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的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名词解释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如果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均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适当的调控能力.在生活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的标准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

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健康的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变化节奏,能与人正常交往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预防心理障碍或异常行为前者是从宏观上要求人应该达到的可能状态,后者是指对未出现的异常行为进行防御与抵抗心理健康教育: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一切又助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的有关教育、学科渗透和社会影响等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以心理健康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的专门教育。

一般来说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意义。

与“心理健康教育”含义相近或使用范围接近的表述通常有“心理卫生”、“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

特殊儿童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特殊儿童则是指那些由于其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文化的特点,使其心理较正常儿童更容易受到影响的儿童。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特征)一、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性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都存在很多共性在心理方面,特殊儿童同样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1、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顺序2、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3、心理需求是心理发展的内因二、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1、特殊儿童的身心缺陷明显多于普通儿童2、特殊儿童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在差异都明显大于普通儿童3、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适应明显差于普通儿童三、特殊儿童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关系特殊儿童的发展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有机结合,一般发展提供了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所有的发展都无法实现;同时,特殊儿童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特殊发展训练。

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概要(判断选择)一、特殊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对特殊儿童自身的意义1、促进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环境。

内容主要包括:不良适应的预防,不良适应的早期发现,对不良适应儿童进行诊断分析以及对不良适应的矫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在大学校园中,有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而世上总是没有完美的事情,大学生健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也许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很健康,因为他们不仅没有疾病,也没有虚弱的现象。

但是你们知道吗?健康包括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等。

每个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而良好的心理功能,并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极,是一种相对关系,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

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合以下三项原则:一,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如青少年、儿童富于想象,幻想未来,无疑是正常现象,但若一个儿童整天想入非非,甚至产生幻觉,则是心理异常的表现;二,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原则,如一个人对令人愉快之事却做出冷漠的反应,而对使人痛苦之事却做出欢迎的反应,这也是心理异常的表现;三,个性特征相对稳定性原则,如一个平常热情活泼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一反常态,这也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健全的身体有赖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又赖于健康的心理。

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

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与着重考虑:一是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

二是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包括: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情绪较稳定,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反映的强度与引起这种反应的情境相符合。

什么是心理健康它包括哪两层含义

什么是心理健康它包括哪两层含义

什么是心理健康它包括哪两层含义什么是心理健康它包括哪两层含义1、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2、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什么内容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

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者,失度失调者,严重病态者。

心理健康是自觉平衡统一的心理状态,心理的统一是在人整体整合作用下心理全局的整合状态,自觉统一是心理健康的综合功能。

心理健康水平等级表现特征如下:一般常态者:表现为愉快心情常在,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具有调节情绪能力。

失度失调者:表现为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

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帮助,可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者: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护正常的生活、工作。

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分别是什么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分别是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即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的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即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
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答;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判断,(1)态度是否积极,是否勇担重任;(2)精神是否饱满,情绪是否稳定;(3)是否能适应外界现象变化,是否有较强的应变能力;(4)是否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遇到干扰是否善于排除干扰等。

2、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方法有哪些?
在实际生活中,情绪的自我调适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调适:(1)可以进行自我积极心理暗示如早晨起来,深呼吸,洗脸刷牙后大声高诉自己,今天我最棒,今天真高兴,今天我一定能快乐度过等;(2)转移注意力,如听轻音乐,与朋友聊聊天散散步等;(3)合理宣泄,如到空旷的地方大声歌唱或大喊几声等;(4)走进大自然,让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

3、你认为小明的心理健康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理由。

请根据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小明的心理不健康,产生了逆反心理,因为他不能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换句话说,他精神不饱满,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自我控制力差,不能及时排除干扰;
解决的方法:(1)小明可以向老师或亲戚长辈救助;(2)小明可以主动和父母交流沟通,冷静下来,找出问题症结所在;(3)小明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方式调控好自己的情绪;(4)必要时小明可以到社会专门机构咨询。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自考简答题(1(1)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自考简答题(1(1)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本原理第一章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健康的涵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2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综合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3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1、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是异常。

2、社会规范以社会规范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并以此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是否正常。

一般而言,有心理障碍者必然偏离社会规范,但偏离社会规范者未必都有心理问题。

3、生活适应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人们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是以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为依据的。

