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基本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要遵守的总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立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之辨:
教育方针是阶级或政党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根本指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途径和培养方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目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
第二,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1.层次结构:
①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
③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④教学目标,即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
2.内容结构:
①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②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其中,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
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的的理论
1、“社会本位论”:柏拉图凯兴斯坦纳涂尔干赫尔巴特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国家的合格公民。人的本性是社会性,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①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
②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
③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评价:忽视了个体的价值,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的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2、“个人本位说”(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卢梭裴斯泰洛齐洛克福禄贝尔
主要观点——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教育目的是要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
其培养的“自然人”的人格特点:自爱、自主、自立、自制。
评价: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将“自然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对立了起来。3、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认为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
教育内在过程目的就是强调了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反对传统的远离儿童目前需要的抽象遥远的目的。杜威是说教育没有教育外在的目的。
不是个人本位论,而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去“干预”。
4、“完满生活预备的教育目的论”: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带有功利色彩的所谓“个人完满生活准备”说的教育目的论。在他看来,“怎样运用我们的一切能力使对己对人最为有益,怎样去完满地生活?这个既是我们需要学的大事,当然也就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所谓的“完满生活”包括: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自我保全的活动,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以及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这是一种带功利主义色彩的教育目的论。
5、杜威的教育适应生活说:
教育即生活。主张教育应是生活本身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要求学校把教育和儿童眼前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全面发展的人即指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的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2、论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联系(基本观点)
①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决定的。
③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大工业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2、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教育目的社会性质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
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体~美~劳动技术~。
相互关系:相对独立,不能互相替代。德育保证方向和动力;智育为认识基础;体育是机体保证;美育与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
Ps:素质教育:改良人的独特的根本“质地”。
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发展各种能力,而是各种能力发展得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