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时计划制定
2022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小学1-6年级)教学课时计划、学期计划(全套)

水平一新课标课时分配计划表
1-217
(一二年级年级)数字计划表
水平
水平二三年级全年课时分配计划表
按照3-9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一学期18个教学周
新课标水平二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数字计划表
新课标水平二三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学数字计划表
新课标四年级全年课时分配表
新课标水平二四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数字计划表
新课标水平二四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学数字计划表
新课标五年级体育教学全年课时分配表
按照3-9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一学期18个教学周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五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数字进度表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五年级)第二学期学数字进度表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六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数字进度表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六年级)第二学期教学数字进度表。
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一年级上册《立定跳远》体育课时计划

《立定跳远》体育课时计划执教:一、教材分析立定跳远是小学一年级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一项重要的教材。
它能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发展蹬地起跳的能力。
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模仿、体验,鼓励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新纪录。
本节课是第2课次,重点是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难点是上下肢协调配合,轻巧落地。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行为习惯,对“立定跳远”已经有了初步掌握。
由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对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掌握时机不能掌握。
因此本课还需要进一步通练习加强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运用示范、展示、合作来强化动作要领,循序渐进让学生领悟。
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较强,相互之间能进行一定的交流合作。
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特点,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练习时应多给他们指导帮助,适当降低联系要求来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目标1.发展灵敏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2.通过初步学习立定跳远的练习,初步了解双起双落的立定跳远动作,了解自己的基础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轻巧落地。
六、教材选择与教学流程1.准备部分——包含课堂常规和热身游戏。
课堂常规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振奋精神。
热身游戏在热身的同时加入趣味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基础部分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通过复习巩固之前所学内容程程递进到本次课的教学。
提升立定跳远技术水平。
3.游戏“跑圈跳”:充分利用呼啦圈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大胆尝试,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及胜利的快乐。
4.采用静态拉伸加入小游戏进行全身心的放松。
边拉伸、边总结、边游戏、结束本次课的所有教学。
七、教学特色:一物多用、教学层层递进。
八、教学反思及预计发生的情况:学生在练习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在活动中运用游戏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体育课时计划授课班级:一年级(5)班授课人数:40人授课老师:。
2024年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健身操(8课时)通过学习基本的健身操动作,培养学生的听从指挥、协调动作、增强体力和耐力的能力。
2. 球类运动(20课时)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通过学习基本规则和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3. 田径运动(16课时)包括跑步、跳远、跳高、接力等项目,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4. 游泳(8课时)学习基本的游泳姿势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水性和水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全身协调能力。
5. 校园活动(20课时)在校园内进行各类活动,如拔河比赛、踢毽子、跳绳等,通过团队合作和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比赛精神。
三、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
2. 示范法和示教法老师通过正确的示范和示教,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规则,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3.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和调整,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四、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法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运动表现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成绩评价法考试和测试学生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表现,评价学生的水平和进步。
3. 自评互评法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互助意识。
五、教学资源和条件1. 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学校应提供足够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满足教学需要。
2. 运动场馆和俱乐部利用学校附近的运动场馆和俱乐部进行体育活动和比赛。
3. 外部教育资源邀请专业教练和运动员来学校进行示范和指导,拓宽学生的运动视野。
体育课课时计划

