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城市建设史论述题
外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知识点简答大题 名词解释 论述题

1、早王国时期:(约公元前3100——前2686)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181)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前18世纪)新国王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后期(约公元前1085——前332)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约公元前332——公元395)2、古王国时期的(吉萨金字塔群)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3、新国王时期在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的北边建造了女皇(哈特什帕苏墓)4、(奥西里斯柱)是皇帝祀庙特有的。
5、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是(大门);一个是(大殿)6、(山岳台)的体制同天体崇拜的宗教观念相结合。
7、新巴比伦帝国的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
8、(亚述帝国)最重要的建筑是(萨艮二世王宫)9、(波斯帝国)最重要的建筑是(帕赛波利斯)10、克诺索斯宫殿柱头特点是(上粗下细)11、(古风时期)形成了希腊圣地的代表性布局。
12、(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13、(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14、希腊古典柱式有3种: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15、(帕提农)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建筑的最高成就16、:多立克柱式的代表是帕提农神庙爱奥尼柱式的代表是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科林斯柱式早期的代表是奖杯亭17、(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最伟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它对欧洲建筑的最大贡献。
18、罗马五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罗马柯林斯柱式、塔斯干柱式、复合柱式19、《建筑十书》的作者是(维特鲁威)。
三原则是:坚固、适用、美观20、图拉真广场的底部横放着图拉真家族的乌尔比亚(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后的(纪功柱),柱子(是罗马多立克柱式)的。
21、古代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是(角斗场)22、东方最大的矩形庙宇是叙利亚的(巴尔贝克)的大庙23、(新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24、最早的大型公共浴场是罗马城里的(阿格里巴浴场)。
经典外国近代建筑史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画图(任选两题,每题10分,共20分)1.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平面2、罗伯茨住宅平面图3、包豪斯校舍一、二层平面图4、萨伏依别墅立面图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房屋是居住的机器2.《走向新建筑》3、少就是多4、形式追随功能5、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三.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标志着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语言的信号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于布鲁塞尔的()。
2.彼得·贝伦斯是1907年成立的()中的代表人物,为现代建筑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设计的()被誉为现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3.设计于1925年、位于德绍的包豪斯校舍是建筑大师()的代表作。
4.风格派建筑师里德维德设计的()住宅堪称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
5.建筑大师()于1925年设计、位于德绍的()是现代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6.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 ),其作品代表着二战后建筑思潮中讲究“地方性与民族化”的倾向。
7.爱因斯坦天文台是()派的建筑。
8.被称为第一座“现代建筑”的作品是()。
9.勒柯布西耶的体现新建筑五点的代表作是()。
10.( )年出版的《走向新建筑》一书,是著名建筑师()的著述。
11.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设计人()。
12.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佩雷善于运用(),同时发现这种材料和结构的表现力。
四.简答题(任选三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古典复兴思潮的建筑理论。
2.简述有机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
3.红屋的建筑特点。
4.简述工艺美术运动的成就与局限。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论述题是外国建筑史试题中要求最高的一部分,主要测试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表达能力,论述也应全面、富有逻辑性,此外应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图是建筑师的语言,论述中应结合简单的分析图辅助说明。
)1. 如何理解勒·柯布西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一语。
外建史论述题目

外建史综合论述:1. 试述古埃及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建筑特点,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自然环境:尼罗河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1、充足的灌溉——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2、河流和峡谷——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3、大自然景观——培养了审美和构思观念4、同河流斗争——锻炼了组织和技术能力社会背景:古王国时期,公元前三千纪。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帝国。
皇帝崇拜还有脱离原始拜物教,纪念性建筑是单纯而开阔的。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
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
这时埃及与西亚关系密切,传来西亚建筑的影响。
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建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了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
建筑特点;金字塔的演化;强调建筑的外部空间形象;峡谷里的陵墓;逐步由外部空间向室内空间过渡;神庙建筑;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2. 试述古西亚地理特点、建筑特色和装饰特点,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地理特点:土壤中含丰富的石油;雨水不多但多下暴雨;绿色植物和石材较少建筑特色:砖的生产量不大;土坯被广泛地采用;应用券拱但数量不多;大量地使用饰面技术装饰特点:公元前4000年——陶钉:圆形、密集排列;公元前3000年——发明硫璃:色彩斑斓;公元前3000年——沥青、石片、贝壳、砖或石板墙裙、横向浮雕:体现了两河下游居民在植被稀少、一片灰黄的自然环境中对色彩的热烈爱好(从陶钉到琉璃砖,失眠的技术和艺术手法都产生于土坯墙的实际需求,合于饰面材料本身的制作和施工特点,反应建筑的结构逻辑。
