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课程论文—金融危机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3000字论文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3000字论文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金融危机论文篇1 关于中国式金融危机的新思考摘要:国际金融风暴并没有对我国金融机构带来太大冲击,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作为金融危机“绝缘体”,这是因为我国独具特色的金融体系。
然而,近来银行间的利率危机,持续的股市和地产泡沫逐渐膨胀,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面临严重的危机,我们不得不思考该直面经济和金融的转型挑战,防范中国式金融危机的爆发,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关键词】中国式;金融体系;金融危机;经济安全;思考1 我国金融体系简介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相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且形成了严格分工,相互协作的格局。
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三个方面。
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了银行、证券、保险、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等。
我国银行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性质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有外资金融机构,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外资逐渐加大了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投资,使得我国金融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机遇,同时也挑战重重。
金融市场体系包括了资本、货币、黄金和外汇市场等。
一般有根据其上市交易工具的期限把金融市场体系只分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包括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金融调控和监管是指对我国金融机构运行进行的宏观调控和具体监管。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进行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是负责具体货币政策的实施,保持整体的市场稳定,还有保监会、证监会等它们具体负责保险和证券市场的监管。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篇1关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现行金融制度与全球化的矛盾,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以及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忽视及缺乏有效的金融调控体系。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我国应采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扩大内需,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适时适度对外开放以及加强金融系统的监管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措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我国;应对措施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矛盾。
我国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行深刻的分析,结合本国国情,扬长避短,争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对社会的影响比较明显,我国也不例外。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短期负面,长期促进。
我们必须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以控制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1、金融危机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美国和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已向实体经济蔓延,已出现经济衰退。
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经济放缓及由此带来的外需减弱必然使中国出口受到影响,从而对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2、金融危机会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从宏观上,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
尽管我国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本次金融危机与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
中国拥有约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约60%为美国国债、“两房”相关债券和其他美元资产。
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对中国具有正面影响,但美元未来的走势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极大,如果美元大幅贬值,我国官方外汇储备将不可避免的显著缩水。
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 论文)金融危机的论文浅谈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的论文浅谈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摘要】本文讲述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实在,并分析了其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实质;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决定价值。
市场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形成价格。
在正常状态下,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创造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在市场上形成现实的价格,但由于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商品价格会上下波动,这种波动总是围绕商品价值这个中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
不过,持续强大的人为因素过渡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将会远远背离价值,从而形成一种扭曲的经济状况,并带来相应的破坏性后果,金融危机正是如此。
1.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原因,表面上看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存在以下六大原因:1.1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还本付息。
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购房“零首付”,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让美国人能变得超前消费,提前消费,连穷人都住得起大房子。
按揭贷款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1.2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机构将购房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了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了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的投资者,这样又进一步加重了投资者的金融风险。
1.3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诱惑而角色异化。
在通过承销债券谋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
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成了赌徒甚至庄家。
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拨。