4、临床诊断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因素,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5、主观经验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感受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4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根据对心理健康的结构关系和核心要素的认识,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们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为:(一)智力水平正常(二)自我意识正确(三)人际关系和谐(四)生活平衡积极(五)社会适应良好(六)情绪乐观向上(七)人格统一完整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四、简答题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很明确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女大学生健康知识

女大学生健康知识

女大学生健康知识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社会适应良好。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注重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怨天尤人,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

当发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发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的细则和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表现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

在快速运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追求梦想、为了生活,努力和忙碌的工作着而忽略对健康的关注。

那么,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其共同标准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对健康定了10条标准:1.精力充沛,睡眠良好,能从容担负日常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身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能力强。

5.能抵抗感冒和普通传染病毒。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头、肩、四肢功能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无龋齿,无牙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脏器结构功能正常。

如何保持健康?鸭子常用嘴从尾部的小囊中取油脂涂在羽毛上,让羽毛平顺防水。

我们也应该花些时间照顾自己,为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马斯洛心理健康十条标准写一篇500的自我评价

马斯洛心理健康十条标准写一篇500的自我评价

马斯洛心理健康十条标准写一篇500的自我评价首先,我必须明白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其次,由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出发,对自己心理进行评价。

1、充分的安全感:我觉得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对安全我是很有信心的,没有过度的担惊受怕,这点应该还是很好的做到了。

2、充分的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估:自己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因为我还是不能充分了解自己,也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估,有时会自傲,有时又会自卑,总患得患失啊。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平日里对自己生活目标还是蛮切合实际的,不会做太遥不可及的目标,这点合格。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这点很自信啊,我总是能在生活学习中锻炼自己,在自然中获一分闲趣,一分平静。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人格,当然是十分注重的,同时,我也能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平和。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想必,作为一个学生这应该是必备的吧。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小到大,我的人缘很好,与人和善是我的做人准则之一,广交好友是我的目的。

8、适度的表情表答与控制:这点合格,我平和的人,若不是很恐怖或恶劣的事一般是不会爆发的。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记得小时候思想不成熟,有过一些小错误,现在思想成熟,对自己的所需所求比较合理。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做有限的个性发挥:在我意识里,社会规范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个性发挥当然是有限的,但有时我总会怯场啊。

最后,通过此次自我心理评价,明白自己还有好多方面有待改进,希望自己把好的、健康的延续下去,差的、不健康的进一步改进。

同时,希望自己有一颗平和心面对未来。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一、健康概念的演化怎样才算健康?什么叫“健康”?传统观点认为:“无病(指躯体疾病)即健康”;“身体合格就是健康”;或者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有疾病就是“失去健康”。

这些健康的定义是模糊的、狭隘的,由于它们没有考虑到人们的心情状态和社会境况。

《辞海》中关于健康的概念:“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足并具有劳动效能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这种提法比“健康就是没病”要完善些,但仍旧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

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宪章中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从而形成了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全面健康观。

从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可知,全面健康具有三个要素:无躯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和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力量。

也就是说,全面健康必需包括奥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二者亲密相关,不行分割。

其实,人是一个整体,生理和心理紧密相关,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这就是现代全面健康观的动身点。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和动力。

一个人只有具备心理健康这一基本条件,才能保证机体处于完整统一的全面健康状态,才能保证身心功能的协调和稳定。

心理健康是智力进展和脑功能健全的标志,是确立正确人生观、培育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进展的保证。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从以上健康概念的研讨中,我们知道了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学者就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多方面的阐述和探究。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冲突的范困内,将个人心境进展成最佳状态。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足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全都,即熟悉、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教育题库

