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学生描绘情境,诉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输送信息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哪种类型的课,讲授法都是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㈠讲授法的步骤
讲授法主要有四个步骤:准备——导入——讲授——结束。
1.准备阶段
包括教材和教参的搜集,教具的选择和教师的心理准。
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能力与永平精心备课,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选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同时教师要有充分的信心,认识讲授的目的,意义,增加讲课热情。
2.导入阶段
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导入更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通过“情感”去启发他们认知结构的大门。导入主要有三种类型:直观型,问题型和趣味型。导入应提供一种全景式鸟瞰,是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
知欲。
3.讲授阶段
首先,要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知识要求的差距,并通过恰当的语言促使知识内化;其次,应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用模型引导学生理解讲述的概念法则,并重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可以通过变化刺激来实现:改变讲授的声调,语速;利用动作和表情变化;改变工具,利用板书,挂图,幻灯,电视等工具;穿插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
4.结束阶段
教师应做一个总结,以帮助学生抓住要点,掌握规律,增强记忆。
㈡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注意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
讲授内容要清楚明确,层次鲜明。既要注意科学性和知识性结合,又要注意抽象性和形象性相结合。数学语言要求谨慎,一字之差面目全非,如“增加了”和“增加到”都有各自的含义,绝不可混淆。
2、注意体态语的运用
体态语包括手势、身姿、表情、眼神等,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辅助手段。
3、注意从具体到抽象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在讲授时要配合直观演示或联系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掌握新知识。
4、注意启发性
讲授要语言准确、简练、生动,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在学生观上,要以学生为认识主体,强调学生积极思考,发掘学生学时的内在潜力,在方法上,要注重直观形象教学,辅于多种教学手段,充满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效果上,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听讲,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就有必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运用讲解法帮助学生理解。像增长率问题中“增加了”、“增加到”这样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不做必要的讲解,学生是无法理解的。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设疑、启发、提问学生,并通过学生的交谈对话方式探讨新知识,得出新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介于获得新知识、检查已学的知识。其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
(一)谈话法的准备
运用谈话法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真正树立学生主体观,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学生要实现增长知识,发展智能,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运用谈话法,教师须做如下准备工作:
1、通过课前工作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只有掌握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教师应在课前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试卷、平时观察等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明确应提供哪些准备知识。
2、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确定突破口
在备课时,教师应切实了解新知识是建立在什么旧知识基础上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是什么?
3、精心设问
能否成功运用设问是谈话法的关键,因为在这里全部教学过程和结果都是由分析、解决问题而发生、展开达到目的的。
(1)问题要明确,有针对性。所提问题要具体明确,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难以适度,使学生能确切掌握教师的要求,易于学生思考。笼统、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无从答起、答非所问。要尽量避免提问简单化和暗示性的问题。
(2)要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为达到教学目的,教材的重点、难点都是提问的关键,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深入到知识的本质。
(3)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启动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发挥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产生一种强烈的解答问题的求知欲与迫切感。
(4)问题要有系统性。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顺序精心编排问题,组成问题系列,诱导学生去发现和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方法系统化、模式化。
【例题】红光小学买白粉笔80盒,买红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一共买白粉笔多少盒?
提问:1、这道题给了我们多少已知条件?
2、要求一共买粉笔多少盒,必须先知道什么?
3、两个条件都直接告诉我们了吗?那么应当先求什
么?再求什么?
4、怎样列式?
解答:80-35=45,80+45=125(盒)
答:一共买粉笔125盒。
(二)谈话法的基本步骤
谈话法的运行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教师提问——倾听学生回答——教师作出反应,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问题单位,然后再依次进入下一个问题单元。
1、教师提问
根据事先设计编排好的问题启动学生思维,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三点: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总是提问那些好学生,是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读生”,产生一种冷落感,要让不同程度
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第二,教师提问要有层次性,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一般性提问之后,提出一两个高级认知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分析,不应总在同一认知层次上重复;第三,提问形式要多样化,可以从正面、反面、侧面多种不同角度设疑。
2、倾听学生回答
学生的回答是启发式谈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决定下一步教学导向的依据,必须认真听取。教师应做到:提问之后不要立即让学生回答,而应给他们一点思考的时间,这样可使头脑反应快的学生的意见更为成熟,也可使那些较为迟钝的学生得到发言的机会;要有耐心,让学生把话说完,尤其是当学生回答与自己预想不一致时,要格外注意,是学生想错了,还是自己未考虑周全,及时是学生想错了,也要让他讲完,千万不要半路打断,这样会损伤他的积极性;在倾听的同时要进行分析判断,这个学生的回答是否是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出现错误的根源在什么地方?一种别出心裁的意见是否合理?要尊重学生,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不可心不在焉,要采用适当的表情,鼓励学生大胆说下去,让学生感到教师十分注重他的意见;在一名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要延迟几秒钟做出反应,一是让发言者有时间回顾所说做出必要的补充,二是让其他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这短短的几秒钟有时会引出更加成熟的意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