1.4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
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精选4篇)
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精选4篇)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篇一好像全世界都在议论FinancialCrisis.....其实很多信息都是网上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想我也不会写下一下的感受。
很多人说,西方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实说到底还是美国很严重吧,人均saving居然是-1%,这个对中国人来说的确是没办法接受的,又好像说英国好多人还不起贷款,露宿街头,接着说冰岛国家破产了.....消息是很多,但是呢,我所在的欧洲大陆还是比较stable的吧,至少荷兰是比较稳定,也许是因为金融业并不是主要支柱产业吧,看报纸说鹿特丹港口及其周边地区仅仅物流业就有超过6000个岗位空缺,对于一个小国家来说,貌似港口还是一片繁荣!也许中国真的不是偷着乐,港口为何如此繁荣居然跟中国有关!现在全世界都在缩减成本,中国也不例外,那么多的消费品产自中国,各大船运公司力图把运输成本降到最低,都用大船,外加超载,小的港口都不敢去了,再加上精明的荷兰人采用了电子清关制度,船在到港2个星期前就可以提前清关,大部分往欧洲大陆的船都冲到鹿特丹来了,而港口的生意早已经形成了cluster,自然带动经济的繁荣,所以没感受到金融危机过多的冲击,真的!暑假时候在国内,只有一个感觉,国内的东西越来越贵了,而最近发现鹿特丹超市的东西还真是偏便宜了。
今天的感受特别深,应该说坏小孩是个特别不会过日子的人,平时因为懒,舍不得多走10步路到隔壁便宜点的超市买东西,今天发现平时去的超市东西都没空了,跑到隔壁那家便宜点的德国超市,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买东西很很很不看价格!啊哈!突然想起为什么leo在法国留学的同学ge大姐说,坏小孩是不是特别娇气啊,你看她点菜都不看菜单和价格的!呵呵,估计是说坏小孩很不会过日子,不过貌似被很多很多人说过,无所谓了。
只是今天去那个超市买东西,突然想到了以前在莱顿的日子,04年老去那个超市买东西,因为那个很近,也有很多我喜欢吃的巧克力,只是,今天有感触是发现好多东西超便宜,几年都没涨价的样子了,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种巧克力,400克,才1。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20xx字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20xx字篇一: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20xx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
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
为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央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
20xx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xx年的工作重点。
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
只要我们措施得力,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起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xx年以来,全球经济是典型的高增长、低通胀,同时呈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是高储蓄、低消费;美国等发达国家是高消费、低储蓄,通过低利率政策扩张信用,靠借发展中国家的钱来过日子,在借钱的过程中扩大了进口,扩大了赤字,同时带动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旺了全球的需求,而背后是全球的供需失衡。
这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部矛盾产生的必然结果。
由于没有约束美元的供给,或者说由美元供给所引起的全球货币供给过快,先是通胀,后是美国的次贷危机。
由次贷危机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
最后把世界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存在的。
由于对美欧的外贸出口约占我国对外出口的40%,现在外需减少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很明显。
从经济先行指标看,去年7月份以来,已连续五个月下滑,财政收入增长率下降。
从货币角度来说,名义贷款增长率减去PPI后的实际贷款增长,20xx年7至9月份平均增长5%,20xx年同期是14%左右。
金融危机范文
金融危机范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展开论述。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完善性。
首先,金融机构存在风险管理不当和监管不力的问题,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度越来越高,一国的金融问题往往会对其他国家造成连锁反应。
再次,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透明性,容易发生系统性风险。
最后,全球经济不稳定和政治冲突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会导致金融信用的崩溃,使得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减少,从而拖累经济的增长。
其次,金融危机会引发大规模的失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再次,金融危机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更加明显。
此外,金融危机还会对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要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其次,加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决策水平。
再次,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问题。
此外,加强金融教育和金融素养的普及,提高社会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四、结语金融危机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透明度、增强国际合作和提高金融素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金融危机的发生。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共同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完善性。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的衰退、失业的增加和社会的动荡。
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分析论文
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分析论文金融危机是指由金融市场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已经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如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的次贷危机等。
这些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财富的大量流失。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往往会导致银行信贷紧张,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投资和消费意愿下降,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企业的停产停业和裁员现象普遍发生,失业率上升,消费需求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降低。
二、对政府财政的影响金融危机对政府财政也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税收下降,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同时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援助政策来刺激经济,导致政府的财政支出大量增加,财政赤字和债务飙升。
三、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困境,比如央行降低基准利率、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等。
虽然这些政策可以提供流动性支持和增加银行信贷,但也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问题。