心理健康教育题库

第一章习题一.填空1.健康的疾病观包括神灵医学疾病观.自然哲学疾病观和自然科学疾病观三个发展阶段2.心理学家林崇德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三个方面:敬业.乐群和自我修养.3.心理健康教育从性质上来看,包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三个途径来实现.5.被公认为心理卫生倡导者的是比奈尔.6.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的创立者是比尔斯.7.姚本先.郑莉君等人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将会呈现普遍化.重点化.整合化.现代化.本位化.专业化和本土化趋向8.主张尊重儿童的个性与人格,发展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在生活中自我服务,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9.”亚健康状态” 是由前苏联学者布赫曼提出的,即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10.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团体发展性教育.团体补救性教育.个别发展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四种基本类型.二.单向选择1.健康即等同于生命,属于健康的(A ).A.生命观B.疾病观C.全面观D.自然科学观2.以下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0)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是(C ).A.有充分的安全感B.自我客观化C.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D.智力正常3.导致学生出现学业疲劳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C ).A.父母期望过高B.升学压力过大C.学业负担过重D.自我要求过高4.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要看他的行为是否与所处环境相协调,属于心理健康的(D ).A.社会规范标准B.主观经验标准C.心理成熟标注D.生活适应标准5.从服务范围广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四者属于(A )关系.A.真包含于B.包含C.包含于D.完全包含三.多项选择1.健康的疾病观分为以下(ABC )阶段.A.神灵医学疾病观B.自然哲学疾病观C.自然科学疾病观D.心理社会疾病观2.弗罗姆的创造性人的特征包括(AC D ).A.创造性的爱B.创造性的生存C.创造性的思维D.创造性的存在3.目前研究者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主要有(ABCD ).A.统计学标准B.社会规范标准C.主观经验标准D.心理成熟标准4.以下属于20世纪30.40年代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是(BCD ).A.罗素的”爱的人格教育”B.勒温的”敏感性训练”课程C.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D.克劳福德德思维训练课程5.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ABC )三个途径实现.A.心理咨询B.心理治疗C.心理健康教学活动D.思想政治教育四.名词解释1.心理健康: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仅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包括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正常心理,还包括异常心理状态,是所有心理状态(从最佳状态到最差状态)健康状况的统称.2.心理健康教育(狭义):即通常所讲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由专业人员依托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青少年自我成长和环境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人际影响活动.五.简答题1.简述心理健康的总体标准.①智力发展正常②情绪稳定乐观③意志品质健全④行为协调且适龄⑤人际关系和谐⑥人格完整独立.2.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①工作对象和工作者不同②功能不同③工作内容不同④工作方式和方法不同⑤时间长短不同⑥解决问题的深度不同⑦当事人自我表露程度不同⑧工作模式不同⑨工作任务不同⑩实施过程和运作不同.3.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①适应问题②学习疲劳问题③性成熟问题④厌学与逃学问题⑤问题行为.4.简述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阶段.①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②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③从努力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习题一.填空题1.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全面发展.2.按照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3.个体在婴儿期与父母,特别是母亲建立起最初的情感联系,心理学上称之为依恋.4.青少年时期的关键任务是发展自主性.5.在贯彻执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时应特别注意满足合理需要.提供指导和及时调治.二.单选题1.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有针对性,必须符合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年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这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C)A.全面性原则B.参与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多样性原则2.关注依恋关系属于哪个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A)A.婴儿期B.幼儿期C儿童期 D.青少年期3.青少年时期的关键任务是(C)A.性意识B.异性交往C. 发展自主性D.学习发展4.自我意识的萌发出现在(B)A.婴儿期B.幼儿期C儿童期 D.青少年期5.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途径是(C)A.心理健康教育课B.心理知识讲座C.个别咨询与辅导D. 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三.多选题1.在贯彻执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时应特别注意:(ABC)A.满足合理需要B.提供指导C及时调治 D.实事求是 E.积极创新2.儿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AE)A.自我概念的变化B.学习社会技能C.自主性发展D.性别角色的获得E.建立同伴关系3.青少年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ABCD)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ABCDE)A.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B.心理知识讲座C.个别咨询与辅导D. 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E. 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立必须满足的要件为:(ABCD)A.目标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B.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评估的C.目标必须是可行的D.目标必须是兼顾社会规范和个人需要的E.目标必须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心理问题的四.名词解释1.习得性无助:是指人在觉察到自己无能为力控制某些重大而且让人厌恶的事件后所产生的认知.动机和情感缺陷.2.自主性:是指自己做主.排除他人干扰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能力.五.简答题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①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2.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要性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3.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②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③个别咨询与辅导.④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⑤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4.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①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②学生主体性原则③参与性原则④民主性原则⑤差异性原则⑥多样性原则⑦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⑧坚持性原则第三章一.填空题1.观察法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自然性和直接性.2.从对观察过程的控制程度来分,观察法可以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3.