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公开课教学设计_0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内容要点: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认知提示: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延伸: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和教师提供的《天王府模型》、《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等图片,阅读文献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难的民族产生雄健的精神。
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铸就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后一课,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将农民起义推到最高峰的太平天国运动。
本课共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了洪秀全与金田起义;第二部分介绍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并逐渐发展壮大;第三部分介绍了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从最开始的设问引入到后面的问题导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2、小组合作法:分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提问,互帮互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3、自主学习法:通过独立学习、完成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1、图片导入:观察历史上三次重大农民起义的图片,请学生识别分别是哪次农民起义。
●教师过渡:农民起义是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内容,以下,老师给大家提供三幅图片,根据图片及文字信息,猜猜它们分别是历史上的哪次农民起义?你的依据是什么?●在近代中国,也爆发过一次波澜壮阔、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它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四年之久,被后世称为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它就是——太平天国运动。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场神游历史的研学之旅,走近与太平天国关联紧密的三处景点,去了解和探究太平天国的兴衰成败。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管理】知识点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背景: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金田起义: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起义军称“太平军”。
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为北王,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节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定都天京定都天京: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和。
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时期。
知识点3天京陷落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秋,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被处死,率部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军事防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和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刘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率领的洋枪队和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威胁。
1864年夏,病逝,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基础过关】知识点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拜上帝教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A.宗教迷信严重 B.阶级矛盾严重C.人们渴望平等平均 D.拜上帝教有创造精神2.太平天国时期有许多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的歌谣。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1.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使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2.历史解释:使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的能力。
3.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具体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现代史实,对我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有一定的认识。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发展及其失败的原因,培养运用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树立为国家、民族作贡献的意识。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优课教案_10

八上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二、内容标准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三、教学目标1.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运动的背景,感受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铸就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2.在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和空想性,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观察历史地图并运用板书,引导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的行动,例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等具有空间和时间的认识,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感受太平军的英勇斗争精神。
4.阅读史料,引导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分析《资政新篇》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感受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对清朝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性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
五、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运用历史地图史料分析法六、教学过程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请坐!(一)创设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那么鸦片战争后中国是何社会性质呢?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回答的非常的准确。
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呢?现在我们来看几位农民在广西桂平某村庄大槐树下的对话。
我们分别请三位同学来扮演肖阿牛,陈二发,李大贵三位农民。
生:(学生举手)师:好,请你们三位同学来进行情境表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请情境扮演的同学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
其他同学在情境欣赏过程中,请思考一个问题:哪些原因促使当时的农民们揭竿而起?生1:(进行肖阿牛角色扮演)生2:(进行陈二发角色扮演)生3:(进行李大贵角色扮演)师:感谢三位同学精彩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农民的生活处境,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表演进行鼓励。
那么,哪些原因促使当时的农民揭竿而起?我们来请几位同学进行分析回答。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电子教案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设计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在加深民族危机的同时,激化了阶级矛盾。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其中最为波澜壮阔的是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一运动历时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它提出了反封建的《天朝田亩制度》和旨在向西方学习的《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是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虽因受阶级及时代局限最终失败,但其影响十分深远。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但是他们联系前后知识的思维还较差。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图示、材料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突破本课重难点,提升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唯物史观)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释)3.多难的民族产生雄健的精神,近代农民阶级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铸就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感悟农民阶级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书目)《太平天国》。
2.影视作品:(纪录片)《中国通史》。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他们看过的书籍和影视作品,说一说他们眼中的洪秀全,然后引导学生要从真实的史料、实物中去认识历史,并表明本节课将从一些更为真实的史料着手进行学习。
二、预习检查1.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迅速发展起来?2.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学生活动:了解永安建制的史实,认识到永安建制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

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失败。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概念和术语感到陌生,如“拜上帝教”、“天京事变”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过程,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原因及其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2.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领导层的变动。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老师提供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PPT课件。
4.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
5.视频资料: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纪录片或片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
这场历时达
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
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叙述中,错误的是(
它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
)
.反对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爆发:金田起义
天京陷落。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优课教案_14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课标内容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的兴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式势示意图》和教师提供的《天王宝座》《天王府模型》《天王府花园》等图片,阅读文献材料,获取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铸就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的农民战争。
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视频。
师:同学们看过这部电视剧吗?生:看过,是《太平天国》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
师:电视剧毕竟是文学作品,我们历史书上又是怎么描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平天国的内容。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讲述法阅读课本“洪秀全与金田起义”的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主要人物?2.金田起义的时间、结果?3.永安建制的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洪秀全资料一个名叫洪仁坤的读书人从14岁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