四、对全球化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全球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金融市场的高度联系,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将很快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此外,全球化也代表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金融危机给这些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时,国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危机,缓解经济压力。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在短期内增加就业和支撑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加强金融监管,严格控制银行风险,防止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此外,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复杂的,也提醒我们要警惕金融风险并采取措施来应对。
只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相信我们可以渡过难关,迎来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财政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金融危机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与反应
财政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金融危机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与反应标题:金融危机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与反应摘要:金融危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一种常见而严重的问题,对全球经济和国家财政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论文主要研究金融危机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并分析各国在金融危机期间采取的反应措施,旨在探讨与总结金融危机对财政政策的启示与教训。
1. 引言金融危机是指由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并导致经济增长停滞的一种严重经济事件。
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其直接和间接引发的影响不仅限于金融领域,更深入到实体经济,在国家宏观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金融危机对财政政策的影响(1)降低财政收入: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公司利润率下降,大量企业关停,失业率上升,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直接影响财政政策的执行。
(2)增加财政支出:在金融危机期间,国家不得不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3)改变公共债务状况:金融危机使得国家大规模救助金融机构和企业,导致公共债务规模急剧增加,影响财政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3. 金融危机下财政政策的反应(1)通过财政刺激方案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普遍采取扩大财政支出、降低税收和加大债务融资等方式,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来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
(2)加强监管和规范金融市场:金融危机引起对金融市场监管的反思,各国加强监管体系,完善金融制度,以降低金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3)改革财政体制:一些国家在金融危机后进行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效率,增强财政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
4. 金融危机对财政政策的启示与教训(1)财政政策应具备及时性和灵活性,能够迅速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2)加强财政监管和稳定金融体系,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降低金融危机对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
(3)稳定公共债务状况,建立合理的债务融资机制,以确保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4)探索多元化的财政政策手段,如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工具等,以提升财政政策的效果与影响力。
金融危机方面的论文
金融危机方面的论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海啸如狂风暴雨般席卷全世界,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并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危机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危机方面的论文范文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管理论文一、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生存困境“水干了才会暴露出谁在裸泳”,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一度暴露出来。
过去,在优良的市场环境、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惠的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的很多企业起步迅速,发展喜人,但是在经营管理上、科技创新上、企业品牌上没有下功夫,与国际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由于“经济和平年代”的掩盖一直被忽视,当金融危机出现以后,问题全出来了。
1.市场萎缩,产品销售不畅由于国际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导致我国出口型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急剧萎缩,同时,金融危机后期,我国的传统出口国家如东南亚、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消费行为以及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变化,市场保护主义倾向更加明显,导致未来我们队这些国家的出口将不容乐观,我国一些玩具、鞋帽、服装等产品面临着极大的销售危机。
另外,由于我国在金融危机下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很多的工人失业,收入减低,消费能力下降,房市萧条,导致了国内的市场陷入一个较长的萧条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未来的产品销售将困难重重。
2.产品库存积压我国企业一直以产品数量取得整体规模利润,但是由于企业市场萎缩,产品销售困难,同时市场正在调整,企业产品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大量的产品积压。
产品的积压导致了企业资金被套牢,使得企业本来在金融危机下已经捉襟见肘的资金压力更加雪上加霜。
产品积压的原因一个是市场的萎缩,另一个也是企业无法适应市场新的变化造成的。
3.利润锐减我国企业原来的利润主要来自良好的出口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我国的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机遇多、竞争少,使得企业赢得了第一桶金。
但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市场少了、物价高了,但是职工的工资却在上涨,这使得企业的利润出现减少的趋势。
金融危机论文5000字范文(2)
金融危机论文5000字范文(2)金融危机论文5000字范文篇3浅谈我国经济改革下金融危机防范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得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体化程度也不断加深。
为了使各国的资金在效率上得到更好的发挥,其目的是为了增强自身在世界金融体制下的竞争力,因此各国开始积极投入到金融的自由化改革上来。
金融市场在缺少政府的干预后,会更加增强其自身的积极性,激发其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更能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如果政府完全放任金融市场自由发展,也可能会造成金融危机的惨状。
因此金融自由化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化,并不是完全的自由。
政府要根据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危机进行合理的把控。