咨询作为一种心理学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信息的收集,心理的诊断,信息的反馈,咨询目标的确立,帮助和改变以及结束等六个基本阶段.4.咨询人员随意泄露来访者的私人秘密,不仅应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负法律责任,这一法律规定体现了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5.通过奖励或惩罚来改变学生的行为属于行为改变法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6.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8.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员深入到基层,为广大来访者提供多方面服务的一种咨询形式是现场咨询.9.心理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10.心理调查问卷的问题类型包括:是否式.选择式.等级式和排序式.二.单选题1.需要调查对象按重要程度或符合自己情况的程度对答案排列顺序问题类型是(A)A是否式B选择式C排序式D等级式2.从对观察过程的控制程度来分,观察法可以分为(A).A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B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C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D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3.谈话法主要特点是(D)A目的性B自然性C直接性D互动性4.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动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的化学方法属于(B).A认知法B操作法C集体讨论法D角色扮演法5.要发展学生多种才能的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D).A勒温B温斯坦C帕尼斯D泰勒三、多选题1.心理调查问卷的结构包括(ABC).A指导语B个人基本情况C调查项目D问题类型2.根据测量内容划分,心理测验种类可分为(BCD).A 告别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学绩测验3.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程序是(ABCD).A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B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C结果解释D建立心理档案4.下列哪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属于行为改变法(BC).A脑力激荡B示范C奖赏D角色互换5.下列哪些不属于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CD).A理解支持的原则B保密性原则C自由畅想原则D禁止批评性原则.四、名词1.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生有关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资料的方法.2.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五、简答题1.简述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1)两者的区别在于:①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和原理②思想政治工作肯定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和集体的服从和适应,而心理咨询肯定个人的价值,强调以来访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帮助来访者在责任中善用个人的权力和自由③思想政治工作偏重外控力的培养,在方式方法上多具抑制性和约束性,而心理咨询偏重内控力的培养,在方式方法上多具启发性,着重自动自觉④思想政治工作常是集体而公开的,具法制精神,而心理咨询是个人而保密的,重情爱.体谅和宽容.(2)两者的联系在于:①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健全发展的.为社会所接纳的.能发挥自己潜能的有用之才②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可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有人把心理咨询工作比喻为打地基,把思想政治工作比喻为上层建筑.前者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力,后者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如何理解心理中的人际关系?①咨访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来访者迫切需要得到帮助.主动来访为前提的.②咨访关系不是建立在社会交往的立场上,而是在特定地点和时间内建立的具有隐蔽性和保密性的特殊关系.③咨访关系是~种治疗联盟.④咨访关系由于没有一般人际关系所具有的利害冲突与日常的瓜葛,没有那些陈旧的社会交互作用,因而此种关系是强有力的,也是非常有效的.3.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应抓好哪些环节?②确定人选.头脑风暴法的适宜人数为8~12人,也可略有增减到5~15人.③推定主持人和记录员.④规定纪律.要求与会人员遵守.如:要集中精力进行思考,不消极旁观;不要私下议论;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等等.⑤时间掌握.会议时间由主持人掌握,不宜在会前定死.⑥会前准备.4.简要回答问卷设计的要求.①符合目的:问卷要围绕目的进行,可问可不问的就不必问.②内容简明:问题内容与问题用语应该明白清楚,没有难懂或含糊之处,不要让调查对象产生误会或难以作答.对一些专业术语要通俗化.③排列合理:问题排列一般采用”漏斗式”设计,即由简般到特殊,先封闭式后开放式,敏感性问题放在后面.④力求客观:题目应避免暗示性或诱导性,避免”社会认可效应”.⑤方便易行:问卷设计要便于被调查者回答和填写,不要花费他们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要便于统计分析.第四章习题一.填空题1.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部分所组成,这就是前意识.无意识和意识.2.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包括三部分,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3.模仿学习原理又称社会学习原理,主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4.一般而言,模仿学习的行为治疗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想像模仿,二是参与模仿.5.强化的方法是建立在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上的.6.人具有实现的倾向是罗杰斯的基本思想.7.弗洛姆所描绘的新社会里的健康人是创造性的人,他称其为创造性定向.8.理性情绪辅导法是指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辅导对象的不合理信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9.现实疗法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承担起个人的责任,积极解决现实的问题.10.完型疗法强调来访者的现在,不重视过去的经验和历史.二.单选题1.人格最深层的部分是( C )A 意识B前意识C无意识D超意识2.本我遵循的原则是( A )A 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C完美原则D道德原则3.艾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中第五个阶段是( C )A 主动对内疚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亲密对孤独4.机能健全者人格理论的提出者是( B )A 艾里克森B罗杰斯C弗洛姆D弗洛伊德5.情绪障碍的ABC理论其中A指( B )A 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诱发事件C 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D情绪障碍三.多选题1.下列属于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的有( A B C )A 压抑B反向作用C合理化D焦虑2.口腔期发生过停滞的人,其性格特征有( A B C D )A 追求安全感,扮演被动和依赖的角色B讲究秩序和整洁C 遇到挫折易怒,易悲观和仇视人D退缩的,依赖的,好嫉妒和猜忌别人3.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包括(A B C D )A 自由联想B梦的解析C抗拒的分析D移情的分析4.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与方法主要有( A B C D )A 系统脱敏法B模仿学习C角色扮演D果敢训练A 奥尔波特的成熟者理论B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人格理论C弗洛姆的创造性人的理论D弗兰克的超越自我者的模式四.名词1.移情:移情是指当事人在咨询过程中,把治疗者当成他过去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如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当事人并以对待此人物的情感转移来对待治疗者.2.自我同一性: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在个人方面,有个人同一性,他指认识清楚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理想,这是一个要确定自己做什么样的人的时期.在社会方面,有集体同一性,是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艾里克森认为,同一性形成动因是自我,或意识的自我.