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
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 此诗。
相关介绍
边塞诗: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
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
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
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
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
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
璧”。
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 拟乐府。
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
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 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
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zhì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chōng yí gēng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Leabharlann Baidu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
到故乡家中。半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
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
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
字词积累
狐裘
lán
qiú
锦衾
qiāng
qīn
hàn
瀚海 风掣
chè
阑干
羌笛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十五从军征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掌握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
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培养珍惜热爱和平生活
的情感。
新课导入
点击播放视频
相关介绍
“乐府”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 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 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 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 《乐府诗集》中。
北朝出现了“府兵制”。
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
注意节奏, 读准字音, 读出感情。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zhǒng léi
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3.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其乐观豪迈的英雄气 概。
新课导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高适
走近作者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 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
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 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
井上——旅葵
那到底是怎样的凄凉景象呢?请发挥你 的想象说一说。 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
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
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
满目苍凉。
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 生活的呢?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
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 出老兵“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这 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
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
抒发得淋漓尽致。
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请同学 们发挥想象提笔写下来,一段话即可。 当老兵思念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时,他只 能…… 当老兵思念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友 时,他还是……
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
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残酷的兵役制度。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 56岁。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
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 么样子? 远望: 松柏冢累累 狗窦——兔入 近看
梁上——雉飞
中庭——旅谷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乐府
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 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
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从军之久: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回乡所见 远望 兵役给人 民带来的 沉重灾难
近看
行动: 作饭、作羹 回乡心情: 泪落沾我衣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
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 台。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
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
送给谁一起分享。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
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
细读感悟
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
随堂练习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是从古至今咱们每
一个老百姓的心愿。但是即便在今天,在这
个看似和平的世界上,仍有很多的国家和地
区的人们在从事着战争,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课外拓展
这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 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人和边塞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