同时,又富有所需要的艺术表现力。
因此,这种饰面的生命力很强,形成了当地很稳定的传统。
)3. 试述古希腊建筑的文化特色、艺术特征和主要贡献,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文化特色:人文主义和民主精神;现实主义和科学精神;追求理想和崇尚健康;崇拜偶像和信奉多神艺术特征:精典的建筑形制;完美的艺术形象;严谨的建造原则;成功的技术经验艺术特征:古希腊的艺术形式已经到了完美的地步,在几个世纪的长时期中,在形制与形式大致相同的建筑物上,反复推敲,反复琢磨,终于达到了精细入微的境地。
外国建筑史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2004-2023年年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外国建造史一、建造术语解释(3 分x8= 24 分)1.罗马风建造Romanesque2.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3. CIAM4.古典柱式5. 有机建造6. 超级巴洛克Super Baroque7. 工艺美术运动Art & Crafts8. 巴西利卡Basilica二、作图简析(6 分x2=12 分;任选两题)1. 胡夫Khufu金字塔剖面2. 帆拱3.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平面4. 雅典卫城平面三、简述部分(8分x3=24 分;任选三题)1. 简要推荐帕提侬(Parthenon)神庙及其视错觉矫正主意。
2. 简述哥特式建造在结构上有哪些创新。
3. 古典主义建造的特点及代表作评述。
4. 简要推荐泰姬·玛哈儿陵的建设成就。
5. 简要推荐意大利文艺复兴各时期代表建造师及其代表作品。
6. 金字塔的演变过程简述。
四、分析部分(10分x2=20 分;任选两题)1. 克诺索斯宫殿(Palace of Knossos)的特点及爱琴文明的建造对希腊建造的影响。
第 1 页/共 2 页2. 二战以后世界建造的发展动向。
3. 简要评述三个后现代主义建造的代表作(名称、建造地点、特点、意义、建筑师等)。
4. 古希腊建造和古罗马建造的关联与区别(传承关系、建造类型、建造师、建筑材料、建造技术、建造风格等)。
五、论述部分(20 分x1=20分;任选一题)1. 前现代主义的建造思潮与建造设计实践为现代主义作好了那些决定?怎样看待它们存在的价值?2. 用不同时期的建造实例论述宗教(教义、仪式等)对宗教建造的影响。
外国建筑史试题库1

外国建筑史试题库1五、简答题1.哥特教堂的结构特征(1)肋骨拱(骨架券)为拱顶的承重构件,拱顶重量减轻,减薄,侧推力减小;拱顶可以覆盖各种形状的平面;(2)飞扶壁飞过侧廊,解放了侧廊,便于中厅开大窗;(3)全部使用双圆心的尖券,尖拱,可减小侧推力,减轻结构,同时可适应不同跨度的券、拱;柱子因而大小一致,内部整齐,平面灵活。
2.马赛公寓的建筑特点(1)“居住单元”,作为组成现代城市的基本单位;(2)“粗野主义”,外墙粗糙不加装饰,造型粗犷豪放;(3) 模度的应用,整个建筑由十五种基本尺寸组成。
1.吉萨金字塔群主要是由那些内容所组成?它的艺术特色?塔群包括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
艺术特色:他们脚下的祭祀厅堂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相对很小,塔的形体因此不受障碍地充分表现出来;其所有厅堂和围墙等附属建筑物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采用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洁几何形体,方正平直,交接简捷同金字塔本身的风格完全统一。
其构思也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2.古埃及建筑的成就及艺术特点?成就:(1)形象逼人(2)掌握了突出建筑纪念性的基本构图原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体形简单明确的轴线对称处理纵深构图严肃永恒压抑和神秘(3)利用大自然来加强建筑艺术表现力(4)大量应用雕塑(5)明确了建筑作为统治和镇压的精神力量(6)柱式的雏形艺术特点:(1)金字塔的艺术表现力主要在于外部形象(2)金字塔高大、稳定、沉重、简洁的形象以及方锥形在沙漠环境里得到充分体现(3)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4)艺术思维是直觉的、原始的金字塔带着强烈的原始性。
3.古西亚建筑的成就?(1)创造了以土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
夯土墙――土坯砖和烧砖、面砖、彩色玻璃。
(2)拱的发明,叠涩拱和真拱。
4.雅典卫城建筑群的空间序列和布局特点。
序列:陶区广场――向南经卫城西侧,绕过西南角――基墙――山门――雅典娜铜像――右前方,帕提农神庙――左偏转,伊瑞克先翁神庙。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题型——填空简答论述1、古埃及典型城市卡洪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南面,建于第十二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900年。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边长380×260米,有砖砌城墙围着。
城市又用厚厚的死墙划分成东西两部分。
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
仅260×108米的地方就挤着250幢用棕榈枝,芦苇和粘土建造的棚屋。
这区仅有一条8~9米宽的南北向道路通向南城门。
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米的大路将城东分为南北两部分。
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
东西大路的背面为贵族区,面积与城西奴隶区差不多,仅排着十几个大庄园。
每个大庄园均是深宅大院。
尤其是西端一片用墙围着的建筑群,大概是显贵的住所;占地60×45平方米,拥有六、七十个房间,有几层院落。
路南则是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层住所。
它的平面成曲尺形,房屋零散地分布者。
城东有市集,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贵族住宅朝向北来凉风的方位,而西部劳动人民居住区,却迎着由沙漠吹来的热风方位,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书本第5页)2、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
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
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
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设想把城市建设和经济制度联系在了一起,这样就从更为广阔的社会改造角度,给整个欧洲的现代运动产生了直接的推动力。
并且这种理论主张城市规模不能够过大了,要接近农村,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城乡的结合。
并且有可能能够的城市中各种矛盾。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设想重视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和集体生活,建立了各种公共设施。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始于人们从社会改革角度对解决城市问题所作的种种探索。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

外国城市建设史一.填空题1.人类最初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2.最早产生城市的时间及意义:公元前4000-3000年,意义:对传播人类文化的贡献,仅次于文字的发明。