五.简答题1.简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创立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学理论.它创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心理治疗理论中历史最悠久.影响也最深远的一派.(1)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这里指人格)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部分所组成,这就是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和前意识二者虽有区别,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识中来,而意识中的东西当没有被注意时,也可以转入前意识中.前意识的主要作用就是检查作用,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是无意识,无意识具有无时空秩序.无矛盾性.非理性与非现实性等等特点.(2)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人格结构的理论.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本我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的.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自我的力量就是从本我那里得到的,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自我活动过程具有逻辑性.符合现实的特点.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是超我,它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超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良心.按照”道德原则”行事.(3)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焦虑本身会起到一种动力的作用.但严重的焦虑往往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自我发展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如: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等,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4)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不仅重视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而且强调婴幼儿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以他的泛性论思想为基础的,在他看来,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发展经过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发展顺序是由成熟过程决定的.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2.简述艾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八阶段.①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父母对儿童的养育方式的一贯性.可靠性和可预见性对于儿童形成基本信任感十分重要.②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这个时候的儿童学会了爬.走.推.拉和说话等等大量生活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开始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此时的儿童开始有自我”意志”,能够提出做或不做什么的选择与决定.③主动对内疚(3~6岁):这时的儿童有更为精细的活动,语言更为熟练,想象更为丰富.④勤奋对自卑(6~12岁)这个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此时的儿童大多数都在上小学,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⑤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主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新的同一性或自我认同感.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如果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角色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的角色,不能确定自己是谁,能干什么?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如不加选择地把自己认同于某一类的人,盲目地陷入某一流氓团伙.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获得的是积极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品质.同这点.⑦繁殖对停滞(25~65岁):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期,一个由儿童变成成年人,结婚生子,成就事业的时期.如果一个人很幸运地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并且建立了亲密的爱情关系,他们的兴趣就开始扩大到两人之外,关心后代的繁殖与养育.艾里克森用繁殖与停滞来表示这一阶段.⑧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死亡):这一阶段属成年期晚期或老年期.这时主要工作都差不多已经完成,是回忆往事的时候.3.简述理性情绪辅导法的操作要点.①了解目前所要解决的情绪问题②确定情绪的诱因③寻找情绪背后的想法④针对以上的想法进行剖析⑤树立新的合理的信念⑥感受新想法下的新情绪4.如何使用系统脱敏法对来访者进行治疗?系统脱敏法是最早应用的行为治疗技术之一,它主要利用交互抑制或逆向条件作用的原理,来矫治当事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水平的焦虑或恐怖状态.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利用人肌肉的放松状态去颉颃由焦虑或恐怖引起的个体心率.呼吸.皮电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反应.放松状态多次与引起当事人焦虑或恐怖的条件刺激物结合,即可消除原来因该刺激物引发的焦虑或恐怖条件反应.由于人的肌肉放松状态每次只能颉颃一个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因此,治疗时要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的刺激物开始治疗.一旦某一刺激不会再引起当事人焦虑或恐怖的反应时,治疗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当事人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当事人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多次反复的呈现,当事人便不会再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惧了.例如,心理医生让一个对白色动物有恐惧倾向的患者处于放松状态,拿出一只装在笼子里的小白鼠,放在离患者较远的地方,患者会紧张.心理医生让患者放松之后,将小白鼠再放近一点,患者又会紧张.如此不断靠近,最终患者不再对小白鼠紧张了,这就是说患者脱敏了.第五章习题一.填空题1.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影响因素三个方面.2.父母教养方式一般分为四种,分别是权威型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和漠不关心型教养方式.3.从不良行为的破坏对象来看,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可以分危害自己和危害别人的行为.4.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学校教育因素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教师素质.学校人际关系.学校环境.5.青少年的学习障碍主要包括阅读障碍和数学障碍.6.青少年与学习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学习习惯问题和学习动机问题.7.青少年的不良情绪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恐惧和抑郁8.抑郁症的典型行为表现包括心情长期处于低落状态.明显的行为变化.消极评价自己.思维偏执和生理的变化.9.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学习生活环境和社区环境.10.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问题主要包括自主性问题和自我评价问题.二.单选题1.以下哪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发展的特别好(A )A.权威型教养方式B.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C.漠不关心型教养方式D.专制型教养方式2.下列属于性指向障碍的是(B )A.恋物症B.同性恋C.摩擦症D.窥阴症3.个体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是(B )A.焦虑B.恐惧C.抑郁D.烦恼4.下列不属于注意力缺陷儿童的典型表现的是(D )A.注意力缺损B.不分场合,特别好动C.行为冒失D.学习困难5.下列不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的是(B )。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一、健康概念的演进(1)健康的生命观。

