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分子的知识点总结

分子的知识点总结

分子的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由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结构,具有独立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化学反应的参与者,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基本单位。

分子的大小可以从简单的氢分子到复杂的蛋白质分子。

二、分子的结构1.分子的组成:分子由原子或原子团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通常包括化学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

2.分子的形状:分子的形状取决于原子之间的键角或键长度,包括线性、角形、三角形、四面体、六角形等,形状不同会影响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分子的性质1.物理性质:包括分子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沸点、熔点、电导率等。

2.化学性质:包括分子的化学稳定性、反应性、易溶性等,通常通过化学反应来体现。

四、分子的分类1.按组成原子类型:包括单质分子、化合物分子。

2.按分子结构类型:包括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离子分子等。

3.按原子数目分类:包括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等。

五、分子的剖析和合成1.分子的剖析: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手段将分子分解成原子或原子团的过程。

2.分子的合成: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手段将原子或原子团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六、分子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1.药物:许多药物是由分子组成的,包括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

2.材料:许多塑料、橡胶、纤维素等材料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其性质取决于分子的结构。

3.食品: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影响其口感、营养、保存等性质。

4.工业:很多化工产品,如肥料、涂料、制药等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以上是对分子的知识点总结,分子是化学研究和应用的基本单位,深入了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应用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至关重要。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清理及练习)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清理及练习)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1.特点:具有性和性(无方向性)2.分类:(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1)δ键:(以“”重叠形式)a.特征:b.种类:S-S δ键. S-P δ键. P-Pδ键(2)π键:(以“”重叠形式),特征:3.判断共价键类型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中共价双键中共价三键中【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π键是由两个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B. δ键是镜面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C.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δ键而乙烯分子中含δ键和π键D. H2分子中含δ键而Cl2分子中含π键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B. 非金属元素之间不能形成离子键C. 气体分子单质中一定存在非极性共价键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二.键参数1.键能的定义:2.键长与共价键的稳定性的关系: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这表明共价键。

3. 决定共价键的稳定性,是决定分子的立体构型的重要参数。

【练习】1.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C.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D.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D.H-Cl的键能为431.8kJ/mol ,H-Br的键能为366 kJ/mol 这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3.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 ,H-N键能为391 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高温、高压N2+3H22NH3,1molN2与足量H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mol ,则N —N的催化剂键能是()A.431 kJ/molB.945.6 kJ/molC.649 kJj/molD.896 kJ/mol三.等电子体相同和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相同的空间构型【练习】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B.NO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C.H2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D.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四.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价层电子对数=2.孤对电子数的计算方法:3.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形的推测例:H2O 孤对电子数为,δ键数,价层电子对数为,VSEPR模型,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因而H2O分子呈形。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整理与提升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整理与提升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正四面体形
4
sp3
考点三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1.共价键极性的判断
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成键原子
不同种原子(电负性不同)
同种原子(电负性相同)
电子对
发生偏移
不发生偏移
成键原子的电性
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
电中性
示例
H2O、HCl
H2、O2、Cl2等
2.分子极性的判断
4.乙二胺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5 中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sp3 sp2
sp2
sp2
sp3
sp3
sp3
sp3
例3.(2)分析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将序号填入表格中: ① <m></m> , ② <m></m> ,③ <m></m> ,④ <m></m> , ⑤ <m></m> ,⑥ <m></m> ,⑦ <m></m> ,⑧ <m></m> 。

例3.(1)完成下列各小题:
1. 中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
2.甲醛 在 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 。甲醛、甲醇分子内 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3.铁能与三氮唑( ,结构如图 )形成多种配合物。 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
C
练习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 键又有 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复习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复习