3.古罗马伊达拉里亚时期城市城市建设规定的一般程序:p36(1)选址(2)划分地区,地区再分地块(3)确定街道走向(4)城市奠基仪式4.罗马帝国典型的营寨城:p36战争需要、方形城堡、棋盘路十字干道,以兰培西斯、啊奥斯达、提姆加德为代表5.中世纪西欧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三个主要来源:p48军事要塞型,封建城堡型,商业交通便利型6.意大利中世纪的主要城市:p49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比萨7.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建筑师:p73乔托,米开朗基罗,伯拉孟特,阿尔伯蒂,费拉锐特,斯卡莫齐,珊索维诺,拉斐尔8.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广场:p80安农齐阿广场,罗马市政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罗马纳伏那广场9.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哪属于“城市集中主义”理论:勒柯布西耶哪些属于“城市分散主义”理论:田园城市,有机疏散,卫星城市10.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理论提出者及其城市名称:托马斯-摩尔城市名称:乌托邦、安德雷亚的基督教之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欧文的新协和村、傅立叶的法郎吉11. 二战以后及50年代主要的商业街区产生的城市,国家及类型:荷兰鹿特丹的林巴恩(步行商业街)、美国底特律的郊区购物中心、美国的市内商业街、日本的地下商业街12.60年代以来有哪些大城市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伦敦、巴黎、华盛顿、东京、莫斯科二.简答论述题1.古埃及典型城市卡洪城主要内容及其特点:p5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
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居住密度极高。
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m的大路将其分为两个部分。
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但仅有十几座庄园。
(完整版)外国城市建设史真题

外国城市建设史一、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007简答)P9答: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
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是法老尸体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对后期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初试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
二、以网格结构为线索,比较古埃及卡洪城、古希腊希波丹姆模式、古罗马营寨城等古代网格型城市结构的特征。
(2004 10分)P5P28P36答:1、古埃及卡洪城:卡洪城最早采用棋盘式路网。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城墙。
南北向的厚墙和东西向的大街将城分为三个大的区,且在交点处形成空地,类似广场,建有神庙。
按照等级分区,墙西为奴隶居住区,东西路北为贵族区,路南为中产阶级居住区。
每区内道路或疏或密,均为路网,在城东南公共区分布有集市和坟墓。
卡洪城布局严谨,社会空间严格分区。
2、古希腊希波丹姆模式:采用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这种规划结构型式虽在卡洪城中已有所应用,但希波丹姆却是最早的吧这种规划型式在理论上予以阐述,并大规模的在重建希波战争被毁的城市予以实践。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的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街坊一般较小。
希波丹姆把城市分为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有划分3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3、古罗马营寨城:采用网格式道路网,有方正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南北朝向,中间的十字交叉道路通向城的东南西北四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

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第一篇: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一、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以及代表性城市(1)代表性城市(城市概况)·孟菲斯古城------白城、第一王朝首都、持续千年·卡洪城------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死墙)、南北分阶层·底比斯城------中王朝时期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神庙位于城中、南北中轴线、精美柱雕、凿岩为陵崖墓崇拜·阿玛纳城------新王朝时期都城、崇拜太阳、没有城墙的带形城市、顺(尼罗)河布置、灵活的棋盘式道路格局、北(下层)中(皇帝)南(官吏)三区、出现城市中心区、毁于风沙(2)城市建设成就1)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2)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3)最早应用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结构形式的雏形4)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二、古代中美洲城市历史概况及代表城市文化中心:古墨西哥、古玛雅、古印加·古墨西哥地区:特奥蒂瓦坎城、丹诺奇迪特兰城·古玛雅地区:提卡尔城·古印加地区:著名的马丘比丘遗址·特奥蒂瓦坎城:三、圣地,卫城的解释与区别·圣地建筑群:利用地形灵活构图、以神庙为构图中心、考虑活动时的内外观赏视线变化、公众场所·雅典城:自发形成、背山面海、无轴线无规则、街巷复杂纪念希波战争胜利而大规模建设起来的城邦国家四、希伯丹姆模式与米利都城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后为大规模城市建设服务、理论阐述几何形式、棋盘式道路骨架、中央十字大街、靠一侧的中心广场秩序美、数学比例和谐城市分区、分类成为典范、影响深远·在米利都的实践:主要公共建筑靠近港口、南北两区五、希腊化的城市有哪些及其特点城市中心:由庙宇卫城转变为城市中心广场·遵循:严格的几何和数规律与秩序·广场周边设敞廊、讲求透视效果和气势·普南城背山面水街坊小无庭院建筑与道路有计划进行·)亚历山大城:分布于地中海、印度、阿富汗等地壮丽完整重视文化六、罗马营寨城方正的城墙正方形平面十字交叉道路通向东西南北各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外国建筑史考试试题

外国建筑史考试试题外国建筑史考试试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国建筑史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爱好者来说,了解外国建筑史是一种必备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外国建筑史,下面是一些外国建筑史的考试试题,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兴趣和思考。
一、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古埃及金字塔的特点和用途。
2. 谈谈古希腊柱式建筑的特点及其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3. 请简述古罗马建筑中的拱和穹顶的特点,并说明其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4. 请简要介绍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5. 请谈谈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及其在欧洲中世纪的影响。
二、论述题1. 请结合具体案例,论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及其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古典的理想,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请结合具体案例,比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论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及其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2. 请论述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及其在20世纪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以功能主义和简洁的设计风格而闻名,对于后来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论述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并结合具体案例,比如德国柏林的包豪斯学派,论述其在20世纪的影响。