(2)健康的疾病观。

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

心理健康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仅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状态和水平。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正常心理,还包括异常心理状态,是所有心理状态健康状况的统称。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一)世界卫生组织WH0的心理健康标准:1.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自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并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有事业上的追求。

(二)国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在国外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马斯洛和迈特尔曼;奥尔波特;斯考特;弗罗姆等。

(三)国内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在我国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黄坚厚;严和锓;王效道;王极盛;王希永;李百珍;黄珉珉;郑日昌;林崇德;樊富珉;沃建中等。

四、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目前研究者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可以归类如下:1、统计学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

3、主观经验标准。

4、生活适应标准。

5、心理成熟标准。

6、生理学标准。

在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心理健康标准是多维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是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

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广义和狭义

心理健康的概念广义和狭义

心理健康的概念广义和狭义心理健康是一个涵盖了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概念。

广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指的是人们在心理层面上的健康状态,包括了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情绪的控制、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等方面。

而狭义上讲,心理健康主要指的是个体心理疾病的缺失或较低的患病风险。

在广义的定义中,心理健康是人们追求幸福、和谐和满意生活的基础。

它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对自己身体、感受、思维、行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挫折,并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心理健康还体现在个体对自己的认同和满意度上。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保持自信和真实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稳定、积极的自我概念。

此外,他们与他人的关系也相对稳定,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沟通、表达和倾听。

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有效地解决冲突和协调利益。

在狭义的定义中,心理健康主要指个体心理疾病的缺失或较低的患病风险。

心理健康的狭义概念侧重于心理疾病的筛查、治疗和预防。

心理疾病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上出现的异常,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心理健康的狭义目标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恰当治疗,将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心理健康的提高需要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个体方面,人们应该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挫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方面,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疾病的筛查与治疗,提倡和支持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心理健康的环境。