一、选择题1.硫酸盐(含2-4SO 、4HSO -)气溶胶是 PM2.5的成分之一。

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有 H 2O 参与 B .NO 2是生成硫酸盐的还原剂 C .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D .该过程中有硫氧键生成答案:B 【详解】A .根据图示中各微粒的构造可知,该过程有H 2O 参与,选项A 正确;B .根据图示的转化过程,NO 2转化为HNO 2,N 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则NO 2的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选项B 不正确;C .硫酸盐(含SO 24-、HSO 4-)气溶胶中含有HSO 4-,转化过程有水参与,则HSO 4-在水中可电离生成H +和SO 24-,则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选项C 正确;D .根据图示转化过程中,由SO 23-转化为HSO 4-,根据图示对照,有硫氧键生成,选项D 正确; 答案选B 。

2.A 、B 、C 、D 、E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 的原子序数是B 和D 原子序数之和的14,C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中强碱。

甲和丙是D 元素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和丁是B 元素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0.005mol/L 戊溶液的c(H +)=0.01mol/L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 、D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B .A 、D 分别与B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C .C 、D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D.E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大于D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答案:C解析: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结合甲和丙是D元素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和丁是B元素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0.005mol/L戊溶液的pH=2,戊为硫酸,可知丙为SO3,甲为SO2,乙为O3,丁为O2,则B为O,D为S,其中A的原子序数是B和D原子序数之和的14,A的原子序数为(8+16)×14=6,可知A为C;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中强碱,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为Mg,E为Cl,以此分析解答。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选修3

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如CO和N2、CO2和N2O。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3.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物理分子基本知识点总结

物理分子基本知识点总结

物理分子基本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的定义和性质1.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经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粒子。

2.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通常以分子的分子量来衡量,分子量越大,分子的大小越大。

(2)分子的形状:分子的形状由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决定,分子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扭曲的等。

(3)分子的运动:分子具有热运动,分子不断的运动、振动和旋转,这是分子热学性质的基础。

(4)分子的能级:分子拥有不同的电子能级,分子的能级结构决定了分子在光谱学和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二、分子的结构1. 分子的化学键:分子内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而形成分子。

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氢键等。

2. 分子的构象:分子的构象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列结构,包括构象异构体、立体异构体等。

3. 分子的对称性:分子的对称性特征对分子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对称性的分子通常比较稳定。

4. 分子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分子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分子的热学性质1.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具有运动、振动和旋转的热运动,这是分子热学性质的基础。

2. 分子的热容:分子具有热容,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3. 分子的热膨胀:分子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热膨胀是物体受热后体积增大的现象。

四、分子的光学性质1. 分子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分子在吸收和发射光谱中表现出特有的能级结构和频谱特征,吸收光谱常用于分子结构的确定和分子的识别。

2. 分子的偏振性:大部分分子对光有选择性的吸收,表现出偏振性。

五、分子的电学性质1. 分子的电荷分布:分子内的原子和原子围绕的电子云分布不均匀,导致分子整体具有偶极矩。

2. 分子的极化性:分子在外电场下会发生极化,具有极化性的分子在电场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

3. 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分子具有一系列的能级,不同的电子能级结构决定了分子在电学性质中的表现。

化学-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化学-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2课时 必备知识——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清单[基本概念]①σ键;②π键;③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④配位键及配合物;⑤范德华力;⑥氢键;⑦极性键和非极性键;⑧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⑨手性分子[基本规律]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应用;②杂化轨道理论及应用;③分子间作用力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知识点1 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即原子轨道重叠后,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2.共价键的特征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共价键的类型分类依据类型σ键电子云“头碰头”重叠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π键电子云“肩并肩”重叠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是否偏移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单键原子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双键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三键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1)一般情况下,两种元素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当两种元素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1.7)时,一般不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离子键。

(2)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为极性键。

4.键参数(1)概念(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5.等电子原理(1)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粒子互称为等电子体。

例如,N 2和CO 、O 3与SO 2是等电子体。

(2)等电子原理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此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