洪仁坤第四次科举考试失败后,创立拜上帝教,改名“洪秀全”,暗含“我乃人王”,自认为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奉上帝之名下凡诛妖。
从此,未曾读过《圣经》的洪秀全开始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义。
也许,这比参加科举考试更能实现他的人生梦想。
洪秀全借来了西方的宗教,要建立人间天国。
提问:教会的领导人、骨干分子是谁?生:领导人:洪秀全。
骨干分子:冯云山;萧朝贵;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
教师:等到他们人数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发动了起义。
教师:阅读教材材料研读,并回答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呢?生:说明清军涣散,太平军勇猛无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学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连续剧《太平天国》主题曲:浩浩乾坤)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明末李自成起义有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到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想要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并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一)背景介绍1.材料解读: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
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太平天国讨清檄文》2.引导学生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主要发动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3.材料引入: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4.教师提问: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输入呈现什么趋势?必然会引发什么结果?提示:上升趋势白银外流冲击传统的自然经济5.教师讲述:清政府的腐败,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对百姓来说是人祸不断,可偏偏又逢天灾。
1850年前后两广地区水旱蝗灾不断,广西尤为严重。
天灾人祸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处于破产甚至死亡的境地。
一位叫洪秀全的农民知识分子挺身而出肩负起了组织领导民众的重任。
早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科举不中的洪秀全受西方传教士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宣扬建立“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大同社会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拜上帝教组织不断壮大,起义一触即发。
6.教师小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阶级矛盾的激化;2.外国经济侵略加重,冲击传统经济结构;3.自然灾害严重;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白板、教学挂图、历史地图集、教科书。
2.课程平台:无需特别指定课程平台,但需确保所有教学材料和资源可以通过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分享和访问。
3.信息化资源:PPT演示文稿、视频资料(如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历史记录片)、音频资料(如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歌曲或故事)、在线历史文献数据库。
Overall, I was satisfied with the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during the lesson, but I recognized the need for some adjustments in my teaching approach to better support their learning. By providing additional resources, offering clearer guidance during group work, and incorporating more formative assessments, I believe that I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 and help them develop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story.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的历史记录。
本课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事迹。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这样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具体内容和影响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根据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农民起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过程。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事迹。
3.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看法。
3.讲授法:教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史实和人物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和插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图片:准备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插图。
3.课件:制作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历史背景。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精品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分析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为第一单元第3课,紧接上一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中叶,中国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
最终,农民阶级揭竿而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爆发。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结合课标和教材,教学过程中需简要介绍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以时间顺序串联,通过讲授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覆灭的过程。
了解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为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反抗本国封建专制统治,进行了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斗争;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以及农民无法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难以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4. 学情分析从认知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历史事件需要掌握的基本要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读图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还很欠缺。
本课内容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学生能够分组讨论并通过一些资料深入理解,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图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到覆灭的过程。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相关史实,感悟农民阶级的斗争精神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难以实行,以及失败原因等问题的分析探究,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级最终失败的原因。
浙江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
大约在17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它是如何发展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二、定都天京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人教版(新版)八年级历史上说课稿《中国开始沦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新版)八年级历史上说课稿《中国开始沦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课教材从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发展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我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题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历史背景、人物和事件较多,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农民起义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能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太平天国运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太平天国运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发展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重点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自主探究】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洪秀全:1843年创立“”,与同学在广西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2.金田起义起事:领导人;时间;建号;起义军称。
初步建立政权组织:洪秀全称“”。
封为东王,为西王,为南王,为北王,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节制。
二、定都天京1.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改名为,作为都城。
2.颁布《》,内容:规定,。
3.北伐和西征:目的:为了。
结果,全军覆没,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三年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
三、天京陷落1.由盛转衰:使得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苦撑危局:洪秀全封为干王,总理朝政,写成《》;提拔、等一批青年将领。
取得、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1860年,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李秀成进逼上海,遭到和的抵抗和反扑。
3.最终失败:1864年,,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全面评价:性质:。
局限性:由于,太平天国无法。
影响:坚持斗争,转战,沉重打击了,谱写了。
【合作探究】1. 阅读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回答:以上材料出自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此纲领叫什么?它的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此纲领?2. 太平天国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和巩固政权,采取了怎样的军事行动?情况和影响如何?3.为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采取了哪些政治、军事措施来苦撑危局?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拓展延伸】学习完本课后,你应该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学后反思】答案【自主探究】一、1. 拜上帝教;冯云山。
2.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太平军。
天王;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东王。
二、1.南京;天京。
2.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北伐军;西征战场;全盛时期。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6