三、分析题1. 请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建筑的异同。
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共同之处。
请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建筑在建筑风格、结构特点、材料运用等方面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因素。
2. 请分析当代建筑中的地域性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当代建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特点。
请分析当代建筑中的地域性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全球化对当代建筑的影响和挑战。
四、创作题1. 请设计一座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同时也要考虑地域特色的融入。
请设计一座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可以选择任意地区或国家作为设计背景,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和气候等因素进行设计。
外建史题库

城建史题库(外国部分)1、为什么说城市是人类第二次革命和第三次大分工的产物?马克思怎样论述城市诞生的条件?恩格斯怎样评价城市诞生的意义?(P1-3)2、古埃及人的宗教哲学对城市建设有何影响?从古埃及几个不同时代城市的规划特点谈城市规模随时代发展演变的关系和阶级差别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反映?3、古埃及城市建设有哪些成就?(P4-8)4、古代两河流域早期由什么部族人开发?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世俗统治之间的关系与埃及人有何不同?这在城市形态上有何反映?(PlO)5、古代的乌尔城平面布局有何特征?为什么采取这种形式?(P10)6、古代两河流与城市新巴比伦规划布局有何特点?有何成就?(P12-13)7、古代米提亚-波斯人首府爱克巳塔纳城市规划布局反映了什么样的宇宙观?古波斯王大流士的宫城建设部局有何特点?(P14)8、印度河早期文明中有哪两个著名城市?其规划布局有何特点?有何成就?〈P16-17〉9、古代美洲曾形成哪三个大的文化中心?各有何著名的城市?城市有哪些主要要素?其规划布局有何特点?10、古希腊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自然和社会条件有何关系?古希腊历史上有那几个发展时期?其城市文明在那些时期达到高峰?(P21)11、从爱琴文化中的科里特文化到迈西尼文化,城市建设演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P22〉12、希腊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卫城有何演变和发展?为什么说城市建设的市民参与传统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城邦国家?〈P23-44〉13、古代雅典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其城市布局的混乱和空间规划设计的高超艺术如何统一解释?〈P26〉14、试分析描述雅典卫城的空间列效果,(P27-28)并加以评论.15、古希腊公共外部空间有何异同?希波丹姆的规划原则包括哪些内容?在米利都城规划中得到如何运用?(P28-30)16、希腊化时期希腊城市布局有何变化?城市建设有何进步?〈P31-33〉17、古罗马城市建设与古希腊有何异同?你能从自然、社会和文化背景做出一定解释吗?(P35-36)18、古代伊达拉里亚的城市规划程序和思想有何意义?〈P36〉古罗马城市有哪些基本要素?19、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城市建设有何成就和问题?(P37,41-43,46)20、古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广场建设有何成就?试分析其空间设计构图手法.(P37-38,42-43)21、为什么说典型的罗马城市规划模式只有在营寨城这类殖民城市里得到实现?试述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并予以评价?(P46)22、西欧中世纪初期发生了那些重大社会变迁?对城市发展来说产生了什么后果?(P47-48)23、西欧中世纪分为几个时期?何时城市再度兴起?城市中的社会力量是如何变化的?(P47-48)24、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础有那几种类型?其选址,规模,产业人口分布有何共同特征?(P48)25、西欧中世纪城市采取哪些平面类型?城市中的要素有何布局特色?(P48)举法、德等国实例说明。
外国城建史考研真题试卷

外国城建史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罗马城市规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特征?A. 网格状街道布局B. 公共浴场的普及C. 城市中心广场的设置D. 城墙完全开放2. 中世纪欧洲城市发展中,哪个因素对城市形态影响最大?A. 宗教建筑的分布B. 经济活动的集中C. 封建领主的控制D. 自然地理条件3. 巴洛克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是什么?A. 对称性和规则性B. 动态性和戏剧性C. 简洁性和实用性D. 抽象性和概念性4.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哪位学者提出了“城市美化运动”?A. 埃比尼泽·霍华德B. 勒·柯布西耶C. 帕特里克·格迪斯D. 奥斯曼男爵5. 以下哪个城市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A. 纽约B. 伦敦C. 巴黎D. 巴塞罗那6. 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城市规模的缩小B. 城市人口的减少C.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D. 城市功能的单一化7.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城市规划中考虑的要素?A. 交通系统B. 绿地系统C. 工业区的隔离D. 城市中心的集中8.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利益最大化B. 资源的合理利用C. 环境污染的控制D. 人口的无限制增长9. 以下哪个理论或运动强调了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平?A. 新城市主义B. 现代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功能主义10. 城市规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A. 空间布局B. 建筑形态C. 人口密度D. 色彩搭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阐述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3. 描述现代城市规划中“智慧城市”概念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 分析现代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你认为有效的城市规划策略。
中外建筑史论述题、名词解释

论述题1、论述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有:(1)建筑造型:由屋顶、墙柱、台基三部分组成。
(2)中国建筑的间:是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以“间”为单位,不同的间组成一栋建筑,直到一座城市;这就是由—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
(3)用材:木为主,土、竹、砖、石为补充。
(4)结构: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砖石拱(5)屋顶形式:庑殿、歇山、悬山、重檐、攒尖、单坡、双坡、平顶、硬山、风火山墙、囤顶、穹顶等。
(6)布局:a.建筑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