例如,CO 和N 2都存在三键,性质较稳定。

常见的等电子体及其空间构型微粒通式价电子总数空间构型CO 2、SCN -、NO、N + 2- 3AX 216e -直线形CO 、NO 、SO 32-3- 3AX 324e -平面三角形SO 2、O 3、NO -2AX 218e -V 形SO 、PO 2- 43-4AX 432e -正四面体形PO 、SO 、ClO 3- 32-3- 3AX 326e -三角锥形CO 、N 2AX 10e -直线形CH 4、NH + 4AX 48e -正四面体形[通关1] (易错排查)判断正误(1)在任何情况下,都是σ键比π键强度大( )(2)s­s σ键与s­p σ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相同( )(3)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 )(4)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5)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分别是碳碳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 )答案 (1)× (2)√ (3)√ (4)√ (5)×[通关2] (2020·江苏卷,21A 节选)(1)与NH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填+4化学式)。

分子性质知识点总结

分子性质知识点总结

分子性质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的结构1.1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的最小单位。

1.2 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每个分子都有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包括原子之间的排列顺序和共价键的连接方式。

1.3 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取决于其组成的原子数量和种类,分子的大小通常以分子量来表示。

分子量是分子中各种原子的质量之和。

二、分子的性质2.1 分子的物理性质2.1.1 极性:分子中如果存在偏向一个方向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则称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通常具有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较高的沸点和熔点。

2.1.2 非极性:分子中如果电子云密度均匀分布,则称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通常具有较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较低的沸点和熔点。

2.1.3 可溶性:分子在溶剂中是否能溶解,取决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溶剂的性质。

2.1.4 导电性:分子在固态或液态状态下通常不具备导电性,因为分子中的电子被共价键束缚。

2.1.5 熔点和沸点:分子的熔点和沸点取决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的大小。

2.2 分子的化学性质2.2.1 化学反应:分子间的共价键可以在化学反应中被断裂或形成新的共价键。

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需要提供活化能。

2.2.2 反应活性:不同种类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一些分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一些分子则反应较不活跃。

2.2.3 分子的稳定性:稳定的分子通常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不稳定的分子则容易发生分解或反应。

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1 静电作用力3.1.1 离子键: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是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通常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形成。

3.1.2 极性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极性分子间由于电子云的不均匀分布产生静电作用力,通常由分子之间的偶极矩产生。

3.1.3 非极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非极性分子间由于瞬时诱导极化效应而产生的静电作用力。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子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子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子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知识点:分子结构与性质共价键和配位键共价键是指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的化学键。

其本质特征是共用电子对,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其中σ键强度比π键强度大。

键参数对分子性质有影响,同时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配位键是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表示方法为A→B,其中A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配位化合物由中性分子和离子组成,其中中性分子如H2O、NH3和CO等,配位体有孤电子对,中心原子有空轨道,离子如F、Cl、CN等。

分子的立体结构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关键是判断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

用杂化轨道理论也可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其中sp、sp2和sp3为常见的杂化类型。

等电子原理指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立体结构,如N2与CO、O3与SO2、N2O与CO2、CH4与NH4+等。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极性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如NH3、H2O;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如CH4、CO2.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离子相互作用等。

的结构为正四面体形,而在硅烷中,Si的杂化类型为sp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VSEPR模型和杂化理论都能够解释分子的立体构型,但需要注意孤电子对的影响。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和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形成π键。

利用键能计算ΔH,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在硅烷中,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这是因为硅与碳同族,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

3.分子极性与溶解性的关系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通常可以溶于非极性溶剂,而极性溶质通常可以溶于极性溶剂。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强,溶解性越好。

2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2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知识点梳理】1.化学键(1)概念: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注意:①必须是相邻的原子间。

②必须是强烈的相互作用,所谓“强烈的”是指原子间存在电子的转移,即形成共用电子对或得失电子。

(2)化学键只存在与分子内部或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及阴、阳离子间,对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来说就是分子内的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由离子形成的物质来说,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这些作用是物质能够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

(3)化学键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共价键(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粒子:原子。