总结起来,心理健康是一个广义和狭义的双重概念。

在广义上,心理健康主要指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全面和积极发展;在狭义上,心理健康侧重于个体心理疾病的缺失或较低的患病风险。

心理健康的提高需要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全民心理健康意识和积极心理健康的环境。

心理健康的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名词解释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其行为表现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期望,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在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下生活和学习,能够保持自身的完整和谐;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能在现实环境中保持自身和社会的平衡。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方面,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而这些都处于动态变化发展之中。

当前心理健康的内涵正在不断充实,标准也在不断修改和更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个别差异。

二、我们为什么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化,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亿人有某种形式的心理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由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隐蔽性,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心理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就会出现失眠、食欲下降、反应迟钝、头痛、多汗、易激怒、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于集中等一系列症状,引起植物神经紊乱,最终导致一些躯体性疾病的发生,如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甚至癌症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自杀死亡人数已达到10万人之多。

可见,维护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测试?测试题: 1、你喜欢与别人交往吗? A、一般B、比较喜欢C、不喜欢D、说不清2、你比较容易生气吗? A、有时B、经常C、一直很少D、不知道3、你有时候会不会经常回忆以前的事情? A、是B、偶尔C、不是D、没注意4、你会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心烦意乱吗? A、有时B、经常C、有时D、不会5、你睡眠好吗? A、一直都好B、偶尔不好C、一直不好D、不知道6、你常常觉得很累吗? A、是B、偶尔C、不会D、没注意7、你觉得自己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生活吗? A、有时B、经常C、从未D、没注意8、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怎样? A、一般B、比较满意C、不满意D、说不清9、你觉得你所在的单位怎样?。

儿童发展与学习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青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学习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青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学习青海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反对个体的情绪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的人是谁()A:阿诺德 B:汤姆金斯 C:沃尔特·坎农 D:普利布拉姆答案:C第二章测试1.情绪调节包括()A:情绪成分的调节 B:唤醒水平的调节 C:表情动作的调节 D:具体情绪的调节答案:ABD2.《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抑郁质气质类型()。

A:对 B:错答案:A3.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无好坏之分()。

A:错 B:对答案:B4.B型人格的特点是举止稳当、男足干强、喜欢漫步调的生活节奏、性情不温不火()。

A:错 B:对答案:B5.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 B:气质 C:兴趣 D:性格答案:D第三章测试1.抑郁的生理临床表现有哪些()A:孤独 B:自残或自杀 C:头痛 D:肠胃不适答案:CD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很多,最基本与最通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此外还有测验法等。

()A:对 B:错答案:B3.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A:对 B:错答案:A4.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和调查法。

()A:对 B:错答案:A5.对于突发性的创伤事件,要采用序列的干预技术。

()A:对 B:错答案:A第四章测试1.阿诺德认为个体心理结构是认知因素的决定条件之一,社会文化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评价和反应方式。

()A:对 B:错答案:B2.惩罚与负强化从本质上是相同的()A:错 B:对答案:A3.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A:错 B:对答案:A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A:对 B:错答案:B5.场依存型一场独立型是认知过程变量而不是认知内容变量()A:对 B:错答案:A第五章测试1.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具有动机性功能、信号性功能以及感染性功能三个方面()A:错 B:对答案:B2.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服务的概念

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服务的概念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给予明确的界定: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TO)在2003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包括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自治、竞争力,代际间的信赖,对一个人实际智力和情感潜能的认识能力。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作如下界定: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心理学大辞典中心理健康的定义为:亦称“心理卫生”,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的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

基于以上观点,发现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另一方面是指一种连续的心理状态,它的一端是心理疾病,另一端是健全人格。

2、心理健康服务的概念
心理健康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指利用一定的原则、手段和方法解决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狭义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指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导来维护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的活动。

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适用
于各种人群的各种不同需求,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个性特点培养、情绪宣泄与表达、人际关系技巧训练、职业发展的选择和规划、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治疗等等。

护理学导论简答题

护理学导论简答题

简述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1)南丁格尔为护理事业向正规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她所提出的护理理念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基石。

(2)南丁格尔通过著书立说以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在1858年及1859年分别撰写了《医院札记》及《护理札记》。