本文主要结合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和我国金融业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经济改革;金融危机;金融监管;金融自由化一、引言金融危机又俗称经济危机,其一旦发生,将会给金融市场一次致命性的打击,其后果往往伴随着经济的逐渐萧条,大量的公司倒闭和工人失业,严重的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等严重后果。
金融体系有其脆弱的一面,金融危机的形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导致在风险来临时承受能力低下;外因是来自金融系统外部的资金冲击,比如国外大量资金的恶意打压等都可能造成一定的金融威胁。
金融危机还具有超周期性、传染性等特点,金融危机一旦爆发,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各行各业,是一种无差别攻击模式,当全面爆发后,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不会遵循上一次金融危机的时间节点来进行破坏,所以金融自由化的放任力度要适中,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全盘掌控。
充分认识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是做好防范工作的必要前提,结合世界各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进行自由化改革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金融危机成因(一)经济周期金融危机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金融风险的产生,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产生是由人们对市场的不理性投资或者不正当行为造成的后果。
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对策(五篇范文)
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对策(五篇范文)第一篇: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对策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对策受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过了财政形势最为困难的一年,但财政形势仍不乐观,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经济下滑造成的收入减少将会更加明显地反映到财政上来,再加上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以及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减收因素更加明显,从而导致当前的财政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在扩内需、保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必须更直接、更有力。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出现回暖迹象,这表明中央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正在显现出效力。
筑牢经济回升的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为地方财政,下一步主要应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和改善民生支出,推进税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应对和减缓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的进一步加深。
2.落实好国家出台各项财税政策,推进税制改革,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落实好税制改革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早日摆脱困境创造良好的财政环境。
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和税率,促进和带动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
继续落实好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完善并落实好支持企业出口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长。
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支持中小企业的各项财税政策,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小企业是安置就业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有生力量,地方财政要增加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增加诸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的资金安排,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论文一: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过去几次金融危机的案例,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不仅引发了经济的衰退和失业率的增加,还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际社会应加强监管机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论文二: 金融危机对不同国家经济体系的影响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经济体系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根本原因。
研究发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较为脆弱,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更加严重;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相对较为稳定,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较小。
因此,不同国家应根据自身经济体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论文三: 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与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本文通过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经验的研究,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导致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衰退、资本外流和汇率波动等问题,同时也暴露了其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
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应加强金融监管、实施结构性改革,并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以上是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的三篇论文范文精选。
每篇论文都通过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这些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金融危危机参考论文金融危机论文
金融危危机参考论文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危机参考论文篇1浅析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摘要: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作为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监管机构的IMF的表现却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在救助求援成员国和监管成员国国内货币政策方面备受诟病。
本文将在对IMF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期对于IMF今后在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在进行全球金融监管方面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危机;困境一、全球金融危机折射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迫切性2007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2022年9月,先后经历了雷曼兄弟倒闭,华盛顿互助银行告急,美国国际集团(AIG)国有化,危机急剧恶化,并进一步演变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然而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监管机构发挥的作用却显得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IMF未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成员国的国内金融体系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管,致使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度发展金融衍生产品、过度使用杠杆,以谋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这最终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道德失控。