体育课课时计划一、课程背景。
体育课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课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课课时计划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课时计划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3.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时计划内容。
1. 体育课目标,通过体育课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2. 课程安排,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每节课45分钟,共计135分钟。
3. 课程内容,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团体项目等内容,每节课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以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内容。
4. 课程形式,采用集体操、游戏竞赛、体能测试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5. 课程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节体育课,积极参与,遵守纪律,尊重教师和同学。
四、课时计划实施。
1. 教师角色,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注重对学生的示范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角色,学生要积极参与体育课,遵守纪律,尊重教师和同学,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3. 教学环境,要求在宽敞明亮的操场或体育馆进行体育课,保证学生的安全和舒适度,提供良好的教学设备和器材。
五、课时计划效果评估。
1. 效果评估指标,主要从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估。
2. 评估方法,采用体能测试、课堂观察、学生自评等多种方法进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时计划总结。
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课课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讲解体育技能、游戏规则、健康知识等内容。
2.示范法: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学习。
3.操练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比赛法:组织各类比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竞技水平。
5.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技能、体能、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五、教学评价
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出勤、参与度、学习态度等。
2.技能评价:对学生掌握的体育技能进行测试,如短跑、跳远、投篮等。
3.体能评价:定期进行体能测试,如5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
4.综合评价:结合过程、技能、体能等方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保障
1.教学场地:确保场地安全、设施齐全,满足教学需求。
4.注意事项:运动安全。
-解决办法:加强安全教育,定期检查器材设施,确保运动安全。
5.问题:学生参与度不高。
-解决办法: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更多趣味性和竞技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6.注意事项:家校沟通。
-解决办法: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
2.教学器材:提供足够的教学器材,如球类、跳绳、体操器材等。
3.安全保障:加强安全教育,预防运动损伤,确保学生安全。
4.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七、教学特色
1.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2.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3.融入德育: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等品质。
b.培训计划:为参赛学生提供专门的技能培训和体能训练。
实际问题及注意事项:
体育教师课时教学计划范本(5篇)

体育教师课时教学计划范本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从健身体育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自我锻炼的意识。
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自练、互评能力,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选择双长绳是本单元教材四,跳绳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内容,经常进行跳绳,对于促进运动器官的发育和内脏机能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能够对发展弹跳力和提高灵敏、协调、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课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五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将跳绳教材游戏化,培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通过游戏提高团结、协作、竞争以及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过程1、开始与准备部分:采用英语谈话的方式开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体育课不是单一存在的。
利用音乐烘托课堂气氛,改变队列枯燥、单调的练习方式,巧妙地利用队形变化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队列真正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充分体现学生的动作整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
用节奏欢快的乐曲进行韵律操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达到热身的目的。
2、基本部分:3、结束部分:在本课的最后,一首《感恩的心》把学生带入轻松舒缓的氛围之中,逐渐恢复身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四、教学特色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勇于创新与探索,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土城小学二年级体育室内课课时计划

小学二年级体育室内课课时计划1
教学内容:1、学会测量身高体重。
2、游戏:猜猜谁是领头人
教学任务: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测量身高与体重的简单方法。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
协调配合的能力。
教学方法:一、师生问好。
二、教师简述本课内容
三、通过挂图向学生讲清测量身高、体重的操作方法及顺序。
1、身高与测量身高的方法
2、体重与测量体重的方法
四、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的做法与规则。
五、教师请一部分学生做示范性游戏。
六、教师宣布开始游戏
学生学法:1、学生认真听、看。
2、学生做模仿性练习。
3、学生听教师的口令开始游戏。
4、学生开展互比、互评。
教学要求:服从规则。
下课安排:1、教师小结本课情况。
2、师生互到再见。
3、听铃下课。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5篇)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5篇)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篇1】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规范体育教学,活跃学生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健康水平,特制定如下计划:一、体育教学工作1、进一步完善体育课“三选”改革方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
2、根据学生选项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及课时计划。
3、互相听课,每人不得少于2次,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4、本学期组织4—5次教研活动,重点研究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提高青年老师的业务水平。
二、群体与竞赛工作1、指导学生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瑜珈社团工作。
2、配合各系部开展好各项学生体育活动。
3、举办学生篮球比赛。
4、完成级学生体质测试及上报工作。
三、科研及业务自修1、向俊、张虎、黄海圣每人完成传统保健体育的两项自学任务,并指导社团开展活动。
2、青年教师郭晶晶的带教工作,由汪长芳老师完成。
3、起动“__”规划教材的申报与编写工作。
4、本学期内完成三到四篇有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
四、职工活动协助工会组织的教职工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使全体教职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心校教研室体育工作要点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体育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教课研的研究和发展,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材分析,牢固树立学校教育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与时俱进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和思路,创造性地做好学校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
二、重点工作:1、在认真总结上学期我校开展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全面进入课程标准实验的实际情况,对参与课程标准实验的任课教师加强课程理念、教材与教法的培训。
推广课改成功的经验和可行的做法。
2、结合我校‘小学传统体育与创新体育的对比研究’的实施方案,作好准备阶段小结工作,逐步转入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在实施中要积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我校实施课改要求,积极开展尝试、研究、探讨,从而来促进和完善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小学体育老师教学工作安排