(3)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的圣多马医院开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4)南丁格尔同时也创立了一整套护理制度。

强调了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要求平等对待每位病人,不分信仰、种族、贫富,给病人平等的护理。

注重了护理人员的训练及资历要求等简述现代健康观的内涵①躯体健康(生理健康)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②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③社会健康指能有效适应不同环境,愉快、有效地扮演自己承担的各种社会角色道4德健康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的细则和要求来支简述现代健康观的内涵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表现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简述排列护理诊断顺序应遵循的原则:①按照Maslow 需要层次论排列优先顺序:按照Maslow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为满足的问题首先解决;②排序时应考虑护理对象的需要:即服务对象认为最为迫切的问题,如果与治疗、护理原则无冲突,可考虑优先解决;③关于潜在的问题:一般认为仙厝问题优先解决,但有时潜在的和需协同处理的问题并非不是优先问题,有时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护士应根据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潜在的问题全面评估简述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①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最低级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②有些需要必须立即且持续的予以满足,而有些需要可以暂时延缓满足,还有些需要可以无限期的延缓;③当较低一层的需要被满足或基本被满足后,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出现,并逐渐明显而强烈;④各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最明显、最强烈的需要应首先得到满足;⑤层次高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差异越大;⑥有些层次的需要虽然并非生命所必需的,但他能促进生理功能更加旺盛;⑦不同层次需要的同时满足。

【免费下载】教师心理健康与教育答案

【免费下载】教师心理健康与教育答案
3、生活适应 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人们心理 正常与否的标准,是以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 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为依据 的。
4、临床诊断 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 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因素,来判断人的心 理健康状况。
5、主观经验 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感受来判 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二、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 【领会】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标准:1、身体、 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 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张春兴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观点(1991):① 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②掌握自己的思想行动;③ 自我价值感与自尊心;④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⑤ 独立谋生意愿和能力;⑥理想追求不脱离现实。
此外,王极盛,郑日昌,王登峰、张伯源,刘 华山,陈家麟,黄希庭等学者也分别提出了关于 心理健康标准的观点。
四、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应用】 参照现实社会生活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二、 心理健康的涵义【识记】 (一)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于生理卫生而 言的。它有三层含义:第一指一门学科或理论体系; 第二指一项专业服务工作;第三专指人的心理健康 状态。从第三层面上说,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意义 相同。心理卫生的任务就是探讨如何维护、增进心 理健康的原则、措施及各种活动。维护和增进人的 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最终目的,心理卫生是达到 心理健康的手段。 (二)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 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 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 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 和协调。综合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 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 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 是相对的。即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 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而不是绝对 完美的心理功能状态。 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合三项基本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即一个人心理上有比较完善的发展,有健全的个性,能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要求之间有着和谐完美的关系。

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广义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

那么,作为一个中学生,怎样知道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结合我国的国情及中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乐于学习,目标明确。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热爱学习,刻苦钻研,有明确的目标,并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

若产生厌学,恐学等现象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情绪适当,乐观向上。

每个人部有喜怒哀乐、恐惧悲伤,但不能过分偏激。

遇到高兴的事不应过喜,遇到不满意的事不应过悲,并且,肯定的情绪应多于否定的情绪。

不要常因生活中鸡毛蒜皮之事导致情绪不佳,快乐应成为中学生的主导心境。

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厌恶生活,这个人一定是心理不健康的人。

三、乐于交往。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善于与人相处,乐于与人交往,能团结同学,宽容待人,对人热情、信任、理解,而不是采取嫉妒、怀疑、仇视的态度。

四、接纳自己。

对自身的不足或缺憾,不感到过分羞耻与内疚,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既不妄自尊大,也不过分自卑,即使对自己身体的缺陷也能予以正视和接受,并努力发展自己的内在潜能。

五、性格键全,行为协调。

使全的性格表现为对自己、对他人,对客观环境的态度和汗为方式都是稳定的和适当的。

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其扮演的种种社会角色(如学生、共青团员、学生干部等)相一致,能维持心理活动的协调,言行基本一致。

六、适应环境。

心理健康的人在社会环境生活中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在符合社会要求或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需要,建立广泛的兴趣,树立切合实际的理想,遇到失败或挫折时,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