另一方面,IMF在救助危机国家方面也少有作为,这主要源于IMF贷款资源的匮乏、贷款条件的僵硬以及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入侵,都阻碍了成员国向其寻求救助。
此外,由于IMF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权利结构的失衡从而导致的IMF治理结构的失衡,也制约了其防范危机发生、遏制危机蔓延的能力。
IMF在全球危机下的无能为力更多地折射出IMF改革的迫切性。
要彻底改革IMF,必须在重新审视各国基金份额的配比、废止少数发达国家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反应迅速、卓有成效的国际金融救援机制,担负起危机救助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公平的份额制及投票表决制(二)危机救助机制存在缺陷(三)监管机制不足IMF在监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危机预警能力较差,目前IMF的援助主要在危机发生以后,只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并不能做到事前避免损失。
金融危机下地方财政的困境与出路
金融危机下地方财政的困境与出路引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地方财政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在金融危机之后,地方财政面临着许多困境,如财政收入减少、债务压力增加等。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下地方财政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出路。
地方财政的困境1.财政收入减少: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地方财政的税收收入也受到了影响。
企业利润减少,个人收入下降,导致税收收入减少,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债务压力增加:金融危机之后,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加了债务规模。
然而,金融危机导致了利率上升和债务成本的增加,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3.民生支出增加: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地方政府不得不增加民生支出,如失业救济、社会救助等。
这进一步加重了财政压力。
4.投资需求减少:金融危机导致了企业的投资意愿减少,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投资需求也随之下降。
这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也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困境。
地方财政的出路1.提高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创新税收方式,如改革税制、提高税收透明度等来增加财政收入。
此外,发展新的经济产业,吸引外资投资等也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2.控制债务规模:地方政府应该谨慎管理债务,避免过度借债。
同时,要加强债务管理,合理安排债务偿还计划,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
3.调整支出结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增加必要的支出来实现财政平衡。
例如,加大对教育、医疗、环保等民生项目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
4.拓宽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渠道来缓解财政压力,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吸引民间投资等。
同时,要加强融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5.提高投资效益: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评估和管理,提高投资项目的效益和回报率。
通过有效的投资,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结论金融危机对地方财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许多困境。
财经毕业论文--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评价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评价摘要:金融危机对全球性的经济造成了不可估计的冲击,其导致了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出现了较大程度地损失,经济增长出现较大的下滑,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现象,甚至会伴随社会动荡或政治危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关系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财政政策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的政策手段。
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力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的背景以及选题目的,接着对国内外对金融危机的研究进行整理和阐述,然后说明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必要性,进而详细描述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现状,再仔细分析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取得的效果及成功经验。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政政策、中国、财政政策效果评价China should financial crisis fiscal policy and its effect assessmentAbstract:The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not estimated impact to the global economy, the total economic output and led to the economic scale appeared greatly loss, economic growth appear larger down, business failures, and unemployment rises phenomenon, even with social unrest and political crisis. China, as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at the same tim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 economy, China should the policy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relation to the world economic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fiscal policy is China's important policy means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a positive fiscal policy, and strive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economic steady and rapid growth.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topics in China, then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research of consolidation and the elaboration, then explain the necessity of policy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China to financial cri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licy, again careful analysis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effects of policy made successful experience.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 Fiscal policy, China, effect assessment of fiscal policy目录1 引言目前世界正面临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