b.园林则自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序布局。
(7)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优缺点:a.取材方便,加工容易。
b.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
c.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细。
d.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
e.抗震性能好。
f.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
2、试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建筑的艺术特征?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主要武器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文化。
主要内容是反封建、反宗教。
建筑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创建新的建筑形式—圣马可图书馆、圣马可学校、罗马市政广场 2.追求开放风格、采用柱廊式—育婴院、巴齐礼拜堂、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帕拉第奥母题:几种不同形体、比例、尺度的构图组合在一起,各不相同又和谐统一 3.强调集中式布局—坦比哀多、圆厅别墅、圣彼得大教堂 4.用绘画和雕塑表现人体美—美是客观的、美有规律性—美是和谐与完整、人体美是范例。
3、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一、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
木构架的主要类型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由此体系派生出以下特点:1、重视台基: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台高基座。
逐渐台基的高低与形式成为显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如王府的台基高度有规定,太和殿用三层须弥座汉白玉台基等。
2、屋身灵活:可亭、可仓、可室、可厅。
外国城市建设史真题

外国城市建设史一、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007简答)P9答: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
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是法老尸体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对后期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初试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
二、以网格结构为线索,比较古埃及卡洪城、古希腊希波丹姆模式、古罗马营寨城等古代网格型城市结构的特征。
(2004 10分)P5P28P36答:1、古埃及卡洪城:卡洪城最早采用棋盘式路网。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城墙。
南北向的厚墙和东西向的大街将城分为三个大的区,且在交点处形成空地,类似广场,建有神庙。
按照等级分区,墙西为奴隶居住区,东西路北为贵族区,路南为中产阶级居住区。
每区内道路或疏或密,均为路网,在城东南公共区分布有集市和坟墓。
卡洪城布局严谨,社会空间严格分区。
2、古希腊希波丹姆模式:采用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这种规划结构型式虽在卡洪城中已有所应用,但希波丹姆却是最早的吧这种规划型式在理论上予以阐述,并大规模的在重建希波战争被毁的城市予以实践。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的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街坊一般较小。
希波丹姆把城市分为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有划分3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3、古罗马营寨城:采用网格式道路网,有方正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南北朝向,中间的十字交叉道路通向城的东南西北四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外国建筑史试题

外国建筑史试题(卷面合计60分)一.画图(每题4分,共8分)1.古希腊多立克柱头、爱奥尼柱头的正立面简图(参见图说p41)2.罗比住宅立面图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会场的大厅,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和侧廊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其容量大,结构简单,传统上是群众聚会的场所,古罗马晚期基督教公开后,被教会选中做教堂的蓝本。
2.《建筑十书》古罗马维特鲁威的著作,是欧洲中世纪以前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建筑学理论专著,XXXXX分十卷,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作了系统的总结,第一次提出了“坚固、方便、美观”的建筑三要素,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影响很大。
3.全面空间建筑大师密斯的空间理论,又称通用空间,由“流通空间”发展而来。
主张设计一个大空间,可以自由划分、分隔的实用且经济的空间,标志着现代建筑设计中起决定作用的功能主义理论的终结,是60年代后影响最大的空间理论。
4.后现代主义建筑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界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其特点是: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
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金字塔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典型建筑。
2.(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3.西欧哥特教堂的平面多采用拉丁十字式或(巴西利卡)式。
4.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
5.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6.标志着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语言的信号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于布鲁塞尔的( 新艺术运动 )。
7.风格派建筑师里德维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堪称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
8.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于1925年设计、位于德绍的(包豪斯校舍)是现代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外国城建史

外国城建史外国城市建设史二、名词、术语希腊广场:希腊文化时期的城市中心,往往位于两条主要道路的交叉点上,在海滨城市里,它靠近船坞,以利贸易。
普遍设置敞廊,沿一面或几面,开间一致,形象完整。
卫城:氏族制时代希腊政治、军事和宗教的中心是围城,围城位于城的高地活山顶,并视为神圣地段,在贵族寡头专政的城邦里,神庙以及其他建筑的规划构图,同自然不相协调,无生气感。
米利都城:是“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规划思想完整的体现。
三面临海,城市路网采用棋盘式。
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由多个广场,城市南北广场呈现一种崭新的面貌。
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
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
