一切,因而自然是由无限 多种属性所构成的,其中每一属性在其自类中皆是圆 满的。这正好是与我们通常给神所做的定义相符合”
(通信集)
自然神论
• 神既是万物由以产生的原因,也是万物得以活动的原 因;神内在于自然之中,自然万物都是神性的具体表 现。
• 实体是无限的,它不可以被别的东西所限制,此外, 实体也是自因的和永恒的,它不能被别的东西所产生, 所以宇宙间只有一个绝对无限的实体,它不动且不变, 这就是神或自然。
• 主要哲学著作:新体系及其说明 (1695),人类理智新论(1704), 单子论(1710),神正论(1710)等
西方哲学史发展分析ppt课件
-
2019
对宗教神学的影响
12
古希腊罗马哲学对宗教神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是基 督教的理论来源,新柏拉图主义对超验实在的推崇和斯多亚 学派都逻各斯观念的解释等都为基督教做了观念上的铺垫。 基督教还用希腊哲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建构系统化的神学体系, 解释上帝的存在及其本质核心信念等。其次,基督教通过希 腊罗马哲学来增强自己的合理性。
晚期中世纪哲学
14~15世纪中,是中世纪哲学的末期。由于罗马教会的衰微、自然科 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步被认识,人们厌 弃教会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于是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日益脱离 神学。
-
2019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关于主观精神世 界的哲学,具体表现为心灵哲学和宗教哲学。
1
哲学史发展分析
-
2019
目录
2
——————————古罗马古罗马时期哲学发展 ——————————中世纪时期哲学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哲学发展 ——————————现代时期哲学发展 ——————————小结
-
2019
古希腊时期
-
21
2019
宗教哲学化—经院哲学
22
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就不得不提一种中世纪特有的哲 学: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 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 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
绪论 西方哲学史 课件
2020/7/7
• (2)、哲学问题的“求知性”
•
从词源上看,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
philosophia ,本义是 “对智慧的爱” 或 “ 爱智 慧” 。就此而言,哲学家应该是最谦虚的人,他 们主张“爱智慧”而不自诩为“有智慧”。
•
求知、知识或科学在希腊人心目中的含义与
后世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希腊人追求知识并
2020/7/7
3、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史
• (1)、哲学是经过严密论证的信念体系,是系统 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哲学是追求精神自由之学,学习哲学能够彻底 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方法。使 得我们的头脑不必为偏见所俘虏。
• 哲学的三个系统:中、西、印。从源头看,马 哲产生于西哲。
2020/7/7
2020/7/7
“哲学就起源于人类精神试图超越自身 有限性通达至高无上的自由境界的最高理 想,亦即‘终极关怀’的问题。由于哲学 的对象具有无限性特点,哲学问题无论从 事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说,都是一些没有 终极答案,只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 的难题。虽然如此,人类如此,人类精神 对这些问题却又注定要永远追问下去。
——张志伟《痛苦的智慧》
2020/7/7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 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 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 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 心里就高兴。
——王 小波
2020/7/7
二、哲学史
1、作为问题史的西方哲学史
对我们来说,哲学是且只能是体现为许多“问题”, 而不可能成为某种普遍必然的“知识”。换言之,哲 学问题乃是人类永恒追求但却无法获得最终答案的 “难题”,我们对于哲学问题只能提出或采取这样或 那样的解答方式,永远不可能给出一个确定无疑的终 极答案。这看似是哲学致命的弱点,其实恰恰是哲学 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市场假相——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语言、 概念的不确定和误用而造成的认识错误;
(4)剧场假相——由于盲目崇拜、迷信权威和传 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
3、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 (1)经验
第五章 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时期,资产阶级利用古典(即古希腊、古 罗马)的世俗文化反对中世纪神学,研究 的对象从面向神重新转向人和自然,实现 了人类文明的革命变革,这就是“古希腊、 罗马文艺之复兴”,简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从14世纪初开始(以《神曲》的诞 生为标志),到17世纪中叶结束(以伽利略 被囚为标志),发端于意大利,之后席卷了 整个欧洲,前后延续了三百多年。大体可分 为三个阶段:
针对经院哲学从理论出发去寻找理论的特点,培根提出: “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并以此作为其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经验=感官+自然 两个方面的要求:准确、可靠;尽可能地丰富。
《圣殿辩论》
《雅典学院》
基 督 显 圣
福 尔 娜 尔 娜 像
该 拉 忒 亚
赫利奥多罗斯被赶出庙宇
圣 母 子
西 斯 廷 圣 母
晚期,科学方面,出现了哥白尼和伽利略。 审 判 伽 利 略
(二)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
因为发现了太阳系 行星运动的三定律, 被誉为“天空立法 者”。
(一)意大利
早期,出现了“文学三杰”,他们 是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但丁