成键元素电负性差别较小。

(3)成键性质: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4)成键条件: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且成键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不一定达饱和状态。

(5)共价键的本质(成键原因):①成键原子相互靠近,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发生电子云重叠),且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能达到饱和(通常为8电子稳定结构),由不稳定变稳定;②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6)共价键类型包括σ键和π键。

(7)共价键的特征: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①共价键的饱和性:a.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H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等分子。

b.共价键的饱和决定了共价化合物的分子组成。

②共价键的方向性:a.共价键形成时,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重叠,而且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出现概率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都是有一定形状,所以要取得最大重叠,共价键必然有方向性。

b.同分子(如HX)中成键原子电子云(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结构越稳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总复习(课件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总复习(课件1)

V形
H2O、H2S
分子立体构型 的推断
① 确定价层电子对数 ② 判断VSEPR模型 ③ 再次判断孤电子对数确立分子的立体构型
杂化类型 的推断
① 确定价层电子对数 ② 判断杂化轨道数 ③ 判断杂化类型
讨论3: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与C能层数相同,D与E能层数相同,C与D价电子结构相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4 Where‘s my backpack ?
超级记忆法-记忆 方法
TIP1:在使用场景记忆法时,我们可以多使用自己熟悉的场景(如日常自己的 卧 室、平时上课的教室等等),这样记忆起来更加轻松; TIP2:在场景中记忆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顺序,比如上面例子中从上到下、 从 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记忆会比杂乱无序乱记效果更好。
平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
另:在ABn型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 在ABn型分子中A原子化合价绝对值等于价电子数,一般 为非极性分子;
(2)含氧酸的酸性——(HO)mROn *含氧酸的化学式写成(HO)mROn n值越大,酸性越强
2、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
范德华力
氢键
共价键
定义
分子间普遍存在 的作用力
消化
固化
模式
拓展
小思 考
TIP1:听懂看到≈认知获取;
TIP2:什么叫认知获取:知道一些概念、过程、信息、现象、方法,知道它们 大 概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而这些东西过去你都不知道;
TIP3:认知获取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为啥总是听懂了 , 但不会做,做 不好?
高效学习模型-内外脑 模型
2
内脑- 思考内化
目 录/contents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知识点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知识点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1、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头碰头”重叠“肩并肩”重叠2、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相同类型的共价化合物分子,成键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第二节分子的空间结构一、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认为,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中心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互相排斥的结果。

这种理论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

1. 价层电子对数计算方法VSEPR的“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与结合原子间的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2.判断分子空间结构方法:步骤:①计算价层电子对数②判断VSEPR模型③判断空间结构二、杂化轨道理论1. 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1)原子在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重新组合成杂化轨道。

(2)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与组成的杂化轨道数目相等。

(3)杂化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

杂化使原子的成键能力增强。

2. 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杂化类型sp sp2sp3用于杂化的原子轨道及数目1个n s轨道1个n p轨道1个n s轨道2个n p轨道1个n s轨道3个n p轨道杂化轨道的数目 2 3 4杂化轨道间的夹角180°120°109°28′杂化轨道空间构型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典型例子CO2、C2H2BF3CH4、CCl4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数 1 1 2 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V形三角锥形V形典型例子SO2NH3H2O结合原子个数略去孤电子对直线形平面三角形四面体形直线形孤电子对数=0 平面三角形孤电子对数=1 V形孤电子对数=0 四面体形孤电子对数=1 三角锥形孤电子对数=2 V形价层电子对数= σ键电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12(a−xb)a: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主族元素等于最外层电子数)阳离子中: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离子的电荷数阴离子中: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x: 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 结合的原子最多接受的电子数(H为1;其他原子为8减去该原子的价电子数)3. 判断杂化轨道类型第三节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1. 共价键的极性共价键极性的判断方法:成键两原子不同(A -B 型)为极性键,成键两原子相同(A -A 型)为非极性键(特例:O 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化学中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化学中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化学中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化学是研究物质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领域。