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普南城:是希波丹姆规划系统的一个进步,道路和建筑有计划的配合,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城市面积小,建于4个不同高程的宽阔台地上。
市中心广场与城市公共活动相适应,街坊面积小。
罗马广场:分共和国时期广场和帝国时期广场,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广场有广场群组成,是城市和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建筑群体现出政治军事权利的逐步增长;帝国时期的罗马广场成为了荒地为个人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由开敞变为封闭,自由变为严整。
建筑主体属于广场空间,由广场上的方形,直线型和半圆形的空间组成。
田园城市: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认为应该建设田园城市的理论,即三种磁力图解,认为现代的城市和乡村都具有相互交织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霍德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磁体,认为建设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市和乡村二者的优点,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体一样互相吸引,共同结合,这个城市结合体被称为田园城市。
(是为了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置的城市,他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之一限度。
城市周围要有永久性农田用地环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新城运动:英国的新城运动是战争的产物。
两次世界大战后伦敦受到重创,英国政府开始讨论重建城市的方案。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总结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总结第一篇: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总结外国城市建设史题目及答案总结第二章:1.古埃及卡洪城的主要特点1.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
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自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
居住密度极高。
2.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m的大路将其分为两部分。
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
但仅有十几座庄园,楼北住着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居住,平面呈曲尺形,房屋零散布置。
3.城东有集市、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4.卡洪城为早期阶级分化的产物,有严格的阶级分区、功能分区。
尤其是贵族住宅朝向北面凉风的位置(地中海),西部劳动人民住宅却迎着沙漠吹来的热风的方向。
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2.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影响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
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尸体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原则。
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原则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在卡纳克与鲁克索神庙的群体设计中,运用了2Km长的中轴线布局,两边设立越1000具人面狮身像。
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在阿玛纳的建设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规划手法。
第三章:3.古代的乌尔城平面布局有何特征?为什么采取这种形式?平面特征:1城市平面为卵形,有城墙与城壕,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
城市面积为88公顷,人口34000。
在乌尔城的平面中可以看到有厚墙围抱的宫殿庙宇和贵族僧侣的府邸高踞西北高地,而成墙外是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地,分划明显,防卫森严。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及综合论述题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及综合论述题三、名词解释:1. 主流建筑风格;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相应的建筑型制和建筑风格主流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统一性和稳定性三大特征2. 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哈夫拉、孟卡乌拉,方锥形金字塔的代表,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大斯芬克斯4. 山岳台建筑;古代西亚,用于崇拜天体、崇拜山岳、观测星相6. 帕赛玻里斯;波斯帝国时期,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以“三门厅”为联系8. 希腊三柱式;1、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美2、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代表着女性的阴柔之美3、科林斯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代表着生命的华贵之美9. 雅典卫城;古希腊最代表性的建筑群,几乎影响了此后欧洲几千年的建筑,现今仍是世界上最经典的建筑群之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冈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
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和卫城中心的雅典娜帕提农铜像。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从城下仰望,都能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
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也是全希腊的精神文化以及政治中心。
包括:山门、雅典娜神像、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
其建筑特点:1、突破了小小城邦国家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大希腊和小亚西亚的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
2、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雅典卫城建在希腊雅典城中央的一个突起的不大的山冈上。
剧场会堂建筑代表:麦迦洛波里期剧场。
宗教建筑代表:宙斯祭坛。
集中式纪念建筑代表:奖杯亭和莫索列姆陵。
市场敞廊建筑代表:阿尔索斯中心广场。
11. 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组成:柱子由柱头、柱身、柱础组成罗马塔司干柱式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7 1:8 1:912. 巴西里卡;用做法庭、商业贸易场所会议厅大厅,平面长方形,一端或两端有半圆形龛。
外国城市建设史论述题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时代背景与巴黎改建.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王权需要、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生产力发展需要、反对封建势力与教会权力的斗争需要.以法王路易十四时期为极盛期,欧洲的中心、效仿的对象.1655年法兰西学院基础上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1671年的建筑学院。