太平天国运动课题太平天国运动备课时间课节累计1节科目历史班级| 课时1课时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开展 .②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 ,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失败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 ,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 ,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②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 ,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 ,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二、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2.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时间教学手段(一)启:回忆旧知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有哪几个 ?2.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哪两个国|家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哪个国|家趁机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多少平方米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导入新课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 ,走向灭亡 .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 ,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 ?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读:导学提纲1.金田起义爆发的原因、时间、领导者、建号、地点 ? 57多媒体教学2.1853年 ,攻占南京 ,并改名为____ ,作为都城 ?太平天国定都后 ,公布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及其内容是什么 ?3.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进行北伐和西征的目的、结果和意义 ?5.天京事变的时间、过程和影响 ?6.洪秀全为了改变不利局面 ,实施的挽救措施有哪些 ?7.天京陷落标志着什么 ?8.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根据导学提纲自主阅读教材(三 )议:根据分好的小组 ,自主阅读教材 .(四 )知:讲解学生阅读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探究一】?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太平天国是怎样分配土地的 ?你对?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如何认识的 ?结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 .两千年来 ,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 ,在以往的斗争中 ,虽然也提出了像 "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 ,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 ,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 ,它标志着农民革命到达了最|顶峰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 .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根底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 ,这与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相脱节 ,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无法实现的 .【探究二】如果没有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 ,太平军就会改写自古以来农民屡反屡败的历史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结合史实说明 .结论: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对太平天国的联合镇压 ,是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大特征 ,它只是太平天国覆亡的重要客观因素 ,并非决定因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理论 ,(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 ,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 ,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五 )练:1.马克思说 ,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以下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2.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C )A.金田起义建号 "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 "天|王〞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3.李大钊说: "太平天国禁了鸦片 ,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 ,而建设天国 ,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C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32010学生分组合作学习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4、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C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公布?天朝田亩制度?5、 "人无贵贱皆兄弟 ,物论多少一秤分 .铲除鞑虏建天国 ,剿灭妖言经 .〞是指中国近代的 ( B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四、板书设计: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1 ,金田起义1853 ,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全盛:1856 ,突围和西征后盛衰转变:1856年的天京变乱1859年 ,?资政新篇?失败:1864年 ,天京失陷五、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优课教学设计_5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目标: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
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
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重难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及俄国侵占我国北部大片领土的史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课
二、检查自主复习
1.检查课文重点知识填空情况
2.检查合作探究习题情况
三、进入复习,分析探究
(1)复习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
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复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和俄国侵占我国北部
大片领土的史实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林则徐虎门销烟
↓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优课教学设计_3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设计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唯物史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和教师提供的文献资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多难兴邦,多难的民族产生雄健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一、运动起因教师播放介绍太平天国运动起因的影音资料,学生从中概括哪些矛盾导致起义的爆发。
教师简介洪秀全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学生比较《劝世良言》和《原道觉世训》的差异,感悟洪秀全的革命精神。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起因。
二、天国建立教师简述金田起义,学生看图了解太平天国早期革命形势。
学生能够从图上快速找到太平军进军路线中攻占的重要城市。
学生了解定都天京,知道《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
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与空想性。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基本史实。
学生能够一分为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三、天国梦碎在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顶峰的同年,天京变乱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
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简述事变经过。
学生了解太平天国后期革命斗争情况,能够认识到《资政新篇》的进步性。
教师通过史料讲解天京陷落,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太平天国失败的悲壮。
本部分学生活动:学生表演历史短剧《英王陈玉成》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感受太平天国英雄人物身上不怕牺牲的革命气概。
四、天国反思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给出李秀成和洪仁玕等历史当事人的反思作为铺垫材料,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进一步挖掘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多重原因。
教师给出史学界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截然不同的史学观点,引发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进一步思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①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运动的评价【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希沃白板,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②教学过程➷一、检查前置1、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体脉络【学生】根据图例选择相应词语填空。
【教师】讲解天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主要战役、转折性事件等。
2、领导人物:洪秀全。
【学生】选择与洪秀全有关的词语,并说出理由。
【讲解】教师讲解洪秀全生平。
3、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学生】通过比较归类的方法区别《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教师】讲解两者的异同点。
【考察】再次出示图例,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
二、释疑解难1、【小组探究一】看看王顺的故事,思考:为什么会爆发这场太平天国运动呢?我叫王顺,广西桂平人,皇历翻到了道光29年(1850年),庄稼到了收获的季节,可是这段时间却迎来瓢泼大雨,连续十几天了,看来这庄稼又要绝收了。
这两年旱灾、虫灾不断啊!日子越来越难了,老婆以前还能织布贴补家用,但这几年自从洋布出现,手织布也卖不出去了。
就一直呆在家里,爷爷留下的9亩地,现在只剩下不到2亩,还租种了张员外家10亩地,一家四口粮食不够吃,都快揭不开锅了,政府最近还一直加税加租,该怎么办呢?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我和老婆商量,一起加入洪秀全的“拜上帝会”,教徒们都比较穷,我们相互接济着过日子,我们一直宣扬着要建立一个人间天国。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①阶级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③自然灾害严重2、【小组探究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找一找太平天国两个文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材料二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三兴银行。
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
大约在17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它是如何发展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二、定都天京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其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
1.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
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3.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5.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太平天国是怎样分配土地的?你对《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如何认识的?
结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
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
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
【探究二】如果没有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太平军就会改写自古以来农民屡反屡败的历史。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结论: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对太平天国的联合镇压,是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大特征,它只是太平天国覆亡的重要客观因素,并非决定因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总结归纳提升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与金田起义金田起义
永安封王
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天京陷落天京事变及其影响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起义的意义
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C )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C )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