而分子结构与性质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性质的相关知识。

一、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1. 原子: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由核心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外围环绕着电子。

2.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

分子可以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

3.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强有力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分子式:用来表示分子组成的化学符号。

例如,H₂O表示水分子,CO₂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二、分子间相互作用1. 范德华力:分子之间由于极化而产生的瞬时种间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是所有分子间相互作用中最弱的一种。

2. 电离力:一种分子中带正电荷的离子与另一种分子中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氢键:氢原子与高电负性原子(如氧、氮等)之间的强作用力。

氢键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中比较强的一种。

4. 疏水作用:非极性物质(如油)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疏水作用使油与水无法混合。

三、分子性质1. 稳定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了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和反应性质。

稳定的分子结构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保持不变。

2. 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分子具有极性。

极性分子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3. 气体、液体和固体状态:分子结构决定了化合物的物态。

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适中,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

4. 溶解度:分子结构对溶解度有影响。

极性溶剂可以溶解极性分子,而非极性溶剂只能溶解非极性分子。

五、应用领域1. 药物研发: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对药物活性和药物代谢的影响,可以设计更有效的药物。

2. 材料科学: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能的新型材料,如高效能量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3. 环境保护:研究分子结构与环境中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处理方法。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分子的立体构型(1)知识归纳一、形形色色的分子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不存在立体构型,多原子分子中,由于空间的位置关系,会有不同类型的立体异构。

1.子分子——直线形和V形化学式立体构型结构式键角比例模型球棍模型CO2直线形______H 2O V形105°2.四原子分子——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化学式立体构型结构式键角比例模型球棍模型CH2O 平面三角形120°NH3三角锥形107°3.子分子化学式立体构型结构式键角比例模型球棍模型CH4________ 109°28'4.其他多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多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如白磷(P4,正四面体)、PCl5(三角双锥)、SF6(正八面体)、P4O6、P4O10、C60(“足球”状分子,由平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组成)、C6H12(环己烷)、C10H16(烷)、S8、B12(硼单质)的立体构型如图所示。

P4(正四面体) PCl5(三角双锥)SF6(正八面体)P4O6P4O10 C60椅式C6H12船式C6H12C10H16S8B12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_____________的结果,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______________和中心原子上的_____________(未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由于_________作用而趋向于尽可能远离以减小排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立体构型。

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大,排斥力_______。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电子对数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分子的立体构型典例2 2 0 直线形直线形BeCl23 3 0三角形三角形BF3 2 1 V形SnBr24 4 0四面体___________ CH4 3 1 三角锥形NH3 2 2 V形H2O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而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写出甲醛的1、化学式:2、结构式:3、结构简式:4、电子式:5、C 、H 、O 的价电子排布式: 学习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阅读课本P 35-38内容;展示CO2、H 2O 、NH3、CH 2O 、CH 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 3、提出问题:⑴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结构式能反映出分子的空间构造吗?⑵同样三原子分子CO 2和H 2O ,四原子分子NH 3和CH 2O ,为什么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讨论交流]1、写出C 、H 、N 、O 的电子式,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来讨论C 、H 、N 、O 的成2、根据上述结论写出CO 2、H 2O 、NH3、CH 2O 、CH 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3、[模型探究]根据电子式、结构式与CO 2、H 2O 、NH 3、CH 2O 、CH 4的立体结构模型的对比,从空间结构的类型与(ABn,其中A 为该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中心原子中的共用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一. 形形色色的分子-----分子的多样性 带领学生认识分子构型见P 35-36【问题提出】 分析上表:CO 2 和H 2O 、NH 3 和CH 2O 分子内的原子数相同,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呢?[引导交流] ——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 ) 二.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1.原理: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排斥力最小,分子最稳定2.分类: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可用中心原子周围原子数直接来预测,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