古典主义---君权专制与维理主义思潮的产物.强调:理性的、永恒的、高贵的、有秩序(古典柱式、对称与协调感、几何与数学关系)、明确结构上的主从关系---王权至上!国王万岁!。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学、数学等系统理论和基本原则巴黎改建---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改造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卢浮宫为代表,也包括市政桥梁设施.大量的贵族府邸.兴建路易十四广场(旺道姆广场)和胜利广场来歌功颂德巴黎城市中轴线,后来的香榭里舍大街、协和广场、星形广场等.采用区域性、轴线式的方式法国巴黎的改建。
雅各宾时期的巴黎改建:贫民化的改建---道路、绿化、土地整理.公民美德般单纯的建筑拿破仑帝国时期:军事独裁、皇帝、宣传对外战争胜利.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设.凯旋门和明星广场.巴黎的核心---协和广场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巴黎改建计划:背景---欧洲中心之一目标---功能需要、宣传帝国、军事防御内容---十字干道和环路.持续17年的道路建设.重视市中心/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 大量的绿化建设.城市中心---分区设置中心.市政设施建设的近代化.缺失---贫民问题、内外交通衔接矛盾60’s以来的总体规划巴黎地区总体规划---平行带状发展战略。
打破单一中心模式,树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城市发展廊带,保护巴黎旧城方针近代资本主义城市产生和伦敦改建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适应近代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
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
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
宗教建筑弱化,城市经济职能强化。
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所有制。
外建史问答论述题

四、问答巴洛克建筑的特征1 打破了古典以柱式为基础的设计方法,以情感来控制构图;2追求新奇,常用曲线、起伏的立面、断山花、扁方柱等;3巴洛克艺术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对抗。
反映在建筑艺术,强烈的凸凹对比、光影变化。
4巴洛克建筑具有一种阳刚之气——与具有脂粉的洛可可适成对比5巴洛克建筑形象与空间,都具有一种动态。
6巴洛克建筑将雕塑、绘画、园林、水景、室内装饰,融为一体古希腊建筑的艺术特色1.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
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
2.形式完整的古典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3.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
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4.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5.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伊斯兰建筑的艺术特色一.变化丰富的外观。
1.穹窿:伊斯兰建筑尽管散布在世界各地,几乎都必以穹隆而夸示。
这和欧洲的穹隆相比,风貌、情趣完全不同。
欧洲建筑的穹隆如同机器制品一样,虽精致但乏雅味。
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往往看似粗漫但却韵味十足。
2. 开孔:所谓开孔即门和窗的形式,一般是尖拱、马蹄拱或是多叶拱。
亦有正半圆拱、圆弧拱,仅在不重要的部分罕用。
3.纹样:伊斯兰的纹样堪称世界之冠。
建筑及其它工艺中供欣赏用的纹样,题材、构图、描线、敷彩皆有匠心独运之处。
动物纹样虽是继承了波斯的传统,可脱胎换骨产生了崭新的面目;植物纹样,主要承袭了东罗马的传统,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集成了灿烂的伊斯兰式纹样。
二.造型特点:广泛使用尖拱和尖顶穹窿,建筑群的主体取集中式平面,建筑群常伴随着伊斯兰式花园。
建筑上装饰高度发达的几何样图案,并采用彩色琉璃石砖,装饰性极强。
是以一种特殊的造型、形式、色彩、材质,多种多样的装饰技巧以及独有的审美特征体现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时代背景与巴黎改建.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王权需要、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生产力发展需要、反对封建势力与教会权力的斗争需要.以法王路易十四时期为极盛期,欧洲的中心、效仿的对象.1655年法兰西学院基础上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1671年的建筑学院。
古典主义---君权专制与维理主义思潮的产物.强调:理性的、永恒的、高贵的、有秩序(古典柱式、对称与协调感、几何与数学关系)、明确结构上的主从关系---王权至上!国王万岁!。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学、数学等系统理论和基本原则巴黎改建---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改造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卢浮宫为代表,也包括市政桥梁设施.大量的贵族府邸.兴建路易十四广场(旺道姆广场)和胜利广场来歌功颂德巴黎城市中轴线,后来的香榭里舍大街、协和广场、星形广场等.采用区域性、轴线式的方式法国巴黎的改建。
雅各宾时期的巴黎改建:贫民化的改建---道路、绿化、土地整理.公民美德般单纯的建筑拿破仑帝国时期:军事独裁、皇帝、宣传对外战争胜利.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设.凯旋门和明星广场.巴黎的核心---协和广场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巴黎改建计划:背景---欧洲中心之一目标---功能需要、宣传帝国、军事防御内容---十字干道和环路.持续17年的道路建设.重视市中心/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 大量的绿化建设.城市中心---分区设置中心.市政设施建设的近代化.缺失---贫民问题、内外交通衔接矛盾60’s以来的总体规划巴黎地区总体规划---平行带状发展战略。
打破单一中心模式,树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城市发展廊带,保护巴黎旧城方针近代资本主义城市产生和伦敦改建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适应近代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
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
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
宗教建筑弱化,城市经济职能强化。
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所有制。
划时代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伦敦改建的成果。
设置专门机构、制定建筑管理规定。
有方形广场的住宅群---London Spuare。
开放贵族园林为公园。
里琴大街的整体风貌。
连接重要的公园(里琴公园、克莱森特公园)、道路交叉口的广场、立面形象。
6731平方公里/1250万人的大伦敦规划单中心、同心圆、放射+环路、增加绿化。
伦敦郡48公里半径的四个圈层:内圈:降低建筑与人口密度、改善内城功能;近郊圈:良好居住地、补充绿化。
8公里宽的绿带圈:限制、运动场和农副基地;外圈:人口疏散地和工业企业。
1946年《新城法》与卫星城、邻里单位的尝试。
问题:疏解不力、不便伦敦大火的机遇--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
适应近代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
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