小学体育老师教学工作安排一、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1. 教学目标: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1) 体育游戏与运动技能训练:包括各种球类、田径、游泳等项目的基本技能训练。
(2) 体育健身训练:包括体能锻炼、柔韧性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
(3) 体育知识与规则学习:包括各项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和规则,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4) 团队合作与组织能力培养:通过小组游戏、集体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安排: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直观示范、分组训练、任务驱动、游戏化教学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2. 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户外教学、电子多媒体教学等,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时间与课表安排:1. 教学时间:每周体育课一节,课程长度为45分钟。
2. 课表安排:将体育课分布在不同的时间段,避免过长时间的连续体育课,保证学生的体力和注意力能够得到充分恢复。
四、课堂教学安排:1. 课前准备:老师提前准备好教具、器材、讲义等教学资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 课堂组织: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组织课堂学习活动,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教学互动:老师通过提问、讨论、分享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
4. 检查与反馈:老师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自身水平。
五、活动课程与比赛安排:1. 定期开展体育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运动会,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展现个人和团队的能力。
2. 良好的赛事组织与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间、区域间的体育比赛,制定比赛规则和安排赛程,确保比赛的公正与顺利进行。
六、考核与评价安排:1. 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课堂表现、参与度、成绩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小学体育《仰卧起坐》课时计划

上
中
游戏:快跳快跳
组织:四列从队
1、教师讲解游戏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游戏动作示范。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方法和要领。
2、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游戏。
结
束
部
分
1、放松活动
2、总结
3、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整理运动
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
3、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学习,体会;
2、学生练习
多
3
小
场地器材
4、教师指挥,口令
1、练习:
2、课课练
3、徒手操
4、放松跑400
2
4
2
2
3
2
小
基
本
部
分
一、技巧:
(仰卧起坐)
重点难点:用力收复。
组织:四列横队、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集体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
1
1
1
3
16
12
小学体育《仰卧起坐》课时计划
教
材
1、技巧:仰卧起坐;2、游戏:快跳快跳;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仰卧起坐的动作,发展弹跳力
2、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及速度性和奔跑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动作认真负责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
过程
课的内容
课的组织
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
始
部
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是根据中国政府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和关注,以及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
1. 小学阶段:每周2课时(每堂课45分钟),主要开展体育课活动,包括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和体育游戏等。
同时,也会注重生活习惯的培养,如饮食健康、个人卫生等。
2. 初中阶段:每周2-3课时,继续进行体育课活动,强调体育锻炼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此外,还设置了一些专门实施的体育健康教育课时,内容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性教育、安全知识等。
3. 高中阶段:每周2-3课时,继续进行体育课活动,并丰富体育课内容。
此外,也会安排一些专门的健康教育课时,包括青少年健康问题、心理压力调适、健康饮食、适应性锻炼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个较为典型的课时安排示例,实际的课时安排可能会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管理实施情况有所不同。
此外,还应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需
求,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课和体育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和时间。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 移动性技能—《跑与游戏—合作跑》课时计划

1.召集学生集合,整队过程中对队列或个人表现进行评价。
2.交代本科的上课区域和纪律要求;正式开始前对提醒孩子们积极热身和拉伸,练习过程注意安全,保持与他人之的适宜距离。
1.快、静、齐地集合,认真听老师宣布学习内容,主动内化学习要求。
2.认真听老师宣布学习内容,主动内化学习要求。
1.集合、听课表现情况。
3.组织开始游戏,逐渐引导学生如何站位才能便于每个孩子跑动。
4.告知后完成的小组的体能动作。
1.讲游戏规则和要求。
2.调动学生在游戏区域内站位并摆放好一组器材,其余的组织学生摆放。
3.组织开始游戏,过程评价。
4.告知后完成的小组的体能动作。
1.讲游戏规则和要求。
2.调动学生在游戏区域内站位。
3.组织开始游戏。
4.积极完成相关动作。
1.认真听讲。
2.立马安静快速的抵达游戏站位
3.在教师的指引下有序游戏。
1.双耳听双眼看
2.安静快速
3.安全有序
4.积极认真完成
1.双耳听双眼看
2.安静快速
3.不抢跑,穿越相应障碍时方式正确。
4.动作的质量。
1.双耳听双眼看
2.安静快速摆放器材并纵队站好
3.安全有序,不抢跑,放置器材不倒地,按指定动作穿越
教学内容
占垒能手、快速毛毛虫、虫道大闯关、转转跑
重、难点
重点:持标志杆团队跑,队伍不分散并快速的穿过阻碍物。
难点:持标志杆团队跑穿越障碍时有序的穿越每一个障碍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练习
次数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评价
预计问题与处理方法
开
始
部
分
小学3年级体育教案 课时计划(第 1--10 周)第 2 次课