财政与金融课程论文金融危机
财政与金融课程论文金融危机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财政与金融》课程论文金融危机班级:10级财经一班姓名:王璐璐学号:【摘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风险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与传递源、被传递对象、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传递过程、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等相互关联。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一般与传递源的距离、各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等成反比。
拯救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对迅速中止危机的传递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剖析;解决对策一、理论综述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
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
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 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
浅谈金融危的原因及影响论文-V1
浅谈金融危的原因及影响论文-V1
金融危机是指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与银行体系的一系列问题,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
1.信贷泡沫
信贷泡沫是由银行过度放贷,导致借款人无力偿还,从而造成贷款违约、抵押品贬值,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引爆银行系统风险。
2.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会导致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个人和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进而引发信用风险扩大,金融机构的盈利受到严重破坏。
3.政策失误
政策失误包括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不当,放任市场失控,监管不力等问题。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到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否则政策失误可能导致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
1.经济衰退
金融危机会导致实体经济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失业率上升,并引发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失业率上升的同时,也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会对经济造成长期的影响。
2.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的原因是因为市场对一种货币信心下降,市场对该货币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该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价值。
货币贬值将导致购买力下降,进而导致生活成本上升。
3.金融机构倒闭
金融机构倒闭会引发企业破产、投资者损失等问题。
同时,由于金融机构的互相关联,一个机构的倒闭也可能引发其他机构的倒闭,进而造成金融市场的波动。
4.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因为大量人口失业、企业倒闭等导致生计无法维持,还会引发公共安全问题。
总之,金融危机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除了对金融行业的冲击之外,对整个经济体系和社会都是巨大的,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财政与金融-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的职场
•
•
金融危机下,以下三种财务会计业的工作岗位将是最有市场需求:
1.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每个公司都需要招募会计师来完成核心的财务职责,像是维 护总账、进行账户分析和对账、修正日记账错误以及完成月度结账工作。因此,市场 对拥有3年左右经验的CPA的需求相当强劲。以拥有1-3年工作经验的会计师为例,大公 司(年营业额在2.5亿美元以上)为他们提供的起始年薪在4.45-5.725万美元之间。 2.公共会计师:公共会计行业的公司对拥有高度专业技能财会人才的需求一如既往, 他们需要这些人才向客户提供各种重要的会计、审计和税务服务。公司们希望有经验 的会计师能填补在未来若干年因为 “婴儿潮一代”退休加速而带来的人才断层。预计 小型公共会计公司(年营业额在2500万美元以下)中税务部高级会计师的起始年薪将 在5.4-6.925万美元之间。 3.信用控制和应收账款专员:时下艰难的信贷情势,让公司们越来越认识到了信用控 制和应收账款处置工作在管理信用风险和收回过期的应收账款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类 组织都在招募能够帮他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的专业人才。根据预测,中型公司(年 营业额在2500万-2.5亿美元之间)的信用控制和应收账款专员的起始年薪将在2.9253.75万美元之间
金融危机前
金融危机时
突破金融危机的三基本点
新一代的经济思维须在三个基本维度上创新,第一,必须建立最 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第二,必须在完善的、 独立透明的法治基础之上建立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体制; 第三,必须大力推进生产领域的市场化,鼓励实业投资。
金融危机时个人应对策略
一是股权重组,增资扩股;二是坏账打包,切割剥离;三是注 入资金,解决流动性。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 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 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 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 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 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 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与金融课程论文—金融危机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财政与金融》课程论文金融危机班级:10级财经一班姓名:王璐璐学号:【摘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风险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与传递源、被传递对象、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传递过程、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等相互关联。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一般与传递源的距离、各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等成反比。
拯救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对迅速中止危机的传递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剖析;解决对策一、理论综述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
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
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 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
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及信用发展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
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