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
宗教建筑弱化,城市经济职能强化。
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所有制。
划时代的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为什么说唐长安城与宋汴梁城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建设的两个阶段?试分析原因。
唐长安城北据龙首源高地,向南低洼处展开。
南为秦岭北为渭水,唐长安城为新建都城,由宇文凯规划设计。
他的特点是:方正的平面轮廓,且规模巨大,历朝历代城市无法与其媲美,城内功能分区明确。
多重城郭关系,有宫城、皇城、外城组成,宫城皇城关系密切,内外区别明确,防卫能力加强。
宫城居中,且对称布局,受择中立宫思想的影响,宫城不再几何中心,但位于中轴线偏北段,对整个城市其控制作用,避免市民对皇城的干扰,严谨的做到沿中轴线对称,左祖右庙制,经纬涂式的道路关系,棋盘式道路,严格的里坊制度,集中市肆的制度。
水系十分完善,城内有龙首渠,清明渠均与漕运相接。
宋汴梁城在原汴州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由州衙改宫城,州城改都城,由外包一圈罗城,内外三重城墙,城内道路系统以宫城为中心的辐射式路网和方格网结合的路网系统,大道正对各门,城内有四条干道,漕运十分发达。
宫城居中心,稍微偏北。
旧的市坊分区州已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集中设市的历史时期几经结束。
北宋末年车给布满繁华的街巷,形成了开放的多功能的街巷空间。
专业性分行业的肆已经出现,基层商业网点随之出现,里坊制打破,不同阶级的人杂处,社会经济发达。
唐长安城是对以前城市建设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宋汴梁城则开创了新的一页,是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到以后各朝的城市建设。
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按政治及行政管理意义1、都城2、地区性封建统治的中心城市3、一般的府州县城市按城市性质职能分类1、手工业中心城市2国内商业中心城市3、海外贸易中心城市4、防卫城堡5、集镇;;从地区地形特征及城市形态分类:1、规则形:方形、圆形2、不规则形:沿河城镇、山城、双重城、多重城;;古代城市的特殊类型中国古代城市的地区分布与城址位置古代城市是在农业居民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最初的城市都是在当时农业发达的地区形成。
秦以后全国大部分时间为统一,水运发达,在一些航道的交汇处或重要渡口,往往形成一些商业都会隋唐至北宋,军事政治中心在关中或中原地区,经济中心在江淮一带,所以,在大运河沿线出现了很多城市元明清时期,同上类似,而且运河北段也出现了一些商业城市,比如临清,沧州,天津唐末及宋元,国际国内原因,海上交通发达,沿海也发展了一些贸易城市。
明中叶以后,受倭寇的侵扰,修筑了防卫性的卫所城堡,后来甚至直接海禁。
我国虽然海岸线很长,但沿海贸易却不发达。
都城位置的选择完全出于政治及军事原因。
比如:汉定都长安,因为长安位于关中,便于防守,又便于东出潼关控制中原。
唐宋以来,由于都城人口多,生活供应问题很大,因此也较重视经济交通等因素。
隋唐建都西安,但高宗及武则天时,帝王及政府机构较多时间在东都洛阳,实因洛阳的漕运不受三门峡天堑的阻碍。
唐玄宗以后改善漕运,大部分时间才在长安。
有些都城的选址,还与当时统治集团的势力范围及根据地有很大关系,比如东汉刘秀之迁都洛阳,永乐皇帝之迁都北京。
有些朝代,因统治范围的扩大,数次迁都,如北魏。
有些都城按照军事政治的原因选定在某地,但又不在这个地区原来的城市建都,一方面由于原来的城市破坏很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统的观念。
如在长安地区:周镐京,秦咸阳,汉长安,唐长安,都相距不远而又完全新建。
洛阳地区的周王城,汉魏洛阳,隋唐东都洛阳,也是类似;北京地区:金中都与元大都有少数都城市原来交通便利的商业都会,原地改建扩建。
北宋开封南宋临安,但宫城部分肯定要新建。
有些非都城的省业都会,各代城市的范围及城址不同,但基本上原地重新扩建,如扬州。
也有个别城市,屡毁屡建,而且原封不动,如苏州。
古代海港贸易城市较少,这些城市多在河道的入海处,沿河发展,实为河口港。
如甬江口的宁波,珠江口的广州,晋江口的泉州,黄浦江边的上海(当时船小,河港已满足要求而且安全,直接临海的城市很少,只有一些防御性城市,如蓬莱,镇海)沿海岸及沿长城修建的边防城堡,完全是出于防御要求及设防的军事体系及建制分布,无经济的基础和价值,当失去防御作用后也就废弃。
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系统周代的城市道路以“轨”作为表示道路的等级和宽度的基本单位。
道路的宽度因交通量和城市的不同等级不同宽度不同。
主要交通工具为车。
隋唐长安城及洛阳城,道路系统规划突出了道路系统的功能,道路两边是封闭坊里,有坊墙坊门,三品以上的官吏的府第可以直接面向城市道路开门。
道路宽度大。
宋东京(开封)的城市道路道路除交通功能外,两旁还分布各种店铺,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并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变窄。
唐长安城的道路有全市性的主要交通干道,和一般的划分坊里的城市干道,在坊内另有道路系统,这两种道路系统有明显区别宋东京的道路有主要交通干道,多为通向城门的道路。
还有繁华的商业街。
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的道路也有明显分工,有通向城门的主要干道,这些道路的交叉口或某一段落也集中一些店铺,另有一些商业较集中的街。
有一些巷和胡同,是住宅区内部的通道,一般的小城市的道路可分为街与巷,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也是商业街,巷是居住区内连接各院落入口的通道。
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往往是各条通向城门的道路,城门是古代封闭的严格管制的城墙的出入口,也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起点。
城市主要干道与市际道路合一宋以后在出城干道的附近往往形成关厢地区城市道路系统的形式及道路的分级与城市性质规模有关,也直接与城门的数目有关。
都城每边三门,府州城每边两门,一般县城多为每边一门。
古代城市道路大部分为方格形。
皇帝专用为御路。
唐长安城中有帝王专用的由大明宫经兴庆宫至曲江的用夹城保护的专用道路。
宋开封城规定城内四条主要道路为御路,在断面上用红漆杈子将御道与其他行人路分开明清北京城由宫殿至天坛的主要中轴线的干道上,有高出两边道路的皇帝专用御路,皇帝出行铺黄沙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市肆的分布考工记:前朝后市与前朝后寝的布局思想也一直,即宫前为朝政区,宫后为家政区初期商业不发达,“市”只是在城市中某一地点定期交易,日中为市,市罢而散。
后来直接交换不能继续满足需要,出现商人,并形成固定的商市汉长安九市,隋唐长安东西市,洛阳有三个集中市。
这种集中的市一般规模相当大,一方面说明商业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政府有必要加以管理。
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城市经济并不十分发达,以致很大的城市只设两三个市。
这种市一个弊病就是市民使用不方便。
宋后,商市的分布突破了严格控制的集中市肆的方式,而是沿一些街道分布。
集中的市在中心设有管理机构。
集市内一般按不同行业分为若干肆,这是商业,手工业发达的结果宋代的东京城没有完全按照街道集中,但不同街道,行业分布有所侧重,有一定的识别性和方便性。
早期的市主要是行业交换功能,隋唐长安的市中已有商业与手工业结合的情况,形成前店后坊的形式。
以后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集中逐渐出现配套服务设施。
宋代以后市有多种形式,市集庙会,集市,有按货物种类分开的市集。
河道较多的水网地区城镇,商市的分布于河道的关系尤其密切。
明清时期一些城市由于城乡物资交流进一步密切,商业发展较快,往往在城外发展形成关厢地区。
中国古代城市的居住区中国古代的城市居住区称闾里。
里是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汉长安中有闾里,里内是排列整齐的住宅院落。
北魏洛阳城内有三百二十里,每里为一华里见方,周以围墙形成封闭形隋唐长安中按规划建造了一百零八坊,有封闭的坊墙,定时开闭的坊门,夜间实行宵禁坊里是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位。
严格管理的封闭的坊里制,完全是按封建统治者为便于管制居民的要求建造的,与城市居民生活的要求相违背宋代的城市中也有坊的制度,但已无坊墙和坊门,通常是指一定的居住地段或居民管理的单位。
宋开封有八十余坊,分属八个厢管理。
宋平江府也有坊,在坊巷入口有写着坊名的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