课时计划(第一周)第 2 次课结构课的内容次数时间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育内容方法基本部分一、学习:400米动作要领:起跑后,快速跑20~30米进入途中跑,途中跑的动作协调,掌握呼吸节奏,跑完全程距离。
二、复习:游戏:打龙尾规则:1、圆外队员不能进入圆内投击。
2、不能把“龙尾”卷在队里面。
5327一、教法: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2、教师示范。
3、教师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学生练习时注意安全。
5、教师做小结。
二、教法:1、教师讲解方法和规则。
2、教师让学生练习时注意安全。
3、对获胜队进行表扬。
4、教师做小结。
一、学生练习队形:××××××××1、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3、学生练习时相互鼓励对方。
二、组织学生成圆形:╳╳╳╳╳╳╳╳1、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再进行比赛。
培养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
结束部分一、整理放松活动。
二、教师做小结。
三、宣布下节课内容。
四、下课。
3′一、引导学生放松身体各部位。
二、教师做总结。
三、师生再见。
一、组织学生成放松队形╳╳╳╳╳╳╳╳╳╳╳╳╳╳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进行放松活动。
培养学生活泼愉快的情绪、美感。
运动负荷生理曲线及平均心率练习密度场地器材小足球1个38%课后小结本课学生练习很认真,能够完成技术动作,游戏比赛学生兴趣很高。
教研组长签字课时计划(第一周)第 3 次课结构课的内容次数时间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育内容方法基本部分一、复习:400米动作要领:起跑后,快速跑20~30米进入途中跑,途中跑的动作协调,掌握呼吸节奏,跑完全程距离。
二、学习:游戏:猜猜谁是领头人规则:学生一起模仿领头的动作。
5327一、教法: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2、教师示范。
3、教师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学生练习时注意安全。
5、教师做小结。
二、教法:1、教师讲解方法和规则。
2、教师让学生练习时注意安全。
3、对获胜队进行表扬。
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教案

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教案第一、工作目标1.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增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提升个人的体育素养。
计划中将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玩乐中体验体育的魅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
在此环节中,我们将会安排如篮球比赛、接力跑等团队活动,以及跳绳、仰卧起坐等个人挑战项目,让学生在竞技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点,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2.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教案中会重点考虑如何科学地安排运动量,避免过度训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得到锻炼。
为此,我们规划了一系列的体能训练,如慢跑、跳绳、瑜伽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还能增强他们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同时,我们会定期进行体质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训练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在适合自己的强度下进行锻炼。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通过团队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在设计课程时,我们会特别注重团队协作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在互相帮助和竞争中学习合作与沟通。
例如,我们会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需要多人合作的游戏,如拔河、足球比赛等,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如何分工合作、如何沟通协商。
此外,我们还会设置一些团队挑战任务,如集体跳绳、四人三脚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工作任务1.体育课堂教学: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既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性,同时注重学生的安全。
教案中应包括具体的上课流程、教学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在教案中,我们会详细规划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024年体育课时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体育课时教学计划指导思想本课以情境教学为主线,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为目的。
采用了主题式情境教学法。
即通过教师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与游戏中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和发展。
教材本课教材我选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跑的教材中的“20-____米通过三个障碍物”和游戏教材:“我们是建设者”。
游戏教材“我们是建设者”是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依据五个学习领域中“水平二”的目标为标准,教师自主创编的游戏教材。
通过教材搭配,一是为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二是为能更好的达成学习领域中的五个目标。
使学生身心均得到良好发展。
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式教学,2、创设轻松、欢快的教学情境,3、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4、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和意识,5、养成认真上好体育课的良好习惯。
6、通过本次课的学习,7、使多数学生在无任何提示和帮助下,8、学会正确障碍跑的方法,9、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上下肢力量以及动作的协调性。
10、通过游戏活动,11、让学生具有爱心、具有环保意识。
12、通过教学和游戏活动,1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14、怕困难、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课的组织本课结合教材内容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创设“献爱心”这一大主题,在组织上做到层层递进,并以次制定相关的教学流程。
在各个小子主题中分别采用集体、自由分散和分组等组织手段;在准备场地到练习场地调队中,采用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进行过渡,让学生模仿各种交通工具到游戏场地。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轻松、欢快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玩中乐、玩中学、玩中练”。
按照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将学生的思维情感逐步引入课堂教学设置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小学体育课工作计划