中心原子上的【分析归纳】1.确定AB m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数n2m ⨯=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n其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为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提供电子数的计算方法:(1) H、卤素只提供1个共用电子;(2) 在形成共价键时,作为配体的氧族可以认为不提供共用电子;(3)当氧族原子作为中心原子时,则可以认为提供6电子(4)在AB m分子中A与B之间存在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当作一对共用电子对来分析。

《常考题》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科学研究表明,PCl5在气态条件下为分子形态,在熔融条件下能发生电离:2PCl5PCl+4+PCl-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Cl5分子中的化学键为极性键B.PCl5在熔融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C.PCl+4呈正四面体构型D.PCl-6中P只用3s、3p轨道参与成键答案:D【详解】A.PCl5分子中的化学键为P-Cl,为极性共价键,A说法正确;B.PCl5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生成PCl+4、PCl-6,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具有一定的导电性,B说法正确;C.PCl+4中心P原子为sp3杂化,四个氯原子呈正四面体构型,C说法正确;D.PCl-6中心P原子,孤电子对数=12(5+1-1×6)=0,有6条共价键,用3s、3p、3d轨道参与成键,D说法错误;答案为D。

2.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CS2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B.CO2-3和ClO-3的具有相同的空间构型C.AlCl3和SF6的中心原子均不不满足8电子构型D.BF3和BF-4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不同答案:B【详解】A. CS2含有C=S键,是极性键,分子是直线型,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A正确;B. CO2-3中C原子孤电子对数42232+-⨯==、价电子对数303=+=,则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lO-3中Cl原子孤电子对数712312+-⨯==、价电子对数314=+=,则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体,空间构型不相同,B不正确;C. AlCl3中Al原子满足6电子构型,SF6中的S原子满足12电子构型,故C正确;D. BF3中B原子孤电子对数3132-⨯==、价电子对数303=+=,则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为sp2杂化,BF-4中B原子孤电子对数31142+-⨯==、价电子对数404=+=,则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中心原子为sp 3杂化,故D 正确; 答案选B 。

3.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与立体构型均相同的是①PCl 3 ②NO 3-③CO 23-④SO 3 ⑤SO 2 ⑥SO 23-A .①④B .③⑥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称VSEPR 模型),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1(a xb)2=⨯-,a 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 指配原子个数,b 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实际空间构型要去掉孤电子对,略去孤电子对就是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当价层电子对数为4,中心原子为sp 3杂化,若中心原子没有孤电子对,则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若中心原子有1对孤电子对,则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若中心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则空间构型为V 字形;当价层电子对数为3,中心原子为sp 2杂化,若中心原子没有孤电子对,则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若中心原子有1对孤电子对,则空间构型为V 字形,当价层电子对数为2,中心原子为sp 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据此回答; 【详解】据分析,①PCl 3孤电子对数=53112-⨯=、价层电子对数=3+1=4,故为sp 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②NO 3-孤电子对数=513202+-⨯=、价层电子对数=3+0=3,故为sp 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③CO 23-孤电子对数=423202+-⨯=、价层电子对数=3+0=3,故为sp 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④SO 3孤电子对数=63202-⨯=、价层电子对数=3+0=3,故为sp 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⑤SO 2孤电子对数=62212-⨯=、价层电子对数=2+1=3,故为sp 2杂化、空间构型为V 形;⑥SO 23-孤电子对数=623212+-⨯=、价层电子对数=3+1=4,故为sp 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则符合条件的组合有:①⑥或②③④;C 正确; 答案选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知识点梳理】1.化学键(1)概念: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注意:①必须是相邻的原子间。

②必须是强烈的相互作用,所谓“强烈的”是指原子间存在电子的转移,即形成共用电子对或得失电子。

(2)化学键只存在与分子部或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及阴、阳离子间,对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来说就是分子的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由离子形成的物质来说,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这些作用是物质能够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

(3)化学键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共价键(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粒子:原子。

成键元素电负性差别较小。

(3)成键性质: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4)成键条件: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且成键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不一定达饱和状态。

