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横向研究: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研究资料,并且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所构成的全貌。
2、卫生监督:是指国家授权卫生部门对所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的卫生法令、条例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违反卫生法规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
3、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的客观要求,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包括①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②没有需要的需求。主要区别在于对卫生服务有没有支付能力。
4、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5、医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相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6、卫生事业的特点:①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③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④卫生事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7、卫生支付制度:为了规范卫生服务购买方(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和病人)与卫生服务提供方(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以达成相关政策目标和合理补偿而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主要涉及服务包、支付方式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服务包是指在某种环境下供方提供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服务包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执行者②服务对象③服务内容或项目④服务流程及服务要求⑤配套资源⑥考核与评估
卫生支付制度的分类:
(1)供方支付制度是指卫生服务支付方对卫生服务供方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进行补偿时所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
分四类:①机构建设与维护支付②机构运转公用经费支付③业务专项支付④其他支付。
(2)需要支付制度,即“补需方”,是指卫生服务支付方对卫生服务需方,在接受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给予经济补偿时所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
作用:①对卫生服务供方的作用:
②对医疗保险制度的作用:
③对医疗机构改革的作用:
8、医疗服务管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按照国家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的提供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②对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③对各项医疗服务的管理④对于医疗相关的各种卫生组织及其活动的管理。
医疗服务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各种卫生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等服务过程。
9、卫生人力的激励政策:①建立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制度;②不断完善卫生人力收入分配制度;③特别岗位的卫生人才吸引政策;④其他激励措施。
10、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另一种解释: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股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特点:三全一多: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实施质量管理。
原则:①顾客至上②领导重视③全员参与④系统思维⑤预防为主⑥强化控制⑦持续改进⑧以事实为依据
11、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按市场规律经营、通过自愿的方式来筹集卫生服务费用的医疗保险模式。
商业医疗保险的特点:①非强制性②市场化运作③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签订合同④营利性⑤注重效率而非公平
12、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医疗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具备条件:①行为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疗人员;②发生在医疗活动中;③违法性行为是过失;④造成患者人身伤害;⑥过失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的处理: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对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有三种途径:①医患双方协商解决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③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解决。无论是协商解决还是调解解决,都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上签名。鼓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而人民法院的判决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最强。
医疗事故的赔偿要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医疗过失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和医疗事故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确定具体赔偿数额。赔偿的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和其他等十二个项目。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处理。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可以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给予责令改正、警告、责令限期停业整顿、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分;对直接责任医务人员可给予行政处分、纪律处分,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吊销职业证书等处分,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卫生资源配置:是指筹集到的卫生资源公平、高效地分配到不同地区、人群和服务项目。从而实现卫生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卫生资源的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市场配置:是指以市场机制为主体,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卫生资源的分配和调节要素组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②政府调节:是指政府通过政策等卫生事业宏观调控手段配置卫生资源,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提升健康水平为目的,对机构、人员和设备等卫生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经济、公平的一种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①卫生资源配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②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③以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原则④按成本效益(效果)配置原则
我国卫生筹资体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筹资主导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参与的多元筹资模式。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个人支付比例过大、预防保健投入少、各类人群筹资不公平是当前卫生筹资的主要问题。
14、卫生系统效绩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
①健康状况:a、减寿人年数;b、无残疾期望寿命;c、健康期望寿命;d、伤残调整寿命年;e、伤残调整期望寿命年;
②卫生系统反应性:a.卫生系统反应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基本人权,另一方面包括病人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b.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构成:①尊严②自主性③保密性④及时关注⑤社会支持⑥基本设施质量⑦选择性
③公平性:a.筹资公平性的概念和测量 b.健康状况的公平性
④卫生服务可及性、质量和效率
15、卫生支付方式:指卫生服务支付方式对规定服务的消耗进行补偿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对卫生服务提供方的补偿,也包括对覆盖人群的补偿。
对卫生机构供方的支付主要方式:分项预算、按项目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病例付费、总额付费、总额预付、按效绩付费;对卫生人员的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工资、按效绩付费、按人头付费。
供方支付的核心要素:①支付单元②支付标准③结算的时间点
支付单元:将卫生服务划分为边界相对清楚的单元,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以确定价格。
测算依据:①已投入为基础:分项预算
②已产出为基础: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
③以结果为基础:按绩效付费
支付标准:确定标准的时间:事前确定、事后确定
结算的时间点:事前结算、事后结算
确定支付标准的方法:确定支付标准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多种从上往下成本分摊法、从下往上成本推算法或者两者的混合方法来测算;也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推演法、标准成本推演法、平均费用或平均费用基础上进行风险校正来测算。
16、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①公共卫生服务:指保障社会公众健康,以政府为主导的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有组织的向社会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监督等公共服务的行为和措施;②医疗服务: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各种卫生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等服务的过程;
为保障社会公众健康,以政府为主导的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有组织地向社会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监督等公共服务的行为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