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
从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1979)提出的,并由和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融危机模型是由以(1994、1996)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第三阶段。
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
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动性危机模型(,1998),侧重于从金融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来解释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孪生危机”( Kaminsky & Reinhart, 1998 ) ,从实证方面研究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固有的联系。
二、2008年美国引发金融危机原因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
从本质上看,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看,金融疏于监管,存在六个环节上的重弊。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
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
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
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
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
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
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
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
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
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
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
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
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
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市场。
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
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价;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冲基金又疯狂做空美国股市,加速整个系统的崩盘。
这六大环节一环扣一环,形成美国金融泡沫的螺旋体和生长链。
其中一环的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今天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的解决对策1.美国的对策次贷犹如骗子。
次贷危机犹如骗子破产。
美国金融体系信用破产,难以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难以获得世界投资者的信任。
没有钱,美国一年高达7000多亿美元的军费如何解决美国人的高消费、超前消费如何维持对于美国决策者,只有两条路。
一是继续行骗。
怎么行骗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大规模借债或者印刷美元。
借不到钱,只好多印刷美元来解决资金需求和市场流动性。
二是改骗为抢。
靠军事手段或者金融战,到世界各地抢财富。
抢要抢有钱的地方,没有钱的地方不好抢。
谁有钱欧盟、中国、俄罗斯、中东、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等国家,都是美国抢劫的对象。
当然,没有主权,没有军事力量做支撑的国家,肯定是首批抢劫对象,这是肯定的,也是98年金融危机所印证的。
冰岛、韩国等国危机,就是和美国连体经济造成的。
可以预料,一批没有自主权、经济发展和美国联系紧密的国家,将是首批国家破产的国家。
美国老大没倒,小弟倒一批是很正常的。
至于美国会不会耍赖,不还债务。
这倒不用担心,美国现在是缺血,没有外来的输血,美国就不得不接受金融危机深化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深刻现实。
赖账只能更加使美国国家信用破产,美国就只能靠印钞票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缓解危机,但缓到最后,就是癌症,轰然倒塌。
2.世界强国的对策我们看到了,欧洲、俄罗斯、中国、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注资等方式,应对金融海啸的来袭,这是很正常的。
世界各国救市,不是救美国,而是寻求危机来临时的自保措施,是一种条件反射性行为。
受美国次贷危机最深的是欧盟,所以,法英德三国,纷纷谴责美国是罪魁祸首,甚至要求将次贷危机的负责人绳之以法。
这么天文数字的金融游戏,难道美国政府不知道不可能的,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美国政府,而非华尔街金融大亨们。
世界人民投资给美国,是以美国国家信用为担保的,而非华尔街的信用。
世界多强的应对,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保,看紧钱袋子,打牢防火墙。
这点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就已经采取了。
不然美国金融战早得手了。
第二阶段是自救。
目前世界各国的救市措施,就是解决市场流动性不足问题,避免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
第三阶段应该是算账。
找美国算账,改革美国一家独霸的世界金融体系。
这一阶段,深刻体现为世界多强,特别是中欧俄日等联合起来,要求国际金融改革。
3.中国的对策美国不是中国的朋友,这点我们必须肯定,但我们也不希望美国成为中国的敌人,这一点我们也肯定。
说得好听点,中美就是两个商业生意伙伴。
所谓的生意伙伴,就是遵循利润对等原则的。
美国现在有困难,这是美国自己造成的,而非中国造成的。
美国求中国政府用老百姓的血汗钱来救它,根本就是无理要求。
看到美国出售台湾武器、出售越南武器,我就感到好笑,黔驴技穷的伎俩,深刻说明了美国决策者已经无牌可打的窘境。
中国首先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中国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很多有才有能力的农村青年、城市青年,没有资金创业,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钱投入到国内让我们的青年有资金、有平台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还很薄弱,需要大量的投资改造;我们的科学研究技术水平还不高,需要大量的投入;我们的教育还不发达,很多地区还拖欠教师工资,很多地区的学校条件差,急需资金投入;我们的医疗保障、失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影响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我们的国防力量还不强大,急需扩大投入;我们能源不足,急需对外扩大投资,购买油田和矿产;等等,我们的钱根本不够用。
第二,怎么救的问题。
你美国借钱,要么到世界摆阔,花天酒地过日子,对外大搞颜色革命,干涉他国内政;要么穷兵黩武,入侵伊拉克、阿富汗,甚至准备攻打伊朗;要么四处购买油田、矿产资源。
让我们把有限的外汇储备去救你们,这不是农夫和蛇的故事吗?要救可以,必须遵循公平交换的原则。
我们用美国国债和储备美元,购买你美国的实业或者海外资源;购买你美国的高新科技;和美国合作,美国退出,让我们介入,帮助你维护地区稳定和本地区利益。
呵呵,否则免谈。
【参考文献】[1]吴勤学、王晓芳.2008 全球金融危机成因综述及简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5 月.第7 卷第2 期总24 期.(80~84)[2]孙东琪、朱传耿、周礼.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迪[J].经济地理,2009 年5 月.第29 卷第5 期.(722~725)[3]杨树立.浅析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09[4]肖永龙.金融危机成因与中国的应对举措[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 年4 月.第18 卷,第2 期[5]戴晓兵.美国应对次贷危机的策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消费导刊·经济研究,2009[6]许立成.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原因及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 年第4 期[7]刘伟. 美国金融危机原因分析及其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年9 月号下(总第37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