小学体育课工作计划1. 引言小学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重要过程。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体育课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运动兴趣,制定本工作计划。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奉献精神。
3.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学期1.身体协调训练(4周)–基本跑步训练;–基本跳远练习;–基本滚动训练。
2.球类运动(6周)–篮球基本运球和投篮练习;–足球基本带球和射门练习;–排球基本扣球和接发球练习。
3.游泳技巧训练(3周)–游泳基本姿势和呼吸练习;–游泳基本换气和转身练习。
4.田径运动(4周)–短跑基本动作练习;–跳高基本动作练习;–投掷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学期1.健美操(4周)–基本扭腰动作练习;–基本挥手动作练习;–基本伸展动作练习。
2.体操训练(6周)–前滚、后滚和侧滚训练;–平衡木行走和跳跃训练;–双杠和单杠基本动作练习。
3.网球运动(4周)–基本发球和接球练习;–基本正手和反手击球练习;–基本比赛规则和战术训练。
4.篮球运动(4周)–篮球传球练习;–篮球盘球和运球练习;–篮球比赛规则和战术训练。
4. 教学方法1.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地教授基本动作;2.采用示范、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4.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5. 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动作规范性和团队合作情况进行评估;2.考试评估:每学期进行一次理论和实践考试,评估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给予全面的评估。
6. 总结通过制定小学体育课工作计划,我们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教学评估,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并加以及时补充和纠正。
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精选5篇)

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精选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处于敏感素质发展即将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由于发育的原因,很少参加激烈的运动项目,但考虑到某些女生的天性,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使男女均衡发展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也将向大小肌群同时发展的时期过度。
五年级是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相应练习的容量要大。
二、教材分析全学期教材内容包括(1)、体育卫生基础知识(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心理健康教材内容较多,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
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自觉锻炼身体,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有主动、积极参与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2)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锻炼的习惯。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田径的投掷与跳远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武术。
(2)难点是耐久跑的呼吸,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过杆。
五、教学内容1、跑改进快速跑和400米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主要以50米、400米为主要教学内容。
体育课课时安排方案