恩格斯称但丁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 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法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油 画《但丁的渡舟》
彼特拉克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或“文艺复兴之 父” 。 代表作:《歌集》
彼特拉克的一生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掌声和赞誉。他 歌颂爱,歌颂自然,歌颂新生的太阳。每当他到达 一座城市,全城的男女老少都蜂拥地迎接他,就像 欢迎一位征服世界而凯旋归来的英雄。
1.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每一 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 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从太 阳到行星所联接的直线在相等时间内扫 过同等的面积。用公式表示为: SAB=SCD=SEK
3.开普勒第三定律(调和定律):行星绕 日一圈时间的平方和行星各自椭圆轨道的 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 R3/T2=K,其中R=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 T=行星公转周期、K=常数
一、人文主义思潮
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由以神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由信仰高于理性 转为理性高于信仰,它要求人冲破神的束缚,还 人以价值和尊严,反对禁俗主义、蒙昧主义,让 人的理性、情感乃至肉体冲破灵魂的束缚,享受 现世生活。人文主义的总体特色是:以人为中心, 以人的理性为本。
(三)法国:文学家拉伯雷
《 巨 人 传 》 插 图
(四)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
代表作《堂·吉诃德》
(五)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 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 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 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 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 华,万物的灵长”。
挪 亚 造 方 舟ຫໍສະໝຸດ 和 大 洪水《 最 后 的 审 判 》
「最后审判」中的圣巴 托罗谬与臭皮囊;臭皮 囊上显现出米开朗基罗 肖像,算是他在画作上 的署名。
《哀悼基督》
暮 晨
夜 昼
胜 利
巴 库 斯
朱力阿斯二世陵墓雕刻
麦第奇‧罗伦左之墓
麦第奇‧朱良诺之墓
圣保罗皈依图
圣彼得受钉刑
拉斐尔
第一阶段从14世纪初到15世纪中叶,这一 阶段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
第二阶段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这是 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从意大利扩展到了全 欧洲。
第三阶段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在这 一阶段是科学和哲学的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 思想:
1、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 2、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 3、肯定人权,反对神权;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2、加尔文
加尔文的宗教学说与路德相似,主张“因信得 救”,反对天主教的教阶制和繁文缛节。在此基 础上,加尔文提出了“预定论”,预定论是加尔
文整个宗教观的核心。
四、哲学的复兴
(一)弗兰西斯·培根
培根是西方哲学史中第一个 较全面、深刻地批判经院哲 学的人,认为经院哲学和神 学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主张要全面地改造、重构人 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 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实 现伟大的复兴。
1、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
培根尖锐地批判经院哲学,认为哲学与科学的研 究不应以神为中心,而应该以自然为中心。
培根提出哲学不是神学的婢女,人不是神的仆役, “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
人一方面应该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行事;另一 方面人又可以解释自然、认识自然。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从自然中 获取知识。
薄伽丘
被称为“欧洲短篇小说之父”
《十日谈》的插图
中期,出现了“艺术三杰”,他们 是达·芬奇、米开朗其罗和拉斐尔。
达·芬奇
《 蒙 娜 丽 莎 》
绘于1503-1506,现藏于法国巴黎罗浮宫
《最后的晚餐》
圣母圣婴和圣安妮
米开朗其罗
大 卫
摩西
西 斯 廷 教 堂
创 造 亚 当 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
2、四假相说
那么如何从自然中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呢?培根认 为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清除认识道路上的障碍,即 破除四种幻象——它们是人们产生认识谬误的根源。
(1)种族假相——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 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客观事物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 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也就是人之作为人而导致的假 相。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出现了哥伦布、麦哲伦、哥白尼、布鲁诺、 伽利略、开普勒等伟大人物。
哥伦布
麦哲伦
布鲁诺
三、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中所阐述的新的神学哲学理论,贯 穿着一个基本精神:个人信仰高于一切的宗教个 人主义。
1、马丁·路德
路德提出对抗天主教神学的自己的理论——“因信 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