(5)共价键的本质(成键原因):①成键原子相互靠近,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发生电子云重叠),且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能达到饱和(通常为8电子稳定结构),由不稳定变稳定;②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6)共价键类型包括σ键和π键。

(7)共价键的特征: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①共价键的饱和性:a.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H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等分子。

b.共价键的饱和决定了共价化合物的分子组成。

②共价键的方向性:a.共价键形成时,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重叠,而且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出现概率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都是有一定形状,所以要取得最大重叠,共价键必然有方向性。

b.同分子(如HX)中成键原子电子云(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结构越稳定。

如HX的稳定性HF>HCl>HBr>HI。

(8)共价键的存在围:①非金属单质分子中(除稀有气体外),如O2、F2、H2、C60等。

②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如SO2、CO2、CH4、H2O2、CS2等。

③部分离子化合物中,如Na2SO4中的SO42-中存在共价键,NaOH中的OH—中存在共价键,NH4Cl中NH4+中存在共价键,等等。

(9)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等的形成过程。

①用“”表示,不用“=”。

②“”两端的物质均用电子式表示。

(10)用结构式表示共价化合物。

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其余电子一律省去,这样的式子叫做结构式。

如下表化学式结构式化学式结构式N2N≡N CH4NH3CO2O=C=OHCl H—Cl HClO H—O—Cl3.σ键和π(1)σ键①σ键:形成共价键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采取“头碰头”的重叠,这种共价键叫σ键。

②σ键的类型:根据成键电子原子轨道的不同,σ键可分为s —sσ键、s - pσ键、p - σ键。

a.s-sσ键:两个成键原子均提供s原子轨道成键,如H2分子中σ键形成过程:b.s-pσ键:成键原子分别提供s轨道和p轨道形成共价键。

如:HCl分子中σ键的形成过程:c.p-pσ键:成键原子分别提供p原子轨道形成共价键。

如Cl2分子中σ键的形成过程。

③σ键的特征:a.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的电子云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b.形成σ键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较大,故σ键有较强稳定性。

④σ键的存在:共价键为σ键,共价双键和叁键中存在σ键(通常含一个σ键)。

(2)π键:①π键:形成共价键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采取“肩并肩”式重叠,这种共价键叫π键。

②如下图p - pπ键的形成:③π键的特征:a.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b.形成π键时电子云重叠程度比σ键小,π键没有σ键牢固。

④π键的存在:π键通常存在于双键或叁键中。

(3)价键轨道:σ键、π键总称价键轨道。

(4)σ键、π键存在规律:①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共价叁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②C2H6、C2H4中的化学键:C2H6中只有σ键;C2H4中有C - Hσ键,C=C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4.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1)键能①键能是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键能通常取正值。

单位:KJ.mol-1,用E A-B表示。

②键能越大,形成该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越大,所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

(2)键长①键长是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②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键角在原子超过2个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如在CH4中的键角为109°28ˊ,P4分子中的键角为60°。

多原子分子中的键角一定,表明共价键是有方向性的。

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分子的许多性质都与键角有关。

一般来说,若已知某分子中的键长和键角的数据,就可确定该分子的空间构型。

5.等电子原理(1)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此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

满足等电子原理的分子称为等电子体。

注意:等电子体的价电子总数相同,而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不一定相同。

(2)CO分子和N2分子具有相同原子总数、相同的价电子数,是等电子分子,其性质对比如下:CO分子和N2分子的某些性质分子熔点/o C 沸点/o C 在水中的溶解度(室温)分子的价电子总数CO -205.05 -191.49 2.3mL 1075 10N2-210.00 -195.81 1.6mL 946 10 (3)常见等电子体类型实例空间构型二原子10电子的等电子体N2、CO、NO+、C22-、CN-直线型三原子16电子的等电子体CO2,CS2,N2O,NCO-,NO2+,N3-,NCS-,BeCl2(g)直线型三原子18电子的等电子体NO2-,O3,SO2V形四原子24电子的等电子体NO3-,CO32-,BO33-,CS33-,BF3,SO3(g)平面三角形五原子32电子的等电子体SiF4,CCl4,BF4-,SO42-,PO43-四个σ键,正四面体形七原子48电子的等电子体SF6,PF6-,SiF62-,AlF63-六个σ键,正八面体(4)等电子原理的应用①判断一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②利用等点字体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制造新材料。