体育课课时安排方案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课活动,学校制定了一套体育课课时安排方案。
体育课课时安排方案如下: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二、课时安排:1. 每周体育课时:- 小学阶段:每周两节体育课(每节课为40分钟)。
- 中学阶段:每周三节体育课(每节课为45分钟)。
2. 体育课内容安排:- 小学阶段:(1)一、二年级: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如跳绳、拔河、追逐游戏等。
(2)三、四年级:在游戏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基本的体育器械和项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3)五、六年级:继续开展游戏活动的同时,逐渐加大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如田径、游泳、羽毛球等。
- 中学阶段:(1)初中阶段:加强对体育项目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如足球、篮球、排球等。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比赛活动。
(2)高中阶段:继续加强对体育项目的系统学习和训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深入学习。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活动。
3. 跨课程融合: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一些跨学科的学习活动。
比如,在历史课上学习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历程,或在数学课上学习体育比赛的计分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的课时安排方案,我们可以确保学生在学校的每个学期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课活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
学校也会不断改进体育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培养他们全面的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上所述,学段各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师主观随意安排的,而是依据本 学段各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规定选定的。因此,教师在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时,应先 对所确定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如: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目标的特定要求,考 虑哪些内容适于安排在一年级,哪些内容安排在二年级;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 分清哪些教材分别属于哪个目标统领下的内容,等等。掌握好教材的性质、特点 及目标属性,有助于合理地把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分配到两个年级中时,做到目 标明确,分量适宜,难易度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制订水平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
❖ 依据课程标准不同水平段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内容,选定具体 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 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 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 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四)方法和步骤 1.分析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
❖ 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 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 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 有实际意义。
❖ 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 ❖ 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或3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
❖ 水平教学计划的制订 ❖ 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 ❖ 课时教学计划的制订
一、水平教学设计的制订
(一)水平教学计划制订的基本要求
1.整体性: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同一水平阶段的学习
目标和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把各个维度水平目标所呈 现的内容标准加以具体化,并分配到每个学期中,以 便从总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和要求,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小学体育 水平、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的制订
小学体育教师轮训班讲座
2006年8月
前言
❖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 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 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 它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 据,是全面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 性的基本保证。
❖ 制订教学计划对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 传统的体育教学计划是按学年、学期来制订的。
❖ 新体育课程由于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征将学生 从小学到高中的体育学习划分成六级学习水平,因 此,新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就需要按学习水平来制 订水平教学计划,并在水平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订 单元教学计划。
水平、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的制订
❖ 各领域水平目标之间具有四种不同的关系: 一种是在本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即具有递进的关系; 第二种是在本领域内具有并行关系; 第三种是具有阶段性; 第四种是跨领域之间的水平目标具有一定相关性 ;
2.按水平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
❖ 在深刻把握了各水平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后,应对水平目标和教 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并将它们分解到各水平教学计划中去。
第四学期(54)
2. 主动观察和简单评价同伴 的运动动作
2. …… △……
2. 初步探索体育游戏活动的 练习方法
根据内容标准选择以足球、舞蹈为主 的教学内容,辅之以多种游戏活动, 组成三至四个教学单元,实现教学目 标。
第二学期(54)
2. 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2. …… △……
2. 在运动项目学习中保持正 确的身体姿势 2. 发展跳跃能力和平衡能力 △……
2. 了解不良情绪对体育活动 的影响 2. 在教师指导下敢于做未曾 做过的动作 △……
18(周)×2(学期)×4或3(每周课时)=144(课时)或108 144×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
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确定各项教材的授课时 数。
具体示例:
1.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各级目标的涵义和要求,选定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的各级目标,是统领和选编各学段教学活动或内容的依据,因此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悉心研究领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 标的指导思想、理念涵义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本学段各级目标要求选 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3.根据学年、每周授课时数和季节规律,分配好两个学期的内容
根据以上思路,现列举学年、学期、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部分教案,供 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计划时参考。
表1: 水平三教学计划 学校名称:
制表日期:
年月日
领 第一学年(108*) 域
第一学期(54)
运 2. 乐意参加体育活动 动 2. 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运动动作 参 △…… 与
2.连贯性:水平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反映出在同一水平阶段两年教
学工作的连贯性。
3.灵活性:在教学中,经常需要通过获得信息反馈来调整自己的
教学策略,而不是只考虑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重视
学生的变化。
(二)如何制订水平教学计划
1.深刻把握课程标准的三级目标体系及内容标准
❖ 在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时,必须对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有相当深刻 的认识,对各领域目标、本学习阶段的水平目标以及内容标准有 全面的了解。
2. 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 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 同伴 △……
2. 了解田径和游泳运动动作 2. 初步掌握快速跑、跳远和 自由泳基本技能
△……
根据内容标准选择以短跑、跳 远、自由泳为主的教学内容, 辅之以发展体能的多种游戏活 动,组成三至四个教学单元, 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学年(108)
第三学期(54)
身 2.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保持正确的 体 身体姿势 健 2. 发展灵敏性和速度体能 康 △……
心 2.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理 2. 消除因身体形态问题可能产生的 健 自卑感 康 △……
社 2. 在集体中能与他人合作 会 2. 参加社区体育活动 适 △…… 应
运 2. 了解球类运动和体操运动动作 动 2. 初步掌握足球基本技能和一套体 技 操动作 能 △了解安全的体育活动方法