③利用等电子原理针对某物质找等电子体。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知识点梳理】1.形形色色的分子路易斯结构式:是在通常的结构式的基础上将未成键的孤对电子表示出来。

(1)三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V形两种立体结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路易斯结构式键角CO2180°H2O 105°(2)四原子分子多采取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结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路易斯结构式键角CH2O 120°NH3107°(3)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结构很多,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路易斯结构式键角CH4109°28ˊ2从形形色色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式可以看到,有的分子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有的分子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除用于成键外,还有孤对电子(未用来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1)分子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其价电子对的互拆模型就是中心原子周围σ键电子对(不包括π键)的互拆模型。

如:CO2CH2O CH4不难看出,这类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拆(VSEPR)模型与它们的分子结构模型相同。

(2)分子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除用于成键外,还有孤对电子,其价电子对的互拆模型就是中心原子周围σ键电子对(不包括π键)和孤对电子间的互拆模型。

如:H2O NH3同样,不难看出,将VSEPR模型中的孤对电子去掉,即得到这些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综合上述情况,可用AB n E m来表示分子的构成。

A为中心原子,B表示中心原子A周围的原子(B可以是一种元素的原子,也可以是几种元素的原子),n表示原子个数,E表示中心原子An + m VSEPR模型例2 直线性CO2、BeCl23 平面三角形CH2O、BF34 正四面体形CH4、CCl45 三角双锥形PCl56 正八面体形SF6价层电子对互拆(若m = 0,即分子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在中心原子周围无孤对电子,则VSEPR模型就是其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若m ≠ 0,即分子中心原子周围有孤对电子,则将VSEPR模型中的孤对电子去掉,即得到这些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如H2O的VSEPR模型为,去掉两队孤对电子得其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为;NH3的VSEPR模型为,去掉孤对电子得其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为。

3.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与杂化轨道:①轨道的杂化:原子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生成一组新轨道的过程。

②杂化轨道:杂化后形成的新的能量相同的一组原子轨道,叫杂化原子轨道。

③形成甲烷分子时碳原子中sp3杂化四化轨道的形成过程:在形成CH4分子时,由于碳原子的一个2s电子可被激发到2p空轨道,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杂化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sp3杂化轨道。

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4分子,所以四个C - H是等同的。

可表示为:C原子的杂化轨道(2)杂化轨道的类型:①sp杂化:sp杂化轨道是由一个ns轨道和一个np轨道组合而成。

每个sp杂化轨道含有1/2s和1/2p轨道的成分。

sp杂化轨道间的家教为180o,呈直线行(如BeCl2)。

②sp2杂化:sp2杂化轨道由一个ns轨道和2个np轨道组合而成,每个sp2杂化轨道含有1/3s和2/3p的成分,sp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20o,呈平面三角形(如BF3)。

③sp3杂化:sp3杂化轨道是由一个ns轨道和3个np轨道组合而成。

每个sp3杂化轨道含有1/4s和3/4p的成分,sp3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09.5o,呈空间正四面体形(如CH4、CF4、CCl4等)。

类型参与杂化的轨道杂化轨道的构型杂化轨道的夹角中心原子杂化实例sp3杂化轨道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109°28ˊCH4、NH4+、NH3、H2O、CCl4、SO42-、ClO4-、PO43-sp2杂化轨道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120°CH2=CH2、HCHO、SO3、BF3、BCl3、NO3-、CO32-sp 杂化轨道1个s轨道和1个p轨道180°CH≡CH、BeCl2、CO2注意:①原子轨道杂化后原子轨道总数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